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東

(代指山西省的西南部)

鎖定
河東(He Dong)地區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是華夏文明的搖籃,上古堯舜禹時代的都城皆在河東 [1-2]  。河東在古代是指如今的山西省的西南部,位於秦晉大峽谷黃河乾坤灣壺口瀑布禹門口(古龍門)至鸛雀樓以東的地區 [3]  ,是華夏文明的搖籃。黃河由北向南流經山西省的西南境,因在黃河以東,故這塊地方古稱河東。《尚書》載“堯都平陽” [4]  ,有“唐故地”之稱 [5] 周朝晉國的都城也在這一地區。 [6]  秦漢時指河東郡地,在今山西運城臨汾一帶。唐代以後泛指山西顧炎武日知錄》第三十一卷稱:“河東,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師在關中,而其東則河,故謂之河東;元之京師在薊門,而其西則山,故謂之山西,各自其畿甸之所近而言之也。” [7] 
圖為《尚書》“禹貢九州圖”,《穀梁傳·楊士勳疏》雲:“冀州者,天下之中州,自唐(堯)虞(舜)及夏(禹)殷皆都焉,則冀州是天子之常居。冀州包含今山西省全境,堯都平陽(臨汾),都蒲坂(永濟),安邑夏縣)都在山西境內。” [2] 
中文名
河東
外文名
He Dong
別    名
冀州
晉州
晉南
行政區類別
山西省
所屬地區
中國華北山西省晉南地區
地理位置
山西省西南部、黃河中游東岸;運城盆地臨汾盆地
面    積
34508 km²
下轄地區
臨汾、運城
電話區號
0357、0359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961.47 萬
著名景點
壺口瀑布、關帝祖廟、永樂宮鸛雀樓飛雲樓運城鹽湖
機    場
運城關公機場臨汾堯都機場
火車站
臨汾站、侯馬站、運城站等
車牌代碼
晉L、晉M
方    言
中原官話汾河片,又稱晉南話
歷史名人
張儀、李牧、衞青、司馬光等
事    件
南風歌愚公移山桐葉封弟

河東簡介

河東地區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是華夏文明的搖籃,上古堯舜禹時代的都城皆在河東 [1-2]  。《尚書》載“堯都平陽” [4]  ,史載“堯都平陽 [4]  舜都蒲坂 [8]  ,都安邑” [9-10]  ,都在這塊土地上。周朝晉國的都城也在這一地區。 [6]  上古時代女媧氏煉石補天、神農氏嘗百草、愚公移山、精衞填海、舜耕歷山,柳氏一門的祖先“和聖”柳下惠坐懷不亂等均發生於此。
黃河乾坤灣 黃河乾坤灣
河東地區歷代人才輩出:
戰國時代的思想家荀子縱橫家張儀、名將李牧、水利家李冰,漢代名將衞青霍去病、名相霍光 [6]  ,三國時期名將關羽徐晃,晉代書法家衞鑠,隋代大儒王通(號文中子),唐代名將尉遲恭薛仁貴郭子儀道家祖師呂洞賓、一代女皇武則天,名相狄仁傑裴度(出自河東裴氏)、河東裴氏家族、文學家柳宗元、詩人王之渙王維盧綸司空圖、才子王勃、播州楊氏始祖楊端(與楊家將源自同門) [11]  ,宋代名相司馬光、滿門忠烈的楊家將、名將狄青,元代大文豪元好問、雜劇家鄭光祖,明代重臣王瓊、清代第一廉吏于成龍、名相陳廷敬······均誕生於此。

河東歷史沿革

黃河大鐵牛(遠處為鸛雀樓) 黃河大鐵牛(遠處為鸛雀樓)
河東地區為華夏文明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荀子、中國第一位西行取經的僧人法顯、隋代大儒王通(號文中子)、唐代詩人王勃王翰王維王之渙王昌齡盧綸宋之問温庭筠柳宗元白居易司空圖、元代大文豪元好問、元代雜劇家白樸鄭光祖、明代文學家羅貫中、清初文學家傅山、近代文學家趙樹理等,為中華文明的發揚光大付出了艱苦的努力,他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斗轉星移幾度秋,作為華夏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河東文明,經歷了蓬勃的發展時期,並將繼續着它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河東兒女也在期待着中華另一個盛世的來臨。

