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骨折

鎖定
骨折是指骨結構的連續性完全或部分斷裂。本病多見於兒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時有發生。病人常為—個部位骨折,少數為多發性骨折。經及時恰當處理,多數病人能恢復原來的功能,少數病人可遺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中醫病名
骨折
外文名
fracture [2] 
就診科室
創傷骨科、小兒骨科
多發羣體
兒童,老人
常見病因
直接、間接暴力,積累性勞損
常見症狀
畸形、異常活動、骨擦音或骨擦感
傳染性

骨折病因

骨折的病因 骨折的病因 [2]
發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種情況:
暴力直接作用於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該部骨折,使受傷部位發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軟組織損傷。如車輪撞擊小腿,於撞擊處發生脛腓骨骨幹骨折
間接暴力作用時通過縱向傳導、槓桿作用或扭轉作用使遠處發生骨折,如從高處跌落足部着地時,軀幹因重力關係急劇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處的椎體發生壓縮性爆裂骨折
3.積累性勞損
長期、反覆、輕微的直接或間接損傷可致使肢體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又稱疲勞骨折,如遠距離行走易致第二、三蹠骨腓骨下1/3骨幹骨折。

骨折分類

為了明確骨折的性質、診斷和治療原則,骨折可有以下分類:
1.根據骨折處是否與外界相通而分
(1)閉合性骨折:骨折處皮膚或黏膜完整,不與外界相通。
開放性骨折示意圖 開放性骨折示意圖 [2]
(2)開放性骨折:骨折附近的皮膚或黏膜破裂,骨折處與外界相通,細菌可從傷口進入,容易造成感染。開放性骨折的創口可自外向內形成,例如火器傷骨折;亦可由鋭利的骨折端自內向外刺破軟組織而形成,如恥骨坐骨支同時骨折時容易導致後尿道膀胱損傷,骶尾骨骨折可能會刺破直腸。 [1] 
2.根據骨折線的情況而分。
(1)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僅有部分中斷。如裂縫骨折青枝骨折等。
股骨頸嵌插骨折(完全骨折) 股骨頸嵌插骨折(完全骨折) [2]
(2)完全骨折:骨折線通過骨膜及骨質全部,使骨折端完全分離者。 [1] 
3.根據骨折端的穩定程度而分
(1)穩定骨折:上述各種骨折,復位後經適當外固定不易發生再移位者稱穩定骨折,如裂縫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橫形骨折等。
(2)不穩定骨折:復位後易於發生再移位者稱不穩定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骨折等。 [1] 
4.按照骨折在骨骼上的解剖部位分為
(1)骨幹骨折:指長管狀骨骨幹部位的骨折,又可分為上1/3,中1/3,下1/3骨折等;也可再延伸為上中1/3及中下1/3骨折等。
(2)關節內骨折:骨折線波及關節表面(關節囊內)的骨折。
(3)幹骺端骨折:指長骨兩端的幹骺部的骨折,當骨折線波及關節面時則為關節內骨折。
(4)骨折脱位:即骨折與鄰近關節脱位同時存在。
骨骺損傷的類型 骨骺損傷的類型 [2]
(5)骨骺損傷:指兒童骨骺部受累,再細分為骨骺分離(Ⅰ型損傷)、骨骺分離伴幹骺端骨折(Ⅱ型損傷)、骨骺骨折(Ⅲ型損傷)、骨骺和幹骺端骨折(Ⅳ型損傷)、骨骺擠壓性損傷(Ⅴ型損傷)。以骨骺分離伴幹骺端骨折為多見。
(6)軟骨骨折:是關節內骨折的特殊類型,需要藉助關節鏡MRI檢查等才能夠確診。 [1] 
5.按照人名命名的骨折
一些骨折是按照首先描述該學者的名字命名,常用的有:
(1)柯萊斯骨折(Colles fracture):指骨折線在橈骨下端2.5cm以內的關節外骨折,骨折遠端向橈側及背側移位者。
(2)史密斯骨折(Smith fracture):骨折線也在橈骨下端2.5cm以內,但骨折遠端向尺側及掌側移位(柯萊骨折遠端移位方向相反)者。
(3)巴頓骨折(Barton fracture):指橈骨遠端背側緣或掌側緣骨折(後者又稱為反巴頓骨折)合併腕關節半脱位者。
(4)蒙太奇骨折(Monteggia fracture):指尺骨上1/3骨折合併橈骨頭脱位者。
(5)蓋萊茲骨折(Galeazzi fracture):指橈骨下1/3骨折合併下尺橈關節脱位者。
(6)貝內特骨折(Bennett fracture):是第一掌骨近端縱形骨折合併掌腕關節脱位者。
(7)波特骨折(Pott fracture):為踝部骨折的一種。 [1] 
6.骨折的AO分類
骨折的分類
骨折的分類(4張)
Müller等發表的AO字母數字式分類法是一項國際性合作的結果,也是目前最為常用的標準化骨折分類方法。這一系統不僅用來記錄所有骨折,而且幫助從生物力學及生物學角度來理解這些骨折。系統所採用的字母、數字符號表達方式可方便醫生按需要對骨折進行評價、記錄及儲存其臨牀所見。在這一系統中,任何骨折都可以通過對相關問題的回答得出其所屬類型:哪一塊骨?骨的哪一節段?哪一型骨折?屬於哪一組?屬於哪一亞組
隨着影像學檢查手段的發展,如磁共振成像的廣泛應用,可發現在一些骨骺部位骨損傷僅為骨小梁損傷和水腫,而骨皮質和骨骼整體結構保持完整,既往慣常於把這類損傷稱為“骨挫傷”,其歸類仍未有定論。近年來,隨着老年骨質疏鬆症患者二膦酸鹽使用的普及,與此相關的所謂“不典型骨折”在臨牀上時有所見,尤其是股骨近端不典型骨折,對這類骨折的分類、治療和骨折的癒合過程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1] 

