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同濟大學

鎖定
同濟大學(TongJi University;TongJi-Universität),簡稱“同濟”,位於上海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珠峯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21世紀學術聯盟國際設計藝術院校聯盟國際鐵路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台卓越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亞洲校園 [155]  成員,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學合作聯盟主席單位,國際綠色校園聯盟,中美“10+10”計劃、同濟-伯克利工程聯盟成員,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 [133] 
學校前身是1907年埃裏希·寶隆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1908年改名同濟德文醫學堂1912年與同濟德文工學堂合稱同濟醫工學堂 [184]  ;1923年正式定名同濟大學;1927年成為國立同濟大學,是中國最早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有四平路、嘉定、滬西和滬北4個主要校區,佔地面積約2.59平方公里,校舍總建築面積195餘萬平方米;設有30個專業學院,開設73個本科招生專業;有專任教師2815人。 [1]  [207] 
中文名
同濟大學
外文名
TongJi University [3] 
簡    稱
同濟(TongJi)
創辦時間
1907年(光緒33年)
創辦人
埃裏希·寶隆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學校類別
綜合類
學校特色
雙一流 [120] 
985工程
211工程
全國重點大學
卓越聯盟 [139]  展開
主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4] 
現任領導
方守恩(黨委書記) [5]  [160] 
鄭慶華(校長) [162] 
專職院士數
中國科學院院士(含雙聘) 19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含雙聘) 28人
外籍院士35人次 [1] 
本科專業
73個 [6]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4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9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6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1個
博士後
博士後流動站35個 [1]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3個
二級學科7個
培育學科3個
院系設置
30個專業學院 [6] 
校    訓
同舟共濟 [7] 
校    歌
同濟之歌
校慶日
5月20日
地    址
四平路校區(主校區):上海市楊浦區四平路1239號
嘉定校區:上海市嘉定區曹安公路4800號
滬西校區:上海市普陀區真南路500號
滬北校區:上海市靜安區中山北路727號
院校代碼
10247
主要獎項
國家三大科技獎一等獎數6項
國家三大科技獎二等獎數72項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6項
其他省部級科技獲獎906項
省部級人文社科成果獎119項(截至2023年) [6] 
知名校友
喬石
厲麟似
貝時璋
裘法祖
施錫祉 展開

同濟大學歷史沿革

同濟大學同濟初創

1893年,德國醫生埃裏希·寶隆(Dr. Erics Paulum)來到上海,在德國總領事館附近開一診所。後來,他與在上海的幾名德國醫生成立了“德醫公會”。八國聯軍侵華時,德國運來大批醫療設備,聘請當時在上海負有盛名的寶隆醫師,協助在滬成立了傷兵醫院。德軍歸國時,為感謝寶隆,將傷兵醫院的醫療設備悉數贈送給寶隆。
1900年,寶隆在德國駐滬總領事克納佩(Wilhelm Knappe)的支持下,在張家浜新馬路旁開辦了有20張牀位的醫院。由中德雙方出資,取名“同濟醫院”,寶隆任院長。
1904年初,克納佩在柏林與德國外交部、普魯士文化部的代表以及柏林大學東方語言部主任進行了會談。在談到在中國推行德國教育政策時,克納佩提出了在上海開辦德國醫科學校的計劃。
1905年,德國外交部、普魯士文化部就在上海開辦德國醫科學校一事達成共識。普魯士文化部教育司司長阿爾特霍夫(Althoff)建立了“促進德國與外國精神文化關係科佩爾(Koppel)基金會”。該基金會直接受文化部監督,它的董事會主席是商務顧問科佩爾。科佩爾基金會不僅負責籌集錢款,而且對外以學校創辦者的面目出現。
1907年3月,科佩爾基金會、促進在華德國文化工作委員會、上海德醫公會和同濟醫院4方,在柏林簽署了由普魯士文化部起草的關於在上海建立德國醫科學校的協定;
1907年6月3日,“德文醫學堂”董事會正式成立,董事會由18人組成。
1907年10月1日,醫學堂舉行了開學典禮,取名為“德文醫學堂”。
1908年,“德文醫學堂”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同濟”當時寓意德國人與中國人同舟共濟,“同濟”二字從德語“Deutsch(德意志)”在上海話的諧音而來,意藴合作共濟。
1909年,寶隆博士因病於3月5日在上海逝世。上海德醫公會元老福沙伯博士接任同濟德文醫學堂總監督兼總理。校董們為學校取名“同濟”,意藴和衷共濟,希望用現代醫學造福人類。
1912年,同濟德文醫學堂增設工科,更名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設醫、工和德文三科。由校董事會籌措辦學經費,由福沙伯全面領導學堂。當年,醫正科三級學生張近樞、何理中、江逢治3人,按照德國大學醫科考試規則參加學堂的第一次畢業考試,均順利通過,如期畢業。他們是同濟歷史上的第一屆畢業生。 [8]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尾聲,1917年2月美國宣佈與德國斷交,不久對德宣戰。上海法租界以同濟醫工學堂是德國的產業,為防止德國人利用該校機械製造武器為由,當眾宣佈解散學校,並限令師生當日離校。為此,社會各界聯名致電教育部,請設法對同濟學生作善後安排。教育部馬上派人商議,把學校遷到吳淞鎮,繼續開學上課。
1917年4月23日,教育部下令學堂改屬華人私立學校,由華人董事會辦學,直屬教育部領導,改稱為同濟醫工學校。同年12月,更名為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原同濟德文醫工學堂校址後被中法兩國政府改建為中法國立工學院(現上海理工大學)。

