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森

(中國近代政治家、民主革命家)

鎖定
林森(1868年2月11日-1943年8月1日),原名林天波,長仁,子超 [1]  ,晚年自號青芝老人,別署百洞山人、嘯餘廬主人、鳳港漁翁、虎洞老樵,福建閩縣(今福建閩侯)人,中國近代政治家、民主革命家 [6]  [47]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1931年-1943年)。 [2] 
林森早年曾入英華學堂學習,後參加反割台鬥爭,並加入興中會中國同盟會成立時率會加盟。1909年任職九江海關時,聯絡新軍,多方從事反清革命活動。辛亥革命爆發,領導九江起義,任九江軍政府民政長,並促成海軍起義。1912年當選為南京臨時政府參議院議長,後因反對政府北遷而辭職。二次革命失敗後在日本加入中華革命黨,又赴美國籌募討袁資金。1917年隨孫中山赴廣州發動護法運動,任大元帥府外交部長。1924年當選國民黨一屆中央執行委員,但不贊成三大政策。1925年與鄒魯等在北京召開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是西山會議派要員。1927年後歷任南京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委員、國民政府委員、立法院長、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等職。1931年接替因九一八事變下野的蔣介石,出任國民政府主席。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隨國民政府遷居重慶 [20]  1941年代表國民政府對日本宣戰。1943年因車禍逝世,享年75歲。以國葬之禮被葬於重慶歌樂山林園 [2]  [49] 
林森是辛亥革命元勳,中華民國開國參議院議長 [51]  。晚年在國民政府連續擔任主席長達十二年,固守節概、獨善其身,有正人君子之譽。 [21]  其遺著多被收入《林子超遺集》《青芝老人遺墨》中。 [24] 
概述圖參考來源 [61] 
全    名
林森
別    名
林天波
林子超
長仁 [1] 
子超、青芝老人、百洞山人、嘯餘廬主人、鳳港漁翁、虎洞老樵 [1] 
所處時代
中華民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福建省閩縣(今為閩侯縣)
出生日期
1868年2月11日(同治七年正月十八日)
逝世日期
1943年8月1日(民國三十二年8月1日19時4分)
安葬地
重慶歌樂山林園
主要成就
參與辛亥革命、護法運動,支持抗戰
長期擔任國民政府主席,成為國家元首 [20] 
主要作品
《林子超遺集》
《青芝老人遺墨》
所屬黨派
中國國民黨

林森人物生平

林森求學時期

同治七年正月十八日(1868年2月11日) [1]  ,林森出生於福建閩侯縣鳳港村的一個商人家庭。 [24] 
同治九年(1870年),三歲的林森隨父林道炳移居福州倉山土地廟街(今倉山區麥園路),六歲開始讀《三字經》《幼學瓊林》等蒙學經書。光緒三年(1877年),進入美國教會辦的培元學堂學習。 [26] 
光緒六年(1880年),清兵屠殺尚幹鄉人林北等十八人,這使少年林森逐漸產生對清王朝統治的痛恨之情。 [26] 
光緒六年十二月(1881年1月),畢業於培元學堂。同年進入鶴齡英華書院(今福建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習。在校期間曾被推為書院學生自治會會長。後因不滿學校當局強迫學生信仰宗教,曾向該院主理建議有關改進校政的三要點。主理不但不予採納,反而認為他無理要求違反院規,暗中勒令其退學(一説是憤恨鶴齡英華書院外國老師對中國學生的侮辱,主動離校)。總之,林森在英華書院未能畢業,遂於光緒九年(1883年)考取台灣西學堂,赴台讀書。 [26] 
光緒十六年(1890年),林森畢業於台灣西學堂,又考進當年新設立的台灣電報學堂。光緒十七年(1891年),於電報學堂學習、訓練一年後被分派到台北電報局工作。年初,回福州省親並與鄭氏結婚,僅過三天,又往台灣電報局任職。光緒十九年(1893年),因鄭氏病重,回福州探親。同年,鄭氏病故,林森誓不再娶。 [26] 

林森反清抗日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台灣在《馬關條約》中被割讓給日本。林森得知後,積極投身於反割台鬥爭。他與電報局同事、學堂學生積極編組義師,進行軍事訓練;還與同學陳治安等人以科學方法制造地雷,組成地雷隊,投入黑旗軍劉永福部將彭桂森麾下。曾在彰化八卦山與日軍戰鬥,給日軍以大量的殺傷,堅持了三個月(參見詞條乙未戰爭)。後因腹背受敵,全軍覆沒,陳治安等壯烈犧牲,林森脱身返歸大陸,繼續在福州進行反清革命活動,並曾從事多項職業作為革命行動的掩護。同時,他還在福建四處奔波,聯絡有志之士開展救亡活動。 [28]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春,積極從事革命活動的林森被列為“亂黨”。為避免被捕的危險,他再次前往台灣。在台北時,林森寄居在大稻埕朋友張少湘的家,與各地抗日誌士互相聯絡,策劃光復台灣之事。在此期間,林森加入了興中會。由於日警偵查甚嚴,林森考取台南法院嘉義支部任通譯為掩護,繼續從事革命活動。由於他既懂閩南語,又懂英語日語,因此當被捕的志士仁人受審訊時,他多避重就輕傳譯 [28]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春,奉孫中山的命令,回福建從事革命活動,但缺乏路費,難以成行。在友人林志圖幫助下,才得以成行。返閩後,奉孫中山之命與林雨時一起組建興中會福建分會。但由於基礎薄弱,成立興中會分會尚非一時可成。由是,林森與林雨時分別應聘閩縣、侯官兩地高小學堂執教,以此為掩護,進行革命宣傳及人才培養等工作。 [28]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林森前往上海電報局工作,並繼續從事革命活動,次年(1902年)考入上海江海關工作。同年,與林述慶等籌建旅滬福建學生會。到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春,旅滬福建學生會成立,林森被選為主席。不久,學生會同閩籍留日進步學生林文方聲洞等建立了聯繫,並在福州設立了學生分會。 [24]  [28] 
光緒三十年(1904年)初,經過長期充分調查研究,託名“福建人著”,編成《閩警》一書(林森口述,蔡人奇筆記),以揭露滿清政府之腐敗、日本侵略中國之野心,以及喚起人民救亡圖存的意志。 [28]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同盟會成立,林森率全體學生會會員加入。 [24]  [28]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秋,自上海回到福建考察地方政治。不久後回滬。 [28] 