河東史料記載

戰國時代的思想家荀子縱橫家張儀、名將李牧、水利家李冰,漢代名將衞青霍去病、名相霍光 [6]  ,三國時期名將關羽徐晃,晉代書法家衞鑠,隋代大儒王通(號文中子),唐代名將尉遲恭薛仁貴郭子儀、道家祖師呂洞賓、一代女皇武則天,名相狄仁傑裴度(出自河東裴氏)、河東裴氏家族、文學家柳宗元、詩人王之渙王維盧綸司空圖、才子王勃、文學家柳宗元、播州楊氏始祖楊端(與楊家將源自同門) [11]  ,宋代名相司馬光、滿門忠烈的楊家將、名將狄青,元代大文豪元好問、雜劇家鄭光祖,明代重臣王瓊、清代第一廉吏于成龍、名相陳廷敬······……均誕生於此。。
《穀梁傳·楊士勳疏》雲:“冀州者,天下之中州,自唐(堯)虞(舜)及夏(禹)殷皆都焉,則冀州是天子之常居。冀州包含今山西省全境,堯都平陽臨汾),都蒲坂(永濟),安邑夏縣)都在山西境內。” [2] 
地理志河東郡平陽縣,應劭雲:“堯都也。”則是堯為天子,乃都平陽,故云“後遷河東平陽”也。
禹貢九州圖-《尚書》記載 禹貢九州圖-《尚書》記載
皇甫謐雲:“堯為天子,都平陽。禹受舜禪,都平陽,或於安邑,或於晉陽。”則夏都亦在晉境。
故定四年《左傳》雲“命以《唐誥》而封於夏墟”,是也。此不言有夏都者,因序雲“有堯之遺風”,故指述堯事而已。
論語》注云:“未知六百里者,晉與?衞與?”則晉初六百里矣。而《世家》雲“百里”者,言古唐國之大耳,非謂晉初唯方百里也。
漢書·地理志》雲:“太原晉陽縣,故詩唐國,晉水所出,東入汾。”是漢時為太原晉陽也。 [12] 
《史記·晉世家》雲:“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言百里,則堯為諸侯所居,故云“堯始居此”。 [13] 
《史記·舜本紀》載: “,冀州之人也。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舜父瞽叟頑,母嚚,弟象傲,皆欲殺舜。舜順適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在側。”
唐代《毛詩正義·唐譜》“陸曰:唐者,周成王之母弟叔虞所封也。其地,帝、夏所都之墟,漢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恆山之西,太原、太嶽之野。其南有晉水,叔虞之子燮父因改為晉侯。至六世孫僖侯名司徒,習堯儉約遺化,而不能以禮節之,今詩本其風俗,故云唐也。” [14] 
臨猗雙塔 臨猗雙塔
又有山西省永濟市,古稱河東之地,曾置河東郡、河東府、河東道河東縣。漢為河東郡,鄭玄為東漢人,他説:“歷山在河東。”史學界多認為鄭玄河東即此。歷山即今垣曲中條山之一脈或別稱(參見《山海經·中山經》)。
《周禮·職方氏》説:“東南曰揚州……。正南曰荊州……。河南曰豫州……。正東曰青州……。河東曰兗州……。正西曰雍州……。東北曰幽州……河內曰冀州……。正北曰幷州。”此河東是分辯九州之國方位所言,而並非兗州也曰河東。 [15] 