同濟大學國人自辦

吳淞立校
1922年學校正式遷往吳淞鎮。根據《寶山縣誌》記載:1917年同濟德文醫學堂由華董接管,遷入吳淞中國公學。
1918年,在教育部次長袁希濤主持下,由教育部撥款,在吳淞購地150畝籌建校舍。
1921年竣工後陸續遷入新校舍。
1922年,《申報》及《時事新報》報道:同濟醫科辦學完善,為國內各醫校之冠……。
1923年定名為同濟大學。
1924年5月20日教育部批准同濟醫科為大學。因此每年的5月20日定為校慶日。 [9] 
1927年8月,學校由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命名為國立同濟大學,原醫、工兩科分別更名為醫學院、工學院。
同濟大學國立柱 同濟大學國立柱
1927年9月,同濟大學開女禁,首招兩名女生。
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日軍飛機狂轟濫炸,吳淞地區許多工廠、學校毀於一旦。同濟大學主要建築如大禮堂、電氣試驗室、材料試驗室、部分宿舍及實習工廠等被炸燬,圖書、機器、標本、模型等設備損失更為嚴重。寒假過後,新學期無法上課。在此情況下,胡庶華校長想方設法使全校師生暫遷市區巨籟路(今鉅鹿路)民生坊繼續上課。同時,師生們參加搶救軍民傷員,以支援十九路軍與敵作戰;吳淞校舍在朱家驊的幫助下,很快得以修復。
1932年8月25日,學校遷回吳淞。
1933年5月,國民黨政治會議議決,將處於江灣、1932年停辦的國立勞動大學的房屋、機器、工廠等劃歸同濟大學,創辦同濟大學附設高級職業學校,後奉教育部令,改稱“同濟大學附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該校土木科、機械科後與其他院校合併,分別發展為南京工業大學南京工程學院 [10] 
1937年又先後增設了文、理等學院,從而成為了一所多學科的綜合大學。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效仿美國的大學制度,以在每個省設立一所綜合國立大學為目標。國立同濟大學是民國建設國立大學期間最早建立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1927年),也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最早的一批綜合性大學(含醫學院)。
抗戰西遷
抗日戰爭爆發,美麗的同濟校園在侵略者的轟炸中僅剩斷壁殘垣
1937年8月,吳淞校園被日軍炸燬,學校被迫開始內遷。9月遷至浙江金華,11月遷至江西贛州、吉安,1938年7月遷至廣西賀縣八步鎮,1938年冬經越南遷至雲南昆明, [174]  直至1940年落腳四川宜賓李莊古鎮。師生們教學不輟,堅持文化抗戰。 [11-12] 李莊鎮的六年時間,同濟師生把寺廟當作授課場所,茶館當成自修課堂,堅持授課學習。當地很好地保存着同濟大學的辦學舊址。也正是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學校事業有了繼續發展,培養出許多優秀人才,不少畢業生後來成為兩院院士 [107] 
上海復員
1946年回遷上海以後,同濟大學發展成為以理、工、醫、文、法五大學院著稱的海內外著名綜合性大學。
抗戰勝利後,同濟大學計劃從四川李莊遷回上海。因原寶山境內的吳淞校舍已毀於日軍戰火,學校不得不組建遷建委員會,派專人回上海多方聯絡校址事宜。1945年11月,1921年畢業後留校工作的“老同濟”、校醫蔣益生和理學院院長顧葆常、工學院院長江鴻三人作為校長徐誦明的代表,趕到上海開始尋覓校址。12月,同濟遷建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正式決定設立駐滬辦事處,由蔣益生任主任。不久,徐誦明將四川方面校務交教務長謝蒼璃代理,自己也抵達上海,與有關方面進一步商洽校址事宜。 [173] 
至1946年初,同濟接收了上海德國醫學院所屬校址,涉及善鍾路(今常熟路)100弄10號校本部、同孚路(今石門一路)82號醫院、戈登路(今江寧路)495號病理學館、靜安寺路赫德路口(今南京西路常德路口)華德中學。其他校址也在積極洽商過程中。 [173]  在此過程中,蔣益生了解到“平昌街”原日本第七國民學校已成國民黨軍隊駐地,於是他向學校提出建議,希望爭取到這處校址。 [173]  1946年7月,國民政府教育部上海青年復學就業輔導處致函同濟大學,稱教育部附設上海中學進修班“奉令結束”,並將第七國民學校校址及水電設備、炊事用具等移交同濟大學。 [173]  1946年9月,同濟大學文理學院在原日本第七國民學校校址正式開學。1948年6月,同濟大學文、理學院分設,文學院遷至四川北路底(今上海市民辦新復興初級中學)。 [173] 
同濟大學復員後校址分佈圖 同濟大學復員後校址分佈圖 [173]
至此,工學院在其美路(現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學校總辦公室和醫學院在善鍾路(現常熟路),理學院在國順路(現上海第二教育學院),文法學院落腳在四川北路(原西童學校,即現上海市復興初級中學內),新生院落腳在江灣新市區的博物館(現長海醫院內),圖書館(現黑山路同濟中學內),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在江灣新市區魏德邁路370號(現邯鄲路),附屬中學在江灣新市區的府外西路99號。當時,同濟大學校區橫跨上海數個市區,分散十多處。
1948年8月,細菌研究所登報招收研究生。 [13]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6月25日上海市軍管會接管同濟大學。建國後,為高教部直屬院校。

同濟大學院系調整

從1949年開始,為配合新中國教育資源統籌佈局,同濟大學歷經多次院系調整。
1949年9月文學院和法學院併入復旦大學,後隨復旦大學支援了華東政法學院(現華東政法大學)、上海財政經濟學院(現上海財經大學)等校的建設。
1950年為了支援湘、鄂、粵、桂、豫、贛六省(中南區)醫療衞生事業,醫學院和附屬同濟醫院全部遷往湖北武漢,與武漢大學醫學院合併後改名中南同濟醫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和武漢同濟醫院
1951年,光華大學大夏大學(今華東師範大學 [142]  兩校土木系併入同濟大學;同濟大學理學院動物系、植物系併入華東師範大學。附屬高級工業職業學校遷往南京,建成南京機械專科學校(現南京工程學院)。當時曾有動議,要將同濟大學工學院遷到大連,但是後來沒有實施。
1952年8月至9月底,數學、物理、化學等系除了保留基本的工科教學以外,全部調整至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等校;工學院機械系、電機系、造船系等調整至交通大學(現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還支援了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等校;土木系水利組調整至華東水利學院(現河海大學)。9月6日,中央教育部和華東教育部決定將交通大學大同大學聖約翰大學震旦大學之江大學、上海市立工業專科學校、華東交通工業專科學校、中華工商專科學校和同濟大學9所學校的土木、建築、測量各系、科、組全部集中於同濟大學(1951年復旦大學土木系併入交通大學土木系),後又將中央美術學院建築組調入,使之成為國內土木建築領域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工科大學。 [14-15] 
1952年院系調整後,同濟大學被改組為以土木建築為特色的工科大學,醫、理、文、法學院建制被取消,學校收縮,並集中在四平路原工學院校址。1952年10月,華東化工學院(1993年更名為華東理工大學)成立。11月,原同濟大學理學院校址(佔地面積為49.84畝)被正式調撥給華東化工學院。 [173] 
自1952年院系調整後的幾年中,清華大學工程測量專業、公路與城市道路專業學生共55人調整至同濟大學;南京工學院橋樑與隧道工程專業、廈門大學土木專業和浙江大學鐵路專業各有幾十名師生也先後調至同濟大學。 [14] 
1954年,恢復研究生教育
1956年11月,同濟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部轉由城市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工程部共同領導。 [174] 
1956年,工學院測量系遷往湖北武漢,參與建設武漢測量製圖學院(後改名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已併入武漢大學)。
1958年,原上海鐵道學院成立,下設鐵道運輸系、鐵道電信系、鐵道建築系。 [186] 
1960年,交通部在同濟大學成立上海公路工程研究所(1971年,上海公路工程研究所改組為同濟大學公路研究所)。 [186] 
1960年3月,硅酸鹽、塑料、材料性能3個專業參與組建上海建築材料工業學院。 [174] 
1960年6月,被列為建工部重點高校。
1960年10月,被列為高教部重點工科院校,位列64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
1964年8月,上海鐵道學院的建築系調整併入同濟大學。 [174] 
1965年12月,改由高等教育部直接領導。 [174] 
同濟大學校園 同濟大學校園