林森辛亥元勳

  • 準備起義
宣統元年(1909年)夏,被調往九江海關工作,在廬山牯嶺結識吳鐵城。隨後,他秘密組織中國同盟會九江支會並出任“支會主盟人”,積極開展革命活動。同時在九江繁華地帶公開設置“潯陽閲書報社”,自任社長。林森常以自己薪俸用以閲書報社經費,進行革命宣傳,推行天足、禁煙、清潔衞生等社會改革工作。 [30] 
此外,林森在九江積極籠絡新軍軍官,與蔣君羊、蔡公時等江西革命志士保持密切聯繫,以圖大舉。又以創辦商團保護商民的名義,成立了軍事訓練班,拉攏五十三標的新軍軍官多人做教練,並藉此和新軍往來。林森親自參加訓練班,受軍事教育六個月。軍訓結束後,便開始辦商團。 [30] 
宣統三年(1911年)春,在廣州起義前,林森與林文密商參加起義之事。後在回閩奔祖父之喪時,説動福建清軍第十鎮二十協協統許崇智轉到革命陣營,並囑他要緊拖住第十鎮統制孫道仁,為後來半年後光復福建奠定了基礎。同時,他與上海的陳子範、湖北的詹大悲建立聯繫,以圖大舉。 [24]  [30] 
  • 九江舉義
宣統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消息傳到九江後,林森將快報貼到潯陽閲書報社門口,向羣眾宣傳武昌起義勝利的意義。當時江西巡撫馮如驥奉命派兵前往武昌增援,官兵路經九江潯陽閲書報社門口時駐足觀看,林森趁機安排人熱情招待,告訴他們武昌革命軍是漢人打異族人,官兵聽後軍心動搖,不願登船前往武昌。10月22日,他加緊策動清軍駐九江五十三標標統馬毓寶發動九江起義。10月23日(農曆九月初二),九江起義爆發,一舉成功,宣佈獨立。隨後成立九江軍政府,林森被舉為副民政長。九江起義佈置周密,未傷一人,城市秩序井然,深得人民歡迎。九江租界西人認為“此次九江佈置皆系林君(林森)籌劃,由先得關員及西人贊助,故着手較易”。 [30] 
11月6日,林森被推舉為江西出席臨時參議院代表。他派林知淵前往鎮江督促林述慶舉義;福建學生會會員林之夏也奔走於南京、鎮江、上海之間,策劃革命,促其舊部林述慶及時響應。7日,林述慶率領鎮江新軍發動起義。 [30] 
11月8日,駐泊鎮江的海軍“楚觀”“楚同”“楚謙”等12艘軍艦接受林述慶勸告響應革命。11日,黃鐘瑛率清海軍艦隊抵達九江,準備歸附革命軍。但事先艦隊與九江方面“未有密約,易生猜貳”。為促成這支海軍與革命軍的聯合,林森、吳鐵城當天就登艦拜訪,進行溝通聯絡工作,促成“海琛”“海容”“海籌”三大艦以及“江貞”“飛鷹”等艦起義,大大減輕了武昌的壓力。 [30]  隨後又與起義海軍共同商定了統一江西和援鄂、援皖等決策。 [24] 
11月中旬,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先後在滬、漢、寧開會,林森作為江西代表,曾參加上海、南京會議,同其他代表一起制定了“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並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 [24] 

林森奔走革命

  • 南京臨時政府及北京政府初期
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議長林森 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議長林森 [57]
民國元年(1912年)1月28日,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成立,林森作為福建省的議員參會。29日,林森當選為南京臨時政府臨時參議院議長。2月上旬開始制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工作。2月5日,林森主持參議院會議,修正通過孫中山提議關於“清室優待條件”,堅持原則,不向袁世凱妥協。2月15日,孫中山諮請參議院複議臨時政府地點。經激烈爭論,林森再三説服,參議院以19票對7票決定臨時政府仍然設在南京。但袁世凱不願到南京就職。16日,林森提請辭職,未獲準。 [30] 
孫中山解職大總統後,由袁世凱繼任,臨時參議院全體成員前往北京辦公。4月29日,參議院在北京舉行開院禮。袁世凱率領國務員蒞會,“佩劍登場,趾高氣揚”,遭林森阻止,要求其“解除佩劍,以崇法治”。袁世凱只得聽從。在開院禮上,林森致辭希望大總統及執政諸君以民國前途為重。但開會時出現了新舊議員衝突的混亂局面,致使林森難以主持會議。30日,他再次提出辭職,得到批准。 [30] 
同年春夏間,辭職後的林森回到福建,按照孫中山的指示組織國民黨福建支部。 [30] 
民國二年(1913年)3月,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被刺殺(參見詞條宋教仁案)。4月8日,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在北京開幕。林森作為福建省選出的參議員參加大會,並在25日膺選參議院全院委員會委員長。29日,與馬君武等人發表《通告》,揭露袁世凱“善後大借款”的陰謀。5月5日,和參眾兩院議員發表通電,對政府違法大借款簽約不予承認。7月,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少數國民黨議員南下參加起義,包括林森在內的多數人仍留在國會中。9月,由於不能容忍袁世凱專權,他離京返回福州。 [24]  [30] 
11月4日,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撤銷國民黨黨員的國會議員資格。林森也在被撤銷之列。12月,在處理好家鄉的事務後,林森取得出國護照,經上海前往日本東京拜見孫中山。填寫誓約加入中華革命黨。隨後奉孫中山之命赴美洲,開展籌餉和黨務活動。 [24]  [30] 
  • 赴美洲進行革命活動
林森在三藩發給關裕的國民黨黨員證和申請入黨黨費的收據 林森在三藩發給關裕的國民黨黨員證和申請入黨黨費的收據 [58]
民國三年(1914年)2月,林森被推為國民黨美洲支部副支部長。3月,被推舉為民國維持會會長。5月,到達美洲大陸進行活動。在工作之餘,十分關注華僑的中國文化教育,曾經親自擔任華僑子弟小學的中文教師。冬,當選美洲國民黨支部長。年底,前往古巴募捐籌款,逗留三個月,成效可觀。 [31] 
民國四年(1915年)3月,前往加拿大、美國紐約開展工作。5月,至紐約與馮自由晤面,促其剋日東渡與孫中山共謀國是。7月,被選為美洲三藩市(即舊金山)民國維持會會長。 [31] 
民國五年(1916年)7月13日,從舊金山起程回國。在林森任職美洲的三年間,總支部在阻止袁世凱借款、召開全美國民黨懇親大會,特別是在籌款方面,成績顯著,被孫中山譽為“領袖支部”。7月底,到上海拜見孫中山。8月初,去北京向剛恢復的國會報到。9月,與張繼居正等商組成立“憲政俱樂部”,與研究系的“憲法研究會”相抗衡。12月,“憲政俱樂部”分裂成四派,林森與謝持、居正、馬君武等組成“丙辰俱樂部”,積極貫徹孫中山的主張,被稱為“擁孫派”。 [32] 
民國六年(1917年)6月,大總統黎元洪為安徽督軍張勳等所迫,再次解散國會。孫中山率海軍南下廣東,開始“護法運動”。林森和其他一些國會議員響應孫中山號召,聚集廣州。 [24]  8月25日,廣州國會開幕,林森參加大會,討論組織政府的問題。隨後,護法軍政府成立,林森於10月19日當選非常國會參議院議長。11月,為支持護法大業,他前往日本,聯絡僑領楊壽彭,向日本洽購飛機等軍械。一年多後,這批飛機運抵廣東,奠定了護法空軍發展的基礎。12月,前往南亞菲律賓等地向華僑募集捐款,以支持護法運動。 [32] 
民國七年(1918年)春,林森從南洋回國。4月2日,被孫中山特命署理軍政府外交總長。4月底,奉孫中山之命前往上海,聯絡議員南下,以召集足夠人數在廣州召開正式國會。5月4日,國會非常會議開會,由於議長吳景濂等被桂系軍閥拉攏,會議決定將大元帥制改為政務總裁合議制,以排斥孫中山。5月7日,林森在上海得知消息,聯合在滬的二十七名議員通電挽留孫中山,要求非常國會延期改組。但國會對其意見置之不理。6月,林森回到廣東,在國會中盡力調和各方關係,以貫徹孫中山的護法主張。10月18日,廣州國會以壓倒多數選舉林森為參議院議長兼憲法會議議長。於是“擁孫派”在國會中的力量得到加強。 [32] 
民國八年(1919年)1月,林森發起籌建黃花崗烈士墓活動(墓至1924年建成)。2月,編撰《碧血黃花集》,併為之作序,以緬懷烈士的革命精神。3月2日,當選國民外交後援會會長。 [32]  五四運動”爆發後,林森推動廣東國民外交後援會組織有11萬人參加的國民大會,聲援北京學生的愛國行動。後與參眾兩院同僚共同要求迅速釋放在“五四事件”中被逮捕的學生,主張嚴懲賣國賊,聲援學生的愛國行動。在關於南北和議的態度上,他反對對和議再行讓步。 [33] 
民國初期的林森 民國初期的林森 [19]
民國九年(1920年)春,桂系軍閥為了謀求同北洋軍閥政府妥協,停發國會維持費,大部分議員離粵。4月,林森離粵赴滬。在赴滬途中,他寫信給海外友人,談到廣州情況,談到如今武人違法,南北皆然,桂系壓迫國會更毒於袁氏(袁世凱),表現了對桂系的極端憤懣。11月,陳炯明率粵軍回粵,孫中山再至廣州重整軍政府。 [24]  [34] 
民國十年(1921年)1月12日,國會覆在廣州開非常會議,林森任非常國會議長。會議討論組織軍政府及選舉總統問題,林森主張廢除職責不明的軍政府,贊成孫中山提出設立正式政府的意見,提議選舉孫中山為非常時期大總統。孫中山於5月5日就職,林代表國會授印並致詞。10月,孫中山開始計議北伐,林森為此致書海外籌款。11月,孫中山誓師準備北伐,林森留守廣州,代行大總統職權。 [24]  [34] 
在兩次護法運動時期,林森在孫中山左右“入贊樞機,出主壇坫,聲光炳發,舉措咸宜” [35]  ,深受孫中山信賴。 [34] 
  • 短暫治閩
民國十一年(1922年)6月,粵系將領陳炯明叛變,炮轟總統府,孫中山被迫停止北伐,第二次護法運動失敗,廣州非常國會也隨之消亡。10月,許崇智回師入閩。10月31日,福州召開福建各界公民大會,林森被推舉為福建省省長。 [24]  [34] 
11月中旬,林森發佈了五條施政方針:“(一)籌設自治機關;(二)公開財政;(三)免除苛捐;(四)整頓金融機關;(五)維護教育事業。”他不建省長公館,廉潔奉公,勤勉施政;廣招人才,勵精圖治。常帶省長公署警衞隊隊長林叔向等輕車簡從,深入民間,瞭解民情。 [34] 

