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苗醫

鎖定
苗醫源遠流長,苗家醫藥已經有三、四千年的歷史。苗族的醫藥常常與神秘、神奇這樣的詞彙聯繫在一起,自成體系,尤以其內病外治的療法聞名中外,成為民族醫藥的一枝奇葩。苗族民間還有“千年苗醫,萬年苗藥”之説。
中文名
苗醫
類    別
醫生
所屬民族
苗族

苗醫主要特點

苗醫對病因的認知和對疾病的命名、分類等,皆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並體現了一定的規範性。

苗醫觀點

苗醫認為人體患病與不良的自然環境、氣候有很密切的關係。

苗醫簡介

苗醫對病因的認知和對疾病的命名、分類等,皆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並體現了一定的規範性。
鳳凰的苗族,稱苗醫為“匠嘎”,苗藥為“嘎雄”,分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四種。在苗族語言中,沒有與漢族中詞義完全相同的“病”字,只有相近的“麼”和“母”。“麼”的本意為勞累,“母”即“疼痛”,病的意思是引申出來的。如果一個人身體某部位、或心理或精神抵禦不住過量的負荷,必然會導致氣血、經絡的運動不正常,產生疼痛難受的現象,而治病就是要採取種種手段使氣血、經絡疏通,恢復正常,達到疼痛消除,各個器官發揮正常功能的目的。基於此,除了醫藥之外,苗醫還採用其它許多治療的手段:如刮痧散氣、彈筋活血、刺活散淤、燈火止痛、油針挑濃、蒸酒祛風、火罐撥氣等。

苗醫苗醫理論

苗醫內容簡介

苗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活動和與疾病、傷害作鬥爭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的醫療經驗,成為我國傳統醫藥寶庫中的一部分。苗醫對病因的認知和對疾病的命名、分類等,皆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並體現了一定的規範性。

苗醫致病病因

苗醫認為人體患病與不良的自然環境、氣候有很密切的關係,他們認為日、月、寒、暑、風、霜,雨、露、霧都可釀製風毒、氣毒、水毒寒毒、火毒等毒氣侵犯人體而致病;另有飲食不調、意外傷害、勞累過度、房事不節、情志所傷、先天稟賦異常等也是導致各種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

苗醫疾病命名

苗醫對疾病的命名具有樸素、生動的形象思維特點,他們根據疾病外觀徵象,多以動、植物形象、聲音、金屬色澤等取類比象命名,如雙上肢抽搐象鷂鷹閃翅的叫 “鷂子經”,膝關節紅腫發亮、形如貓頭的叫“貓頭證”,色形如高梁的“高梁痘證”,色澤如銅、鐵的“銅療”、“鐵療”等。另有以主症、病因、病變部位命名或互為結合命名的,如“米黃證”、“雪皮風證”、“寒風經”、“白口菌”、“男色證”,“月家樂證”等。
在苗族醫生中流行着“病有一百單八證”的説法,但因地域及分支的不同,有將一百單八證分解為“三十六經、七十二證”、有叫“三十六證、七十二疾”、或稱“四十九證、四十九翻、十丹毒”,據説這些數字只是為了應一百單八的概念,並非確切的定數。一般來説,苗醫是根據各種疾病的某些共同屬性而將疾病進行歸類,分為經、證、翻、龜、小兒胎病、新生兒抽病、丹毒、疔、癀、花、瘡等類。

