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鎖定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的前身是北京大學藝術系,創建於1997年。2006年1月11日,北京大學決定在藝術學系的基礎上成立藝術學院。
藝術學院於199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4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9年被批准設立博士後流動站。 [11] 
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藝術學院有教師27名,其中教授14名、副教授5名、新體制助理教授8名,在站博士後8名。學院現有本科生179人、碩士研究生267人、博士研究生85人,學生總計531人。 [11] 
中文名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創辦時間
1997年 [1]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現任領導
院長:彭鋒 [2] 
黨委書記:雷虹 [2]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 [1]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1]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紅六樓 [1] 
知名校友
秦海燕 [13] 
王安安
李思思 [13] 
周聖崴
齊鵬 [17]  展開
知名教師
彭鋒 [14] 
向勇 [15] 
李道新 [16] 
陳宇 [19]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發展歷程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北京大學建立於1898年(光緒24年)。當時稱為京師大學堂。1912年5月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學校長。早在1912年蔡先生就任臨時政府教育總長時,就曾發表《對於教育方針的意見》,強調美育的重要性。蔡先生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後,開始大力實施美育。一方面,他本人親自在北大開設美學課,並着手編寫《美學通論》,另方面,他在北大組織“畫法研究會”、“書法研究會”、“音樂研究會”(“畫法研究會”和“書法研究會”於1922年8月合為“造型美術研究會”,“音樂研究會”於1922年12月改為“音樂傳習所”),聘請徐悲鴻陳師曾蕭友梅劉天華胡佩衡陳半丁等一批著名藝術家到北大授課和指導學生的藝術活動。由於蔡元培先生的努力,北京大學成了一所藝術氣氛十分濃厚的大學,並且很快成為全國的美育和藝術教育的中心。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燕園書畫會應運而生。會長李志敏率諸書友、畫友乘時崛起,承先啓後,再造輝煌。20年來,人材與成果雙豐收,贏得東風又一枝。 [3] 
就是從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長開始,北京大學形成了重視美育和藝術教育、重視美學研究和藝術研究的傳統。這是一個極其寶貴的傳統。
第一,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帶有鮮明的人文色彩,並且有着很強的學術性。
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從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理念的指導,這就是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所以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帶有鮮明的人文色彩。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初建時的宗旨是“研究音樂,陶養性情”,1920年10月修改章程,宗旨改為“研究音樂,發展美育”。美育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面對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的內涵就是意義世界和價值世界。所以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從一開始就沒有停留在技術的層面,而是自覺地引導學生去追求一種更有意義和更有價值的人生,去追求人生的完美化。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中外的教育史都證明,一所大學如果十分重視藝術教育,如果它的藝術教育有着豐富的人文內涵和人文色彩,那麼它所培育出來的學生總是更富有活力,更富有創造力,更富有進取精神,具有更開闊的胸襟和眼界,具有更深刻的人生體驗,具有更健康的人格和更高遠的精神境界。
與此相聯繫,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顯示出很強的學術性。這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就是在蔡元培先生的提倡下,北京大學十分重視美學理論的研究,因為美學是藝術教育的靈魂。當時有鄧以蟄先生教美學,之後朱光潛先生、宗白華先生這兩位美學大師又先後到北大任教。這使得北大的藝術教育有了一種學術的、理論的依託,並且在形而上的層面上形成了一種優勢。這是非常重要的。
再一方面,就是長期以來在北京大學從事藝術教育的教師大多數都是具有深厚文化修養的學者,是學者兼藝術家,或者説是學者型的藝術家。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來説一説。