骨折臨牀表現

1.全身表現
(1)休克 對於多發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脊柱骨折及嚴重的開放性骨折,患者常因廣泛的軟組織損傷、大量出血、劇烈疼痛或併發內臟損傷等而引起休克。
(2)發熱 骨折處有大量內出血,血腫吸收時體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過38℃,開放性骨折體温升高時應考慮感染的可能。
2.局部表現
骨折的局部表現包括骨折的特有體徵和其他表現。
3.骨折的特有體徵
(1)畸形 骨折端移位可使患肢外形發生改變,主要表現為縮短、成角、延長。
(2)異常活動 正常情況下肢體不能活動的部位,骨折後出現不正常的活動。
(3)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後兩骨折端相互摩擦撞擊,可產生骨擦音或骨擦感。
以上三種體徵只要發現其中之一即可確診,但未見此三種體徵者也不能排除骨折的可能,如嵌插骨折、裂縫骨折。一般情況下不要為了診斷而檢查上述體徵,因為這會加重損傷。

骨折檢查

1.X線檢查
凡疑為骨折者應常規進行X線拍片檢查,可顯示臨牀上難以發現的不完全性骨折、深部的骨折、關節內骨折和小的撕脱性骨折等,即使臨牀上已表現為明顯骨折者,X線拍片檢查也是必需的,可以瞭解骨折的類型和具體情況,對治療具有指導意義。
X線攝片應包括正、側位片,必須包括鄰近關節,有時需加攝斜位切線位或健側相應部位的X線片
對於骨折不明確但又不能排除者、脊柱骨折有可能壓迫脊髓神經根者及複雜骨折者均可行CT檢查。三維CT重建可以更直觀便捷地進行骨折分型,對治療方案選擇幫助很大,目前臨牀上常用。
3.MRI檢查
雖然顯示骨折線不如CT檢查,但對於脊髓神經根及軟組織損傷的顯示有獨特優點,目前已廣泛用於脊柱骨折的檢查。