苗醫疾病分類

經類
凡以發病急驟、病勢險惡,並以發熱、抽搐、昏迷或疼痛為主症的一類疾病大都歸為“經”類,如36經有:仙麥經(馬牙經),麥坐經(走馬經),替謬經(魚肚經),錄慕經(錄慕經),渣太經(天吊經),代替經(肚腹經),獨經(迷沉經),翻鬥經(腳翻經)、鬧青經(心經)……等。操黔東方言的苗醫稱尚有7經病:學嗯(扯經)、衣批嗯(半邊經)、啞嗯(啞經)、讀嗯(火經)、生嗯(冷經)、哈嗯(快經)、幹嗯(慢經)。
證類
凡以疼痛、吐瀉、發熱、咳嗽、出血、痘、疹等為主症,或某症狀單獨出現,或幾個症狀同時出現的各種疾病,苗醫將這一類疾病歸為“證”類,如72證有:巴鼓幹證(公雞證)。沙謬證(青沙證)。昏拓證(頭瘟證)、能鋼證(鋼蛇證)、沙體證(紅沙證)。代公證(狗心證)、布容證(羊毛證)、巴轉證(擺子證)、豪指證(黃病心)、孟朱替證(水臌證)等。操黔東方言的苗醫補充了常見證如拿約證(黃鱔證)、嗯欒證(迷經證)、愛我證(烏鴉證)、胡西證(縮筋證)…… 等二十多種。
翻類
因在烈日下久曬,或感受瘴嵐穢濁之氣所致的各種急證,如口鼻出血、心腹疼痛、厥逆吐瀉、昏迷痙厥等,並伴見某種動物形態動作的,苗醫統稱為翻,包括硃砂翻(硃砂翻)、心經疔翻(心經疔翻)、巴古翻(烏鴉翻),代構翻(狗翻),界構翻(白眼翻)、大能翻(蛇翻)、松拿翻(啞巴翻)、姑寶姐翻(蛤蟆翻)…… 等49種。
農村小兒中,常見因營養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所致的消瘦神疲、毛髮乾枯厭食好哭、哭聲細微、夜眠驚惕等症,苗醫根據其不同見症及哭聲稱為小兒12胎病:胎麥(馬胎)、胎育(牛胎)、胎容(羊胎)、胎幹(雞胎)、胎構(狗胎)、胎板(豬胎)、胎忙(貓胎)、胎訣(金胎)、胎嘔(銀胎)、胎崩(花胎)、胎奈(人臉)、胎慢(猴胎)。
抽病
是初生小兒最常見的一類對各種有害環境不適應性或過敏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身熱面黃、煩躁啼哭、吐奶厭食、噴嚏流淚、指紋色紫等,根據病因及表現不同而有不同的抽病,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幾朗抽(日抽)、巧抽(煙抽)、靛抽(靛抽)、都抽(木抽),此外尚有月、露、風、雨、人、畜、水而致病者,但較為少見。
丹類
本病發病急驟,初起有發熱惡寒頭痛、骨節痛、噁心等全身症狀,繼而出現皮疹,皮疹略高於皮膚,色紅如塗丹,邊緣清楚,表面光亮灼熱,其大如掌,繼而擴散,甚者遍身,或癢或痛,發無定處,根據其初發部位及擴散路徑不同,苗醫將其分為10丹毒:晝買丹(飛灶丹)、晝買松丹(走灶丹)、晝麥丹(鬼火丹)、晝真度丹(天火丹)、晝汁鬥丹(天灶丹)、晝卡煮丹(水丹)、晝替丹(葫蘆丹)、晝勞丹(野火丹)、晝保鬥丹(煙火丹)、晝漏丹(壺漏丹)。
癀類
初起患部腫痛,繼而向深層和周圍擴大,形成大片紅腫熱痛的硬塊,四周漫腫,伴全身寒熱症狀。常見有讀仿(火癀)、歐仿(水癀)、恨松仿(巴骨癀)節。
花類
多因癀類失治誤治而來,後期皮膚紅腫潰爛、腐肉外翻突起,其形如花狀,此時多伴有人體消瘦,面色蒼白,食慾不振,低熱等全身症狀,因其病灶發於某處而名某花,如哥巫榜(奶花)、骨汁榜(背花)、娘榜(坐花),另有一些不是因癀失治而來,只因其病灶如某種物體開花狀,或呈現某種花紋而得名,如蠟榜(蠟燭花),講姑買榜(蘿蔔花)等。
疔類
是一種急性皮膚傳染性疾病,因其病灶形小根深,頑硬如釘而得名,好發於人體暴露部位,如頭面及四肢末端,並伴有寒戰高熱、煩渴引飲,甚則昏迷譫語。本病發病急驟,病情兇險,不急治則死。根據疔發特點,有樣幹不公(飛疔)、歐幹不公(水疔)、那幹不公(幹疔)、讀公(火疔)、倒公(銅疔)、哨公(鐵疔),此外根據發生部位不同還有節骨疔、箍頸疔、手板疔、腳板疔等。
瘡類
指病灶表淺的一類皮膚病,據其不同性狀及發生部位有:讀萬潑(火旋瘡)、幹紐潑(白口瘡)、哥巫潑(乳瘡)等。
是長在腹內形似龜背的各種包塊。包塊質軟,按之消失,起手復現,聚散無常叫崩播(氣龜);質較硬,按之不消叫向播(血龜);按之堅硬如石叫衣播(石龜)。包塊圓而無角屬陰叫“母龜”,圓而有角屬陽叫“公龜”。
據統計,苗醫掌握病種有200餘種,廣泛涉及到內、外、婦、兒、神經、精神、骨傷、皮膚、寄生蟲及各種傳染病流行病等,其歸類方法自成體系,並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及規範性。但因地域不同,方言有別,各地苗族醫在疾病命名、證治上有不盡相同之處,有同名異症、同症異名的現象,如:同叫“飛蛾證”,湘西方言的“飛蛾證”其臨牀表現發熱鼻翼煽動、咳嗽氣急、胸痛等;黔東方言的“飛蛾證”臨牀表現是發熱、扁桃體紅腫疼痛等。又如黔東方言的“雷公證”是頭部劇烈疼痛,以戴帽一圈尤甚,而湘西方言之“雷公證”則是以胸痛、咳嗽、吐血等為其主症,“同名異症”者治法迥異。另有“同症異名”者,如同樣表現為好食生米、面色萎黃、浮腫乏力的,湘西方言稱為“米黃證”,黔東方言稱為“黃腫病”;同樣表現為口乾舌燥、多食多飲、腹脹大而形體消瘦者,有的地方稱“魚肚經”,有的地方稱為“水證”,“異名同症”者其治療方藥一般是相同或相似的

