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蒲州

鎖定
永濟古稱蒲坂,是中華民族發祥地的核心區域司馬遷在《史記》中稱這裏為“天下之中”。《路史》中記述:“柱所都蒲坂”,認為上古傳説中的農神,即烈山氏之子柱曾建都於此。先秦史專家丁山先生考證:“能植百穀百蔬的‘柱’就是‘后土’的省稱”,説明后土祠出現在河東亦是淵源有自。
中文名
蒲州
外文名
Pu Zhou
永濟古稱
蒲坂
歷史記載
史記》《路史
蒲州遺蹟
普救寺蒲州古城鸛雀樓

蒲州簡介

雍正六年(1728年),升蒲州為蒲州府,於附郭增置永濟縣,“永濟”縣名自此始。史書中盛稱的“舜都蒲坂”及永濟境內獨頭、石莊等文化遺址的發掘,都向世人昭示了這裏悠久的歷史文明。蒲州內有普救寺、蒲州古城鸛雀樓,唐朝大鐵牛等一系列歷史文化遺蹟等,無一不向世人昭示着這一歷史上的文化名地。

蒲州歷史沿革

西漢置蒲反縣王莽改為蒲城縣,東漢改為蒲坂縣。均為河東郡治所。
前秦皇始四年(354年)置秦州,建元七年(371年)改名雍州。後秦皇初三年(396年)改置並、冀二州。
東晉義熙十三年(417年)置幷州及河東郡。
北魏神鹿元年(428年)複稱雍州,延和元年(432年)又改為秦州。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改秦州為蒲州,“取蒲坂為名也”。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移蒲坂縣於蒲州東,在蒲坂故城置河東縣。大業三年(607年),蒲坂縣併入河東縣。隋大業初廢,故治在今山西永濟市蒲州老城東南。
唐武德元年(618)於桑泉縣置蒲州,故治在今山西臨猗縣臨晉鎮。三年移治原蒲州城。領河東、河西、臨晉、猗氏、虞鄉、寶、解、永樂等縣。開元八年(720)改為河中府。後多次易名。
宋、金、元時期迭置河東郡河中府、蒲州等,治所均在河東縣
明洪武二年(1369)複稱蒲州,清雍正六年(1728)改為蒲州府。
史記》中記載:其名最早記載見於《史記·秦本紀》:“昭襄王四年,取蒲坂。五年,復與魏蒲坂。”蒲坂原指經過今蒲州老城的一條長約5公里的坡路。這條長坂起於普救寺東側的峨眉嶺,經寺坡徑西直下黃河邊的蒲津橋,東西兩端高差約百餘米,蒲州老城正位於坡中央的台地上,因此,先秦時期人們把這座城邑稱為蒲坂。古代“坂”通“反”,故蒲坂亦稱蒲反。

蒲州縣名起源

永濟縣名源於境內的古代水利工程永濟渠據記載北周保定二年(562年)正月,州民曾在蒲州城東開鑿河渠,導河水以廣灌溉,並命名為永濟渠,寓意為永久之利。
宋代時又繼續利用這條渠,把洶湧的黃河水分流入渠,“與水勢少殺”,緩解壓力,保障蒲津橋不為水毀同時仍可取水溉田,民頗利之。到了明代,蒲州知州許鵬因見城東峨眉嶺地勢高峻,每逢大雨,水流瀉下直灌州城,因此,再開永濟渠以為排洪護城之利。進入清代渠道逐漸湮塞。
永濟渠舊址起於蒲州城北,曲經城東,南入涑水河。今蒲州鎮的北閻郭、魯家、寺坡底有一道南北向的水渠,應是明代永濟渠的故道。
1912年3月,山西省裁去蒲州府,留永濟縣。1947年9月,永濟縣與虞鄉縣合併為永虞縣,縣人民政府駐地遷建於兩縣之間的趙伊鎮。1949年,恢復原永濟縣和虞鄉縣。1954年,虞鄉縣與解縣合併為解虞縣。1961年,原永濟縣與虞鄉縣再度合併組建成新的永濟縣。新永濟縣除將中條山南地區劃歸芮城縣外,還將東張潘侯、夾馬口等北部區域劃歸臨猗縣。同時又將原臨晉縣的開張、古城、伍姓等村及原解縣的三婁寺、萬家莊等村併入,形成今境。1993年,撤縣設永濟市至今。

蒲州蒲州村

蒲州是青田的邊遠山區,位於有青田的西藏之稱的萬阜鄉萬阜地處青田高地,山水自然清秀,民風自然淳樸,有青田的西藏之稱。因海拔落差大,山川秀美,又有小黃山之稱。萬阜與文成縣南田交界,(南田是劉基故里所在,“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説的就是此地!)南田山的形勢,乃是“萬山之巔,獨開平壤數十里,號南田福地”。
洞天福地記》中記載説“古稱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俗語云:“九都九條嶺,條條通天頂。”古時山裏連接外面世界的,便是山民在大山上開闢的條條山道。南田古稱九都,古地名在九都內按水系又分為源,如源頭、一源、二源、三源…...。歷史變遷現在大都數已不按此叫法!只有小數還是按古地名的叫,如:源頭、二源、三源、十源。萬阜鄉處於南田整個台體的外圍,古時稱為九源,為“九都九源”!位萬阜石赤嶺便是“九都九條嶺”之一!
【圖】:位於山西省西南永濟蒲州古城東3公里的峨眉塬頭上
普救寺這是一座千年古剎,我國古典戲劇名著《西廂記》故事起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