骨折診斷

根據臨牀表現及影像學檢查即可確診或排除診斷。
一般骨折的診斷並無困難,特別是四肢長管狀骨骨幹骨折,易於診斷,甚至患者本人也可判定。對於關節內的骨折,或者患者處於昏迷、失神經支配等狀態下,兒童骨骺閉合之前的骨折,易漏診或誤診。 [1] 
骨折的診斷主要依據外傷史、主訴、體徵及X線檢查。對於複雜的關節內骨折、波及椎管的骨折等,尚需依據CT或MR成像技術。 [1] 
1.病史
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外傷史:除詳細詢問遭受暴力的時間、方向以及患者身體或肢體的姿勢等外,尚應瞭解致傷物的種類、致傷場所及外力作用形式等,這些對傷情的判定、診斷及治療方法的選擇都至關重要,特別是脊柱損傷的診斷與治療。 [1] 
(2)急救和院外治療史:在現場及從現場轉運到醫院前的急救及其治療過程,其中尤其應瞭解傷肢的感覺與運動改變,止血帶的使用情況,脊柱骨折患者搬動時的姿勢,途中失血及補液情況,以及用過何種藥物等。 [1] 
(3)既往史:主要了解與骨折有關的病史,包括有無骨關節疾患,有無骨質疏鬆內分泌紊亂,以及心、肺、肝、腎功能等,不僅與某些骨折的判定關係密切,且常影響到治療方法的選擇及預後 [1] 
2.骨折的症狀
(1)疼痛:骨折局部出現劇烈疼痛,特別是運動患肢時加重,伴明顯壓痛,加之局部腫脹和疼痛可使患肢活動受限
(2)休克:患者因大量出血(出血量大者可達2000ml以上)、劇烈疼痛或併發內臟損傷引起休克。
(3)體温升高:一般骨折後體温正常,當存在骨折部位血腫吸收時,體温可略升高,通常不超過38℃。開放性骨折患者體温升高主要原因是感染。
(4)伴發傷:凡致傷機制複雜或全身多處負傷者,易併發其他部位的損傷。也可由骨折端再損傷其他組織,並出現相應的症狀,在檢查時應力求全面,以防漏診。
(5)併發症:是指主要由骨折所導致的併發症。除早期休克及脂肪栓塞綜合徵外,中、後期易發生墜積性肺炎泌尿系統感染壓瘡等,都需要密切觀察,及早發現。 [1] 
3.骨折的體徵
(1)畸形:由於外力作用、肌腱牽拉和肢體重力作用可使骨折端發生各種畸形,其嚴重程度與損傷程度及暴力方向等相關,還與骨折端的重力作用及附近肌肉的收縮方向等密切相關。
(2)骨擦音骨擦感:兩骨折段相互摩擦時可產生骨擦音或骨擦感。不應主動地檢查此徵,以免增加患者疼痛和組織損傷
(3)反常活動:在肢體沒有關節的部位可產生假關節活動 [1] 
以上三種體徵只要發現其中之一,即可確診。但未見此三種體徵時,也可能有骨折,例如嵌插、裂縫骨折等。應在初次檢查患者時予以注意,不可故意反覆多次檢查,以免加重周圍組織損傷,特別是重要的血管、神經損傷 [1] 
4.骨折的其他表現
(1)局部壓痛:在骨折處可以發現侷限性壓痛,從遠處向骨折處擠壓,亦可在骨折處發生間接壓痛,藉此可以診斷深部骨折及其部位。例如骨盆骨折時,用兩手輕輕擠壓兩髂骨翼,可在骨折處引起疼痛。
(2)局部腫脹與瘀斑:骨折時,損傷部位的血管破裂出血,軟組織因受傷而發生水腫,患肢顯著腫脹。皮膚可發亮,產生張力性水皰。嚴重時可阻礙靜脈迴流,使骨-筋膜室內壓力增高,甚至可阻礙動脈血液循環,發生缺血性肌攣縮。表淺部位的骨折,由於血腫表淺,血紅蛋白分解後可變為紫色、青色或黃色的皮下瘀斑。