同濟大學文革十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高校停止招生。在這場大動亂中,同濟大學是重災區。
1967年6月2日,《文匯報》發表社論《上海高校文化大革命的勝利——祝賀同濟大學革命委員會成立》。當天,革委會發出通告,宣佈自1967年6月1日起,“同濟大學的黨、政、財、文各項大權歸‘同濟大學革委會’”。
1968年3月6日,經上海市革委會批准,成立了“中共同濟大學核心小組”,這是市革委會批准的第一個高校黨的“核心小組”。此後“整黨”由“校革會”和“核心小組”共同負責。
1970年11月,同濟大學招收的首屆工農兵學員入校。
1972年起,學校開始接受國家有關部、委和上海市的科研任務和科研經費。
1972年,華東師範大學海洋地質專業調入至同濟大學。 [143] 
1973年,上海交通大學機車車輛製造系和同濟大學鐵道工程專業併入上海鐵道學院。 [174] 
1978年,學校恢復招收研究生。 [16] 

同濟大學繼往開來

1978年以後,學校實行“兩個轉變”——恢復對德交流由封閉辦學向對外開放辦學轉變,拓展學科範疇由土建為主的工科大學向理工為主的綜合性大學轉變。 [1] 
1979年1月,鄧小平方毅餘秋裏耿飈王震谷牧康世恩陳慕華8位副總理批示,同意教育部給國務院的《關於同濟大學與西德建立聯繫並恢復使用德語教學的報告》。 [187]  同濟大學恢復對德聯繫,成為中德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 [12]  同年,同濟大學成立中國大陸第一個交通工程研究室。 [186] 
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單位。 [17] 
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試辦研究生院(1996年經評估正式成立研究生院)。 [18] 
1995年10月,國家教委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宣佈共建同濟大學。
1996年,上海城市建設學院和上海建築材料工業學院併入,同年列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2000年4月,與上海鐵道大學(創辦於1958年6月,1995年5月由上海鐵道學院和上海鐵道醫學院合併組建成多科性綜合大學,更名上海鐵道大學,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領導。 [174]  )合併,組建成新的同濟大學,並復辦同濟大學醫學院
學校校區
2001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將同濟大學列入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即“985工程”)名單;成為首批獲准試辦國家示範性軟件學院的高等學校。 [19] 
2003年,上海航空工業學校劃歸同濟大學管理。
2004年,列為中共中央組織部直管高校。同年9月,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啓用,同濟大學軟件學院以及汽車學院首批入駐。
2005年7月12日—8月22日,機械、電信、交通等第二批搬遷學院順利入駐嘉定校區。
2007年5月20日,同濟大學迎來百年校慶。慶祝大會在同濟大學大禮堂舉行,習近平出席慶祝大會並致詞。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温家寶親自前往同濟大學,看望師生員工,祝賀同濟大學百年華誕。 [20] 
2007年,成為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首批試點高校之一;首批入選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學校。 [21-22] 
2008年,入選國家“111計劃”。
2009年,入選國家“珠峯計劃”。
2010年6月,教育部和上海市宣佈繼續共建同濟大學;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9月16日,教育部和國家海洋局在北京簽署協議,合作共同推進17所高校涉海學科建設及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同濟大學名列其中。同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獲評“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創新院校”。 [23-25] 
2011年11月,同濟大學與中國氣象局正式建立局校合作關係。12月,獲得“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26-27] 
2012年9月,首批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11月,入選教育部衞生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和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28-31] 
2013年,主辦21世紀學術聯盟第6屆總會。 [32] 
2014年,入選國家“2011計劃”。 [33] 
2016年11月,在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同濟大學在知識產權學院基礎上成立了“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 [34] 
2017年1月,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5月,加入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7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9月,同濟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首批加入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 [35-39] 
2018年5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同濟大學成為首批20所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之一。6月,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 [40-41]  同年12月,依託同濟大學建設的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揭牌成立。該中心將充分發揮多學科優勢,集聚上海及全球力量,致力於解決人工智能重大前沿科學難題,培養中國當前緊缺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努力建設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創新中心,助力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185] 
2019年4月,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5月,正式成為國際鐵路聯盟成員。7月,首批入選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 [42-43]  [121] 
2020年1月,首批入選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 [44]  10月20日,發起成立“城鄉規劃扶貧聯盟”;同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 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示範高校。 [45-46]  11月,被教育部確定為第二批教育融媒體建設試點單位。 [47] 
2021年2月1日,同濟大學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48]  5月,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藝術與人工智能實驗室成立。 [106]  12月,依託同濟建設的教育部自主智能無人系統前沿科學中心揭牌。 [117] 
2022年7月,同濟大學國豪書院成立,時任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杰出任國豪書院首任院長。 [144]  9月,同濟大學等高校聯合發起成立全國高校碳中和人才培養聯盟。 [152] 
2023年1月12日,共同發起成立的卓越大學智庫聯盟成立大會召開。 [158]  2月17日,同濟大學與上海市司法局簽訂合作共建協議,正式成為上海市政府立法研究基地 [161]  。3月1日,同濟大學彰武校區江浦路校門(擬定江浦路2239號)正式啓用。 [163]  4月8日,聯合成立“中國大學創意寫作聯盟”。 [172]  6月6日,同濟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國際工程師學院)揭牌成立。 [179]  9月,入選第二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高校名單。 [189]  11月,同濟大學成立“一站式”學生社區協同育人中心。 [192]  12月2日上午,中國共產黨同濟大學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勝利閉幕,會議選舉產生了中國共產黨同濟大學第十二屆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 [198] 
2024年2月1日,同濟大學大飛機內飾聯合創新中心揭牌。 [200]  達卡當地時間3月24日下午,由同濟大學等聯合建設的達卡大學中國研究中心(CCS)揭牌成立。 [202] 