例如鄧以蟄先生(1892-1973)。他是清代大書法家鄧石如的五世孫。他本人的隸書、篆書都達到很高的境界。同時他又是哲學家、美學家和書畫鑑賞家。他曾經擔任北大哲學系的主任,長期講授美學、美學名著選讀、西洋美術史等課程,並且寫了《書法之欣賞》、《畫理探微》、《六法通詮》等學術著作。他是學者兼藝術家,是學者型的藝術家。
又如蕭友梅先生(1884-1940)。他先後留學日本和德國,不僅學習音樂,而且學習哲學和教育學。他在萊比錫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的博士論文題目是《中國古代樂器考》(1916年)。1921年蔡元培聘他到北大任教,同時有兩個職位,一個是哲學系講師,一個是“音樂研究會”導師(後來任“音樂傳習所”教務主任)。他除了教學和組織、指揮管絃樂隊,還創作了《春江花月夜》等近百首歌曲以及大型合唱曲、大提琴曲和管絃樂曲,同時他又編寫了《鋼琴教科書》、《小提琴教科書》等大量教材,寫了《和聲學》、《普通樂學》等理論著作和《中國音樂的比較研究》等理論文章。蕭友梅先生是學者兼藝術家,是學者型的藝術家。
又如陳師曾先生(1876-1923,又名衡格)。他祖父陳寶箴是湖南巡撫,父親陳三立是著名詩人,弟弟陳寅恪是著名歷史學家。他的家庭背景使他從小打下了極其淵博深厚的國學基礎,使他的山水、花鳥和篆刻都取得很高的成就。他還寫了《文人畫之價值》等學術論文。他與齊白石交誼極深,他的藝術思想對齊白石影響很大。他勸齊白石自出新意,推動齊白石開始“衰年變法”。他在藝術教育方面的成就也非常大,王雪濤、王子云、李苦禪、劉開渠、俞劍華等人都出自他門下。陳師曾先生也是學者兼藝術家,是學者型的藝術家。
再如沈尹默先生(1883-1971)。大家都知道他是大書法家。他初學歐陽詢,後學褚遂良,晚年張揚二王,影響極大。但他同時又是學者。早在1913年他就受聘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並參與編輯《新青年》雜誌。他寫的古體詩詞清新秀逸,也很受讚揚。沈尹默先生是學者兼書法家,是學者型的書法家。季羨林先生曾對“學者書法”有精妙的論述。季先生説:“學者書法不僅講求書法的典雅清正,而且要求書法有深厚的文化意味。學者書法不僅僅是藝術,而且是文化,同時也是學者對漢字的美化和文化化。從學者書法作品中可以看到學者的文化修養和寬宏眼界。”“學者書法”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在北京大學一百多年的歷史上,有很多著名學者都是書法家。他們深厚的學養,使他們的書法作品具有季先生所説的深厚的文化意味,從而有特殊的審美價值。
現在我們進入了21世紀。北京大學作為一所綜合大學,特別是一所研究型的大學,在新世紀發展藝術教育,仍然要重視美學和藝術理論的研究,並且要着重培養藝術研究和藝術教育的高級人才。當然,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培養實踐型的人才,要培養專業藝術家(特別是那些要求具有較高文化修養的實踐類專業)。有人看到我們重視美學,認為這就表示我們忽視藝術,看到我們強調學術性,強調培養理論人才,認為這就表示我們輕視藝術實踐。北京大學的歷史可以表明,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例如宗白華先生,他是哲學家和美學家。他從哲學和美學的高度研究中國古代繪畫、書法、園林、舞蹈,提出了許多原創性的見解。藝術界的朋友公認,宗先生對中國藝術的見解極其精深微妙,藝術界至今沒有人能超過他。又如我們前面提到的鄧以蟄、蕭友梅、陳師曾、沈尹默等等先生,他們深厚的學識,他們的哲學、美學修養和理論研究,並沒有妨礙他們的藝術實踐,而是拓寬了他們的胸襟,涵養了他們的氣象,培育了他們的人生感、歷史感和宇宙感,因而從精神—文化的層面上提升了他們的審美境界。
第二,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從一開始就顯示了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並重的特色。
在蔡元培先生美育思想的指導下,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從一開始就面向全體大學生,顯示出素質教育的特色。當時的藝術教育主要有三條途徑。第一條途徑是課堂教學,先後開設了“美學”、“中國美術史”、“西洋美術史”、“中國古樂學”、“中國雕塑史”、“音樂史”、“和聲學”、“樂理”、“作曲法”、“合唱”、“視唱”、“西洋絃樂器”、“中國管絃樂器”等理論和實踐課程,還有各種藝術講座。第二條途徑是組織各種藝術社團和研究會,有“書法研究會”、“畫法研究會”、“音樂研究會”、“戲劇研究會”、劇藝社、提琴社、歌詠團、民間舞蹈社、攝影社,等等。這裏要特別提一下“谷音社”,這是研習崑曲的社團,1935年春成立,由俞平伯任社長,聘請吳梅為導師。(俞平伯先生和夫人許寶馴的崑曲都唱得很好,俞振飛常為他們吹笛伴奏。)第三條途徑是舉辦音樂會,建設藝術博物館,營造一個藝術的環境和氛圍。如“音樂研究會”平均每月要舉辦兩三場音樂會。1919年4月19日在米市大街青年會舉辦第一場大型音樂會,由蔡元培先生親自主持,樓上樓下擠滿一千多人,盛況空前。“音樂傳習所”成立後一共舉辦過34次音樂會,平均每月兩次。又如1946年從西南聯大返京覆校之後,當時的文科研究所和北大博物館曾收藏了很多有價值的歷代藝術精品和民間藝術品,包括書畫、服飾、工藝品、佛像、陶瓷、漆器、碑帖等等(有許多是本校教師和社會人士捐贈的),為北大營造了一個富有歷史感和文明感的環境和氛圍。
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不僅有素質教育的一方面,而且有專業教育的一方面。也就是説,北京大學從一開始就承擔了培養藝術專門人才的任務。我們經常提到北大1922年12月在“音樂研究會”基礎上成立的“音樂傳習所”。這個“音樂傳習所”其實是中國現代最早的高等專業音樂學校。由蔡元培兼所長,蕭友梅任教務主任。實行學分制。教師有楊仲子、王露(王心葵)、劉天華等人。還有外籍教師。楊仲子留學日內瓦音樂學院,主修鋼琴和音樂理論。王露是古琴家、琵琶家。“音樂傳習所”1923年招收學生44人。一共辦了5年(1927年被北洋軍閥政府下令停辦)。培養的學生有冼星海,是音樂大師,還有譚抒真、吳伯超等人,後來都成了有名的音樂教育家。
這裏還應該提到,1918年創立的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中國現代最早的高等專業美術學校),在1927年曾併入北京大學,當時稱美術專門部。1928年改稱藝術學院。在這段時間內,齊白石曾在校任教。