河東歷代名人

上古時代女媧氏煉石補天、神農氏嘗百草、愚公移山、精衞填海、舜耕歷山等均發生於此。
河東地區歷代名臣良將輩出。戰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張儀、名將李牧、水利家李冰,漢代名將衞青霍去病霍光關羽張遼徐晃東晉著名女書法家衞鑠衞夫人),唐代名將尉遲恭薛仁貴郭子儀、名相裴度(出自河東裴氏),宋代名相司馬光、滿門忠烈的楊家將、名將狄青,明代重臣王瓊、清代第一廉吏于成龍······均誕生於此。
河東地區為華夏文明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荀子、水利家李冰,中國第一位西行取經的僧人法顯、隋代大儒王通、一代女皇武則天,唐代詩人王勃王翰王維王之渙王昌齡盧綸宋之問温庭筠柳宗元白居易司空圖、金代大文豪元好問、元代雜劇家白樸鄭光祖、明代文學家羅貫中、清代名相陳廷敬······

河東名勝古蹟

黃河壺口瀑布 黃河壺口瀑布
中華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地母)的祠廟后土祠,黃河壺口瀑布,古時歷代均為國家級祭祀之所的平陽堯廟,舜帝陵運城鹽湖武廟之祖解州關帝祖廟及關帝家廟,四大名樓之一的鸛雀樓,唐代蒲津渡遺址出土的黃河大鐵牛,唐皇敕建的池神廟,道教三大祖庭之一、元代所建供奉道家祖師呂洞賓永樂宮(大純陽萬壽宮),中華第一木樓飛雲樓,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廣勝寺飛虹塔(86版《西遊記》“唐僧掃塔”拍攝地),晉商大院中“晉商三蒂蓮”之稱的李家大院,萬里黃河第一灣乾坤灣等。

河東上古詩歌

河東卿雲歌

《卿雲歌》是上古時代的詩歌。相傳功成身退的舜帝禪位給治水有功的大禹時,有才德的人、百官和帝同唱《卿雲歌》。詩歌描繪了一幅政通人和的清明圖像,表達了上古先民對美德的崇尚和聖人治國的政治理想。
卿雲歌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明明上天,爛然星陳。
日月光華,弘於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時從經,萬姓允誠。
於予論樂,配天之靈。
遷於聖賢,莫不鹹聽。
鼚乎鼓之,軒乎舞之。
菁華已竭,褰裳去之。
竹書紀年·帝舜有虞氏》記載:於是和氣普應,慶雲興焉,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囷,百官相和而歌卿雲,帝乃倡之曰:“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羣臣鹹進頓道曰:“明明上天,爛然星陳,日有光華,弘於一人。”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時從輕,萬姓允誠。於予論樂,配天之靈。遷於賢善,莫不鹹聽。” [16] 
《尚書大傳·虞夏傳》:舜登位的第十五年,卿雲聚,俊義集,百工相和而歌卿雲,帝乃倡之曰:“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糺縵縵”指縈繞飄浮狀。“旦復旦”即日復一日。意思是:祥雲燦爛,延綿不絕,日月光輝,永駐人間。舜唱完《卿雲歌》嘆息道:“時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17] 
史記·天官書》記載:“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卿雲,喜氣也。”糺同糾,“糺縵縵兮”形容卿雲紆徐曲折之狀。原內容為: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18] 

河東南風歌

南風歌》為上古歌謠,相傳為虞舜時歌唱河東運城鹽池和人民生活關係的民歌。此古謠借帝口吻,説世間萬物迎承薰風的恩澤,抒發了中國先民對“南風”既讚美又祈盼的雙重感情,表達了作者為民着想,以民之憂為己之憂的思想。 [19] 
南風歌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白話譯文:
南風清涼陣陣吹啊,可以解除萬民的愁苦啊。
南風適時緩緩吹啊,可以豐富萬民的財物啊。
明初,晉王朱(木岡)展擴太原城,新增修大南門,取《南風歌》之意,原南門命名為承恩門,即辛亥革命後的首義門新南門命名為迎澤門
南風歌》相傳為舜帝所作。《禮記·樂記》曰:“昔者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古今樂錄》曰:“舜彈五絃之琴,歌《南風》之。”《史記·樂書》曰:“舜歌《南風》而天下治,《南風》者,生長之音也。舜樂好之,樂與天地同,意得萬國之歡心,故天下治也。” [20] 

