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鸛雀樓

(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

鎖定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位於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市蒲州鎮,在東經110°15′00″~110°45′33″和北緯34°44′50″~35°04′50″之間,總建築面積33206平方米,總重量58000噸。鸛雀樓始建於北周時期,在金元光元年(1222年)遭大火焚燬,1997年12月,鸛雀樓重建,2002年10月1日,鸛雀樓正式對遊客開放。 [4]  [8] 
鸛雀樓為高台式十字歇山頂樓閣,外觀3層4檐,內部為9層使用空間,並設置電梯、樓梯組織垂直交通。整座樓閣分為台基和樓身兩部分,總高度達73.9米,是四大名樓中最高的一座,是中國仿造樓中較為精緻的。鸛雀樓整個的油漆彩畫,是國內失傳的唐代彩畫藝術,經過國家文物局的專家多方考察搶救,重新創作設計,故鸛雀樓是國內唯一採用唐代彩畫藝術恢復的唐代建築。 [5]  [8] 
2003年,鸛雀樓獲中國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2004年,鸛雀樓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建築業科技創新工程獎),同年被評定為建設部科技示範工程。鸛雀樓也是以自身為核心的4A級景區。 [5]  [9] 
中文名
鸛雀樓
地理位置
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市蒲州鎮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冬季:09:00~17:00;夏季:08:30~18:00 [1] 
門票價格
60元
佔地面積
33206 m²
著名景點
鸛雀樓
影壁
始建時間
約557年至580年間(北周
復建時間
1997年12月
官方電話
0359-8485390 [2] 

鸛雀樓歷史沿革

北周時,宇文護為了鎮守蒲州,在蒲州西面的黃河東岸建造了一座戍樓,作軍事瞭望之用,這便是後世所稱的鸛雀樓。
元光元年(1222年),蒙古攻打蒲州古城。為延緩敵兵攻城,金軍守將侯小叔下令焚燬鸛雀樓及附近的蒲州浮橋等軍事設施。
至明初時,鸛雀樓故基猶存,後因黃河氾濫,故址淹沒。 [3] 
改革開放以來,重修鸛雀樓的呼聲日益強烈。
1992年7月,永濟縣召開了鸛雀樓復建方案論證會。會議由國家建築學家鄭孝燮、文物局專家組組長羅哲文主持。論證會肯定了規劃方案,初步選定樓址。同年9月,山西省計委、旅遊局將“關於申請復全國四大名樓之一鸛雀樓項目建議書的報告”上報國家計委和旅遊局。
1992年9月,近百名專家、學者聯名倡議“重建鸛雀樓”。
1993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將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寫的《登鸛雀樓》詩原件託山西省委轉送永濟縣委。同年6月,運城行署“關於復建鸛雀樓的請示”由省長鬍富國批閲:“先立項,同意上報。”同年8月,國家旅遊局局長孫鋼到永濟考察鸛雀樓新址,並對“修復方案”提出修改意見。
1994年1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到永濟視察,現場詢問鸛雀樓的重建情況,並察看樓址。同年7月,山西省常務副省長劉澤民與國家旅遊局副局長劉毅考察鸛雀樓項目,提出了國家、省、地方各拿1/3進行投資建設的意見。
1996年1月,山西省計委下達“關於復建永濟市鸛雀樓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並對樓址、建築面積、總投資、三方籌資額、形制等作了具體規定。同年5月,“山西永濟鸛雀樓復建工程指導委員會”成立。同年6月,永濟市政府開始鸛雀樓佔用灘塗土地的劃撥兑換、附着物補償等工作。同年7月,鸛雀樓復建指揮部委託山西省古建工程有限公司對復建設計初步方案修改完善,並按設計編制圖紙、設計説明、工程做法、工程預算等。同年8月,永濟市召開鸛雀樓復建方案修改審定會,從四種仿唐和三種仿明方案中,選定仿唐第三種方案。
1997年4月,山西省計委對永濟市鸛雀樓工程初步設計作了批覆。同年5月,永濟市政府組建了“永濟市鸛雀樓景區管理處”。同年12月,山西省計委批准了鸛雀樓復建工程開工的報告。同年12月31日,永濟市在鸛雀樓復建工地舉行“奠基開工儀式”,時任山西省副省長薛軍等領導為工程開工奠基、剪綵。
1998年3月,鸛雀樓復建工作列入運城地區重點建設項目。同年11月,“鸛雀樓主樓工程招投標”在普救寺進行。
2000年5月,鸛雀樓復建工程列入省重點建設工程項目。同年10月31日,國家文物局中國圓明園研究會會長馬瑞田先生在對唐代彩畫考察論證的基礎上,承擔鸛雀樓唐代彩畫設計工作。同年12月31日,鸛雀樓復建工程主樓結構封頂,永濟市舉行隆重典禮。
2001年1月《永濟市鸛雀樓景區詳細規劃》在太原進行專家評審。同年3月,鸛雀樓景區列入山西省“十五”期間建設的“十大旅遊景區之一”。同年8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在太原視察期間,應山西省委,省政府之請,為鸛雀樓題寫了樓名匾額;同月29日,省委書記田成平來鸛雀樓工地現場辦公。同年9月14日,省長劉振華來鸛雀樓工地現場辦公。
2002年4月1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布赫來鸛雀樓視察;同年4月29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任建新來鸛雀樓視察;5月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慕華來鸛雀樓視察;同年7月3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來鸛雀樓視察。同年6月,“山西永濟鸛雀樓旅遊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5303萬元。同年7月5日,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兆國來鸛雀樓視察。同年9月19日,鸛雀樓試開放慶典活動與2002山西永濟世界情侶月活動同時舉行。同年10月1日,鸛雀樓正式對國內外遊客開放。 [4-5] 
2004年7月底,鸛雀樓內部陳設已基本完成。 [8] 