(3)功能障礙:由於骨折造成肢體內部支架的斷裂和疼痛,使肢體喪失部分或全部活動功能。
(4)叩擊痛:對於深在部位的骨折,很難檢查壓痛,可用叩擊痛作為替代,這在股骨頸嵌插性骨折、舟狀骨骨折等關節內骨折的發現有重要價值。 [1] 
5.神經、血管檢查
(1)神經損傷:無論是脊柱還是四肢骨折,均應對受傷部位以下肢體的運動和感覺功能進行檢查,以判定有無神經損傷及其受損的程度與範圍等。臨牀上以肱骨幹骨折橈神經受累機會較多,應加以注意。 [1] 
(2)四肢血管損傷:凡四肢腕、踝部以上骨折,均應同時檢查橈動脈足背動脈有無搏動及其是否減弱等,以除外四肢血管傷。必要時可行血管超聲、血管造影等檢查以明確診斷。 [1] 
一般無特殊改變,但在24小時後,視骨折的程度不同可出現白細胞計數升高或略有增加;血細胞沉降率也可略升高。 [1] 
7.影像學檢查
(1)普通X線片檢查:X線攝片檢查能顯示臨牀檢查難以發現的問題,如不全骨折、深部骨折、小片撕脱骨折或斜骨折骨折面錯位等。即使臨牀上已表現為明顯骨折者,X線攝片檢查也是必要的,可以幫助瞭解骨折的類型和骨折段移位情況,對於骨折的治療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絕大多數骨折可通過X線攝片進行確診,並且是分型及治療方法選擇的主要依據。但檢查時應注意:
1)投照位置:至少包括正位(前後位)及側位兩個方向,個別病例尚需加攝左、右斜位切線位
2)攝片範圍:四肢長骨傷投照範圍應至少包括鄰近的一個關節;對骨盆損傷,應用大號底片以便同時顯示全骨盆及雙側骶髂關節髖關節,並酌情加攝雙側骶髂關節斜位片;對脊柱傷則應以壓痛及傳導叩痛處為中心,上下各包括4~6個椎節,同時應注意相距較遠的多個節段損傷。
3)攝片清晰度:既能分辨出肌肉與骨骼組織之間的界限,且儘可能地顯示出關節囊壁陰影,以利於對關節內骨折的判定或推斷。
4)對比攝片:對於不易確定損傷情況時或兒童關節部位損傷(如骨骺部損傷),為便於判定,需拍攝對側肢體相應部位的X線片,進行對照。
5)攝片技巧:對特殊部位攝片,如齒突開口位照及下頸椎側位片等均有特殊攝片技術要求,應注意認真操作。
6)追蹤攝片:對初次攝片難以顯示骨折線的骨折,除了改變角度重複攝片外,亦可於短期內再次攝片。此時,骨折端邊緣骨質被吸收而易於顯示骨折線。
7)X線透視:目前僅在術中復位固定時使用,且應做好防護工作。 [1] 
(2)斷層攝片:CT技術普及後,當前已較少使用。 [1] 
(3)CT檢查:對於關節內骨折、複雜骨折(如骨盆、髖臼骨折)等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CT或CT重建能夠準確判斷骨折塊的大小、數量,關節面的損傷、塌陷程度,為術前的規劃、手術入路的選擇提供參考。目前,關節骨折術前常規CT檢查和三維重建已被廣泛認為是標準流程。通常CT檢查應包括軸位平掃、至少包含冠狀位和矢狀位重建的多層面重建和三維重建。 [1] 
(4)MR檢查:可判斷軟組織損傷情況,比如脊髓損傷的程度及其與椎骨骨折的關係,肩、髖及膝關節內韌帶的損傷情況,以及關節囊的狀態等;也可用於一些隱匿骨折的診斷。 [1] 
(5)造影:如脊髓造影、關節內造影及血管造影等,目前較少使用。 [1] 