近10多年來,我國許多綜合大學紛紛建立藝術學院,北京大學也建立了藝術學系,並正在加緊籌辦藝術學院。由於1952年我國高等教育實行院系調整之後,在很長時間內我國只有單科性的藝術院校,所以藝術界有些人對於綜合大學辦藝術學院是否合理表示懷疑。其實,如上所述,我國現代教育史上第一所音樂學院就誕生在北京大學,我國現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美術學院也曾是北京大學的一部分。而且從世界範圍看,凡是著名的綜合大學,都建有藝術學院,如法國巴黎大學就有造型藝術學院、藝術和考古學院,美國哈佛大學有視覺與環境藝術設計系、美術史和建築史系、音樂系、設計學院、戲劇藝術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有美術史和考古學系、藝術系(含電影、美術、戲劇等)、音樂系,英國牛津大學有羅斯金美術學院、音樂系和美術史系。我國現代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黃自(1904-1938)就畢業於耶魯大學音樂學院(1929)。這些世界著名大學都建有藝術院系並不是沒有理由的。培養藝術家,特別是培養大藝術家和藝術理論家,一方面需要專業知識和專業技巧,另方面還需要深厚的文化、哲學、文學和科學的修養,需要有多學科的支持。就前一方面來説,單科性的藝術院校佔有優勢,就後一方面來説,綜合大學則具有單科性藝術院校所沒有的優勢。綜合大學的多學科的環境在客觀上會推動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和相互交融,這對於培育藝術家和藝術理論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是雙向的。一方面,學藝術的學生可以從別的學科中吸取營養,如李苦禪先生當年在北大畫法研究會學繪畫,同時又在中文系旁聽,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另方面,其他學科的學生也可以到藝術院系學習藝術,發展自己的藝術才能,其中就有可能湧現一批非常優秀的藝術家。就這方面來説,可以舉燕京大學為例(1952年院系調整後,燕京大學的文、法、理科都併入北京大學)。燕京大學有音樂系,培養了一大批著名的音樂家,如後來曾擔任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作曲系主任,並曾主持籌建北京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系的張肖虎教授,著名歌唱家茅愛立女士,著名歌唱家、音樂教育家鄧映易教授等等。同時,燕京大學的其他系科也出了一大批藝術家,如政治系的焦菊隱,後來成了著名的戲劇導演;英文系的劉北茂(劉天華的弟弟),後來成為著名的二胡作曲家,解放後擔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培養了大批音樂人才;同是英文系的黃宗江,後來成了著名戲劇藝術家和電影藝術家;又同是英文系的沈湘,他兼修音樂,後來成了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的主任;又同是英文系的李維渤,後來也成了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的教授,他還曾在中央實驗歌劇院擔任聲樂教師兼獨唱演員,在《茶花女》、《蝴蝶夫人》等著名歌劇中擔任主要角色;還有哲學系的孫道臨,後來成為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新聞系的石方禹,後來也成了著名的電影藝術家;等等。可以看到,綜合大學的文化氛圍和多學科的環境,對於培養藝術家確有自己的優勢。所以我認為,那種籠統地反對綜合大學創建藝術學院的意見是不妥當的,對於我國藝術學科的建設和藝術教育的發展是不利的。
第三,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立足於中國文化,實行中西兼容、雅俗幷包的路線。
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有一個立足點,這個立足點就是中國藝術和中國文化。這是一百年來一以貫之的,而且是所有在北京大學從事藝術教育的學者和藝術家的思想中十分明確、十分自覺的。宗白華先生是後來到北京大學擔任教授的,但是他1921年從德國寫回的一封信卻可以代表當時在北大從事藝術教育的學者們的共同的思想。宗先生在信中説:“我以為中國將來的文化決不是把歐美文化搬來了就成功。中國舊文化中實在有偉大優美的,萬不可消滅。譬如中國的畫,在世界中獨闢蹊徑,比較西洋畫,其價值不易論定,到歐後才覺得。”“我實在極尊崇西洋的學術藝術,不過不復敢藐視中國的文化罷了。並且主張中國以後的文化發展,還是極力發揮中國民族文化的個性,不專門模仿,模仿的東西是沒有創造的結果的。”(《宗白華全集》第1卷第321頁)宗先生在西方文化的照射下,更加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的價值和光彩。這並不是不要學習西方,但是決不能把模仿代替自己的創造,不能把照搬照抄西方文化作為中國文化建設的目標。我想,20世紀的歷史已經證明,而且21世紀的歷史還將繼續證明,宗先生這些論斷和主張是正確的,是充滿智慧的。特別宗先生説的“極力發揮中國民族文化的‘個性'”這句話,包含着深刻的真理。
北大的藝術教育有着很濃的中國文化的色彩。王心葵先生由章太炎先生推薦到北大教古琴,開創了古琴教學進高等學校的先例。吳梅先生、許之衡先生先後在北大講授崑曲,又開創崑曲教學進高等學校的先例,被當時上海的報紙稱為破天荒的大事。
當時在北京大學任教的藝術家,多數都曾赴歐洲、日本留學,但他們創作的藝術作品,都有鮮明的中國民族文化的個性和色彩。如蕭友梅先生,他在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組織15人的管絃樂隊,他自己任指揮,不僅演奏貝多芬的第五、第六交響曲,同時也演奏他自己創作的富有中國韻味的《新霓裳羽衣曲》。他創作的《春江花月夜》等歌曲以及大提琴曲《秋思》,也都富有中國文化的韻味。
