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鐘瑛

鎖定
黃鐘瑛(1868—1912),福建閩縣人,福州船政學堂駕駛班及劉公島槍炮學堂畢業,入濟遠艦,參加甲午海戰。1904年升為飛鷹艦管帶,1907年任鏡清艦管帶兼海軍部參謀,1911年9月改任海籌艦管帶。武昌起義時,任臨時艦隊司令,率艦隊起義。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任海軍總長兼海軍總司令。1912年因病逝世,終年44歲。 [1-2] 
中文名
黃鐘瑛
別    名
黃良鏗,黃鎏,字贊侯 [2]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69年10月24日
逝世日期
1912年12月4日
畢業院校
福州船政學堂
出生地
福建閩縣

黃鐘瑛生平年表

黃鐘瑛,原名良鏗,又名鎏,字贊侯,號建勳。祖籍福建長樂。清同治八年(1869年)九月二十日生於閩縣(今屬福州市)。
光緒八年(1882年),黃鐘瑛考入福建船政後學堂第十一屆駕駛班,“苦心讀,寒暑弗輟,志向尤遠大”。
光緒十一年,黃鐘瑛堂課結束,先後被派往、“靖遠”“威遠”“康濟”等艦實習,又入劉公島槍炮學堂學習槍炮半年。
光緒十五年,黃鐘瑛派充“濟遠”艦駕駛三副。
光緒二十年八月十八日,黃海海戰打響,黃鐘瑛隨艦參加黃海海戰。
光緒二十一年四月初四日,黃鐘瑛與北洋水師倖存的官兵一起,被革職回鄉。
甲午戰爭後,清政府迫於形勢,決定重建北洋海軍,黃鐘瑛奉召回北洋海軍。
光緒二十二年,黃鐘瑛任“福靖”炮艦槍炮二副。
光緒二十四年,黃鐘瑛調任“飛鷹”驅逐艦槍炮大副。
光緒二十五年,黃鐘瑛調任“海琛”巡洋艦駕駛二副。
光緒二十六年,黃鐘瑛調任“福靖”炮艦槍炮大副。
光緒二十七年,黃鐘瑛調任“海天”巡洋艦船械二副。
光緒二十八年,黃鐘瑛調署“海天”巡洋艦駕駛二副。
光緒二十九年,黃鐘瑛調任“海籌”巡洋艦幫帶大副。
光緒三十年,黃鐘瑛調任“海琛”巡洋艦幫帶大副。
光緒三十三年冬,黃鐘瑛調任“鏡清”炮艦管帶兼清政府海軍部參謀官。
光緒三十四年,黃鐘瑛調任“飛鷹”驅逐艦管帶。
宣統元年(1909年)十二月十四日,黃鐘瑛調任“海籌”艦管帶。
宣統二年十一月,清廷改籌辦海軍事務處為海軍部,黃鐘瑛充任清廷海軍部參贊廳三等參謀。
宣統三年初,黃鐘瑛回任“海籌”艦管帶。黃鐘瑛治軍,紀律嚴明,事事認真,且知人善用,關心下屬疾苦,故深得人心。
武昌起義爆發後,海軍提督薩鎮冰接到赴援的命令,電令駐守粵洋的黃鐘瑛督帶“海籌”艦協同“海容”艦連夜北上駛往武昌協助彈壓。九月二十一日,薩鎮冰以“身體有病必須赴滬就醫”為由,自行引退,離艦出走。臨行前,指定資格最深的“海籌”艦管帶黃鐘瑛為艦隊隊長。薩鎮冰離開艦隊後,黃鐘瑛即下令“海籌”“海容”“海琛”三艦開赴九江。九月二十二日,黃鐘瑛率領“海籌”“海容”“海琛”三艦到達九江,召集“海籌”“海容”“海琛”“江貞”“江利”“楚同”“楚豫”“湖隼”“湖鶚”“湖鷹”諸艦艇管帶會議,決定“各行所願”。九月二十三日,“海琛”艦首先起義,黃鐘瑛也率領“海籌”艦易幟,同行各艦艇也紛紛響應。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1月3日,孫中山任命黃鐘瑛為南京臨時政府海軍部總長。10月28日,黃鐘瑛因操勞過度,大吐血,被送入上海紅十字醫院治療。11月6日,北京政府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明令授予黃鐘瑛海軍中將銜。12月4日,由於諸症併發,黃鐘瑛終因醫治無效去世,臨終前對身邊人員“交代一切公事,目始瞑”。 [2] 
孫中山之左一為黃興,右為黃鐘瑛。 孫中山之左一為黃興,右為黃鐘瑛。

