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運城鹽池

鎖定
運城鹽池,古稱鹽澤、盬,亦稱解池、河東鹽池等。位於山西省的南部,運城地區運城市。鹽池北靠運城市的七里崗、四十里崗,南依中條山,東至安邑,西至解州。東西長20~35公里,南北寬3~5公里,周圍高,中間底,成低窪形,總面積130平方公里,池面海拔320米,水深0.22米,為天然內陸鹽湖。 [1]  為山西省面積最大的湖泊。 [7] 
運城鹽池藴藏着豐富的資源,除鹽和芒硝外,還有硫酸鎂、硫酸鈣、鉀、溴、硼和其它一些稀有元素,是一個天然的“萬寶湖”。 [2] 
運城鹽池池鹽歷史悠久,在春秋初年,河東的池鹽已經十分著名了。兩漢時期,在安邑縣設置鹽官,管理鹽業事務。宋代河東鹽池的產量達到了8250萬斤。 [14] 
到1980年代中期,鹽池有十水芒硝結晶畦953.93萬平方米,年產水芒硝150萬噸;原鹽結晶畦245.25萬平方米,年產原鹽3萬噸;並有深井33眼,滷井77眼。化工年產能力為硫化鹼3.7萬噸、無水芒硝28萬噸、85芒硝16萬噸、精硝(含元明粉)12萬噸。 [2] 
華夏文明發祥於遠離海洋的內陸黃河三角地帶,河東鹽池的客觀存在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從傳説的炎黃聯盟與蚩尤大戰於鹽池附近的“涿鹿”(濁滷),到堯、舜、禹在晉南地區的眾多傳説,再到夏、商、週三代在河東、河洛、關中地區的發展、繁榮,都在河東鹽池周邊數百里的範圍內。 [14] 
中文名
運城鹽池
別    名
盬、運城鹽湖、河東鹽池、鹽湖、解池
地理位置
山西省運城市南
面    積
130 km² [1] 
湖泊類型
硫酸鈉型內陸鹽湖
所屬水系
黃河流域

運城鹽池形成變遷

據地質學家考察,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時期,中條山北面發生大面積地面沉陷運動。這次沉陷,向北波及峨嵋嶺,向西延至陝西朝邑一帶,造成運城盆地及鹽池的原始雛形。到二三百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初,地殼又發生變化,中條山出現垂直升降運動,使中條山北麓造成斷裂,出現了一個狹長凹陷地帶,逐漸形成池泊,而鹽類的不斷沉積,使之最終變成了鹽池。鹽類礦產主要形成在第四紀中更新世至距今一萬年的全新世的沉積物中,含鹽鹽系厚約300米,另外是滷水中的鹽類。運城鹽池為閉流自流水盆地,四周潛水均向池心匯流。匯流途中由於溶解了不同地層中的鹽分,水質的不斷變化,進人鹽池的潛水礦化度高達3~5克/升,礦層頂底板一般由粘土構成,未見溶蝕現象,封閉良好。根據沉積物和鹽類礦牀的空間分佈規律分析,鹽池自形成以來,沉積中心由東北向西南不斷遷移,遷移最大距離為20公里。在此期間,有兩次較劇烈的構造變動,造成沉積間斷和礦體遭斷層切割。 [1] 
早期沉積特點為硫酸鹽池,後期為硫酸鹽—氯化物鹽池。主要成鹽物質為硫酸鈉、硫酸鎂、氯化鈉。組成礦物為芒硝、鈣芒硝、白鈉鎂礬、食鹽、石膏、硼磷鎂石,少量伴生元素有澳、碘、鏗,妮、擔、稼、鈣、鉀、伽等成鹽元素或稀有分散元素,隨水向盆地低窪處運移,並沿途蒸發、濃縮,最終形成運城鹽池。 [1] 

運城鹽池位置境域

運城鹽池位置範圍

運城鹽池的位置、範圍及地貌特徵 運城鹽池的位置、範圍及地貌特徵
運城鹽池,位於山西省的南部運城市。鹽池北靠運城市的七里崗、四十里崗,南依中條山,東至安邑,西至解州。 [1]  《水經注》載:“鹽池東西70裏、南北7裏,深而不流,水出白鹽,自然凝成,朝取夕復,終無減損。” [7]  現代測量,運城鹽池東西長20~35公里,南北寬3~5公里,周圍高,中間底,成低窪形,總面積130平方公里,池面海拔320米,為天然內陸鹽湖。 [1]  為山西省面積最大的湖泊。 [7] 