立足於中國文化,同時又實行中西兼容,雅俗幷包,這是北京大學藝術研究和藝術教育的傳統。從理論研究的層面説,北大的學者從來就是走的中西兼容(中西交融)、雅俗幷包的路線。例如朱光潛先生,他一生化很大力氣翻譯和介紹西方美學,他翻譯了柏拉圖《文藝對話錄》、《歌德談話錄》、萊辛《拉奧孔》、黑格爾《美學》(三大卷、四大冊)、維柯《新科學》,這些都是西方美學的經典著作。同時,他又對中國美學有極其深入的研究。他的《詩論》就是一部研究中國詩學的著作,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宗白華先生也是如此。他翻譯康德的《判斷力批判》,對歌德作了非常獨到的闡釋,同時,他對中國哲學、中國美學、中國藝術有極為深刻的研究。這是中西兼容。還有是雅俗幷包,既重視古琴、崑曲、交響樂這樣的高雅藝術,也非常重視研究民間文學、民間藝術。北大早在1918年就開始徵集歌謠,劉半農、錢玄同、沈尹默、周作人等人都參與此事。1920年成立了“歌謠研究會“,並出版《歌謠週刊》。到1926年已收集歌謠13000多首,並由顧頡剛等人編輯成書(《吳歌集》、《北京歌謠》、《河北歌謠》、《山歌一千首》等等)。
在藝術教育和藝術創作的層面也是如此。如“音樂研究會”一共設立五個組,其中三組是古琴、絲竹、崑曲,還有兩個組是鋼琴、提琴(後來增加唱歌一組)。1919年4月19日舉辦的第一場音樂會,表演節目有崑曲、古琴、洞簫、絲竹、笙簫琵琶合奏,也有鋼琴、提琴、獨唱、合唱。後來“音樂傳習所”的簡章就明確規定音樂傳習所“以養成樂學人才為宗旨”、“一面傳習西洋音樂(包括理論與技術),一面保存中國古樂,發揮而光大之。”又如劉天華先生,他是“音樂傳習所”的國樂教師,教授二胡、琵琶。他也主張中西融合,追求改進國樂。他創作的《良宵》、《光明行》、《燭影搖紅》等二胡曲,都吸收了西洋音樂的技法。劉先生認為,改進國樂,“必須一方面採取本國固有的精神,另一方面容納外來的潮流,從東西方的調和和合作之中,打出一條新路來”。
傳統是一種資源,傳統是一種財富。如果我們能充分開發和利用這種資源和財富,我們的藝術教育和藝術學科建設就有可能站到一個別人所沒有的高度,從而形成特色,形成優勢。
傳統又是一種精神氛圍,一種精神力量。一所學校有沒有這種精神氛圍,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一個人生活在這種精神氛圍中,會油然產生一種歷史感,一種崇高感,一種使命感,這種歷史感、崇高感、使命感會鼓舞和推動我們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進行新的創造,開拓新的境界。 [4] 
2022年8月,獲評第二批中國文藝評論基地 [12]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學院簡介

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有悠久的傳統。蔡元培先生在擔任北京大學校長的時候,就大力提倡和實施美育與藝術教育。一方面,他本人親自在北大開設美學課,並着手編寫《美學通論》;另一方面,他在北大組織"畫法研究會"、"書法研究會"、"音樂研究會",聘請徐悲鴻、陳師曾、蕭友梅劉天華胡佩衡陳半丁等一批著名藝術家到北大授課和指導學生的藝術活動。由於蔡元培先生的努力,北京大學成了一所藝術氣氛十分濃厚的大學,並且很快成為全國的美育和藝術教育的中心,形成了重視美育和藝術教育、重視美學研究和藝術研究的寶貴傳統。
北京大學於1997年成立藝術學系。十多年來,北京大學藝術學系一直堅持"道"(人文內涵)與"技"(藝術技能)並重,理論性與應用性並重,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並重的總體方針,在學科建設、素質教育以及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2006年1月11日,北京大學決定在藝術學系的基礎上成立藝術學院。目前,藝術學院有教師24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12名,講師1名,在站博士後6名。學院現有本科生156人(含留學生45人)、研究生116人(含留學生、港澳台學生24人),MFA(藝術碩士)150人,總計422人。
藝術學院下設四個系:藝術學理論系、影視學系、美術學系、音樂學系;同時設五個研究機構: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北京大學崑曲傳承與研究中心、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民族音樂與音樂劇研究中心。藝術學院還擁有一個北京大學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教育部領導型媒體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同時得到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和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的強力支持。目前,藝術學院正在積極籌建藝術大樓,將要建設一座較大規模的美術展覽館、圖書音像資料館和數字電影研究資料庫
藝術學院於1999年開始招收藝術學碩士研究生;2001年開始招收廣播電視編導(影視編導)本科生,增設了電影學碩士點;2003年增設了美術學碩士點;2004年開始招收藝術學博士研究生;2005年被批准設立藝術學一級學科博士點;2006年增設藝術碩士(MFA)專業學位(廣播電視藝術專業);2009年被批准設立藝術學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2011年,增設藝術學(藝術史論)本科。2011年藝術學升格為學科門類後,藝術學院獲批了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博士點,以及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等共三個一級學科碩士點。