河東典故

河東桐葉封弟

桐葉封弟,又稱桐葉封唐,指帝王封拜。周代,叔虞為周成王的胞弟,據傳叔虞與成王玩耍,成王把一桐葉剪成一個似玉圭的玩具,對叔虞説:我將拿着玉圭封你。於是周成王把唐封給叔虞。唐在黃河汾河的東邊,方圓一百里,所以叫唐叔虞,姓姬,字子於。史稱“桐葉封弟”。
成語,典出《呂氏春秋·覽部》卷十八〈審應覽·重言〉。周代,叔虞為周成王的胞弟,據傳叔虞與成王玩耍,成王把一桐葉剪成一個似玉圭的玩具,對叔虞説:我將拿着玉圭封你。於是周成王把唐封給叔虞。唐在黃河、汾河的東邊,方圓一百里,所以叫唐叔虞,姓姬,字子於。史稱“桐葉封弟”。 [21] 
史記·晉世家》:“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珪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耳。”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於。” [22] 

河東假虞滅虢

假虞滅虢又稱作假途滅虢,假道滅虢。
虞國,也稱北虞,春秋時期諸侯國,位於山西晉南,古稱河東境內,國君為姬姓,都城遺址坐落在中條山脈最低平最開闊之處的平陸縣古城村 [23] 
假途滅虢之戰,是春秋初年晉國誘騙虞國借道,一石雙鳥,先後攻滅虢、虞兩個小國的一次作戰。 [24] 
“假虞滅虢”是東周初年的重大歷史事件,也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漢語成語典故
虞國虢國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諸侯國。周武王滅商後,封王室宗親周仲為虞公,封地在今山西省平陸縣北部。封周文王的弟弟虢仲虢叔為虢公。虢叔的封地在滎陽,史稱東虢,後於春秋初年被鄭國所滅。虢仲的封地原在陝西寶雞,後遷至今三門峽市,稱西虢。西周時期,西虢歷代國君均為周王室的重臣。西周末年,遇犬戎之亂,虢公石父殉難,其子虢翰襲爵,虢翰不尊周平王,周、虢關係緊張。虢翰卒,其子忌父嗣位,入朝臣服,盡釋前嫌。從虢公忌父起,歷代虢公皆被周王室倚為重臣,以遏制鄭國。
在虢、虞國之北為晉國。周惠王時,晉國國君為晉獻公。晉獻公欲成就霸業,頻頻對外用兵,兼併或控制了鄰近數十個小國和狄、戎部落。晉獻公欲渡河南下,開疆拓土,虞國和虢國成為其下一步要兼併的對象。
此時的虢國也很強大,它的疆域北至黃河以北的下陽城(今山西平陸縣南部),西達今陝縣盧氏,南達今嵩縣北部,東至今澠池縣境,其都城為上陽城(今三門峽市區李家窯村一帶)。而毗鄰晉國的虞國比較弱小,但地勢險要,是晉國通往虢國的必經之路。虢、虞兩國相互依存,結成聯盟。
晉獻公是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他知道,不滅虞國,兼併虢國是紙上談兵。而欲滅虞國,虢國必然出兵相助,晉國必將損兵折將,無功而返。這時,大臣荀息向獻公獻上計謀。一為美人計。選晉國美女獻給虢公醜,虢公醜納受了美女,日聽淫聲,夜接美色,怠棄政事。二是離間計。獻公重賄犬戎,挑撥犬戎與虢國的關係,於是,犬戎與虢國開始連年的戰爭。三是假途之計。獻公用白玉之璧、千里寶馬,賄賂虞公,請借虞國之道,出兵伐虢。虞公貪圖財寶,竟許諾晉國假道伐虢。虞國大夫宮之奇勸諫説:“虢,虞之唇也,唇亡齒寒,晉今日取虢,而虞明日從而亡也。”虞公不聽,遂許晉國。
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晉獻公遂借道於虞,率軍南下,一舉攻陷虢國要塞下陽。當時,虢公醜與犬戎正大戰於桑田(今靈寶境內),聞下陽失守,急回師相救,犬戎卻追襲於後,虢軍大敗。虢公醜倖免於難,回到上陽守禦。晉軍圍上陽五個月,城中糧柴俱絕,士卒疲憊,百姓日夜號哭,城池岌岌可危。晉使人射箭於城內,要虢公投降,虢公曰:“吾先君為王卿士,吾不能為降諸侯”,虢公醜乘夜開城,帶公族突圍,率家眷奔往京師洛邑。上陽城破,虢國滅亡。晉軍回師,滅掉虞國。 [24] 
從1957年開始,考古工作者對虢國墓和上陽城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發掘,出土文物數量之多、價值之高,令人驚歎。它們在默默地訴説着像謎一樣的虢國曆史,而“唇亡齒寒”也成了千古遺訓。

