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簡稱“西南交大”,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省人民政府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位列“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援藏計劃培養單位,為中歐精英大學聯盟成員。
[1-4]
[115-116]
[135]
學校肇始於1896年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此後屢遷校址,數度更名,而以唐山交通大學揚名海內外,素有“東方康奈爾”之美譽。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更名唐山鐵道學院。1960年,經中共中央批准成為全國重點大學。1964年學校內遷峨眉,1972年定名西南交通大學。1989年學校辦學主體遷成都。2000年學校劃歸教育部管理。
[4-6]
[15]
[124]
- 中文名
- 西南交通大學
- 外文名
-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 簡 稱
- 西南交大、SWJTU
- 創辦時間
- 1896年
- 創辦人
- 王文韶
- 辦學性質
- 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別
- 理工類
- 學校特色
-
全國重點大學(1960年)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115]
211工程(1994年)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009)
省部共建大學(2010年) 展開- 學校特色
-
全國重點大學(1960年)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115]
211工程(1994年)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009)
省部共建大學(2010年)
2011計劃(2013年)
111計劃(2015年)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7年)
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2018年)
中歐精英大學聯盟 收起
- 主管部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現任領導
-
餘敏明(黨委書記)
[179]
楊丹(校長) - 專職院士數
-
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
美國工程院院士1人
俄羅斯工程院院士1人 - 本科專業
- 94個
- 碩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1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7個(不含一級學科覆蓋) - 博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個(不含一級學科覆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個 - 博士後
- 科研流動站11個 [4]
- 國家重點學科
-
一級學科2個
二級學科10個 - 院系設置
- 27個學院(書院、中心) [4]
- 校 訓
- 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 校 歌
- 《文軌車書郅大同》
- 校慶日
- 5月15日
- 地 址
-
犀浦校區:中國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犀安路999號
[7]
九里校區:中國四川省成都市二環路北一段111號 [7]
峨眉校區: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景區路二段6號 [7] - 院校代碼
- 10613
- 主要獎項
-
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2年)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9項(截至2018年12月)
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入選4次(截至2018年12月)
國家科學技術獎41項(截至2019年1月) - 知名校友
-
茅以升
竺可楨
林同炎
黃萬里
姚桐斌 展開 - 知名教師
-
沈志雲
錢清泉
翟婉明
何川
高仕斌 展開
西南交通大學歷史沿革
編輯西南交通大學創辦背景
在1895年前,中國鐵路總工程師的位置是由外國人把持的,這時中國自己的鐵路科技人員稀缺。
首先提出在中國建立鐵路學堂的是英國人金達,1891年,他與同僚薛福成説:在外國來華的路礦技術人員中,只有“開平所請之堅,系怡和代請;大冶所請之郭師敦,系金登幹代請。此二人有成效,餘皆混充。”
1893年9月20日,已任北洋官鐵路局總工程師的金達上書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從中國鐵路發展的需要出發,建議開設學堂,培養中國自己的鐵路工程師。清政府藉口經費困難,決定緩辦,僅準在天津武備學堂增招學生。
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籌修粵漢鐵路時,湖南巡撫陳寶箴向主管此路的王文韶、張之洞提出建議:“初勘路時,暫可不用洋工程師”。同時,清政府大員王文韶等人均提出了建立鐵路學堂的主張,興辦鐵路教育已成為清廷議論的大事。
1896年5月4日,從北洋官鐵路局調任津盧鐵路總工程師的金達再次上書津盧鐵路督辦胡燏棻,再次陳述創建鐵路學堂的建議,並進一步提出了具體辦法,擬定了《在華學成之鐵路工程司章程》16條附陳。胡旋即將金達的上書及其附件轉呈新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未幾,王文韶批准創設鐵路學堂,責成胡燏棻會同北洋官鐵路局總辦吳調卿具體規劃籌辦事宜。吳調卿於11月初擬定學堂開辦具體計劃和經費籌措辦法,同時制定《鐵路學堂章程》,請求奏明清政府立案,以便正式開辦。未幾,清政府正式批准開辦鐵路學堂,並任命吳調卿以北洋官鐵路局總辦的身份兼任鐵路學堂第一任總辦(校長)。
[8]
西南交通大學清末民初
1896年11月20日,北洋鐵路總局在上海的《申報》《新聞報》等報刊上刊登《鐵路學堂告白》《鐵路學堂章程》,向外界宣告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的建立並開始招生。該鐵路學堂原定在山海關的北洋官鐵路局工程分局舊址上開辦,但臨近開學,工程分局的房屋未能騰空修繕,為爭取時間,路局與設在天津的北洋西學堂(北洋大學前身)商定,暫借該校校舍上課,同時北洋西學堂的教師、圖書、儀器可資借用。開學後不久,兩校學生髮生摩擦,引起了山海關內外鐵路督辦大臣胡燏棻關注,胡在視察山海關內外鐵路時,指令鐵路學堂按原議遷至山海關。1897年11月22日,學校遷至山海關。
1900年3月17日,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第一屆第一、二班學生畢業。39人中只有17人得到畢業證書,這是中國現代教育史上第一批土木工程學科的正規的大學畢業生。同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6月17日,八國聯軍佔領大沽炮台,學校學生和中外教習為逃避戰亂紛紛離去;9月30日,英、俄聯軍侵佔山海關,學堂校舍為沙俄軍隊侵佔,鐵路學堂在山海關辦學的歷史就此中斷。
[8]
1905年5月7日,鑑於鐵路建設迅速發展,人才匱乏,督辦關內外鐵路大臣袁世凱、胡燏棻命令關內外鐵路局,立即着手籌備恢復山海關鐵路官學堂。10月15日,路局總辦周長齡和吳家修在唐山火車站以西正式擇定校址。
1906年3月27日,清政府鐵路督辦批准開平礦務局懇請學堂增辦礦科的請求,並確定學堂名稱改為唐山路礦學堂。8月3日,學堂在天津、上海、香港等處登報招生,共錄取121人。
1907年2月下旬,學堂正式開學,學生分甲、乙兩班上課,這是唐山建校後第一次開學上課。
1908年1月20日,郵傳部頒發學堂校印,學堂由路局所屬劃歸郵傳部所屬,學堂經費改由郵傳部發給。
1912年1月19日,中華民國成立後,郵傳部改稱交通部,學堂由交通部直轄,後更名為唐山鐵路學校。
1913年9月,奉令更改校名為唐山工業專門學校,但並未立即實行。
1914年8月,交通部頒發關防,學校正式改易名稱。
1921年7月1日,交通大學正式成立,下設立北京學校、唐山學校、上海學校。
1923年7月,學校奉交通部訓令,改稱交通部唐山大學,京校各科分別編入唐、滬兩校。
1927年初,交通部唐山大學錦縣分校正式成立,校址定於錦縣火車站西。
1928年2月,北洋政府交通部指令交通部唐山大學改名唐山交通大學。6月15日,國民政府宣佈南北統一,29日,國民政府交通部改唐山交通大學為交通部第二交通大學。9月4日,學校改稱交通大學唐山土木工程學院。12月,交通大學移歸鐵道部管轄,統稱鐵道部交通大學,分上海本部、交通大學唐山土木工程學院和北平鐵道管理學院。
1929年3月,唐山交通大學錦縣分校獨立,稱東北交通大學,由張學良兼任校長。7月2日,鐵道部頒佈《交通大學暫行組織大綱》,規定,唐山、北平、上海三處的交通大學各學院合併,統稱鐵道部交通大學。
1934年5月,學校改稱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7月17日,教育部下令學校更名為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北平鐵道管理聯合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抗戰變遷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時值暑假,留校師生不多;17日,唐山校舍便為日軍佔領,學校事先毫無準備。事變後,國民政府亦無力顧及,師生流落星散,學校形同解散;幾十年慘淡經營積累起來的珍貴儀器、設備、圖書館藏和文卷檔案全部棄留日寇。7月下旬教育部呈行政院核定:“全國各大學均歸教育部管理,交通部所屬交通大學各校,自8月1日起,改由教育部領導”,由於抗日戰爭爆發未能立即實行。10月,成立唐山交大上海、南昌兩個辦事處,並確定了負責人員,籌備在南昌復課。為了不使1937年度招生工作中斷,在覆校工作尚未得到教育部承認的情況下,在天津、上海等地報紙上刊登的招生廣告,是以茅以升的名字招生的,標題是:“茅以升招生啓事。”
盧溝橋事變後,交通大學北平鐵道管理學院院長置學院於不顧,先行隻身南下,學校無人負責。平院部分師生不甘心淪入敵區,做亡國奴,紛紛南下。在王芳荃教授奔走下,在校友們的幫助下,教育部於1938年1月29日決定平院暫行改為鐵道管理系,併入唐院。
1937年11月下旬,浙贛鐵路局局長杜鎮遠校友在與湘黔鐵路局局長侯家源校友商議後,致函南昌辦事處黃壽恆教授:鑑於戰爭形勢發展,建議即在湖南湘潭(湘黔鐵路局駐地)覆校,以免耽誤學生課業,並表示全力支持母校覆校工作。杜鎮遠校友的建議得到了黃壽恆等教授的贊同,決定12月15日在湘潭復課。唐山交大南昌辦事處在武漢、南昌等地通過報紙與電台傳播學院在湘潭覆校消息。師生們通過各種途徑,克服重重困難趕至湘潭。12月15日,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在湘潭舉行了開學典禮。
1938年5月,由於學生人數激增,教師亦逐漸到齊,湘潭臨時校舍不敷應用,學校決定由湘潭遷往湘鄉楊家灘。在楊家灘租用了四座大屋(系清雲貴總督劉嶽昭的宅第)作為臨時校舍,礦冶系高年級學生仍在長沙湖南大學寄讀,這時全校學生人數已達200餘人。10月25日,日軍佔領武漢,11月初又進攻長沙,國民黨軍隊在準備棄城逃跑之前,實行所謂“焦土政策”。唐院離長沙近在咫尺,這時,已無法繼續上課,未幾,學校當局便決定內遷。內遷隊伍於11月17日開始從楊家灘出發南下,於27日師生們全部抵達桂林,學校圖書、儀器、檔案、部分學生的衣物損失殆盡。為了躲避日機的再次轟炸,師生們急忙離開桂林,到離市區約15公里的兩江鎮的一所師範學校暫住。12月9日,師生分批從兩江鎮出發,繼續徒步西行,途經永福、黃冕、鹿寨、雒容,曉行夜宿,向柳洲前進。12月15日到達柳州,寄住在城南龍城中學。因學院內遷地點未定,又值寒冬,茅院長讓大家在柳州休整、待命,並討論去昆明還是去貴州的問題,茅院長赴貴陽、重慶等地反覆調查比較,向教育部請示以爭取同意遷址貴州平越。
[11]
1939年1月13日,學校師生離開柳州,經三都、大塘、歐峒到達宜山。這時,浙江大學已遷到宜山,校長竺可楨是學校校友,1月18日,在他與其他校友幫助下,派汽車送學校師生到河池。從河池徒步經八步、南丹抵黔桂交界的六寨,1月27日,乘貴州省公路局汽車,於1月28日抵達平越附近的馬場坪。再步行18裏,終於在春節到達平越。
1941年8月,奉教育部令,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與國立交通大學北平鐵道管理學院合併後,遷校平越。為顧全兩院歷史,改稱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北平鐵道管理聯合學院。命令到校後,羣情為之譁然。土木工程系學生特致電教育部提出抗議。
1942年1月,在同學們的抗議之下,教育部遂更改前令,令文如下: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北平鐵道管理聯合學院改組為國立交通大學貴州分校,下設唐山工程學院(有土木、礦冶兩系)和北平鐵道管理學院(有鐵道管理一系)。
1944年11月初,湘桂失陷,日寇攻佔貴州獨山,黔東一片混亂,平越告急。學校最後決定:就地解散,到重慶集中,復課日期見報紙。教授們公推顧宜孫教授、王鈞豪教授先行入川,與校友聯繫覓定校址。經過幾年艱苦奮鬥,由一無所有積累起來的圖書儀器,因倉促遷移而大部分損失。12月4日,全體師生離開慘淡經營了六年的平越校舍,師生大部分於年末到達重慶。
1945年3月,羅忠忱校長和茅以升邀集唐、平兩院校友商討覆校地點,因交通部在璧山縣丁家坳原有一交通技術人員訓練所,有房屋可供使用,當經議決暫遷璧山丁家坳復課。2月15日,在登報要求師生齊集丁家坳之後,師生大部分趕到,是日,學校正式復課。8月6日,教育部指令學校,於暑假後遷甘肅,改稱國立交通大學甘肅分校。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宣佈無條件投降,遷往甘肅之議乃作罷論。同年秋,教育部同意唐平兩院遷回唐山、北平。
[11]
西南交通大學解放新生
1948年11月11日,由於解放戰爭的迅猛發展,遷校的呼聲日益高漲,人心動盪,課程無法繼續,是日開始停課。隨後,主張南遷的師生組成了遷校委員會,並派出了先頭部隊。11月17日,院務會議開會,經過辯論,決定南遷,師生員工開始分批南下。
[13]
毛主席題字(2張)
1949年1月10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鐵道部成立後,籌備接管唐山工學院。早在1948年8月,地處石家莊的華北交通學院受命赴平津前線參加解放後的接管工作,學院有一批與唐山工學院及北平鐵道管理學院性質相同的或相近的專業與工作幹部,因此,軍委鐵道部就從華北交通學院中挑選幹部負責唐院的接管工作。1949年4月,軍委鐵道部接管唐山工學院留唐部分後成立了覆校委員會;6月,在中央軍委鐵道部的安排下,流亡上海的師生返回唐山;7月8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鐵道部決定唐山工學院、北平鐵道管理學院、華北交通學院合併組成中國交通大學,分設唐山工學院和北京鐵道管理學院,中國交通大學本部設在北平東交民巷34號;7月13日,中央軍委鐵道部在唐山工學院舉行接管儀式,對國立唐山工學院實行正式接管。
1949年,華北交通學院大部分併入學院、與學院合組為中國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華北交通學院的前身是建立於1945年10月的張家口鐵路學院,這是解放區的第一所鐵路高等學校;1946年10月,由於國民黨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解放軍主動撤離張家口市,張家口鐵路學院轉移至冀西老根據地平山縣,後與張家口工業專門學校、張家口商業學校等聯合組成晉察冀邊區工業交通學院;1947年11月,該校普通科遷至石家莊,改名華北交通學院,原屬華北人民政府交通部領導,軍委鐵道部成立後,歸屬軍委鐵道部領導)。
1950年8月,原政務院下令將中國交通大學改名為北方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繼而更名為北方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
[14]
西南交通大學鐵道學院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北方交通大學撤銷,所轄兩院分別更名唐山鐵道學院、北京鐵道學院。是年暑期後,學校採礦系、冶金系、化工系、建築系、信號專修科以及土木系水利組、電機系電訊組等系科調往時北京礦業學院、北京鋼鐵學院、北京交通大學、天津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
1964年,根據中共中央建設大三線的精神,學校開始整體從河北唐山內遷四川峨眉辦學。
1971年,學校全部遷至四川峨眉山。
西南交通大學西南交大
1972年3月2日,交通部行文學校,從1972年3月1日起校名易名為西南交通大學。
1979年7月15日,原鐵道部決定,原成都鐵路局所屬成都鐵路技術學校及原鐵道部第二工程局所屬成都鐵路工程學校劃歸西南交通大學,兩所學校改名為“西南交通大學中專部”,設在成都。
