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辛亥革命

(2011年張黎、成龍執導的電影)

鎖定
《辛亥革命》是由張黎成龍執導,王興東、陳寶光編劇,趙文瑄李冰冰陳沖孫淳房祖名胡歌餘少羣杜宇航等主演的革命戰爭片。該片於2011年9月23日在中國內地公映 [1]  [18] 
該片講述了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的故事 [2] 
2012年,該片獲得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優秀故事片獎項 [19] 
中文名
辛亥革命
外文名
China 1911 [16] 
其他譯名
1911辛亥革命
類    型
歷史
出品公司
上海東方影視發行有限責任公司
製片地區
中國
拍攝地點
浙江橫店影視城
導    演
張黎
成龍
編    劇
王興東
陳寶光
製片人
汪天雲
畢述林
王浙濱
主    演
趙文瑄
孫淳
成龍
姜武
黃志忠 展開
片    長
120 分鐘
上映時間
2011年9月23日
對白語言
粵語/漢語普通話
在線播放平台
愛奇藝
騰訊視頻 [14] 
1905電影網 [15] 
出品時間
2011年
製片成本
$30,000,000/estimated
海外發行
北京耀萊國際文化產業有限公司

辛亥革命劇情簡介

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
1895到1910年,革命黨人先後發動了多次起義,秋瑾徐錫麟等一批革命黨先驅先後犧牲,革命陷入低潮。
1910年底,孫中山再次在海外召集同盟會骨幹,組織力量準備在廣州發動起義黃興與徐宗漢假扮夫婦,秘密潛入廣州。然而廣州之戰終因革命黨人寡不敵眾而告負,林覺民等一大批革命骨幹壯烈犧牲,黃興也身負重傷。徐宗漢等冒死收葬了烈士遺體72具,葬於廣州城外的黃花崗
經過這次的起義,清政府對革命黨人進行了血腥鎮壓,同時積極尋求與帝國主義的賣國交易。
在四川,清廷又一次喪權辱國的行為,引發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湖北新軍被緊急抽調前去鎮壓。在武昌,新軍當中的革命黨名單泄露,湖廣總督瑞澂開始對名單上的革命黨人逐一捕殺,革命形勢十分危急,革命黨人熊秉坤、金兆龍等憤然打響了革命第一槍。經過一夜激戰,武昌起義的革命軍攻佔了總督府,黎元洪被革命軍將士緊急推為軍政府都督。
武昌起義成功,舉國震驚,消息傳到美國,孫中山和同盟會成員歡欣鼓舞。立即派黃興和徐宗漢趕到武昌戰場,大大振奮了革命軍士氣。不惜以熱血和生命保衞飄揚着革命紅旗的武漢三鎮。經過這麼多血與火的洗禮,黃興和徐宗漢的感情不斷昇華,兩人決定結為革命夫妻繼續比並肩戰鬥。
風雨飄渺的清廷只好請袁世凱出山,率北洋軍鎮壓革命。袁世凱一方面鎮壓革命軍,另一方面仍試圖在各方勢力的博弈中,暗地裏通過革命黨人汪精衞傳達與革命黨和談的願望。
革命的危急關頭,孫中山奔赴海外,力排眾議,最終説服西方列國財團,不再借貸款支持清廷。
陽夏保衞戰打得異常慘烈,黃興和黎元洪艱難支撐,在各種反動勢力的夾擊下,黃興毅然決定率部撤往長江下游,集聚力量,以圖大業。
長江戰艦在行進中,傳來了多省宣佈獨立的消息,黃興等備受鼓舞。
自此,革命形勢進入了南北對峙的局面,經過多方努力,南北代表唐紹儀和伍廷芳終於坐下來會談,經過艱難談判,雙方達成共識,支持建立共和政體;經過十八省代表的公開民主選舉,孫中山被推選為首任大總統。孫中山表示,只要袁世凱敦促清帝退位,他即可讓位,由逼退清讓位的人,出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3]  [17] 