苗醫苗醫病學

苗醫認為毒、虧、傷、積、菌、蟲是導致人體生病的六種因素,而這六種因素歸根結底都要以毒害力的方式才能致病。產生髮冷、口渴、腹痛、出汗、頭昏、出血、昏睡、氣魄不旺等病徵。苗醫所講的病症,多是形象化的病名,如:症、疾、風、痧、驚、翻、僕、經等。病候,是病變症候的簡稱,也就是疾病出現的症候羣。疾病的病候共有17種,即積毒病候、雄毒病候、惡毒病候、疼痛病候、急熱病候、急冷病候、內冷病候、火毒病候、瀉肚病候、胃弱病候、交環不和病候、虧損病候、風冷氣水毒病候、氣壅病候、外漏病候、危急病候、混雜病候。
因這六種致病因素,苗醫素有“無毒不生病”之説。如常可遇到的風毒、冷毒、火毒、氣毒、水毒、鹽毒等。診斷疾病是通過把脈、聽聲、觀察顏色、詢問病情,用手觸、摸、扣、打、刮、按、搬、量等傳統方法,觀察人體皮膚的顏色,精神的變化,體温、脈搏、呼吸、心跳、血壓、語音反射功能等方面的異常,觀察身體的汁水、尿液、血氣、病原體等致病物以及指紋、舌象、目色、鼻竅、咽喉、耳道、肛門、尿口、淋巴、筋骨皮肉的形態結構變化等。
在索取到可靠的診斷依據後,就開始整病。整病必須遵循治病原則,如失水的病人,就必須補液;腸梗阻,治療當用趕毒法而不能用止塞法;心力不足,應當用補心的方法,假若使用退火的藥物去治療,使心力更虧,就會出現血壓下降、循環衰竭、腦架失養、本命無依等危急病徵。

苗醫苗醫診斷

苗醫診病

苗醫講的開懵開豆,漢語譯為看病,即是診斷疾病。診病可從多方面獲取資料,為疾病診斷提供有價值的依據。主要是考察以下三方面:
觀察氣魄的動態,皮膚的顏色,精神的變化,以及體温,脈搏,呼吸,心跳,血壓,語音,反射等方面的異常,以對認定疾病的輕重緩急及預後提供參考資料。
觀察人體的汁水,漿液,血氣,排泄物代謝物病理產物,病原體等致病物以及各組織的實質等,以索取致病的物質證據。觀察病人外在和內在的物質結構變化情況,如察指紋、舌象、目色、鼻竅、咽喉、耳道、肛門、尿口、性器、淋巴、炎腫病灶、筋骨皮肉、內臟的形態結構變化等,以對診病提供結構學的依據。
通過一分為三的考察,再把有意義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才可以作出正確的診斷。