藝術學院堅持從蔡元培先生傳承至今的目標:向全體大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使他們具有較豐富的藝術知識,具有較高的趣味、格調和鑑賞力,追求一種更高的人生意義和人生價值;並根據北京大學的研究型大學的性質,發揮北京大學重視理論研究的傳統優勢,着重培養藝術研究、藝術批評、藝術教育和藝術管理的高級人才;發揮北京大學的人文優勢,選擇若干要求具有較高人文素質的實踐類專業,培養有深厚文化修養的專業藝術家;發揮北京大學多學科的優勢,更多地培養複合型的藝術人才;注意培養中國傳統藝術的高級研究人才;着重發展研究生教育。通過面向社會的藝術教育、藝術評論,以及在文化產業、藝術科技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為和諧社會和創新型國家的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 [1]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領導機構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領導
名譽院長:葉朗
院長:彭鋒
副院長:李道新李洋劉晨
黨委書記:雷虹
黨委副書記:王蓓 [2]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師資力量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兼職教授

饒曙光 賈磊磊 賈又福 陳履生 趙塔里木 尹鴻 於海 白先勇 彭麗媛 馮遠 黃會林 林兆華 歐陽中石 邵大箴 沈鵬 王文章 葉毓中 於平 王耀華 於潤洋 [5]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校聘藝術家

[6]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在職教師

教師
職稱
研究領域
教授
美學原理,中國美學,中國藝術
教授
文藝美學、藝術原理
李洋
教授
歐洲電影史、電影美學、藝術理論
彭鋒
教授
美學、藝術原理、藝術批評
林一
教授
藝術管理、藝術跨文化傳播、比較藝術學
向勇
教授
藝術創意管理、文化產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唐宏峯
助理教授
藝術理論、視覺文化研究
陳軒
助理教授
中國藝術考古
賀詢
助理教授
藝術史方法論、德國十八世紀藝術、古典藝術
美術學系:
教師
職稱
研究領域
丁寧
教授
美術學、藝術心理學
李松
教授
美術學
朱青生
教授
漢畫研究、現代藝術
李愛國
教授
中國畫
翁劍青
教授
美術史;藝術社會學
白巍
副教授
美術史
高譯
副教授
中國書法與中國畫創作、中國書畫美學
影視藝術系:
教師
職稱
研究領域
俞虹
教授
電視傳播,媒介文化
陳旭光
教授
藝術學理論、影視理論、當代藝術與文化思潮
李道新
教授
電影學、影視文化、文化產業
陳宇
教授
電影學、導演、編劇理論
邱章紅
教授
3D電影、影視數字化、電影經濟學
顧春芳
教授
戲劇電影學理論、藝術學理論、導演學理論
音樂學系:
教師
職稱
研究領域
侯錫瑾
教授
音樂學、聲樂
李靜
副教授
中國音樂史
周映辰
副教授
音樂學、聲樂表演
畢明輝
副教授
音樂史學、音樂表演
佟佳家
講師
舞蹈創作、藝術傳播
[7]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系特色

師資力量與技術保障
藝術學門類齊全,擁有一批蜚聲國內外的老中青名師名家,北大十佳教師薈萃。依託藝術學院和北大多藝術門類、綜合性學科的優勢,校級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技術與設備的保證和有力支撐。重視基礎,鼓勵創新,注重拓展。
學生畢業作品屢屢國內外獲獎
有全球華語大學生“最佳紀錄片獎”,“年度金獎”、“優秀實驗片獎”,劇本入圍柏林電影節青年論壇欄目、美國洛杉磯獨立電影節、西班牙laspalmas國際電影節等。
導師制
引入研究生培養機制,為每位同學配備導師,答疑解惑,因材施教。
學科地位
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北京大學已形成獨具特色的藝術學科傳統,成為全國高校美育和藝術教育的中心。教育部2013年公佈的一級學科評估結果,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藝術學理論學科位列全國第一。 [8]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育傳統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綜述

從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長開始,北京大學形成了重視美育和藝術教育、重視美學研究和藝術研究的傳統。這是一個極其寶貴的傳統。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人文色彩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第一,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帶有鮮明的人文色彩,並且有着很強的學術性。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從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理念的指導,這就是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所以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帶有鮮明的人文色彩。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初建時的宗旨是“研究音樂,陶養性情”,1920年10月修改章程,宗旨改為“研究音樂,發展美育”。美育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面對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的內涵就是意義世界和價值世界。所以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從一開始就沒有停留在技術的層面,而是自覺地引導學生去追求一種更有意義和更有價值的人生,去追求人生的完美化。