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十三經

(儒家書經)

鎖定
《十三經》,南宋時並稱的十三部儒家經籍,為歷代文人推崇。為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孝經論語孟子爾雅 [2] 
漢代立詩、書、禮、易、春秋於學官,稱五經。唐代增三禮之周禮、儀禮,並春秋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三傳,為九經。至開成年間刻石經,益孝經、論語、爾雅為十二經。南宋復增孟子,因有十三經之稱。 [1] 
作品名稱
十三經
外文名
the thirteen classic works
作    者
孔子
作    者
孔子弟子等
創作年代
春秋,戰國時期
所    指
儒家的十三部經書

十三經起源

孔子聖蹟 孔子聖蹟
十三經是由漢朝的五經逐漸發展而來的,最終形成於南宋。漢代儒家的最早經典,稱為六經,為《易》、《書》、《詩》、《禮》、《樂》、《春秋》,《樂經》早佚,便只有五經。其中《易》、《書》、《詩》在孔子之前早已流傳,《左傳》中曾多次引用,《禮》是對當時社會禮儀的總結,不知成書為何時。相傳孔子立學,曾以這四部書作為教材(按,這四經在當時都有實用意義,《易》卜筮,據《左傳》當時人在作重大決定前,均要卜筮;《書》,主要記載了古代先王的話語、政令、以及重要事蹟,為史書;《詩》又稱《詩三百》,當時社交場合常常賦詩以言志,通過吟誦不同的詩來表達各自的意思;《禮》即《儀禮》,是對當時各種禮儀儀式的規定和説解,比如成年的冠禮、葬禮的喪服等等。都有實用意義,掌握這些,也是當時社會對一個合格的士所作的要求)。《春秋》本是當時各國史書的通稱,《春秋經》即傳説為孔子刪改《魯春秋》而成,其中微言大義表達了孔子對歷史的褒貶。
漢武帝獨尊儒術,將儒家思想作為官方意識形態,罷黜百家後,將五經列為官學,設五經博士。《易》、《書》、《詩》、《禮》、《春秋》便由儒家的教材,升格為“經”,正式稱為《五經》。其中《春秋》一書,魏晉時,學人為了方便,將《春秋》的傳文(傳,即解經的文字)附在《經文》的後面,《春秋》經便不再單行了。

十三經內容

《十三經》的內容極為寬博,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為“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十三經《周易》

周易》是占卜之書,其外層神秘,而內藴的哲理至深至弘。

十三經《尚書》

《尚書》是上古歷史文件彙編,主要內容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記錄。

十三經《詩經》

詩經》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詩歌集,內分“風”、“雅”、“頌”三部分,“風”為土風歌謠,“雅”為西周王畿的正聲雅樂。“頌”為上層社會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

十三經《周禮》

周禮》該書原名《周官》,西漢時在民間發現,創作年代大多數學者認為可能在戰國時期。主要彙集周王室官制和戰國時期各國制度。

十三經《儀禮》

儀禮》主要記載春秋戰國時代的禮制。

十三經《禮記》

禮記》是西漢的兩位學者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編輯的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説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秦漢以前有關各種禮儀的論著彙編。

十三經《春秋》三傳

《春秋》三傳是圍繞《春秋》經形成的著作,《左傳》可能是春秋末左丘明所作,但也有人認為是戰國初的作品,重在史事的陳述。《公羊傳》作者舊題是戰國時齊人公羊高,他受學於孔子弟子子夏,後來成為傳《春秋》的三大家之一,《穀梁傳》其作者相傳是子夏的弟子,戰國時魯人穀梁赤。起初也為口頭傳授,至西漢時才成書傳。後二傳重在論議。

十三經《論語》

論語》是春秋時孔子弟子對於孔子的語錄筆記,是孔子及其門徒的言行錄。

十三經《孝經》

孝經》西漢在孔壁中發現的藏書,至今作者仍有爭論,但偏向於曾子學派的著作。為論述古代孝道的專著。

十三經《孟子》

孟子》戰國時儒家學者孟子的著作。專載孟子的言論、思想和行跡。

十三經《爾雅》

爾雅》戰國到西漢的學者編寫的一本可以用來學習儒家經典的詞典,《爾雅》全書收詞語4300多個訓解詞義,詮釋名物,經學家多據以解經。

十三經作品影響

儒家文化封建時代居於主導地位,《十三經》作為儒家文化的經典,其地位之尊崇,影響之深廣,是其他任何典籍所無法比擬的。最高統治者不但從中尋找治國平天下的方針大計,而且對臣民思想的規範、倫理道德的確立、民風民俗的導向,無一不依從儒家經典。儒家經典施於社會的影響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瞭解和研究中國封建社會的方方面面,不能不閲讀《十三經》。
“十三經”是傳世文獻的始祖,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源頭、主幹。它的內容博大精深,囊括了傳統文化的諸多方面:諸如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以民為本的治國原則,和諧人際的倫理主張,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等等。這些思想、精神中的精華滲透在民族的性格與心理之中,具有強大的凝聚力,至今仍有積極的影響。
陝西關中一帶,是周秦漢唐等十三個朝代的都城所在地,是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它親歷了經學的繁榮和發展,經歷了經學的鼎盛時期。西安一帶文化遺存十分豐富,著名的唐開成石經藏於西安碑林