1994年,學校通過原鐵道部和國家教委組織的“211工程”專家組預審,成為全國最早進入“211工程”建設階段的高校之一。
2004年,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投入使用,“一校兩地三校區”辦學格局形成。
2008年,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4]
2010年6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22]
2013年,學校入選首批國家“2011計劃”。
2014年5月,西南交大-利茲學院經教育部批准成立。7月,學校分別與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和成都軍區總醫院三方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揭牌建立西南交通大學醫學院;同時,西南交通大學附屬醫院在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掛牌,西南交通大學臨牀醫學院在成都軍區總醫院掛牌。
[24]
2018年3月,入選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6月,學校與中國公路學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30-31]
2019年2月,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12月26日,教育部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約共建西南交通大學。
[32-33]
2020年1月,學校與宜賓市人民政府簽署共建西南交通大學宜賓園區合作協議。5月,加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6月,學校與成都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10月20日,加入“城鄉規劃扶貧聯盟”。
[34-37]
2020年11月24日,科技部批准西南交通大學作為中國締約方加入國際能源署仿星器技術合作項目(IEA SH-TCP)。
[171]
2021年5月,學校與成都市共建的城市軌道交通學院/智慧城市與交通學院正式開工建設。學院坐落於成渝相向發展的橋頭堡和成都未來之城——成都東部新區。在成都東部(國際)校區建成之前,學院於2021年9月起在犀浦校區過渡辦學。
[120]
2021年9月,被確定為第三批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
[103]
10月,入選首批高校專業化國家技術轉移機構試點單位。
[143]
12月3日,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航空航天學院揭牌成立。
[108]
12月17日,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院(更名)、設計藝術學院(組建)揭牌儀式在犀浦校區舉行。
[107]
2022年2月,入選第二輪“雙一流”高校名單。
[114]
9月,獲批交通運輸部交通強國建設試點。
[142]
6月21日,西南交通大學-中車時代微電子學院揭牌暨院長聘任儀式在犀浦校區綜合樓148會議室舉行。
[122]
12月,中國測繪學會智能化測繪工作委員會掛靠西南交通大學。
[177]
2023年1月4日,西南交通大學化學學院成立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醫學院重組揭牌。
[138]
4月8日,成為西南地區高校外語教師發展聯盟理事單位。
[174]
5月,西南交通大學人工智能與社會意識實驗室揭牌成立。
[178]
西南交通大學辦學條件
編輯西南交通大學院系專業
西南交通大學化學學院 | ||
西南交通大學茅以升學院(與教務處合署) | ||
西南交通大學智慧城市與交通學院/城市軌道交通學院 |
序號 | 專業名稱 | 學科門類 |
---|---|---|
1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工學 |
2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3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工學 |
4 | 生物醫學工程 | 工學 |
5 | 測繪工程 | 工學 |
6 | 遙感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7 | 地質工程 | 工學 |
8 | 資源勘查工程 | 工學 |
9 | 環境工程 | 工學 |
10 | 消防工程 | 工學 |
11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工學 |
12 | 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 | 工學 |
13 | 電子信息工程 | 工學 |
14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工學 |
15 | 車輛工程 | 工學 |
16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工學 |
17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工學 |
18 |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工學 |
19 | 交通設備信息工程 | 工學 |
20 | 人工智能 | 工學 |
21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22 | 軟件工程 | 工學 |
23 | 工業設計 | 工學 |
24 | 建築學 | 工學 |
25 | 城鄉規劃 | 工學 |
26 | 風景園林 | 工學 |
27 | 交通運輸 | 工學 |
28 | 交通工程 | 工學 |
29 | 安全工程 | 工學 |
30 | 工程力學 | 工學 |
31 |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 工學 |
32 | 製藥工程 | 工學 |
33 | 生物工程 | 工學 |
34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工學 |
35 | 土木工程 | 工學 |
36 |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 工學 |
37 | 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 | 工學 |
38 | 鐵道工程 | 工學 |
39 | 工程造價 | 工學 |
40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41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42 | 通信工程 | 工學 |
43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44 | 自動化 | 工學 |
45 |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 | 工學 |
46 | 網絡工程 | 工學 |
47 | 信息安全 | 工學 |
48 | 物聯網工程 | 工學 |
49 | 智能製造工程 | 工學 |
50 |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51 | 智能建造 | 工學 |
52 | 智慧交通 | 工學 |
53 | 城市設計 | 工學 |
54 | 法學 | 法學 |
55 | 政治學與行政學 | 法學 |
56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學 |
57 | 公共事業管理 | 管理學 |
58 | 工業工程 | 管理學 |
59 | 物流管理 | 管理學 |
60 | 物流工程 | 管理學 |
61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管理學 |
62 | 工程管理 | 管理學 |
63 | 工商管理 | 管理學 |
64 | 會計學 | 管理學 |
65 | 電子商務 | 管理學 |
66 | 旅遊管理 | 管理學 |
67 | 經濟學 | 經濟學 |
68 | 金融學 | 經濟學 |
69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經濟學 |
70 | 地理信息科學 | 理學 |
71 | 生物信息學 | 理學 |
72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理學 |
73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理學 |
74 | 統計學 | 理學 |
75 | 應用物理學 | 理學 |
76 | 應用心理學 | 理學 |
77 | 森林保護 | 農學 |
78 | 漢語言文學 | 文學 |
79 | 廣告學 | 文學 |
80 | 傳播學 | 文學 |
81 | 漢語國際教育 | 文學 |
82 | 英語 | 文學 |
83 | 德語 | 文學 |
84 | 法語 | 文學 |
85 | 日語 | 文學 |
86 | 翻譯 | 文學 |
87 | 商務英語 | 文學 |
88 | 中藥學 | 醫學 |
89 | 繪畫 | 藝術學 |
90 | 音樂表演 | 藝術學 |
91 | 數字媒體藝術 | 藝術學 |
92 | 視覺傳達設計 | 藝術學 |
93 | 環境設計 | 藝術學 |
94 | 產品設計 | 藝術學 |
西南交通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5月,學校擁有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0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4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交通運輸工程學科位居全國第一(A+)並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序列,土木工程學科位居全國第七(A-),工程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化學、社會科學、地球科學、環境/生態學7個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
[4]
力學 | 土木工程 | 機械工程 | 交通運輸工程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電氣工程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測繪科學與技術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工商管理 | --- | --- | --- | --- |
- 學位授予
類別 | 專業名稱 |
---|---|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 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數學、物理學、建築學、中國語言文學、馬克思主義理論 |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 交通運輸、機械、能源動力 |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 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數學、統計學、物理學、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設計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化學、系統科學、安全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生物學、藥學、外國語言文學、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法學、公共管理、心理學、臨牀醫學 |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
- 重點學科
交通運輸工程
[4]
|
一級學科 | 二級學科 |
---|---|
機械工程 |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
機械電子工程 |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
車輛工程 | |
交通運輸工程 | 道路與鐵道工程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
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 |
載運工具運用工程 | |
- |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
- |
一級學科 | 二級學科 |
---|---|
電氣工程 |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
土木工程 |
學科類型 | 學科名稱 | |
---|---|---|
一級學科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土木工程 |
力學 | 測繪科學與技術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
電氣工程 | 生物醫學工程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工商管理 |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 | |
二級學科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
應用數學 | 安全技術及工程 | |
凝聚態物理 | 環境工程 |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 學科評估
一級學科名稱 | 評估結果 | 位次百分百 |
---|---|---|
A+ | 前2%或前2名 | |
土木工程 | A- | 5%~10%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B+ | 10%~20% |
機械工程 | B+ | |
電氣工程 | B+ |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B+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B+ |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B+ | |
工商管理 | B+ | |
力學 | B | 20%~30%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B | |
測繪科學與技術 | B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B- | 30%~40%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B- | |
建築學 | B- | |
軟件工程 | B- | |
外國語言文學 | C+ | 40%~50% |
物理學 | C+ |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C+ | |
城鄉規劃學 | C+ | |
公共管理 | C+ | |
設計學 | C+ | |
中國語言文學 | C | 50%~60% |
數學 | C | |
統計學 | C |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C | |
生物醫學工程 | C | |
藥學 | C- |
西南交通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5月,學校現有專任教師2700餘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0人(含8名雙聘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7人(含15名雙聘院士),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100餘人;國家自然基金委創新羣體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6個,國家級教學團隊8個、國家級教學名師7人。此外,還聘請了近50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及諾貝爾獎獲得者擔任兼職(名譽)教授。
[4]