黃鐘瑛參加辛亥革命

武昌起義後,海軍統領薩鎮冰率長江、巡洋艦隊進駐武漢江面,見軍心同情革命,棄職離去,由黃鐘瑛率艦隊下駛至九江。這時黃鐘瑛已傾向革命,告訴官兵:“我們是漢族人民,應當效忠於祖國,時機已到,不可錯過”,“諸君有志革命,以求復興我中華,一定要劃除舊習,嚴於自治,決不可損害軍人的名譽,貽我人民以羞恥,這是我所厚望於諸君的。”於是首先率領“海籌”艦易幟,同行各艦亦相繼起義。
起義後,黎元洪委黃鐘瑛為第一艦隊司令。起義艦隊分為兩隊,“海容”、“海琛”、“海鶚”艦回駛武漢,聲援湖北革命軍;黃鐘瑛率領“海籌”、“江貞”、“湖華”艦隨李烈鈞到安慶、大通(今銅陵)安撫軍民。宣統三年九、十月間(1911年11月),漢口、漢陽相繼被清軍攻佔,黃鐘瑛應黎元洪電召,率艦隊往武昌救援。
南北議和開始後,前線暫時停戰,黃鐘瑛因長江水位急劇退落、除留“江貞”艦在武昌聽用外,即率艦隊回到上海高昌廟。各艦代表在上海選舉程璧光為海軍總司令,黃鐘瑛為副司令。因程璧光在英國,黃鐘瑛代理總司令。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任命黃鐘瑛為海軍總長兼海軍總司令。遵於南京臨時政府和孫中山關於北伐的軍事部署,黃鐘瑛傾力組織海軍北伐艦隊。北伐艦隊護送北伐軍抵達煙台和大連等北方重要港口,巡弋大沾、登州、營口等渤海灣要塞,威脅北京,有力地促進了北方地區革命形勢的發展。黃鐘瑛為鞏固共和政體,決心整頓海軍,發表通告,要求海軍將士共守軍法革除以往的“權利思想”,“必使國民心理陷於舊社會之習慣漸染者,莫不掃除更新”。
同年3月,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黃鐘瑛請求辭職,並舉薦劉冠雄任海軍總長,經挽留,黃鐘瑛仍任海軍總司令,統轄各艦隊及學堂練營、水雷營、醫院、造船所等。黃鐘瑛為維護新生的共和政權,視事七個月期間,工作往往“自旦至夜,訖無休息”,有人勸黃鐘瑛節勞,回答日“國基新創,列強環矚,建威銷萌,有賴海軍,決不當積習相沿,不加整刷,使軍國大計,陷於因循翫忽之中,有負人民屬望”。雖染疾病而始終不廢治事。病重彌留時,仍“喃喃交代一切公務,語畢而目才瞑”。
民國元年12月4日病逝。孫中山參加黃鐘瑛的追悼會並致悼詞,送給黃鐘瑛的輓聯寫道:“盡力民國最多,締造艱難,回首思南都儔侶:屈指將才有幾,老成凋謝,傷心問東亞海權。” [3] 

黃鐘瑛通告海軍全體書

民國海軍既立,而鍾瑛忝為之長,辭不獲命。內顧才力,外審時勢,懼弗勝任,以貽我國民羞。今者受事方始,經緯百端,所願與諸君黽勉以成,初終如一者,唯此誠懇之忱,掬以相告,諸君或加之諒,豈為鍾瑛一人之幸?而大局所關視此焉。和議無成,戰機復啓。水深火熱之同胞,其未離滿清羈軛者,被髮纓冠之救,所不容旦夕稍緩者也。抑國民風發雷動,擲無數生命,為之前驅,大功未竟,為待後起者之觀厥成。然則,我軍人於此,當如何激昂奮勵,興全國之師,海陸分馳,互為策應,矢敵愾同仇之義,無有攜心;處驚波駭浪之中,勿萌退志,必使澄清寰海。天職既完,而後可告無罪於國民,樹海軍名譽之先,於是乎在此作戰之宜亟圖者也。鍾瑛承乏海軍,歷有年所,兢兢自失,循分守職,周敢逾越。誠念吾人心身,有法律以為範圍,而後不失自由,克保名譽;否則,躬蹈大戾,莫之或恤。今與諸君申明軍紀、刑賞黜陟,具有科條。苟為莠類,足以害羣,法之所在,無或瞻徇。其有特功異能,盡瘁效命,則信賞以勸,亦弗敢後。且鍾瑛勉任艱鉅,舉措之際,苟有不協於公者,執法以繩,匡救其失,亦唯諸君是賴,此軍法之宜共守者也。自昔權利思想,深痼人心,高官厚祿,以為人世歆美之端。於是忮求之念,爭競之風,因緣而生,不可究詰。由今而思,時勢所造,必使國民心理陷於舊社會之習慣漸染者,莫不掃除更新。而後共和政治之推行,乃沛然而無所阻。鍾瑛唯不自棄義務,而懼權利所在,足為喪身敗名之階。諸君有以義務為重,不汲汲於權利者,鍾瑛之所與同也;否則,各為私計,置大局於不顧,內啓紛爭,授外力以間隙,造因實微,胎害至巨。事變之乘,可為恫心!此舊習之宜悉除者也。審是則強國之基賴之以固,推行之效,循序而進。他日大局既定,所願推舉賢才,肩茲重任,使中華海軍之徽,雄視五洲,耀我民族。而鍾瑛亦得退處於無能之分,以遂初衷。是則旦夕所為盼禱者,唯諸君鑑之。
—— 黃鐘瑛

黃鐘瑛後代

子:黃忠琨,大學畢業前夕不幸因病去世。
孫:黃漢鏘,畢業於清華大學,曾任江西省建築工程師;
黃信仿,畢業於上海專科學校,初任職於大專學校物理教員,後被借調到了海關,從事緝私工作。 [2] 
參考資料
  • 1.    榮孟源.中國歷史大辭典清史(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646
  • 2.    劉傳標.船政人物譜 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382-386
  • 3.    福建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辛亥革命福建英傑圖志:海峽書局,2011:15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