同濟大學學術研究

同濟大學科研成果

同濟大學先後承擔了一系列國家重大專項、重大工程科研攻關,取得了大跨度橋樑關鍵技術、結構抗震防災技術、城市交通智能誘導、城市污水處理、新能源汽車研發、國產化智能温室、遙感空間信息、大洋鑽探、心房顫動分子遺傳學等標誌性科研成果。發表於國際三大學術期刊《Science》、《Nature》與《Cell》;同濟大學有22位教授擔任“973計劃”項目(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其中《大跨、高墩橋樑抗震設計關鍵技術》榮獲2009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心房顫動分子遺傳學和細胞電生理學研究》和《特大橋樑顫振和抖振精細化理論》分獲2005、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3年周懷陽教授作為“蛟龍號”載人深潛器首次試驗性應用航次南海航段科學負責人,成為首名下潛的科學家,其自行研製的流體採樣器等設備在該航次得到成功使用,為中國在深海海底首次採集到保壓流體等樣品。(圖冊來源: [188] 
蛟龍號首次搭載同濟大學教授進行科學實驗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學校7科研項目成果獲頒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以同濟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以同濟大學教授為第一完成人的3項目分獲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科學技術進步獎,以同濟大學教授為主要參與者合作完成的4項目分獲1項特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49] 
2018年,學校牽頭建設的“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揭牌成立,成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抓手。服務港珠澳大橋建設,攻克若干世界級技術難題;成立雄安未來城市研究院,服務雄安新區的規劃與建設。由學校牽頭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海底科學觀測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細胞乾性與命運編輯”前沿科學中心獲批建設,成為入選教育部珠峯計劃的首批七個前沿科學中心之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批經費位居全國高校第8,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牽頭項目數並列全國高校第3。發表在《Nature》上的研究成果為開發新型抗腫瘤藥提供全新思路;實現全球首例人類自體肺幹細胞移植再生。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發展,承擔完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大型低速風洞的建築設計任務,為長三角一體化建設建言獻策。國防科研和軍民融合項目立項合同額首次突破1億元。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總計83項(其中重大項目4項),較上一年增加27.7%。文科科研項目合同金額首次超過1億元。學校成為中央網信辦首批“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之一。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7項;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18項;獲教育部科學技術獎13項;獲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6項,其中一等獎8項。 [50-52] 
同濟大學與地方政府聯合推動建設“環同濟知識經濟圈”,產值從初期2005年的不足30億元發展到2020年的495億元,開創了“三區融合,聯動發展”校地合作的典範;2010年上海世博會從申辦、籌備到舉辦,同濟大學就有2800多名師生參與其中,承擔了科技部和上海市世博科技專項等研究課題170多項,完成各類規劃、設計任務90多項,並承擔了世博主題演繹總策劃、世博會園區總規劃、城市最佳實踐區總策劃、世博總體項目管理總負責等8個方面的總負責重任。 [53] 
2022年8月,由同濟大學等25家單位編制的《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運行維護與安全管理技術規程》發佈。 [145] 
同濟大學校園 同濟大學校園

同濟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擁有4個全國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個國家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4個其他國家級研究平台以及101個省部級研究平台。入選科技部“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獲批2個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1] 
科研平台
基地類型
平台或基地名稱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
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6)
自主智能無人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 [165] 
心臟病全國重點實驗室 [175] 
土木工程防災減災全國重點實驗室 [176] 
高速磁浮運載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 [177] 
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
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1)
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台(1)
國家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創新平台 [205]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
新能源汽車及動力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178]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
國家土建結構預計裝配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磁懸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1)
遵義會議紀念館—同濟大學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206] 
“2011”協同創新中心(1)
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
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1)
汽車整車風洞試驗中心(上海)
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國際聯合研究中心)(4)
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地震工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可持續城市水系統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2)
細胞乾性與命運編輯前沿科學中心
自主智能無人系統前沿科學中心 [134] 
教育部醫藥基礎研究創新中心(1)
教育部腦衰老相關疾病醫藥基礎研究創新中心 [203]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3)
先進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嵌入式系統與服務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高密度人居環境生態與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心律失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先進微結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脊柱脊髓損傷再生修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工程結構服役性能演化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智能計算與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164] 
病原體與宿主相互作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164] 
複合材料結構件設計與製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182] 
教育部國際聯合合作實驗室(2)
地震工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生態化城市設計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
企業數字化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新能源汽車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建築鋼結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道路交通安全與環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重大工程施工技術與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智慧城市感知與規劃重大工程軟件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68] 
教育部其他研究中心(3)
教育部設施農業網上合作研究中心(聯合)
教育部城市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聯合)
教育部中國大陸構造環境監測網絡聯合研究中心同濟大學分中心
交通部協同創新平台(1)
重交通道路耐久與安全交通部協同創新平台
其他省部級實驗室(8)
自然資源部現代工程測量重點實驗室(聯合) [169] 
民航飛行區設施耐久與運行安全重點實驗室
橋樑結構抗風技術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
中國氣象局上海城市氣候變化應對重點開放實驗室(聯合) [171] 
民航航空器結構智能輔助適航重點實驗室 [135] 
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智能規劃技術重點實驗室 [170] 
水利部長三角城鎮供水節水及水環境治理重點實驗室(籌) [183] 
住房城鄉建設部燃氣工程技術創新中心 [204] 
上海市前沿科學研究基地(3)
上海市催化醫學前沿科學研究基地
上海市數字光學前沿科學研究基地
上海市智能計算前沿科學研究基地 [136]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12)
上海市金屬功能材料開發應用重點實驗室(聯合)
上海市結核病(肺)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結構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地面交通工具風洞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信號轉導與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化學品分析、風險評估與控制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間優化技術重點實驗室(籌)
上海市軌道交通結構耐久與系統安全重點實驗室(籌)
上海市航天測繪遙感與空間探測重點實驗室(籌)
上海市母胎醫學重點實驗室 [137] 
上海市麻醉與腦功能調控重點實驗室 [166] 
上海市自主智能無人系統重點實驗室 [167] 
上海市“一帶一路”國際聯合實驗室(1)
巽他陸架大洋鑽探國際聯合實驗室
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
上海電動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市設施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寶石及材料工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網絡信息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工業視覺感知與智能計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牙組織修復與再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區塊鏈應用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籌)
上海人工心臟與心衰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籌)
上海超聲診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籌)
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1)
上海市幹細胞臨牀診療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市臨牀醫學研究中心(1)
上海市感染性疾病(結核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
上海市專業技術服務平台(5)
上海市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台
上海市地面交通工具風洞專業技術服務平台
上海市土木基礎設施抗震試驗專業技術服務平台
上海市電子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專業技術服務平台
上海視覺感知技術創新服務平台
上海高校知識服務平台
(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8)
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
上海市電子交易與信息服務協同創新中心
長三角城市羣智能規劃協同創新中心
上海市磁浮與軌道交通協同創新中心
海底過程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上海市網絡金融安全協同創新中心
上海市多網多模式軌道交通協同創新中心
上海市人工智能社會治理協同創新中心
上海市軟科學研究基地(1)
上海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研究中心
上海市科創中心(1)
上海新能源汽車研發與轉化功能性平台
資料來源: [54-57] 

