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諸侯國

鎖定
諸侯國,狹義上指歷史上秦朝以前分封制下由最高統治者天子對封地的稱呼,也被稱為“諸侯列國”、“列國”。
多數情況下, “諸侯”和“諸侯國”混淆使用。而封地最高統治者則被賜予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廣義上指封建時代及其以前人類文明時期共主(天子、皇帝)對其家族、功臣給予的封地。
其中,漢朝郡縣制封國制兩種制度並存,但“國”屬於行政區劃,和郡行政地位相同,期間伴隨中央政府的消長,權利發生變化,多數情況下只是作為行政區。
但若諸侯強大起來,也會成為與中央政府抗拒的力量。
中文名
諸侯國
外文名
principality
別    名
諸侯列國、列國
諸侯首領
周天子

諸侯國史料記載

諸侯國源自分封制,據古籍記載,早在炎帝黃帝等五帝時期,氏族部落所構成的眾邦林立,天下共主,能協調分配氏族土地與問題。

諸侯國歷代諸侯國

諸侯國周朝

  • 背景
史料記載周滅商後,周天子分封天下,是諸侯國林立之時,《呂氏春秋·觀世》謂“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荀子·儒效》謂“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謂西周分封“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
諸侯國是王室宗族的沿伸,國君作為當家的家主,下有家臣,家人,家民(子民)的分級。天子王室以及諸侯的嫡長子永世為宗子,諸侯的宗子繼承諸侯的權力位置,其他的兒子立為卿、大夫,享有食邑 [3]  。諸侯國的層級有、國、邑、鄉、裏等不同的差別,面積大小不一,爵位也有高低 [2] 
公元前9世紀,由於周厲王殘酷統治發生“國人暴動”,諸侯各國原來一直服從周王,暴動以後代表中央政權的周王室對諸侯的控制力很弱,實際控制區只剩下幾百裏。進入春秋時期後,基本為混戰時期,北方有燕、山戎;東邊有齊;西方有秦、、巴;南方楚、吳、越;中部從西至東依次為晉、衞、魯,另外還有鄭、陳、蔡、宋。諸侯列國實力不均,強國齊、晉、秦、楚、吳、越,春秋五霸在這一時期出現。客觀上促進了諸侯各國分裂和統一。
戰國時期以後,原來的晉國被趙、魏和韓“三家分晉”;吳被越所滅,越又被楚所滅;諸侯國只剩下了韓、趙、魏、楚、燕、齊、秦七個大國及其他一些小的諸侯國:中山國魯國宋國鄭國衞國等小國。
  • 周朝比較大的諸侯國
虢國——姬姓,公爵。系王季子虢仲,文王弟也。仲與虢叔為文王卿士,勳在王室,藏於盟府;而文王友愛二弟,謂之二虢。武王克商,封仲於弘農。陝縣東南之虢城。
虞國——姬姓,公爵。系周太王仲雍之後。武王克商,求泰伯、伯雍之後,得章已為吳君;別封其為虞。在河東太陽縣。
宋國——子姓,公爵。系商王帝乙之庶長子曰微子啓:因紂王不道,微子抱祭器歸周。武王克商,封微子於宋。即今睢陽縣
西周分封諸侯圖 西周分封諸侯圖
魯國——姬姓,侯爵。系周文王第四子周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大勳勞於天下。後成王命為大宰,食邑扶風雍縣東北之周城,號宰周公,留相天子,主自陝以東之諸侯。乃封其長子伯禽曲阜,地方七百里,分以寶玉、大弓,而俾侯於魯,以輔周室
燕國——姬姓,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召公奭,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為周太保,食邑於召,謂之召康。留相天子,主自陝以西之諸侯。乃封其子為北燕伯,其地乃幽州薊縣
邢國——姬姓,侯爵。系周文王第四子周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大勳勞於天下。後成王封周公四子於邢,聯絡齊燕,屏藩周室。
管國——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鮮,以監武庚封於管。即今河南信陽縣
蔡國——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度,以監武庚封於蔡。即今河南汝寧府上蔡縣