苗醫診斷方法

苗醫在理論上有“兩病兩綱”之説,即將一切疾病歸納為冷病、熱病兩大類,“兩綱”即“冷病熱治、熱病冷治”兩大治則。現將診斷方法簡述如下。苗醫通過望、聽、嗅、問、摸、彈等方法蒐集疾病表現的各種症狀和體徵,結合天時地域及其他條件進行綜合分析,辨清冷、熱二病,分別所屬病證,為治療原則和具體治法提供重要依據。
(一)望診主要望形態、神志、面色、眼球、四毛(頭髮、眉毛、睫毛、毫毛)、口舌、耳殼、鼻、指紋、指甲、手掌、二便、病灶等,尤對望四毛、口舌、鼻、指紋、指甲、掌紋方面獨具特色。
1.望四毛:病人頭髮光澤,無明顯改變,主病情輕而易治,病中頭髮失澤,枯槁而亂,是重病久病之象,治療較難。小兒頭髮乾枯無澤,捲曲,眉亂而堅,為“牛胎”病,頭髮枯黃而亂,多為“豬胎”病。眉毛亂而失澤,欲皺眉而眉不舉,稱“眉下坎”是重症病象,眉光禿而面膩為“麻風證”,眉如新月多聰賢,眉亂細軟失澤多體弱。睫毛難舉,或舉而不靈為重病,舉而靈者為輕病,雙睫毛舉而不閉為“突眼病”,單睫舉而不全閉多見於“中風證”。
望毫毛主要是以兩鬢角下、兩肘、兩膝以下部位,觀其色澤、順亂情況,毫毛豎而捲曲為慢性病,豎亂、枯槁、失澤為重病。望耳殼耳殼枯黃、薄而透亮為冷病、久病,耳殼紫紅為熱病,小兒耳殼萎黃、薄而透亮、指甲色紫、喜咬於指為“花胎”病。
2.望口舌:通過對口腔粘膜、口唇色澤、形態、舌質、舌色舌態、舌苔等變化來診斷疾病,口腔粘膜色紅為熱病,色淡為冷病,色紫暗而黑為重症,粘膜呈溝路形糜爛、分泌膿液、味臭為“白口膩”,口內生瘡色白如菌朵樣突起叫“白口菌”。唇色深紅為熱病,蒼白失澤為冷病,孕婦唇蒼白謹防難產,唇青時時吐涎,母子難全。久病突見唇若塗朱或人中色白,或上唇縮短,皆為病情危重之象。舌紅為輕熱,絳紅為重熱,紫而幹為極熱,舌淡白或青藍或紫潤者皆為冷病,舌邊緣長出兩條肉筋抱住大舌(叫雙龍抱柱),或舌生惡肉頭大蒂小、潰爛而臭,或舌下長出一條似舌非舌的半月狀腫物,將大舌往上頂者均為熱病,舌胖大淡潤,邊有齒印者為冷病。
3.望鼻:鼻腔淡白無澤、鼻尖色白,或青、黃失澤為冷病;若腔內潮紅或赤腫,或鼻尖色紅為熱病。男子鼻翼色黑下連人中,多有陰莖、睾丸疾患;女子鼻翼色黑多有經帶疾患。鼻內生瘤稱為“鼻舌”。初病鼻煽為熱病,久病鼻煽為冷病。病中鼻尖歪斜主病危。
4.望指紋;主要用於小兒,觀察食指外側的脈絡紋,脈絡粗壯一端名“蛇頭”,細小一端名“蛇尾”,粗壯端由指根往指尖爬行名“去蛇”,主傷於濕氣為冷病;由指尖往指根爬行名“來蛇”,主傷於風雨為熱病,脈絡連接間斷,形如滴水狀,時隱時現,名“流珠”,主傷食;連接間斷,形如丸珠者名“圓珠”,主熱病。
5.望指甲:指甲色蒼或青,按之回血緩慢,或久病甲青者為冷病;指甲紅紫、按之回血快者為熱病;指甲扁平或凹陷,周圍隆起,多為肝病;若數根或全部指甲中心呈一橫條鼓出多為心病;若呈豎條破裂多見於“米黃證”或老年人(老年性甲退化)。
6.望手掌:大、小魚際紅赤為熱病,蒼白為冷病,黃而枯瘦為慢性病,枯燥色黑為腎病,長期色紅,刮之退色,即刻復紅為肝病,大魚際的弧形褶皺紋下端近掌根處的分叉叫“撐叉”,其位置低則孕育功能強,位置高則體衰而孕育功能弱,位置靠近掌心處稱不育線,多為孕育能力差。
(二)聽診主要聽病人説話、呻吟、咳嗽、呼吸、打呃腸鳴、排屁等聲音變化診斷疾病。若聲音高亢有力,或重濁氣粗者為熱病;聲低沉長無力者多為冷病。初病語音聲嘶為熱病,久病聲嘶為冷病。因惱怒而咳聲連作,氣不得續,甚或咳血為“氣咳”,連續大聲呻吟,雙手抱腹、翻來滾去,表情痛苦,面色蒼白或青,伴大汗淋漓者多為“鯉魚擺灘經”。
(三)嗅診是醫生嗅病人的體氣、口氣及排泄物、分泌物的‘氣味變化以診斷疾病。如大便焦臭、小便渾濁而臭,或排屁臭如腐蛋,或汗後有酸臭味均為熱病。若大便腥臭、小便清長無臭,或久病屁多不臭均為冷病。
