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省部共建大學

鎖定
省部共建大學(Provincially and Ministerially Co-constructed University),又稱部省共建大學,是指國家部委地方政府共同建設的高等院校。
中文名
省部共建大學
外文名
Provincially and Ministerially Co-constructed University
創辦時間
2004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主管部門
教育部及其他中央部委、地方政府
類    型
綜合、理工、政法、師範、農林、醫藥、藝術、民族、軍事等
所屬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
重要平台
教育部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
學校屬性
部屬高校、省屬高校
區別概念
省部部共建高校部省合建高校

省部共建大學基本介紹

歷史上中國高等學校多隸屬於國家不同的部委,各個部委辦自己特色的高校。國家教育領導體制改革後,中央將原來的部委所屬高校調整為教育部主管和部分其他部委主管,其他高校改由省級地方政府管理,即形成了21世紀初的高校隸屬格局:少數中央部(委)屬高校和多數地方政府所屬高校。中央部屬高校得到的資源較多,發展較快,而大多數省屬高校得到的財政支持較少,其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004年,教育部經過認真、慎重的論證和研究,決定與河南省重點共建鄭州大學,此即中國第一所省部共建大學的由來。同年決定與中西部無教育部直屬高校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共建一所地方所屬大學,即省屬高校與教育部共建。
教育部在山西大學設立教育部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由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辦公室(原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司)直接領導,立足於省部共建或重點支持高校,掛靠山西大學開展研究工作。中心成立以來,一直得到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司和各共建高校的重視與支持,成為省部共建大學相互學習與發展的重要平台。
自2004年河南省與教育部共建鄭州大學以來,共建進一步擴展到東部沿海經濟發達省(市)份,如浙江、廣東、福建、 江蘇、上海、山東等。至此,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有了地方政府與教育部共建大學。據統計,2004年到2011年,全國省部共建了22所高校,2012年到2014年3年間就增加了21所,2015年增加23所,2016年更是多達35所,2017年也有15所,已有近120所高校進入省部共建大學。 [3] 
2018年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已由財政部和教育部聯合下達,總經費高達114.6億元,其中一部分正是撥給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山西大學、河北大學、鄭州大學、南昌大學雲南大學貴州大學海南大學青海大學西藏大學內蒙古大學廣西大學寧夏大學新疆大學石河子大學等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的14所高校由此前的“省部共建”升級為“以部為主、部省合建”高校行列,這14所高校所在的省份均沒有一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將獲得更多中央投入的專項經費,在人才引進、科研平台等方面支持,有利於縮小與中央部屬高校的差距。同年,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為教育部與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第一所中醫藥院校 [4-5] 
2019年1月15日,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正式簽署關於共建南京大學等13所“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意見,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正式簽署關於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的意見。至此,江蘇15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全部進入部省共建行列,包括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蘇州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師範大學 [177] 
2019年12月26日,教育部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簽署《共建四川大學等8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協議》。根據協議,教育部和四川省將共同推進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等8所“雙一流”高校建設。 [6] 

省部共建大學效益作用

一方面為雙一流工程建設,建設國內一流及國際知名高水平大學,中央部委拉動地方政府配套支持部委直屬大學的發展規劃,讓直屬高校得到更多的地方資助。 [7]  另一方面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是推動地方發展的軟實力,是一個省的金字招牌,省級政府越來越重視區域內高校的發展。需要大力支持省屬高校依靠自身特色積極爭取相關國家部委的資金和資源支持,以從戰略上最大程度破解其發展受限的不利局面,推動自身的快速發展甚至是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於是就形成了又一國家層面意義的“省部共建大學”。
教育部將吸納這些學校參與由教育部召開的直屬高校會議,並給予與直屬高校相應的待遇,教育部還將視條件和可能給予省部共建高校一定的經費投入支持,對共建高校的改革、發展、建設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指導與扶持,指導共建高校制訂完善戰略發展規劃、科學定位、辦出特色,在區域高等教育事業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加強對共建高校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指導;扶持共建高校加強人才培養基地、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建設;吸收共建高校參加教育部召開的直屬高校的重要會議,進一步推動其與教育部直屬高校的相互學習和信息交流。教育部支持這些學校建設本區域內乃至全國範圍內辦學實力強、辦學水平高,有獨特優勢地位和影響力、國內一流的高水平大學。