十三經釋義

十三經讀音

shí sān jīng

十三經解釋

十三經注疏 十三經注疏
十三經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經典。分別是《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易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其形成過程為:漢立《詩》、《書》、《易》、《禮》、《春秋》於學官,為五經;唐加《周禮》、《儀禮》、《公羊》、《穀梁》為九經;至開成年間刻石國子學,又加《孝經》、《論語》、《爾雅》為十二經;宋復增《孟子》,因有十三經之稱。
孔尚任《桃花扇·逮社》:“你看十三經、廿一史、九流三教、諸子百家、腐爛時文、新奇小説,上下充箱盈架,高低列肆連樓。”清昭槤《嘯亭續錄·石經》:“雍正中,有生員蔣衡字湘帆者善書法,立志書十三經,十餘年乃成。”參閲清顧炎武日知錄》卷十八;清錢泰吉曝書雜記》捲上。此外,佛家與道家各有其十三經的經典著作,分別代表了佛與道理念。

十三經確立

十三經是由漢朝的五經逐漸發展而來的,最終形成於南宋。十三種儒家文獻取得“經”的地位,經過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在漢代,以《易》、《詩》、《書》、《禮》、《春秋》為“五經”,官方頗為重視,立於學官。唐代有“九經”,也立於學官,並用以取士。
所謂“九經”包括《易》、《詩》、《書》、《周禮》、《儀禮》、《禮記》和《春秋三傳》。唐文宗開成年間於國子學刻石,所鐫內容除“九經”外,又益以《論語》、《爾雅》、《孝經》。五代時蜀主孟昶刻“十一經”,排除《孝經》、《爾雅》,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躋入諸經之列。南宋碩儒朱熹以《禮記》中的《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並列,形成了今天人們所熟知的《四書》,併為官方所認可,《孟子》正式成為“經”。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獻確立了它的經典地位。清乾隆時期,鐫刻《十三經》經文於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經注疏》。
漢朝:五經
漢朝時,以《易》、《詩》、《書》、《儀禮》、《春秋》為“五經”,立於學官。
唐朝:九經
國學十三經 國學十三經
唐朝時,《春秋》分為“三傳”,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禮經》分為“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這六部書再加上《易》、《書》、《詩》,並稱為“九經”,也立於學官,用於開科取士。
晚唐:十二經
唐文宗開成年間,在國子學刻石,內容除了“九經”之外,還加上了《論語》、《爾雅》、《孝經》。
五代:十一經(收入《孟子》)
五代十國時後蜀國主孟昶刻“十一經”,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經》、《爾雅》。
南宋:十三經正式形成。
南宋時《孟子》正式成為“經”,和《論語》、《爾雅》、《孝經》一起,加上原來的“九經”,構成“十三經”。

十三經註疏

對中國13部儒家經典註疏的彙編本。
即《周易正義》10卷,《尚書正義》20卷,《毛詩正義》70卷,《周禮註疏》42卷,《儀禮註疏》50卷,《禮記正義》63卷,《春秋左傳正義》60卷,《春秋公羊傳註疏》28卷,《春秋穀梁傳註疏》20卷,《論語註疏》20卷,《孝經註疏》9卷,《爾雅註疏》10卷,《孟子註疏》14卷,共416卷。
十三經注疏》最早的合刻本是南宋十行本,以後輾轉翻刻,訛謬漸多。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由當時江西巡撫阮元主持,將南宋十行本殘存的十一經,配補以宋刻《儀禮》、《爾雅》二書的單疏本,重刻於南昌學堂,並將阮元舊日羅致學者所作《十三經校勘記》分別摘錄,附於各卷之後。世稱“阮刻本”。
1935年,世界書局曾將阮刻本圈點縮印為兩巨冊出版。1980年,中華書局又將世界書局本校正訛脱後,重新影印,仍為兩巨冊發行。

十三經電子版本

國學網是較早將十三經電子化的網站,但是該網站的十三經版本錯誤和疏漏也比較多。網上流行的版本大多來自於國學網。台灣中央研究院製作的十三經網絡版錯誤相對較少,並且是繁體版,但是不便於檢索。儒家網匯聚網上眾多電子版,進行電腦和人工雙重校對,製作了十三經的電子版。
網站上有強大的十三經檢索系統。不足的是簡體字版本。但是該網站還有十三經經文詞彙分析,詞彙分析中給出了經文詞彙的繁體字,因此一定意義上彌補了因為簡體化帶來的不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