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間藝術

(藝術領域中的一項分類)

鎖定
民間藝術,是指掌握了既定傳統風格和技藝,也指普通老百姓所製作的藝術、手工藝裝飾性裝飾物。一個國家或地區均可能產生出一種典型的民間藝術。 [1] 
中文名
民間藝術
例    證
皮影剪紙
定    義
藝術領域中的一項分類
類    別
編織類、剪刻類、印染類

民間藝術總體概述

民間藝術是針對學院派藝術、文人藝術的概念提出來的。廣義上説,民間藝術是勞動者為滿足自己的生活和審美需求而創造的藝術,包括了民間工藝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和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狹義上説,民間藝術指的是民間造型藝術,包括了民間美術和工藝美術各種表現形式。按照材質分類,有紙、布、竹、木、石、皮革、金屬、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不同材料製成的各類民間手工藝品。它們以天然材料為主,就地取材,以傳統的手工方式製作,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與民俗活動密切結合,與生活密切相關。一年中的四時八節等歲時節令、從出生到死亡的人生禮儀、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民間藝術的陪伴。
剪紙 剪紙
按照製作技藝的不同,又可以將民間藝術分為繪畫類、塑作類、編織類、剪刻類、印染類等等。
從創作者的角度看,民間藝術是以農民和手工業者
人物剪紙 人物剪紙
為主體,以滿足創作者自身需求或以補充家庭收入為目的、甚至以之為生計來源的手工藝術產品。
生產方式看,民間藝術是以一家一户為生產單位,以父傳子、師帶徒的方式世代傳承的。
從功能上看,它包括了側重欣賞性和精神愉悦的民間美術作品,也包括了側重實用性和使用功能的器物和裝飾品。作品的題材和內容充分反映了民間社會大眾的審美需求和心理需要,造型飽滿粗獷,色彩鮮明濃郁,既美觀實用,又具有求吉納祥、驅邪避害的精神功能

民間藝術分類

壁畫 壁畫
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可以有多種角度的分類方法,按照材質來分類,有紙、布、竹、木、石、皮革、金屬、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等不同材料製成的各類民間手工藝品,它們基本上都是天然材料,以手工加工製作的。按照製作技藝的不同,又可以將民間藝術分為剪刻類、塑作類、織繡類(包括印染類)、編織類、繪畫類、雕鐫類、扎糊類、表演類、裝飾陳設類等。也有學者按照造型來分類,但是這幾種分類都比較單一,不能完全體現出民間工藝美術極為豐富的內容種類與傳統文化的密切關係。

民間藝術染織繡類

刺繡 刺繡
染織繡類的民間藝術實際上包括了印染、手工紡織、刺繡、織錦、緙絲等幾大類別。
印染是民間服飾和日常居室裝飾密切相關的工藝品,主要有蠟染扎染藍印花布、彩印畫布等,主要用在服裝、帽子、被褥、牀飾、門簾、包袱布等方面,是用途非常廣泛的布藝。
刺繡則包括了四大名繡、各地民間刺繡等。四大名繡有湘繡蘇繡蜀繡粵繡

