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等教育

(在完成高級中等教育基礎上實施的教育)

鎖定
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指在完成高級中等教育基礎上實施的教育,是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28]  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統中互相關聯的各個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通常包括以高層次的學習與培養、教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為其主要任務和活動的各類教育機構。
2023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60.2%,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44] 
中文名
高等教育
外文名
Higher Education
別    名
大學教育
教育類別
普通高等教育應用型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
學校類別
研究型高等學校應用型高等學校職業技能型高等學校
分類體系
高等教育分類體系
應用領域
教育 [38] 
學歷層次
專科本科研究生
分類指標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
發展階段
高等教育精英化高等教育大眾化高等教育普及化
主管部門
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教育部) [25-26] 

高等教育定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次對“高等教育”這一概念進行了界定,1962年在非洲召開的由44個國家參加的高等教育會議認為,“高等教育是指大學、文學院、理工學院和師範學院等機構所提供的各種類型的教育,其基本入學條件為完成中等教育,一般入學年齡為18 歲,學完課程後授予學位、文憑或證書,作為完成高等學業的證明”。 [33] 
2011年修訂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指出:“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之上,在專業化的教育學科領域提供學習活動。它以高度複雜和專業化的學習為目標。高等教育包括通常所理解的學術教育,但由於它還包括了高級職業或專業教育,因此比學術教育更廣泛。 [33] 
《現代漢語詞典》這樣定義高等教育:“在中等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具有專門知識、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實施高等教育的學校有大學、專門學院等。” 1999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本法所稱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級中等教育基礎上實施的教育。” [33] 

高等教育要素

高等教育競爭力

高等教育競爭力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競爭力提升的基礎。高等教育競爭力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它由許多子系統組成,同時又是更大系統的子系統。其眾多的要素以不同的方式存在,處於不同的維度和層次上,它們共同集成了高等教育競爭力。 [33] 

高等教育投入

高等教育投入包括硬件投入和軟件投入。其中,硬件投入指人力、財力和物力的投入,它們是一個國家教育系統維持運轉的必要條件;軟件投入指教育政策、教育觀念、教育管理等,它們是一個國家教育發展環境的反映。 [33] 

高等教育發展水平

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系統運轉的產出,它可以從這個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的規模、質量和國際化程度來反映。高等教育除了自身的產出,還通過培養人、滿足經濟發展需要、進行知識創新等活動,對經濟社會科技等諸多方面產生作用和貢獻。高等教育的貢獻是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系統的競爭力的重要表現。 [33] 

高等教育發展歷史

高等教育19世紀中葉

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逐漸呈現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的特徵。處於內憂外患中的中華民族,尤其對外來資本主義的侵略表現出強烈的抗爭意識。然而,“富國強兵”的宏願使一部分思想先驅們放棄了單純“排外”、“拒外”的民族情結,經過反思與選擇,紛紛把希望的目光投向教育,並先後提出過諸多發展和改良中國教育的積極主張,並使高等教育從無到有,蹣跚前行。從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的洋務派舉辦高等教育,到維新派主張的高等教育,其本質都反映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教育思想。 [34] 

高等教育壬子癸丑學制

辛亥革命後出台了“壬子癸丑學制”,該學制對舊的教育制度和宗旨進行了一些改革,提出了高等教育設置的新規定,形成了中國資產階級學校體制的發展基礎。而在這之後的另一次教育改革,則開始於1922年,當時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有了明顯的發展。思想、文化上的進步和大工業生產的趨勢,都對發展現代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上當時美國實用主義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美國對華政策指向等因素的影響 [34] 

高等教育蘇聯模式

大學課堂 大學課堂
20世紀50年代,高校院系開始調整,並學習蘇聯、開始在高校設置專業,這是中國高校體系轉型的重要表現。客觀地説,當時中國高等教育全面移植蘇聯教育模式,有着複雜的政治歷史背景。高校移植蘇聯模式,只是社會各領域全面學習蘇聯的一個組成部分。 [34] 