(四)問診主要問發病時辰、冷熱、疼痛、汗出、飲食、睡眠、二便、經帶等內容。如初病發冷熱,或先熱後冷、先冷後熱、冷熱相兼皆為熱病,長期發冷怕冷、或低熱者,均為冷病;急性頭痛為熱病,久病頭痛為冷病;急性腹痛、飽痛、絞痛、刺痛、白天發作、喜冷拒按者均為熱病,腹部久痛、餓痛、隱痛、冷痛、夜晚發作、喜温喜按者為冷病;腰部急痛、脹痛、熱痛為熱病,久痛、冷痛、木痛、痠痛、隱痛為冷病。初病有汗,汗熱身熱者為熱病,病中無汗,或久病汗出,或夜間汗出、汗冷身冷者為冷病,病重而大汗淋漓不止者為危候。病中喜冷飲、多食易飢者為熱病、喜熱飲或口淡食少為冷病,喜食泥土、生米等異物者多為“蠱疾”,喜吃自己的衣襟、佈扣、穀米者為“米黃證”,若久病重病不進飲食,突然狂食暴飲不知飽食足者為病危,預後不良
(五)摸診主要指摸脈及病人體表的有關部位。苗醫將脈象稱為“大脈”(馬之意),以喻脈搏跳動象馬奔跑一樣有節律,脈象有病脈、喜脈、壽脈之分,脈位有頭部脈、寸口脈、腕部、五指、內外踝、內外膝眼下、足背、左乳下共16處。
1.頭部脈稱“大脈杯”,有雙耳門前脈、耳後高骨下脈、雙下頜下脈三處,此三處脈快而有力為熱病,有發熱頭痛等症狀,慢而無力為冷病。
2.上肢脈叫“大脈兜”,又稱“上馬脈”。包括肘脈、腕後脈、五指脈。肘脈位於肘部外側,此處脈律紊亂多主消化道疾病,脈搏消失主病情危重。腕後脈分關脈和祿脈,關脈在掌後橫紋由橈側端起至尺側端止,依次分為外關、中關、內關。祿脈在掌後橈骨小頭內側緣,從遠心端起依次為上、中、下三部,祿脈又稱總脈,是診斷疾病的主脈,但對某些疾病則要與其他脈位合參,如婦科的“月家樂證”既切祿脈又需與七點零二脈合參,重危病人既切祿脈又切下馬脈的內膝眼下脈,如內膝眼下脈消失、祿脈微弱,病人在9日內醫治得當尚有生機,否則預後不良;內膝眼下脈消失而祿脈正常,病雖重預後良好。祿脈快而有力為熱病,慢而無力為冷病,極弱或難摸到是危候。通過祿脈可測婦女“空喜”、“實喜”,停經婦女雙手祿脈圓滑應指多有妊為實喜,左手中部比右手下部搏動有力,妊娠多成功,右手下部比左手中部有力,雖妊娠但易流產。
祿脈有規律地跳三次停一次為三點零脈,跳四次停一次為四點零脈,以此類推有五點零脈、六點零脈,七次停搏一次,而虎口脈不停為七點零二脈,主婦女月家病。五指脈是患者各指第一、二節的兩側脈位,快而有力為熱病,慢而弱為冷病,拇指脈快而有力主頭痛、頭昏,為驚駭所致。食指脈快而有力主冷熱間發、噁心嘔吐等,為外感所致。中指脈快而亂主心痛、胃痛無名指脈急而亂,病情朝輕暮重。小指脈急強,病情日輕夜重,主下身疾患,如帶下證、月家證,及男子陰囊、附睾等部疾病。胸部脈又稱“大脈攔”,在左乳附近,分天脈、地脈、命脈。天脈在左乳上方,地脈在左乳中右下方,命脈在左乳左下方,此三部脈太弱,主多種“翻”病,過強多為心臟疾患。
3.下肢脈又稱“大脈鬧”,分內踝外踝、足背三處。內踝脈在內踝上三寸至內膝下三寸處,此脈極弱或停搏多有下肢疾病或重危病。外踝脈在外踝上三寸及外膝下三寸處,正常人此脈較弱,若脈洪大主下肢疾病,如發於下肢的丹毒、疔、癜、癀等。足背脈在足背第一、二趾間後一橫指處,此脈消失為重病或足疾。摸診中對病人有關部位的觸摸,以瞭解局部的温度、痛覺、色塊的形狀、大小、軟硬、波動感等判斷疾病。以摸前額對5歲以下小兒疾病診斷的功夫尤精,部位是由兩眉中點起至前髮際連線,分上、中、下三部,醫生以食指、中指、無名指指腹分別摸病兒的上中下三部,三部皆灼手者為熱病,可伴有鼻塞、氣粗、咳嗽、發熱等;三部發涼為冷病,可伴有發冷、嘔吐、腹瀉等;上、中兩部灼手者為受驚駭所致;下部灼手甚於上、中二部,多為飲食積滯
(六)彈診 醫者用五指提彈患者腋前、肩背、脊旁、肘窩、胭窩等處大筋或皮膚,若緊束不知疼痛,或隨着提彈有色塊隆起,或提彈處皮膚迅速出現烏黑色瘀點或瘀斑,並伴有劇烈頭痛或胸腹痛,面蒼唇白,指尖逆冷,噁心欲嘔或吐瀉等,多為“翻”病。

