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科學

(維柯著法學著作)

鎖定
《新科學》,全稱《關於各民族的共同性的新科學的一些原則》,是18世紀的意大利法學家、歷史哲學家、美學家維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創作的法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725年。
《新科學》主要是以歷史資料和哲學批判的結合研究古代文化的起源和發展。其中又聯繫原始民族文化的起源,發展,聯繫心理學中的一些經驗和事實,探討了心理功能和人類文化各部門的因果關係,並着重闡述了形象思維或想象活動與藝術創作和美感的關係。 [3] 
作品名稱
新科學
作品別名
關於各民族的共同性質的新科學原則
作    者
維柯
字    數
6800千字
類    別
法學
首次出版
1725年

新科學內容簡介

《新科學》這部書的全名是《關於各民族的共同性的新科學的一些原則》,主要闡述古代文化史和詩歌美學理論。它以古希臘羅馬的歷史發展為研究對象,力圖證明人類從神的時代,經過英雄的時代,進入到人的時代。作者從共同的人性出發,認為各民族起源和處境儘管不同,但在社會發展上必定有某些相同的規律。從人類史的角度考察想象活動,認為人類心理功能的發展也有個過程,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由詩的時代到哲學的時代,原始民族作為人類的兒童,其思維活動主要是想象活動。 [5] 

新科學作品目錄

英譯者前言
有關圖書的筆記摘錄
英譯本中的省寫字和符號
英譯本中的省寫字和符號
英譯者的引論
置在卷首的圖形的説明,作為本書的序論
第一卷
一些原則的奠定
時歷表
第一部分 時歷表註釋,資料順序排列
第二部分 要素
第三部分 原則
第四部分 方法
第二卷
詩性的智慧
前言
第一部分 詩性的玄學
第二部分 詩性邏輯
第三部分 詩性的倫理
第四部分 詩性的經濟
第五部分 詩性的政治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詩性的物理
第八部分
第九部分 詩性的天文
第十部分 詩性的時歷
第十一部分 詩性的地理
結論
第三卷
發現真正的荷馬
第一部分 尋找真正的荷馬
第二部分 發現真正的荷馬
附編 戲劇詩和抒情詩作者們的理性歷史
第四卷
諸民族所經歷的歷史過程
引論
第一部分 三種自然本性
第二部分 三種習俗
第三部分 三種自然法
第四部分 三種政府(或政體)
第五部分 三種語言
第六部分 三種字母(文)
第七部分 本種法學
第八部分 三種權威
第九部分 三種理性
第十部分 三種裁判
第十一部分 三段時期
第十二部分 從英雄貴族政體諸特徵中所引來的其它證據
第十三部分
第十四部分 證實各民族歷程的最後一批證據
第五卷
各民族在復興時所經歷的各種人類制度的復歸歷程
引論
本書的結論
論由天神意旨安排的每種政體都是一種最好的永恆的自然政體
專名索引
附錄:維柯自傳
中譯者譯後記
作者生平活動和著作年表(陳兆福編) [4] 

新科學創作背景

《新科學》有三個版本,書名和內容都有很大差異,在競選失敗的同一年,維柯完成《否定形式的新科學》一書,對其他學者學説的矛盾和其難以置信的觀點進行了批評,但因贊助人取消了贊助而未能出版。1725年,他用正面形式改寫了這部著作,以《關於導致發現氏族自然法新體系原理的民族本性的新科學的原理》為名出版,這就是《第一版新料學》。1730年,維柯出版了該書的第二版,名為《維柯論民族共同本性的新科學的原理的五卷書》,這就是現在所説的《第二版新科學》。維柯對《第一版新科學》作了重大修改,幾乎使《第二版新科學》成為另一部著作。維柯説,之所以要採取另一種形式,是因為他在《第一版新科學》中錯誤地沒有從語言方面去闡述觀念的起源,而事實上這二者本來就是統一的。除了一、兩個段落以外,新版本是全新的,而且更為優秀。1744年,維柯死後,後人根據他生前修改的第二版手稿(包括勘誤、修正和增補性的一些文字)進行整理,以《關於民族本性的新科學的原理》為名出版,這就是所謂《第三版新科學》。 [2] 

