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左氏春秋

(編年體史書)

鎖定
《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
書    名
左氏春秋
又    名
左傳
作    者
左丘明(相傳)
類    別
編年體史書

左氏春秋歷史考證

《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左氏春秋》記事起自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4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説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西漢時稱之為《左氏春秋》,東漢以後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它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左傳》的作者,至今都是未解之謎。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班固等人都認為《左傳》是左丘明所寫。司馬遷《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説:“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唐朝的趙匡首先懷疑《左傳》不是左丘明所作。此後,有許多學者也持懷疑態度。葉夢得認為作者為戰國時人;鄭樵《六經奧論》認為是戰國時的楚人;朱熹認為是楚左史倚相之後;項安世認為是魏人所作;程端學認為是偽書。
清朝的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中卻仍然認為是左丘明所著。清末康有為斷言它是西漢末劉歆偽造。但在劉歆以前《左傳》已被許多人抄撮或徵引過,故康氏之説也難成立。今人童書業則認為是吳起所作,趙光賢認為是戰國時魯國人左氏所作。當代學者多認為是戰國初年人所作。據楊伯峻考證,大約作於公元前403年~公元前386年之間。

左氏春秋作品簡介

《左傳》是記錄春秋時期社會狀況的重要典籍。取材範圍包括了王室檔案,魯史策書,諸侯國史等。記事基本以《春秋》魯十二公為次序,內容包括諸侯國之間的聘問、會盟、征伐、婚喪、篡弒等,對後世史學文學都有重要影響。主要記錄了周王室的衰微,諸侯爭霸的歷史,對各類禮儀規範、典章制度、社會風俗、民族關係、道德觀念、天文地理、曆法時令、古代文獻、神話傳説、歌謠言語均有記述和評論。晉範寧評《春秋》三傳的特色説:“《左氏》豔而富,其失也巫(指多敍鬼神之事)。《穀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辯而裁,其失也俗。”
《左傳》是研究先秦歷史和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獻,它代表了先秦史學的最高成就,對後世的史學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對確立編年體史書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它補充並豐富了《春秋》的內容,不但記魯國一國的史實,而且還兼記各國曆史;不但記政治大事,還廣泛涉及社會各個領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賬式的記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統、有組織的史書編纂方法;不但記春秋時史實,而且引徵了許多古代史實。這就大大提高了《左傳》的史料價值。
由於《左傳》具有強烈的儒家思想傾向,強調等級秩序與宗法倫理,重視長幼尊卑之別,同時也表現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歷史資料。《左傳》本不是儒家經典,但自從它立於學官,後來又附在《春秋》之後,就逐漸被儒者當成經典。《左傳》受到學界重視是在魏晉時期,先後有鄭玄、杜預為其作註解,以後成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左傳》在史學中的地位被評論為繼《尚書》、《春秋》之後,開《史記》、《漢書》之先河的重要典籍。
《左傳》不僅是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著作。它表現在:長於記述戰爭,故有人稱之為“相砍書”;又善於刻畫人物,重視記錄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