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ChongqingUniversity,CQU),簡稱重大,位於重慶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由教育部、重慶市、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選“珠峯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為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波大學聯盟、一帶一路高校聯盟、“長江—伏爾加河”高校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1-2]
[172]
[184]
- 中文名
- 重慶大學
- 外文名
- Chongqing University
- 簡 稱
- 重大(CQU)
- 創辦時間
- 1929年10月12日
- 辦學性質
- 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別
- 綜合類
- 學校特色
-
985工程(2001年)
211工程(1996年)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全國重點大學(1960年)
教育部、重慶市共建高校(2001年) 展開- 學校特色
-
985工程(2001年)
211工程(1996年)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全國重點大學(1960年)
教育部、重慶市共建高校(2001年)
教育部、國防科工局共建高校(2012年)
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4年)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0年)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14年) 收起
- 主管部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現任領導
-
校長:王樹新
[186]
黨委書記:舒立春 - 專職院士數
- 中國工程院院士8人 [187]
- 本科專業
- 99個
- 碩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3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5個 - 博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5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個 - 博士後
- 科研流動站29個
- 國家重點學科
-
一級學科3個
二級學科19個(含培育2個) - 院系設置
- 7個學部、35個二級學院
- 校 訓
- 耐勞苦、尚儉樸、勤學業、愛國家
- 校 歌
- 《重慶大學校歌》
- 校慶日
- 10月12日
- 地 址
-
A校區:重慶市沙坪壩區沙正街174號
B校區:重慶市沙坪壩區沙北街83號
C校區:重慶市沙坪壩區渝碚路131號
虎溪校區:重慶市沙坪壩區大學城南路55號 - 院校代碼
- 10611
- 主要獎項
-
國家、省部級(科技)獎331項(“十二五”以來,截至2020年6月)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4項(截至2020年6月)
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2019年)
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4年) - 知名校友
-
李四光
馬寅初
吳冠中
任正非
閻肅 展開 - 佔地面積
- 5200 畝
重慶大學歷史沿革
編輯重慶大學前身溯源
- 原重慶大學
四川省立重慶大學時期歷史照片(1934年前)(7張)
民國18年(1929年)夏,“重慶大學促進會”成立。同年8月,重慶大學籌備會成立大會開展,會上發佈《重慶大學籌備委員會成立宣言》。同年10月12日,重慶大學在菜園壩楊家花園正式開學,建校之初,僅設立文理預科班。
[4-6]
重慶大學歷史照片(9張)
1960年,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
[22]
1989年,學校成為全國16所工科重點大學科技工作研討會成員。
[24-25]
1999年,學校入選第一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7]
- 重慶建築大學
重慶建築大學時期照片(2張)
1954年4月,學校更名為重慶建築工程學院。
1978年,學校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
1994年1月,學校升格為重慶建築大學。
- 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
1974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學校創建,後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一技術學校。
1983年7月,改編為重慶建築工程學校,由建設部直屬。
1984年9月,改為重慶建築專科學校,劃歸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領導。
1992年4月,更名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
重慶大學合併發展
2016年3月,重慶大學與兩江新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共建“中新(重慶)國際聯合研究院”;
[50]
同月,重慶大學(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增補為中國宇航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單位;
[51]
9月,成為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成員。
[174]
11月,學校獲批教育部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基地項目。
[52]
2017年5月,學校加入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
[53]
6月16日,成為“長江—伏爾加河”高校聯盟成員。
[175]
9月,學校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
[54]
10月,重慶大學與重慶市腫瘤醫院、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開啓“非直管”附屬醫院合作;
[55]
12月,重慶大學近代建築羣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
[12]
2018年3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56]
同年9月,河鋼集團—重慶大學西南研究院成立;
[57]
9月26日,成為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成員。
[176]
10月,學校與兩江新區共建重慶大學附屬兩江醫院;
[58]
11月,入選第一批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59]
12月,重慶大學黨委被列為首批“全國黨建工作示範高校”培育創建單位。
[60]
2019年1月,重慶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項目開工;
[61]
同月,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首批“民政部政策理論研究基地”;
[62]
同年3月,重慶市腫瘤醫院劃轉為重慶大學直屬附屬醫院;
[63]
4月,重慶文學院與重慶大學圖書館合作共建“重慶作家書院”;
[64]
5月,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增列為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65]
7月,學校成為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簽約成員大學;
[66]
8月,學校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67]
9月,學校成為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創始成員和理事單位。;
[68]
12月,重慶三峽中心醫院劃轉為重慶大學直屬附屬醫院。
[69]
2020年5月,與四川大學牽頭成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
[70]
6月,重慶大學附屬中學、重慶大學附屬小學揭牌;
[71]
7月,加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
[72]
8月,四川省人民政府與重慶大學簽署省校戰略合作協議;
[73]
9月,加入健康扶貧聯盟;
[74]
10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示範高校;
[75]
同月,加入“城鄉規劃扶貧聯盟”;
[76]
同月,加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外語聯盟;
[77]
11月,重慶市方誌館重慶大學分館揭牌;
[78]
同月,重慶大學審計處被評為“2017至2019年全國內部審計先進集體”;
[79]
12月,重慶大學與南京市簽署協議,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
[80]
同月,入選第三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名單(創業就業;
[81]
12月,成為中國-東盟工科大學聯盟成員。
[178]
2021年4月,加入“西部高校青年宣講聯盟”;
[161]
5月15日,成為全國16所工科大學科技聯盟成員。
[177]