同濟大學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之一,被美國《工程索引》(EI Compendex)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等40多種國內外重要檢索系統收錄。 [58]  2012年12月,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在京發佈的2012年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顯示:在中國71種理工科大學自然科學學報中,同濟自然版學報學術影響力綜合評價指標為70.2,排名全國第一。 [59] 
同濟大學學報 同濟大學學報
創刊於1990年,是由同濟大學主辦、教育部主管、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的人文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連續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目錄》(CSSCI)、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60] 
1980年創辦並公開發行。該刊自1993年起連續被選為國家科委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選為核心期刊;是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市力學學會主辦的工程力學學科的學術刊物。 [65] 
力學季刊雜誌 力學季刊雜誌
由教育部主管、同濟大學主辦的綜合性醫學類學術期刊,屬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國《化學文摘》(CA)等收錄。 [61] 
創辦於1957年,前身為《城市規劃彙刊》,是國內最早的城市規劃學術期刊。該刊由教育部主管,同濟大學主辦,是國家建築類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美國國際CODEN中心授予國際刊名代碼。 [62] 
1986年創刊,研究對象以德國為主、兼顧歐盟的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被《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和《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 [63-64] 
《德國研究》雜誌 《德國研究》雜誌
1998年創刊,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內首家公開出版的科技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1980年創刊,該刊已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知網收錄。 [66] 
  • 圖書館藏
同濟大學圖書館由四平路校區圖書館、嘉定校區圖書館、滬北校區圖書館、德文圖書館、同濟大學博物館組成,總面積68135平方米。同濟大學圖書館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紙本圖書超過450萬冊,電子圖書及學位論文約1233.17萬冊,紙質中外文現刊700種,中文電子期刊約74.53萬冊,外文電子期刊約117.92萬冊。 [67] 

同濟大學辦學條件

同濟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設有30個專業學院,12家附屬醫院,12所附屬中小學,開設本科招生專業73個,學科專業涵蓋工學、理學、醫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文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11個門類。 [1-2] 
同濟大學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
本科專業
-
建築學、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城鄉規劃、風景園林、城市設計
土木工程、地質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智能建造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智能製造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工業工程
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行政管理、物流管理
環境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材料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哲學、漢語言文學、文化產業管理
德語、英語、日語
法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政治學與行政學
海洋科學、地球物理學、海洋技術
飛行器製造工程、工程力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統計學
應用物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
車輛工程
交通工程、交通運輸
軟件工程
測繪工程
生物技術、生物信息學
臨牀醫學、護理學、康復治療學、基礎醫學
工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
口腔醫學
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動畫、廣播電視編導、音樂表演、戲劇學
-
車輛工程
-
-
-
-
-
機械電子工程、建築電氣與智能化、汽車服務工程
-
聯合國環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
-
-
-
-
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
參考資料: [141] 

同濟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有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4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9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36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11個,博士後流動站35個;6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國家重點學科(一級)3個,國家重點學科(二級)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國家“雙一流”認定建設學科8個,上海市一流學科17個,上海市“高峯高原”計劃高峯學科12個。 [1]  [6]  [68]  [119] 
類別
名稱
博士後流動站
哲學、應用經濟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文學、設計學、數學、物理學、化學、海洋科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力學、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交通運輸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口腔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69-70]  [199] 
一級學科博士點
哲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文學、設計學、數學、物理學、化學、海洋科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力學、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交通運輸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口腔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71]  [147-148] 
專業學位博士點
臨牀醫學、口腔醫學、土木水利、資源與環境、交通運輸、材料與化工、能源動力、機械、電子信息 [72] 
一級學科碩士點
哲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理論、設計學、數學、物理學、化學、海洋科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力學、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交通運輸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149] 
專業學位碩士點
建築學、城市規劃、風景園林、臨牀醫學、口腔醫學、護理、法律、教育、金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會計、藝術、漢語國際教育、翻譯、新聞與傳播、土木水利、資源與環境、交通運輸、材料與化工、能源動力、機械、電子信息、體育、應用統計、應用心理 [73] 
  • 重點學科
類別
名稱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
生物學、建築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設計學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建築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海洋地質、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及理論、材料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環境工程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基礎數學、凝聚態物理、車輛工程
上海市重點學科
橋樑工程、海洋地質、岩土工程、地質學、建築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建築設計及其理論)、道路與鐵道工程、結構工程、材料學、環境工程、機械設計及其理論(含車輛工程)、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建築歷史與理論、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固體力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車輛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地質工程、內科學(心血管病)、外國哲學
上海市高峯學科
I類高峯
土木工程、城鄉規劃學、管理科學與工程
II類高峯
海洋科學、交通運輸工程
IV類高峯
設計學、環境與生態、幹細胞與轉化、智能科學與技術、飛行器力學與控制
上海高校一流學科
A類
建築學(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B類
哲學、數學、物理學、海洋科學、生物學、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臨牀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 [74-77]  [146]  [150] 
  • 學科評估
學校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
學科名稱
評估成績
排名
土木工程
A+
前2%或前2名
環境科學與工程
城鄉規劃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設計學
A
前2-5%
數學
A-
前5-10% [78] 
機械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建築學
交通運輸工程
風景園林學
軟件工程
  • 強基計劃
強基計劃
力學
應用物理學
應用數學
應用化學
生物技術 [131] 

同濟大學教學建設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40項,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9項,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8項,上海市級精品課程113項,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1個,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3項,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09項,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課程75項,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7項,上海來華留學英語授課示範性課程64項,上海高校示範性全英語教學課程34項,教育部課程思政示範課程4門,上海市課程思政示範課程18門。 [1]  [6]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時間
名稱
2019年度(23個)
金融學、德語、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測繪工程、地質工程、交通工程、環境工程、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臨牀醫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市場營銷、環境設計 [79]  [109] 
2020年度(18個)
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英語、應用化學、海洋科學、工程力學、車輛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交通運輸、環境科學、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口腔醫學、會計學、物流管理、動畫、視覺傳達設計
2021年度(19個)
哲學、政治學與行政學、漢語言文學、日語、地球物理學、生物技術、生物信息學、統計學、機械電子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建築電氣與智能化、智能建造、飛行器製造工程、康復物理治療、文化產業管理、行政管理、廣播電視編導、產品設計
類別
名稱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計算機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生命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物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力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化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105]  [110]  [116]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力學國家級實驗示範中心、力學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國家級實驗示範中心、環境科學與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土木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築規劃景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機械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築規劃景觀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土木工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111] 

同濟大學附屬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191] 
同濟大學附屬養志康復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精神衞生中心

同濟大學附屬學校

截至2023年5月,學校有10所附屬中小學。 [1]  同濟大學先後與楊浦區簽約共建“同濟大學楊浦基礎教育集團” [80]  ,與虹口區簽約共建“同濟大學虹口基礎教育集團” [157] 
同濟大學附屬嘉定實驗幼兒園
同濟大學附屬青島禮賢初級中學
- [159] 