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中外的教育史都證明,一所大學如果十分重視藝術教育,如果它的藝術教育有着豐富的人文內涵和人文色彩,那麼它所培育出來的學生總是更富有活力,更富有創造力,更富有進取精神,具有更開闊的胸襟和眼界,具有更深刻的人生體驗,具有更健康的人格和更高遠的精神境界。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與此相聯繫,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顯示出很強的學術性。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在蔡元培先生的提倡下,北京大學十分重視美學理論的研究,因為美學是藝術教育的靈魂。當時有鄧以蟄先生教美學,之後朱光潛先生、宗白華先生這兩位美學大師又先後到北大任教。這使得北大的藝術教育有了一種學術的、理論的依託,並且在形而上的層面上形成了一種優勢。這是非常重要的。再一方面,就是長期以來在北京大學從事藝術教育的教師大多數都是具有深厚文化修養的學者,是學者兼藝術家,或者説是學者型的藝術家。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來説一説。例如鄧以蟄先生(1892-1973)。他是清代大書法家鄧石如的五世孫。他本人的隸書、篆書都達到很高的境界。同時他又是哲學家、美學家和書畫鑑賞家。他曾經擔任北大哲學系的主任,長期講授美學、美學名著選讀、西洋美術史等課程,並且寫了《書法之欣賞》、《畫理探微》、《六法通詮》等學術著作。他是學者兼藝術家,是學者型的藝術家。又如蕭友梅先生(1884-1940)他先後留學日本和德國,不僅學習音樂,而且學習哲學和教育學。他在萊比錫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的博士論文題目是《中國古代樂器考》(1916年)。1921年蔡元培聘他到北大任教,同時有兩個職位,一個是哲學系講師,一個是“音樂研究會”導師(後來任“音樂傳習所”教務主任)。他除了教學和組織、指揮管絃樂隊,還創作了《春江花月夜》等近百首歌曲以及大型合唱曲、大提琴曲管絃樂曲,同時他又編寫了《鋼琴教科書》、《小提琴教科書》等大量教材,寫了《和聲學》、《普通樂學》等理論著作和《中國音樂的比較研究》等理論文章。蕭友梅先生是學者兼藝術家,是學者型的藝術家。又如陳師曾先生(1876-1923,又名衡格)。他祖父陳寶箴湖南巡撫,父親陳三立是著名詩人,弟弟陳寅恪是著名歷史學家。他的家庭背景使他從小打下了極其淵博深厚的國學基礎,使他的山水、花鳥和篆刻都取得很高的成就。他還寫了《文人畫之價值》等學術論文。他與齊白石交誼極深,他的藝術思想對齊白石影響很大。他勸齊白石自出新意,推動齊白石開始“衰年變法”。他在藝術教育方面的成就也非常大,王雪濤王子云李苦禪劉開渠俞劍華等人都出自他門下。陳師曾先生也是學者兼藝術家,是學者型的藝術家。再如沈尹默先生(1883-1971)。大家都知道他是大書法家。他初學歐陽詢,後學褚遂良,晚年張揚二王,影響極大。但他同時又是學者。早在1913年他就受聘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並參與編輯《新青年》雜誌。他寫的古體詩詞清新秀逸,也很受讚揚。沈尹默先生是學者兼書法家,是學者型的書法家。季羨林先生曾對“學者書法”有精妙的論述。季先生説:“學者書法不僅講求書法的典雅清正,而且要求書法有深厚的文化意味。學者書法不僅僅是藝術,而且是文化,同時也是學者對漢字的美化和文化化。從學者書法作品中可以看到學者的文化修養和寬宏眼界。”“學者書法”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在北京大學一百多年的歷史上,有很多著名學者都是書法家。他們深厚的學養,使他們的書法作品具有季先生所説的深厚的文化意味,從而有特殊的審美價值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現在我們進入了21世紀。北京大學作為一所綜合大學,特別是一所研究型的大學,在新世紀發展藝術教育,仍然要重視美學和藝術理論的研究,並且要着重培養藝術研究和藝術教育的高級人才。當然,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培養實踐型的人才,要培養專業藝術家(特別是那些要求具有較高文化修養的實踐類專業)。有人看到我們重視美學,認為這就表示我們忽視藝術,看到我們強調學術性,強調培養理論人才,認為這就表示我們輕視藝術實踐。北京大學的歷史可以表明,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例如宗白華先生,他是哲學家和美學家。他從哲學和美學的高度研究中國古代繪畫、書法、園林、舞蹈,提出了許多原創性的見解。藝術界的朋友公認,宗先生對中國藝術的見解極其精深微妙,藝術界至今沒有人能超過他。又如我們前面提到的鄧以蟄、蕭友梅、陳師曾、沈尹默等等先生,他們深厚的學識,他們的哲學、美學修養和理論研究,並沒有妨礙他們的藝術實踐,而是拓寬了他們的胸襟,涵養了他們的氣象,培育了他們的人生感、歷史感和宇宙感,因而從精神—文化的層面上提升了他們的審美境界。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素質教育

第二,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從一開始就顯示了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並重的特色。在蔡元培先生美育思想的指導下,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從一開始就面向全體大學生,顯示出素質教育的特色。當時的藝術教育主要有三條途徑。第一條途徑是課堂教學,先後開設了“美學”、“中國美術史”、“西洋美術史”、“中國古樂學”、“中國雕塑史”、“音樂史”、“和聲學”、“樂理”、“作曲法”、“合唱”、“視唱”、“西洋絃樂器”、“中國管絃樂器”等理論和實踐課程,還有各種藝術講座。第二條途徑是組織各種藝術社團和研究會,有“書法研究會”、“畫法研究會”、“音樂研究會”、“戲劇研究會”、劇藝社、提琴社、歌詠團、民間舞蹈社、攝影社,等等。這裏要特別提一下“谷音社”,這是研習崑曲的社團,1935年春成立,由俞平伯任社長,聘請吳梅為導師(俞平伯先生和夫人許寶馴的崑曲都唱得很好,俞振飛常為他們吹笛伴奏)。