6月,重慶市涪陵中心醫院劃轉為重慶大學直屬附屬醫院,更名為“重慶大學附屬涪陵醫院”。
[162]
9月,重慶大學本科生院正式投入運行;
[165]
同月,加入中國高等戲劇教育聯盟
[166]
;12月,江津區中心醫院掛牌“重慶大學附屬江津醫院”,併成立重慶大學臨牀醫學院
[170]
;12月24日,重慶市黔江中心醫院成為重慶大學第五所直屬附屬醫院——重慶大學附屬黔江醫院。
[188]
2022年1月,入選重慶市高水平“四新”建設高校立項(培育)名單(新工科建設高校立項(培育)名單);
[171]
同年2月,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172]
同年,重慶大學成為碳中和世界大學聯盟成員;
[180]
4月21日,重慶大學附屬涪陵醫院揭牌儀式舉行。
[182]
4月29日,由重慶大學和璧山區共建的重慶大學璧山先進技術研究院揭牌成立,該研究院位於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創新生態社區。
[183]
重慶大學辦學條件
編輯重慶大學院系專業
學院 | 專業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 |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生態工程 | |
能源與動力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物聯網工程 | |
哲學、法學、漢語言文學、歷史學 | |
英語、日語、德語 | |
體育教育 | |
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繪畫、舞蹈表演、音樂表演(聲樂方向) | |
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戲劇影視導演、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影視攝影與製作 | |
法學、知識產權 | |
能源經濟、金融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會計學(ACCA方向)、物流管理 | |
新聞學、廣播電視學 | |
行政管理、城市管理、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 | |
生物科學 | |
生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智能醫學工程 | |
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材料化學、製藥工程 |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應用物理學、物理學 | |
強基計劃(數學與應用數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金融數學 | |
軟件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 | |
自動化、物流工程、機器人工程 | |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
測控技術與儀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 |
重慶大學管理科學與房地產學院 | 工程管理、工程造價、房地產開發與管理、財務管理 |
重慶大學-辛辛那提大學聯合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 |
基礎醫學、臨牀醫學 | |
航空航天工程、工程力學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工業工程、機器人工程、車輛工程、工業設計 | |
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測繪工程 | |
—— | |
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 | |
藥學 | |
重慶大學師資力量
校園景色(8張)
“百千萬工程”人選:秦大同、任宏、張宗益、潘復生、尹光志、魏子棟、王伯初、劉慶、廖強、張靜、司馬文霞、孟衞東、劉新榮、王時龍、劉漢龍、何強、廖瑞金、盧義玉、陳偉根、朱才朝、胡千庭、蔡開勇、胡少偉、廖曉峯
[85]
國家級教學團隊:機械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7)、電工電子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8)、建築技術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8)、大學英語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9)、工程管理專業平台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9)、電子技術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10)
[86-89]
重慶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1年12月,學校有博士後流動站2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5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3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5個;有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3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19個(含培育2個)、國家級臨牀重點專科2個、“十三五”市級重點學科38個。
[3]
博士後流動站(29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應用經濟學、生物醫學工程、生物學、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力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學、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法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數學、物理學
[90]
重大之夏(9張)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3個):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交通運輸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軟件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牀醫學、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設計學
[91]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5個):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土木水利、生物與醫藥、交通運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金融、應用統計、國際商務、法律、社會工作、體育、漢語國際教育、翻譯、新聞與傳播、建築學、城市規劃、風景園林、工程管理、藝術
[92]
二級國家重點學科(19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電機與電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精密儀器及機械、材料學、工程熱物理、城市規劃與設計(含: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岩土工程、採礦工程、技術經濟及管理、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培育)、鋼鐵冶金(培育)
[94]
“十三五”市級重點學科(38個):應用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統計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軟件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戲劇與影視學、設計學
[94]
- 學科評估
根據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佈第四輪一級學科評估結果,學校有3個學科獲評A類學科:電氣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工程。此外,學校進入B+(全國前10%-20%)的學科還有14個:建築學、城鄉規劃學、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數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法學。
[96]
重慶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俯瞰重大(10張)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7個):英語、新聞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採礦工程、環境工程、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工程管理、工商管理、會計學、工業工程
[97]
國家級特色專業(19個):採礦工程、軟件工程(設2個專業方向)、市場營銷、熱能與動力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城市規劃、生物工程、車輛工程、環境工程
[98-101]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3個):勘查技術與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軟件工程、建築學、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