民間藝術傳統刺繡

刺繡 刺繡
中國的傳統刺繡,根據使用者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工藝精緻程度的差別,分為民間刺繡和四大名繡。
民間刺繡是相對於具有宮廷文化風格和文人畫風格的“四大名繡”而言的、普遍存在於中國各地的民間刺繡工藝。中國傳統刺繡歷史悠久,隨着絲綢的產生和發展而存在。早在四五千年前,刺繡就已經成為“章服制度”中重要的裝飾手段。兩千多年前的長沙馬王堆墓出土的刺繡已經有了豐富的不同針法。可見當時刺繡工藝已經出現了不同針法的程式化的固定工藝。1982年從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楚墓中,出土了戰國時期的繡衾(被)和禪(單)衣,上面繡着龍、鳳、虎和花卉等圖案,形神兼備,絢麗多彩。
漢代的樂府詩孔雀東南飛》中有“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的詩句。漢末、六朝時期,刺繡題材中出現了人物形象,為後來的人物繡品開了先河。唐、宋時期,文人們開始參與刺繡畫稿的設計,文人畫所表現的詩詞境界、書法和繪畫的雅緻,影響到民間刺繡的創作,刺繡開始向精緻化和文人化的方向發展。到了宋代,刺繡幾乎成為婦女的女紅手藝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項,不少有文化的富家女子的刺繡創作,更使刺繡工藝臻於精細絕妙。明、清時期,全國城鄉出現了眾多的刺繡商業作坊。尤其是明代,首先在上海出現了“露香園繡”這樣繡工精細,用針巧妙的以個人風格著稱的“顧繡”,並專門刺繡花鳥走獸畫幅、畫頁、手卷等陳設品,表明中國傳統刺繡從附屬在服飾上的裝飾手段,成為獨立欣賞的藝術品。清代開始出現了幾個重要的刺繡藝術流派,如北京的京繡開封汴繡、山東的魯繡等,以及後人稱譽的四大名繡。
清代後期,各地都出現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技藝特色的民間刺繡工藝。但是長期以來,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對各地出現的民間刺繡工藝極少關注,更談不上記錄和評介。民間刺繡基本上處於與日常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普通“手藝”的地位,但是正是這種生活的藝術,才使得民間刺繡一代代自發地保留了下來,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傳統藝術中最精彩、最形象、最富有文化內涵的非物質文化品類。

民間藝術民間印染

民間印染
民間印染(2張)
中國傳統的民間印染有扎染、蠟染、藍印花布和彩印花布。前三者都是以印和染的方法着色、顯花的工藝,以植物蓼蘭中分解提煉出的靛青染料,民間也稱為藍染和藍印。彩印花布則是一種多版套色印花的工藝。據《史記》、《竹書記年》等古籍記載,早在公元前26世紀初,“黃帝制玄冠黃裳,以草木之汁染成文彩”。夏、商、周時代,就已經有用服飾的印染色彩、紋飾來區分尊卑等級的規定了。秦漢以後,鏤空版印花方法大為盛行,其後花色品種日見繁多,印染工藝也日臻完善。

民間藝術中國織錦

中國織錦歷史悠久,據考古發現,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生產出“何菱形紋錦”、“填花燕紋錦”、“對龍對鳳紋錦”等多色提花錦。到漢代,已能用複雜精密的提花機織出圖案優美的錦。唐宋以後,以各色絲線和金銀線製作的織錦緞妝花緞,色彩鮮豔瑰麗,人們喻為錦上添花。
蜀錦產於四川,以成都為主,故成都又有錦城和錦官城之稱。此外,南充閬中、樂山、綿陽、新都等地也生產蜀錦。蜀錦仍然沿襲染色熟絲織造,質地堅韌,五彩繽紛,富有獨特的地方風格宋錦因今之產地在蘇州,故又名“蘇州宋錦”,以古樸雅潔而著稱於世,現已面臨技藝中斷的瀕危局面。雲錦的產地在南京,因其錦紋瑰麗有如雲彩,故而得名。其圖案佈局嚴謹,富有裝飾性,並多以金線顯花或絞邊,華彩四溢,臻麗至極,是中國皇家的御用織錦,代表了織錦工藝的最高技術水平。

民間藝術塑作藝術

石灣陶塑 石灣陶塑
塑作類是指以捏、塑、堆、納等方法為主製作的民間藝術品,其內容包括了泥塑、麪塑陶塑糖塑、米粉捏製品、紙漿拍塑、琉璃和玻璃等造型藝術。塑作類藝術往往靠藝人以手施藝,靠手工方法造型,由於採用了與雕刻不同的創作手法,它們的藝術效果也不同。塑作類藝術還常結合彩繪裝飾方法,在塑形後再施以彩繪,以增加藝術品的欣賞性、象徵性和吉慶祥和的氣氛。如泥塑中的典型作品有江蘇惠山的“手捏戲文”、河南淮陽的“泥泥狗”、北京的麪人湯麪人郎的作品等;納模玩具如泥餑餑泥玩具中的耍貨“阿福”、鳳翔泥塑北京兔兒爺中秋月餅巧果、糖人等都是典型的塑作類民間藝術。一些民間臉譜和器物採用紙漿拍塑而成,而玻璃類、糖人等則採用吹塑方法,趁熱邊吹邊塑形,也屬於塑作類藝術。如作為“南國陶都”,佛山石灣一直在大力弘揚石灣陶藝文化,增進年輕一代對石灣陶藝的理解與興趣,推動這項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4] 