林森大革命時期

民國十二年(1923年)2月2日,許崇智離閩回粵,林森在福建失去軍事力量的支持。閩軍司令王永泉趁機慫恿福州“公民團”掀起“倒林擁薩”風潮,推舉薩鎮冰為省長。迫於多方壓力,林森在2月25日自行辭去省長職務。隨後,他到連江青芝山休整,併購地託人修築“嘯餘廬”,作為退身之所。3月,孫中山在廣州建成中華民國政府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7月21日,孫中山任命林森為大本營建設部部長。10月10日,孫中山指派林森等組織國民黨黨務討論會,由林森擔任正主席。這個研討會“實啓國民黨改革之先聲”。25日,擔任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蘇聯駐廣東革命政府代表米哈伊爾·馬爾科維奇·鮑羅廷為顧問,全面負責國民黨改組事宜。着手起草黨綱章程,辦理各地分部登記,準備召開全國代表大會。 [36] 
民國十三年(1924年)1月,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林森與胡漢民汪精衞謝持李大釗組成大會主席團。在會議期間,林森共六次擔任大會主席。30日,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2月6日,中央執行委員會決議增設海外部,由林森擔任海外部部長。雖然參加了國民黨改組事宜,但林森卻反對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3月1日,劉成禺、馮自由等在林森寓所召集五十多人蔘加反共秘密會議,決定警告李大釗等共產黨分子。6月12日,兼理治河督辦。他認真履行職責,致力於整治西江東江和疏浚珠江的工作,為民造福,成效可觀。12月5日,孫中山肝病爆發,於月底調胡漢民赴京任秘書長,以林森“代行帥權”。 [36] 
民國十四年(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病逝。隨後,林森參與了孫中山的一系列喪葬事宜,並在南京紫金山開始籌建中山陵。7月1日,廣州國民政府成立,林森為委員及常委。 [36]  11月國民黨右派謝持、鄒魯等在北京西山碧雲寺召開國民黨四中一屆全會,即“西山會議”,通過了“取消共產黨員加入本黨者黨籍案”“俄人包爾丁(鮑羅廷)顧問解僱案”“中央委員會暫移上海案”等決議。參加這次會議者被稱為“西山會議派”。林森是這次會議的“領銜召集人”之一,並多次擔任會議主席,又被推舉為“西山會議派”的中央常委兼海外部部長。 [24]  [37] 
民國十五年(1926年)1月,“西山會議派”的一些成員受到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處分,其中林森受到警告處分。但他們不承認廣州大會,同年3月仍繼續在上海召開非法的國民黨第二次代表大會,林森作為主席團成員,再次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 [24]  但在會議期間多在廬山和家鄉休養,並未到任“西山會議派”授予的海外部部長職務。 [37] 

林森就任主席

民國十六年(1927年),蔣介石、汪精衞相繼背叛革命,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致使大革命失敗。期間,隱居在福建山間的林森保持沉默,只在4月回南京,主持中山陵的建設。6月,他與“西山會議派”的其他成員被恢復了此前遭開除的黨籍。9月15日,寧漢合流,寧、漢、滬三方代表在南京成立了特別委員會,代行中央執監委員會職權。滬方推林森等參加特委會,但林森此時在家鄉主持修訂《陶江林氏族譜》,身體也欠佳,故沒有參加特委會的活動。17日,林森被選為國民政府委員。但由於國民黨內部派系鬥爭加劇,到11月底特委會無形解體。 [24]  同年冬,林森從福州回到南京,致力中山陵建設。 [37] 
特委會成立前,蔣介石本已下野,民國十七年(1928年)初重新上台。1月3日,國民政府委員會議議決將加推蔣介石、孫科、林森為國民政府常務委員。但林森仍然關注着中山陵的建設。2月2日,蔣介石在南京召開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改組國民政府,林森出席會議。9月27日,被加推為中央政治會議委員。10月8日,國民政府宣佈實行五院制,蔣介石為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任立法院副院長、國民政府委員。 [24]  他曾研究提交《民商統一法典的提案》,認為“統一民商二法,已成為現代立法之趨勢矣”。月底,他提出籌備奉安和迎櫬南下的詳盡方案。11月,與鄭洪年、吳鐵城等馳赴北平(北京),準備迎櫬南下。 [38] 
民國十八年(1929年)1月22日,任僑務委員會委員長。3月,國民黨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林森於27日的第一輪選舉中以第四位的高票當選為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後由監察委員會推選為常務監察委員。6月孫中山遺體移葬南京,他作為迎櫬專使之一,還是公祭活動的主祭者。 [24]  奉安大典結束後,林森擔任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繼續進行中山陵第三期工程的建設。 [38] 
林森為毛邦初母親張太夫人安葬題詞 林森為毛邦初母親張太夫人安葬題詞 [56]
民國十九年(1930年)1月6日,與蔣介石等11人任黨史編撰委員會委員。4月下旬,任第五屆全運會籌備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主持會務。11月24日,與蔣介石等十四名委員起草召集國民會議方案。 [38] 
民國二十年(1931年)2月下旬,胡漢民因同蔣介石發生矛盾被扣。3月,國民黨中常會決定由林森任立法院院長。事前他已出國赴菲、澳、美、英、德、法諸國慰問僑胞並視察黨務,於是院長職務由邵元衝暫代。4月,鄧澤如等四監委彈劾蔣介石,尚在國外的林森掛名四監委之內。 [24]  5月25日,林森列名在唐紹儀等二十二人要求蔣介石在“48小時之內,即行引退”的聯署通電中。28日,反蔣派在廣州組成“非常會議”,形成“寧粵對立”局面。由於林森和粵方几個要人關係較密,粵方曾把他的名字列在裏面。6月2日,因掛名通電彈劾蔣介石,林森被南京國民黨中央開除黨籍,並下令通緝。6月14日,林森仍被國民黨三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大會選為立法院院長。10月中旬,林森回國,與陳銘樞居中斡旋,促成寧粵雙方在上海正式召開和平會議。11月9至11日,國民黨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在南京召開臨時全體會議,決定召開“四大”事宜,林森被推舉為“四大”大會主席團成員。 [39] 
“九一八”事變之後,蔣介石對日本帝國主義採取不抵抗政策,遭到全國人民的堅決反對,粵方乘機倒蔣。民國二十年(1931年)12月15日,蔣介石被迫第二次下野,林森被推為代理國民政府主席。17日,國民黨第四屆中央監察委員推定林森等為臨時常務委員。22日,國民黨四屆一中全會在南京開幕,林森擔任會議主席。25日,國民黨四屆一中全會通過修正《國民政府組織法》,確定國民政府主席為國家元首,不負實際政治責任。28日,國民黨四屆一中全會第四次大會選舉林森為國民政府主席。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元旦,林森宣誓就職國民政府主席。 [24]  [39] 