省部共建大學旨在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促進高等教育的合理佈局和協調發展,提高中國高等教育整體水平,推進教育公平,更好地為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省部共建大學主要分類

教育部與地方政府共同建設的高校
中央部委拉動地方政府配套支持相關高校發展的規劃,對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高校進行共建,以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大學 [1] 
教育部和其它部委共同建設的高校
教育部和其它部委(各行業部門)對各行業領域的高水平行業特色型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進行共建,強化社會服務能力,發揮這些行業特色重點大學在行業內的頭部效應
教育部以及其它部委共建的省屬高校
教育部以及其他部委共建部分實力較強的省屬大學,促進建成在全國範圍內綜合實力強、辦學水平高,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高水平大學。
教育部為此設立教育部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辦公室直接領導,立足於省部共建。
此外,教育部還吸納這部分高校參加教育部直屬高校的部分會議。 [2] 
其它國家部委共建的省屬大學
這些高校在某一或多個行業領域有較強的師資和科研基礎,各部委由此加強對這些高校的支持力度,由各部委與地方省市簽署省部共建協議,積極發展強勢學科,提高綜合實力,建設一批行業內具有巨大影響力的高水平大學。

省部共建大學學校名單

教育部與地方政府共建
  • 部屬高校
省區
學校名稱
共建方
北京
北京大學
教育部、北京市、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海洋局、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
中國人民大學
教育部、北京市
清華大學
教育部、北京市、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水利部、國家海洋局、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
北京交通大學
教育部、交通運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 [8] 
北京科技大學
教育部、北京市、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9] 
北京郵電大學
教育部、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部
北京化工大學
教育部、北京市、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10-11] 
中國農業大學
教育部、北京市、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水利部
北京林業大學
教育部、北京市、國家林業局
北京中醫藥大學
教育部、北京市、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北京師範大學
教育部、北京市、國家海洋局
北京外國語大學
教育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外交部
北京語言大學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教育部、北京市、商務部
中央財經大學
教育部、北京市、財政部
中國政法大學
教育部、北京市
中國傳媒大學
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華北電力大學
教育部、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公司、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中央美術學院
教育部、文化和旅遊部
中央音樂學院
中央戲劇學院
國際關係學院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教育部、北京市、國家海洋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教育部、北京市、應急管理部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教育部、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2] 
天津
南開大學
教育部、天津市
天津大學
教育部、天津市、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水利部、國家海洋局
天津師範大學
教育部、天津市 [174] 
中國民航大學
教育部、天津市、民用航空局
遼寧
東北大學
教育部、遼寧省、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瀋陽市 [13] 
大連理工大學
教育部、遼寧省、水利部、國家海洋局、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大連市
吉林
吉林大學
教育部、吉林省、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農業農村部、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
東北師範大學
教育部、吉林省 [14] 
黑龍江
東北林業大學
教育部、黑龍江省、國家林業局
上海
復旦大學
教育部、上海市、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
同濟大學
教育部、上海市、國家海洋局
上海交通大學
教育部、上海市、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海洋局、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
華東理工大學
教育部、上海市 [15] 
東華大學
教育部、上海市 [16] 
華東師範大學
教育部、上海市、國家海洋局 [17] 
上海外國語大學
教育部、上海市
上海財經大學
教育部、財政部、上海市
江蘇
南京大學
教育部、江蘇省、國家海洋局
東南大學