新科學作品思想

《新科學》的基本出發點是共同人性論,他認為各民族在起源和處境方面儘管各不相同,在社會發展上卻都要和必須表現出某些基本一致性或規律。 《新科學》所探求的正是這些規律。維柯接受了古埃及人對於歷史三個時期的劃分,即神的時代、英雄的時代和人的時代。最初是神的時代,神和人在地球上雜居在一起,沒有婚姻制度,沒有宗教和任何社會制度。信仰天神的宗教是人類社會的“第一個起源”。接着逐漸有了婚姻制和婚姻典禮及家庭制。正式婚姻典禮便是人類社會的“第二個起源”。接着又有了埋葬死者的典禮,從而有了靈魂不朽的觀念,這便是人類社會的“第三個起源”(這三大起源相當於中國《周禮》中的祭禮、婚禮和葬禮)。這就是神的時代。
在英雄時代裏,維柯認為英雄時代的政體是貴族—(英雄)統治,他們的意志和暴力就是法律。這時社會已分成家長或宗法主和平民兩個階級。平民處於家奴的地位,不能分享占卜、正式婚姻和政治權利。他們因此而日益不滿,起來鬥爭,終於戰勝貴族而享有主權,平民的民主政體便代替了貴族的專治政體。維柯用羅馬史和羅馬法典的具體事例來證明貴族與平民的鬥爭總是以平民的勝利而結束,於是就進入了人的時代和文明社會。
《新科學》首先是一部法學著作,由於維柯把語言,神話,古史和社會典章制度、政治和經濟,都看成“詩的智慧”的產品,所以全書各卷都涉及文藝和美學方面的一些基本問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維柯對於人類心理功能由形象思維逐漸發展到抽象思維,即由詩的時代發展到哲學的時代的看法。他把原始民族叫做“人類的兒童”,他説:“人最初只有感覺而無知覺,接着用一種受驚不安的心靈去知覺,最後才用清晰的理智去思索。”哲學把心靈從感官拖出來,而詩的功能卻把整個心靈沉浸在感官裏”。
維柯認定自己的基本原則是“真理即事實”。總結真理的是哲學,提供事實根據的是語言學,所以要發現歷史發展的規律就必須有理性與經驗的結合,哲學與語言學的結合,亦即史與論的結合。 [1] 

新科學作品影響

《新科學》所用的方法,就是根據語文所提供的史料,通過哲學批判,來探討人類發展的過程。英國經驗主義的直接後果是自然科學的興起。維柯是西方認真研究社會科學的第一人,所以把他的研究對象叫作“新科學”。 [1] 

新科學作者簡介

維柯(1668—1744),意大利歷史學家、法學家,語言學家、社會學家和美學家。父親是意大利的一個小城邦那不勒斯的書商,生活很窮困。維柯當過私塾教師,上過羅馬公學。他的專長是法學,那不勒斯大學的修辭學教授,那不勒斯城邦王室的歷史編纂。他的主要著作是1725年出版的《新科學》。 [1] 
參考資料
  • 1.    張其林主編;老同志之友雜誌社編寫,老年人文化知識大全,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10,第315-316頁
  • 2.    (意)維柯著;費超譯,新科學,京華出版社,2000.10,第10頁
  • 3.    《美的研究與欣賞》編委會編輯,美的研究與欣賞 叢刊 1983年 第1輯 總第2輯,重慶出版社,1983.08,第305頁
  • 4.    維柯.新科學:北京:京華出版社 ,,2000.10:版權頁
  • 5.    朱立元著,美學大辭典 修訂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04,第5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