苗醫苗醫治療

苗醫所稱的“兩綱”即“冷病熱治、熱病冷治”,是他們治病的兩大法則,具體治法則分內治法和外治法,其外治法尤為豐富,並體現了濃郁的民族特色和治療特點。
常用治療法則包括:趕毒法,敗毒法,攻毒法,止痛法,冷療法熱療法,提火法,退火法,止瀉法,健胃法,幫交環法,補體法,表毒法,退氣法,止塞法,解危法。這苗醫治病的十六大法,是針對十六種病候而立。趕毒法治療積毒病候,敗毒法治療雄毒病候,攻毒法治療惡毒病候,止痛法治療疼痛病候,冷療法治療急熱病候,熱療法治療急冷病候,提火法治療內冷病候,退火法治療火毒病候,止瀉法治療瀉肚病候,健胃法治療胃弱病候,幫交環法治療交環不和病候,補體法治療虧損病候,表毒法治療風冷氣水毒草病候,退氣法冶療氣壅病候,止塞法治療外漏病候,解危法治療危急病候。

苗醫常見外治

苗醫在長期的臨牀實踐中,創造了簡便、廉價的治療方法20餘種,其中外治法尤為豐富,並體現了濃郁的民族特色和治療特點。常見外治法如下:
用碎瓷片鋭端或鐵製針具在指(趾)尖、指(趾)甲旁、肘窩膕窩、人中、舌下青筋等處點刺出血、視病情放一至數滴血。
刮治法
用銅錢(或筷子、麻絲)蘸桐油(或菜油)、藥液,在脊柱兩側、胸部肌肉豐厚處,頭頂、前額、鼻樑、後項、腹股溝、四肢內側等處進行刮治,一般是從內向外或從上向下刮,力量適度,刮至該處出現暗紅色瘀點或瘀斑即可。亦可用生薑塊進行刮治。
爆燈火療
燈草芯浸透桐油或菜油,在燈上點燃後往選定的部位迅捷點灼,可聽見輕微的爆炸聲,被點處皮膚可見高粱大小的白色焦點。
生薑叭法
醫者將適量生薑嚼爛含於口中,以口對準患者穴位用力吸至發紅,穴位有百會、印堂風池風府肩井神闕、湧泉等。
以上四法屬於急救療法,多用於各種突發性急證。
氣角療法
用2~3寸長牛角尖,在尖端銼一小孔,治療時將角的圓口緊按於患處,醫者用嘴從小孔處將角內空氣吸出,造成角負壓,然後用蜂蠟迅速密封小孔,角即緊附於患處皮膚。主治麻木、疼痛、扭傷等。
有滾生蛋和熟蛋兩種。滾生蛋:取生蛋一隻洗淨晾乾,然後用此蛋在前額、胸、背、腹部、手足心等處來回或順時針滾動,至雞蛋發熱為止,主治熱病。滾熟蛋:用治冷病的單藥或具有重鎮作用的金、銀首飾與雞蛋同煮,蛋熟後將蛋取出稍候,然後用熱蛋在患者前額、額角、背部、胸腹部不斷滾動,使熱力和藥力透過皮膚入內達到治療冷病的目的。
毛茛搗絨,取一團如花生米大小包額角或掌面腕橫紋中點,有癢痛感即去掉,有水泡發出,可治療"擺子"、"牙痛"等。
將藥物裝在特製小布袋內,佩戴於身,或直接將藥物縫在小兒帽緣上,使藥物氣味通過口鼻吸入來防治疾病,此法多用於小兒。
可根據病情分全身或局部燻蒸法
1.全身燻蒸法:在土坎邊挖個深洞,洞上架數根粗木棍(能夠承受一個成人的重量),木棍下面置一口鍋,放入藥物加適量水燒開產生蒸氣後,將火撤去,然後在木棍上鋪墊一層松枝,四周用席或布圍住,令病人裸坐其中,頭露於外,讓藥液蒸氣燻蒸患者至全身汗出為止。主治全身風濕麻木、疼痛、皮膚病等。
2.局部燻蒸法:用藥罐將藥煎好後從火上取下,將患處直接放於藥罐口,或將藥液連渣倒入盆中以藥液熱氣燻蒸患處,主治局部疾患,還有用口鼻對着藥罐口燻蒸治療咳嗽鼻塞不通等。
視疔、癀大小,選用特製的不同規格的鐵針,然後估量疔、癀頂端與根部的距離,用卡子卡在針尖適當部位(避免刺入過深或不及),將鐵針燒紅從疔、癀頂端垂直刺入,當速進速出。主治疔、癀類疾病。
抹酒火療法
在粗瓷碗內倒適量白酒點燃,醫者用手不斷蘸燃燒的白酒敷於患處,並施以摸、拍、揉、捏等手法。主治風濕麻木,關節疼痛、軟組織損傷等。
燒藥火療
取綠豆大小的硫黃,或米粒大小的麝香置於選定部位,用火媒子將其點燃,燒至患者不能忍受時去掉。此法具有較強的散寒除濕止痛之功。
紙媒筒療法
取5寸長竹筒1個,同草紙浸透熔解後的蠟,裹於竹筒的一端,另一端罩住肚臍,然後點燃蠟紙,至蠟紙燒盡。主治小兒腹脹腹痛、腹瀉、食慾不振等。
根據病情需要,採用不同的藥物和製劑敷於選定部位以治療疾病。
1.用鮮藥搗爛外敷患處或肚臍。可治皮膚、筋骨、關節、臟腑疾病。
2.用桐油煎雞蛋製成蛋餅,趁熱敷於臍腹上。
3.取活雞1只,剖開胸腹趁熱僕在患者胸腹上。此兩法主要用於各種冷病。
4.將小雞崽與鮮接骨藥共同捶爛搗絨,敷於骨折部位,可以接骨。
顆粒狀食鹽炒熱裝入布袋內,趁熱熨肚臍、胸腹、背心及其他病灶,也有醫者直接用手掌蘸桐油烤熱後為患者熨以上各部位,本法主要用於各種病情輕微的冷病。
刮脊抽腿療法
用銅錢蘸桐油刮背脊兩側大筋,然後握住患者腳踝用力抽動其雙腿。主治部分抽搐或痿癱類疾病。
用手蘸白酒在病人小腹及大腿內側用力拍擊,至病人痛不可忍為止。主治"扯腸風"、"縮陰症"等。
用藥煎水或鮮藥搗爛兑水外洗全身或局部病灶。主治各種皮膚病、痹證偏癱等。
藥針療法
根據病情不同有硫黃針和糖藥針兩種。
(1)硫黃針療法
取縫衣針1枚,將針尾插入筷子頭內,僅留出1.5毫米左右的針尖紮緊備用。在一粗瓷碗內燃燒硫黃,待熔化後用針尖蘸硫黃點刺患處,視患處大小點刺1至數針不等。
(2)糖藥針(又名弩藥針)療法:以川烏、草烏、南星、一支蒿半夏半截爛、斷腸草等30多種鮮藥榨汁,將藥汁置放於陰涼通風處晾曬濃縮成膏狀,然後收藏於瓷瓶內備用。用時以竹籤挑出一小點如黃豆大,用500毫升酒或冷開水稀釋,並加入適量的虎尿、馬蜂尿(蜂毒),然後用上述針具蘸藥水刺患處,視患處大小點刺1至數針。此兩法皆主治風濕麻木、疼痛、偏癱等。
取清水1碗,醫者定神運氣後,用手指在水面上空根據不同病情畫符,並默唸口訣或投入必要藥物,然後將此水噴向病人患處,可止血、止痛、安胎、催產、清熱、消腫等。此法類似於心理暗示、氣功療法的原理。
食療
根據不同季節食用某種食物或飲料達到一定的保健或治療作用。如清明節前後採摘清明菜洗淨,加入糯米飯中做成"清明粑"蒸熟食用,可以清熱解毒或治勞傷筋骨疼痛,夏日則常以酸菜、酸湯為菜餚或飲料,可生津解暑、開胃止瀉,冬臘月則釀製糯米甜酒食用活血行血、補體禦寒,另外還有"熱羊冷狗"之説,認為羊肉尤其是羊肝具有清熱瀉火之功,夏天適當食之可瀉熱清暑,冬季則食狗肉能補虛禦寒、強筋健骨。