運城鹽池境域變遷

古代運城鹽池面積較廣,近安邑者為東池,近解者為西池,又有六小池。 [3] 
東池,《水經注》謂:“他在安邑西南,許慎謂之鹽監,長五十一里,廣六里,週一百一十四里。”《元和郡縣圖志》稱:鹽池在安邑縣南五里,“池東西四十里,南北七里,西入解縣境”。《夢溪筆談》載:“解州鹽澤方百二十里”。明萬曆六年(1578)鹽運使李廷觀重刻《鹽池圖》記:“池廣五十里、裹七里,四面計之,應得一百一十四里。因用方里為井,並九百畝之法推為畝三十一萬五千。”清《山西通志》:“循其廣袤,東西五十餘里,南北闊七里,周總一百二十里。”歷史上製鹽,主要依靠東池。 [3] 
東池,內有一條黑河,被稱為“鹽母”,它橫貫東西,下接鹽層,滷水充盈。接其滷,製鹽,顆大粒白,是東池賴以發展的先天條件。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由於發生嚴重水災,“客水漫池,夾帶泥沙,黑河為黃土所掩,鹽氣不能上蒸”,永埋於淤泥下,形成災難性損失。 [3] 
西池(硝池、女鹽池),位於運城市解州鎮西北1公里,曾產食鹽,但味鹹苦。面積17.6平方公里,平時水深2.6米,洪水時深5.8米。 [7]  ,《水經注》稱:“池西又有一池,謂之女鹽池,東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在猗氏故城南。”《元和郡縣圖志》:“女鹽池,在縣(解縣)西北三里,東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鹽味少苦,不及縣東大池鹽。俗言此池亢旱,鹽即凝結,如遇霖雨,鹽則不生。”相對東池來講,女鹽池稱為小池,又因含硝量大,又稱硝池。雖亦產鹽,但量少質差,管禁困難,多在東池遭災不能生產時才開曬。到晚清時,西池已成為蓄水荒灘,後再沒有曬鹽的記載。 [3] 
六小池,其分別名為永小、金井、賈瓦、夾凹、蘇老、熨斗。《河東鹽法備覽》稱六小池“地屬解治,與女鹽池相距數里,方長不一”,“其最大者,水面不過畝餘,零星散佈,產鹽無幾,又硝性太濃,作味苦澀。唐開元以後,總稱西池,同隸女鹽池。”清康熙年間曾對六小池作過勘測:永小池,122畝5分;金井池,73畝3分;賈瓦池,187畝5分;東稍地,11畝2分5釐;喬家溝地,30畝4分;蘇老池,15畝。共計439畝9分5釐。在這裏,沒有夾凹和熨斗兩池的數據,卻記了東稍地、喬家溝地兩處的面積。據推測,可能是由於六小池相距太近,灘水相連,界限難定,東稍、喬家溝地可能僅是其一部分,故未測其面積。六小池同女鹽池一樣,平時也不開曬。清光緒三年(1877)官府曾募工塞毀過一次。光緒三十三、三十四年,官府將其大小滹沱一律填平,明文禁曬。久之,同女鹽池一樣,成為不事產鹽的鹹水荒灘。 [3] 

運城鹽池水文特徵

運城鹽池為一個完整封閉性的自流盆地,接受大氣降水,還接受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的補給,每年隨着地下水進人鹽湖的類礦物約11.8萬噸。 [7]  水深0.22米 [1]  (一説水深0.2~2米 [7]  )。
運城鹽池是個閉流自流水盆地,四周潛水均向池心匯流。進人鹽池的潛水礦化度高達3~5克/升,主要成鹽物質為硫酸鈉、硫酸鎂、氯化鈉。組成礦物為芒硝、鈣芒硝、白鈉鎂礬、食鹽、石膏、硼磷鎂石,少量伴生元素有澳、碘、鏗,妮、擔、稼、鈣、鉀、伽等成鹽元素或稀有分散元素。 [1] 

運城鹽池湖區水系

運城鹽池,地處運城盆地。涑水是盆地的主體水系,如伍姓湖、董澤湖等。 [6] 
運城鹽池與涑水河的位置關係 運城鹽池與涑水河的位置關係

運城鹽池客水水系

涑水河,是運城盆地中的一條主要河流,發源於絳縣陳村峪,向西南流經聞喜縣、夏縣、運城市、臨猗縣、永濟市,於永濟市韓陽鎮長旺村匯入黃河。全長195公里,流域面積5774平方公里。洪峯期流量100~300立方米/秒,1958年夏季最高洪峯為655立方米/秒。最大年來水量1 .1億立方米,平均年來水量4 370萬立方米。涑水中游流經平原區,沒有較大的支流,下游匯入姚逞渠。 [7] 
白沙河,發源於夏縣泗交鎮瓦溝,向西經大廟鄉彙集九溝十八岔溪流於城關鎮樊家峪村入白沙河水庫再向西於瑤台出巫咸(前名巫咸河),再向西經縣城南關入中留水庫轉向西南,經禹王鄉秦家埝、東滸村等於師馮灘匯入青龍河,向南流經運城市苦池水庫,注入永濟伍姓湖。從史料記載中可以看到,白沙河為舊時鹽池水患主要水系之一,曾因岸裂堤決,泥濘塞道而淹農田、壞鹽池。但姚暹復疏永豐渠後,不但重新開鑿則引中條山橫嶺北的山澗水作源頭,使水源有了保證,同時加大加寬,從白沙河經安邑、運城,至解州西入直通伍姓湖。建國後建設苦池水庫攔截。 [19] 