[102-104]
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4個):《學科交叉、專業融合、產學研教一體化的跨界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大數據科學與技術專業建設及新工科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信息類專業新工科政產學研用多方協同育人模式改革與實踐》《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先進製造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105]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機械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電氣工程學院、通信工程學院)、工程材料實驗教學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物理學院)、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土木工程學院)、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環境與生態學院)、建築城規實驗教學中心(建築城規學院)
[106]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能源與動力電氣虛擬仿真實驗中心(動力工程學院、電器學院)、機械基礎及裝備製造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機械工程學院)、礦山開採與安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資源及環境科學學院)
[106]
國家級精品課程(含網絡課程,20門):《建築構造》《大學英語》《工程地質》《機械基礎實驗》《互聯網及其應用》《大學化學》《建築物理》《經濟法》《Java程序設計》《工程建設合同管理》《土木工程材料(建築材料)》《電子技術實驗》《高電壓技術》《岩石力學》等
[109-112]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含網絡,11門):《數學實驗》《大學化學》《機械基礎實驗》《建築物理》《土木工程材料》《工程製圖(Ⅱ)》《機械原理》《市場調查》《經濟法》《互聯網及其應用》等
[119-120]
市級“三特行動計劃”特色專業建設項目(29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給排水科學與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採礦工程、風景園林、冶金工程、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建築學、電子信息工程、軟件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法學、車輛工程、房地產開發與管理、數學與應用數學、播音與主持藝、新聞學、英語、城鄉規劃、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醫學工程、安全工程、自動化、行政管理
[122-125]
市級特色學科專業羣(7個):土木建築特色學科專業羣、高端裝備與動力系統特色學科專業羣、電力能源工程與管理特色學科專業羣、礦冶工程特色學科專業羣、智慧綠色城鎮人居環境保障體系學科專業羣、工業安全與環境風險專業羣、新聞傳播與影視藝術專業羣
[126-128]
市級特色專業(8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會計學、英語、表演、法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冶金工程、自動化
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現代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心(生物工程學院)、語言語音實驗教學中心(外國語學院)、數學實驗教學中心(數學與統計學院)、基礎化學實驗教學中心(化學化工學院)、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學院)、力學實驗教學中心(資源及環境科學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環境與生態學院)、工程培訓中心(機械工程學院)、測控儀器及光電技術教學中心(光電工程學院)
[106]
市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6門):《工程項目管》《合同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電子商務概論》《機械設計》《工程製圖》《電工學》《大學化學》《電子技術實驗》《機械基礎實驗》《岩石力學》《冶金原理》《高電壓技術》《結構力》《大學計算機基礎》等
[135]
(注:名單不全)
- 學生成績
重大風景(6張)
2020年,學校獲省級及以上獎項共計688項,其中國際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11項;國家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20項。在第六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1金3銀3銅,連續兩屆捧得團體“優勝杯”;在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中,獲全國特等獎1項、全國一等獎7項,創下歷年最佳成績;在2020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和交叉學科建模競賽(MCM/ICM)中,獲得Finalist1項;在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中,再次獲得全國一等獎;在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金獎1項、銀獎4項、銅獎2項;在第七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組)中,斬獲金獎1項、銀獎1項、優秀獎1項。
[137]
2020至2021學年,學校獲省市級及以上獎項2300餘項,其中國際級特等獎1項、特等獎提名5項、一等獎1項;國家級特等獎19項、一等獎61項、二等獎265項。在Jessup國際法模擬法庭競賽中,獲得全球書狀綜合第一名;在第十六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中,獲得一等獎8項一;在第七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組)中,獲金獎1項、銀獎1項;在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獲金獎1項、銀獎4項、銅獎2項;在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金獎1項、銀獎3項、銅獎3項;在第七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組)中,獲金獎1項。
[159]
- 教學成果
成果名稱 | 獲獎級別 | 獲獎時間 |
---|---|---|
工業產品造型設計課程的創立、建設及實踐 | 優秀獎 | 1989年 |
金屬切削原理及刀具課程教材建設及教學改革 | 優秀獎 | 1989年 |
機械設計直觀教學基地建設 | 優秀獎 | 1989年 |
建築學專業體系化改革 | 優秀獎 | 1989年 |
全國大學英語考試的設計、實施及研究 | 一等獎 | 1993年 |
工科本科教育新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二等獎 | 1993年 |
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開創《高層建築防火》新課程 | 二等獎 | 1993年 |
開創《理論力學》形象演示教學系統 | 二等獎 | 1993年 |
結合多山市情,辦出城市規劃專業特色 | 二等獎 | 1993年 |
培養工程型碩士研究生的探索與實踐 | 二等獎 | 1993年 |
《鋼鐵冶金原理》(修訂版)(教) | 一等獎 | 1997年 |
“產、學、研”結合提高高電壓技術專業辦學水平 | 一等獎 | 1997年 |
製造系統工程(MSE)研究生培養模式與實踐 | 二等獎 | 1997年 |
以數學建模教學為突破口,促進工科數學教學改革 | 二等獎 | 1997年 |
大學英語教師在崗培訓系統研究與實踐 | 二等獎 | 1997年 |
適合國情的學分制教學管理模式研究與實踐 | 二等獎 | 1997年 |
建築構造技術系列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 二等獎 | 1997年 |
面向21世紀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一等獎 | 2001年 |
大力發展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積極推進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 | 二等獎 | 2001年 |
高等工程教育實驗與工程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1年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1年 |
面向21世紀機械基礎系列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1年 |
《數學實驗》課程教學模式和方法的研究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1年 |
創建高校教學實訓基地新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1年 |
普通高校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1年 |
電氣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1年 |