苗醫用藥特色

苗醫用藥多是植物藥動物藥及少量礦物藥。藥的特徵歸納起來有熱、冷和不熱不冷三種;熱藥可治冷病,冷藥可治熱病,和藥可補體質、治虧損病。藥物的“結構素質”決定藥力及藥性:“質粘者易消化,補氣力,清頭腦;質糯者難消化,強筋生血,易傷肚;質沙者好吃,補血肉,和血脈,較難消化,容易產生多屁;質面者餬口,補肉補氣,利關節,較易消化,多食令人胃弱......”。
苗藥對採製有一定要求。植物藥在有效成分富足時採集。如根類藥宜在植株茂盛至翌年抽苗前採集,莖葉宜在生長旺期,花類宜在待放時,果實在初熟間,芽力求嬌嫩鮮美,皮類以漿汁富足為好,魚、蝦、蟲、獸要辨別真假,腐敗者不能入藥;礦物、金屬宜剔淨雜質。藥物製作包括一般加工、炮製、提煉、合成及劑型改革等。
苗醫用藥配方有兩個法則,配單不配雙及三位一體。配單不配雙,就是隻用1,3,5,7,9之類成單的藥物種數配方,而不用2,4,6,8之類成雙的藥物種數配方。三位一體,就是領頭藥、鋪底藥、監護藥三類藥物共組成方。領頭藥,是針對病情起主要作用的藥;鋪底藥,是對領頭藥有相資作用或對身體有補益作用的藥;監護藥,是緩解領頭藥、鋪底藥的劣性和毒副作用,督促共達病所的藥。這三類功用藥與別的藥物共配成方,形成三位一體,才能發揮藥物的良好療效。因此,在選藥配方時,在選藥上、用藥分量上、製作方法上以及服藥方式、禁忌事項等方面,都要注意發揚事物之間的良性關係,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苗醫藥學源流

傳説苗族醫藥學起源於母系氏族社會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有個祖傳八代的著名苗醫大師,名叫龍玉六,他在生前根據對小時師父畫像的回憶,複製了一張“喔登嘎像”,他用漢話解釋為“母藥王像”。其畫像是一個古老時代的女人,皮膚有毛,上身裸露,下穿樹葉,垂乳,赤腳,手持醫具,充分表現了為子孫後代祛病保身的慈母之心,也表現了苗族人對本民族醫藥學淵源的追溯之意。用社會發展的眼光來看,苗族的母系氏族早於父系氏族一兩千年。在這漫長的年代裏,由於母親對子女後代的病痛傷損問題思想負擔最重,當然她們就會首先研究醫藥,並會有所發現、發明、發展和更新,這是苗族醫藥學發源的必然規律。
苗醫認為他們的始祖是喔爸嘎(意為公藥王或藥王爺爺),能飛行於山谷之間“岔芮岔嘎”,口嘗百草等,與“神農嘗百草以制醫藥”類同,也與《山海經》記載的“十巫”採藥為醫同意。西漢劉向在《説菀》中所説的“古之為醫者曰苗父”的“為醫者”,是講以行醫為主要職業的人;“苗父”,則是指苗族中有較高醫藥學術水平的苗族老人,如“公藥王”、“藥王爺爺”、“巫彭”及“十巫”之類著名的苗醫始祖。而“苗父”,也絕不是單指某一個人,而是對多個老苗醫的統稱。
九黎部落在蚩尤為首領的時期,以農業為主的社會經濟初具規模。尤其在山東至河南一帶,出現了具有古城市氣派的繁華景象。因此才引起黃河上游甘陝黃土高原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的東進,從而才發生多次較持久的九黎部落與炎、黃部落的戰爭。在這些戰爭過程中,苗族早期的醫藥學不但能發揮一定的治療作用,而且其本身也可得到較快的發展。《説文》雲:“古者,巫彭初作醫”。《山海經·大荒西經》雲:“大荒之中……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山海經·海外西經》雲:“巫咸國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羣巫所上下也”。《山海經·海內西經》又云:“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夾XX窳(qǐ yǔ)之屍,皆操不死藥以拒之”。《山海經·圖贊》雲:“羣有十巫,巫咸所統,經技是搜,術XX是綜,採藥靈山,隨時登峯”。《世本》雲:“巫彭作醫”;《呂氏春秋·勿躬》也雲:“巫彭作醫”;《説文》雲:“古者,巫咸初作巫”;西漢劉向《説菀》雲:“吾聞古之為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為醫也,以營為席,以芻為狗,北面而視,發十言耳。諸扶之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列子》雲:“黃帝時,有神巫,自齊來,處於鄭,命巫咸”;《太平御覽》卷七九引《歸藏》雲:“黃神與炎神爭鬥涿鹿之野,將戰,筮於巫咸。巫咸曰:‘果哉而有咎’。”從這些經史文獻來看,一方面足以説明巫彭、巫咸等眾苗父都是九黎部落時的苗族醫藥先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們不畏艱險,敢與青蛇、赤蛇等天敵搏鬥,升降於險山峻嶺之間採藥,以及精心為各類輕重病人治療的動人場面;還反映他們的醫療質量也達到能使輕重病人“皆平復如故”的高妙程度。這與苗族民間傳説的喔爸嘎長年飛越於惡山陡水之間,嚐遍千蟲百草,精心研製醫藥,治癒十萬八千個患病痛災星的“代熊代夷”(苗族於孫),基本是一個類型。
三苗”時期,苗族醫藥學出現了革新的勢頭。湘西《苗族歷史討論會論文集·湖南城步苗族族源試探》説,阿濮僕僮和歡兜都是首先開採辰砂染衣、為藥的革新人物。
戰國時代的楚國,苗族醫藥學發展至一定的高度,從屈原在湘黔苗地的著述來看,不但記載申椒、女蘿、三秀、玉英、石蘭、鹿、牛腱、瓊漿、蜂、蛾、蝮蛇等150多種苗藥。還根據事物生成“三生萬物”及“陰陽三合”的原理,在《惜通》中記述了用“申椒”、“木蘭”、“穗草”組成的治療心絞痛的藥方。此外亦記載了苗醫的掛藥療法,吞服自然藥汁法,粉散術,浴療術,治神術等。他還指出人體的惠氣,是抗禦瘟神的能量,《大司命》中所説的“高飛兮安翔,乘清氣兮御陰陽……愁人兮奈何,願若今昔無兮,故人命兮有當,何離合兮可為”等,充分地表露了苗醫破均衡的醫學思想和大無畏的非天命觀,為後來苗族醫藥學的發展立下了基礎。
清朝“改土歸流”以後,苗族醫藥學得到漢文化的影響,因而在理論上或醫療技術上都有新的起色。如《苗族簡史》記:“十九世紀末,松桃廳地甲司苗族醫師龍老二,能為孕婦剖腹取胎,經治療一個月,孕婦就恢復了健康”;雷公山苗族醫生治療蛇傷可謂裏手,並能在短期內治癒能致人死命的疔、癰、疽和毒瘡光緒《鳳凰廳志》記載:“苗醫用苗藥……或吞或敷,奏效最捷”,“苗醫治麻風醫術頗高”。雲南《馬關縣誌》卷二《風俗篇》記:“苗人……有良藥,接骨生筋,其效如神”。苗醫大師龍玉六的師父廖天登,就是清朝湘西鳳凰道台的醫官,最善用鹿馬脈診病,精通人體解剖結構。
解放後,苗族醫藥學也相應有所發展,尤其是1985年中央發出搶救民族醫藥學遺產的號召以來,各地都認真地對苗族醫藥學進行發掘整理,取得可喜成績。這也激奮了眾多熱愛本民族的仁人志士,他們以有此民族奇葩而自豪,個個熱情滿腔,親密團結,共同奮戰,爭取儘快把苗族醫藥學擁上新台階。