運城鹽池排洪河道

姚暹渠,原名永豐渠,是一條古老的人工河道,開鑿於南北朝北魏正始二年(505),距今已有近1500年曆史,後因隋朝大業年間,都鹽史姚暹為保護鹽池正常生產大規模整治而改名,宋朝元柘年間,解令兼鹽池事李綽督修夏縣王峪口至瓦里橋渠堤,當時長856公里 。該渠自夏縣王峪口起,沿中條山北麓彙集柳溝、寺溝、刁崖河、史家峪,元溝,赤峪等7條河溝來水,向西南和苦池水庫,經安邑、運城市區,至永濟入伍姓湖,全長86公里,流域面積2126.5平方公里,設汁流量15立方米/秒,落差110米,縱坡1/770。在永濟市卿頭鎮曾家營村進入永濟境內,流經卿頭、開張、城東三個鎮(街道)11個村莊,在城東街道孫常村進入排水總幹流入伍姓湖。永濟區段長21.8公里,流域面積455.1平方公里。姚暹渠平常流量為1立方米/秒。原來承擔運城至永濟低窪地區排水泄洪任務,現主要為永濟涑水平川區的排水(改鹼)幹道。1995年鹽湖區對姚暹渠城區段人民路至汽運公司段進行了箱涵式封閉、禹都裝飾材料城至禹西路段採用了漿砌石矩形蓋板進行封閉,其餘段均為土質梯形斷面。 [9] 
灣灣河,發源於永濟市中條山陶家窯峪,流經虞鄉、卿頭、城東三個鎮(街道)18個村莊,在城東街道孫常村進入排水總幹流入伍姓湖。灣灣河屬季節性河流。長21公里,流域面積225平方公里。一般洪水流量5立方米/秒~10立方米/秒。灣灣河的主要作用是排泄鹽池東側中條山西麓山洪。 [18] 

運城鹽池洪澇災害

明永樂十二年(1414),七月臨晉諫水逆流,決姚逞渠堰,流人硝池,淹沒民田,殃及鹽池。明崇禎五年(1632),解州水決鹽池。垣曲黃河溢南城。清順治五年(1648),安邑大雨水,鹽池被患。六月聞喜大水。清康熙元年(1662),永濟、榮河平陸、解州、安邑等均大雨。鹽池被淹。臨晉秋霖雨彌月,城垣廬舍十傾六七。清乾隆十八年(1753),安邑水入鹽池,畦鹽不生;臨晉、虞鄉涑水河漲。 [8] 

運城鹽池礦產資源

運城鹽池 運城鹽池
運城鹽池 運城鹽池
運城鹽池藴藏着豐富的資源,但在明代之前,人們對它認識甚少。據《山西通志》載,清雍正八年(1730)鹽池物產有四種,即潞鹽、樸硄(芒硝)、太陽鉉精石(俗稱龜背石)和野生蒲黃。解放後,經多次勘查,鹽池資源除鹽和芒硝外,還有硫酸鎂、硫酸鈣、鉀、溴、硼和其它一些稀有元素,鹽池上下都儲藏着大量的鹽類礦體,綜合藏量為8374萬噸。其中硫酸鈉儲量為5915萬噸、硫酸鎂987萬噸、氯化鈉1472萬噸。每年還有從鹽池周圍匯入鹽池的鹽類礦動儲量十幾萬噸,是一個天然的“萬寶湖”。 [2] 
到1980年代中期,鹽池有十水芒硝結晶畦953.93萬平方米,年產水芒硝150萬噸;原鹽結晶畦245.25萬平方米,年產原鹽3萬噸;並有深井33眼,滷井77眼。化工年產能力為硫化鹼3.7萬噸、無水芒硝28萬噸、85芒硝16萬噸、精硝(含元明粉)12萬噸。 [2] 