第三條途徑是舉辦音樂會,建設藝術博物館,營造一個藝術的環境和氛圍。如“音樂研究會”平均每月要舉辦兩三場音樂會。1919年4月19日在米市大街青年會舉辦第一場大型音樂會,由蔡元培先生親自主持,樓上樓下擠滿一千多人,盛況空前。“音樂傳習所”成立後一共舉辦過34次音樂會,平均每月兩次。又如1946年從西南聯大返京覆校之後,當時的文科研究所和北大博物館曾收藏了很多有價值的歷代藝術精品和民間藝術品,包括書畫、服飾、工藝品、佛像、陶瓷、漆器、碑帖等等(有許多是本校教師和社會人士捐贈的),為北大營造了一個富有歷史感和文明感的環境和氛圍。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不僅有素質教育的一方面,而且有專業教育的一方面。也就是説,北京大學從一開始就承擔了培養藝術專門人才的任務。我們經常提到北大1922年12月在“音樂研究會”基礎上成立的“音樂傳習所”。這個“音樂傳習所”其實是中國現代最早的高等專業音樂學校。由蔡元培兼所長,蕭友梅任教務主任。實行學分制。教師有楊仲子王露王心葵)、劉天華等人。還有外籍教師。楊仲子留學日內瓦音樂學院,主修鋼琴和音樂理論。王露是古琴家、琵琶家。“音樂傳習所”1923年招收學生44人。一共辦了5年(1927年被北洋軍閥政府下令停辦)。培養的學生有冼星海,是音樂大師,還有譚抒真吳伯超等人,後來都成了有名的音樂教育家。這裏還應該提到,1918年創立的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中國現代最早的高等專業美術學校),在1927年曾併入北京大學,當時稱美術專門部。1928年改稱藝術學院。在這段時間內,齊白石曾在校任教。
我國現代教育史上第一所音樂學院就誕生在北京大學,我國現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美術學院也曾是北京大學的一部分。從世界範圍看,凡是著名的綜合大學,都建有藝術學院,如法國巴黎大學就有造型藝術學院、藝術和考古學院,美國哈佛大學有視覺與環境藝術設計系、美術史和建築史系、音樂系、設計學院、戲劇藝術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有美術史和考古學系、藝術系(含電影、美術、戲劇等)、音樂系,英國牛津大學有羅斯金美術學院、音樂系和美術史系。我國現代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黃自(1904-1938)就畢業於耶魯大學音樂學院(1929)。這些世界著名大學都建有藝術院系並不是沒有理由的。培養藝術家,特別是培養大藝術家和藝術理論家,一方面需要專業知識和專業技巧,另一方面還需要深厚的文化、哲學、文學和科學的修養,需要有多學科的支持。就前一方面來説,單科性的藝術院校佔有優勢,就後一方面來説,綜合大學則具有單科性藝術院校所沒有的優勢。綜合大學的多學科的環境在客觀上會推動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和相互交融,這對於培育藝術家和藝術理論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是雙向的。一方面,學藝術的學生可以從別的學科中吸取營養,如李苦禪先生當年在北大畫法研究會學繪畫,同時又在中文系旁聽,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另方面,其他學科的學生也可以到藝術院系學習藝術,發展自己的藝術才能,其中就有可能湧現一批非常優秀的藝術家。就這方面來説,可以舉燕京大學為例(1952年院系調整後,燕京大學的文、法、理科都併入北京大學)。燕京大學有音樂系,培養了一大批著名的音樂家,如後來曾擔任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作曲系主任,並曾主持籌建北京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系的張肖虎教授,著名歌唱家茅愛立女士,著名歌唱家、音樂教育家鄧映易教授等等。同時,燕京大學的其他系科也出了一大批藝術家,如政治系的焦菊隱,後來成了著名的戲劇導演;英文系的劉北茂(劉天華的弟弟),後來成為著名的二胡作曲家,解放後擔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培養了大批音樂人才;同是英文系的黃宗江,後來成了著名戲劇藝術家和電影藝術家;又同是英文系的沈湘,他兼修音樂,後來成了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的主任;又同是英文系的李維渤,後來也成了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的教授,他還曾在中央實驗歌劇院擔任聲樂教師兼獨唱演員,在《茶花女》、《蝴蝶夫人》等著名歌劇中擔任主要角色;還有哲學系的孫道臨,後來成為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新聞系的石方禹,後來也成了著名的電影藝術家;等等。可以看到,綜合大學的文化氛圍和多學科的環境,對於培養藝術家確有自己的優勢。所以我認為,那種籠統地反對綜合大學創建藝術學院的意見是不妥當的,對於我國藝術學科的建設和藝術教育的發展是不利的。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中西兼容