衞國——姬姓,侯爵。系武王同母少弟,封為大司寇,食採於康,謂之康叔,封於衞。即今北京冀州
滕國——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繡。武王克商,封於滕。即今山東滕州
晉國——姬姓,侯爵。系武王少子,曰唐叔虞。封於唐,後改為晉。即今山西平陽府降縣東翼城。
楊國——姬姓,侯爵。系黃帝后裔。周成王分封其弟叔虞於唐邑 (山西翼城 )。出公子齊,生伯僑,天子封為楊侯。
朝鮮——子姓,侯爵,乃殷賢臣,曰箕子,亦商王之裔。因不肯臣事於周,武王請見,乃陳《洪範九疇》一篇而去之遼東。武王即其地以封之。乃其子孫,即朝鮮國。
薛國——任姓,侯爵。黃帝之後。因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後裔奚仲於孽。即山東滕州。
陳國——媯姓,侯爵。系帝之後。其裔孫遏父作武王陶正,能利器用,王實賴之。以元女大姬下嫁其子滿,而封於陳,使奉虞帝祀。其地在太皞之墟,即陳縣。媯姓源於姬姓,系顓頊後裔,傳至子孫帝舜娶帝二女娥皇、女英,女英生子商均。商均後代媯滿周武王長女大姬,大姬生陳申公陳相公
焦國——姜姓,侯爵。系神農之後。因先世之功,武王克商,封之於焦。即弘農陝縣
齊國——姜姓,侯爵。系炎帝裔孫伯益為四嶽,佐禹平水土有功,賜姓姜氏,謂之呂侯。其國在南陽宛縣之西南。自太公呂望起自渭水,為周文、武師,號為師尚父,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營丘,為齊侯,列於五侯九伯之上。即今山東青州府
賴國——姜姓,子爵。因為伐紂有功,而被封在賴地(今湖北隨縣東北)。
紀國——姜姓,侯爵。系太公之次子。武王念太公之功,分封於紀。即山東劇縣
薊國——祁姓,侯爵。系帝堯之裔。武王克商,求其後,封之於薊,以奉唐帝之祀。即北京順天府
曹國——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曹叔振鐸,曰姬振鐸。武王克商,封於曹。即今山東定陶區
郕國——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武。武王克商,封於郕。即今山東兗州府汶上縣
霍國——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處。武王克商,封於霍。即今山西平陽府。
畢國——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畢公高,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周武王克殷,封於畢。在今陝西咸陽北。
秦國——嬴姓,伯爵。系顓帝之裔。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裔柏翳於秦。即陝西西安府
杞國——姒姓,伯爵。系夏禹王之後。武王克商,求夏苗裔,得東樓公,封於杞,以奉禹祀。即開封府雍丘縣
吳國——姬姓,子爵。系周太王長子泰伯之後。武王克商,遂封之為吳。即吳郡
諸侯國 諸侯國
楚國——羋姓,子爵。系顓帝之裔,曰鬻熊。為周文、武師,有勤勞於王家,封之於荊蠻;以子男之上居之。即今丹陽南郡枝江縣。
莒國——嬴姓,子爵。系小昊之後。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後茲與期於莒城。即莒縣
邾國——曹姓,子爵。系陸終第五子晏安之後。武王克商,封其裔曹挾於邾。即山東鄒城
許國——姜姓,男爵。系堯四嶽伯夷之後。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裔文叔於許。即許州
其餘如越封於會稽,向封於譙國,凡封於汲郡,伯封於東平,郜封於濟陰,鄧封於賴川,戎封於陳留,芮封於馮翊,極封為附庸,谷封於南陽,牟封於泰山,葛封於梁國,鄾封為附庸,譚封於平陵,遂封於濟北,滑封於河南,鄣封於東平,邢封於襄國(今邢台市),江封於汝南,冀封於皮縣,梁封於韓城,徐封於下邳,舒封於廬江,弦封於弋陽,鄶封於琅玡,厲封於義陽,項封於汝陰,英封於楚,申封於南陽,共封於汲郡,夷封於城陽等國,不悉詳記。
  • 影響
這一時期產生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的哲學理論,如儒家學説道家理論,學術氣息極為濃厚,湧現了中國歷史上難得的百家爭鳴。

