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祠廟

鎖定
祠廟是中華民族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 採用廟堂式建築形式。
中國民間崇拜的傳説中的神,國家規定要祭祀的山川之神,也都有專用的祠廟。
中文名
祠廟
詞    性
名詞
屬    性
建築
詞    義
供神佛或歷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
拼    音
cí miào

祠廟歷史由來

祠廟 祠廟
我國古代,從皇帝到士大夫,都有祭祖先的祠廟。
廟的級別高,皇帝家祭祖的建築物叫作太廟,這是至高無上的廟。顏真卿家歷代都是大官,他有家廟,是祭顏氏歷代祖先的地方。
顏魯公寫的家廟碑,現今還在。一般士大夫祭祀祖先的建築物,稱為“祠”,俗稱“宗祠”或“祠堂”。山東嘉祥有武梁祠畫像石刻,是漢代武家祠堂裏的壁畫。
漢碑有李孟初神祠碑,張公神碑,是李氏、張氏祠堂的碑記
人死為鬼,鬼升級為神,子孫不忍説已死的祖或父是鬼,所以稱之為神。祠堂裏有每一位祖先的牌位,寫着“×世祖××公之神位”或“先考××公之神位”,就是這個神字。成都有一座先主廟,就祭祀劉備的。劉備是蜀漢開國之君,他的廟是蜀漢的太廟。
另外有一座後主祠,是祭祀後主的。這位小名阿斗的劉禪是一個亡國之君,死後居然還有人紀念他,為他立祠,但沒有資格稱為廟了。
杜甫詩云“可憐後主還祠廟”,這個廟字是湊足七字句,沒有原來的意義。
祠廟
祠廟(3張)
祭聖賢、忠臣、烈士的建築物,也稱為廟或祠。帝王一級的稱為廟,孔子是“大成至聖先師”,關羽死後封為帝君,岳飛死後封為鄂王,都是帝王一級,所以有孔廟、關帝廟、嶽王廟。湖北有黃陵廟,是奉祀舜的兩位妃子的,當然也是帝王同級。其下一級,如杜工部祠,屈子祠,蘇文忠公祠,就都只能稱祠而不能稱廟了。
還有中國民間崇拜的傳説中的神,國家規定要祭祀的山川之神,也都有專用的祠廟。
五嶽四瀆,是國家規定的神廟,其中以東嶽廟最為普遍,每個縣城都有。
因為東嶽有泰山府君,它是專管人的生死的。佛教興盛以後,泰山府君被閻羅王奪了權,於是各地東嶽廟裏的塑像,都被誤認為閻羅王了。
中國民間自己建造的,有山神廟,土地廟,蛇王廟,羊頭廟,瘟神廟等等。有些廟小得很,連一個人都鑽不進去,例如江南各地的五聖廟,可是老百姓居然也尊之為廟。這些都是未經朝廷批准的,稱為野祀、淫祠。 管廟的人,稱為廟祝。祝就是巫師。
因為來祭祀的人,都要有所佔卜,例如求籤,起課,擲珓,需要有巫師講解。這種職司,近代都由道士擔任。

祠廟陵墓與祠廟

中國古代習用土葬。新石器時代墓葬多為長方形或方形豎穴式土坑墓,地面無標誌。
祠廟
祠廟(3張)
在河南安陽殷墟遺址中曾發現不少巨大的墓穴,有的距地表深達10餘米,並有大量奴隸殉葬和車、馬等隨葬。
周代陵墓集中在陝西省西安和河南省洛陽附近,尚未發現確切地點,陵制不詳。
戰國時期陵墓開始形成巨大墳丘,設有固定陵區。秦始皇陵在陝西臨潼縣,規模巨大,封土很高,圍繞陵丘設內外二城及享殿、石刻、陪葬墓等。
據記載,地下寢宮裝飾華麗,隨葬各種奇珍異寶,其建築規模對後世陵墓影響很大。
漢代帝王陵墓多於陵側建城邑,稱為陵邑。唐代是中國陵墓建築史上一個高潮,有的陵墓因山而築,氣勢雄偉。由於帝王謁陵的需要,在陵園內設立了祭享殿堂,稱為上宮;同時陵外設置齋戒、駐蹕用的下宮。陵區內置陪葬墓,安葬諸王、公主、嬪妃,乃至宰相、功臣、大將、命官。
陵山前排列石人、石獸、闕樓等。北宋除徽、欽二帝被金所虜,囚死漠北外,七代帝陵都集中在河南省鞏義市,規模小於唐陵。南宋建都臨安,仍擬還都汴梁,故帝王靈柩暫厝紹興,稱攢宮。
祠廟
祠廟(4張)
元代帝王死後,葬於漠北起輦谷,按蒙古族習俗,平地埋葬,不設陵丘及地面建築,因此至今陵址難尋。明代是中國陵墓建築史上另一高潮。
明代太祖孝陵(見明孝陵)在江蘇省南京,其餘各帝陵在北京昌平縣天壽山,總稱明十三陵。
各陵都背山而建,在地面按軸線佈置寶頂、方城、明樓、石五供、欞星門、祾恩殿、祾恩門等一組建築,在整個陵區前設置總神道,建石象生、碑亭、大紅門、石牌坊等,造成肅穆莊嚴的氣氛。清代陵墓,前期的永陵在遼寧新賓,福陵、昭陵在瀋陽,其餘陵墓建於河北遵化易縣,分別稱為清東陵和清西陵。
建築佈局和形制因襲明陵,建築的雕飾風格更為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