運城鹽池治理開發

運城鹽池鹽業生產

運城鹽池 運城鹽池
運城鹽池 運城鹽池
華夏文明發祥於遠離海洋的內陸黃河三角地帶,河東鹽池的客觀存在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從傳説的炎黃聯盟與蚩尤大戰於鹽池附近的“涿鹿”(濁滷),到堯、舜、禹在晉南地區的眾多傳説,再到夏、商、週三代在河東、河洛、關中地區的發展、繁榮,都在河東鹽池周邊數百里的範圍內。從堯、舜、禹三王到夏、商、週三代的都城分佈可以看出,基本上形成了一個“環鹽池都城圈”。考古工作者在夏縣東下馮遺址中發掘出商代的鹽倉。初步估算,這些鹽倉可以儲存12000多噸食鹽,是用來向周邊地區供應食鹽的倉庫。專家推測,儘管這個鹽倉建於商代,但它的淵源可能更早。 [14] 
在春秋初年,河東的池鹽已經十分著名了。公元前740年晉國鑄造的“戎生編鐘”,其上的銘文有153個字,記載了晉國用河東鹽池出產的鹽換取南方的銅,“嘉遣滷積,卑潛徵繁湯,取厥吉金,用作寶協鍾”——晉國派遣大批車隊載着食鹽前往楚國的繁湯(今河南新蔡縣韓集鎮的繁陽故城)。這八隻編鐘就是用換回來的銅進行冶煉鑄造的。這次用河東食鹽換取銅料之事,在晉國的另外一件青銅器——“晉姜鼎”的銘文上也有記載:“嘉遣我易滷積千輛……徵繁湯□,取厥吉金,用作寶尊鼎。”晉國用從楚國換回來的銅料分別鑄造了樂器編鐘和禮器寶鼎。晉國當時一次往南方運出1000車食鹽,足見其產銷規模很大,也説明河東的鹽已經在商品交換中充當重要角色,地處淮河流域的楚國已經開始食用河東鹽。 [14] 
兩漢時期,朝廷對河東鹽池十分重視。西漢時,在安邑縣設置鹽官,管理鹽業事務。西漢後期,漢成帝到河東“覽鹽池”。東漢時,漢章帝到安邑“觀鹽池”。 [14] 
唐代河東鹽的行銷地區為今天的河北、河南、陝西、山西的大部分地區以及甘肅的部分地方,有160多縣。唐大曆年間,全國財賦收入為1200萬緡,其中,鹽利收入為600萬緡,河東鹽池的鹽利達150萬緡,佔全國財賦的八分之一、全國鹽利的四分之一。據日本僧人智證在858年從長安到河東鹽池遊覽時的記載,河東鹽池“耕造取之,形似霜柱,其味稍澀,兩京吃之”。長安和洛陽都要食用河東鹽池的鹽。唐憲宗時,司空圖父親司空輿在河東鹽池任職,“新立兩池鹽法,其課倍入”。 [14] 
到了宋代,河東鹽池的“墾畦澆曬法”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墾地為畦,引池水沃之,謂之種鹽,水耗則鹽成……二月一日墾畦,四月始種,八月乃止。”河東鹽池的產量比唐代有了更大幅度的提高。宋仁宗天聖年間,河東鹽池產量為7600萬斤,供應三京(東京開封、西京洛陽、南京商丘)和28府、州、軍食用。仁宗景祐元年(1034),因為河東鹽池的食鹽庫存可以支用10年,暫停產鹽三年。慶曆八年(1048),河東鹽池的產量達到了8250萬斤。在宋代,包拯等名人都為河東鹽池的發展作出過貢獻。史載,包拯“經度解鹽,以通商販,軍國賴之”。 [14] 
運城鹽池所產之鹽,稱潞鹽,又叫解鹽。在唐朝以前生產方式主要是天日曬鹽,自然結晶,集工撈採,又稱“漫生”法。(水經注》載:“河東鹽池謂之盆。……紫色澄淳,渾而不流。水中食鹽,自然印成,朝取夕復,終無減損。”靠天日曬鹽,不費工本,但產量不穩,質量不高。其所以稱盆鹽、苦鹽,原因在此。春秋戰國時期,出現墾畦澆曬法的萌芽,歷經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各代,不斷改進,到了唐代,此法臻於完善。 [4] 
民國時期,墾畦澆曬法仍沿用。新中國建立後,國營鹽場發展到14個,佔總數的30.43%,產鹽23500噸,佔總量的32.46%。同時,政府為扶植私營鹽場恢復生產,給予低息貸款先後達91287萬元(冀鈔),使32傢俬營鹽場,除一家轉讓給國家,一家未恢復外,其餘30家全部投人生產。 [4] 
1951年,國營鹽場產鹽27445噸,私營鹽場原鹽產量為29555噸。抗美援朝期間,鹽池開展了愛國生產競賽活動,李忠義等人創造了“階梯橫形循環鏟鹽法”,全池節約費用33800萬元(舊幣),提高鏟鹽效率50一70%。至1954年,全池共新建結晶池1653公畝,蒸發池1611公畝,蓄滷池1755公畝,新建港道5849米,打滷井2眼,新擴建鹽田增加的年生產能力達7998噸。1954年,在擴建鹽田的同時,大力推廣技術革新,在養滷上貫徹曲線跑水,延長走水路線,跑水深度由3公寸改為1公寸左右,加大蒸發量,縮短濃縮時間。同時實行“一步一卡,次次留根”的跑水辦法,推廣“冰下采鹹”(即冰下抽滷)的先進經驗。在成畦上,創造“挖破補爛,保證完整部分”的先進成畦法。在產鹽上,創造了“活碴法”(即結晶到一定厚度,用鏟子鏟動一下),加速鹽的結晶。還推廣了“矇頭滷”、“深滷結晶”、“拖開扒”和雨前“扒多蒙少”,雨後“排淡”等措施,減輕了自然災害的損失。1954年,制訂了運城鹽池鹽業生產有史以來的第一套操作規程。1956年1月,運城私營鹽場全面得到改造。1957年底,鹽田面積擴大為12717公頃,年產鹽77186噸。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鹽池共為國家積累資金3322萬元,等於這一時期國家給鹽池投資的14.86倍。1958年7月,山西省地方國營運城鹽業化工局成立。此後,鹽池生產逐步轉入化工生產,原鹽產量保持在每年4~6萬噸之間。 [4] 