諸侯國漢朝

劉邦稱帝之後,鑑於秦亡的經驗,遂在政策上採取道家“黃老治術”、“無為而治”的政策。
首先,採取“郡國制”,郡縣封國並存,在中央實行與秦朝相同的郡縣制,地方實行分封制。皇帝分封侯國和王國,其中侯國只享有封地內的税收無軍事和行政權並受郡的管轄,而王國則擁有獨立的政治和軍事權力。另外,對內注意興修水利,減免賦税,為恢復農業發展創造條件;對外則和親匈奴,維持邊區和平。漢朝這一系列政策大體維持了一時和平,但亦引致一系列問題,對內的輕徭薄賦政策,令地方上一些豪強勢力日大,形成土地兼併;對外則匈奴侵略日頻,威脅邊區和平。
在執行這些政策之餘,漢高祖也對在楚漢相爭中有大功的異姓諸侯王們起了猜忌之心。韓信就是在這時候被蕭何用計被呂后處死,隨後彭越英布等人也相繼被剷除。異姓諸侯王幾乎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劉姓諸侯王。劉邦白馬之盟上對眾人説了一句話:“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7] 
劉邦在討伐英布叛亂時受傷,不治死亡。時為前195年。
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劉徹
景帝在位期間,聽取晁錯的意見,進行削藩。操之過急,結果發生了“吳楚七國之亂”,為此時期唯一的一次動亂,且為期不到一年,結果由周勃的兒子周亞夫所平定。七國之亂後,朝廷設法剝奪各個諸侯王的力量,加強中央集權漢武帝即位之初,一方面政治形勢比較穩定,國家經濟狀況也相當好,另一方面諸侯王國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潛在威脅還不小。所以,他在繼續推行景帝各項政策的同時,採取了一系列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削弱漢初分封的諸侯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加強監察制度
關於“推恩令”,據《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載:主父“偃説上(武帝)曰:‘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於是上從其計”。《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序》載:武帝“制詔御史:‘諸侯王或欲推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條上,朕且臨定其名號。’”《漢書·武帝紀》載:元朔二年,“春正月,詔曰:‘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願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請與子弟邑者,朕將親覽,使有列位焉。’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漢書·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劉勝》中説得更清楚:武帝“用主父偃謀,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輒別屬漢郡。漢有厚恩,而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1]   
推恩令是漢朝漢武帝時期推行的一個旨在減少諸侯的封地,削弱諸侯王勢力範圍的一項重要法令。主要內容是將過去由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傳給嫡長子的情況,允許諸侯王把封地分為幾部分傳給幾個兒子,形成直屬於中央政權的侯國。  漢初,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長子單獨繼承的,其他庶出的子孫得不到尺寸之地。雖然文景兩代採取了一定的削藩措施,但是到漢武帝初年,“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易為淫亂 [12]  ;急則阻其強而合從,謀以逆京師” [6]  ,嚴重威脅着漢朝的中央集權。因此前127年正月,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推恩令吸取了晁錯削藩令引起七國之亂的教訓,規定諸侯王除以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餘諸子在原封國內封侯,新封侯國不再受王國管轄,直接由各郡來管理,地位相當於縣。這使得諸侯王國名義上沒有進行任何的削蕃,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 [5]  ,導致封國越分越小,勢力大為削弱,從此“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十餘里” [4] 
漢武帝措施:建中朝,設刺史,推恩令是漢武帝能解決王國問題的原因:景帝削藩奠定了基礎,漢武帝時國家實力強大,其措施行之有效。
漢武帝為削弱諸侯王勢力而頒行的重要法令。西漢自文、景兩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脹的諸侯王勢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臨的嚴重問題。文帝時,賈誼鑑於淮南王濟北王的謀逆,曾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這一建議,但沒有完全解決問題。漢景帝即位後,採納晁錯的建議削藩,結果吳楚七國以武裝叛亂相對抗(見西漢七國之亂)。景帝迅速平定了叛亂,並採取一系列相應的措施,使諸侯王的勢力受到很大的削弱。但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國仍然連城數十,地方千里,驕奢淫逸 ,阻眾抗命 ,威脅着中央集權的鞏固 。因此 ,元朔二年( 前127),主父偃上書武帝,建議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這樣,名義是上施德惠,實際上是剖分其國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這一建議既迎合了武帝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為武帝所採納。同年春正月,武帝頒佈推恩令。推恩令下達後,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為列侯,不少王國也先後分為若干侯國。按照漢制,侯國隸屬於郡,地位與縣相當。因此,王國析為侯國,就是王國的縮小和朝廷直轄土地的擴大。這樣,漢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其後,王國轄地僅有數縣,徹底解決王國問題。

