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曾融生

鎖定
曾融生(1924年8月16日-2019年10月22日),男,祖籍福建平潭,出生於福建省福清縣,固體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946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數理系。1958年開始在青海、甘肅首先發現地震記錄圖中大角度反射地震波,並應用面波相速度來研究地殼構造,提出了地殼的分區。著有《固體地球物理學導論》一書。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2019年10月22日,曾融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1] 
曾融生在中國首次應用地震面波的相速度來研究地殼構造,發現1974年5月雲南昭通大震的多重性,從而對大地震的破裂過程有了新的認識。在地球動力學研究中,提出張性盆地和盆地中強震發生的統一動力學模式,以及印度—歐亞大陸碰撞過程的新模式。 [2] 
中文名
曾融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福建福清
出生日期
1924年8月16日
逝世日期
2019年10月22日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
廈門大學
主要成就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代表作品
《固體地球物理學導論》

曾融生人物生平

曾融生 曾融生
曾融生祖籍福建平潭,1924年8月16日出生於福建福清。父親曾文基是美以美基督教會牧師。曾融生先在平潭讀小學、初中,1937年轉學福清龍田融美初中,1938年考入福州英華中學。高一結束後在福清龍田融美附屬小學教書,1940年回到英華中學繼續學業。1942年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到廈門大學數理系學習。
1946年於畢業於廈門大學數理系,由於學習成績突出,拿過兩年陳嘉庚獎學金,同年留校做數理系助教。 [3] 
1947年,曾融生進入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做地球物理學家顧功敍教授助手。當時顧功敍正在利用中國境內觀測的重力加速度資料進行重力均衡的研究,曾融生幫助顧功敍做計算分析工作。1949年,顧功敍和曾融生聯名發表了題為《中國境內208處重力加速度測點之海陸均衡變差》的論文。
1950年,南京建立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曾融生在該所傅承義和顧功敍領導下從事地球物理勘探工作。曾在湖北大冶尖林山發現磁異常,並建議鑽井證實,地質部總工程師謝家榮與蘇聯專家採納其建議,發現了富鐵礦層。
1953年,曾融生主要從事電阻率儀器的改進實驗研究。因進口電阻率儀器過於笨重,操作不便,擬用電子線路改進電阻率儀器。經過反覆實驗研究,獲得成功,並發表了題為《真空管的電阻率探礦儀》的論文。
1953—1954年,協助傅承義創辦北京地質學院地球物理勘探教研室,舉辦物探短訓班,主要負責實驗室建設工作。1954年在《地球物理學報》雜誌發表《真空管地電阻探礦儀》論文,闡述了電阻探礦儀的技術改進,這是曾融生以第一作者發表的第一篇論文。同年,與戴愛雲結婚,戴愛雲畢業於南京大學生物系,後成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動物學家。與曾融生一同列入《中華當代文化名人大辭典》。 [3] 
曾融生 曾融生
1956年,曾融生隨傅承義到北京大學組建固體地球物理教研室,並講授地球物理勘探課程。
1957年,武漢大學地球物理專業的學生全部轉入北京大學學習。同年,曾融生升任副研究員。
1958年,地球物理研究所通過了由曾融生主持的柴達木勘探地殼構造研究的計劃。在石油工業部的支持下,柴達木盆地的低頻地震測深試驗拉開序幕。 [3] 
1960年,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組建地殼物理研究室,顧功敍副所長兼室主任,曾融生主持室內常務工作。他根據地殼物理的研究方向,組建了地殼深部探測、高温高壓和模擬實驗,利用天然地震研究地球深部構造及重力等研究組,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1965—1966年,曾融生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講授地殼物理課程。1965年,地球物理研究所在昆明成立工作站,曾融生隨研究室遷往昆明。半年後,地球物理研究所昆明工作站改為昆明地球物理研究所,他擔任第一研究室(地震研究室)主任和第三研究室(地殼物理研究室)主任。
1978年,國家根據地震事業發展的需要,將原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分成兩部分,與地震有關的研究室劃歸國家地震局。曾融生擔任中國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深部構造研究室的室主任,從事深部構造和地球動力學領域的科學研究。 [3]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82年,成立曾融生任組長的“深地震測深技術協調小組”。在隨後的十幾年時間裏,協調小組轉戰南北,在華北、西北、西南、東南等地完成了近4萬公里深地震測深剖面的探測。 [3] 
1984年,出版《固體地球物理學導論》,系統論述了地球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和合作者根據華北地震測深的資料,發現地幔頂部另有一個界面,它和莫霍界面同為高速薄層。深入研究唐山和華北盆地及唐山震源區的深部構造,提出張性盆地和盆地內震源的統一動力學模式。承擔中美合作的青藏高原深部探測任務,提出印度—歐亞大陸碰撞過程及青藏高原物質向東流動的新模式。 [4] 
2004年8月15日,地球所3樓報告廳,舉行了曾融生80壽辰慶賀活動暨中國大陸地震學與地球內部物理學研究進展學術研討會。陳運泰、胡聿賢等院士到場向曾融生表示祝賀。
2019年10月22日14時,我國著名固體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三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第二、三屆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委員,原國科聯岩石圈委員會中國全國委員會深部構造工作組組長、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震學會理事,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曾融生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1] 