林森領導抗戰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就在林森任主席不久後,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隨後,國民政府決定暫遷至洛陽。3月,蔣介石東山再起,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掌握國民黨統治的黨政軍實權。林森本來就不具有實際職權,此後更形同虛設。同月,林森等強烈抗議日本承認偽滿洲國,否認叛亂機構,併發布逮捕溥儀的命令。4月7日至11日,主持召開國難會議 [24]  [40]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月12日,當選中山文化教育館理事。 [41]  5月,“塘沽協定”達成,國民政府遷回南京。 [24]  10月,被推聘為第五屆全國運動大會名譽會長。 [42]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月25日,國民黨四屆四中全會閉幕,林森連任主席。12月10日至14日,國民黨四屆五中全會召開,負責憲法草案的審查工作。 [42] 
林森
林森(3張)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0月,被推聘為第六屆全國運動大會名譽會長。11月12日,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林森擔任會議主席並致開幕詞。22日,再次當選為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常務委員。12月7日,國民黨五屆一中全會閉幕,決定林森連任國民政府主席。 [43]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1月3日,在上海對記者説;“保家始能保國,保國始能保家。”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扣留蔣介石,並發表通電,闡述發動事變的緣由,提出停止內戰、團結抗日的八項主張。12月13日,林森出席在中央黨部召開的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和中央政治會議的聯席會議,在談到對西安張學良、楊虎城要不要出兵討伐時,明確表示“討伐令不可下”,極力主張和平解決。 [44] 
西安事變後,輿論氛圍幾乎是一邊倒的:報紙眾口一詞地嚴厲譴責張、楊,許多地方實力派也致電中央主張討伐張學良,甚至蘇聯《真理報》也發表文章譴責張學良是叛逆,為日本所利用。而林森在公開講話中還能夠從對外自衞的國力及其國際聲譽受損失的角度談張學良行為危害性,並肯定東北軍“有志雪恥,本合乎人情天理”,還認為西安事變的出發點是“愛國”的。這在當時幾乎是一致譴責的輿論氛圍下,實屬罕見。 [44] 
12月23日,出席在中央黨部召開的第三十次中央常會(臨時會)及第三十一次中央政治會議,被推為代理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 [44]  25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等六項主張。當蔣介石回到南京時,一下飛機就忍着腰痛向前來迎接的林森鞠躬致謝。 [53] 
南京總統府油畫《國府西遷》中的林森(最前者) 南京總統府油畫《國府西遷》中的林森(最前者) [25]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月4日、2月18日,林森以主席名義連下赦免令、復權令,但蔣介石實際上並未執行,反而長期幽禁張學良。2月11日,林森七十誕辰,“各方祝壽電報如雪片飛來”。 [45]  4月1日至23日,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會召開,林森為名譽會長。 [46]  7月7日,日本侵略者製造“七七事變”,全面發動侵華戰爭,林森號召“全民奮起,全力抵抗……保衞國家之獨立,維護民族生存”。10月,國民政府西遷重慶。11月,林森入川,受到十餘萬民眾熱烈歡迎。不久,北平、南京相繼成立偽政權,林森發表嚴正聲明,併發布明令通緝漢奸頭目。 [47]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月,林森赴武漢主持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通過《抗戰救國綱領》,議決召開國民參政會等。7月,國民參政會召開,林森為之致詞,希望全國團結抗日,指出“多難興邦”,“吾人既以此身許國家民族,自當冒萬難以達抗戰必勝、建國必成之志願”;並手書“抗戰必勝”來激勵全國軍民。12月,汪精衞叛逃投敵,他力主開除汪精衞黨籍,並明令通緝。 [47] 
民國三十年(1941年)12月9日,林森以中國國家元首名義向德、意、日三國宣戰,並於此後致力於廢除中國和美國、英國等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47] 

林森不幸離世

林森晚年
林森晚年(3張)
林森連任主席長達十二年,安於“典守印信”“垂拱而治”。因其人固守節概、獨善其身,故在當時有正人君子之譽。 [21]  他雖至高齡,公務從不少怠。 [47]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1月,經過不懈努力,中美、中英新約簽署,林森不勝欣喜,特邀宋慶齡于右任等國民黨元老合影。5月10日,在回官邸途中,途經化龍橋,司機駛車過快,突觸電燈柱,車身震動而感到身體不適。5月12日,準備去接受挪威大使遞交的國書,在車上暈厥,發生腦溢血,半身不遂(一説在途中與一輛美國卡車相撞而受傷中風 [47]  [54-55]  )。6月下旬(一説5月底),病情略有好轉,神志清楚,即由國民政府遷回林園官邸繼續休養 [54]  [48] 
林森受傷後,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英王喬治六世等特發來電報表示慰問,美國大使、蘇聯大使等外國使節也前往探視林森的病況。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亦對林森的病情表示了慰問,並特意委託周恩來為代表前往林園官邸探視。周恩來前往探視後,發現林森所住的雙河橋官邸靠近新建成的成渝公路,林森躺在病榻上就能聽見不遠處汽車的轟鳴聲。為此,周恩來特向重慶當局建議,將這條路進行改道,以確保林森能安靜地休息。很快,當局責成有關施工單位,將成渝公路進行了改道。 [54] 
此後,林森病情一直不太穩定。 [54]  到7月份,林森留下遺囑:
餘忝任國民政府主席,十有二年。國難空前,時深儆惕。自中央奮起圖存,決策抗敵,委員長領導全黨同志,全國人民,統帥忠勇將士,同心禦侮,效命前驅,卒使寇氛漸戢,正誼昭宣,國際同情,日增平等,新約於焉締結,益見得道多助,有志竟成。曩隨國父之後,服膺主義,致力革命,原期於國於民,有以自效。現值抗戰建國,同時邁進;而餘以精力就衰,未能導揚盛治,目睹中興,曷勝遺憾!所望同志、同胞盡皆曉然於暴力之終應失敗,公理之決不消亡;精誠團結,淬厲奮發,一致祖述國父之遺教,服從總裁之命令,各為國家民族盡其責任,於以驅除殘寇,再造中華,庶幾世界和平有所保障,人類幸福得免摧殘,躋世運於大同,奠邦基於永固。其共勉之。林森。 [48] 
7月21日,病情又加重。8月1日19時04分,林森在林園官邸與世長辭,終年75歲。彌留時,在渝中央委員各院長在側,林森鄭重囑託蔣介石等人“一定要光復台灣”。同日夜,國民黨中央常會就連夜舉行臨時會議,決定成立林森治喪委員會。 [48] 
林森逝世後,重慶的《中央日報》、《新華日報》等主要報紙,都刊載了國民政府文官處發佈的林森患病經過的公告及逝世的消息。中共解放區的報紙也迅速報道了林森逝世的消息。 [54] 
國民政府通知五院及各部,各省市政府,並昭告國民周知;外交部通知各國駐華使領館,並轉知駐在國政府,並昭告僑胞。8月1日起,所有黨政軍機關停止娛樂活動一個月。全國各機關下半旗致哀一個月,民間下半旗三天。中央廣播電台則反覆播放林森在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元旦發表的堅持抗戰到底演説的廣播講話錄音。 [54] 
大殮的靈堂設在林森的雙河橋林園主席官邸。8月2日為公祭日。黨政軍官員首先進行了公祭。重慶全市停止交通三分鐘,民眾肅立,鳴禮炮101響。上午,國民政府各要員蒞臨恭祭。下午,移靈至大禮堂之後,開始大殮,“靈柩上覆國旗,用示國喪,藉彰主席一生奔走革命,盡瘁國事,功在黨國,澤惠兆民之殊勳”。隨後,由蔣介石主祭,宣讀《告殮文》。林森去世當晚,噩耗電播各方,舉國震悼,全國各機關法團及商店住户均下半旗,深致哀悼。各國駐華使館亦下半旗,以表崇敬。各國使節均曾代表各該國政府獻花圈,敬致哀悼。 [48]  [54] 
8月7日,國民黨中央、國民政府為林森舉行隆重的公祭。蔣介石恭書“民國典型”四字額於林森遺容上,旁懸“天地正氣,古今完人”聯語一副。 [48]  羅斯福、喬治六世、法國民族解放委員會夏爾·戴高樂、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蘇聯領導人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等均發來唁電 [49] 
8月15日下午2時,延安各界數千人在邊區大禮堂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大會。到會的有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第三屆國民參政員林伯渠吳玉章高崗、晉西北行署主任續範亭、國民政府軍事會員聯絡參謀徐佛觀、郭仲容,以及邊區各機關、學校、部隊、團體的代表。9月7日上午,公祭林森的典禮分別在重慶的山洞雙河橋、市內的新運服務所以及夫子池忠義堂舉行。典禮開始後,每隔30秒,即鳴放禮炮一發,直至101響。官方及民間人士絡繹不絕地前往弔唁。同時,全國各地都設置了林森靈堂以供弔唁。 [47]  [49] 
11月17日,國民政府以國葬之禮將林森安葬於重慶雙河街林園內。此外,全國各地也紛紛舉行悼念活動,祭悼林森。 [49] 