數學系列課程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1年 |
建設國家工科教學基地構建機械基礎教學平台的研究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5年 |
創新機制,管理育人——建築學、城市規劃專業教學管理改革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5年 |
軟件工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5年 |
給水排水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建設的探究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5年 |
創建“體驗互動”教學模式,全面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 二等獎 | 2009年 |
電子信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創新中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和實施 | 二等獎 | 2009年 |
基於“知識體系融合”理念的漸進式一體化工程管理專業教學與實踐體系 | 二等獎 | 2009年 |
我國控制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培養機制的研究與創新 | 二等獎 | 2009年 |
全國工程碩士《自然辯證法》課程教材立體化建設 | 二等獎 | 2014年 |
面向創新型人才培養需求,構建“認知、體驗、探索”一體的數學實踐教學體系 | 二等獎 | 2014年 |
構建漸進性階梯式工程實踐教學體系,造就實用型軟件工程創新人才 | 二等獎 | 2014年 |
面向建設工程全壽命期執業能力的工程管理專業教學體系 | 二等獎 | 2014年 |
面向“因材施學”的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 二等獎 | 2014年 |
國際化引領建築與環境領域“二三二”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和實踐 | 二等獎 | 2018年 |
機械專業人才創新能力跨界協同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 | 二等獎 | 2018年 |
面向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構工程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 二等獎 | 2018年 |
打造跨校跨地區通識教育聯盟,構築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體系 | 二等獎 | 2018年 |
重慶大學學術研究
編輯重慶大學科研平台
重大十二時辰(13張)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7個):光電技術及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山地城鎮建設與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物流變科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低品位能源利用技術及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信息物理社會可信服務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複雜系統安全與自主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
[141]
國家外專局、教育部創新引智基地(5個):輸變電設備與系統安全創新引智基地、生物力學與組織修復工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低碳綠色建築人居環境質量保障創新引智基地、先進材料基因組表徵與調控創新引智基地、高性能風電設施及其高效運行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141]
教育部創新團隊(7個):高壓輸變電設備安全運行科學與新技術、高性能傳動件及系統創新設計理論與方法、輕合金加工與製備中的基礎問題和關鍵技術、山區岩土工程、高效低碳製造系統、非常規天然氣高效開發與利用、“先進製造、空間環境、信息、材料”
[142]
虎溪校區(9張)
重慶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個):重慶市鎂合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網絡化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材料表面精密加工及成套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微光機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殺蟲真菌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醫療電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機電傳動與智能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交通物聯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血液淨化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高性能混凝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無線電能傳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特種通信與組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生物醫學電磁技術與數字診療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智能交通(IT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41]
重慶市國際聯合研發中心(4個):低碳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國際聯合研發中心、中新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國際聯合研發中心、中-美重慶大學帕克國際聯合研發中心、中-歐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質量保障國際聯合研發中心
[141]
重慶市工程研究中心(5個):環保重慶市工程研究中心、多能互聯互補分佈式能源技術及系統重慶市工程研究中心、能源互聯網與智能電力裝備重慶市工程研究中心、智慧無人系統重慶市工程研究中心、腫瘤臨牀多組學大數據應用重慶市工程研究中心
[141]
重慶市工程實驗室(7個):血管植入物重慶市工程實驗室、無線電能傳輸技術重慶市工程實驗室、化工過程強化及反應重慶市工程實驗室、山地人居環境工程與綜合技術重慶市工程實驗室、高性能集成電路重慶市工程實驗室、先進鑄造重慶市工程實驗室、庫區山地城鎮地質災害防治重慶市工程實驗室
[141]
重大之夜(10張)
“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6個):重慶自主品牌汽車協同創新中心(國家級)、山地城鎮建設防災與減災重慶市協同創新中心(市級)、重慶市深空巡視探測協同創新中心(市級)、能源互聯網與智能裝備重慶市協同創新中心(市級)、鋼結構與建築工業化協同創新中心(市級)、地方政府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市級)
[141]
重慶市人文社科普及基地(6個):重慶大學藝術學院、重慶市協同創新知識產權研究中心、重慶大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經略研究院)、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醫務社會工作實踐研究基地
[141]
重慶市高校創新團隊(15個):輕合金材料科學與技術、新能源化工創新團隊、生物流變學與納米技術創新團隊、先進製造技術創新團隊、微生物能源高效轉化理論與技術、信息安全與計算智能、基於學科交叉(Bio-X模式)的生命科學基礎問題研究、山區岩土工程、水資源規劃、廢水處理理論、綠色建築、三維打印(增材)製造、果實發育調控、工程結構抗震防災、低品位能源清潔高效轉換與利用技術、車輛動力傳動與控制、現代信號處理
[142]
其他科研平台(12個):重慶市現代物流生產力促進中心、重慶市制造業信息化生產力促進中心、重慶市數學科學研究所、重慶市兩化融合促進與服務中心、重慶市鈉米材料與技術工程中心、重慶市清潔生產工程研究中心、重慶市三峽庫區生態環境遙測遙感監控實驗室、重慶市虛擬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大學建築教育科普基地、重慶大學物理探索科技館、重慶市生態環境非常規天然氣開發污染控制與資源化重點實驗室、綠色建築與人居環境質量保障科研創新平台、煤礦災害預防與處置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
[141]
[167]
重慶大學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12月,學校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2400餘項(其中牽頭千萬元級以上重大項目40餘項),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60餘項,獲批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大科學裝置建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2020年科研總經費達22.85億元。
[3]
項目名稱 | 獲獎等級 | 獲獎時間 |
---|---|---|