諸侯國晉朝

參見:八王之亂
晉惠帝初期八王封國圖及軍鎮圖 晉惠帝初期八王封國圖及軍鎮圖
西晉時統治階層歷時16年(291年~306年)之久的戰亂。戰亂參與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八王。太熙元年(290年)晉武帝臨終時命弘農大姓出身的車騎將軍楊皇后的父親楊駿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繼立的晉惠帝痴呆低能,即位後,皇后賈南風(即賈后)為了讓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權,於元康元年(291年)與楚王司馬瑋合謀,發動禁衞軍政變,殺死楊駿,而政權卻落在汝南王司馬亮和元老衞瓘手中。賈后政治野心未能實現,當年六月,又使楚王司馬瑋殺汝南王司馬亮,然後反誣楚王司馬瑋矯詔擅殺大臣,將司馬瑋處死。賈后遂執政,於元康九年廢太子司馬遹,次年殺之。諸王為爭奪中央政權,不斷進行內戰,史稱八王之亂。先是,統領禁軍的趙王司馬倫聯合齊王司馬冏起兵殺賈后。
永寧元年(301年),趙王司馬倫廢惠帝自立。司馬倫篡位後,駐守許昌的齊王司馬冏起兵討倫,鎮鄴的成都王司馬穎與鎮守關中的河間王司馬顒舉兵響應。洛陽城中的禁軍將領王輿也起兵反倫,迎惠帝復位,殺死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以大司馬入京輔政。太安元年(302年)底,河間王又從關中起兵討司馬冏,洛陽城中的長沙王司馬乂也舉兵入宮殺齊王司馬冏,政權落入司馬乂手。太安二年,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穎合兵討長沙王司馬乂。司馬顒命都督張方率精兵7萬,自函谷關向洛陽推進;司馬穎調動大軍20餘萬,也渡河南向洛陽。二王的聯軍屢次為長沙王司馬乂所敗。次年正月,洛陽城裏的東海王司馬越與部分禁軍合謀,擒長沙王司馬乂,將其交給河間王顒的部將張方,被張方燒死。成都王穎入洛陽為丞相,但仍回根據地鄴城,以皇太弟身份專政,政治中心一時移到鄴城。東海王越對成都王穎的專政不滿,率領禁軍挾惠帝北上進攻鄴城。蕩陰(今河南湯陰)一戰,被成都王穎擊敗,惠帝被俘入鄴,東海王越逃往自己的封國(今山東郯城北)。與此同時,河間王顒派張方率軍佔領洛陽,接着幷州刺史司馬騰(司馬越弟)與幽州刺史王浚聯兵攻破鄴城,成都王穎與惠帝投奔洛陽,轉赴長安。永興二年(305年),東海王越又從山東起兵進攻關中,擊敗河間王顒。光熙元年(306年),東海王越迎惠帝回洛陽,成都王穎、河間王顒相繼為其所殺,大權落入越手中,八王之亂到此終結。16年中,參戰諸王多相繼敗亡,人民被殺害者眾多,社會經濟嚴重破壞西晉的力量消耗殆盡,隱伏着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爆發,西晉進入人們常説的“五胡亂華”時期。八王之亂是導致西晉滅亡的重要原因。