林森主要影響

林森是辛亥革命元勳、中華民國參議院首任議長,又歷任福建省省長、國民黨中央首任海外部部長、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常委、立法院副院長及院長等職,後任國民政府主席長達十二年,是中國近現代任職時間最長的國家元首。他“畢生盡瘁於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功在國家”的如下貢獻 [21] 
一、參加反割台鬥爭,創建革命團體福建學生會
辛亥革命前,林森在台灣工作並從事革命活動有10年之久,親身參加了反對日本割台的武裝鬥爭,他在臨終前還特別囑託同僚“一定要光復台灣”。 [21]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春,在上海江海關工作的林森發起、組織了“旅滬福建學生會”。這是比光緒三十年(1904年)的“華興會”(2月)、“科學補習所”(7月)、“光復會”(11月)成立更早的革命團體。林森還編輯《閩警》一書,指出了中華民族所面臨危機的嚴重性,呼籲國人奮起救亡圖存,為辛亥革命做了思想輿論的準備。 [21] 
二、成功領導九江起義、策動海軍反正,穩定辛亥革命大局
宣統三年(1911年)10月23日,林森領導九江起義,部署周密,措施得力,結果兵不血刃就光復九江,並且保持了政局的穩定。九江起義勝利後,林森進一步策動了清海軍“海籌”“海容”“海琛”等主力艦起義(參見詞條海軍起義),參與策劃了增援武昌的舉動,還推動了“鎮江起義”、上海和南京的光復,為穩定辛亥革命大局做出重大貢獻。 [21] 
三、提倡法治,發展教育
林森參與了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籌建工作,被推為臨時參議院議長。在林森領導下,臨時參議院修訂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在護法運動中,林森兼任非常國會憲法會議議長,主持制憲工作。林森深知“為國家求根本之解決”辦法乃在於法治,制定憲法則是奠定治國基礎的根本大計,全力以赴投入主持制定憲法的工作,成為中國近現代法制的重要奠基人。 [21] 
林森擔任國民政府主席後,以“法治國家的建設”為己任,強調要“促成憲政,實現民主政治,為建國的首要目標”;強調“做官乃為人民服務”;指出“全國上下,都應該從本身奉公守法開始,以養成法治的習慣。” [53] 
林森特別重視科教興邦工作,認為“科研為建國始基,育才為救國之本”。 [53]  民國五年(1916年)春夏,林森在美國創立華僑研究飛行的“民強學校”,並集資購買練習飛機,林森親自出任飛機隊隊長,聘請美國人教學,他還提議選擇黨中青年進入美國航空學校學習,以造就中國航空人才。後來,民國時期的民用航空、空軍的領導骨幹多出於這批培訓出來的人才,如李光輝、張惠長楊仙逸、陳慶雲、蔡司度、吳東華、譚南方、黃光鋭等二十人,數年後學成返國,為祖國服務,成績斐然。因此,馮自由説林森“製造空軍人材之功,誠不可沒矣”。 [21]  [23] 
林森一生極為重視教育,指出“欲使中華民族生氣勃勃,發揚過去數千年之偉大文明,必須從教育入手”,認為“將一切靡費用於教育上最好……地大不足以為寶,人眾不足以為恃,惟道德與學問,為立身立國之根本”,除捐廉在故鄉尚幹、鳳港、祿家等地辦學外,遺囑將,奉資五十萬元撥作考選留學歐美研習自然科學學生獎學基金,並手訂辦法二十四條;另將所餘遺產捐作辦“尚幹職業學校”基金。 [47] 
五、為國民黨改組及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國民黨一大”籌備召開做出貢獻
民國十二年(1923年)10月25日,孫中山委派林森等九人為臨時中央執行委員,使林森作為國民黨核心人物之一,參與全面負責國民黨改組和籌備召開國民黨一大的工作。國民黨一大進行期間,林森又被孫中山指派為五人主席團成員之一,在大會的核心領導人之列,共六次擔任大會執行主席。林森任執行主席的次數僅次於主持會議八次的孫中山。大會選出中央執行委員24人,林森榜上有名,還當選為海外部部長,後來又曾一度成為國民黨中央常委,在黨內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1] 
六、僑務工作的開拓
在“二次革命”中,林森奉孫中山之命到美洲主持國民黨黨務及僑務工作,成功地為革命籌得大量款項;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林森出任國民黨中央首任海外部部長,後兼任僑務委員會委員長,成為中國近現代僑務工作開拓者。林森事蹟至今在海外華僑中仍有很大影響。 [21] 
七、督建黃花崗烈士陵園中山陵,弘揚孫中山及革命烈士的精神
民國八年(1919年)1月起,林森在孫中山大力支持下籌建黃花崗烈士墓,並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4月29日在廣州主持了盛況空前的公祭黃花崗烈士活動,大力弘揚烈士的革命精神,激發國人的愛國熱情。 [21] 
林森是孫中山的摯友,當孫中山兩度出任中華民國大總統時,與他合作的參議院、國會議長都是林森。孫中山逝世後,林森出任“總理葬事委員會”分管工程建設的常委,又兼任陵園管理委員會主任,為中山陵的建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民國十八年(1929年)盛況空前的孫中山下葬中山陵的“奉安”大典活動中,林森出任“特派迎櫬專員”的首席代表,率先垂範,事必躬親,一絲不苟,全力以赴地開展工作,確保移靈奉安大典的順利進行。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1月,林森領銜與石瑛、張知本等12人提議尊稱孫中山為中華民國國父,獲得批准,由國民政府在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4月1日明令公佈遵行。 [21] 
八、“元首虛位”政體的實踐者,為抗戰做出重大貢獻
印有林森頭像的法幣 印有林森頭像的法幣
民國二十年(1931年)底,林森以年高德劭的超然人士身份,於抗日戰爭爆發數月後的危難時刻出任國民政府主席。作為一位“虛位”元首,他的上台有利於人心的維繫、政局的穩定,起了中樞機構平衡器的作用。事實上,林森成為元首後,國民黨內部歷時多年的新軍閥混戰、派系紛爭嚴重的局面大有改變,這有利於抗敵禦侮。 [21] 
無論是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初的“淞滬抗戰”,還是在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變”後的全民族抗戰中,林森更是以極大的熱忱、堅定的立場、毫不含糊的態度投入到抗戰救國大業中。 [21] 
西安事變中,林森被推為代理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堅決主張和平解決事變。 [21]  當林森逝世後,國民黨中央發表的林主席《事略》中提到:西安事變時,“人心惶駭,當此時會,主席在中央執行委員會及中央政治會議開會時,主持大計,指揮若定,委員長得安然脱險”,充分肯定他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中的貢獻。 [43] 
在抗戰初期,林森就再三闡述了“堅持長期抗戰”“持久戰爭”“全面抗戰”的思想。 [21]  汪精衞投敵叛國時,林森力主開除汪逆及其黨羽的黨籍並下令通緝。當汪精衞炮製所謂“中華民國政府”主席林森由他代理時,林森不顧古稀之年至電台痛斥汪精衞等漢奸,盜竊名器、叛國投敵的卑鄙行徑。他號召“全國軍隊和人民,無論南北東西,都要各盡各的本能,各守各的崗位,齊心協力,團結精神,堅持抗戰立場,肅清漢奸”,“迅速恢復失地,拯救淪陷區內的人民,打破敵國軍閥的陰謀……維護世界人類正義與和平”。 [47] 
為弘揚民族正氣,林森下令褒揚眾多抗日烈士,在南嶽衡山忠烈祠,親書紀念堂大匾以示景仰之情。為悼念謝晉元烈士,林森親撰“堅苦矢成志,終古光騰孤島血;英魂應不滅,從今怒吼浦江湖”輓聯以悼。 [47] 
每年元旦,林森均至電台發表全國精誠團結,一心一德,共抗日本侵略等講話。當日軍飛機轟炸重慶時,他指出:“敵機雖能毀吾物質,不能毀吾精神。”民國三十年(1941年)12月9日,林森以中國國家元首的名義發佈中國對日本宣戰令。 [21]  [47] 
林森作為抗戰元首的貢獻,正如《新華日報》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8月2日社論所言:林主席“十二年來,更親自領導了抗戰建國的偉大而艱苦的事業,不僅全國敬仰,友邦也莫不欽佩”。 [21] 