軍工項目 | 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2011年 |
高品質鎂合金集成與循環應用技術 |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2011年 |
深部鹽礦採滷溶腔大型地下儲氣庫建設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 |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2011年 |
豬雞病原細菌耐藥性研究及在安全高效新獸藥研製中的應用 |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2012年 |
軍工項目 |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2012年 |
電網大範圍冰凍災害預防與治理關鍵技術及成套裝備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2013年 |
混凝土裂縫分齡期防治新材料和新技術及其應用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2013年 |
燃料電池中多相能質傳遞與反應動力學的相互作用機理 |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2013年 |
氣體絕緣裝備特高頻局部放電監測的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2014年 |
高端重載齒輪傳動裝置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2014年 |
高可靠精密濾波傳動技術及系統 |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2015年 |
12000噸航空鋁合金厚板張力拉伸裝備研製與應用 |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2015年 |
城市高密集區大規模地下空間建造關鍵技術及其集成示範 |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2016年 |
重慶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圖書館實體館藏資源500.15萬冊,其中古籍(民國前)2.72萬冊,民國文獻1.69萬冊,中文圖書370.39萬冊,外文圖書54.30萬冊,報刊合訂本52.28萬冊;數字館藏累計1266.61萬冊,其中中文數字報刊5.76 萬種,外文數字報刊3.45萬種,中文數字圖書283.49冊,外文數字圖書116.32萬冊,博碩士論文857.59萬篇;自建數據庫41萬多條,各種收藏品約2.82萬餘件。
[144]
- 學術期刊
《重慶大學學報》創刊於1960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重慶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學報主要欄目有機械工程、電氣、熱能、材料工程、計算機、通信、自動化、礦山。學報被ElsevierScopus數據庫、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波蘭《哥白尼索引》(IC)、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期刊網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數據庫、萬方數據系統數字化期刊羣、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1996、2000、2004、2008、2011、2014)等收錄。
[145]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重慶大學主辦的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學報設有區域開發、經濟研究、管理論壇、社科研究與評價、法學研究、社會與公共管理、教育研究、經濟發展、建築城市、政治哲學、文學研究、社會學、歷史學、語言藝術等欄目。學報是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入編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AMI綜合評價A刊核心期刊、人大複印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中國高校系列專業期刊成員刊;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羣、龍源期刊網、博看網等收錄。
[146]
重慶大學合作交流
編輯
五彩重大(13張)
截至2021年12月,學校與重慶市政府共同啓動籌建重慶實驗室、共建長江生態環境學院;與萬州區政府簽署合作協議;與高新區攜手推動“重慶大學科學中心”建設,培育建設“超瞬態實驗”大科學裝置;與沙坪壩區共建環重慶大學創新生態圈,共建國際聯合研究院;與沙坪壩區、高新區、華為公司共建超算中心;與兩江新區共建明月湖新工科教育創新平台;與璧山區共建璧山先進技術研究院;在武隆區建設氣球平台微波垂直傳能試驗驗證平台等。牽頭成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
[3]
重慶大學文化傳統
編輯重慶大學學校標識
- 校徽
重慶大學校徽包括校標和徽章。
學校校標為圓形構圖,圓內上部區域是以毛澤東書法字體為基礎設計的“重慶大學”;中部區域為三角圖形,三角形中下部為九條水平細紋及重疊其上的五個山形圖樣,上部為“1929”數字,三角形外上方為齒輪,兩側各一束弧形橄欖枝圖案;下部區域為弧形英文“CHONGQING UNIVERSITY”。
重慶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 校風
- 學風
- 校歌
歌詞 | 曲譜 |
---|---|
江漢思禹功,教化溯文翁。 學府宏開,濟濟隆隆。 考四海而為俊,障百川而之東。 研究科學,振興理工。 啓茲天府,積健為雄。 復興民族兮,誓作前鋒。 | |
重慶大學社團文化
據2021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學生社團216個,其中校級社團190個,院級社團26個;
[150]
開展了言詠國風系列活動、青年節網上主題團日活動、傳統文化作品大賽、“運動一夏”系列活動、職業規劃大賽等學生活動。
[151-155]
重慶大學學校領導
編輯重慶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 名單 |
---|---|
黨委書記 |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
黨委常務副書記 | |
黨委副書記 |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
常務副校長 | |
副校長 | |
重慶大學歷任領導
學校名稱 | 姓名 | 任期 |
---|---|---|
重慶大學 | 劉湘 | 1929年10月至1935年8月 |
胡庶華 | 1935年8月至1938年7月 | |
葉元龍 | 1938年10月至1941年7月 | |
張洪沅 | 1941年9月至1949年11月 | |
何魯 | 1950年3月至1952年11月 | |
鄭思羣 | 1956年7月至1966年8月 | |
曾德林 | 1978年4月至1980年5月 | |
何文欽 | 1980年5月至1982年4月 | |
江澤佳 | 1982年12月至1986年12月 | |
顧樂觀 | 1986年12月至1992年8月 | |
吳雲鵬 | 1992年8月至1996年8月 | |
劉飛 | 1996年8月至1997年7月 | |
吳中福 | 1997年7月至2003年1月 | |
李曉紅 | 2003年2月至2010年12月 | |
林建華 | 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 | |
周緒紅 | 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 | |
原重慶建築大學 | 李海文 | 1952年10月至1955年7月 |
石昌傑 | 1965年8月至1972年6月 | |
宋元良 | 1972年6月至1983年10月 | |
盧忠政 | 1983年10月至1992年3月 | |
梁鼎森 | 1992年3月至1995年12月 | |
祝家麟 | 1995年12月至2000年5月 | |
原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 | 石澤民 | 1978年11月至1979年11月 |
尹鈞 | 1979年11月至1983年7月 | |
何高毅 | 1987年1月至1991年4月 | |
武育秦 | 1993年3月至1998年10月 | |
潘文宛 | 1998年10月至2000年5月 | |
重慶大學知名校友
編輯截至2021年12月,重慶大學為國家和地方培養和輸送了40餘萬名高級專門人才,其中40餘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
[3]
(詳細內容見重慶大學校友總會)
領域 | 校友 |
---|---|
兩院院士 | |
專家學者 | |
英雄楷模 | |
黨政領導 | |
高校領導 | |
商業精英 | |
體育文藝 |
- 參考資料
-
- 1. 重慶大學章程(2018年修訂稿)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1-03-28]
- 2. 教育部直屬高校與行業部門共建情況統計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01]
- 3. 重大概況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1-03-28]
- 4. 彭曉東等編著,重慶大學圖書館八十年,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03,第2頁至第3頁
- 5. 尋根溯源:重慶大學最早的歷史記錄 .重慶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8-31]
- 6. 陸大鉞主編,重慶市檔案館簡明指南,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9.12,第55頁
- 7. 張舒. 民國時期重慶大學辦學研究(1929-1945)[D].華中科技大學,2019.