師資類別 | 師資概覽 |
---|---|
專職院士 | 沈志雲(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
錢清泉(中國工程院院士)
[104]
| |
翟婉明(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
[48]
) | |
丁榮軍(中國工程院院士)
[122]
| |
陳維榮(俄羅斯工程院院士)
[127]
| |
何梁何利基金獎獲得者 | |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
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 | 範平志、靳蕃、張世昌、強士中、徐揚、王金諾、周本寬、翟婉明、高仕斌 |
973首席科學家 | 翟婉明、範平志、張衞華 |
“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 孫林夫、袁林果、朱旻昊、何正友、康國政、翟婉明、何川、王開雲、錢林茂、閆連山、李永樂、唐小虎 |
國家級教學名師 | 易思蓉、龔暉、馮曉雲、彭其淵、羅霞 |
“萬人計劃”教學名師 | 彭其淵、沈火明、吳廣寧 |
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 | 閆連山、李永樂、唐小虎、王開雲、錢林茂、劉志剛、周紹兵、晏啓祥 |
國家級教學團隊 | 機械基礎教學團隊(2007年,吳鹿鳴) |
力學教學基地教學團隊(2008年,龔暉) | |
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教學團隊(2008年,馮曉雲)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團隊(2009年,何雲庵) | |
鐵道工程課程羣教學團隊(2009年,易思蓉) | |
行車組織教學團隊(2009年,彭其淵) | |
交通工程專業教學團隊(2010年,羅霞) | |
省級教學團隊 | 機械基礎教學團隊(2007年,吳鹿鳴) |
力學教學基地教學團隊(2007年,龔暉) | |
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教學團隊(2007年,馮曉雲) | |
大學英語教學團隊(2008年,傅勇林) | |
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教學團隊(2008年,易思蓉) | |
交通運輸組織教學團隊(2008年,彭其淵) | |
材料力學與性能教學團隊隊(2009年,戴光澤) | |
交通工程專業教學團隊(2009年,羅霞)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團隊(2009年,何雲庵) | |
力學專業教學團隊(2010年,沈火明) | |
土木工程專業經管類課程教學團隊(2010年,李遠富) | |
西南交通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西南交通大學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張)
質量工程項目 | 名錄 |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
國家級特色專業 | 車輛工程、通信工程、建築學、交通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交通運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地質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工程力學、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教育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 | |
通過國家工程教育評估與認證專業 | |
國家級教師發展中心 | |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 交通運輸虛擬仿真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 |
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虛擬仿真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 | |
土木工程虛擬仿真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 |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機械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基礎力學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普通物理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電子信息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 |
交通運輸實驗中心 | |
軌道交通信息工程與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茅以升班軌道交通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 |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北京鐵路局 |
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團公司 | |
成都市新築路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成都鐵路局 | |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 | |
中國南車集團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中國南車集團資陽機車有限公司 | |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 |
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中國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建設單位) | |
國家級精品課程 | 機械設計、土木工程製圖、選線設計、高電壓技術、材料力學、生產管理、工程測量、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電磁場與電磁波、電力牽引控制系統、地下鐵道、大學英語、機械原理、行車組織、交通管理與控制、理論力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材料力學性能、起重機金屬結構、橋樑工程概論、財務管理、貨物運輸組織、工程力學、青年心理學、車輛工程、遠動監控技術、土木工程地質、信息檢索、公共政策概論、材料力學、大學英語、畫法幾何及工程製圖、電子測量技術、工程力學、橋樑工程 |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 |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 | |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法學、漢語言文學、德語、統計學、電子信息工程、軟件工程、風景園林、生物工程 |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機械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普通物理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基礎力學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電子信息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交通運輸實驗中心 | |
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 |
藝術實驗教學中心 | |
心理健康教育實驗中心 | |
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 | |
省級精品課程 | 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高等數學、結構力學、大學物理、線性代數、電路分析、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運輸組織學、數學建模、運籌學、鐵路信號基礎、土木工程概論、鐵路站場及樞紐、工程流體力學、電工學、基礎工程、大學語文、健美操、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工程材料、旅客運輸組織、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高級英語閲讀、計算機網絡、供應鏈管理、現代通信原理、生物信息學、建築設計基礎、現代物流管理基礎、衞星定位技術與方法、工程化學、文科高等數學、數字電子技術、固體廢物的處理與處置 |
- 教學成果
成果名稱 | 獲獎級別 | 年份 |
---|---|---|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整體建構電氣工程教育體系,培養軌道交通一流人才 | 一等獎 | 2009年 |
以“質量工程”為航標,構築我國領先水平的機械基礎教育教學平台 | ||
整合優質資源,實施精品化戰略,建設高水平國家工科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基地 | 一等獎 | 2005年 |
依託重點實驗室建立本科生科研和工程實踐體系,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 | ||
土建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一等獎 | 2001年 |
高峯建嶺,打造鐵道工程國際科技人才培養基地,服務高鐵“走出去”戰略 | 二等獎 | 2018年 |
以學為中心的高校課程質量持續提升機制的構建與實施 | ||
基於“生態鏈+方法鏈”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與實踐 | ||
“團隊融合、平台互通、資源共享、協同創新”,打造互聯網+基礎力學課程羣 | ||
全面提升大學生心理素質,構建國內領先心理健康教育創新示範體系 | 二等獎 | 2014年 |
突出創新能力培養,整合專業優勢資源,構築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高地 | ||
規範先行,立體推進,培養軌道交通電氣信息工程創新人才 | ||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改革培養模式,有效提升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 | ||
整體構建,系統推進,全面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 ||
瞄準國家戰略需求,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打造軌道交通行業工程人才培養高地 | ||
創新理念,強化能力,開拓實驗教學大眾化教育與個性化培養相結合的新路子 | 二等獎 | 2009年 |
依託優勢學科,構建優質資源,造就適應軌道交通高速發展的多樣化創新型人才 | ||
全方位構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工科力學教學平台 | ||
打造專業優勢平台,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創新性工程型交通運輸專業人才 | ||
全方位構建實踐教學新體系,提高電氣工程類專業學生的工程素質與創新能力 | 二等獎 | 2005年 |
打造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作業系統,全面提升作業環節和教學工作的整體質量 | ||
創建示範性職業技術學院實訓基地 培養鐵路特色高技能人才 | ||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1年 |
適應人才培養需求,轉變教學管理思想,實現教學管理手段現代化 | ||
依託國家工科教學基地,構建以創新與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機械基礎教學新體系 | ||
土建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 學生成績
截至2017年,學校學生在各大賽事中獲得國家級和省級獎項共計3000餘項。2014-2016三年間,在校學生共獲得各類國家級比賽一等獎107項,二等獎126項。
2017年,學校學生取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5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大滿貫)、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4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全國大學生周培源力學競賽團體一等獎等一系列成果;年度累計獲得省級以上獎勵825項,其中國家一等獎33項、二等獎77項、三等獎73項;在2012-2016年全國普通高校本科競賽評估排行榜預發佈中名列第9,是唯一進入前10的一流學科大學。
[38]
學校研究生在第八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學生競賽中獲得“高速鐵路運營速度的限制因素”單元第一名;參加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SRTP)項目,獲獎總數與級別位居四川高校前列;本科生獲第八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第二次獲該獎項);人文學院學生榮獲第二十九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
西南交通大學所獲榮譽
時間 | 榮譽 |
2021年4月22日 | 四川省脱貧攻堅先進集體 |
2021年5月 | 甘肅省脱貧攻堅先進集體 |
2021年12月9日 | 首批現代產業學院 |
2021年12月 | 2020~2021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 |
2022年3月 | 四川省首批現代產業學院 |
2022年4月 | 西南交通大學工力(拔尖)2019-01班團支部被全國鐵道團委授予“全國鐵路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 |
2022年6月17日 | 首批10個成都市青(少)年領事保護教育基地 |
2022年8月 | 西南交通大學陸地交通防災減災科普基地入選第二批國家交通運輸科普基地名單 |
西南交通大學社會評價
時間 | 排名 |
2020年 |
西南交通大學學術研究
編輯西南交通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5月,學校建有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籌)、軌道交通運載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等15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和36個省部級科研基地,建立起世界軌道交通領域最完備的學科體系、人才體系和科研體系。
[4]
[139]
平台類型 | 平台名錄 |
---|---|
國家實驗室 | 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籌)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 |
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 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6個科技創新平台納入組建方案)
[154-155]
|
全國重點實驗室 | |
極端環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養全國重點實驗室 | |
國家重點實驗室 | |
天府永興實驗室(建設單位之一)
[158-159]
| |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保障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 |