林森歷史評價

黃乃裳在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當面稱讚林森道:“林君在滬,薪俸所入極微,而所建事業極大,如組織‘福建學生會,聚東西洋及省內外福建學界名人於一堂,共同研究政治、社會、文化事業,為改革中國的準備,其旨趣實堪為世人所崇拜。其關懷公益,嘉惠後進,實當今中國之第一人。其國爾忘家,公爾忘私,尤屬難能可貴。” [28] 
孫中山曾稱讚林森“自入興中會至今,無一事無一役不是篤行革命宗旨而不稍怠” [21]  ,“子超為最忠於吾黨主義,力倡民治之一人” [36] 
林森書法 林森書法
林森去世後,新華日報社在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8月2日第2版的文章《為元首逝世致哀》中説:“國民政府林主席於昨日下午逝世,這是抗戰中全國人民最哀痛的事情,是國父逝世後我國最大的損失。……林主席承繼國父的遺志,畢生盡瘁於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十二年來,更親自領導了抗戰建國的偉大而艱苦的事業,不僅全國敬仰,友邦也莫不欽佩。” [5]  [21]  8月3日,《新華日報》發表《林主席嘉言鈔》,把林森生前的“嘉言”歸為愛民、重民權、申正義和講謙遜四類,進行宣傳。 [48] 
《中央日報》社論《敬悼林主席》則説:
林故主席勳業彪炳,德望隆重,為黨國之元勳,亦世界之人瑞。早年輔弼總理,勞績迭著,出死入生,久而彌堅。其公忠堅貞之高風偉抱,殊非常人所及。其膺大選也,適值黨國多事之秋,內有蕭牆之憂,外來鯨吞之患,“一·二八”、“八一三”以至“七七”之變,均所親歷。而震盪全世界之西安事變,亦所目怵心傷。自選任主席後,前後持政十二年,寧靜端默,開誠心,布公道,深心獨運,行所無事。故能內外翕然,風氣丕變,齊萬民之志,一天下主動,於是總裁得以專心致志於抗建大計之部署,領導全面抗戰之進行。其高風美德及豐功偉績,不獨為舉世所景仰,抑且垂裕後昆,示範千秋。 [48] 
《大公報》社論《敬悼林主席》:
林先生在黨為端莊凝重的元老,在國為雍容垂拱的主席,都有旋乾轉坤扶持國運之偉功。推崇林先生者謂其年高德劭,羨慕林先生者謂其清福無量。而不知即在此年高德劭、清福無量的八個字中,於黨於國,都叨其潛移默化之鴻庥。林先生不問細事,但遇大關節目,則堅持大體,錚錚有聲。……林先生任國民政府主席十二年,實在是中華民國理想的元首。林主席生活簡素,和易近人,儀容瀟灑,而道德崇高,正足象徵文化古國建設新邦的平民元首。林主席雍容垂拱,不問細事,給國民政府主席樹立一個模範,也給中華民國創為一種政制。 [48] 
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就林森逝世發表談話:
餘聞林主席逝世噩耗,極感悲悼。中國自此失一舉世尊敬愛戴之領袖。林主席之博愛慈祥,使所有覲見者為之感動。林主席在中國古典傳統,現代學術及政治方面,均被認為卓越之學者。其品格及人格上之特殊性質,於其生前職位,更加增威望。總之,林主席之英明判斷及堅毅勇氣,於指導中國應付其已遭遇並已克服之艱難時際,要為極大之助力,林主席天賦之資質,於奮力圖爭之艱辛歲月中,尤具特殊價值。此一鬨爭今日在繼續進行,反抗其暴戾貪婪之仇敵。美國人民對林主席之逝世,深感於爭取公正高尚生活方式之共同戰爭中,已失一忠實之友人。 [48] 
8月4日,毛澤東親自為中共中央起草致林森治喪機關的唁電:“國民政府林主席治喪委員會公鑑:國府主席林公,領導抗戰,功在國家。茲聞溘逝,痛悼同深!謹此致唁。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八月四日。” [48]  [54]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在唁電中説:
餘謹代表美國政府及人民,向閣下及中國民眾,對林主席之喪,表示哀悼。林故主席之一生,適當中國民眾從事英勇鬥爭以求取自由及永久團結之際,其在此一偉大工作中之熱情,對於中華民國之建立,一如其睿智之見解,及卓越之學者風度,對於中華民國三十年來之進步者然,誠有無法估計之貢獻。值茲日軍侵略中國,蹂躪其大部分國土,中國軍民仍與日軍從事生死鬥爭之際,而林主席則不幸中道崩殂,彼雖未及親見最後勝利之到臨,然瞑目時必充分自信最後勝利之必來。並信中國人民將向快樂繁榮之途邁進。請向林故主席家屬轉致深切之唁意。 [49] 
重慶國民政府在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十一月十六日發佈褒崇令説:“林故主席子超先生,以高齡鉅德,任職十有二年,恭已臨民,睿謨默運,育成民德,邦本用寧。故能臨大事,決大疑,處變而不驚,慎謀而能斷。洵足光耀史乘,表率羣倫。” [4]  [54] 
紐約《前鋒論壇報》社論指出:“林主席之不變偉心大有助於人心之維繫……彼畢生所盡瘁工作,為復興中國。” [53] 
吳埜山繪林森像 吳埜山繪林森像 [60]
葉楚傖在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4月18日的國府奠都週年紀念會上説:“回憶過去在風雨飄搖之中,政府以不斷努力,與環境奮鬥,始克鞏固民國基礎,而留此長遠無窮之現象。吾人在林主席領導下,從事救國工作,應努力精神方面以改善人心世道,完成強固之形體。公務人員一方以林主席為模範,今日紀念,對此精神方面努力,希與共勉,垂千秋萬世之民國基礎。” [42] 
在林森去世當年,葉楚傖又撰寫《國民政府林故主席森墓誌銘》,高度評價道:
  • 公生平寧靜淡泊,勤整廉貞,舉措抑揚,不私好惡,造次顛沛,不離規矩。居常和易,童稚可親。臨大難,持大節,則崢崢嶽嶽,懍乎如神。性愛山水,治農林園藝,躬率操作;一草一木,必培植得所,以暢其生。 [2] 
  • 養氣以清,濯德斯馨。立範垂訓,修齊治平。翳今之世,憂戚匪止。干戈饑饉,為國之厲。惟公誕降,克啓嘉祥。庶幾民物,和樂敦龐。既錫我休,既篤我求。天於我公,何不我留。佳域豐隆,庶民來營。以享明祀,垂之無窮。 [2] 
胡適曾説:“林子超先生把國府主席做到了‘虛位’,以至於虛到有的人居然已經‘目中無主席’了。” [3] 
蔡人奇認為林森“事無鉅細,皆崇重實踐,國家法令、黨部議決案奉行維謹。……性謙厚,然遇大事則是非堅定,不能屈撓。又愛藝術,善鑑別古今器物、書畫,於建築設計尤能獨出心裁”。 [29] 
對於林森一生功過,自1979年起中共中央作了重新評價。中共中央統戰部長童小鵬於1980年接見林森侄女、美國國際法學博士林湘時講話,稱讚他“是著名的老一輩民主革命家”,“為中國人民做了許多好事,中國共產黨是不會忘記的,人民要紀念他”。 [47] 
1988年,福州隆重召開林森誕辰120週年紀念大會,在緬懷其歷史功績與高風亮節後,認為“林森先生一生愛國,他反對腐敗沒落的清王朝,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積極參加辛亥革命。林森先生繼承偉大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遺志,他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紀念”。 [47] 
林友華:“林森是辛亥革命元勳,中華民國開國參議院議長,膺任國民政府主席長達12年之久,在蓋棺定論時享譽甚高,極其哀榮;目前在台灣和海外僑胞中仍有廣泛影響。” [51] 