高等教育中國特色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實現改革、開放,給高等教育的發展創造了良好學習他國經驗的條件。1978年以來,高等教育的發展“撥亂反正”,解放思想、又開始主動借鑑外國成功經驗,並自覺接合本國的實際,以努力探求有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發展之路。 [34] 
為此,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雙一流”建設的最終目的是加快推進中國特色高等教育,中國特色高等教育最終目標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而高等教育強國進入新時代必須要解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高等教育的需要和高等教育不平衡和不充分發展的矛盾,它也是當前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的現實需要。 [17] 

高等教育學科專業

學科專業是高等教育體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平台,學科專業結構和質量直接影響高校立德樹人的成效、直接影響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36] 

高等教育學歷層次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學歷層次

高等教育包括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
學歷教育包括以下形式:專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 [29] 
各學歷層次情況
學歷層次
基本修業年限
實施教育的主體
專科教育
二至三年
高等專科學校
本科教育
四至五年
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
經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批准的科學研究機構
碩士研究生教育
二至三年
博士研究生教育
三至四年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高等教育學歷代碼

普通高等教育學歷層次從高到低依次為:博士研究生證書代碼(01) 、碩士研究生證書代碼(02)、第二學士學位學歷證書代碼(04)、本科學歷代碼(05)、專科學歷代碼(06)。

高等教育證書編號

學習形式為普通全日制(本專科教育階段)、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階段)的學歷證書,前五位數字為各個大學的名稱代碼,第六位(1)代表就是普通高等教育(統招)學歷形式。
另注證書編號中第六位辦學類型其他代碼:1:普通高等教育(統招);5:成人高等教育;6: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和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7:網絡教育為;8:國家開放大學(開放教育)

高等教育教育方式

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指主要招收高中畢業生進行全日制學習的本專科學歷教育或通過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招收的全日制或非全日制普通研究生的研究生學歷教育。普通高等學校指按照國家規定的設置標準和審批程序批准舉辦的,本專科階段通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高考)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為主要培養對象,實施高等教育的公辦本科大學、獨立學院、民辦高校職業技術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根據高考錄取批次的不同,本科也分為一本、二本、三本,但它們同屬於一個層次和等級(即本科教育層次)。同時本科又分為“重點本科高校”(“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與“普通本科高校”。“重點本科高校”與“普通本科高校”只是側重不同,無本質差別,前者注重理論研究,後者注重理論實踐應用。普通高等教育是"中國高等教育儲幹培養計劃"的措施之一,也是"中國高等教育高層次人才培養方案"的主要措施。
高等教育——北京大學
高等教育——北京大學(2張)
中國高等教育儲幹培養計劃之下的本科辦學等級(部屬、省屬、市屬)的不同、本科辦學體制以及性質(公辦、民辦)的不同,由辦學體制決定的本科學費高低的不同,本科(一本、二本、三本)各大學畢業證書“本簿和顏色”的相同與不同等等與本科高校的層次和“學歷、文憑”水平的高低無關,所以一本、二本、三本高校是具有相同本科學歷和文憑的高校,只是側重不同,重點本科高校(“雙一流”建設高校)重理論研究,普通本科高校(普通一本、二本、三本高校)重理論應用,中國高等院校高層次人才培養方案,將促進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發展。21世紀的高等教育即重點本科重研究,普通本科重應用。
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
省份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數量
北京
33

江蘇
15

上海
14

四川
8

陝西
8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
湖北
7

天津
5

廣東
5

遼寧
4
黑龍江
4

湖南
4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山東
中國石油大學
3

吉林
3

安徽
3

浙江
3

重慶
2
福建
2
河南
2
新疆
2
河北

2
雲南

1
甘肅

1
山西

1
江西

1
海南

1
貴州

1
青海

1
寧夏

1
內蒙古

1
廣西

1
西藏

1
注:名單排序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文件為準。 [11] 

高等教育應用型高等教育

在我國改革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條件下,發展應用型高等教育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 [12] 
我國發展應用型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同樣要強調複合型和通用性,政府政策引導和完善學校治理結構應用型高等教育不排斥學科建設,提升經濟可及性及通道靈活性是可增加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社會吸引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是師資建設的重要趨勢。 [1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深化產教融合、產學研結合、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特別是應用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 [14] 