辛亥革命演職員表

辛亥革命演員表

    • 趙文瑄 飾 孫中山
      配音  趙立新
      備註  同盟會領袖,辛亥革命領導者
    • 成龍 飾 黃興
      配音  吳俊全
      備註  同盟會次要人物,孫中山的親密戰友
    • 房祖名 飾 張振武
      備註  武昌起義首義者之一
    • 胡歌 飾 林覺民
      備註  同盟會會員,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 餘少羣 飾 汪精衞
      配音  陳浩
      備註  革命黨,後投靠袁世凱
    • 陳沖 飾 葉赫那拉·靜芬
      備註  光緒帝皇后,隆裕太后
    • 黃志忠 飾 司徒美堂
      備註  致公堂領袖
    • 姜武 飾 黎元洪
      備註  陸軍第二十一混成協統領,後被推舉為軍政府都督
    • 寧靜 飾 秋瑾
      備註  同盟會會員,在紹興就義
    • 梅婷 飾 陳意映
      備註  林覺民的妻子
    • 奇道 飾 吳兆麟
      備註  武昌起義革命軍臨時總指揮
    • 杜宇航 飾 熊秉坤
      備註  武昌起義首義者之一
    • 陶澤如 飾 唐維雍
      備註  清朝駐法大使,深感清朝無力迴天而自殺
    • 王子文 飾 唐曼柔
      配音  季冠霖
      備註  唐維雍之女,支持孫中山革命,後與父同死
    • 葉大鷹 飾 伍廷芳
      備註  南北議和南方代表團代表
    • 陳逸恆 飾 徐世昌
      備註  皇族內閣協理大臣,袁世凱謀士
    • 孫敬季 飾 喻培倫
      備註  同盟會會員,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 麥克 飾 荷馬李
      備註  美國軍事家,孫中山的追隨者
    • 高斌 飾 蔡元培
      備註  光復會會長,教育家
    • 王往 飾 陳其美
      備註  同盟會會員,滬軍都督
    • 趙耀東 飾 章太炎
      備註  《民報》主編,光復會重要成員
    • 賈宏偉 飾 蔣翊武
      備註  文學社社長,武昌起義領導者之一
    • 西蒙 飾 約翰·紐厄爾·朱爾典
      備註  英國駐華公使
    • 何翔 飾 方聲洞
      備註  同盟會會員,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 蘭昊宇 飾 林時爽
      備註  同盟會會員,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 許凝 飾 陳更新
      備註  同盟會會員,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 許文廣 飾 張鳴岐
      備註  清朝兩廣總督
    • 左兆河 飾 鄭坤
      備註  同盟會會員,黃花崗起義參加者(倖存)
    • 馬修 飾 英代表
      備註  四國銀行團英國代表
    • 參悟 飾 德代表
      備註  四國銀行團德國代表
    • 杜路野 飾 法代表
      備註  四國銀行團法國代表
    • 馬維福 飾 蔭昌
      備註  清廷陸軍大臣
    • 黃燁誠 飾 彭楚藩
      備註  共進會成員,武昌首義三烈士之一
    • - 飾 劉復基
      備註  共進會成員,武昌首義三烈士之一
    • 張和星 飾 楊宏勝
      備註  共進會成員,武昌首義三烈士之一
    • 陳偉棟 飾 潘達微
      備註  同盟會成員,負責收斂七十二烈士遺骸

辛亥革命職員表

製作人 汪天雲畢述林王浙濱
導演 張黎、成龍
編劇 王興東、陳寶光
攝影 黃偉
配樂 丁薇、林朝陽
剪輯 楊紅雨
藝術指導 趙海
美術設計 趙海
動作指導 成龍、伍剛
服裝設計 陳敏政
錄音 張文
展開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4-5] 

辛亥革命角色介紹

  • 演員 趙文瑄

    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 黃興
    演員 成龍

    孫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中華民國開國元勳;辛亥革命的先驅和領袖。以字克強聞名當時,與孫中山常被時人以“孫黃”並稱。

  • 演員 李冰冰

    黃興妻子,黃興在起義中負傷,她悉心照料並護送往香港就醫,後結成夫妻。辛亥革命後,隨黃興回武漢、南京,從事女界運動。中國女權活動家,民主革命家,貧兒教育家。提倡女權倡辦女學,是辛亥革命的女傑和婦女運動的先驅。

