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鵬

(中國工程院院士、植物生態學家)

鎖定
林鵬(1931年12月18日—2007年5月12日),出生於福建省晉江市,原籍福建省龍巖縣,植物生態學、紅樹林濕地生態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 
林鵬於1955年從廈門大學畢業後留校工作,擔任廈門大學生物學系助教;1961年擔任廈門大學生物學系講師;1981年擔任廈門大學生物學系副教授;1982年擔任廈門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1984年擔任廈門大學生物學系副主任;1989年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1992年擔任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態學研究所所長;1998年擔任廈門大學生物學系教授;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7年5月12日逝世,享年76歲 [7] 
林鵬長期從事河口海岸紅樹林和陸地植被生態學研究 [1] 
中文名
林鵬
外文名
Lin Peng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福建省晉江市
出生日期
1931年12月18日
逝世日期
2007年05月12日
畢業院校
廈門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中國紅樹林生態系》
主要成就
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性    別
原    籍
福建省龍巖縣

林鵬人物生平

林鵬
林鵬(5張)
1931年12月18日,林鵬出生於出生於福建省晉江市,原籍福建省龍巖縣。由於家裏兄弟姊妹多,生活困難,17歲時曾輟學當學徒工。在親友資助下,才得以唸完高中 [5] 
1951年9月,考入廈門大學植物學專業。
1955年9月,從廈門大學畢業,獲得學士學位,之後留校工作,擔任廈門大學生物學系助教 [9] 
1961年11月,擔任廈門大學生物學系講師。
1981年4月,擔任廈門大學生物學系副教授。
1982年11月,擔任廈門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1984年4月,擔任廈門大學生物學系副主任。
1987年,帶隊開展福建梅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 [5] 
1989年,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
1992年2月,擔任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態學研究所所長。
1998年1月,擔任廈門大學生物學系教授。
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 
2007年5月12日20時45分,因公車禍,經全力組織搶救無效,不幸逝世,享年76歲 [6] 

林鵬主要成就

林鵬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根據2022年8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林鵬率先對中國六省區(包括台灣)紅樹林進行了系統調查和研究。通過多年的定位研究,首次提出紅樹林的三高特性(高生產率、高歸還率、高分解率)新觀點,為河口海岸濕地水產養殖、選擇魚蝦親本苗和餌料基地奠定基礎,為紅樹林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首次成功跨5個緯度引種紅樹林優良種類,建立以樹種、潮位、潮流、鹽度、土壤等為宜林地選擇技術指標,創造性地提出以拐點温度作為紅樹種類抗寒性的指標,對紅樹林北移造林選種和紅樹林生態恢復工程具有重要意義 [1] 
  • 學術論著
根據2022年8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林鵬的專著《中國紅樹林生態系》填補了中國紅樹林生態系統學科的空白,為中國紅樹林的研究和生態恢復工程起到奠基作用。專著《中國紅樹林環境生態與經濟利用》,系統地總結紅樹林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保護與利用紅樹林起科學指導作用。參與編撰《中國植被》專著,主編《福建植被》和《福建南靖亞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等十餘部系列著作,為國家和地方自然保護、農林業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1] 
  • 學術交流
1980年,林鵬作為中國唯一的代表應邀參加由美國西部自然科學家學會主辦的第二屆國際紅樹林生物學和管理及熱帶淺水羣落學術會議。在會上,他做了中國紅樹林研究的學術報告,糾正了國際上認為“中國已無紅樹林”的錯誤看法 [5] 
1985年5月,林鵬參加了在澳大利亞海洋研究所舉行的一個國際紅樹林會議,以詳實的數據和獨到的見解,向大會介紹了中國紅樹林生態系統,徹底糾正了“中國除台灣外沒有紅樹林”的偏見,使國際學術界開始關注中國的紅樹林 [5] 
  •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07年6月,林鵬領導或參與的科研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集體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部(省)級二等獎4項,三等獎6項,共獲獎17項 [3]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87年
中國植被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1987年
福建省簡明綜合農業區劃
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992年
福建九龍江口紅樹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
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995年
海南島紅樹林生態系研究
國家教委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996年
中國紅樹林的環境生態和利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1999年
植物羣落學
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 

林鵬人才培養

  • 講授課程
根據2022年4月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網站顯示,林鵬獨立開設過的課程有《植物生態學》《植物羣落學》《森林學》《羣落與生態系統》《海洋高等植物生態學》等10多門課 [5] 
  • 教育思想
林鵬認為,必須培養自立自強,具有創新意識的開拓型人才,才能適應當今國內外形勢發展的需要。他對研究生的培養,不是採取“輸血型”的教育,而是注重培養他們成為“造血型”人才。一有機會,他就爭取讓研究生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和中國國內外專家的學術講座,使學生一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又擴大視野,增長獨立工作的才幹 [5] 
  • 教學方式
林鵬的教學與眾不同,並不滿足於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基本操作方法,他儘可能多地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互相切磋,做到教學多樣化。為了適應生態學日新月異的變化,他特別注意教學內容的更新和充實,一發現中國國內外新的議題和新的動態,馬上摘錄或翻譯綜合成文,印發補充講義,使學生儘快接觸新知識,及時掌握和了解中國國內外學術界的最新動態 [5] 
  • 指導學生
根據2022年4月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網站顯示,林鵬先後指導培養了博士後研究人員8名,博士研究生28名,碩士研究生25名 [5] 

林鵬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7年
王丹萍科學技術獎理事會
2001年
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

2001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2年
廈門市勞動模範 [8] 


福建科技工作者優秀建議獎
福建省政府

廈門大學“南強獎”、“光華獎” [5] 

林鵬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93年
中國生態學學會紅樹林學組執委會第一屆主席 [5] 
1995年1月

國際紅樹林生態系統學會(ISME)理事會理事

國家教委高校理科環境科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福建省生態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



植物生態學報》編委 [3] 

林鵬人物評價

林鵬是中國紅樹林生物量、生產力、物流能流等生態系統研究的開拓者 [1] (中國工程院評)
林鵬被譽為中國當代紅樹林濕地研究的學術帶頭人。而更多的人稱他為“中國紅樹林之父” [4]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評)
林鵬恩師,生於鵬江,百折不撓,遠大抱負。半個世紀,執教廈大,工程院士,卓有建樹。和溪樂土,原始森林,傾注一生,終得保護 [4] (林鵬的學生李振基為林鵬撰寫的墓誌銘)
林鵬為祖國的科研和教育事業獻出了全部智慧和力量。他是一位優秀的科學家,一位優秀的教師。他勤勤懇懇、忘我工作的奉獻精神;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胸懷坦蕩、平易近人的高尚品德,永遠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5] (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