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成禺

鎖定
劉成禹(1876~1952)亦名問堯,字禹生,筆名壯夫、漢公、劉漢,湖北江夏(今武昌)人。自幼隨父課讀。1893年肆業武昌兩湖書院,後入自強學堂,習英、俄和拉丁文,精於史地。 [1] 
中文名
劉成禺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湖北武昌
出生日期
1876年
逝世日期
1952年
畢業院校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
主要成就
參加辛亥革命

劉成禺人物生平

1900年參加自立軍起義,事敗後潛赴香港,加入興中會,負責內地學運。不久,又參加孫中山領導的惠州起義。1901年東渡日本,入東京成城陸軍預備學校。1903年參與創辦《湖北學生界》月刊,擔任撰述。旋因在留學生新年團拜會上公開倡言排滿革命,被清廷取消留學資格。次年春,轉赴美國,入加利福尼亞大學習政商科。課餘兼《大同日報》總編輯,同時負責南、北美聯絡事宜,在中國留美學生和華僑中同康梁保皇黨人進行長期鬥爭,為日後孫中山赴歐、美從事反清革命活動,及同盟會的成立奠定了海外基礎。武昌起義,返國。在滬加入南社。副由鄂都督黎元洪委以湖北軍政府顧問、南北議和代表和湖北軍政府駐南京代表。1912年被舉為南京臨時參議院參議員,與孫武等組織民社。1913年隸共和黨,當選為國會參議院議員。“二次革命”起,為袁通輯,走滬。1916年加入中華革命黨,任幹事。次年隨孫中山南下廣州護法,任大元帥府顧問。後在上海襄助孫中山撰著《孫文學説》、《建國方略》等書。1921年任非常大總統府宣傳局主任。翌年,陳燜明叛變,奉孫中山命全權辦理“和贛制粵”,往來於穗、滬、京間。1923年任廣州大本營參議。1931年任監察院監察委員。翌年返鄂潛心著作。1947年任廣州大學教授。1949年初,在重慶任國民黨國史館總修兼副館長。冬,被聘為重慶市人民代表。1950年以老病藝歸故里,歷任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參事室參事、中南軍政委員會文教委員會委員,並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52年3月15日在漢口病逝。

劉成禺個人著作

劉生平著述三百餘萬言,已刊遺著有《先總理舊德錄》、《中國五大外交學者口授錄》、《太平天國戰史》、《東西史考廣義》、《禹生四唱》、《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史學廣義》、《世載堂詩集》、《世載堂雜憶》、《洪憲紀事詩三種》等,餘未刊稿則多失失。
參考資料
  • 1.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編著,辛亥革命人物像傳,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06,第1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