第三,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立足於中國文化,實行中西兼容、雅俗幷包的路線。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有一個立足點,這個立足點就是中國藝術和中國文化。這是一百年來一以貫之的,而且是所有在北京大學從事藝術教育的學者和藝術家的思想中十分明確、十分自覺的。宗白華先生是後來到北京大學擔任教授的,但是他1921年從德國寫回的一封信卻可以代表當時在北大從事藝術教育的學者們的共同的思想。宗先生在信中説:“我以為中國將來的文化決不是把歐美文化搬來了就成功。中國舊文化中實在有偉大優美的,萬不可消滅。譬如中國的畫,在世界中獨闢蹊徑,比較西洋畫,其價值不易論定,到歐後才覺得。”“我實在極尊崇西洋的學術藝術,不過不復敢藐視中國的文化罷了。並且主張中國以後的文化發展,還是極力發揮中國民族文化的個性,不專門模仿,模仿的東西是沒有創造的結果的。”(《宗白華全集》第1卷第321頁)宗先生在西方文化的照射下,更加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的價值和光彩。這並不是不要學習西方,但是決不能把模仿代替自己的創造,不能把照搬照抄西方文化作為中國文化建設的目標。我想,20世紀的歷史已經證明,而且21世紀的歷史還將繼續證明,宗先生這些論斷和主張是正確的,是充滿智慧的。特別宗先生説的“極力發揮中國民族文化的‘個性'”這句話,包含着深刻的真理。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北大的藝術教育有着很濃的中國文化的色彩。王心葵先生由章太炎先生推薦到北大教古琴,開創了古琴教學進高等學校的先例。吳梅先生、許之衡先生先後在北大講授崑曲,又開創崑曲教學進高等學校的先例,被當時上海的報紙稱為破天荒的大事。當時在北京大學任教的藝術家,多數都曾赴歐洲、日本留學,但他們創作的藝術作品,都有鮮明的中國民族文化的個性和色彩。如蕭友梅先生,他在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組織15人的管絃樂隊,他自己任指揮,不僅演奏貝多芬的第五、第六交響曲,同時也演奏他自己創作的富有中國韻味的《新霓裳羽衣曲》。他創作的《春江花月夜》等歌曲以及大提琴曲《秋思》,也都富有中國文化的韻味。
立足於中國文化,同時又實行中西兼容,雅俗幷包,這是北京大學藝術研究和藝術教育的傳統。從理論研究的層面説,北大的學者從來就是走的中西兼容(中西交融)、雅俗幷包的路線。例如朱光潛先生,他一生化很大力氣翻譯和介紹西方美學,他翻譯了柏拉圖《文藝對話錄》、《歌德談話錄》、萊辛拉奧孔》、黑格爾《美學》(三大卷、四大冊)、維柯新科學》,這些都是西方美學的經典著作。同時,他又對中國美學有極其深入的研究。他的《詩論》就是一部研究中國詩學的著作,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宗白華先生也是如此。他翻譯康德的《判斷力批判》,對歌德作了非常獨到的闡釋,同時,他對中國哲學、中國美學、中國藝術有極為深刻的研究。這是中西兼容。還有是雅俗幷包,既重視古琴、崑曲、交響樂這樣的高雅藝術,也非常重視研究民間文學民間藝術。北大早在1918年就開始徵集歌謠,劉半農錢玄同、沈尹默、周作人等人都參與此事。1920年成立了“歌謠研究會“,並出版《歌謠週刊》。到1926年已收集歌謠13000多首,並由顧頡剛等人編輯成書(《吳歌集》、《北京歌謠》、《河北歌謠》、《山歌一千首》等等)。
在藝術教育和藝術創作的層面也是如此。如“音樂研究會”一共設立五個組,其中三組是古琴、絲竹、崑曲,還有兩個組是鋼琴、提琴(後來增加唱歌一組)。1919年4月19日舉辦的第一場音樂會,表演節目有崑曲、古琴、洞簫、絲竹、笙簫琵琶合奏,也有鋼琴、提琴、獨唱、合唱。後來“音樂傳習所”的簡章就明確規定音樂傳習所“以養成樂學人才為宗旨”、“一面傳習西洋音樂(包括理論與技術),一面保存中國古樂,發揮而光大之。”又如劉天華先生,他是“音樂傳習所”的國樂教師,教授二胡、琵琶。他也主張中西融合,追求改進國樂。他創作的《良宵》、《光明行》、《燭影搖紅》等二胡曲,都吸收了西洋音樂的技法。劉先生認為,改進國樂,“必須一方面採取本國固有的精神,另一方面容納外來的潮流,從東西方的調和和合作之中,打出一條新路來”。 [4]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畢業前景

北大藝術學院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隨全球藝術領域發展日好趨勢,畢業前景理想,途經多元,深受來自國內外各大名校、不同用人單位的歡迎。其中,部分畢業生升入本校研究生院,繼續深造;部分畢業生獲得碩博連讀機會,畢業後進入各大高校或科研單位;部分畢業生出國攻讀研究生學位,進一步拓展個人未來;部分畢業生進入不同業界,參加工作。總之,我院畢業生畢業前景統計數據顯示,基本為出國深造佔30%,國內升學40%,就業30%。
本科畢業生攻讀研究生的國外大學主要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國紐約大學、美國紐約電影學院、美國匹茲堡大學、美國南加州大學、美國弗吉尼亞大學、英國倫敦大學、英國倫敦政經學院、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瑞典隆德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德國卡爾森魯厄大學。
本科畢業生攻讀研究生的國內大學主要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
本科畢業生就業單位主要有:國家文化部、國家體育總局、天津市委宣傳部江蘇省教育廳、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天津衞視東方衞視浙江衞視東南衞視鳳凰衞視、湖南電視台、黑龍江電視台、中影集團、國家京劇院、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光線傳媒、搜狐網絡、萬科地產龍湖地產 [9]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友組織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友會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友會(2張)
2016年12月31日,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友會成立大會暨首屆院友工作研討會召開。從1997年正式建系以來,藝術(系)學院已經培養了5000餘名優秀畢業生。這些院友利用所學在藝術研究、創作、管理等各個崗位不斷進取,為母校爭得了榮譽,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根據學校對校友工作的要求,以及學院發展的實際情況,學院決定於2016年學院建院(系)20週年之際,正式成立院友會。成立藝術學院院友會,對於弘揚、傳播藝術學院精神,凝聚學院學生情誼,服務社會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