教育部、江蘇省、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南京農業大學
教育部、江蘇省、農業農村部
河海大學
教育部、江蘇省、水利部、國家海洋局
中國藥科大學
教育部 、江蘇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18] 
中國礦業大學
教育部、江蘇省、應急管理部
江南大學
教育部、江蘇省 [19] 
浙江
浙江大學
教育部、浙江省、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海洋局、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
安徽
合肥工業大學
教育部、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福建
廈門大學
教育部、福建省、國家海洋局、國防科技工業局、廈門市 [20-21] 
山東
山東大學
教育部、山東省、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中國海洋大學
教育部、自然資源部、山東省人民政府、青島市人民政府 [22]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教育部、山東省、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山東師範大學
教育部、山東省
湖北
武漢大學
教育部、湖北省、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水利部、國家海洋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華中科技大學
教育部、湖北省、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海洋局、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教育部、湖北省、財政部
武漢理工大學
教育部、湖北省、交通運輸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海洋局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教育部、湖北省、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局 [23] 
華中農業大學
教育部、湖北省、農業農村部
華中師範大學
教育部、湖北省人民政府 [170] 
湖南
湖南大學
教育部、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中南大學
教育部、湖南省、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
廣東
中山大學
教育部、廣東省、國家海洋局、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華南理工大學
教育部、廣東省、國家海洋局、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重慶
重慶大學
教育部、重慶市
西南大學
教育部、重慶市、農業農村部
四川
四川大學
教育部、四川省、水利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
電子科技大學
教育部、四川省、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24] 
西南交通大學
教育部、四川省 [6]  、成都市 [159] 
西南財經大學
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 [171] 
陝西
西安交通大學
教育部、陝西省、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9]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教育部、陝西省、農業農村部、水利部、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 [25]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教育部、陝西省、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26] 
陝西師範大學
教育部、陝西省人民政府 [172] 
長安大學
教育部、陝西省、交通運輸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甘肅
蘭州大學
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甘肅省、蘭州市 [173] 
《教育部直屬高校與行業部門共建情況統計表》資料來源: [27] 
  • 省屬高校
省區
學校名稱
共建時間
共建方
河南
鄭州大學
2004年
河南省、教育部
河南大學
2008年
河南省、教育部
河南師範大學
2015年
河南省、教育部 [40] 
新疆
新疆大學
2005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部
伊犁師範大學
2015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部 [41] 
石河子大學
2009年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部
塔里木大學
2019年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部
貴州
貴州大學
2005年
貴州省、教育部
貴州師範大學
2015年
貴州省、教育部
雲南
雲南大學
2006年
雲南省、教育部
雲南師範大學
2013年
雲南省、教育部
雲南民族大學
2015年
雲南省、教育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42]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
2015年
雲南省,教育部 [157] 
廣西
廣西大學
2007年
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部
廣西師範大學
2015年
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部 [43] 
內蒙古
內蒙古大學
2008年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部
西藏
西藏大學
2010年
西藏自治區、教育部
寧夏
寧夏大學
2011年
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部
青海
青海大學
2012年
青海省、教育部
四川
西南科技大學
2013年
四川省、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西南石油大學