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國民教育系列,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承認學歷,參加全國招生統一考試,各省、自治區統一組織錄取。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分為三種:專科起點本科(簡稱專升本)、高中起點本科(簡稱高起本)、高中起點專科(簡稱高起專)。
成人高等教育的授課方式大體分為脱產、業餘及函授三種形式,考生應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形式。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高等繼續教育需要通過高等自學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對自學者進行的以學歷考試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是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相結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中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任務是通過國家考試促進廣泛的個人自學和社會助學活動,推進在職專業教育和大學後繼續教育,造就和選拔德才兼備的專門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素質,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高等教育電大開放教育

電大開放教育是相對於封閉教育而言的一種教育形式,基本特徵為:以學生和學習為中心,取消和突破對學習者的限制和障礙。比如開放教育對入學者的年齡、職業、地區、學習資歷等方面沒有太多的限制,凡有志向學習者,具備一定文化基礎的,不需參加入學考試,均可以申請入學;學生對課程選擇和媒體使用有一定的自主權,在學習方式、學習進度、時間和地點等方面也可以由學生根據需要決定;在教學上採用多種媒體教材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等等。

高等教育遠程網絡教育

遠程網絡教育是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全國有教育部批准具備招生資格的試點網校68所。遠程網絡教育和傳統教學方式不同,主要通過遠程教育實施教學,學生點擊網上課件(或是光盤課件)來完成課程的學習,通過電子郵件或貼貼子的方式向教師提交作業或即時交流,另有一些集中面授。
2017年1月25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於“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教發〔2017〕3號)提出,探索構建高等教育分類體系,以人才培養定位為基礎,我國高等教育總體上可分為研究型、應用型和職業技能型三大類型:研究型高等學校應用型高等學校職業技能型高等學校 [15] 

高等教育法律制度

第一章 總則 [21] 
第一條 為了發展高等教育事業,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憲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21]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高等教育活動,適用本法。 [21] 
本法所稱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級中等教育基礎上實施的教育。 [21] 

高等教育教育質量

對於高等教育質量的認識之所以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實質是高等教育活動在演進過程中其功能裂變的結果。從高等教育機構發展的歷史邏輯看,人才培養是基本職能,科學研究是重要職能,社會服務是延伸職能。但在傳統大學的實踐中,這三種職能都是“聚焦”在人才培養上,即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之一。 [37] 

高等教育學術概念

縱觀質量作為一個學術概念在高等教育領域得到的重視程度,可以發現高等教育系統只要有了危機意識,就會有質量意識的提升及保障措施的出現。凡是危機意識強烈的國家,其高等教育質量意識也十分強烈,對質量保障的“技術”探索和追求就相對快一些,反之就慢一些。高等教育的危機意識與質量意識的相輔相成,可以刺激其質量保障技術不斷髮展,並形成了相對系統的質量管理理論和技術標準 [37] 

高等教育反應程度

高等教育系統對危機意識的反應程度及採取應對措施的能力,往往是大學內在價值取向與社會外在價值取向的平衡與協調的結果,前者強調的是高等教育的學術屬性,後者強調的是高等教育的社會屬性 [37] 

高等教育大眾化

高等教育危機意識的形成與一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緊密相關。高等教育危機意識實際上是“量”的“繁榮”之後帶來的質量危機。當高等教育規模較小的時候,質量高與低對大學帶來的負面影響不會那麼明顯;當高等教育規模大的時候,質量高與低的差別對大學帶來的後果比較嚴重。 [37] 

高等教育管理體制

高等教育危機意識的形成與一國高等教育的管理體制緊密相關。在國際上,對高等教育辦學模式、投資模式和管理模式實行相對“集中”管理的國家,其危機意識的形成往往滯後,原因就在於大學的主體性不強,辦學主體的自主性較弱,習慣於政府的質量監控和制度安排。 [37] 

