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舊傳為春秋時期左丘明著,近人認為是戰國時人所編
[31]
,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敍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春秋內傳》《左氏》,漢朝以後多稱《左傳》。它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是歷代儒客學子重要研習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左傳》實質上是一部獨立撰寫的記史文學作品,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説明《春秋》的綱目。
[1]
《左傳》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百部經典》之一,2021年已經推出。
[30]
- 書 名
- 左傳
- 作 者
- 左丘明
- 外文名
- Tradition of Zuo
- 性 質
- 敍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
左傳題解
編輯左傳作者及創作時間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馬遷、班固等人都認為《左傳》是左丘明所寫。唐朝的劉知幾《史通·六家》:“左傳家者,其先出於左丘明。”唐朝的趙匡首先懷疑《左傳》不是左丘明所作。此後,有許多學者也持懷疑態度。很多人都認為寫《左傳》的左氏並非左丘明。
葉夢得認為作者為戰國時人;鄭樵《六經奧論》認為是戰國時的楚人;朱熹認為是楚左史倚相之後;項安世認為是魏人所作;程端學認為是偽書。清朝的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中卻仍然認為是左丘明所著。康有為則認為是劉歆所作。今人童書業則認為是吳起所作,趙光賢認為是戰國時魯國人左氏所作,衞聚賢認為《左傳》作者是子夏。現在一般認為《左傳》成書時間大約在戰國中期(公元前4世紀中葉)。
左傳《左傳》與《春秋》
左傳評價
編輯《左傳》代表了先秦史學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歷史和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獻,對後世的史學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對確立編年體史書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於它具有強烈的儒家思想傾向,強調等級秩序與宗法倫理,重視長幼尊卑之別,同時也表現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歷史資料。
《左傳》主要記錄了周王室的衰微,諸侯爭霸的歷史,對各類禮儀規範、典章制度、社會風俗、民族關係、道德觀念、天文地理、曆法時令、古代文獻、神話傳説、歌謠言語均有記述和評論。晉範寧評《春秋》三傳的特色説:“《左氏》豔而富,其失也巫(指多敍鬼神之事)。《穀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辯而裁,其失也俗。”
《左傳》不僅是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著作。它表現在:長於記述戰爭,故有人稱之為“相砍書”;又善於刻畫人物,重視記錄辭令。
左傳體例
編輯按照魯國十二公的順序,記錄了當時各方面的歷史。共18萬字。
1. 隱公11年(公元前722年—公元前712年)
2. 桓公18年(公元前711年—公元前694年)
3. 莊公32年(公元前693年—公元前662年)
4. 閔公2年(公元前661年—公元前660年)
5. 僖公33年(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7年)
6. 文公18年(公元前626年—公元前609年)
7. 宣公18年(公元前608年—公元前591年)
8. 成公18年(公元前590年—公元前573年)
9. 襄公31年(公元前572年—公元前542年)
10. 昭公32年(公元前541年—公元前510年)
11. 定公15年(公元前509年—公元前495年)
12. 哀公27年(公元前494年—公元前468年)
左傳研究參考書目
編輯·《四部備要》稱《春秋左氏傳杜氏集解》30卷(附《年號歸一圖》和《年表》)
·上海古籍出版社修訂再版上海人民出版社《春秋左傳集解》,名《春秋經傳集解》,1989年ISBN 7-80569-058-8
· 宋朝王安石《春秋解》1卷,已佚。
· 趙光賢《春秋與左傳》
· 何樂士《左傳虛詞研究》,商務印書館,1989年 ISBN 7-100-00057-2
[9]
· 孫綠怡《左傳與中國古典小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ISBN 7-301-01739-1
[11]
· 伍媽喜《春秋左氏傳古注輯考》,台灣學海出版社,1982年
· 程南洲《春秋左傳賈奎注與杜預注之比較研究》,台灣文津出版社,1982年
[12]
· 張端穗《左傳思想探微》,台灣學海出版社,1987年
· 曾勤良《左傳引詩賦詩之詩教研究》,台灣文津出版社,1993年 ISBN 957-668-079-4
[13]
· 謝秀文《春秋三傳考異》,台灣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 浦衞忠《春秋三傳綜合研究》,台灣文津出版社,1995年 ISBN 957-668-283-5
[16]
· 王伯祥《左傳讀本》,開明書店,1940年
[18]
· 朱東潤《左傳選》,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6年
[19]
· 徐中舒《左傳選》,中華書局,1963年
[20]
· 沈玉成《左傳譯文》,中華書局,1981年
[21]
· 瞿蜕園《左傳選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2]
· 林新樵《左傳選》,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年
· 日本安井衡《左傳輯釋》
[27]
· 日本竹田光鴻《左傳會箋》
[28]
- 參考資料
-
- 1. 《左傳》:先秦歷史散文的扛鼎之作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8-12]
- 2. 《春秋左傳》 .國學春秋網[引用日期2017-06-07]
- 3. 春秋經傳集解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4. 四部叢刊四編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5. 春秋左傳正義 .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6-07]
- 6. 春秋左傳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6-07]
- 7. 春秋左傳研究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8. 左傳疏證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9. 左傳虛詞研究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10. 春秋左傳學史稿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11. 左傳與中國古典小説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12. 賈逵之春秋左傳學及其對杜預注之影響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13. 左傳引詩賦詩之詩教研究 .讀書豆瓣[引用日期2017-06-07]
- 14. 春秋三傳比義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15. 春秋三傳及國語之綜合研究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16. 春秋三傳綜合研究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17. 春秋左傳注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18. 春秋左傳讀本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19. 左傳選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20. 左傳選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21. 左傳譯文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22. 左傳選譯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23. 春秋左傳今注今譯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24. 左傳全譯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25. 左傳真偽考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26. 左傳註釋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27. 左傳輯釋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28. 左傳會箋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7-06-07]
- 29. 《北堂書鈔·卷第九十五·藝文部一·春秋五》:賀子云,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
- 30. 中宣部:未來5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這麼幹! .中國文藝網[引用日期2021-04-25]
- 31. 教育部組織編寫.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四學制)語文 九年級 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124頁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