綜合交通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 |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 |
國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現代交通通信與傳感網絡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現代軌道交通車輛設計與安全評估技術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國家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軌道交通工程動力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中國-拉共體軌道交通聯合實驗室 | |
國家技術轉移中心 | |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光信息傳輸處理與傳感應用創新引智基地 |
無線通信與信息編碼創新引智基地 | |
軌道交通工程動力學創新引智基地 | |
生物摩擦學與仿生製造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
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
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 | 軌道交通安全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 |
尖端裝備跨尺度設計製造協同創新中心(第二單位) | |
國家交通運輸科普基地 | |
國家質量安全基礎創新基地 | |
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 | |
全國CAD應用培訓網絡中心 | |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 軌道交通運輸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
“一帶一路”國際科技組織合作平台 | “一帶一路”國際科技組織聯合共建研究/培訓中心 |
文化部平台 | 西南人文紀錄影像研究中心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平台 | 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 |
國家知識產權局 |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研究基地 |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材料先進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教育部成果轉化基地 | |
教育部示範中心 | |
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備案中心 | 美國研究中心 |
國家鐵路局鐵路行業重點實驗室 | |
先進結構材料鐵路行業重點實驗室
[128]
| |
國家鐵路局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 | |
四川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 |
準環對稱仿星器
[152-153]
| |
四川省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 |
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
抗震工程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
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交通管理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145]
| |
四川省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綜合監測重點實驗室(共建) | |
四川省工程實驗室 | 四川省系統可信性自動驗證工程實驗室 |
高速鐵路運營安全空間信息技術四川省工程實驗室 | |
綜合交通運輸智能化四川省工程實驗室 | |
四川省綠色人居環境控制與建築節能工程實驗室 | |
四川省高鐵工務安全監測技術工程實驗室 | |
四川省城市軌道交通能量變換與控制工程實驗室(共建) | |
四川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四川省現代服務科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四川省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四川省先進焊接及表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四川省低維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四川省軌道交通智能運輸組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四川省應急測繪與防災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建) | |
四川省燃料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建) | |
四川省天然藥物仿生合成工程研究中心 | |
四川省列車運行控制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 |
四川省軌道交通高電壓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 |
四川省軌道交通站點低碳節能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 |
四川省軟科學研究基地 | |
四川省計量檢測基地 | |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四川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
現代設計與文化研究中心 | |
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西部交通戰略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 |
四川省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 | |
四川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省中國高鐵國際化發展2011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省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現代交通通信與傳感網絡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四川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現代軌道交通車輛設計與安全評估技術四川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信息編碼與傳輸四川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
高速光信息傳輸處理及傳感應用四川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
重大交通土建工程智能建造與運維四川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
智慧交通與物流四川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
交通能源互聯網關鍵技術四川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
高端裝備服役及可靠性設計與製造四川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
新能源汽車四川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
功能材料四川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
磁約束等離子體物理與工程研究基地 | |
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空間信息技術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
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強度與振動實驗室 |
物料搬運機械實驗室 | |
表面工程與摩擦學實驗室 | |
磁浮列車與磁力應用工程實驗室 | |
交通安全工程技術實驗室 | |
數字化城市交通綜合實驗室 | |
交通信息與控制實驗室 | |
電磁場與磁波技術實驗室 | |
信息安全與國家計算網格實驗室 | |
人工器官表面工程實驗室 | |
移動通信實驗室 | |
信號與信息處理實驗室 | |
網絡通信技術實驗室 | |
新型驅動技術實驗室 | |
環境污染與工程環境控制實驗室 | |
現代焊接技術實驗室 | |
高壓科學與技術實驗室 | |
風工程實驗室 | |
車輛熱能動力機械實驗室 | |
雲計算與智能技術實驗室 | |
信息協同與物聯網工程實驗室 | |
四川省工程中心 | 地理信息工程中心 |
新型工業化與製造強省研究智庫 | |
四川省學生體質健康大數據研究與聯合應用技術中心 | |
四川省學生體質健康大數據中心 | |
西南交通大學研究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學中國高鐵發展戰略研究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學超導與新能源研究開發中心 | |
西南交通大學智能控制與仿真工程研究中心 | |
西南交通大學產業性質實體研究院 | 天府新區研究院、上海研究院、綿陽研究院、煙台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究院 |
西南交通大學學術性質實體研究院 | 常州軌道交通研究院、網絡空間安全研究院、 國際老齡科學研究院、信息化研究院、智能檢測研究院、 人工智能研究院、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 |
西南交通大學學術性質虛體研究院 | 西南交通大學高速鐵路防災減災技術研究院 |
“互聯網+產業創新”研究院 | |
中國公私合作研究院 | |
西南交通大學行為大數據研究院 | |
四川省產業經濟發展研究院 | |
金融大數據研究院 | |
中國土地信息大數據研究院 | |
西南交通大學——中細軟中國高鐵知識產權研究院 | |
物流研究院 | |
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 | |
交通安全技術研究院 |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羣體 | 高速列車運行安全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周仲榮負責 |
教育部創新團隊 | 現代軌道車輛及其相關技術-翟婉明負責 |
磁浮技術與磁浮列車-趙勇負責 | |
行為決策理論及其在災害管理中的應用研究-賈建民負責 | |
大型及複雜交通隧道工程-何川負責 | |
高速輪軌系統理論及技術-朱旻昊負責 | |
高速鐵路運營安全空間信息技術-李志林負責 | |
科技部國家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 雲服務平台技術創新團隊-孫林夫負責 |
現代軌道交通系統動力學創新團隊-翟婉明負責 | |
軌道交通牽引供電安全保障技術創新團隊-吳廣寧負責 | |
西南交通大學科研成果
學校圍繞高速鐵路、磁浮交通,新型城軌、真空管道超高速(1000+)、超級高鐵等領域大力開展基礎研究與原始創新,構建了以世界公認的“沈氏理論”和“翟孫模型”為標誌的鐵路大系統動力學基礎研究體系。
截至2022年6月,學校科技成果四次入選“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在軌道交通領域獲國家三大科技獎勵41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6項;在同濟大學複雜工程管理研究院編制的《我國工程建設領域重大科技創新研究報告(2000-2017)》中名列全國第一;40年間,學校參加了幾乎所有的中國軌道交通工程的基礎研究、技術開發、規劃實施和建設運營,參與解決了青藏鐵路、京滬高鐵、港珠澳大橋等一大批超級工程的關鍵技術難題。
[4]
[81]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入選年份 |
---|---|---|
機車車輛整車滾動振動試驗枱 | 周文祥 | 1998年 |
高温超導磁懸浮實驗車 | - | 2001年 |
鐵道機車車輛—軌道耦合動力學理論體系、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 | 翟婉明 | 2005年 |
新能源懸掛式空鐵關鍵技術與試驗線工程 |
項目名稱 | 獎項等級 | 獲評年份 |
---|---|---|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2015年 | |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2016年 |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2017年 | |
山區大跨度懸索橋設計與施工技術創新及應用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
高速鐵路獅子洋水下隧道工程成套技術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18年 |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2019年 |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西南交通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1年底,學校圖書館及各院系分館、資料室累積紙質藏書量逾311萬冊,各類型中外文電子數據庫141個(含自建1個),電子資源(摺合)館藏量1540餘萬冊。西南交通大學圖書館還是首批四川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藏有古籍文獻2萬餘冊,其中包括清廷御賜給我校的《欽定古今圖書集成》5044冊,清代前期刻印的《六經疑問》《禹貢錐指》《周禮述注》等珍貴善本古籍數十種。
[88]
- 學術期刊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1954年創刊,主要刊登工程技術類理論研究、應用研究、實驗研究、學術討論等方面的學術論文以及科技信息報道;中文核心期刊,中國力學、岩土工程、機械工程、無線電等文摘的引文源。被美國Ei Compendex、俄羅斯《文摘雜誌》、德國《數學文摘》,以及國內的《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等收錄。
[89]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創刊,是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7—2018)來源期刊(含擴展版)、《Caj-cd規範》獲獎期刊。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現代交通學報(英文版)》1993年創刊,主要刊登、軌道交通類、航空、水運和道路交通方面的研究論文;被愛思唯爾(Elsevier)旗下的Scopus數據庫和Web of Science數據庫ESCI收錄,曾連續三屆榮獲教育部“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稱號。
[90]
《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主要反映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國內外科技工作者在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與其相關學科方向的最新科技成果、優秀設計、製造與新技術的應用開發,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收錄。
《路基工程》1983年創刊,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2004年版)。