河東河東獅吼

成語“河東獅吼”中“河東”一詞出處河東是主角柳氏的郡望,代指柳氏。
北宋的時候,有一太常少卿工部尚書陳希亮,亮有一兒子叫陳慥,此人狂放不羈,傲視世間,視榮華富貴為糞土,儘管是官宦之後,不坐車,不載官帽,和我們今天愛擺架子,擺譜的人不一樣。隱居龍丘。當地人不知道他的來歷,就叫他“方山子”。元豐三年(1080年),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被貶到黃州團練副使,不期遇上陳慥,兩人系成為好友。陳慥在龍丘的房子叫濯錦池,寬敞華麗,家裏養着一羣歌妓,客人來了,就以歌舞宴客,就有點象我們招待客人進歌廳的意思差不多。而陳慥的妻子柳氏,每當陳歡歌宴舞之時,就拿着木杖大喊大叫,用力椎打牆壁。蘇東坡就寫了一首詩取笑陳慥: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説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河東是柳氏的郡望,因為柳氏老家是河東人,暗指柳氏。“獅子吼”一語來源於佛教,意指“如來正聲”,比喻威嚴。後來這個故事被宋代的洪邁寫進《容齋三筆》中,廣為流傳。
“河東獅吼”這條成語,蘇東坡寫詩的時候,還是褒義,因為獅子是佛教的護法神,流傳到現代,基本上被人誤以為屬於貶義。有時候也拿來開玩笑這麼説。
河東是柳氏的郡望,唐代詩聖杜甫也有“河東女兒身姓柳”的詩句,藉以暗喻陳妻柳氏;獅子吼一語來源於佛教,意指“如來正聲”,佛教經典稱“獅子吼則百獸伏”,所以佛家用獅子吼來比喻佛祖講經聲震寰宇的威嚴。