高等教育學歷認證

“中心”提供兩種學歷查詢方式
(1)學歷證書網上查詢:該系統提供兩種服務模式,一是針對零散查詢的用户,以手機短信、168聲訊小靈通等支付查詢費的方式,可以查詢2001年(含)以後研究生、普通本專科、成人本專科、網絡教育以及自學考試等國家承認的全國高等教育學歷證書的信息;二是針對批量查詢的用户,用户可通過購買學信卡進行網上註冊充值後登錄學信就業即可查詢1991年以來的學歷數據。
(2)學歷認證:“中心”認證的主要依據是教育部授權管理的1991年以來全國高等教育學歷信息數據庫,經審核後,出具《中國高等教育學歷認證報告》(學歷認證報告),並對報告進行電子註冊,提供網上查詢。學歷認證的範圍包括:研究生畢業證書、普通本專科畢業證書、成人本專科畢業證書、自學考試畢業證書、國家學歷文憑考試畢業證書以及網絡教育畢業證書。 [16]  “中心”為求職、出國、升學、證書丟失等提供學歷證明,出具統一印製、統一編號的《中國高等教育學歷認證報告》,任何單位或個人均可向“中心”或“中心”授權的代理機構提出認證申請,認證只需申請一次,“中心”同時提供書面和網上兩種形式的認證結果,用户可憑認證報告上的證書編號及報告編號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上查詢。

高等教育研究機構

高等教育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始於1982年設立的教務處高等教育研究室,1986年高教室升格為系所級建制,1987年更名為高等教育研究所。1993年獲得高等教育學碩士點。2002年成立教育科學與管理系,高教所作為校級研究所仍然保留。 [39] 

高等教育IESALC

2023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 2023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 [41]
拉美及加勒比地區高等級教育國際研究所(IESALC)是教科文組織下設的一類機構,於1997年在委內瑞拉加拉加斯成立。IESALC旨在幫助各國應對與高等教育國際化有關的挑戰。 [40] 

高等教育INQAAHE

國際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組織(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Quality Assurance Agencies in Higher Education,簡稱“INQAAHE”)是一家教育領域非政府、專業性、全球性國際組織。INQAAHE的使命是為了高等院校、學生以及整個社會的利益,促進教育質量保障機構相互分享信息與經驗;引領行業的理論與實踐發展;開發與推廣質量保障專業實踐標準;鼓勵與幫助會員機構持續地進行專業發展和能力建設。 [42] 

高等教育發展情況

高等教育改革成績

2017年10月22日,中國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北京表示,將提升普惠性幼兒園佔比,化解好學校減負、校外增負的問題;到2020年,完全消除“大班額”,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3] 
2020年,全國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含本科層次職業學校21所);高職(專科)院校1468所。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4183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4.4%。全國普通本專科共招生967.45萬人,在校生3285.29萬人。招收研究生110.66萬人,在學研究生313.96萬人。全國共招收成人本專科363.76萬人,在校生777.29萬人。招收網絡本專科277.91萬人,在校生846.45萬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共有專任教師183.30萬人。 [20] 
2020年5月,教育部官網公佈的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4002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1.6%。 [1]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0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740所,含本科院校1258所、高職(專科)院校1482所;成人高等學校265所。本名單未包含港澳台地區高等學校。 [2] 
2021年3月1日,教育部發布2020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主要結果:2020年,全國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含本科層次職業學校21所);高職(專科)院校1468所。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4183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4.4%。 [20] 
2022年5月17日,從教育部新聞發佈會獲悉,中國建成世界最大規模高等教育體系,在學總人數超過4430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高等教育進入世界公認的普及化階段。中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達到2.4億,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3.8年,勞動力素質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全民族素質得到穩步提高。 [22] 
截至2022年9月9日,全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7.8%,比十年前提高27.8個百分點 [23] 
2023年3月23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情況。2022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9.6%,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4655萬人,比上年增加225萬人。全國共有高等教育專任教師197.78萬人。高等教育階段,高等職業院校(含職業本科)1521所,2022年招生546.61萬人(不含五年制高職轉入專科招生54.29萬人),連續4年超過普通本科招生規模。 [24] 
2023年7月5日,教育部網站發佈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4655萬人,比上年增加225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9.6%,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普通本科學校校均規模16793人,本科層次職業學校校均規模19487人,高職(專科)學校校均規模10168人。 [30] 
2023年12月31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22年《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統計監測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高等教育男女比例基本均衡。2022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生為2903.3萬人,比2021年增加122.5萬人;佔在校生的50.0%,男女比例保持均衡。 [31] 
2024年1月,入選2023年中國大學改革十大主題詞。 [32] 