同濟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擁有專任教師2815人,其中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1082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9人(含雙聘),中國工程院院士28人(含雙聘),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及美國、德國、瑞典等國科學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35人次。國家級教學名師5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7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首席科學家23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196人次,“青年長江”“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四類優秀青年人才284人。國家級教學團隊8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羣體10個,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12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個。 [1] 
  • 院士
院士
類別
院士名單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裴鋼 [194] 汪品先 [195] 
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姚熹 [196] 
德國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
吳志強 [197]  、張弛 [181] 
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
比利時皇家科學與藝術學院外籍院士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汪發武薛松濤呂西林 [84]  [108]  [151]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國家級教學團隊
建築歷史與理論教學團隊(鄭時齡 [86]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團隊(龔沛曾)
鋼結構教學團隊(陳以一)
城市與區域規劃理論與方法教學團隊(趙民)
普通物理學課程教學團隊(顧牧)
寶石學教學團隊(廖宗廷)
教育部創新團隊
大城市交通管理理論及系統(孫立軍)
節能環保汽車(餘卓平)
心臟顫動的發生機制和干預策略的理論基礎(陳義漢)
嵌入式服務計算(蔣昌俊)
特殊人工微結構材料與電磁波調控(陳鴻)
城市軟土地下空間與工程(朱合華)
人誘導多能幹細胞向神經前體細胞定向分化的分子機制及應用研究(康九紅)
-
- [87] 

同濟大學所獲榮譽

時間
榮譽
2020年11月20日
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
2021年11月23日
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第四屆動漫獎中最佳動漫教育機構
2022年2月
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 [104]  [115]  [119] 
2024年1月
參建的海南鋪前大橋(海文大橋)、寧波梅山春曉大橋(梅山紅橋)工程、入選第二十屆第二批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201] 

同濟大學社會評價

排名類別
名次
位列全球279位,中國大陸第11位
位列全球99位,中國內地第6位
位列全球256位,中國大陸第9位
位列全球211位,中國大陸第8位
2022ABC中國大學排名
位列第11 [93-94]  [112-114]  [132] 

同濟大學合作交流

同濟大學國內交流

2010年11月25日,同濟大學、天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8所高校在同濟大學宣佈簽署《卓越人才培養合作框架協議》,同意全方位合作,並宣佈2011年自主選拔錄取實行聯考。重慶大學於次月宣佈加入,至此,同盟的合作高校增至9所。 [88-89] 
2023年10月,參與組建全國機器人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當選為共同體輪值理事長單位。 [190] 