- 8. 漫遊校史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0-08-31]
- 9. 倪蛟.抗戰時期大後方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以重慶時期國立中央大學為例[J].江蘇社會科學,2016(01):228-236.
- 10. 國立中央大學西遷80週年紀念儀式在渝舉行 .東南大學[引用日期2020-09-01]
- 11. 歷史沿革 .山東大學[引用日期2020-08-31]
- 12. 【重慶晚報】炸不垮的教學樓 .重慶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9-01]
- 13. 鞠春陽. 重慶大學國立化進程中的“拒梁”風潮研究(1940—1942)[D].華中師範大學,2019.
- 14. 國立中央大學 .東南大學校史文化網[引用日期2020-09-01]
- 15. 謝若蘭. 抗戰時期國立中央工業專科職業學校研究(1936-1945)[D].西南大學,2019.
- 16. 張宗益校長在腫瘤醫院劃轉為重慶大學直屬管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重慶大學校長辦公室[引用日期2020-09-01]
- 17. 研究生教育 .重慶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引用日期2020-09-01]
- 18. 四川省志·教育志(下冊)·第一篇普通高等教育·第一章高校設置·第三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高校(1949年~1990年) .四川省情網[引用日期2020-09-01]
- 19. 歷史沿革 .重慶科技學院[引用日期2020-09-01]
- 20. 復興民族 誓作前鋒——張宗益校長在重慶大學建校90週年紀念大會上的致辭 .重慶大學校長辦公室[引用日期2020-09-01]
- 21. 重慶大學老年高等教育工作者協會編,情懷重慶大學,2008.05,第130頁
- 22. 【中國教育報】重慶大學以科技創新為引領 繪製“雙一流”建設美麗畫卷 .重慶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9-01]
- 23. 歷史上的今天:國務院批准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網.2015-11-26[引用日期2020-10-12]
- 24. 哈工大召開全國16所工科重點大學科技工作專題研討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引用日期2020-09-01]
- 25. 全國16所工科重點大學科技工作研討會2019年會順利召開 .浙江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引用日期2020-09-01]
- 26. 參觀學習重實效 黨羣共迎黨代會 .重慶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9-01]
- 27.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01]
- 28. 齊齊哈爾市城市社會經濟調查局編,全國高校300所介紹 填報高考志願指南,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1997.03,第85頁
- 29. 李成良,楊振之主編,可愛的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1995.06,第411頁
- 30. 建設部與四川省及重慶市共建重慶建築大學[J].高等建築教育,1996(02):32.
- 31. 齊齊哈爾市城市社會經濟調查局編,全國高校300所介紹 填報高考志願指南,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1997.03,第348頁
- 32. 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概況[J].高等建築教育,1996(03):79.
- 33. 關於重慶大學、重慶建築大學、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新的重慶大學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7-28]
- 34. 教育部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繼續重點共建重慶大學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01]
- 35. “985工程”學校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01]
- 36. 首批試辦示範性軟件學院的高等學校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2-26]
- 37. 勿洞市孔子學院簡介 .重慶大學國際學院[引用日期2020-09-01]
- 38. 學校簡介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引用日期2020-09-01]
- 39. 教育部 國家外國專家局關於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2007年度建設項目立項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01]
- 40.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批准第一批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01]
- 41. 卓越聯盟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0-09-01]
- 42. 聯盟成員 .中俄工科大學聯盟[引用日期2020-09-01]
- 43. 教育部關於批准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01]
- 44. 重慶市大學聯盟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0-09-01]
- 45. 教育部辦公廳 中央政法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公佈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01]
- 46. 關於公佈2012年度第二批國家級大學生 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01]
- 47. 關於重大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0-09-01]
- 48.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2014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01]
- 49.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公佈2014年度“2011協同創新中心”認定結果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01]
- 50. 重慶兩江新區、南洋理工大學、重慶大學將共建中新重慶國際聯合研究院 .重慶·兩江新區[引用日期2020-09-01]
- 51. 重慶大學成為中國宇航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9-01]
- 52. 重慶大學申報的教育部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基地項目獲批 .重慶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9-01]
- 53. 【新華社】“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在南京簽約組建 .東南大學[引用日期2020-09-01]
- 54.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01]
- 55. 【華龍網】重慶大學兩所附屬醫院揭牌 將恢復醫學院新建三甲教學型醫院 .重慶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9-01]
- 56.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01]
- 57. 重慶大學與河鋼集團開啓校企合作新篇章 .重慶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9-01]
- 58. 兩江新區與重慶大學簽署醫療戰略合作協議 .重慶·兩江新區[引用日期2020-09-01]
- 59.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第一批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01]
- 60.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批全國黨建工作示範高校、標杆院系、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01]
- 61. 重慶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重慶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9-01]
- 62. 重慶大學被確定為全國首批民政部政策理論研究基地 .重慶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9-01]
- 63. 我校召開腫瘤醫院劃轉重慶大學直屬管理交接工作會 .重慶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9-01]
- 64. 向祖國獻禮 為校慶添彩 重慶作家書院在重慶大學成立 .重慶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9-01]
- 65.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於下達2019年增列的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01]
- 66. 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成立 .中國科學院[引用日期2020-09-01]
- 67.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2019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01]
- 68. 計算機學院擔任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第一屆理事單位 .華南師範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9-01]
- 69.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劃轉為重慶大學直屬附屬醫院正式簽約 .重慶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9-01]
- 70.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成立大會在我校舉行 .四川大學[引用日期2020-09-01]
- 71. 重慶大學附屬中學、附屬小學正式揭牌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9-01]
- 72. 西華師大加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 .西華師範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9-01]