2019年
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 [44] 
成都理工大學
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自然資源部 [167] 
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
成都中醫藥大學
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
西昌學院
2020年
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江西
南昌大學
2013年
江西省、教育部
井岡山大學
2007年
江西省、教育部
江西財經大學
2012年
江西省、教育部、財政部
江西師範大學
2012年
江西省、教育部
江西理工大學
2013年
江西省、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
江西中醫藥大學
2020年
江西省、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45] 
陝西
延安大學
2005年
陝西省、教育部
西北大學
2009年
陝西省、教育部
吉林
延邊大學
2005年
吉林省、教育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163] 
湖南
湘潭大學
2005年
湖南省、教育部
湖南師範大學
2018年
湖南省、教育部
山西
山西大學
2005年
山西省、教育部
河北
河北大學
2005年
河北省、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燕山大學
2014年
河北省、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
河北工業大學
2014年
河北省、教育部、天津市 [46] 
河北師範大學
2014年
河北省、教育部
石家莊鐵道大學
2015年
河北省、教育部、國家鐵路局
河北農業大學
2015年
河北省、教育部 [47] 
海南
海南大學
2007年
海南省、教育部、財政部 [48] 
海南師範大學
2015年
海南省、教育部 [49] 
黑龍江
黑龍江大學
2012年
黑龍江省、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浙江
浙江工業大學
2009年
浙江省、教育部
寧波大學
2012年
浙江省、教育部、寧波市
浙江工商大學
2015年
浙江省、教育部、商務部 [50-51] 
中國美術學院
2016年
浙江省、教育部、文化部 [52] 
浙江中醫藥大學
2017年
浙江省、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53] 
上海
上海大學
2013年
上海市、教育部
上海中醫藥大學
2018年
上海市 、教育部
江蘇
蘇州大學
2018年
江蘇省、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54] 
南京師範大學
2015年
江蘇省、教育部
南京審計大學
2011年
江蘇省、審計署、教育部、財政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2012年
江蘇省、教育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海洋局
南京林業大學
2018年
江蘇省、教育部 [176] 
江蘇師範大學
2014年
江蘇省、教育部
揚州大學
2015年
江蘇省、教育部 [55] 
南京郵電大學
2018年
江蘇省、教育部 [56] 
南京中醫藥大學
2018年
江蘇省、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57] 
江蘇大學
2021年
江蘇省、教育部、農業農村部 [158] 
遼寧
東北財經大學
2012年
遼寧省、教育部、財政部
瀋陽航空航天大學
2014年
遼寧省、教育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航天局) [58] 
天津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
2012年
天津市、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156] 
天津中醫藥大學
2018年
天津市、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59] 
天津工業大學
2018年
天津市、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60-61] 
天津師範大學
2023年
天津市、教育部 [175] 
山東
山東財經大學
2012年
山東省、教育部、財政部
濟南大學
2014年
山東省、教育部
山東師範大學
2014年
山東省、教育部
廣東
汕頭大學
2012年
廣東省、教育部、李嘉誠基金會 [62] 
華南師範大學
2015年
廣東省、教育部
福建
福州大學
2012年
福建省、教育部
福建師範大學
2012年
福建省、教育部
重慶
西南政法大學
2012年
重慶市、教育部
甘肅
西北師範大學
2009年
甘肅省、教育部
蘭州理工大學
2017年
甘肅省、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北京
北京電影學院
2013年
北京市、教育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首都師範大學
2014年
北京市、教育部
湖北
武漢科技大學
2013年
湖北省、教育部、首鋼集團、寶鋼集團、鞍鋼集團公司、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中國冶金科工集團、中國中鋼集團公司 [63] 
湖北大學
2013年
湖北省、教育部
安徽
安徽大學
2013年
安徽省、教育部
安徽師範大學
2013年
安徽省、教育部
地方高校獲得了教育部的共建,能夠得到教育部共建的基本上都是各地區的地方高校佼佼者,不僅僅中西部的高校獲得了教育部的共建,很多東部發達地區的省屬強校也獲得了教育部共建。而且,從2012年起,進入到教育部共建的高校數量開始顯著增多,越來越多的地方特色強校都獲得了教育部的共建,其中的很多還獲得了其他部委的聯合共建,例如:燕山大學東北財經大學浙江工商大學等都是教育部和其他部委一起和地方政府共建。 [37-38]  教育部為此設立教育部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由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辦公室直接領導),每年都會定期召開省部共建工作研討會,立足於省部共同重點支持高校。