曾融生主要成就

曾融生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曾融生在中國首先應用地震面波的相速度研究地殼構造,提出地殼的分區。發現1974年5月雲南昭通大地震的多重性。1984年出版《固體地球物理學導論》。與合作者發現華北地幔頂部另有一個界面,和莫霍界面同為薄層頂面。深入研究唐山和華北盆地以及唐山震源區的深部構造,提出張性盆地和盆地中震源的統一動力學模式。1990年後,承擔中美合作的青藏高原深部探測任務,並提出印度—歐亞大陸碰撞過程,它也適用於其他的陸—陸碰撞帶。 [5]  又着力研究大陸岩石圈構造和地震成因等問題,其論文《唐山震區的岩石圈構造及伸張盆地的動力學過程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1991年他被載入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出版的《有成就的人》(Men of achievement,第15版),同年美國傳記協會也將他收入到《世界5 000名人錄》(5 000 personalities of the world,第3版)中。
●深部構造研究
曾融生院士是中國地球深部構造研究工作的開創者。
對人工折射地震方法的研究
1958年,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石油工業部的支持下,利用由前蘇聯引進的低頻(頻率小於10赫茲)地震方法和技術探測柴達木盆地很深的基岩界面。曾融生主持這項工作,並取得十分可喜的成果。他和同事從地震波的理論出發,詳細分析了所獲得的極強的續至波的性質,鑑定出不同類型的震相。其中包括:①基岩界面的首波;②地殼內高速夾層所產生的首波和回折波;③莫霍界面的反射波;④不同類型的多次波等。他們首次測定了柴達木盆地基岩界面的深度和起伏,解決了柴達木盆地的一個難題。
1978年以後,曾融生主持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的深部構造研究工作。研製出新一代的模擬地震測深儀器。
1990年,曾融生等完成了中國大陸莫霍界面深度圖的編制,並對中國大陸構造作了闡釋。
對天然地震波與深部構造的研究
曾融生在1965年發表了《中國境內Rayleigh波的相速度》一文,對比了國內不同地區地震台站的瑞利(Rayleigh)面波相速度和相應的速度構造與地殼厚度。這是第一次對全國不同地區的地殼厚度和速度構造進行系統的比較。
為適應當代固體地球物理學迅速發展的形勢,曾融生自1976年開始廣泛收集並系統整理國際最新資料、成果和理論,以及中國地球物理工作者對地球內部研究的新進展,編寫成66萬字的《固體地球物理學導論》專著,1984年出版。該書全面討論了有關地球內部的研究方法,重點探討地球內部結構、組成,並深入研究地球動力及其對地球表面構造的影響,此外還將其他行星的探測結果同地球進行對比。它是中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地論述固體地球物理理論和應用的重要論著,對地球物理科學研究和教學都有很大影響。
地殼動力學研究
曾融生另一方面的成就是利用深部構造資料對大陸地殼動力學的探討。
1973年,曾融生根據地殼厚度、重力及地形資料,提出:華北華南屬於兩個不同的塊體,它們各自已經達到重力均衡狀態;它們的標準地殼厚度和密度分佈各不相同;它們的地殼厚度和重力的關係可以兩個不同方程來表示。
對於1976年發生的唐山地震,曾融生自1980年以來先後對地震測深、反射地震及天然地震的資料進行解釋,並連續發表了《從地震折射和反射剖面結果討論唐山地震成因》(1988)、《華北盆地強震的震源模型兼論強震和盆地成因》(1991)等多篇文章。