運城鹽池資源保護

運城鹽池南依中條山,北靠峨嵋嶺,東界安邑,西為解州,周圍高,中間低,是一個封閉型的鹽池,涑水河在鹽池北部穿過,每當大雨時節,山洪暴發,四面八方的水便匯向鹽池。據史料記載,唐大曆十二年(777),正值產鹽季節“時霖潦彌月,壞居人廬舍非一,鹽池為潦水所入……”,鹽業生產受到影響。宋元符元年(1098),因“霖潦池壞”,食鹽生產停頓。這次水災,影響鹽池生產達8年之久。明隆慶四年(1570)到清咸豐六年(1856)的286年間,客水毀決堤埝,侵人鹽池達13次,危害最為嚴重的一次發生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大水進入鹽池,淹沒了產鹽之母黑河。從此使滷源受到影響,曬製成本加高。因此,歷代都特別注重治水。 [12] 
  • 堤堵
鹽池禁牆 鹽池禁牆
即在鹽池四周修築堤堰,防堵各路客水進入鹽池。從唐宋時期開始修築,以後各代陸續增置。清代彩繪扇面《河東鹽池總圖》中便繪錄有72堰名稱。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記載“護池之堰五十,遠近疏密,不一其程;高低闊狹,不一其制;斜正曲直,不一其形;道里尺丈,不一其數;率因勢建設,以防堨水之敗鹽”。在眾多堤堰中“而其最要者則二十有二”。這22條堤堰是護衞鹽池的骨幹,它的佈局是:鹽池東部有7條,即白沙堰、李綽堰、雷鳴堰、黑龍堰、申家堰、逼水月堰、東禁堰;鹽池西部有9條,即西禁堰、卓刀堰、七郎堰、黃平堰、硝池堰、長樂堰、五龍堰、青龍堰、蝦蟆堰;鹽池南部有6條,即賀家堰、桑園堰、龍王堰、短堰、常平堰、趙家灣堰。同時鹽池禁牆南部還有一條橫亙東西的護寶長堤,在歷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據1990年考察,有跡可考的堤堰有60條。 [12] 
各堤堰都設數名堰户,解放初期堰户還保留了一個時期。堰户的任務是平時照應和簡單維護,並在遇到洪水侵犯,堤堰有險情時,及時向有關方面報告、整修。在元、明、清時都是徵調蒲、解2州13縣民夫進行。清順治六年(1649)後,改為每歲在公務項下留銀5000兩作為維修費用,後來這筆費用轉嫁給鹽商負擔。 [12] 
  • 灘蓄
利用鹽池周圍自然地勢低窪之處,建立護池灘地,遇天雨連綿,洪水驟發,排泄不及時,納水入灘地,藉以減輕洪水對鹽池的壓力。清乾隆年間,護池灘地有20多處。其中主要灘地佈局為:鹽池西部10個,即城北灘、城東灘、東、西膏膠灘、西辛莊灘、洗馬灘、衞諸灘、三婁灘、歲義灘、小張塢灘;鹽池北部有長樂灘;鹽池東部有東郭灘、張良灘、苦池灘、任村灘、湯裏灘。 [12] 
  • 疏導
修浚河渠,導水入黃河。疏導洪水的主要工程是姚暹渠。姚暹渠起於今夏縣王峪口,流經運城市境,入永濟五姓湖,與涑水河匯合,出五姓湖西流經涑水河故道入黃河。此渠不僅可使鹽池免遭洪水分割,且可以行舟運鹽,灌溉農田。據明嘉靖年間史料記載:“……渠中寬三丈,兩岸各高二丈為堤,堤之上廣二丈……,東起安邑苦池,西抵蒲之黃河,長二萬丈有奇……”。到清乾隆年間,“今渠之制,深既及丈,而廣復三之。”歷代對姚逞渠道都進行整修,措施不一。疏導洪水的另一河流是涑水河。涑水河源出絳縣,流經聞喜、夏縣、運城、臨猗匯入五姓湖入黃河。姚暹渠和涑水河如果淤塞,便造成水泄不通,禍及鹽池。歷史上曾多次發生涑水河和姚暹渠決口的洪災。 [12] 
唐貞觀十七年(643),涑水河人工改道,涑水河出絳縣經聞喜縣至運城市安邑、馮村轉南下,經北相、曹允、曲渠後,形成兒股支流,主流直入黑龍潭,支流入長樂灘、硝池,水從東西兩面危及鹽池。為確保鹽池免遭洪水入侵,潼關刺史薛萬徹動用數萬民夫改挖涑水河道,引涑水西行,經北相、李漢、王鑑,卿頭入張揚池(即伍姓湖)。 [9]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鹽池防汛治水。1958年8月間,連續三日降雨達349毫米,引起洪水氾濫,鹽池東禁牆決口,洪水進入鹽池,直接損失60餘萬元。由於搶救得力,決口很快修復。1959年,中共山西省委根據既有利於運城鹽池,又有利農業,把根治鹽池水患和農田水利建設事業結合起來的原則,明確提出了“工農業並舉,確保鹽池安全,減輕農業災害”的治水方針,成立統一治理指揮部,擬定了具體治理規劃。即:整修堤堰,防堵洪水;安裝機器,排除積水;修築水庫(1960年建成上馬水庫和呂莊水庫。 [9]  ),攔蓄洪水;修渠引水,灌溉農田;引水西流,泄洪入黃河。1959-1965年,兩次整修鹽池堤堰,先後對黑龍堰、硝池堰、七郎堰、東禁堰、東禁牆進行了加高加固。1958年,防汛抗洪期間,鹽化局成立了防汛辦公室。1965年,改為防汛管理科,下設兩個防汛隊。同年,在硝池灘及北門灘等處先後建立了機械排水站。1980年,增設鹽池管理處,防汛一隊改名湖東防汛隊,二隊改為湖西防汛隊。1997年12月,撤銷鹽池管理處,湖東、湖西防汛隊歸五廠領導,共有人員17人,常年駐守於各站,察看處理汛情。 [12]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在姚暹渠上中游修建了多處小型水庫,形成姚暹渠防洪體系。1957年建成苦池水庫,1957年4月建成張郭店泄洪樞紐工程,1960年建成中留水庫和史家峪水庫,確保了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和運城鹽池的安全。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姚暹渠治理基本未建大型工程,沿渠各縣(市)僅對重大險段進行清障、清淤、加固。1993年對姚暹渠禹都市場段長957米渠道進行改造。 [9] 