諸侯國明朝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分封諸子為藩王,以加強邊防、保衞皇位。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
藩王之中,北方藩王勢力較強,主要是對蒙古的邊防任務。又尤以燕王朱棣和晉王勢力最大。對皇權構成極大威脅。由農民起義領袖登上皇位的朱元璋,為了確保朱明王朝千秋萬代地統治下去,一方面加強君主專制統治,把軍政大權牢牢地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另一方面,想方設法加強皇室本身的力量,其具體的辦法就是分封諸王。他把自己的24個兒子和1個從孫封為親王,分駐全國各戰略要地,想通過他們來屏藩王室。朱元璋是這樣説的:“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衞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 [11]  ”從全國來看,這些封藩主要有兩類,一是腹裏,二是邊塞要地。受封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設置官屬,地位相當高,公侯大臣進見親王都得伏而拜謁,無敢鈞禮。
每一個藩王食糧萬石,並有軍事指揮權,於王府設親王護衞指揮使司,轄軍三護衞,護衞甲士少者3000人,多者1.9萬人。邊塞諸王因有防禦蒙古貴族侵擾的重任,所以護衞 甲士尤多。北平的燕王朱棣擁兵10萬,大寧的寧王朱權“帶甲八萬,革車六千” [10]  。他們在邊塞負責築城屯田、訓練將兵、巡視要害、督造軍器。晉王、燕王多次出塞征戰,打敗元朝殘餘勢力的軍隊,尤被重視,軍中大將皆受其節制,甚至特詔二王軍中小事自斷,大事才向朝廷報告。尤其是燕王,由於功績卓著,朱元璋令其“節制沿邊士馬” [8]  ,地位獨尊。
藩王勢力的膨脹,勢必構成對中央政權的威脅。在朱元璋大封諸王的時候,有個叫葉伯巨的人指出,藩王勢力過重,數代之後尾大不掉,到那時再削奪諸藩,恐怕會釀成漢代“七國之叛”、西晉“八王之亂”的悲劇,提醒朱元璋“節其都邑之制,減其衞兵,限其疆土”。朱元璋不但聽不進勸告,反而把葉氏抓進監牢,囚死獄中。事態的發展,遠遠超出了葉伯巨的預料,中央政權與藩王之間的矛盾,未及數世而在朱元璋死後就立即強烈地爆發了。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惠宗,年號建文。建文帝立刻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密謀削藩周王、代王、齊王、湘王、岷王等先後或被廢為庶人,或被殺。同時以邊防為名調離燕王的精兵,準備削除燕王。結果燕王朱棣姚廣孝的建議下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靖難之役,最終佔領了南京,建文帝在宮城大火中下落不明。朱棣勝利,靖難之役告終。朱棣革除建文年號,繼續使用“洪武”紀年,即建文四年改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改元永樂。同時下令盡復建文朝所改的一切成法和官制。永樂元年,朱棣登基,是為明成祖(仁宗時定廟號為太宗,世宗於嘉靖十七年九月改廟號為成祖)。
戰爭雖結束,與此相關的歷史卻在發展。燕王進京後,宮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説建文帝於宮中自焚而死,或雲建 文帝由地道出亡,落髮為僧,雲遊天下,傳説他於正統朝入居宮中,壽年而終;又有一説建文帝逃至東南亞鄭和下西洋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尋找建文帝。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確考,成為明史上的一大懸案。
四年的“靖難之役”,給明初剛剛有所恢復的社會經濟以較大的破壞,而直接遭到戰爭踐踏的地區,破壞可謂嚴重,上稱“淮以北鞠為茂草” [9]  ,當為真言。