骨折急救

骨折通常是全身嚴重多發傷的一部分。因此,現場急救不僅要注意骨折的處理,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全身情況的處理,其目的是用最為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搶救生命、保護患肢、迅速轉運,以便儘快得到妥善處理。 [1] 
1.搶救休克
首先檢查患者全身情況,如處於休克狀態,應注意保温,儘量減少搬動,有條件時應立即輸液、輸血。合併顱腦損傷處於昏迷狀態者,應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 [1] 
2.包紮傷口
開放性骨折,傷口出血絕大多數可用加壓包紮止血。大血管出血,加壓包紮不能止血時,可採用止血帶止血。最好使用充氣止血帶,並應記錄所用壓力和時間。創口用無菌敷料或清潔布類予以包紮,以減少再污染。若骨折端已戳出傷口,並已污染,同時又壓迫重要血管、神經者,不應將其復位,以免將污物帶到傷口深處。應送至醫院經清創處理後,再行復位。若在包紮時,骨折端自行滑入傷口內,應做好記錄,以便在清創時進一步處理。 [1] 
3.妥善固定
固定是骨折急救的重要措施。凡疑有骨折者,均應按骨折處理。閉合性骨折者,急救時不必脱去患肢的衣褲和鞋襪,以免過多地搬動患肢,增加疼痛。若患肢腫脹嚴重,可用剪刀將患肢衣袖褲腳剪開,減輕壓迫。骨折有明顯畸形,並有穿破軟組織或損傷附近重要血管、神經的危險時,可適當牽引患肢,使之變直後再行固定。 [1] 
骨折急救固定的目的:①避免骨折端在搬運過程中對周圍重要組織,如血管、神經、內臟的損傷;②減少骨折端的活動,減輕患者疼痛;③便於運送。固定可用特製的夾板,或就地取材用木板、木棍、樹枝等。若無任何可利用的材料時,上肢骨折可將患肢固定於胸部,下肢骨折可將患肢與對側健肢捆綁固定。 [1] 
4.迅速轉運
患者經初步處理,妥善固定後,應儘快地轉運至就近的醫院進行治療。 [1] 

骨折治療

骨折病人的典型表現是傷後出現局部變形、肢體等出現異常運動、移動肢體時可聽到骨擦音。此外,傷口劇痛,局部腫脹、淤血,傷後出現運動障礙
治療骨折的最終目的是使受傷肢體最大限度的恢復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療中,其復位、固定、功能鍛鍊這三個基本原則十分重要。
1.復位
是將骨折後發生移位的骨折斷端重新恢復正常或接近原有解剖關係,以重新恢復骨骼的支架作用。復位的方法有閉合復位和手術復位。
2.固定
骨折復位後,因不穩定,容易發生再移位,因此要採用不同的方法將其固定在滿意的位置,使其逐漸癒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夾板石膏繃帶外固定支架、牽引制動固定等,這些固定方法稱外固定。如果通過手術切開用鋼板、鋼針、髓內針、螺絲釘等固定,則稱內固定
3.功能鍛鍊
通過受傷肢體肌肉收縮,增加骨折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骨折癒合,防止肌肉萎縮,通過主動或被動活動未被固定的關節,防止關節粘連、關節囊攣縮等,使受傷肢體的功能儘快恢復到骨折前的正常狀態

骨折癒合

參考資料
  • 1.    吳肇漢,秦新裕,丁強. 實用外科學 下 第4版[M]. 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7.
  • 2.    陳孝平,汪建平,趙繼宗. 外科學[M]. 第9版. 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