同濟大學國際交流

截至2022年11月,學校除頗具影響的中德學院、中法學院、中德工程學院和中意學院外,還建有與聯合國相關機構合作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上海)”等機構。在日本、韓國、德國、意大利等地合作承辦多所孔子學院。 [90-91] 
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
學校每年接待境外來賓5000多人次,2002年德國總理施羅德、2004年法國總統希拉剋、2006年意大利總理普羅迪、2007年德國總統克勒等,並有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來校講學。大力發展留學生教育,留學生來自120多個國家和地區。 [92] 
學校在對德為主的合作基礎上,發展為以對歐洲合作為中心,拓展北美、輻射亞非的佈局,先後建立了中德、中法、中意、中芬、中西、聯合國等11個國際化合作平台學院,與200多所海外高校簽訂合作協議,與大眾西門子拜耳IBM等眾多跨國企業共建了研究中心;國際學生人數達3575人。學校先後發起成立了"中國綠色大學聯盟"和"國際綠色校園聯盟"並擔任首屆主席,當選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學合作聯盟主席,是亞太地區第一所被授予"全球可持續校園傑出獎"的高校。
2022年1月13日下午,同濟大學與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簽署新一輪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進一步推動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重點領域的產學研深度合作,聯合共建實驗室,共同培養新型數字化人才,推進高水平科技創新,打造中德校企合作新典範。 [118] 
同濟大學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自2014年起開展土木、環境、交通領域的“3+1+1”學生交流項目,至今共有約80名同濟學生參加。學校針對該項目的調研顯示,項目為學生提供了高質量國際化教育的機會,開拓了視野,提高了國際競爭力,參與該項目的學生或選擇在美國頂尖高校繼續深造、或就職世界500強企業,也有相當一部分選擇回國繼續科研之路。 [138] 
  • 歐洲
1.與德國的合作與交流
學校組織學生赴德國高校交流,合作院校包括:柏林工業大學、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慕尼黑大學、弗萊堡大學、亞琛工業大學、康茨坦茨大學、圖賓根大學、勃蘭登堡工業大學、波鴻魯爾大學、馬堡大學、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柏林洪堡大學、斯圖加特大學、萊比錫大學、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波恩大學、伊爾梅瑙工業大學、漢諾威大學、慕尼黑聯邦國防軍大學等。 [128] 
2.與法國的合作與交流
同濟大學與法國的接觸和交流可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並於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交流合作逐漸密切。進入21世紀後,隨着中法兩國高等教育合作的深入,特別是2004年10月法國時任總統希拉剋閣下為同濟大學中法中心奠基和2006年11月法國時任文化部長為同濟大學中法中心大樓落成揭幕,學校對法合作進入了新階段。
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除了學校與法國國立橋路大學校暨巴黎高科於1999年11月合作創辦的的同濟大學中法工程和管理學院之外,學校與法國二十多所高等院校保持了密切的校際合作關係,高層人員來訪頻繁,合作層次不斷深入,且呈系列化趨勢;目前,合作專業已拓展到交通、電信、建築城規、汽車、機械、經濟管理、環境、土木、人文科學和理學(數學、物理、化學、海洋地質、生命科學)等眾多領域。
此外,同濟大學中法工程和管理學院也已逐步成為同濟大學對法合作交流的窗口與平台,且得到了法國駐華使領館、法國企業和各類機構的長期支持。 [129] 
3.與意大利的合作與交流
同濟大學與意大利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教授間的交流與合作。進入21世紀後,隨着中意兩國高等教育合作備忘錄的簽署,特別是2006年意大利普羅迪總理來學校見證同濟大學中意學院的成立,標誌着學校對意合作也進入了新發展階段。中意學院作為中意兩國第一個政府級高等教育合作項目,從開始的工程類本科雙學位項目,業已擴大至設計、工程、建築、經濟管理等多學科的碩士、博士生合作項目,中意學院也成為同濟大學對意產學研合作的窗口與平台。
合作院校、科研機構、企業及社會組織包括:米蘭理工大學、都靈理工大學、博洛尼亞大學、帕維亞大學、帕維亞高等研究院(Istituto Universitario di Studi Superiori di Pavia)、特蘭託大學、威尼斯IUAV大學、威尼斯國際大學、佛羅倫薩大學、羅馬第一大學(La Sapienza)、羅馬第二大學、帕多瓦大學、佩魯賈外國人大學,意大利但丁學會(Società Dante Alighieri),菲亞特集團(FIAT Group),意中基金會等。
與此同時,同濟大學與意大利駐上海總領館、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意大利環境國土海洋部、意大利教育中心和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等政府、民間機構和諸多企業在科研、人才培訓、文化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2008年5月“中意學院戰略顧問委員會”的成立也為更多關注同濟對意合作的企業、政府機構和個人提供了平台。 [130] 
4.與瑞士的合作與交流
學校組織學生赴瑞士高校交流,合作院校包括: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等。
5.與奧地利的合作與交流
學校組織學生赴奧地利高校交流,合作院校包括:因斯布魯克大學、林茨大學、格拉茨技術大學等。 [127] 
6.與芬蘭的合作與交流
自2010年起,同濟大學與芬蘭阿爾託大學(Aalto University)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二所大學共建了同濟大學中芬中心,以期成為國際創新知識的樞紐和引擎。
兩校合作雙學位項目:國際設計商業管理(跨設計、經管和電信專業)。學生交流:學校土木工程、機械工程、軟件工程、建築城規、材料工程;設計;經管等院系同學可以申請。 [126] 
  • 亞洲
1.與日本的合作與交流
同濟大學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開始了與鄰國日本的交流。在此後的二十多年裏,學校與日本各界的友好合作關係逐步加強,同時隨着大批新一代留日學者陸續回國,來同濟工作,使同濟大學對日交流與合作更加深化,更具實質性,合作方式與領域也益趨多元化,並在此基礎上分別於2004年在東京及2007年在大阪與當地大學合作設立了教學點,以便進一步的合作與交流。1992年得到大阪工大攝南大學的幫助,在同濟大學外語系下設立了日語專業,目前已發展成教師19名,在籍學生128名的日本語言與文化專業,更是為學校對日交流的發展積蓄潛力。目前與學校有校際合作關係的日本大學就有24所,局部合作的則更多,近年在產學研結合潮流中,與日本的企業也進行着頻繁的交流。此外,從2003年起學校開始與日本的幾所大學開展大多為期一年的短期學生交流,以助兩國青年學生的相互交流、增進理解、鍛鍊意志、開闊視野和增長學識。
2.與韓國的合作與交流
學校於2001年初次與韓國的江原大學簽署校際學術交流協議以來,陸續與韓國慶熙大學、高等科學與技術大學(KAIST)、高麗大學、漢城大學、成鈞館大學、釜山國立大學、密陽大學、亞洲大學、仁濟大學、全州大學等建立和開展了包括學生短期交流在內的各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同時與韓國的企業如LG、LS、PRIME集團等也建立了聯繫,領域覆蓋土木、建築、材料、電信、物理、汽車、人文、社科等領域。
3.與越南的合作與交流
學校與越南的交往可追溯到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有為數不少的越南優秀學生在學校建築、城市規劃、結構、工民建、建築機械、工程經濟等專業學習,畢業或進修後回國工作,成為越南城市建設的棟樑,其中不乏成為部級領導的校友,中國改革開放後他們不斷介紹年輕學生來同濟留學,與留校工作的校友開展合作科研項目等,並牽線搭橋促成學校與越南相關領域的大學(河內建築工程大學、河內建築大學、越南礦業與地質大學)締結了合作交流協議,同時不斷介紹越南建設、教育部的官員前來訪問交流,輸送官員來學校參加培訓項目,邀請學校專家赴越南講學等。近年,又有校友在越南第三大城市DANANG聯合創辦了DANANG建築大學,在課程設置等上尋求母校的支持和幫助。
4.與新加坡的合作與交流
學校與新加坡國立大學簽有校際學術交流協議,在建築、規劃、土木、工程管理、交通工學領域有學生短期交流等各種形式的合作與交流。同時與南洋科技大學、亞太管理學院、新加坡住房發展局、新加坡教育學院、ABB安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有合作關係。
5.與馬來西亞的合作與交流
2003年在馬來西亞教育部副部長的見證下學校與吉隆坡基建大學簽署了諒解備忘錄,為該校提供教育大綱及教學活動的諮詢等,2006年在土木領域簽署了更為詳細的合作協議。
6.與也門的合作與交流
20世紀70年代應中國教育部的要求,學校先後派出機電、建工、建築領域的教授赴也門薩那技術學校教學,並參與該校的管理工作,此後該校發展為薩那大學,學校於1990年與該校簽署了校際合作協議。
7.與亞洲其他國家的合作與交流
其他與泰國、印度、哈薩克斯坦、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以色列等國的教育、研究機構保持着不同程度的合作與交流。 [125] 
  • 美洲
學校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等高校開展寬領域、多層次的合作,包括學生交換、雙學位培養、聯合科研、教師交流和寒暑期學校等項目。 [123] 
  • 大洋洲
自1988年起,同濟大學與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墨爾本大學昆士蘭大學等多所高校建立合作關係,在土木、建築城規、航空航天和設計等領域開展一系列合作。 [122] 
  • 非洲
早在1975年,同濟大學就開始招收非洲留學生,33年來共招收來自非洲45個國家的留學生357名,他們分別在建築、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等專業接受學歷教育。2001年起,同濟大學與非洲國家的合作交流更加密切,不但與諸多非洲高校與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聯繫,也參與或組織了一些針對非洲國家的國家支援項目與高層次培訓項目。2005至2007年期間,非洲多國教育部長代表團、安哥拉文化部副部長Andre Mingas先生、非洲聯盟副主席Patrick Mazimhaka先生等政府高層先後訪問學校。
一、同濟大學環境領域對非合作
1.非洲國家青年環境領導人研修班
2.面向非洲與南亞國家環境部官員管理可持續發展碩士項目
3.非洲用於造林的社區廢水管理和利用項目
4.中國非洲德國博士水資源管理夏季學校
二、同濟大學建築與規劃領域對非合作
1. “非盟會議中心”項目
2.非洲規劃院校(AAPS)網站
3.中非可持續城市發展研討會
4.安哥拉首都羅安達規劃項目 [124] 

同濟大學傑出校友

截至2023年5月,同濟大學校友中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的有174人。 [1] 
校友
領域
姓名
姓名
省部級幹部
兩院院士
楊德和
校友
領域
姓名
姓名
經濟
彭明山
俞小平
陳劍
醫學、人文與工程
羅國傑
張繼正
厲麟似
武劍西
熊育羣
楊益言
李恆英
袁振隆
蔣瓊耳
朱逢博
邱震海
軍事
徐一天
黃偉燦
王訊謨
韓季忠
朱金龍
張聲遠
陳頤鼎
王明洋
楊繼曾
鄧士章
劉東騋
[95] 