諸侯國漢朝

諸侯國分封制

劉邦稱帝之後,鑑於秦亡的經驗,遂在政策上採取道家“黃老治術”、“無為而治”的政策。
首先,採取“郡國制”,郡縣封國並存,在中央實行與秦朝相同的郡縣制,地方實行分封制。皇帝分封侯國和王國,其中侯國只享有封地內的税收無軍事和行政權並受郡的管轄,而王國則擁有獨立的政治和軍事權力。另外,對內注意興修水利,減免賦税,為恢復農業發展創造條件;對外則和親匈奴,維持邊區和平。
漢朝這一系列政策大體維持了一時和平,但亦引致一系列問題,對內的輕徭薄賦政策,令地方上一些豪強勢力日大,形成土地兼併;對外則匈奴侵略日頻,威脅邊區和平。
在執行這些政策之餘,漢高祖也對在楚漢相爭中有大功的異姓諸侯王們起了猜忌之心。韓信就是在這時候被蕭何用計被呂后處死,隨後彭越英布等人也相繼被剷除。異姓諸侯王幾乎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劉姓諸侯王。劉邦白馬之盟上對眾人説了一句話:“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7] 
劉邦在討伐英布叛亂時受傷,不治死亡。時為前195年。

諸侯國推恩令

景帝在位期間,聽取晁錯的意見,進行削藩。操之過急,結果發生了“吳楚七國之亂”,為此時期唯一的一次動亂,且為期不到一年,結果由周勃的兒子周亞夫所平定。七國之亂後,朝廷設法剝奪各個諸侯王的力量,加強中央集權
漢武帝即位之初,一方面政治形勢比較穩定,國家經濟狀況也相當好,另一方面諸侯王國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潛在威脅還不小。
所以,武帝在繼續推行景帝各項政策的同時,採取了一系列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削弱漢初分封的諸侯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加強監察制度
關於“推恩令”,據《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載:主父“偃説上(武帝)曰:‘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於是上從其計”。
《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序》載:武帝“制詔御史:‘諸侯王或欲推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條上,朕且臨定其名號。’”
漢書·武帝紀》載:元朔二年,“春正月,詔曰:‘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願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請與子弟邑者,朕將親覽,使有列位焉。’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
《漢書·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劉勝》中説得更清楚:武帝“用主父偃謀,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輒別屬漢郡。漢有厚恩,而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1]   
推恩令是漢朝漢武帝時期推行的一個旨在減少諸侯的封地,削弱諸侯王勢力範圍的一項重要法令。
主要內容是將過去由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傳給嫡長子的情況,允許諸侯王把封地分為幾部分傳給幾個兒子,形成直屬於中央政權的侯國。  
漢初,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長子單獨繼承的,其他庶出的子孫得不到尺寸之地。雖然文景兩代採取了一定的削藩措施,但是到漢武帝初年,“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易為淫亂; [12]  急則阻其強而合從,謀以逆京師”, [6]  嚴重威脅着漢朝的中央集權。
因此,前127年正月,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推恩令吸取了晁錯削藩令引起七國之亂的教訓,規定諸侯王除以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餘諸子在原封國內封侯,新封侯國不再受王國管轄,直接由各郡來管理,地位相當於縣。
這使得諸侯王國名義上沒有進行任何的削蕃,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 [5]  導致封國越分越小,勢力大為削弱,從此,“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十餘里”。 [4] 
漢武帝措施:建中朝,設刺史。
推恩令是漢武帝能解決王國問題的原因:景帝削藩奠定了基礎,漢武帝時國家實力強大,其措施行之有效。
漢武帝為削弱諸侯王勢力而頒行的重要法令。
西漢自文、景兩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脹的諸侯王勢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臨的嚴重問題。
文帝時,賈誼鑑於淮南王濟北王的謀逆,曾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這一建議,但沒有完全解決問題。
漢景帝即位後,採納晁錯的建議削藩,結果吳楚七國以武裝叛亂相對抗(見西漢七國之亂)。景帝迅速平定了叛亂,並採取一系列相應的措施,使諸侯王的勢力受到很大的削弱。
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國仍然連城數十,地方千里,驕奢淫逸 ,阻眾抗命 ,威脅着中央集權的鞏固 。
元朔二年( 前127),主父偃上書武帝,建議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這樣,名義是上施德惠,實際上是剖分其國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這一建議既迎合了武帝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立即為武帝所採納。
元朔二年春正月,武帝正式頒佈推恩令。推恩令下達後,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為列侯,不少王國也先後分為若干侯國。按照漢制,侯國隸屬於郡,地位與縣相當。因此,王國析為侯國,就是王國的縮小和朝廷直轄土地的擴大。
如此,漢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其後,王國轄地僅有數縣,徹底解決王國問題。