由於上世紀90年代末許多部屬高校劃歸省管理(即中央與地方共建高等學校),在相關文件中確曾有提及部省共建這一概念,但教育部在以官方網站上最新權威發佈的文件明確了現有意義的省部共建大學與這些高校無關。 [39]  曾有很多原部屬高校如兵工七子天津工業大學中原工學院石家莊鐵道大學等眾多高校屬於此範疇,其中一部分高校如河北地質大學河南工業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等陸續與各部委重新簽署了共建協議,成為了省部共建大學,而中原工學院等眾多此類高校由於暫時沒有與各部委簽署共建協議,則尚未成為現有意義上的省部共建大學。由於在教育部在其官方網站上於2015年5月與2019年7月發佈的《省部共建地方高校情況統計表》中沒有其後的這些高校,因此暫時將這些高校歸為廣義的省部共建大學,而本類非教育部與省重點共建的地方高校。
其他部屬高校與行業部門共建
學校名稱
共建方
哈爾濱工業大學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國家海洋局、黑龍江省人民政府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國家海洋局、山東省人民政府、威海市人民政府 [28]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國家海洋局、深圳市人民政府
哈爾濱工程大學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國家海洋局、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黑龍江省人民政府 [29-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工程院
北京理工大學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
西北工業大學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陝西省人民政府、西安市人民政府
南京理工大學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蘇省人民政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蘇省人民政府、中國民用航空局 [31]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山西省人民政府 [155]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教育部、中國科學院、安徽省人民政府
大連海事大學
交通運輸部、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遼寧省人民政府、大連市人民政府 [32] 
中央民族大學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教育部、中國科學院北京市人民政府 [33-34] 
中南民族大學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教育部、中國科學院、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漢市人民政府
西南民族大學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教育部、中國科學院、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
西北民族大學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教育部、中國科學院、甘肅省人民政府
北方民族大學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教育部、中國科學院、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大連民族大學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教育部、中國科學院、遼寧省人民政府大連市人民政府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外交學院
外交部、教育部
其他部屬高校與地方政府共建
學校名稱
共建方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四川省人民政府
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衞健委與地方政府共建
2012年5月,教育部、衞生部(現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發佈關於實施臨牀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的若干意見,意見指出,教育部、衞生部將共建一批部屬高校醫學院(部、中心),促進醫學教育改革。同時,教育部、衞生部與地方政府共建一批地方醫學院校,推動衞生人才培養和區域醫療衞生事業發展。 [65] 
2011年,全國醫學教育改革工作會議上提出實施“教育部、衞生部、省級政府共建地方醫學院校試點”等重大改革項目,以提升地方醫學院校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推動共建高校在區域高等教育中發揮引領示範作用,為區域醫療事業健康發展提供支持。 [66] 
  • 部屬高校
  • 省屬高校
學校名稱
共建方
所在地
中國醫科大學
教育部
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
遼寧省人民政府
瀋陽 [69] 
安徽醫科大學
安徽省人民政府
合肥
温州醫科大學
浙江省人民政府
温州
南方醫科大學
廣東省人民政府
廣州
南京醫科大學
江蘇省人民政府
南京 [70] 
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 [71] 
哈爾濱醫科大學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
哈爾濱 [72] 
重慶醫科大學
重慶市人民政府
重慶 [73] 
首都醫科大學
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 [74] 
河北醫科大學
河北省人民政府
石家莊 [75] 
新疆醫科大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
烏魯木齊 [76] 
寧夏醫科大學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銀川 [77-78] 
內蒙古醫科大學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 [79] 
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南寧 [153] 
貴州省人民政府
遵義 [115] 
湖南省人民政府
衡陽
地方政府與其他部委共建
其他部委與地方政府共建高校
共建方
學校名稱
所在地
交通運輸部 [168] 
重慶市
重慶交通大學
重慶
上海市
上海海事大學
上海
