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熱病

(中醫病名)

鎖定
中醫病名。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泛指一切外感熱病與內傷發熱兩大類疾病。狹義包括以下幾種含義:①一切外感熱性病,意同廣義的傷寒。《素問·熱論》:“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②傷寒病五種疾患之一。《難經·五十八難》:“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温,有熱病,有温病。”③夏季伏氣所發的暑病。《醫宗必讀·傷寒》:“熱病者,冬傷於寒,至夏乃發,頭疼,身熱惡寒,其脈洪盛。”《温熱逢源》:“伏氣所發者,名為熱病。而以暴感而病者,仍名曰暑病。”④指五臟熱病。見《素問·刺熱篇》所論“肝熱病”、“心熱病”、“脾熱病”、“肺熱病”、“腎熱病”等,指五臟的內傷性疾病。
外文名
heat disease
就診科室
中醫科
常見病因
外感熱病病因:六淫、癘氣、蟲毒等外邪
常見症狀
高熱,面紅目赤,口渴引飲,心煩不安,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脈數等火熱炎上亢奮等
中文名
熱病
由於外感熱病具有發病急、病情重等特點,且中醫藥治療外感熱病療效較好,故此處主要討論外感熱病。外感熱病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熱疫毒之氣,導致營衞失和,臟腑陰陽失調,出現病理性體温升高,伴有惡寒、面赤、煩躁、脈數等為主要臨牀表現的一類外感病證,是中醫內科六大急症之一。屬於中醫傷寒、温病、瘟疫、四時感冒或時行感冒範疇,外感熱病包括了現代醫學的大部分感染性疾病。

熱病病因

外感熱病的病因為六淫、癘氣、蟲毒等外邪侵入人體,正氣抗邪,正邪交爭導致營衞失和,臟腑陰陽失調所致。《靈樞·百病始生》雲:“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指出了外感熱病是由人體正氣不足或邪氣相對強盛導致疾病的發生。

熱病臨牀表現

外感熱病屬中醫温病範疇,常見於現代醫學的流行性感冒、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重症包括流腦、乙腦、流行性出血熱、中毒性肺炎、敗血症等。其臨牀表現為高熱,面紅目赤,口渴引飲,心煩不安,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脈數等火熱炎上亢奮症狀,在病程中易化火傷陰或內陷生變,出現動風、動血、竅閉等危逆證候。

熱病辨證施治

外感熱病的辨證方法眾多,其辨證重點在於:分清表裏、辨明寒熱、確定虛實。分清表裏,以確定病變部位。一般而言,表證發熱與惡寒並見,半表半里證發熱與惡寒交替出現,而裏證與虛證則發熱與惡寒只見其一或均不出現。辨明寒熱,可以確定病變寒熱屬性,又可分辨感邪性質。確定虛實,可以判斷病變虛實屬性,瞭解邪正消長變化趨勢。一般而言,外感熱病的前、中期為邪盛正實,後期則為邪衰正虛或邪去正復。
臨牀常用分期法對外感熱病進行辨證施治。
1.邪盛正實階段(包括表衞、裏熱階段)
外感熱病初期在發病的第1~3天,臨牀表現為發熱、鼻塞流清涕、噴嚏、咳嗽、或伴咽痛、咽紅等症。此階段治療宜辛涼解表、清輕透邪,代表方劑為桑菊飲(桑葉、菊花、連翹、薄荷、甘草、葦根、杏仁、桔梗)、銀翹散(連翹、銀花、桔梗、薄荷、竹葉、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
如外感發熱,汗出不解,病邪傳裏,邪氣犯肺,導致肺失宣降,痰熱閉肺,則出現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證。此階段治療宜清肺發汗退熱,代表方劑為麻杏石甘湯(麻黃、杏仁、生石膏、甘草)。
2.邪衰正虛階段(包括陰虛階段、氣虛階段)
在熱病過程中,温熱之邪最易傷津耗液及內損脾胃,邪衰正虛階段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氣陰兩虛表現。如病後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見低熱不退或熱退後易復發、精神不振、不思飲食、口乾舌燥、舌紅少苔、脈細數,治療上宜滋養陰液、調理脾胃,可採用青蒿鱉甲湯(青蒿、鱉甲、生地、知母、丹皮)或竹葉石膏湯(竹葉、石膏、半夏、麥冬、人蔘、粳米、甘草);如見瘥後不寐,自汗盜汗者,多為陰液虧虛,餘熱內擾,應慎用滋補,而以清養為益,可用酸棗仁湯(知母、茯苓、川芎、甘草、酸棗仁)加麥冬、人蔘、黃連、竹葉等。
3.邪去正復階段
外感熱病邪去正復階段患者外邪已解,脾胃虛弱較甚者,可採用運脾湯(黨蔘、白朮、茯苓、佛手、枳殼、石菖蒲、炒麥芽、仙鶴草)。

熱病預防保健

對於外感熱病,要注重瘥後調治,即疾病恢復後餘邪未盡、隱患尚存之時的調治。可根據患者體質辨證施補,其中重在補養陰液,可用麥冬、生地、丹皮、北沙蔘、西洋參、鮮石斛、梨汁、蔗汁、竹瀝、茅根等補陰清熱。並宜固護脾胃,以五穀、五菜之品充養脾胃,但忌食肥甘厚味,以免助濕生痰,戀邪礙胃。
除藥物飲食調治,以下禁忌也應注意:一則忌口,如酒餚、甘脆、肥鮮、生冷等物不宜食;二則忌勞心勞力,不可費心費力,過喜過怒,多言多動,以防再傷正氣,病證遷延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