河東雁丘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年僅十六歲的青年詩人元好問,在赴幷州應試途中,聽一位捕雁者説,天空中一對比翼雙飛的大雁,其中一隻被捕殺後,另一隻大雁從天上一頭栽了下來,殉情而死。年輕的詩人被這種生死至情所震撼,便買下這一對大雁,把它們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個小小的墳墓,叫“雁丘”,並寫《雁丘》辭一闋,其後又加以修改,遂成這首著名的《摸魚兒· 雁丘詞》。 [25] 
摸魚兒·雁丘詞
原文:
乙丑歲赴試幷州,道逢捕雁者雲:“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脱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
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26] 
參考資料
  • 1.    《尚書》載“堯都平陽”,史載“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
  • 2.    《穀梁傳·楊士勳疏》雲:“冀州者,天下之中州,自唐(堯)虞(舜)及夏(禹)殷皆都焉,則冀州是天子之常居。冀州包含今山西省全境,堯都平陽(臨汾),舜都蒲坂(永濟),禹都安邑(夏縣)都在山西境內。”
  • 3.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及《太平廣記》等記載“禹鑿龍門”《水經注》記載:“龍門為禹所鑿,廣80步,巖際鐫跡尚存。”《水經注》説:“昔大禹疏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故謂之伊闕。”《漢書·溝洫志》也説:“昔大禹治水,山陵擋路者毀之,故鑿龍門,闢伊闕。”
  • 4.    《 尚書》載"堯都平陽"。司馬遷《史記》雲:"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 獨載堯以來"。
  • 5.    《詩經註解》曰:“唐國,本帝堯舊都,在禹貢冀州之域……周成王封弟唐叔虞為唐國。”
  • 6.    《史記》
  • 7.    顧炎武《日知錄》第三十一卷稱:“河東,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師在關中,而其東則河,故謂之河東;元之京師在薊門,而其西則山,故謂之山西,各自其畿甸之所近而言之也。”
  • 8.    《括地誌》
  • 9.    《穀梁傳·楊士勳疏》
  • 10.    《史記·舜本紀》
  • 11.    《特別呈現》 20151217 鐵血興亡錄 第一集 立業播州  .央視網[引用日期2016-07-15]
  • 12.    《漢書·地理志》雲:“太原晉陽縣,故詩唐國,晉水所出,東入汾。”
  • 13.    《史記·晉世家》雲:“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
  • 14.    唐代《毛詩正義·唐譜》“陸曰:唐者,周成王之母弟叔虞所封也。其地,帝堯、夏禹所都之墟,漢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恆山之西,太原、太嶽之野。其南有晉水,叔虞之子燮父因改為晉侯。至六世孫僖侯名司徒,習堯儉約遺化,而不能以禮節之,今詩本其風俗,故云唐也。”
  • 15.    《周禮》
  • 16.    《竹書紀年·帝舜有虞氏》記載:於是和氣普應,慶雲興焉,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囷,百官相和而歌卿雲,帝乃倡之曰:“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羣臣鹹進頓道曰:“明明上天,爛然星陳,日有光華,弘於一人。”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時從輕,萬姓允誠。於予論樂,配天之靈。遷於賢善,莫不鹹聽。”
  • 17.    《尚書大傳·虞夏傳》:舜登位的第十五年,卿雲聚,俊義集,百工相和而歌卿雲,帝乃倡之曰:“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糺縵縵”指縈繞飄浮狀。“旦復旦”即日復一日。意思是:祥雲燦爛,延綿不絕,日月光輝,永駐人間。舜唱完《卿雲歌》嘆息道:“時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 18.    《史記·天官書》記載:“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卿雲,喜氣也。”糺同糾,“糺縵縵兮”形容卿雲紆徐曲折之狀。原內容為: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 19.    《禮記·樂記》曰:“昔者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
  • 20.    南風歌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16-07-15]
  • 21.    《呂氏春秋》卷十八〈審應覽·重言〉成王與唐叔虞燕居,援梧葉以為圭,而授唐叔虞曰:『餘以此封女。』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請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餘一人與虞戲也。』周公對曰:『臣聞之,天子無戲言。天子言,則史書之,工誦之,士稱之。』於是遂封叔虞於晉。周公旦可謂善説矣,一稱而令成王益重言,明愛弟之義,有輔王室之固。
  • 22.    《史記·晉世家》
  • 23.    《史記·吳太伯世家》:是時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虛,是為虞仲,列為諸侯。
  • 24.    《左傳·僖公五年》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啓,寇不可翫,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公曰:“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勳在王室,藏於盟府。將虢是滅,何愛於虞?且虞能親於桓,莊乎,其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逼乎?親以寵逼,猶尚害之,況以國乎?”公曰:“吾享祀豐潔,神必據我。”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弗聽,許晉使。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
  • 25.    人間自是有情痴——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賞析 《語文月刊》2000年第08期 作者: 鄧新躍 第(12-13)頁
  • 26.    摸魚兒·雁丘詞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16-07-1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