湖南省
長沙理工大學
長沙
山東省
山東交通學院
濟南
陝西省
長安大學
西安
江蘇省
南通大學
南通
湖北省
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
福建省
集美大學
廈門
文化和旅遊部
北京市
中國戲曲學院
北京
中國音樂學院
上海市
上海戲劇學院
上海 [83] 
上海音樂學院
山東省
山東藝術學院
濟南
廣西自治區
廣西藝術學院
南寧
江蘇省
南京藝術學院
南京
浙江省
浙江音樂學院
杭州 [84] 
水利部
河南省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鄭州
河北省
河北工程大學
邯鄲
湖北省 [64] 
三峽大學
宜昌
江西省
南昌工程學院
南昌
浙江省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杭州
湖北省
長江大學
荊州
甘肅省
甘肅農業大學
蘭州
湖南省
湖南農業大學
長沙
廣東省
華南農業大學
廣州
黑龍江省
東北農業大學
哈爾濱
河南省
河南農業大學
鄭州
河北省
河北農業大學
保定
安徽省
安徽農業大學
合肥
山西省
山西農業大學
晉中
山東省
山東農業大學
泰安
江西省
江西農業大學
南昌
遼寧省
瀋陽農業大學
瀋陽
吉林省
吉林農業大學
長春 [164] 
江蘇省
江蘇大學
鎮江 [113] 
江蘇省
揚州大學
揚州 [179]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北京市
北京建築大學
北京
遼寧省
瀋陽建築大學
瀋陽
江蘇省
南京工業大學
南京
陝西省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西安
安徽省
安徽建築大學
合肥
山東省
山東建築大學
濟南
吉林省
吉林建築大學
長春
江蘇省
蘇州科技大學
蘇州 [91] 
四川省
成都理工大學
成都
江西省
東華理工大學
南昌
河北省
河北地質大學
石家莊
安徽省
安徽工業大學
馬鞍山 [107] 
湖南省
南華大學
衡陽 [154] 
河北省
河北環境工程學院
秦皇島 [114] 
工業和信息化部
江蘇省
南京郵電大學
南京 [108] 
山西省
中北大學
太原 [155] 
湖南省
南華大學
衡陽 [109] 
重慶市
重慶郵電大學
重慶 [110] 
廣西自治區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桂林 [111] 
陝西省
西安郵電大學
西安 [112] 
天津市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
天津 [156] 
安徽省
安徽理工大學
淮南
河北省
華北理工大學
唐山
河南省
河南理工大學
焦作
黑龍江省
黑龍江科技大學
哈爾濱
遼寧省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阜新
陝西省
西安科技大學
西安
湖南省
湖南科技大學
湘潭 [98] 
吉林省
長春工程學院
長春 [99] 
山東省
山東科技大學
青島 [100]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青海省
青海民族大學
西寧
廣西自治區
廣西民族大學
南寧
貴州省
貴州民族大學
貴陽
湖北省
湖北民族大學
恩施
西藏自治區
西藏民族大學
咸陽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民族大學
通遼
呼和浩特民族學院
呼和浩特 [97] 
河北省
河北民族師範學院
承德
甘肅省
甘肅民族師範學院
合作
湖南省
吉首大學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四川省
西昌學院
涼山彝族自治州
貴州省
凱里學院
凱里 [169] 
上海市
上海科技大學
上海
浙江省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上海
教育部、地方政府與國防科工局共建
國防科工局和教育部將按照“同等優先、擇優扶強”的原則,支持共建高校加強國防特色學科建設、國防科技創新基地和創新團隊建設以及軍工特色專業人才培養等工作,充分發揮學校專業優勢,鼓勵和支持高校承擔軍工科研任務,加強與軍工企事業單位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推動學校軍民融合發展。
國防科工局與教育部(地方政府)共建高校牌匾
2016年6月30日,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在北京召開國防科技創新基地和共建高校座談會,期間公佈了“十三五”期間共建高校第一批名單,共有16所教育部直屬高校獲得國防科工局和教育部共建,25所地方高校獲得國防科工局和地方政府共建。2018年7月,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教育部聯合發文,確定了“十三五”期間新增8所共建高校。至此,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共24所。這標誌着學校在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中將發揮更大作用。 [80-82] 
國防科工局與地方政府共建高校
共建方
學校名稱
所在地
遼寧
瀋陽航空航天大學
瀋陽
吉林
長春理工大學
長春
江蘇
蘇州大學
蘇州 [85] 
江蘇科技大學
鎮江 [86] 
湖南
湖南科技大學
湘潭
湘潭大學
南華大學
衡陽
山東
山東理工大學
淄博
江西
東華理工大學
南昌
南昌航空大學
山西
中北大學
太原
陝西
西安工業大學
西安
浙江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杭州
河南
河南科技大學
洛陽
上海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
河北
河北大學
保定 [87] 
河北科技大學
石家莊
華北理工大學
唐山
燕山大學
秦皇島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廊坊
黑龍江
黑龍江大學
哈爾濱
哈爾濱理工大學
黑龍江工程學院
雲南
昆明理工大學
昆明 [88] 
四川
四川輕化工大學
自貢 [166] 
其他國家局、央企與地方政府共建
其他國家局、央企與地方政府共建高校
共建方
學校名稱
所在地
浙江
浙江傳媒學院
杭州 [116] 
山西
山西傳媒學院
太原 [117] 
北京
北京印刷學院
北京 [118] 
湖北
武漢體育學院
武漢 [119] 
上海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 [120] 
四川
成都體育學院
成都 [121] 
遼寧
瀋陽體育學院
瀋陽 [122] 
陝西
西安體育學院
西安 [123] 
浙江
中國計量大學
杭州 [92] 
湖南
湖南工業大學
株洲 [93] 
吉林
吉林財經大學
長春
國家旅遊局
廣西
桂林旅遊學院
桂林 [124] 
海南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三亞 [125] 