《製冷與空調》1985年創刊,主要刊登製冷與空調行業的最新科技成果、學術論文,介紹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通報行業最新動態和信息。2003年入選“中文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刊源”,2007年入選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91]
《Biosurface and Biotribology》(生物表面與生物摩擦學)主要關注生物系統的表面、界面以及相關摩擦學問題,由西南交通大學和愛思唯爾(Elsevier)合作創建,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
西南交通大學合作交流
編輯- 國際合作
截至2023年5月,學校堅持國際化辦學,着力建設成都東部(國際)校區,同60個國家和地區的200餘所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與英國利茲大學合作成立“西南交大-利茲學院”,“2+2”“本碩4+1”“中法4+4”等留學、遊學、訪學項目和“暑期國際課程周”等在地國際化項目涵蓋全部年級;建有6個國家外專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辦有5本國際學術期刊。
[4]
- 政產學研
截至2023年5月,學校設有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以及技術轉移研究院,建立了“科技—孵化—產業”全鏈條成果轉化模式,在全國率先探索“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被譽為科技領域的“小崗村實驗”,相關改革實物被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永久收藏。
[4]
西南交通大學文化傳統
編輯西南交通大學形象標識
- 校徽
西南交通大學校徽沿用的是唐山交通大學土木系李汶教授設計的校徽。
校徽成盾牌狀,在校徽的左上角是地質錘;右上角是“唐山”字樣和鐵軌;左下角是荒地上的兩棵大樹;右下角為水準儀。在大樹與水準儀之間是“交大”字樣;中間的“西南交通大學”字樣是後人加上的。
西南交通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1930年5月2日,交通大學公佈校訓:“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 學校精神:竢實揚華,自強不息
1916年春,教育部在北京舉行全國高等學校作業成績展覽評比,學校以94分的成績獲全國第一名。同年12月,教育部為此除給學校頒發優等獎狀外,還由教育總長範源濂特獎“竢實揚華”匾額一方。
“竢”就是等待的意思;“實”則有三層意思,即果實、堅實、誠實和實事求是;“揚”有飛揚,傳播之意;“華”有中華簡稱、華麗、美麗等意。四個字組合在一起,有等待果實成熟,即寓意培養出人才,同時使人才更加務實、誠實,從而揚我中華,振興中華,復興中華。“揚華”也有揚棄浮華、追求一種務實的、不尚虛華之意。
“自強不息”是學校在長期的顛沛流離的辦學經歷中總結出來的,該詞語出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原意為天上的日月星辰是不分晝夜、永恆運動的,所以“天”是“剛健”的,人應效法天,積極進取,永不停息。對交大來説,其中有四層意思:永不停息、知難而上、完善自我和艱苦奮鬥。
- 校歌
1929年10月,交通大學決定確立校歌和院歌。經1930年1月和5月專案審查委員會兩次審議討論,《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院歌》唱響在唐山校園。院歌歌詞由曾任唐院國文和歷史教員的國學大師吳稚暉先生創作。
1947年5月15日,學校舉行了唐山覆校暨51週年校慶活動,重新公佈了修改後的院歌。
2011年,西南交通大學舉行115週年校慶,將《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院歌》曲譜稍作修改後,確立為《西南交通大學校歌》。
《西南交通大學校歌》 翳唐山,靈秀鍾;我學院,聲譽隆。灌輸文化尚交通。 習礦冶,土木工,窺學術,貫西中,相期同造最高峯。 璨兮如金在熔,璀兮如玉相攻。桃濃李鬱,廣座被春風。 宜誠篤,宜勤樸,基礎堅,事功崇。文軌車書郅大同。 璨兮如金在熔,璀兮如玉相攻。桃濃李鬱,廣座被春風。 |
西南交通大學學校領導
編輯西南交通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黨委常委 | 餘敏明
[179]
|
校長 | 楊丹
[94]
|
黨委副書記、黨委常委 | 楊愛華
[113]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黨委常委 | |
副校長、黨委常委 | |
副校長 | |
黨委常委 |
西南交通大學歷任領導
姓名 | 任期 |
---|---|
姚玉飛 | 1949年7月-1951年2月 |
顧稀 | 1951年2月-1958年9月 |
錢應麟 | 1958年9月-1960年7月 |
顧稀 | 1960年7月-1966年1月 |
杜景雲 | 1966年1月-1972年3月 |
袁仲凡 | 1972年3月-1972年9月 |
戈平 | 1973年11月-1978年3月 |
沈正光 | 1978年3月-1978年8月 |
劉聖化 | 1978年9月-1983年4月 |
閻燾 | 1983年4月-1984年7月 |
王潤霖 | 1984年7月-1993年6月 |
李植松 | 1993年6月-1998年1月 |
胡正民 | 1997年12月-1999年3月 |
柯尊平 | 1999年3月-2000年 |
顧利亞 | 2001年-2014年9月 |
2014年9月-2023年6月 | |
2023年6月- |
時期 | 歷任校長(總辦/監督/坐辦/院長) | 任期 |
---|---|---|
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時期 1896年5月至1900年9月 | 吳調卿(總辦) | 1896年夏 |
羅仙橋(監督) | 1897年10月-1898年秋 | |
胡叔博(監督) | 1898年秋-1898年冬 | |
藍軼符(監督) | 1899年春-1900年9月 | |
唐山鐵路學堂時期 1905年5月至1906年3月 | 梁如浩(總辦) | 1902年5月-1905年7月 |
周壽臣(總辦) | 1905年7月-1906年9月 | |
山海關內外路礦學堂時期 1906年3月至1908年1月 | 方伯梁(監督) | 1905年7月-1908年6月 |
唐山路礦學堂時期 1908年1月至1912年7月 | 羅敦曧(坐辦) | 1908年1月-1908年6月 |
熊崇志(監督) | 1908年6月-1912年7月 | |
唐山鐵路學校時期 1912年7月至1913年9月 | 1912年7月-1916年8月 | |
唐山工業專門學校時期 1913年9月至1921年7月 | 駱通 | 1916年8月-1917年7月 |
1917年7月-1920年6月 | ||
1920年6月-1921年7月 | ||
交通大學唐山分校時期 1921年7月至1922年7月 | 葉恭綽(交通大學總校校長) | 1921年5月-1922年5月 |
1921年7月-1922年7月 | ||
陸夢雄(交通大學總校長) | 1922年5月-1922年6月 | |
1922年6月-1922年7月 | ||
交通部唐山大學時期 1922年7月至1928年2月 | 俞文鼎 | 1922年7月-1923年1月 |
1923年2月-1924年11月 | ||
1924年11月-1926年1月 | ||
1926年1月-1926年6月 | ||
1926年3月-1926年6月 | ||
1926年6月-1927年9月 | ||
唐山交通大學時期 1928年2月至1928年6月 | 程崇 | 1927年9月-1928年5月 |
第二交通大學時期 1928年6月至1928年9月 | 1928年7月-1928年冬 | |
1928年6月-1928年9月 | ||
交通大學唐山土木工程學院時期 1928年9月至1931年8月 | 孫科(總校) | 1928年11月-1930年10月 |
孫鴻哲 | 1928年9月-1929年5月 | |
1929年2月-1929年9月 | ||
黎照寰(總校校長) | 1930年10月-1944年冬 | |
1929年9月-1930年5月 | ||
1930年5月-1932年7月 | ||
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時期 1931年8月至1942年1月 | 1932年8月-1937年10月 | |
茅以升(代) | 1938年2月-1938年5月 | |
茅以升 | 1938年5月-1942年4月 | |
國立交通大學貴州分校時期 1942年1月至1946年8月 | 1942年4月-1943年8月 | |
1943年8月-1945年6月 | ||
1945年6月-1946年8月 | ||
國立唐山工學院時期 1946年8月1949年7月 | 顧宜孫 | 1946年8月-1949年3月 |
唐振緒(代行院務) | 1949年1月-1949年3月 | |
唐振緒 | 1949年3月-1949年7月 | |
中國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時期 1949年7月至1950年8月 | 茅以升(總校校長) | 1949年10月-1950年8月 |
唐振緒(主任委員) | 1949年7月-1950年9月 | |
北方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時期 1950年8月至1952年5月 | 茅以升(總校校長) | 1950年8月-1952年5月 |
顧稀(代) | 1950年9月-1951年7月 | |
顧稀 | 1951年7月-1957年10月 | |
唐山鐵道學院時期 1952年5月至1972年3月 | 白鐵巖(代) | 1956年8月-1957年6月 |
1957年10月-1959年12月 | ||
1959年12月-1966年2月 | ||
杜景雲 | 1966年2月-1973年1月 | |
西南交通大學時期 1972年3月至今 | 杜景雲(革委會主任) | 1973年1月-1973年11月 |
戈平(主持校務) | 1973年11月-1978年3月 | |
沈正光(主持校務) | 1978年3月-1978年8月 | |
1978年8月-1982年1月 | ||
閻濤 | 1982年1月-1983年10月 | |
1983年10月-1985年10月 | ||
1985年10月-1993年6月 | ||
1993年6月-1995年3月 | ||
1995年5月-1997年12月 | ||
1997年12月-2007年2月 | ||
2007年2月-2013年9月 | ||
2013年9月-2019年7月 | ||
2019年7月- |
西南交通大學傑出校友
編輯截至2018年10月,培養和造就了以茅以升、竺可楨、林同炎、黃萬里等為代表30餘萬棟樑英才,師生中產生了3位“兩彈一星”元勳、64位海內外院士和38位國家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改革開放以來軌道交通領域產生的院士幾乎全部出自西南交通大學。
[4]
[95]
類別 | 姓名 | ||||||
---|---|---|---|---|---|---|---|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 - | ||||||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 翟婉明
[48]
| - | - | - | |||
中央研究院院士 | |||||||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原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李樹深
[96]
| - | - | ||||
英國皇家學會會士 | 胡春農 | - | - | - | - | - | - |
英國皇家建築院院士 | - | - | - | - | - | ||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 Simon Iwnicki | - | - | - | - | - | |
俄羅斯工程院院士 | 陳維榮
[127]
| 周志祥
[289]
| - | - | - | - | -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 | - | - | - | - |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
- | - | - | - | - | |||
中國人民志願軍 | 胡敬俺 | 王乃/迺忠 | |||||
王川 | 傅曉村 | 陳祿生 | |||||
陳秀民 | 賈志良 | 李恩倫 | - | - | - | ||
秦傑 | 金學易 | 王榮鋆 | - | - | |||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 劉濟源 | ||||||
王步雲 | 蔣先國 | ||||||
劉培碩 | 張敏 | ||||||
張瑞龍 | 崔冰 | ||||||
湯友富 | 張鏖 | ||||||
陳楚江 | 喻渝
[111]
| - | - | - | - | - | |
知名學者、專家教授 | 朱泰信 | ||||||
林宗彩 | 史家宜 | ||||||
劉鍾華 | |||||||
李靜波 | |||||||
呂季方 | |||||||
陳克濟 | 餘瑞礎 | ||||||
郭彝 | |||||||
嚴雋耄 | |||||||
徐躬耦 | 麥倜曾 | ||||||
劉林芽
[170]
| 任輝啓
[237]
| - | - | - | - | ||
近現代黨政軍界校友 | 羅孝然 | ||||||
王洵才 | 餘明德 | 施嘉幹 | 蕭理紛 | ||||
慶承道 | 裴益祥 | ||||||
李鎮南 | |||||||
曾湧泉
[195]
| |||||||
趙祖康
[197]
| |||||||
近現代商界及其他業界校友 | 史善新 | 趙吉彬 | |||||
徐敦美 | 於增 | 劉雁 | 張春生 | 張思慶 | 戚廣楓 | ||
李春冀 | 餘澤西 | 韓風險 | 崔志剛 | 呂關仁 | - |
姓名 | 職務 | 姓名 | 職務 |
姓名 | 概況 | 姓名 | 概況 |
- | - |
- 參考資料
-
- 1. 中國鐵路總公司與西南交通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南交通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21-02-12]
- 2. 西南交通大學與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世界一流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南交通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21-02-12]
- 3. 教育部與四川省簽署共建“雙一流”建設高校協議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2-12]
- 4. 總體介紹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1-27]
- 5. 尋找唐山“老交大” .河北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1-08]
- 6. 西南交通大學章程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1-08]
- 7.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0-10-21]
- 8. 始創榆關 .西南交通大學校史館[引用日期2019-01-06]
- 9. 1896—1920年大事記 .西南交通大學校史館[引用日期2019-01-06]
- 10. 1920—1937年大事記 .西南交通大學校史館[引用日期2019-01-06]
- 11. 烽火薪傳 .西南交通大學校史館[引用日期2019-01-06]
- 12. 動盪歲月 .西南交通大學校史館[引用日期2019-01-06]
- 13. 1937—1949年大事記 .西南交通大學校史館[引用日期2019-01-06]
- 14. 第五篇 唐院春曉 .西南交通大學校史館[引用日期2019-01-06]
- 15. 中共中央關於增加全國重點高等學校的決定 .中國國情-中國網[引用日期2018-07-04]
- 16. 歷史上的今天:國務院批准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網.2015-11-26[引用日期2018-12-13]
- 17. 1972—1989年大事記 .西南交通大學校史館[引用日期2019-01-06]
- 18.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6-11]
- 19. 教育部直屬高校與行業部門共建情況統計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4-12-12]
- 20.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批准第一批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10-20]
- 21. 西南交大將在唐山建立研究院和研究生院分院 .環渤海新聞網.2009-11-28[引用日期2020-01-06]