林森軼事典故

林森個人嘉言

  • 做官乃為人民服務。 [50] 
  • 廉恥自守則長足,道德是樂乃無憂。勤能補拙,儉可養廉,實為不易之論。 [50] 
  • 欲使中華民族生機勃勃,發揚過去數千年之偉大文明,必須從教育入手。 [50] 
  • 地大不足為寶,人眾不足為恃,惟道德與學問,為立身立國之根本。 [50] 
  • 要恢復民族自信和自尊的心理。無論什麼事情,信心是最要緊的,只要有了信心,就是移山填海,也有成功之日。 [50] 

林森思慕原配

據林湘《林森傳》、朱西寧《林森傳》、《民國偉人傳記·林森》等文獻記載,林森與夫人鄭氏感情融洽。體弱多病的鄭氏不幸早逝後,林森悲痛萬分,誓不再娶。此後終身過着單身生活。 [26] 

林森祁東唱和

民國十三年(1924年)4月14日,林森赴桂,路過湖南省祁東縣,慕名以閒遊客身份私訪祁東白鶴鎮赤塘庵楹聯界泰斗李子敬。按李子敬的要求,他以“赤塘”二字作嵌名聯一副:“赤腳踏清風月亮,塘頭觀泗水尼山。”並以“遊池塘庵”四字為題作鶴頂格絕句一首:“游上名山謁大賢,赤心潔潔欲求眠。塘邊春草將尋夢,庵外敲門月落天。”李子敬再出一聯:“四月少閒人,館中偏到閒遊客!”林森寫出對句:“一天能蓋我,地認誰知蓋世雄?”到臨別時,他留下五言律詩一首:“深山是我家,不幸落泥沙。夏至蟲能蝕,冬來雪作花。有心棲鳳鳥,無意伴魚蝦。本是棟樑木,原為用者差。”落款署名“閩侯五木子”。 [36] 

林森痛失嗣子

林森自己沒有親生兒子,以親侄兒林京為嗣子。對這唯一的嗣子,他也同樣嚴格要求,決不溺愛。林京在燕京大學畢業後,又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造。在美國,林京少了許多約束。家有妻小的他與某百貨公司女售貨員來往過密,逐漸沉溺於愛河之中。林森得知此事後,極為氣憤,盛怒之下,即電囑駐美大使王正廷將林京遣送回國。林森説,讓他到抗日前線去立功補過。於是林京從美國歸來後不久,就上了抗日前線,在傅作義手下當英文秘書。 [43] 
林京曾寫一首詩送給同在綏遠省政府的同人盧健飛,詩中説“三月邊城仍飛雪,不戀江南好景色。拼將一生報國恩,願隨將軍殺頑敵”,表明決心要在抗戰中立功報國的決心。他隨軍參加了忻口戰役太原戰役,在從太原突圍南撤途中不幸殉難。林森在抗日戰爭中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嗣子。 [43] 

林森平民元首

林森擔任國民政府主席後不久,就對文官長魏懷提出要求:“我只要你做到兩個條件:第一、你不要薦人。第二、你最好是不見客。”對親友人事、政事方面的請託,他則一律拒絕。遇有同鄉來求職,寧可自掏腰包予以資助,而不為之介紹工作。 [53] 
介壽公園林森銅像 介壽公園林森銅像
林森貴為國家元首,卻過着平民化的生活:
  • 衣着方面,他經常身着黑色或藍色大衣長袍,戴灰絨呢帽或黑色禮帽。一年四季,無論寒暑,都是布衣,只有厚薄之分,沒有時常變化。始終保持整潔、樸實、莊重,絕無奢華、豔麗之感。 [7] 
  • 飲食方面,林森喜歡清淡素食,幾乎滴酒不沾。尤其是在國難時期,更是一切從簡。如果買回來的菜較貴,他還會批評採購人員。 [7] 
  • 住宿方面,林森也崇尚簡約自然,喜歡清靜。“其南京城賢街故居,十分狹窄。移駐洛陽期間,居處尤為簡陋。迨抵重慶後,初住李子灞,後住歌樂山林園,均只是普通房屋。” [7] 
  • 出行方面,林森喜歡輕車簡從,“習慣於獨來獨往,除了司機外,平時不喜隨身隨從。”他還時常在公務不急之時,輕車簡從,探求民隱,路上遇見農夫鄉民,經常下車和他們閒話桑麻;有時獨自漫步街頭商店,與市民聊天,態度和藹可親。 [7] 
此外,林森還時常到他官邸不遠處修鞋攤補鞋,每次補鞋都向修鞋匠客氣道謝。 [7] 

林森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簡介
祖父
林是皋(?-1911)
——
生父
林道炳(?-1911)
曾在開一間經營皮鞋、皮帶等皮革的小店鋪。
生母
張氏(?-1905)
——
林道舉
林道炳長兄。在林森出生前已經去世,林道炳出於手足之情,將林森過繼於他。
二弟
林為臻(?-1895)
字長義。在福州電報局供職。
三弟
林為楨(?-1919)
字長禮。
四弟
林為維
字長智。
五弟
林國棟
字長信。
妻子
鄭氏(?-1893)
光緒十七年(1891年)與林森成婚。早逝。
林京(1907-1937)
林森三弟林為楨之子,因林森無子而被過繼為嗣。曾就讀於齊魯大學輔仁大學(一説燕京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後在綏遠省政府任英文秘書。於傅作義棄守太原撤退途中被害。 [27]  [43] 
孫子
林良
西南交通大學教授。 [52] 
表格參考資料 [1]  [28]  [29]  [30]  [33] 

林森主要作品

林森在政務之餘喜好書畫,尤擅畫松,書學顏柳,南京、蘇州、上海及川、桂、黔等地多有其題字刻石。 [59] 
林森的言論文章,大多被收入《林子超遺集》和《青芝老人遺墨》中。 [24] 

林森後世紀念

林森墓葬

林森墓 林森墓
林森墓位於重慶市歌樂山雙河街山洞林園,在林森公館右前方,為圓柱形土石墓冢。
墓冢坐北向南,墓直徑13.4米,高3.2米,佔地面積976平方米,墓冢弧形轉角左右各18級,四周有圓形石欄杆,高80釐米,寬30釐米。墓冢前有扇形墓碑,上有國民黨黨徽。正中楷體陽刻“國民政府故主席林森之墓”,系國民黨元老居正題書,左書“中華民國三十五年七月二十一日立”。墓碑寬2.86米,高3.68米,座長3.28米、寬0.7米、高0.79米,碑後墓誌文系葉楚傖撰文、吳稚暉篆額、居正書丹 [2]  。墓前為長方形石壩,長28.2米、寬22.65米,石壩前有中央回紋、雲雷紋,左右各42級梯形踏道。整座墓青松環繞,常年有海內外遊客前來瞻仰憑弔。 [8-9] 

