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施仲衡

鎖定
施仲衡,男,漢族,1931年11月5日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上海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城市軌道交通專家,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顧問兼專家委員會主任,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都市快軌交通》雜誌主編。 [1] 
1950年,施仲衡在中國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土木系學習,任一年級青年團支部書記;1952年,入唐山鐵道學院橋隧系學習;1953年,任六十五軍某團技術員;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8月,在北京俄文專修學校留蘇預備班學習;1959年,獲莫斯科鐵道運輸工程學院副博士學位;回國後,他繼續在唐山鐵道學院任教,並且擔任隧道與地下鐵道教研室副主任,從事專業的教學與科研活動 [2]  。1965年,擔任北京地鐵工程局設計處工程師;1973年,任鐵道兵總字507部隊科研所所長;1976年,任基建工程兵科研設計院科研所所長;1981年,被國務院科學技術幹部局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級工程師”;1983年,被任命為北京市城建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1984年,被聘為中國地鐵工程諮詢公司總工程師;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被聘任為北京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11月,擔任北京交通大學城市軌道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 [3] 
施仲衡長期從事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設計研究工作。 [1] 
中文名
施仲衡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省蘇州市
出生日期
1931年11月5日
畢業院校
唐山鐵道學院、蘇聯莫斯科鐵道運輸工程學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籍    貫
上海

施仲衡人物經歷

1931年11月5日,施仲衡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上海人。
1949年8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50年考取唐山工學院(今西南交通大學)橋樑隧道系。1953年7月,留校任教 [2] 
1953年7月,參加抗美援朝工程隊,在開城板門店修建飛機場,任六十五軍某團技術員;11月,唐山鐵道學院橋樑隊道系任助教,並任系教師團支部書記。
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8月,在北京俄文專修學校(後更名為北京俄語學院)留蘇預備班學習。
1955年11月,被選派到蘇聯莫斯科鐵道學院攻讀地下鐵道專業研究生 [2] 
1957年1月1日,為鐵道部地下鐵道考察團做翻譯。
1959年,通過論文答辯,獲莫斯科鐵道運輸工程學院副博士學位;10月,任唐山鐵道學院(今西南交通大學)橋隧系隧道及地下鐵道教研室講師併兼教研室副主任,同時擔任北京地鐵工程局、鐵道部第三勘測設計院(天津)技術顧問。
施仲衡院士
施仲衡院士(6張)
1965年2月,擔任北京地鐵工程局設計處工程師;3月,擔任科研所所長。
1970年2月,正式入伍參軍。
1972年10月,到法國和匈牙利考察,回到中國後編寫考察報告。
1973年2月,任鐵道兵總字507部隊科研所所長。
1976年11月,北京地鐵工程由鐵道兵交由基建工程兵負責,任基建工程兵科研設計院科研所所長。
1977年10月,赴日本考察地鐵,編寫考察報告。
1979年5月,到法國、比利時考察“隧道模”。
1981年12月,被國務院科學技術幹部局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級工程師”。
1983年,基建工程兵設計研究院改名為北京市城建設計研究院,被任命為總工程師。
1984年,被聘為中國地鐵工程諮詢公司總工程師。
1989年8月,隨建設部領導到法國考察地鐵。
1999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兼任西南交通大學顧問教授,博士生導師 [2] 
2000年1月1日,被聘任為北京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11月,北方交通大學與北京城建院聯合成立城市軌道交通研究中心,擔任該中心的主任和博士生導師。 [3] 