- 73. 四川省人民政府與重慶大學簽署省校戰略合作協議 .重慶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9-01]
- 74. 高校“健康扶貧聯盟”在我校成立 .四川大學[引用日期2020-09-28]
- 75. 國家知識產權局 教育部關於確定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範高校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11-01]
- 76. 我校牽頭的高校“城鄉規劃扶貧聯盟”成立,聯盟2020年工作研討會召開、 .同濟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10-26]
- 77.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成立大會在我校舉行 .四川大學[引用日期2020-10-26]
- 78. 重慶市方誌館重慶大學分館(川渝共建)開館揭牌 .四川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1-13]
- 79. 中國內部審計協會關於表彰2017至2019年全國內部審計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 .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引用日期2020-12-03]
- 80. 重慶大學與南京市簽署協議 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 .重慶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12-14]
- 81.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建設第三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的通知(國辦發〔2020〕51號) .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12-25]
- 82. 關於普通專業招生錄取及志願填報的問題 .重慶大學本科招生網[引用日期2020-08-25]
- 83.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重慶大學的本科招生網[引用日期2020-08-21]
- 84. 院士風采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2-06-02]
- 85. 傑出人才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0-07-28]
- 86. 教育部、財政部關於立項建設2007年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03]
- 87.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立項建設2008年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03]
- 88.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立項建設2009年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03]
- 89.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立項建設2010年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9-03]
- 90. 博士後流動站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0-08-02]
- 91. 重慶大學現有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2020年4月更新) .重慶大學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20-08-02]
- 92. 重慶大學現有專業學位 .重慶大學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20-08-02]
- 93.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關於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 學科名單的通知 .教育部[引用日期2017-09-21]
- 94. 重慶大學現有重點學科(2018年4月2日更新)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0-08-02]
- 95. 【綜合】重慶大學“基礎醫學”、“臨牀醫學” 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獲批 .重慶大學理學部[引用日期2020-08-02]
- 96. 關於重慶大學學科專業、人才培養及畢業就業等相關問題 .重慶大學本科招生網[引用日期2020-07-28]
- 97. 重慶大學27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重慶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7-28]
- 98.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批准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6]
- 99. 教育部財政部關於批准第三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6]
- 100.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批准第四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6]
- 101.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批准第七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6]
- 102. 熱烈祝賀我院自動化專業加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引用日期2020-08-26]
- 103.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學科專業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6]
- 104.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第三批學科專業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6]
- 105.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8]
- 106. 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0-08-25]
- 107. 教育部、財政部關於批准2007年度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項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9]
- 108. 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57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9]
- 109.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批准2007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5]
- 110.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批准2008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5]
- 111.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批准2009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5]
- 112.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批准2010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5]
- 113.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2017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5]
- 114. 教育部關於公佈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5]
- 115. 重慶大學喜獲三項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重慶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8-25]
- 116. 教育部、財政部關於批准2007年度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建設項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5]
- 117.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批准2010年度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建設項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5]
- 118. 教育部關於公佈第三批“精品視頻公開課”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5]
- 119.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第一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5]
- 120. 關於公佈第四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網絡教育課程) 立項項目名單及有關事項的函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5]
- 121. 重慶大學:50個專業入選國家“雙萬計劃”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08-26]
- 122. 渝教高〔2013〕49號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關於公佈2013年本科高校“三特行動計劃” 特色專業建設項目名單的通知 .重慶醫科大學教務處[引用日期2020-08-28]
- 123. 關於公佈2014年本科高校三特行動計劃特色專業建設項目名單的通知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8-28]
- 124. 渝教高〔2015〕69號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重慶市財政局 關於公佈2015年本科高校三特行動計劃 特色專業建設項目名單的通知 .重慶醫科大學教務處[引用日期2020-08-28]
- 125. 關於公佈2016年本科高校“三特行動計劃”特色專業建設項目名單的通知 .重慶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0-08-28]