林森地標遺蹟

林森紀念郵票 林森紀念郵票
在中國的福建、重慶、江蘇、台灣等地有眾多關於林森的紀念地標遺址:
  • 嘯餘廬: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青芝山,民國十二年(1923年)建。 [10] 
  • 林森故居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詳謙鎮鳳港村,坐北向南,單進,進大門為天井,左右廂房,主座面闊三間左右廂房,主座面闊三間,進深五柱,兩側封火山牆。 [10] 
  • 林森公館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對湖街道七星巷,民國十年(1921年)由閩侯尚幹鄉民集資興建。 [10] 
  • 林園:林園坐落在重慶市沙坪壩區歌樂山的峽谷中,背倚青山,前臨老成渝公路,後靠古廟新開寺,是抗戰期間蔣介石和林森在重慶的官邸,因林森逝世葬於此,故稱。 [11] 
  • 子超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長江路292號中軸線的最後部,最先為國民政府的主要辦公樓,建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落成後供林森使用。因林森號子超,故名子超樓。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後改為總統府辦公樓,現為江蘇省政協用房。 [12] 
  • 林森縣: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10月10日,國民政府為紀念林森,而將他的家鄉閩侯縣改名為林森縣。1950年4月,林森縣複名閩侯縣。 [13] 
  • 林森國民小學:在中國台灣,以“林森”命名的國民小學有嘉義市林森國民小學、台北市林森國民小學等。 [14] 
  • 林森路和林森街: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重慶市有一條林森路,是以林森的名字來命名的,1950年為紀念重慶解放而更名為“解放路”。 [15]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中華民國上海特別市政府將寧波路、泰山路、廬山路統合更名,分稱林森東路、林森中路和林森西路,以紀念林森,到1950年才被更名為淮海路 [16] 
在中國台灣,許多縣市與鄉鎮都有“林森路”或“林森街”。經細察,除國府中央以外,台澎地區的三級行政區域內仍遍佈“林森”街道之名。譬如:台北市有“林森南北路”;高雄市有“林森一路、二路、三路”;其他二十一個縣市中仍保留林森街或林森路的亦有:新竹市、台中市、台南市及嘉義市等。此外,縣轄市及鄉鎮,以“林森”命名的街道則更為普遍,從北而南、由西而東、從本島到外島,諸如:板橋市、永和市、汐止鎮、桃園市、中場市、竹東鎮、苗栗市、頭份鎮、霧峯鄉、彰化市、員林鎮、虎尾鎮、土庫鎮、六甲鄉、鳳山市、屏東市、宜蘭市、羅東鎮、花蓮市、光復鄉及澎湖的馬公市等。 [17] 

林森影視形象

時間
劇名
飾演者
劇照
2011
《建黨偉業》中的林森(吳宇森飾) 《建黨偉業》中的林森(吳宇森飾)
2011
2015
金鑫 [22] 
參考資料
  • 1.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1-3
  • 2.    卞孝萱,唐文權 編.辛亥人物碑傳集(本詞條參考內容引自葉楚傖《國民政府林故主席森墓誌銘》):團結出版社,1991-10:322-323
  • 3.    餘世存 著.盜火與革命.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年07月第1版:133
  • 4.    餘世存 著.盜火與革命.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07:135
  • 5.    林友華 著.林森評傳(修訂版).北京:華文出版社,2011-05:264-267
  • 6.    福建省孫中山研究會 編.辛亥風雲在八閩:紀念辛亥革命九十週年論文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85-88
  • 7.    林友華 著.林森評傳(修訂版).北京:華文出版社,2011-05:229-230
  • 8.    蘇翔天 著.林森傳奇:國際華文出版社,2012-09:247
  • 9.    張錦才 主編.留下曾經的足跡:《炎黃縱橫》創刊20週年文選.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15-11:195-196
  • 10.    林山 主編.福州涉台文物圖錄.福州:福建美術出版社,2010-05:124-126
  • 11.    李波 主編.沙坪壩文化地圖.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04:106
  • 12.    季士家,韓品崢 主編.金陵勝蹟大全.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09:261
  • 13.    閩侯縣科學技術局,中共閩侯縣委黨史研究室 編.閩侯縣科學技術簡史.福州: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9-05:340
  • 14.    福州市閩都文化研究會,福州市三坊七巷管理委員會 編.開風氣之先 謀天下永福:“三坊七巷與台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13-03:176
  • 15.    馮開文 主編.陪都遺址尋蹤.重慶:重慶出版社,1995-08:181
  • 16.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 編著.上海名街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06:106
  • 17.    林友華 著.林森評傳(修訂版).北京:華文出版社,2011-05:36
  • 18.    建黨偉業 (2011)  .Mtime時光網[引用日期2023-07-28]
  • 19.    閔傑 編著.晚清七百名人圖鑑: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12:286
  • 20.    林森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3-07-28]
  • 21.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序言1頁+前言4-8頁
  • 22.    百團大戰(“演員表”中林森飾演者見01:44:05左右)  .電影網[引用日期2023-07-28]
  • 23.    馮自由 著.革命逸史 中:新星出版社,2009-01:634-635
  • 24.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李新 總主編(“林森”條目編者為婁獻閣).中華民國史·人物傳(第四卷):中華書局,,2011-7-19:2052-2056
  • 25.    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管理建設辦公室 作.,圖説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東南大學出版社,2021-04:41
  • 26.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4-24
  • 27.    蕭如芝,寧有常.林森之子林京散記[J].民國春秋,1994(06):40-41.
  • 28.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26-46
  • 29.    蔡人奇 原著.藤山志: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2-05:44-50
  • 30.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48-68
  • 31.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69-78
  • 32.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86-101
  • 33.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105
  • 34.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117,125,128,130-134
  • 35.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重慶市沙坪壩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懷沙坪憶當年(引文參考馮堯安《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墓誌銘》):1989-09,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重慶市沙坪壩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322
  • 36.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139-147,149-152
  • 37.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158,172-176
  • 38.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177-186,191,195-197
  • 39.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198-218
  • 40.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219
  • 41.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231
  • 42.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244,249,251,261
  • 43.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283-285
  • 44.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380,388-392
  • 45.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407,410
  • 46.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425
  • 47.    《福州市志人物誌》編輯組 編.福州市志 人物誌 第2輯 1990.8:福州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1990:52-54
  • 48.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677-697
  • 49.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698-702
  • 50.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封2面
  • 51.    林友華 編撰.林森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09:710
  • 52.    林森銅像落户師大附中  .海都網[引用日期2023-07-29]
  • 53.    辛亥革命元老林森  .人民網.2018-08-23[引用日期2023-07-29]
  • 54.    國共兩黨共同推崇的民國元首【2】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3-07-29]
  • 55.    國共兩黨共同推崇的民國元首【1】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3-07-29]
  • 56.    周金康,裘國松 編.溪口民國墨痕:寧波出版社,2013-12:17
  • 57.    福建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福建省檔案局;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福建省委員會 編.辛亥革命福建英傑圖志:海峽書局,2011-09:120
  • 58.    李穗梅 主編.孫中山與帥府名人文物與未刊資料選編:廣東科技出版社,2011-09:72
  • 59.    葉興松 主編;中共閩侯縣委宣傳部,閩侯縣書畫研究會 編.近現代閩侯書畫集:福建美術出版社,2006-12:39
  • 60.    馮健親 主編;趙箋 副主編.中國現代漆畫文獻論編: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6-08:43
  • 61.    盧美松.福州通史簡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09:60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