運城鹽池旅遊開發

運城鹽湖位於中國山西晉南盆地,面積約132平方公里,已有四千多年的開發歷史。由於其鹽水含量類似中東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譽為“中國死海”。中國死海•運城鹽湖景區位於鹽湖湖中心區域,屬於國家4A級景區,集人文、生態、綠色、養生為一體。景區依靠得天獨厚的鹽湖資源,着力打造“死海漂浮、黑泥養生、温泉水療、礦鹽理療、鹽霧清肺”旅遊精品項目,並結合現代養生新理念,研究開發出了國內唯一的黑泥系列化妝品,以及具有極高觀賞價值和養生作用的死海特色鹽雕、礦鹽理療袋等特色旅遊紀念品。 [10] 
2003年10月,南風集團為了有效地保護運城鹽湖這一中國“死海”資源,申請了“死海”、“神州死海”、“華夏死海”、“遠東死海”、“三晉死海”等商標;2004年3月,通過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商標局的受理、初步審查、複審、公告等嚴格審查程序,南風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正式取得“死海”及“遠東死海”、“三晉死海”、“華夏死海”、“神州死海”服務商標的核準註冊證。 [11] 

運城鹽池流域概況

運城鹽池地質構造

運城“多”字型構造——運城沉降帶,主要展布在中條山以北,臨猗縣、聞喜縣、絳縣以南,長約100公里,寬約30公里,走向從西到東為北東東~北東~北北東的弧形,北邊為臨晉一臨猗斷裂,南側為中條山前大斷裂控制,最低海拔為324.5米,平均海拔350~00米。該沉降帶控制着苦池、鴨子池、鹽池、硝池、伍姓湖的分佈,呈北東向排列。 [5] 