鸛雀樓建築格局

鸛雀樓為高台式十字歇山頂樓閣,總建築面積33206平方米,總重量58000噸,外觀3層4檐,內部為9層使用空間,並設置電梯、樓梯組織垂直交通。整座樓閣分為台基和樓身兩部分,總高度達73.9米,是四大名樓中最高的一座,是中國仿造樓中較為精緻的。
鸛雀樓下部台基由四周月台、樓身主台基、樓身首層基座三部分組成,高16.5米。主台基平面呈長方形,底面寬85米,長73米,台頂尺寸略縮,較四周月台頂面高出4.34米,中空,鋼筋混凝土柱樑式框架結構,中央築樓身基座,內闢3層使用空間。台沿四周環以平座鈎欄,平座斗栱五鋪作,雙抄偷心造,出頭木端部懸雁翅板。斗栱後尾施華栱一跳,補間鋪作設人字栱,彩繪華美;主台基東、南、西、北四面各築平面長方形月台,高10.54米,左右兩個面積較小,對稱均衡;前後兩個面積不同,主從有別。各台之上,環以鈎欄,踏步階級,合理佈設。台心中空,內部為兩層使用空間,台幫看面貼青、白兩色相間的片石,枱面墁仿古金磚。頂層階級高1.48米,平面曲尺形,空心造,四向分別疊造垂帶式踏步11級,通向樓身首層地面;台幫為須彌座式,鋼筋混凝土構造外貼石板,束腰部分雕造壺門,最上鋪壓檐石,枱面墁方形花崗岩地板磚。
上部樓身為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牆結構,明3層暗6層。首層面闊七間37.8米,進深五間25.8米,樓身外轉周匝迴廊,正、背面各出抱廈5間,兩山面各出抱廈3間,迴廊為敞廊,抱廈為敞廈。從第二層開始,每層面積自下而上逐層縮減。第四層為鸛雀樓外觀的第二個明層,也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登樓賞景,觸景生情,賦千古絕唱《登鸛雀樓》的地方,面闊7間37.8米,進深5間25.8米,樓身外圍腰纏平座一週,各柱之間用隔扇門分隔內外,四周鈎欄是遊客憑欄遠眺周邊景緻的場所。第六層面闊5間28.8米,進深3間16.8米,作為鸛雀樓的最高一層,這裏是遊人聚集,極目遠眺,“欲窮千里目”的地方,前後各設3間敞開式抱廈,以利遮蔽風雨。四周佈設平座鈎欄,用於遊客憑欄賞景。四周設抱廈,外加挑台與四角眺景台,室內中央大廳高懸,紋飾雕造華美的覆鬥式大藻井,四周設平暗天花。地面鋪設花崗岩地板,當心間裏側造小型多功能戲曲舞台一座,為弘揚黃河流域古老的地方戲劇文化活動提供了場所。 [5]  [8] 