河南
鄭州 [126-127] 
河南農業大學
四川
成都 [128] 
陝西
西安 [129] 
四川
成都 [178] 
江西
南昌 [130] 
江蘇
南京郵電大學
南京 [108] 
河南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鄭州
江西
華東交通大學
南昌 [131] 
甘肅
蘭州 [132] 
遼寧
大連交通大學
大連 [132-133] 
其他國家局、央企與地方政府共建高校
共建方
學校名稱
所在地
遼寧
大連海洋大學
大連
上海
上海海洋大學
上海
廣東
廣東海洋大學
湛江
廣西
欽州 [94-95] 
浙江
寧波大學
寧波
浙江海洋大學
舟山 [96] 
國家林業局
湖南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長沙
江蘇
南京林業大學
南京
內蒙古
內蒙古農業大學
呼和浩特
福建
福建農林大學
福州
雲南
西南林業大學
昆明
新疆
新疆農業大學
烏魯木齊
河南
河南農業大學
鄭州
浙江
浙江農林大學
杭州
安徽
安徽農業大學
合肥
江西
江西農業大學
南昌 [89] 
河北
河北農業大學
保定
吉林
北華大學
吉林 [90] 
江西
東華理工大學
南昌
湖南
南華大學
衡陽
黑龍江
東北石油大學
大慶
四川
西南石油大學
成都
陝西
西安石油大學
西安
遼寧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撫順
湖北
長江大學
荊州
重慶
重慶科技學院
重慶
江蘇
常州大學
常州
廣東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茂名
遼寧
瀋陽理工大學
瀋陽
陝西
西安工業大學
西安
湖北
武漢
河南
河南工業大學
鄭州
江蘇
南京財經大學
南京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地方政府共建高校
共建方
學校名稱
所在地
上海
上海中醫藥大學
上海
天津
天津 [101] 
廣東
廣州中醫藥大學
廣州
江西
江西中醫藥大學
南昌 [102] 
甘肅
甘肅中醫藥大學
蘭州 [103] 
四川
成都中醫藥大學
成都
江蘇
南京中醫藥大學
南京
河南
河南中醫藥大學
鄭州
河北
石家莊
山西
山西中醫藥大學
太原
廣西
廣西中醫藥大學
南寧
雲南
昆明 [104] 
西藏
拉薩 [105] 
山東
濟南 [106] 
安徽
合肥 [161] 
陝西
咸陽 [162] 
吉林
長春 [165] 
地方政府與部委共建專科高等職業院校
地方政府與其他部委、央企共建專科高等職業院校
共建方
學校名稱
所在地
民政部
湖南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長沙
重慶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重慶
商務部
江西
南昌
司法部
浙江
浙江警官職業學院
杭州
水利部
河南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開封 [134] 
文化和旅遊部
浙江
浙江旅遊職業學院
杭州 [135] 
交通運輸部
浙江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杭州
應急管理部
湖南
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
長沙
甘肅
蘭州 [136] 
廣西
廣西安全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南寧 [137] 
生態環境部
湖南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長沙 [138-139]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黑龍江
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
哈爾濱
貴州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
銅仁 [140]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浙江
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寧波 [14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湖北
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荊州 [142] 
江西
江西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撫州 [143]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湖南
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
株洲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
浙江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杭州
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
紹興 [144] 
江西
南昌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浙江
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
温州 [145-146]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
黑龍江
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哈爾濱 [147]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上海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
上海 [148]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
湖北
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武漢 [149] 
江蘇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 [150] 
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
河南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鄭州 [151] 
湖南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衡陽 [15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