運城鹽池地貌特徵

運城鹽池所在地區地貌特徵 運城鹽池所在地區地貌特徵
運城鹽池處在運城盆地中。運城盆地,北起紫金山、峨嵋嶺,南抵中條山北麓,西南臨黃河與關中盆地相連,涑水河貫穿其中,故又稱涑水盆地。東西長120公里,南北寬約30餘公里,面積3600平方公里,佔本區總面積26%。海拔350~500米,是山西省最低的盆地。其東北高,西南低,由東北向西南自然傾斜。中條山前的斷陷湖一鹽池,海拔僅317米,為盆地最低處。 [6] 
按地貌形態特徵大體可分為兩部分,東北部為涑水河中上游盆地,西南部為涑水下游盆地。諫水中上游盆地,山地、河谷、丘陵多種地形相間交錯,地形複雜。鳴條崗為一條狹長的黃土長璨橫卧於盆地東北部,又把其分為涑水河和姚逞渠兩個流域。枱面寬5000米,裸脊海拔500~600米,高出基準面100餘米,東部起伏較大,西部呈疏散狀浸沒於湖積平原中。 [6] 
涑水下游盆地,寬闊平展,面積廣大。盆地南部邊緣沿中條山北麓形成一條狹長的洪積扇裙;北部邊緣與峨嵋嶺南坡相接,為近期洪水沖刷黃土堆積地貌;盆地中部,姚逞渠高出地面兩岸,為微坡狀沖積平原。其南為運城鹽池、硝池、湯裏灘等近代湖泊羣.,與中條山前洪積扇並行排列,邊緣為沼澤、草地,海拔320~330米,由於氣候變遷,湖面日趨縮小。涑水河下游為地塹下陷地帶,又因人河口黃河河牀抬升,排泄不暢,形成大片沼澤、湖泊,如伍姓湖、董澤湖等。 [6] 
唐貞觀十七年(643),涑水河人工改道,涑水河出絳縣經今聞喜縣至運城市安邑、馮村轉南下,經北相、曹允、曲渠後,形成幾股支流.主流直入熙龍潭,支流人長樂灘、硝池,水從東西兩面危及鹽池。為確保鹽池免遭洪水入侵,潼關村史薛萬徹動用數萬民夫改挖辣水河道,引涑水西行,經今北相、李漢、王鑑、卿頭入張揚池(即伍姓湖)。 [17] 

運城鹽池歷史文化

運城鹽池文字

河東鹽池古稱“盬”(gǔ),《説文解字》:“盬,河東鹽池。”因為河東鹽池太古老了,古人要專門為她取個專名。唐人孔穎達説:“盬雖鹽,惟此池之鹽獨名盬,餘鹽不名盬也。”“盬”這個字是專為河東鹽池所造,其他地方的鹽是不能稱為“盬”的。古人專門為河東鹽池造字,是因為她有神奇之處——無海鹽煎煮之勞、無井鹽穿鑿之艱,聚天地之精華、得河山之靈秀,瀦而為天然之池。經過太陽暴曬、南風吹拂,自然結晶成鹽。西晉籍貫河東的文學家郭璞的《鹽池賦》有云,“水潤下以作鹹,莫斯鹽之最靈”。唐代籍貫河東的文學家柳宗元在《晉問》中讚美鹽池:“猗氏之鹽,晉寶之大也。人之賴之與谷同,化若神造,非人力也。” [14] 

運城鹽池傳説

錢穆先生認為,在上古時期,誰控制了河東鹽池,誰就擁有了成為各部族間共同領袖的“資格證”:“解縣附近有著名的解縣鹽池,或為古代中國中原各部族共同爭奪的一個目標。因此,佔到鹽池的,便表示他有為各部族間共同領袖之資格。”(《中國文化史導論·國家凝成與民族融合》)傳説黃帝涿鹿之戰中戰勝了蚩尤,牢牢控制了河東鹽池,掌握了中原地區的食鹽命脈,最終成為各部族的首領。許多中外歷史學家都認為,作為內陸產鹽之地的河東鹽池,對河東周邊地區的古文明發展起到了特別重要的作用。日本著名漢學家宮崎市定認為,因為鹽池利益重大,控制了鹽池就具有支配古代社會的能力,唐、虞、夏、商、周的興亡也只是執掌鹽池之富的勢力的更替。有不少學者認為,周人的先祖發祥於河東鹽池附近。比如,王國維就認為周初的莽京在河東鹽池西南的永濟蒲州,而錢穆則認為莽京在今天鹽池附近的安邑。 [14] 
也就是河東鹽池所在地解洲鎮。還有如(孔子三朝記》寫道:“黃帝殺之(蚩尤)於中冀,蚩尤股體身首異處,而其血化為滷,則解之鹽池也,因其尸解,故名其地為解。”這裏不但把黃帝殺蚩尤的“涿鹿”同解(州)鎮的鹽池聯在一起,而且還説明解(州)鎮之所以稱“解”,其來源就是因為黃帝曾經“尸解”了蚩尤,使得蚩尤“股體身首異處”,才以“解”作為其地的稱謂。南宋羅密的《路史·蚩尤傳》也是這樣的説法,説是黃帝與蚩尤轉戰到中冀,才活捉了蚩尤,並立即就地處死,尸解了蚩尤,故其被稱做“解”,就是“尸解”的意思。從這一系列神話色彩濃厚的古史傳説,不但足以印證黃帝擒殺蚩尤的“涿鹿之野”,就在古河東地區的解洲鎮一帶,以致解洲鎮名稱的“解”字的來源,正與黃帝支解了蚩尤屍體有關,而且還説明,解州鹽池的滷水之所以呈紅色,也是由於蚩尤被尸解後,其血入池化滷所致。所以,沈括在《夢溪筆談》裏俗稱鹽池紅色的滷水為“蚩尤血”。他説:“解州鹽澤方一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嘗溢;大早,未嘗涸。滷色正赤,在阪泉之下,理俗謂之蚩尤血”。 [13] 