- 22. 教育部關於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師 教育培養計劃”高校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引用日期2018-12-13]
- 23. 關於公佈2012年度第一批國家級大學生 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09-03[引用日期2019-12-01]
- 24. 學院簡介 .西南交通大學醫學院[引用日期2019-03-18]
- 25. 總體介紹 .西南交通大學青島研究院[引用日期2020-01-06]
- 26.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為學校捐建校園無線網絡 .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2015-12-22[引用日期2019-09-08]
- 27. 四川省與6所在川部委屬高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四川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1-08]
- 28.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引用日期2019-10-20]
- 29.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關於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 學科名單的通知 .教育部官網.2017-09-21[引用日期2018-01-07]
- 30. 在2018世界交通運輸大會(WTC2018)上,西南交通大學與中國公路學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8-30]
- 31.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8-30]
- 32.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9-02-28[引用日期2019-03-17]
- 33. 教育部與四川簽署共建8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協議 .四川發佈[引用日期2019-12-27]
- 34. 成都市人民政府與上海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引用日期2020-06-18]
- 35. 我校與宜賓正式簽約共建西南交通大學宜賓園區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0-01-06]
- 36.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成立 教師可互聘互用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05-13]
- 37. 我校牽頭的高校“城鄉規劃扶貧聯盟”成立,聯盟2020年工作研討會召開-同濟大學新聞網 .同濟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10-26]
- 38. 西南交通大學2021-2022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1-27]
- 39. 學院設置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1-06]
- 40. 西南交通大學學位授權學科一覽表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1-06]
- 41. 西南交通大學2021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新增專業、考試科目、參考書目擬調整方案 .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20-08-12]
- 42. 西南交通大學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招生專業目錄 .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20-08-12]
- 43. 西南交通大學2020年工程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 .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20-08-12]
- 44. 西南交通大學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招生專業目錄 .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20-08-12]
- 45. 西南交通大學國家級重點學科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1-06]
- 46. 西南交通大學省級重點學科一覽表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1-06]
- 47.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2017年) .青塔網[引用日期2019-01-06]
- 48. 喜訊!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翟婉明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 .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2021-02-10[引用日期2021-02-14]
- 49. 西南交通大學國家級教學團隊一覽表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4-05-25]
- 50. 西南交通大學省級教學團隊一覽表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1-06]
- 51. 西南交通大學30個專業進入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0-01-06]
- 52.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1-06]
- 53. 我國近千專業進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陣”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1-06]
- 54. 部門簡介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1-06]
- 55. 國家人才培養示範區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1-06]
- 56.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第一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1-06]
- 57. 我校現有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3門,校級雙語師範課程8門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1-06]
- 58. 教育部關於批准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1-08]
- 59. 教學成果獎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1-06]
- 60. “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出爐 福建兩所高校上榜 .東南網.2020-07-15[引用日期2020-09-02]
- 61. 我校入選2020年中國科協“一帶一路”國際科技組織合作平台建設項目--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0-09-09]
- 62. 我校召開“軌道交通運輸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總結工作佈置會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8-12-26]
- 63. 西南人文紀錄影像研究中心 .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引用日期2020-11-15]
- 64. 西南交通大學舉行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揭牌儀式--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0-11-15]
- 65. 2020年擬認定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公示 .國家鐵路局[引用日期2020-12-18]
- 66. 國家鐵路局召開2020年鐵路科技創新工作會議 .國家鐵路局[引用日期2020-12-18]
- 67. 四川省支持建設軌道交通運維技術與裝備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引用日期2020-06-08]
- 68. 國家級與省部級科研平台-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0-11-06]
- 69. 科學研究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0-11-03]
- 70. 四川省高鐵工務安全監測技術工程實驗室 .西南交通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引用日期2020-11-03]
- 71. 學院簡介-電氣工程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0-11-06]
- 72. 我省新批建26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實驗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引用日期2020-09-08]
- 73. 科學研究-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0-09-09]
- 74. 四川省軌道交通智能運輸組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西南交通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引用日期2020-11-03]
- 75. 國家級與省部級科研平台-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0-11-06]
- 76. 國家科技合作基地 .西南交通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引用日期2020-11-05]
- 77. 公示公告 -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引用日期2020-12-28]
- 78. 科學研究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8-12-22]
- 79. 產業性質實體研究院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4-15]
- 80. 機構設置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1-06]
- 81. 校黨委書記王順洪同志在西南交通大學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座談會上發表講話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8-12-22]
- 82. 西南交大第四次入選2018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1-06]
- 83. 西南交通大學3項成果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1-06]
- 84. 西南交通大學3項成果榮獲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1-06]
- 85. 西南交通大學4項成果獲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1-06]
- 86. 西南交大3項成果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1-08]
- 87.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目錄(通用項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2020-01-10[引用日期2020-07-27]
- 88. 本館簡介 .西南交通大學圖書館
- 89.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簡介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引用日期2019-01-05]
- 90.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引用日期2019-01-05]
- 91. 《製冷與空調》期刊簡介 .《製冷與空調》編輯部[引用日期2019-01-05]
- 92. 校史文化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1-05]
- 93. 西南交通大學校歌獲評“十大最受網友歡迎的高校校歌”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1-05]
- 94. 楊丹任西南交通大學校長 .教育部官網.2019-07-09[引用日期2019-07-09]
- 95. 【校友動態】恭祝我校塗善東校友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西南交通大學合聯處[引用日期2019-11-29]
- 96. 西南交大校友李樹深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西南(唐山)交通大學北京校友會網.2015-12-23[引用日期2021-02-18]
- 97. 李澤甘校友向母校捐贈“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紀念章--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南交通大學官網.2020-11-23[引用日期2020-12-07]
- 98. 我校13名老戰士榮獲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紀念章-蘭州交通大學 .蘭州交通大學官網.2020-11-22[引用日期2020-12-07]
- 99. 西南交通大學檔案(校史)館 .西南交通大學檔案(校史)館[引用日期2020-12-01]
- 100. 名單出爐!900個集體、1400名個人獲四川脱貧攻堅先進表彰 .四川在線[引用日期2021-04-25]
- 101. 全省脱貧攻堅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表彰名單 .甘肅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5-29]
- 102. 現任領導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1-06-02]
- 103. 國家知識產權局 信息傳播利用 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第三批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名單的通知 .國家知識產權局[引用日期2021-10-16]
- 104. 2021新增院士本科畢業院校盤點!吉大、北航表現出色 .微信[引用日期2021-11-21]
- 105. 關於首批現代產業學院名單的公示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引用日期2021-12-11]
- 106. 西南交大這棟教學樓入選魯班獎 .人民資訊[引用日期2021-12-19]
- 107. 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揭牌 .人民資訊[引用日期2021-12-21]