  • 演員 孫淳

    袁世凱早年發跡於朝鮮,歸國後在天津小站訓練新軍。清末新政期間積極推動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間逼清帝溥儀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 林覺民
    演員 胡歌

    少年之時,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學説。留學日本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春回國,4月24日寫下絕筆《與妻書》,後與族親林尹民、林文隨黃興、方聲洞等革命黨人參加廣州起義,轉戰途中受傷力盡被俘。後從容就義,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 演員 姜武

    1883年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學習,1906年擢升暫編陸二十一軍統領。武昌起義時,任革命軍湖北軍政府都督。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時,當選為副總統。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2]  [6] 

辛亥革命音樂原聲

主題曲
作詞
作曲
演唱
辛亥頌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7] 

辛亥革命幕後花絮

  • 片中成龍和李冰冰飾演的黃興和徐宗漢原本有一段激情戲,但導演張黎認為該片段與全片基調不合,故將之刪除。 [8] 
  • 該片編劇非常巧妙地截取了1911-1912年初這一時間段發生的事。
  • 汪精衞和孫中山都代表着當時的新興政治勢力,都有嶄新的政治理念,但戲份卻相去甚遠。
  • 同為該片導演,談及與成龍的分工,張黎透露,“現場執行都是我,粗剪他要看看樣片並提供意見。他確實是個專業能力極強的人。” [9] 

辛亥革命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
獲獎者
獲獎/提名
2012年9月29日
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優秀故事片)
辛亥革命
獲獎
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
提名
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
提名
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
獲獎
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
獲獎
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新人)
提名
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
提名
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編劇)
提名
2012年
第21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女配角)
獲獎
第21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男配角)
獲獎
第21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優秀故事片獎)
《辛亥革命》
獲獎
第21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張黎
提名
第21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辛亥革命》
提名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10-11] 

辛亥革命幕後製作

辛亥革命創作背景

《辛亥革命》由長影集團、上影集團等多家單位聯合出品,集結了成龍、李冰冰、趙文瑄、孫淳等70多位華人明星加盟演出。影片以血染黃花崗、武昌城首義、陽夏保衞戰、創建共和制四個篇章展開劇情,講述了維新變法失敗後,孫中山黃興等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歷史,以電影這一藝術表現形式紀念辛亥革命這場偉大的革命。 [9] 

辛亥革命拍攝過程

《辛亥革命》裏除了成龍在船艙與刺客對打的戲份,還有大量戰爭場面,以此來展現革命先行者們的大無畏奉獻犧牲精神。影片中有五場慘烈的戰爭戲,包括野戰、水戰、巷戰等。據悉,為了還原戰爭的慘烈,增加真實感,導演張黎用近乎紀錄片的手法來拍攝這場戲,攝影師出身的他還採用了特殊的攝影技術,來拍攝演員們不間斷地移動和槍彈橫飛的驚險畫面。
該片有一場拍攝於遼寧阜新的露天煤礦曠野激戰戲尤為艱苦,拍攝地表面看風光迤邐,但實際上很危險,還有多處自燃現象,因而至今仍未對外開放。革命軍的“戰壕”就設在一個深達200米的坑底,驅車盤旋下行需要十幾分鍾才可抵達。煤礦巨大的礦坑是天然的屏障,可以防止電影拍攝過程中的鏡頭穿幫,甚至可以避免外界的打擾,很適合拍攝大場面的戰爭戲。 [8] 

辛亥革命選角過程

成龍不僅與導演張黎共同擔任該片導演,還在影片中與李冰冰飾演黃興夫婦,他的兒子房祖名也參演該片。孫中山一角由台灣演員趙文瑄飾演。袁世凱與《走向共和》一樣,依舊由張黎的老搭檔孫淳扮演。張黎透露,《辛亥革命》給袁世凱的定位首先是一個機會主義者。 [9] 

辛亥革命製作發行

辛亥革命早期宣傳

2011年9月18日下午,獻禮辛亥革命100週年的電影《辛亥革命》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行盛大的全國首映式。指導並參演該片的演員成龍與導演張黎、演員趙文瑄、孫淳等主創人員一同出席。 [9] 