運城鹽池歷史

歷史上,曾有不少皇帝親臨河東,經過廟村視察鹽池。西漢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漢成帝在汾陰(今萬榮縣)祭祀后土之後,到安邑“覽鹽池”。揚雄河東賦》雲:“其三月,將祭后土,上乃帥羣臣橫大河,湊汾陰。既祭,行遊介山,回安邑,顧龍門,覽鹽池,登歷觀,陟西嶽以望八荒,跡殷周之虛,眇然以思唐虞之風。”東漢元和三年(86)秋,漢章帝至河東“觀鹽池”。唐代,貞觀十二年(638)二月,唐太宗“車駕觀鹽池”。唐代宗大曆十二年(777),“薦靈慶以號神,索氤氲而建廟”。唐代宗詔封鹽池之神為“靈慶公”,建立池神廟進行祭祀,這是河東鹽池之神納入國祭之始。
清代康熙四十二年(1703)十一月初八,康熙皇帝駕臨河東,視察河東鹽池。“萬姓結綵,山呼夾道。初九日,駕進中禁門,御薰風樓,閲視鹽池。”面對茫茫鹽湖,康熙皇帝讚歎不已。 [15] 
鹽池的池神廟起源應該很早,但見於文獻記載是在唐代。根據《新唐書》和《唐會要》的記載,池神廟興建於唐代大曆年間。大曆十二年(777),户部侍郎韓滉請求給河東鹽池的池神加封號為“靈慶公”,皇帝給河東鹽池賜名為“寶應靈慶池”,朝廷在鹽池附近的卧雲岡修建了池神廟,“開殿設像,容衞畢備”。宋代崇寧年間,分祀鹽池的東池、西池二神,封東池神為資寶公,封西池神為惠康公。大觀二年(1108),池神的封號由公晉升為王。元至元十二年(1275),池神的祭祀場所由廟晉升為祠,名曰“宏濟祠”。元大德三年(1299),封東池神為“永澤資寶王”,封西池神為“廣濟惠康王。”明萬曆十七年(1589),賜池神廟為“靈祐祠”。 [15] 
池神廟 池神廟
池神廟,位於運城市區南門外。創建於唐大曆年間,明嘉靖十四年(1535)重建。原廟規模較大,戰爭年代大部分建築遭毀,現僅留中部的連三戲台和後部的並列三大殿,大殿面闊、進深五間,四周環廊,重檐歇山頂琉璃瓦飾。按明碑所載,中大殿奉東西池神,東大殿奉條山、風洞之神,西大殿奉忠義武安王之神。廟內現存元、明、清碑十七通,記載當時重修廟宇經過,均保存完整。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6] 
參考資料
  • 1.    運城地區志編纂委員會.運城地區志:海潮出版社,1999:435
  • 2.    運城地區志編纂委員會.運城地區志:海潮出版社,1999:437
  • 3.    運城地區志編纂委員會.運城地區志:海潮出版社,1999:436-437
  • 4.    運城地區志編纂委員會.運城地區志:海潮出版社,1999:438-439
  • 5.    運城地區志編纂委員會.運城地區志:海潮出版社,1999:107
  • 6.    運城地區志編纂委員會.運城地區志:海潮出版社,1999:112
  • 7.    運城地區志編纂委員會.運城地區志:海潮出版社,1999:130
  • 8.    運城地區志編纂委員會.運城地區志:海潮出版社,1999:148-149
  • 9.    運城地區志編纂委員會.運城地區志.:海潮出版社,1999:310-313
  • 10.    運城鹽湖(中國死海)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運城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3-07]
  • 11.    運城鹽湖--中國死海  .中國日報[引用日期2022-03-07]
  • 12.    運城地區志編纂委員會.運城地區志:海潮出版社,1999:460-461
  • 13.    運城地區志編纂委員會.運城地區志:海潮出版社,1999:1506
  • 14.    -河東鹽池的歷史與文化(上)  .運城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3-07]
  • 15.    河東鹽池的歷史與文化(下)  .運城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3-07]
  • 16.    運城地區志編纂委員會.運城地區志:海潮出版社,1999:1096
  • 17.    運城地區志編纂委員會.運城地區志.:海潮出版社,1999:310-313
  • 18.    運城市人民政府.伍 姓 湖生態保護與修復規劃(2021—2035 年).2021 年 3 月.1-5
  • 19.    夏縣水利局夏縣白沙河城區段生態蓄水與環境修復工程PPP項目社會資本投資方招標公告  .中國政府採購網[引用日期2022-05-1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