- 108. 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航空航天學院揭牌成立--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2021-12-03[引用日期2021-12-23]
- 109. 陸地交通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成功納入新序列 .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12-28]
- 110. 科學研究-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1-12-29]
- 111.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公佈第十批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名單的公告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2022-01-05[引用日期2022-01-06]
- 112. 四川省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試研發平台在西南交大正式揭牌--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1-18]
- 113.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楊愛華等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楊愛華等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1-25]
- 114. 第二輪“雙一流”高校名單公佈,147所高校入選 .新京報[引用日期2022-02-14]
- 115.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公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2-02-14[引用日期2022-02-16]
- 116.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公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2-02-14[引用日期2022-02-16]
- 117. 四川首批27個省級現代產業學院名單公佈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2-03-04]
- 118. 【科技日報】中泰共建軌道交通聯合實驗室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8]
- 119. 鐵路行業“兩紅兩優”名單發佈,點擊分享這份榮光! .全國鐵道團委[引用日期2022-05-17]
- 120. 一個全新的增長極和動力源:西南交通大學城市軌道交通學院舉行開工奠基儀式--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2021-05-14[引用日期2022-05-25]
- 121. 首批10個成都市青(少)年領事保護教育基地授牌成立 .瀟湘晨報-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6-18]
- 122. 中國工程院丁榮軍院士出任西南交大-中車時代微電子學院首任院長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6-24]
- 123. 交通運輸部 科學技術部關於公佈第二批國家交通運輸科普基地名單的通知-政府信息公開-交通運輸部 .交通運輸部.2022-08-30[引用日期2022-08-30]
- 124. 校史文化-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9-13]
- 125. 西南交通大學陸地交通防災減災科普基地獲批首個國家交通運輸科普基地--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9-15]
- 126. 西南交通大學大學校徽-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航空航天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航空航天學院[引用日期2022-10-14]
- 127. 西南交通大學陳維榮教授當選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10-24]
- 128. 2022年擬認定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公示 .國家鐵路局[引用日期2022-11-21]
- 129. 全國10家!西南交通大學獲批未來產業科技園建設試點--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11-29]
- 130. 西南交大獲批未來產業科技園建設試點-中國科技網 .中國科技網[引用日期2022-12-06]
- 131. 四川省交通土建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土木工程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2-12-15]
- 132. 西南交通大學獲批四川省首批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12-15]
- 133. 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引用日期2022-12-19]
- 134. 科研平台-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2-12-19]
- 135.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在京掛牌成立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3-01-08]
- 136. 四川省基地-西南交通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 .西南交通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引用日期2023-01-17]
- 137. 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西南交通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 .西南交通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引用日期2023-01-17]
- 138. 西南交通大學舉行化學學院成立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醫學院重組揭牌儀式-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1-18]
- 139. 西南交通大學誠邀全球英才依託申報海外優青項目,我們一道“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1-18]
- 140. 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行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揭牌儀式-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1-18]
- 141. 教育部級基地-西南交通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 .西南交通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引用日期2023-01-18]
- 142. 西南交通大學獲批交通運輸部交通強國建設試點--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1-19]
- 143. 【學黨史 開新局】西南交通大學入選首批高校專業化國家技術轉移機構試點單位--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1-19]
- 144. 碩士點-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1-24]
- 145. 公示公告 -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引用日期2023-02-10]
- 146. 機械工程學院召開新春茶話會-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3-02-13]
- 147. 西南交通大學2022年專業設置名單 .西南交通大學信息公開網[引用日期2023-02-15]
- 148. 西南交通大學參與共建天府宇宙線研究中心-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2-27]
- 149. 科研簡介-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引用日期2023-02-27]
- 150. 科技創新項目 .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引用日期2023-03-01]
- 151. 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引用日期2023-03-01]
- 152. 交大設計院中標四川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助力科技強國建設 - 成都西南交通大學設計研究院 .成都西南交通大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23-03-01]
- 153. 學校黨委召開第186次常委會(擴大)會議-黨史學習教育網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3-01]
- 154. 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3-01]
- 155. 四海同心,雲端共祝西南交大生日快樂! .澎湃[引用日期2023-03-01]
- 156. 外國語學院簡介 .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引用日期2023-03-03]
- 157. 西南交通大學美國研究中心部門簡介 .西南交通大學美國中心[引用日期2023-03-03]
- 158. 要聞 -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引用日期2023-03-03]
- 159. 學校領導率隊赴天府新區推進地校國際合作-西南交通大學未來技術研究院 .西南交通大學未來技術研究院[引用日期2023-03-03]
- 160. 中心概況-心理研究與諮詢中心 .西南交通大學心理研究與諮詢中心[引用日期2023-03-06]
- 161. 應急測繪與防災減災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驗收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引用日期2023-03-06]
- 162. 軌道交通運載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標識設計大賽通知-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 .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引用日期2023-03-07]
- 163. 西南交通大學安全技術相關研究單位加入國家鐵路局安全技術中心科技創新平台 .四川省軌道交通質量安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引用日期2023-03-10]
- 164. 西南交大校長徐飛新都繪藍圖:精耕千畝“創新谷” 形成融通世界的“國家標準” .川觀新聞[引用日期2023-03-10]
- 165. 西南交通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榮獲國家大學科技園績效評價“優秀”-西南交通大學產業處(國家大學科技園管理辦公室) .西南交通大學產業處[引用日期2023-03-13]
- 166. 簡介 NIIA-國際老齡科學研究院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3-13]
- 167. 西南交大獲批建設“新型工業化與製造強省研究智庫”-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3-16]
- 168. 四川,同日任命四市市委副書記 .新京報[引用日期2023-03-23]
- 169. 董裏 .中華名人網[引用日期2023-03-23]
- 170. 劉林芽-華東交通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3-23]
- 171. 西南交通大學獲批加入國際能源署“仿星器-螺旋器”技術合作項目(IEA SH-TCP)--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4-03]
- 172. 科研基地-西南交通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 .西南交通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引用日期2023-04-05]
- 173. 中心簡介-電氣工程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4-05]
- 174. 直擊高博會①丨西南地區高校外語教師發展聯盟在重慶成立 .百家號.2023-04-09
- 175. 西南交大獲批牽頭建設省級健康大數據研究與應用技術中心-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4-26]
- 176. 科研基地-西南交通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 .西南交通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引用日期2023-05-04]
- 177. 中國測繪學會智能化測繪工作委員會成立暨智能化測繪發展研討會在西南交大召開-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5-19]
- 178. 西南交通大學人工智能與社會意識實驗室揭牌 - 推薦 - .中國高新網 -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23-06-01[引用日期2023-06-01]
- 179. 餘敏明任西南交通大學黨委書記 .北京日報客户端.2023-06-13[引用日期2023-06-13]
- 180. 科研平台-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6-16]
- 181. 公共管理學院獲批“科技協同創新四川省軟科學研究基地”-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7-14]
- 182. 張慶偉同志任黑龍江省委書記 王憲魁不再擔任--時政--人民網 .手機人民網[引用日期2023-07-14]
- 183. 鐵道部長劉志軍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 盛光祖任黨組書記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3-07-14]
- 184. 柯尊平不再擔任十二屆四川省政協主席 .四川在線[引用日期2023-07-14]
- 185. 廖少華|廖少華為什麼被抓|遵義書記廖少華被查|廖少華出事落馬 .網易財經[引用日期2023-07-14]
- 186. 謝慶生 .中國農工民主黨[引用日期2023-07-14]
- 187. 盧春房院士話高考:奮鬥的人生最幸福—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引用日期2023-07-14]
- 188. 融媒策劃·聲動四局⑳ | 《奮鬥之路》:蔡慶華與鐵四局 .澎湃[引用日期2023-07-14]
- 189. 原副省長鞏德順赴省能源所參加煤炭專題調研彙總會-陝西省能源質量監督檢驗所 .陝西能源質量監督所[引用日期2023-07-14]
- 190. 四川省政府部分退休老領導調研天府新區|張作哈|張中偉 .網易[引用日期2023-07-14]
- 191. 遼寧省華僑歷史學會換屆暨遼寧省甲午戰爭史研究會成立大會召開--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3-07-14]