施仲衡主要成就

施仲衡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60年,施仲衡作為北京地鐵局局長陳志堅和鐵三院院長史曉昭的隨員到廣州協助準備彙報材料,向中央軍委常委彙報北京地鐵深埋方案存在的問題,建議由深埋改為淺埋加防護方案,施仲衡向總參謀長楊成武和鐵道部副部長武競天彙報北京地鐵深埋修建方案存在的問題。
1965年9月,施仲衡主持北京地鐵工程局科研室工作,解決工程中的難題,如古城段失火後襯砌結構處理、過河段圍護結構施工、1:1鋼管混凝土柱試驗等。
1966年11月,施仲衡在北京市宋家莊主持盾構試驗技術工作。
1969年9月,施仲衡完成壓縮混凝土盾構試驗,推進了80米,壓縮混凝土強度在400千克/米2以上。
1970年2月,施仲衡在鐵道兵第十五師作戰科主持了北京地鐵1號線總結工作,組織編寫了11本總結報告,涉及線路、防水、通風等專業,並組織編制地鐵1號線戰備預案。
1978年8月,施仲衡根據基建工程兵司令員李人令指示研究“隧道模”。
1984年12月,施仲衡開始北京地鐵復興門至西單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和主持復興門至八王墳線路規劃方案及初步設計,並參與研究北京地鐵西單車站暗挖施工。
1989年10月,施仲衡向伊朗德黑蘭地鐵公司考察團介紹北京地鐵建設及設備系統和投資情況,經考察團研究後,選定中國地鐵的車輛及設備系統,並請中國地鐵工程諮詢公司給予諮詢,協助修建德黑蘭地鐵。
1993年1月,施仲衡主持北京地鐵13號線、5號線、6號線、7號線、8號線、9號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評估;主持北京5號線盾構國際招評標工作;參與研究奧運期間地鐵保證運營安全及奧運開、閉幕式結束時地鐵的運營方案;為北京地鐵縮短行車間隔,提高運輸效率提供建議;主持上海地鐵明珠線2號線、11號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評估工作;6月,主持廣州地鐵1號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評估。
1994年8月,施仲衡主持重慶2號線跨座式單軌系統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評估。
1995年1月,施仲衡主持評審法國索菲圖公司為蘇州市編制的地鐵規劃方案。
1996年1月,施仲衡主持北京地鐵線網規劃的國際招、評標工作;5月,又主持重慶2號線初步設計審查,提出了較多需要研究落實的問題,待修改通過後,又協助研究解決跨座式單軌系統(城市軌道交通的新制式)的三大技術難題。
1997年1月,施仲衡主持深圳地鐵1號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評估,其後乂主持1號線全部車站和區間隧道的初步設計審查。
1999年9月,施仲衡主持南京地鐵1號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評估和初步設計審查,其後組織專家協助解決施工中發生的難題。
2000年6月,施仲衡代表中國工程院參加全國交通工作會議,提出要研究中國大城市綜合交通體系。
2001年5月,施仲衡主持中國工程院主動諮詢項目“降低地鐵工程造價及工程建設管理等若干問題的研究”。
2006年1月,施仲衡主持長沙、武漢、石家莊、濟南、福州、杭州、蘇州、無錫、南昌、西安、昆明等十多個城市的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評估和工程諮詢工作;12月,施仲衡與黃衞院士一起主持國家科技支撐重點項目“新型城市軌道交通技術”(206BAG02B00)。主要包括6項內容:(1)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發展體制和創新模式;(2)建立城市軌道交通綜合規劃體系;(3)構建城市軌道交通標準體系;(4)研究具有自主項目知識產權的城市軌道交通運行與控制系統;(5)重點突破中低速磁懸浮交通系統;(6)研製100%低地板輕軌車輛。 [3] 
  • 學術交流
1990年1月,施仲衡參加國際隧道協會十六屆年會,做了題為“北京地鐵建設和發展”的報告。
1993年4月,施仲衡應邀參加在阿姆斯特丹召開的國際隧道協會第十九屆年會,並做了題為“中國大城市地鐵建設的發展狀況”的報告。
2007年9月,施仲衡組織舉辦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與運營安全國際研討會。 [3] 
  • 學術專著
出版日期
名稱
作者
出版社
2009年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新技術第三集》
施仲衡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7年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新技術第二集》
施仲衡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年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新技術第一集》
施仲衡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7年
《地下鐵道設計與施工》
施仲衡
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4] 
  • 科研獲獎
獲獎年份
獲獎項目名稱
獎項名稱
2010年
北京城建集團最高科技獎
2004年
《地鐵設計規範》制訂與應用
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1998年
《地鐵設計規範》
建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5] 

施仲衡人才培養

  • 教授課程&編寫教材
1961年1月,施仲衡主講“地下鐵道”專業課並指導學生畢業設計,主編本科生的教材《地下鐵道》。 [3] 
  • 講座報告
2011年3月26日下午,應石家莊鐵道大學科技處、研究生學院、交通學院、土木學院的邀請,施仲衡在春暉樓四樓會議室做了題為“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現狀和發展動態”的學術報告。 [6] 
  • 指導學生
截至2016年8月,施仲衡已培養31名博士和博士後。 [7] 

施仲衡榮譽表彰

年份
榮譽稱號
1961年12月
唐山鐵道學院“先進工作者”
1991年1月1日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北京市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
1993年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9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8年9月
終身成就獎(北京城建設計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授予)
2008年12月
突出貢獻顧問(北京市規劃委員會評)
2010年11月
科技特殊貢獻獎(北京交通大學授予) [1]  [3] 

施仲衡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職務
1988年5月
北京市人民政府第三屆專業顧問團顧問
1990年5月1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第四屆專業顧問團顧問
1992年1月1日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與地下工程分會副理事長
1998年1月1日
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部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2000年3月
重慶市軌道交通專家委員會主任
2000年7月
北方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教授
2007年4月
香港地鐵公司名譽顧問
2011年10月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協會顧問
2011年1月1日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資深院士聯誼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
2012年3月
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 [3] 

《地鐵與輕軌》主編、編委會主任 [8] 

施仲衡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施仲衡的父親施純丞是章太炎的關門弟子,在國學方面頗有造詣,畢生從事教育工作,在施仲衡的幼年記憶裏,母親在飢貧交迫中早逝,兄弟被迫分離,父親淪落街頭賣字畫養家的畫面,耳聞目睹國家積貧羸弱、家破人亡的世象,讓施仲衡尤其渴望國泰民安的生活,也謹遵父命更加刻苦地讀書。 [7] 
1955年1月1日,施仲衡在唐山鐵道學院參加集體婚禮,與李太惠結為夫妻。 [3] 
  • 結緣鐵路
施仲衡受到了舅舅陳昌言(陳昌言是中國橋樑專家,後來擔任南京長江大橋的總工程師)的鼓勵,“中學畢業時舅舅對我説,你去學‘鐵路’吧。現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未來火車一定會跑遍華夏大地,學‘鐵路’大有作為。” [9] 

施仲衡人物評價

施仲衡對於推動城市軌道交通健康、可持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9] 科學網評)
施仲衡是新中國第一個留蘇學地鐵專業的人,參與中國首條地鐵的建設,中國城市軌道交通事業的開拓者之一 [7] 北京交通大學評)
施仲衡院士是中國地鐵建設的開拓者,城市軌道交通界的首席權威專家 [6] 石家莊鐵道大學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