曾融生人才培養

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信息:1993年至2005年期間,曾融生共培養6名學生獲得博士學位,基本情況如下 [6] 
【周民都】 學位類別:博士 ;授予學位日期 2005年03月01日; 授予學位單位: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學位論文:青藏高原東北緣地殼上地幔速度結構的地震層析成像研究
【田小波】 學位類別:博士 ;授予學位日期 2002年12月01日; 授予學位單位: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學位論文:橫向非均勻介質中接收函數的數值模擬與偏移成像研究
【丁志峯】 學位類別:博士 ;授予學位日期1999年12月01日; 授予學位單位: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學位論文:近震層析成像的理論及應用
【吳建平】 學位類別:博士 ;授予學位日期1997年10月01日; 授予學位單位: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學位論文:寬頻帶數字地震波形反演與中國大陸地殼上地幔速度結構的研究
【吳慶舉】 學位類別:博士 ;授予學位日期1996年05月01日; 授予學位單位: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學位論文:寬頻帶遠震體波波形反演方法與青藏高原岩石圈速度結構研究
【朱良保】 學位類別:博士 ;授予學位日期1993年; 授予學位單位: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學位論文:Maslov漸近理論地震圖
  • 學術論著
專著 [7] 
序號作品年份出版作者
1固體地球物理學導論1984科學出版社曾融生
2固體地球物理學論評 19911992地震出版社曾融生主編
3探索地球內部的奧秘2002清華大學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曾融生,陳運泰編著
4探索地球內部的奧秘2004清華大學出版社曾融生,陳運泰
期刊論文
[1] Kan Rongju, Hu Hongxiang,Zeng Rongsheng,Walter D. Mooney, Thomas V. McEvilly, Crustal structure of Yunnan Provic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rom seismic refraction profiles, 1986, Science, 234, 433-437.
[2] Zeng, R. et al.,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eastern neighboring areas with implications to the model of collision between continents, 1993,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6(2), 251-260.
[3] Zeng, R. et al., Seismicity and focal mechanism in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lithospheric flow, 1993,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6(2), 251-287.
[4] Zeng, R. et al., On the dynamics of extensional basin, 1995, PAGEOPH, 145(No. 3/4), 579-603.
[5] 曾融生、丁志峯、吳慶舉,喜馬拉雅—祁連山地殼構造與大陸-大陸碰撞過程,1998,地球物理學報,41(1),49-60.
[6] 曾融生、丁志峯、吳慶舉、吳建平,喜馬拉雅及南藏的地殼俯衝帶─地震學證據,2000,地球物理學報,43(6),780-797.
[7] Wang Chun-Yong、Rong-Sheng Zeng、W. D. Mooney、B. R. Hacker, A crustal model of the ultrahigh - pressure Dabie Shan orogenic belt,China,derived from deep seismic refraction profiling,2000,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05(B5), 10, 857-10, 869.

曾融生獲獎記錄

科學
  • 2000    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一等獎    青藏高原地殼上地幔結構及印度―歐亞碰撞過程的研究    (獲獎)    
  • 2000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進步一等獎    (獲獎)    
  • 1999    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獲獎)    
  • 1997    國家地震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唐山震區的岩石圈構造及伸張盆地的動力學過程    (獲獎)    
  • 1989    國家地震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固體地球物理學導論    (獲獎)    
  • 1978    全國科技大會獎    柴達木盆地的地震波傳播    (獲獎)    
(以上資料來源)

曾融生社會任職

曾融生先後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三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第二、三屆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震學會理事。曾當選為國際岩石圈計劃岩石圈構造和組成委員會委員,可控源地震學國際委員會委員,國際地幔軟流圈研究組成員,荷蘭《地球動力學》(JournalofGeodynamics)雜誌編委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