- 126. 渝教研〔2014〕7號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關於公佈2014年特色學科專業羣 建設項目名單的通知 .重慶醫科大學教務處[引用日期2020-08-28]
- 127.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公佈2015年特色學科專業羣建設項目名單的通知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8-28]
- 128. 渝教高發〔2017〕10號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重慶市財政局 關於公佈2017年特色學科專業羣建設項目 名單的通知 .重慶醫科大學教務處[引用日期2020-08-28]
- 129. 數學與統計學院精品課程 .重慶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引用日期2020-08-25]
- 130. 精品課程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引用日期2020-08-25]
- 131. 精品課程 .重慶大學資源與安全學院[引用日期2020-08-25]
- 132. 精品課程 .重慶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引用日期2020-08-25]
- 133. 渝教高〔2009〕60號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關於公佈2009年度高等學校市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名單的通知 .重慶醫科大學教務處[引用日期2020-08-25]
- 134. 渝教高〔2011〕65號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關於公佈2011年度高等學校市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名單的通知 .重慶醫科大學教務處[引用日期2020-08-25]
- 135. 關於公佈2012年市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名單的通知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8-25]
- 136. 重慶大學本科教學質量報告(2018-2019學年)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0-08-25]
- 137. 重慶大學本科教學質量報告(2019-2020學年)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0-08-25]
- 138. 重慶大學國家級、重慶市級教學成果獎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0-08-25]
- 139. 教育部關於批准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5]
- 140. 教育部關於批准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8-25]
- 141. 科研平台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0-08-12]
- 142. 創新團隊 .重慶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引用日期2020-09-03]
- 143. 國家科技獎獲獎情況(2011-2016年)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0-08-21]
- 144. 館藏資源與特色 .重慶大學圖書館[引用日期2020-08-28]
- 145. 期刊介紹 .重慶大學學報[引用日期2020-09-01]
- 146.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重慶大學期刊社[引用日期2020-09-01]
- 147. 校風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0-08-21]
- 148. 學風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0-08-21]
- 149. 校歌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0-08-21]
- 150. 學生社團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0-08-21]
- 151. 言詠國風系列活動獲獎情況公示 .共青團重慶大學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8-21]
- 152. 書寫戰疫青春,傳承五四精神 ——記2019級五四團日活動 .共青團重慶大學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8-21]
- 153. 關於重慶大學第五屆傳統文化作品大賽獲獎名單的公示 .共青團重慶大學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8-21]
- 154. 關於開展“運動一夏”系列活動的通知【重大社團〔2020〕16號】 .共青團重慶大學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8-21]
- 155. 關於公佈重慶大學第八屆職業規劃大賽獲獎名單的通知 .共青團重慶大學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8-21]
- 156. 現任領導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0-08-21]
- 157. 歷任領導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0-08-21]
- 158. 重慶大學專業設置基本情況(2020年更新)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1-03-21]
- 159. 重慶大學本科教學質量報告(2020-2021學年)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1-03-21]
- 160. 回眸:抗戰中的重慶大學 .重慶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4-14]
- 161. 電子科技大學牽頭成立“西部高校青年宣講聯盟” —四川站—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21-05-03]
- 162. 重慶市涪陵中心醫院劃轉為重慶大學直屬附屬醫院--華龍網 .華龍網[引用日期2021-06-19]
- 163. 學院簡介 .重慶大學醫學院[引用日期2021-07-22]
- 164. 學校召開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成立大會 .重慶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7-22]
- 165. 重慶大學設本科生院 新生不直接進入專業院系 .金台資訊[引用日期2021-09-05]
- 166. 重慶大學正式加入中國高等戲劇教育聯盟-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 .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引用日期2021-10-07]
- 167.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批首批建設“森林火災監測預警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 .中國教育網[引用日期2021-10-11]
- 168. 重慶大學1位校友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3位校友增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上游新聞[引用日期2021-11-20]
- 169. 2021新增院士本科畢業院校盤點!吉大、北航表現出色 .微信[引用日期2021-11-21]
- 170. 正式簽約!重慶大學附屬江津醫院來啦 .上游新聞[引用日期2021-12-02]
- 171. 重慶市投入10餘億元進行“四新”建設 14所高校進入重慶市高水平“四新”建設高校立項(培育)名單 .重慶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1-20]
- 172.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公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2-02-14[引用日期2022-02-17]
- 173. 教育部關於公佈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2-25]
- 174. UK China Universities Consortium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 UK CHINA UNIVERSITIES CONSORTIUM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qub[引用日期2022-03-08]
- 175. 聯盟介紹 .中國地質大學國際合作處[引用日期2022-03-08]
- 176. 聯盟建設:大學聯盟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引用日期2022-03-08]
- 177. 全國16所工科重點大學科技聯盟2021春季論壇在重慶大學舉行 .重慶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引用日期2022-03-08]
- 178. ACNET-EngTech .東盟工科[引用日期2022-03-08]
- 179. 大學通識教育聯盟章程及組織架構 - 規章制度 .北京大學教務部[引用日期2022-03-08]
- 180. 全球28所高校成立“碳中和世界大學聯盟”,其中有13所985高校!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3-12]
- 181. 張榮任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宗益任校長 .界面新聞[引用日期2022-04-01]
- 182. 醫教協同共發展 校地合作譜新篇 重慶大學附屬涪陵醫院揭牌 - 綜合新聞 - 重慶大學新聞網 .重慶大學[引用日期2022-04-22]
- 183. 重慶大學璧山先進技術研究院成立 .重慶日報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5-01]
- 184. 教育部公佈第三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2-05-16]
- 185. 全國首批!重慶大學碳儲科學與工程專業今年開始招生-上游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上游新聞[引用日期2022-05-22]
- 186. 王樹新同志任重慶大學校長 - 綜合新聞 - .重慶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6-02]
- 187. 王樹新任重慶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海外網[引用日期2022-06-02]
- 188. 重慶市黔江中心醫院劃轉為重慶大學直屬附屬醫院正式簽約 .重慶大學信息公開[引用日期2022-06-07]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