高等教育現代化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經過新中國60多年、改革開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國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實現了由人口大國到人力資源大國的歷史性轉變。特別是教育規劃綱要實施五年以來,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明顯加速,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大大增強,與國際教育先進水平的差距不斷縮小,為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與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要求相比,我國教育還存在明顯的短板。教育觀念相對落後,內容方法比較陳舊,學生適應社會和創新創業能力不強;教育體制機制不盡完善,學校辦學活力不足;教育結構佈局不盡合理,城鄉、區域教育發展不平衡。特別是我們的教育管理方式還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管理體系管理能力不適應國家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和人民羣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着力解決這些重大問題,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當務之急。 [18] 
中西部高等教育辦學質量顯著提升。以鄭州、武漢、重慶、成都、西安、蘭州為支點,培育出一批龍頭高校,匯聚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帶動中西部高校集羣發展。據統計,中西部高校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從2012年的7000個增長到2022年的8100個;新一輪“雙一流”大學建設中,中西部地區共有48所建設高校、123個建設學科入選,帶動中西部高校不斷全面提升服務能力。 [27] 
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對新時期高等教育重點建設做出新部署,並於同年11月由國務院印發,決定統籌推進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19]  方案裏提到,雙一流建設的總體目標是推動一批高水平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加快高等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水平,使之成為知識發現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先進思想和優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培養各類高素質優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支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等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19] 
到2020年,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
到2030年,更多的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高等教育整體實力顯著提升。
到21世紀中葉,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的數量和實力進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強國。 [19] 

高等教育數據統計

國際上通常認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15%以下時屬於精英教育階段,15%~50%為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 [4] 
高等教育精英化時期,中國教育部的數據顯示,1978年,中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只有1.55%,1988年為3.7%,中國自1999年開始高校擴招,2001年毛入學率達到11% [5]  ,2002年到15%。 [4] 
國際上高等教育大眾化是從上世紀70年代出現的。但大眾化的開端時期實際是在二戰後,二戰之後,世界有了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大眾化是為了適應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生產轉型的需要,也為適應社會第三產業僱員水平提高的需要 [6] 
教育部的數據顯示,中國自1999年開始高校擴招,2001年毛入學率達到11% [5]  ,2002年到15%。 [4]  2014年,在校生規模達到3559萬人,居世界第一,毛入學率達到37.5%,2017年在學總規模達到3779萬人,毛入學率達到45.7% [7]  ,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833萬人(包括研究生、普通本專科、成人本專科、網絡本專科、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專科等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人數),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8.1% [8] 
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3647萬人 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3647萬人 [35]
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召開發佈會介紹2018年教育事業發展情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範海林表示,我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2018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8.1%,即將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邁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 [9] 
2019年,高職擴招100萬人,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 [10] 
2022年5月17日,從教育部新聞發佈會獲悉,中國建成世界最大規模高等教育體系,在學總人數超過4430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高等教育進入世界公認的普及化階段。中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達到2.4億,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3.8年,勞動力素質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全民族素質得到穩步提高。 [22]  2022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9.6%,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4655萬人,比上年增加225萬人。全國共有高等教育專任教師197.78萬人。高等教育階段,高等職業院校(含職業本科)1521所。 [24] 
2024年3月1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2023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情況。2023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60.2%,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4763.19萬人,比上年增加108.11萬人,增長2.32%。全國共有高等教育專任教師207.49萬人,比上年增加9.71萬人,增長4.91%。其中,普通本科學校134.55萬人;本科層次職業學校3.08萬人;高職(專科)學校68.46萬人;成人高等學校1.41萬人。 [43-4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