辛亥革命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時間
中國
2011年9月23日
中國台灣
2012年4月6日
中國香港
2011年9月29日
新加坡
2011年9月29日
加拿大
2011年10月7日
美國
2011年10月7日
日本
2011年10月22日
泰國
2011年10月27日
日本
2011年11月5日
韓國
2012年3月15日
科威特
2013年12月5日
巴西
2014年1月28日

辛亥革命製作公司

天津北方電影集團[中國]
寰亞電影製作有限公司[中國香港]
Beijing Alnair Culture & Media
China City Construction
Hebei Broadcasting Film & TV
Hubei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Propaganda Department
Jackie Chan International Cinema Culture Holdings
Jiangsu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Langfang Guohua Film Base
Media Asia Films
Nanjing Broadcasting Network
Tianjin North Film Group
Xiaoxiang Film Studio
北京天鶴信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
-

辛亥革命發行公司

寰亞電影發行有限公司[中國香港]
Cathay-Keris Films Pte. Ltd.[新加坡]
Showbox
Toei Try Angle
Well Go
Splendid Film[德國]
Trinity Filmed Entertainment
Variance Films
China Lion Film Distribution
Waylen Group
上海東方影視發行有限責任公司[中國]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12] 

辛亥革命影片評價

《辛亥革命》作為一部百年辛亥獻禮作品,導演張黎在影片中不僅忠實再現了諸多歷史人物,更將辛亥革命中最具里程碑意義的五場戰役以黃興、徐宗漢等人為核心,進行深度刻畫,其鏡頭感與歷史代入感堪比美國經典戰爭電影《拯救大兵瑞恩》,把辛亥革命這一宏大的主題以全方位的動態視角展現在觀眾面前。
如果説辛亥革命是一部宏大的史詩,那麼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陽夏保衞戰這些著名戰役則成為註解“辛亥革命”沉重、有力的關鍵詞。這次《辛亥革命》一片對這幾場經典戰役進行了濃墨重彩的描繪,以鏡頭美學凸顯出戰爭藝術的獨特美感。《辛亥革命》中對廣州起義的巷戰、陽夏保衞戰之陣地戰的敍述,不止在大場面上代表着中國電影的最高水準,在一些側面的、細節的部分,比如黃興在面對多次起義失敗後的越挫越勇,林覺民一封《與妻書》更將戰爭中的人性與愛的呼喚宣揚到極致。
從廣州起義的慘烈巷戰到陽夏保衞戰的炮火連天,《辛亥革命》通過一幕幕極具震懾人心的鏡頭將戰爭與信仰、人性勾連在一起。攝影出身的導演張黎在本片中體現出了他的特長,《辛亥革命》中多次出現的戰爭場面表現出了極佳的視覺衝擊力,戰爭場面的慘烈程度在動作層面起到了渲染情緒的作用,在一部涉及戰爭的歷史電影中這是不可或缺的。在現代電影中,場面真實道具準確美工精良是一部好電影的外圍基礎,縱然《拯救大兵瑞恩》故事再動人再難忘,如果沒有那一個個如搶灘登陸、狙擊對決、獵殺坦克的一連串令人窒息的視覺效應,就顯得缺乏戰爭的質感。所以,內容固然重要,但形式亦不可忽視。在這一點上,張黎在《辛亥革命》中對場面的把握可謂得心應手。
在將戰爭場面與人物、劇情、歷史串連成一線的同時,導演張黎還運用大量特寫鏡頭拍攝角色臨戰時的細膩表情:林覺民舉槍奔走于飛沙走石之間,喻培倫捨身取義衝向清兵,黃興仰卧沙場壯志未酬等一系列鏡頭都對人物的面部表情進行超近距離的捕捉,讓攝影機近距離地貼近被拍攝對象,展現人在戰爭中的表情。通過視覺產生巨大的衝突力,才能讓觀眾產生強烈的震撼,代入感,從而被吸引,我們追求的是精神的真實。”
與之前的《走向共和》相比,我們看到了張黎的改變,雖然歷史還是那段歷史,導演還是那位導演,袁世凱也還是那個孫淳,但電影畢竟不是電視劇,電影中的戰爭與政治,需要更有力、更震撼的表現手法,需要更嚴謹的美學考量。(新浪娛樂評價)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