諸侯國晉朝

八王之亂
西晉時統治階層歷時16年(291年–306年)之久的戰亂。
太熙元年(290年)晉武帝臨終時命弘農大姓出身的車騎將軍楊皇后的父親楊駿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
繼立的晉惠帝,即位後,皇后賈南風為了讓家族掌握政權,於元康元年(291年)與楚王司馬瑋合謀,發動禁衞軍政變,殺死楊駿,而政權卻落在汝南王司馬亮和元老衞瓘手中。賈后政治野心未能實現,當年六月,又使楚王司馬瑋殺汝南王司馬亮,然後反誣楚王司馬瑋矯詔擅殺大臣,將司馬瑋處死。
賈后遂執政,於元康九年(299年)廢太子司馬遹,次年(300年)殺之。諸王為爭奪中央政權,不斷進行內戰,史稱八王之亂。
先是,統領禁軍的趙王司馬倫聯合齊王司馬冏起兵殺賈后。
永寧元年(301年),趙王司馬倫廢惠帝自立。司馬倫篡位後,駐守許昌的齊王司馬冏起兵討倫,鎮鄴的成都王司馬穎與鎮守關中的河間王司馬顒舉兵響應。洛陽城中的禁軍將領王輿也起兵反倫,迎惠帝復位,殺死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以大司馬入京輔政。
太安元年(302年)底,河間王又從關中起兵討司馬冏,洛陽城中的長沙王司馬乂也舉兵入宮殺齊王司馬冏,政權落入司馬乂手。
太安二年,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穎合兵討長沙王司馬乂。司馬顒命都督張方率精兵7萬,自函谷關向洛陽推進;司馬穎調動大軍20餘萬,也渡河南向洛陽。二王的聯軍屢次為長沙王司馬乂所敗。
太安三年正月,洛陽城裏的東海王司馬越與部分禁軍合謀,擒長沙王司馬乂,將其交給河間王顒的部將張方,被張方燒死。成都王穎入洛陽為丞相,但仍回根據地鄴城,以皇太弟身份專政,政治中心一時移到鄴城。東海王越對成都王穎的專政不滿,率領禁軍挾惠帝北上進攻鄴城。蕩陰(今河南湯陰)一戰,被成都王穎擊敗,惠帝被俘入鄴,東海王越逃往自己的封國(今山東郯城北)。與此同時,河間王顒派張方率軍佔領洛陽,接着幷州刺史司馬騰(司馬越弟)與幽州刺史王浚聯兵攻破鄴城,成都王穎與惠帝投奔洛陽,轉赴長安。
永興二年(305年),東海王越又從山東起兵進攻關中,擊敗河間王顒。
光熙元年(306年),東海王越迎惠帝回洛陽,成都王穎、河間王顒相繼為其所殺,大權落入越手中,八王之亂到此終結。
16年爭戰中,參戰諸王多相繼敗亡,人民被殺害者眾多,社會經濟嚴重破壞西晉的力量消耗殆盡,隱伏着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爆發,西晉進入“五胡亂華”時期。
八王之亂是導致西晉滅亡的重要原因。