- 192. 鈕小明憶20多年前西南交大教學改革 推動工科學生提升人文素養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3-07-14]
- 193. 憶往昔、談成就,省人大原副主任盧秀珍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中共江西省委老幹部局-中國江西網首頁 .中共江西省委老幹部局[引用日期2023-07-14]
- 194. 嚴明紀律正風氣 護航改革朝前去 ——1987.11-1992.10查辦的典型案件掠影-江蘇大學後勤管理處(後勤服務集團) .江蘇大學後勤處[引用日期2023-07-14]
- 195. 曾湧泉 .延安革命紀念館[引用日期2023-07-14]
- 196. 院士館-中國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何華武 .中國工程院院士館[引用日期2023-07-14]
- 197. 工務局長趙祖康如何當上國民黨最後一任上海市長--黨史頻道-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引用日期2023-07-14]
- 198. 孫國吉副會長看望學會老領導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引用日期2023-07-14]
- 199. 佛山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佛山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7-14]
- 200.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新技術促進分會會長換屆工作會議在北京交大舉行 - 職教園地 - 【官網】甘肅北方技工學校 .甘肅北方技工學校[引用日期2023-07-14]
- 201. ——記九三學社成都市委原主委高慶教授 .同心四川[引用日期2023-07-14]
- 202. 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20年8月12日) .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7-14]
- 203. 青海省監察委員會主任簡歷 .青海日報[引用日期2023-07-14]
- 204. 四川任免郭春英、皮亦鳴、梁鋒、寧堅、餘遠友、姜亞軍等職務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3-07-14]
- 205. 趙月霞--中共青海省委領導活動報道集 .中共青海省委領導活動報道集[引用日期2023-07-14]
- 206. 內蒙古最新人事任免名單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3-07-14]
- 207. 中國達州 .達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7-14]
- 208. 達州市人民政府 .達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7-14]
- 209.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引用日期2023-07-14]
- 210. 為高鐵裝上“智慧大腦” ——記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安全控制技術研究院總工程師陳志強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23-07-14]
- 211. 孔遁到中鐵隧道局二處調研督導大商務管理暨項目管理效益提升三年行動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23-07-14]
- 212. 鄭建偉 .西南交大機械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3-07-15]
- 213. 領導團隊 .中鐵二院[引用日期2023-07-15]
- 214. 鐵建重工: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暨核心技術人員程永亮辭職 .每日經濟新聞[引用日期2023-07-15]
- 215. 領導動態| 蔡進會見中交協一帶一路物流分會會長趙春雷一行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引用日期2023-07-15]
- 216. 關於張建平等同志任職的通知 .南京市國資委[引用日期2023-07-15]
- 217. 中鐵二十三局集團有限公司 集團要聞 王政松會見鐵建重工副總經理劉海華 .中鐵二十三局集團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23-07-15]
- 218. 中國中鐵副總裁段永傳辭職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3-07-15]
- 219. 綠色機制砂石應用踐行者——貴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東敏 - 中國砂石骨料網|中國砂石網-中國砂石協會官網 .中國砂石協會[引用日期2023-07-15]
- 220. 中國鐵建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新聞 中國鐵建西南區域總部黨委書記由建到鐵建裝備調研 .中國鐵建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23-07-15]
- 221. 代表談報告|省人大代表丁建隆:打造以廣州為中心的半小時地鐵圈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3-07-15]
- 222.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黨委會 王立新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23-07-15]
- 223. 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16年7月19日) .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7-15]
- 224. 個人簡介 .西南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7-15]
- 225. 新武安 .國家統計局能源司司長鬍漢舟一行來武調研[引用日期2023-07-15]
- 226. 王曉棟出任河北省殘聯黨組副書記、副理事長,曾任團省委書記 .澎湃[引用日期2023-07-15]
- 227. 李登菊、陳文華、唐堅當選四川省政協副主席 .四川在線[引用日期2023-07-15]
- 228. 成都市第十八屆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秘書長簡歷 .成都日報[引用日期2023-07-15]
- 229. 信息公開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引用日期2023-07-15]
- 230. 省法院:李佳獲刑14年何華章獲刑8年半 各處罰金200萬 .四川在線[引用日期2023-07-15]
- 231. 嘉興市老年人體育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中國老年人體育協會[引用日期2023-07-15]
- 232. 李靜、段成剛當選為政協重慶市第五屆委員會副主席 .重慶政協[引用日期2023-07-15]
- 233. 房靈敏講主題教育專題黨課 .都安紀檢網[引用日期2023-07-15]
- 234. 國鐵集團原總工程師、技術總顧問鄭健受聘為我校兼職教授並做客“與大師面對面”名師講壇-北京交通大學新聞網 .北京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3-07-15]
- 235.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23-07-15]
- 236.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何忠友已兼任烏魯木齊市委書記|界面新聞 · 快訊 .界面新聞[引用日期2023-07-15]
- 237. 中國工程院 .中國工程院[引用日期2023-07-15]
- 238. 中國·成都 - 2010年成都市“兩會”特別報道 .成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7-15]
- 239. 新一屆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長、副市長名單出爐(附簡歷) .讀特新聞[引用日期2023-07-15]
- 240.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鐵路項目綜合效益評價研究座談會在我校舉辦 - 科研動態 -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23-07-15]
- 241. 市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市長 .簡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7-15]
- 242.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屆委員會常委簡歷(附照片) .成都發布[引用日期2023-07-15]
- 243. 王一宏、楊洪波、彭琳、宋朝華、王菲當選為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照片、簡歷) - 川觀新聞 .川觀新聞[引用日期2023-07-15]
- 244. 中國志願服務基金會理事會 .中國志願服務基金會[引用日期2023-07-15]
- 245. 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20年7月20日) .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7-15]
- 246. 崔保華不再擔任十二屆四川省政協副主席 .四川在線[引用日期2023-07-15]
- 247. 劉任遠、王乾任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 川觀新聞 .川觀新聞[引用日期2023-07-15]
- 248. 政協珠海市委員會 .珠海市政協[引用日期2023-07-15]
- 249. 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 .西南交大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引用日期2023-07-15]
- 250.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網站-公司治理欄目-董事會欄目 .中國工商銀行[引用日期2023-07-18]
- 251. 2020福布斯 - 2020年榜單 - 人 - 福布斯中國 | Forbes China .福布斯[引用日期2023-07-18]
- 252. 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自明(圖/簡歷) .交通界[引用日期2023-07-18]
- 253. 軌道交通集團總工程師朱敢平赴鐵科院集團調研交流 .天津軌道交通[引用日期2023-07-18]
- 254. 四川路橋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路橋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23-07-18]
- 255. 集團公司拜會中鐵一局 .中鐵長江交通設計集團[引用日期2023-07-18]
- 256. 蒲傑 .企查查[引用日期2023-07-18]
- 257. 22家央企48位領導人員職務變動|中國有色礦業|國資|職務 .新浪新聞中心[引用日期2023-07-18]
- 258. 中國建築集團原董事長官慶病逝,享年55歲 .環球網[引用日期2023-07-18]
- 259. 劉輝 .中國交建[引用日期2023-07-18]
- 260. 朱本珍專家介紹 - 專家團隊 - 中國中鐵科學研究院 .中國中鐵科學研究院[引用日期2023-07-18]
- 261. 朱穎 .中國中鐵[引用日期2023-07-18]
- 262. 57歲中國通號副總裁黃衞中逝世,曾榮獲詹天佑青年獎 .澎湃[引用日期2023-07-18]
- 263. 掌舵十餘年後 中國中鐵董事長李長進因年齡原因辭職 .新浪新聞[引用日期2023-07-18]
- 264. 汪建平、莊尚標看望慰問老領導老同志 .中國鐵道建築報[引用日期2023-07-18]
- 265. 中國中鐵黨委對中鐵大橋局主要領導作出調整 .中鐵大橋局集團[引用日期2023-07-18]
- 266. 中國橋“跨”出去,中鐵大橋局在“一帶一路”沿線建40多座橋樑 .新京報[引用日期2023-07-18]
- 267. 中鐵大橋局外部董事赴東南沿海重點工程項目開展調研活動 .澎湃[引用日期2023-07-18]
- 268. 中國南車劉化龍等人職務變動情況-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務院國資委[引用日期2023-07-18]
- 269. 馬裏麗笙酒店恐怖襲擊中3名不幸遇害中國公民在非洲二三事(圖)-百姓故事-人物頻道-中工網 .中工網[引用日期2023-07-18]
- 270. 中國鐵建外部董事到中鐵二十局調研 .澎湃[引用日期2023-07-18]
- 271. 鐵建裝備(01786):選舉執劉飛香為第三屆董事會董事長 .金融界[引用日期2023-07-18]
- 272. 城市軌道交通自主創新的積極踐行者——丁樹奎 .人民論壇網[引用日期2023-07-20]
- 273. 京東城市正式發佈城市操作系統 .中證網[引用日期2023-07-20]
- 274. “中國好人”走進珠澳特色思政大講堂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引用日期2023-07-20]
- 275. 關於瀚陽 .瀚陽國際[引用日期2023-07-20]
- 276. 徐立華--寧波波導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圖) .新浪科技[引用日期2023-07-20]
- 277. 鐵龍物流(600125.SH):張驥翼辭任董事長職務等 .金融界[引用日期2023-07-20]
- 278. 銀比金堅!中國女籃拿下世界盃亞軍,看秀域藍標如何閃耀賽場 .新浪財經頭條[引用日期2023-07-20]
- 279. 湖北101位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在京接受表彰-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荊楚網[引用日期2023-07-20]
- 280. 中央企業領導人員任免--組織人事-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引用日期2023-07-20]
- 281. 「代表委員·履職一年間」羅鵬代表:四份建議關注民生消費和數字經濟 .天眼新聞[引用日期2023-07-20]
- 282. 汪建平、莊尚標看望慰問老領導老同志 .澎湃[引用日期2023-07-20]
- 283. 四川人大網 .四川人大網[引用日期2023-07-20]
- 284. 關於開展西南交通大學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暨師德師風大講堂的通知 .西南交大教師工作部教師發展中心[引用日期2023-07-20]
- 285. 概述-中國農工民主黨 .中國農工民主黨[引用日期2023-07-27]
- 286. 徐麟-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引用日期2023-07-27]
- 287. 公司召開2023年第五次董事會 .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23-07-30]
- 288. 公司簡介 .中鐵鐵龍集裝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23-07-30]
- 289. 喜報:我院周志祥教授當選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3-08-02]
- 290. 楊丹出任西南交通大學校長 .光明網[引用日期2023-08-07]
- 291. 餘敏明任西南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王順洪不再擔任 .極目新聞[引用日期2023-08-07]
- 292. 王順洪任西南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3-08-07]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