鸛雀樓建築特色

鸛雀樓的柱樑皆採用鋼筋混凝土仿古建築作法設計建造。樓身底層柱網布置形式參照宋《營造法式》及五台山唐代古建築佛光寺東大殿“金箱鬥底槽”的作法,樓身用柱40根(檐柱一週24根和內柱一週16根);外圍迴廊和四向抱廈用柱52根(廊柱一週32根和抱廈柱4組20根),合計使用立柱92根,每面柱網均呈凸字形排列,以求在規整中得到變化。二至五各層柱網亦為“金箱鬥底槽”式佈置,每層金柱(內槽柱)16根,檐柱(外槽柱)24根。頂層使用檐柱(下層內槽柱)16根,抱廈柱(下層外槽柱)16根,合計用柱32根。各層內外槽柱皆採用叉柱造法逐層相接,確保豎向柱子上下成為一體,且與每層梁體形成完整的框架。為使樓身有節奏韻律地收縮變化,故在樓身第二層開始四面各向內收縮0.5米,仿照唐代木構建築通用的構造作法,各層迴廊、抱廈柱(除平柱外)都做出明顯的生起和側腳,既避免了樓身外形上的僵硬平直,又取得一種豐腴肥美的藝術效果,整個樓閣在穩健中透出幾分輕盈活潑的生機。各層立柱的高徑比均為8:1左右,比例肥碩,用材粗壯。柱頭卷殺皆作覆盆狀。內外槽柱及迴廊抱廈柱皆用寶裝蓮花覆盆式柱礎,選用石雕圈形構件拼裝而成以求得石雕藝術品的質感。各層樑架分為明袱、草袱兩類作法。抱廈、迴廊及樓內平暗(天花板)以下視線可及部位的梁袱檁枋皆為明袱作法,其月梁梁肩雕制卷殺曲線,梁腹起幽時參照唐代建築構件實物形制放樣製作。各類枋材上的隱刻栱鬥、墊墩花紋、栱鬥曲線,皆精心模製,如同木製。平暗與其上部樓板之間,則採用直梁造草袱作法,在不影響建築藝術造型的前提下,節省工料,保證質量,加快進度。斗栱是樓閣式古建築最重要的構件之一。鸛雀樓的斗栱種類達100多種,2萬餘件,全部為鋼筋混凝土預製或現場澆築。屋面椽飛為鋼筋混凝土預製件,連檐、瓦口、望板、泥背等也在施工時現澆,瓦頂以筒板布瓦結瓦為主,局部和脊獸用藍、綠、黃三色琉璃瓦件,色澤豔麗,生動活潑。在建築裝飾方面,鸛雀樓樓身各層,除頂層為藻井外,其他各層均為平暗吊頂。平暗天花梁用輕鋼龍骨製件,木製頂板並作防火處理。頂層藻井共三組,均為覆鬥狀藻井,藻井陡板及頂部雕飾飛天人物、蓮花雲朵等圖案花 紋,色彩華麗絢爛,線條行雲流水。油飾彩畫參考唐代建築、陵墓和敦煌石窟彩畫等檔案資料,由中國古建築彩畫專家、北京古建彩畫藝術研究會會長馬瑞田高級工程師設計出唐式“煙琢墨碾玉裝彩畫”,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是中國最大的仿唐建築油彩繪畫工程之一。 [5] 
鸛雀樓

鸛雀樓歷史文化

鸛雀樓藝文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暢當
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鸛雀樓名稱來歷

鸛雀樓初時因其視野開闊,登上樓頂則有凌空而小天下之感,故名雲棲樓。又因黃河流域有一種嘴尖腿長,毛灰白色,似“鸛雀”的鳥經常成羣棲息於高樓上,後稱鸛雀樓。 [6] 

鸛雀樓所獲榮譽

2003年,鸛雀樓獲中國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 [5] 
2004年,鸛雀樓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建築業科技創新工程獎),同年被評定為建設部科技示範工程。 [5] 
大型仿古建築混凝土結構構架施工工法》被評為國家級工法,《仿古建築天花吊頂花藍螺栓施工工法》被評為山西省省級工法,施工現場的QC(質量管理)攻關成果榮獲“全國優秀QC成果獎”。 [5] 

鸛雀樓價值意義

鸛雀樓的恢復,以再現唐代風貌為指導思想。鸛雀樓整個的油漆彩畫,是國內失傳的唐代彩畫藝術,經過國家文物局的專家多方考察搶救,重新創作設計,所以説,鸛雀樓是國內唯一採用唐代彩畫藝術恢復的唐代建築。 [8] 

鸛雀樓參觀信息

鸛雀樓地理位置

鸛雀樓位於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市蒲州鎮,在東經110°15′00″~110°45′33″和北緯34°44′50″~35°04′50″之間。 [4] 

鸛雀樓門票時間

冬季:09:00~17:00
夏季:08:30~18:00 [7] 

鸛雀樓交通路線

自駕
出發地方向
路線詳情
西安(咸陽)
1. 從西安市區出發,上連霍高速公路。
2. 沿連霍高速公路行駛至秦東站,下高速。
3. 在秦東站轉風陵渡黃河大橋(運風高速公路)。
4. 沿運風高速公路行駛至永濟西出口,下高速。
5. 沿旅遊路前往鸛雀樓景區。
鄭州(洛陽)
1. 從鄭州出發,上連霍高速公路。
2. 沿連霍高速公路行駛至秦東站,下高速。
3. 在秦東站轉風陵渡黃河大橋(運風高速公路)。
4. 沿運風高速公路行駛至永濟西出口,下高速。
5. 沿旅遊路前往鸛雀樓景區。
太原(臨汾)
1. 從太原出發,上大運高速公路。
2. 沿大運高速公路行駛至臨汾,下高速。
3. 在臨汾轉運城繞城高速公路。
4. 沿運城繞城高速公路行駛至運城,下高速。
5. 在運城轉運風高速公路。
6. 沿運風高速公路行駛至永濟西出口,下高速。
7. 沿旅遊路前往鸛雀樓景區。
參考資料 [9] 
公交
到永濟乘三路公交車到普救寺轉車
到永濟乘二路公交車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