苗醫預防醫學

苗醫預防方法

苗族是我國較大而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由於苗族的歷史悠久,苗族醫藥的起源很早,苗族民間有“千年苗醫,萬年苗藥”之説。
由於苗族本身無本民族文字和史實的記載,故其醫藥的起源難於考證,苗醫發展史上確實存在一段較長的“巫醫合一”的時期,由於這一特點,苗族醫藥在防病治病上有其獨特之處。比如苗醫外治法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源於巫術,在苗族地區廣為流傳,但是,它們已經完全脱離了巫術的內容和形式。這些治法不但對於疾病的治療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並且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苗醫滾蛋防治法

有滾生蛋和熟蛋兩種。滾生蛋:取生蛋一隻洗淨晾乾,然後用此蛋在前額、胸、背、腹部、手足心等處來回或順時針滾動,至雞蛋發熱為止,主治熱病。滾熟蛋:用治冷病的單藥或具有重鎮作用的金、銀首飾與雞蛋同煮,蛋熟後將蛋取出稍候,然後用熱蛋在患者前額、額角、背部、胸腹部不斷滾動,使熱力和藥力透過皮膚入內達到防治冷病的目的。

苗醫佩戴防治法

將藥物裝在特製小布袋內,佩戴於身,或直接將藥物縫在小兒帽緣上,使藥物氣味通過口鼻吸入來防治疾病,此法多用於小兒。

苗醫燻蒸防治法

在土坎邊挖個深洞,洞上架數根粗木棍(能夠承受一個成人的重量),木棍下面置一口鍋,放入藥物加適量水燒開產生蒸氣後,將火撤去,然後在木棍上鋪墊一層松枝,四周用席或布圍住,令病人裸坐其中,頭露於外,讓藥液蒸氣燻蒸患者至全身汗出為止。主要用於防治全身風濕麻木、疼痛、皮膚病等。

苗醫抹酒火防治法

在粗瓷碗內倒適量白酒點燃,醫者用手不斷蘸燃燒的白酒敷於患處,並施以摸、拍、揉、捏等手法。主要用於防治風濕麻木,關節疼痛軟組織損傷等。

苗醫飲食防治法

根據不同季節食用某種食物或飲料達到一定的保健或治療作用。如清明節前後採摘清明菜洗淨,加入糯米飯中做成“清明粑”蒸熟食用,可以清熱解毒或治勞傷筋骨疼痛,夏日則常以酸菜酸湯為菜餚或飲料,可生津解暑、開胃止瀉,冬臘月則釀製糯米甜酒食用活血行血、補體禦寒,另外還有“熱羊冷狗”之説,認為羊肉尤其是羊肝具有清熱瀉火之功,夏天適當食之可瀉熱清暑,冬季則食狗肉能補虛禦寒、強筋健骨。

苗醫體育防治法

苗胞常利用節日或農閒時間,以傢俱或農具作體育運動器材,舉行拳、棍、刀、弩、叉術,及板凳舞、猴兒鼓等項目比賽或表演,既娛樂了情志又鍛鍊了身體,起到了增強體質、防病治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