同濟大學學校領導

同濟大學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校長、黨委副書記
黨委常務副書記
常務副校長
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方平 [198] 
副校長、黨委常委
副校長

同濟大學歷任領導

歷任黨委書記
蔣梯雲1952-1953
薛尚實1953-1959
王濤1959-1977
黃耕夫1977-1980
王零1980-1984
張紀衡1984-1991
王建雲1991.5-2000.3
程天權2000.4-2001.2
周家倫2001.2-2011.11
周祖翼2011.11-2014.8
楊賢金2014.12-2017.5
方守恩2017.7- [96] 
歷任校長
福沙伯1909-1917
貝倫子1912-1919
沈恩孚1917-1923
袁希濤1923-1927
阮尚介1917-1927
張仲蘇1927-1929
張羣1929-1929
胡庶華1929-1932
翁之龍1932-1939
趙士卿1939-1940
周均時1940-1942
丁文淵1942-1944
徐誦明1944-1946
董洗凡1946-1947
丁文淵1947-1948
夏堅白1948-1952
薛尚實1953-1959
王濤1959-1977
李國豪1977-1984
江景波1984-1989
高廷耀1989.2-1995.2
吳啓迪1995.2-2003.6
萬鋼2004.7-2007.8
裴鋼2007.8-2016.9
鍾志華2016.9-2018.7
陳杰2018.7-2023.1 [96]  [156] 

同濟大學文化傳統

同濟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同濟古訓:養天地之正氣,法古今之完人 [97] 
  • 校風
嚴謹、求實、團結、創新
  • 校歌
詞:易韋齋 曲:肖友梅
好一片中華大地,
不振興工藝,真可惜,真可惜!
同有耳目,同有手足,同有心思才力,不作工負了好教育。
勤勞、誠毅,提攜我中華國民,
同舟共濟,同舟共濟,振興工藝;
好一片中華大地,
不健康身體,真可惜,真可惜!
同有心腹,同有肌肉,同有起居飲食,不學醫負了好教育。
慈愛、仁義,扶持我中華國民,
同舟共濟,同舟共濟,健康身體!
國立同濟大學校歌 國立同濟大學校歌
同濟啊同濟,同舟共濟,同濟啊同濟,同舟共濟;
航行征途中,我們齊心協力,航行征途中,我們齊心協力;
嚴謹求實,團結創新,終會到達理想境地,終會到達理想境地;
迎風踏浪,奮力划槳,再把那風帆高高掛起向着明天,向着世界,向着那嶄新的未來世紀,迎風踏浪,奮力划槳,向着那嶄新的未來世紀同濟,同舟共濟! [97] 
  • 學校精神
  • 同濟大學的學校精神:同舟共濟,自強不息
  • 同濟大學的辦學理念:濟世興邦,愛國奉獻
  • 同濟大學的學術風格:腳踏實地,不騖虛名
原校黨委書記周家倫教授在同濟百年校慶講話中用“同舟共濟,自強不息”來總結同濟精神,並具體指出同濟精神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矢志不渝的愛國精神。
二是同舟共濟的團結精神。
三是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四是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同濟大學形象標識

  • 校徽
一、名稱
同濟大學校徽由中國書法學會名譽會長舒同親筆題寫的“同濟大學”;用中文和英文同時標識。中文居上,表明主體性;英文居下,表明國際性。基本圖案由建築系學生徐建華在1981年設計,後經過藝術處理,於1997年確定為校徽。 [153-154] 
同濟大學校徽 同濟大學校徽
二、歷史
在標誌中加1907,表明建校年代;前進的龍舟,象徵歷史沿革的進程。
三、文化
標誌的文字:以“同濟”兩字為核心;標誌的圖案:三人划龍舟;昭示着目標:三人成眾,同舟共濟,向着一流目標奮力拼搏;昭示着精神:同新砥礪,同窗求索,為振興中華而讀書;濟愚扶弱,濟世興邦,為富國強民而育人。 [99] 

同濟大學校園建設

同濟大學校園建築

1952年院系調整完成後,同濟大學開始了建設校園的熱潮。南、北教學樓和圖書館圍繞着校前區廣場,師生們疊山挖池建成了景色優美的“三好塢”,富有民族特色的西南一樓是學生宿舍,擁有3000多座位的大禮堂曾是遠東第一的無立柱薄殼結構建築,包豪斯風格的“文遠樓”則入選上海50年經典建築名錄。
改革開放的年代,在楊浦區政府的支持下,同濟大學又掀起一輪建設高潮,規模不斷擴大,許多新穎獨特的建築物拔地而起。在內環線範圍裏,同濟是佔地面積最大的單位,也是連續多年的上海市花園單位。 [107] 
【三好塢】 [100] 
50年代師生義務勞動建成,取名三好,寓意學生做“三好學生”。由陳從周設計、題名。其下淌的水叫做同心河。建於1956年。1987年為迎接80週年校慶,全面整頓“三好塢”。三好塢有三座亭子,湖心亭和兩個在山上的,成為聚友、約會、休閒的好地方。
【大禮堂】
建於1961年的同濟大學大禮堂,曾是遠東最大的禮堂,它淨跨40米的拱形網架結構,被譽為當時同種形式的亞洲之最,人稱“遠東第一跨”。
【“一·二九”禮堂】
同濟大學“一·二九”禮堂建於1942年,得名於“反飢餓、反內戰”的“一·二九”運動(1948年1月29日因要赴京請命而被反動派殘忍鎮壓,導致69名學生受傷,3人重傷,33人失蹤的“一·二九”血案)。禮堂是純白色的現代建築,有曲線的房頂,落地玻璃的走廊。
【文遠樓】
“文遠樓”於1953年建成,由黃毓麟、哈雄文設計。整座建築佈局合理、體型豐富、外貌簡潔。二戰前後,現代主義風格深入影響中國,五十年代初誕生了一批非常優秀的本土現代建築,文遠樓便是其中之一,它是中國最早的典型的包豪斯風格的建築。20世紀90年代末,文遠樓被載入《世界建築史》,全國僅有37座建築獲此殊榮。
【建築城規樓羣】
“明成樓”建於1985年左右。明成樓的“成”,據説取自計成,以銘記這位對中國園林文獻具有開創性貢獻的一位明代造園家。
【衷和樓】 [101] 
“衷和樓”位於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東北角,是教學科研綜合樓,佔地面積15615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6240平方米,地下1層,地上21層,建築高度約100米,象徵21世紀,同濟大學建校100週年。
校園建設

同濟大學校區分佈

校區
主要校區
地址
四平路校區(主校區)
上海市楊浦區四平路1239號
嘉定校區
上海市嘉定區曹安公路4800號
滬西校區
上海市普陀區真南路500號
滬北校區
上海市普陀區中山北路727號 [102] 
海外校區
意大利佛羅倫薩市托斯卡納大區 [10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