諸侯國明朝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分封諸子為藩王,以加強邊防、保衞皇位。

諸侯國削藩政策

藩王之中,北方藩王勢力較強,主要是對蒙古的邊防任務。又尤以燕王朱棣和晉王勢力最大。對皇權構成極大威脅。
由農民起義領袖登上皇位的朱元璋,為了確保朱明王朝千秋萬代地統治下去,一方面加強君主專制統治,把軍政大權牢牢地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另一方面,想方設法加強皇室本身的力量,其具體的辦法就是分封諸王。他把自己的24個兒子和1個從孫封為親王,分駐全國各戰略要地,想通過他們來屏藩王室。朱元璋是這樣説的:“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衞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 [11] 
從全國來看,這些封藩主要有兩類,一是腹裏,二是邊塞要地。受封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設置官屬,地位相當高,公侯大臣進見親王都得伏而拜謁,無敢鈞禮。
每一個藩王食糧萬石,並有軍事指揮權,於王府設親王護衞指揮使司,轄軍三護衞,護衞甲士少者3000人,多者1.9萬人。邊塞諸王因有防禦蒙古貴族侵擾的重任,所以護衞 甲士尤多。北平的燕王朱棣擁兵10萬,大寧的寧王朱權“帶甲八萬,革車六千”。 [10]  他們在邊塞負責築城屯田、訓練將兵、巡視要害、督造軍器
晉王、燕王多次出塞征戰,打敗元朝殘餘勢力的軍隊,尤被重視,軍中大將皆受其節制,甚至特詔二王軍中小事自斷,大事才向朝廷報告。尤其是燕王,由於功績卓著,朱元璋令其“節制沿邊士馬” [8]  ,地位獨尊。
藩王勢力的膨脹,勢必構成對中央政權的威脅。在朱元璋大封諸王的時候,有個叫葉伯巨的人指出,藩王勢力過重,數代之後尾大不掉,到那時再削奪諸藩,恐怕會釀成漢代“七國之叛”、西晉“八王之亂”的悲劇,提醒朱元璋“節其都邑之制,減其衞兵,限其疆土”。
朱元璋不但聽不進勸告,反而把葉氏抓進監牢,囚死獄中。事態的發展,遠遠超出了葉伯巨的預料,中央政權與藩王之間的矛盾,未及數世而在朱元璋死後就立即強烈地爆發了。

諸侯國靖難之役

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惠宗,年號建文。建文帝立刻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密謀削藩周王、代王、齊王、湘王、岷王等先後或被廢為庶人,或被殺。同時以邊防為名調離燕王的精兵,準備削除燕王。結果燕王朱棣姚廣孝的建議下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靖難之役,最終佔領了南京,建文帝在宮城大火中下落不明。朱棣勝利,靖難之役告終。
朱棣革除建文年號,繼續使用“洪武”紀年,即建文四年改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改元永樂。同時下令盡復建文朝所改的一切成法和官制。永樂元年,朱棣登基,是為明成祖(仁宗時定廟號為太宗,世宗於嘉靖十七年九月改廟號為成祖)。
戰爭雖結束,與此相關的歷史卻在發展。燕王進京後,宮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説建文帝於宮中自焚而死,或雲建文帝由地道出亡,落髮為僧,雲遊天下,傳説他於正統朝入居宮中,壽年而終;又有一説建文帝逃至東南亞鄭和下西洋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尋找建文帝。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確考,成為明史上的一大懸案。
四年的“靖難之役”,給明初剛剛有所恢復的社會經濟以較大的破壞,而直接遭到戰爭踐踏的地區,破壞可謂嚴重,上稱“淮以北鞠為茂草” [9]  ,當為真言。
參考資料
  • 1.    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
  • 2.    《尚書》曰:“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王者之制祿爵凡五等。”謂公、侯、伯、子、男。 爵者,盡也,各量其職盡其才也。”
  • 3.    曾鞏《公侯議》:天子之嫡子繼世以為天子,其別子皆為諸侯,諸侯之嫡子繼世以為諸侯,其別子各為其國卿大夫。
  • 4.    《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
  • 5.    《漢書·武帝紀》
  • 6.    《資治通鑑 · 漢紀 · 漢紀十》
  • 7.    《漢書·張陳王周傳》
  • 8.    《明史‧成祖紀》
  • 9.    《明史志卷五十三》
  • 10.    《國朝獻徵錄》
  • 11.    《明太祖實錄》卷五一
  • 12.    《史記·七十列傳·平津侯主父列傳》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