民間藝術泥塑藝術

泥塑 泥塑
泥塑藝術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製或磕模捺泥方法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
新石器時代到漢代,中國境內考古發掘的大量文物中有為數眾多的陶俑、陶獸、陶馬車、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製的。漢代先民的喪葬習俗中大量使用陶泥偶像作為陪葬品。到了唐代,泥塑藝術達到了頂峯。被譽為雕塑聖手的楊惠之就是傑出的代表。泥塑藝術發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題材的大型佛像繼續繁榮,小型泥塑玩具也發展起來。有許多人專門從事泥人制作,作為商品出售。元代之後,歷經明、清、民國,泥塑藝術品在社會上仍然流傳塑,既可觀賞陳設,又可讓兒童玩耍。天津、江蘇無錫惠山、廣東大吳、陝西鳳翔、河南浚縣、淮陽及北京等地仍是傳統泥塑的重要產地。

民間藝術麪塑藝術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據文獻資料記載,漢代早已有面塑存在了。宋代《夢粱錄》中記載了把麪塑用在春節、中秋、端午以及結婚祝壽的喜慶日子的習俗。現存最早的古代麪人,是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中發現的唐代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墓中出土的面制女俑頭、男俑上半身像和麪豬。清代,出現了以做麪人為生的手藝人,到了今天,在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存着麪人製作的手藝和習俗。
麪塑一般分為觀賞的麪塑和食用的面花(或叫禮饃)。用於觀賞的麪塑通常用精麪粉、糯米粉、鹽、防腐劑香油等製成,而用於食用的麪塑則用澄粉、生粉等製成。材料的不同使這兩種麪塑在製作工藝上也有少許的不同。
麪塑 麪塑
食用面花的製作工具簡單,全憑婦女的心靈手巧,其方法是先將白麪經過搓、捏成麪糰,用剪刀、菜刀和梳子等工具對面團進行造型。觀賞和裝飾面塑,其材料的製作方法則是將麪粉、糯米粉、防腐劑中倒入開水並用筷子攪拌,然後將麪糰反覆揉搓均勻。然後把品紅、品黃、品藍大白粉、鍋煙黑等顏色分別加入面中,製成多種色面,再用揉、搓、剪、挑、壓、粘等方法來塑造形象。還可以用一些羽毛、棉花等來裝飾面人的頭髮、鬍鬚之類,這樣一個完整的形象就出現了。
食用面花或節俗禮饃普遍流行於中國以吃麪食為主的北方各地,沿黃河流域的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各省以及內蒙古、新疆、東北等地農村都有食用面花。麪塑則以北京、山東、江蘇、浙江為主要的產地。北京的麪塑藝術水平最高。

民間藝術木偶藝術

中國木偶藝術從不同側面反映着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特徵,從質材、操縱方法上看,木偶藝術有提線、杖頭、掌中、鐵枝、藥發、水力等不同形式;從表演劇目上有歷史傳奇、神話傳説、寓言故事等,天上人間,馳幻入魔,還有現實小品,可謂多種多樣;從造型上可以大至與人同高(漢代大木偶高193釐米),又可小於一尺,偶頭能造到如拇指般大小而能雕繪五官端正、比例準確、線條均稱、色彩鮮明。如粵西地區的杖頭木偶,《芙蓉仙子》中的書生陳秋林,以及《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豬八戒、牛魔王等,即使是神怪誇張卻仍保持着合度比例。
現代的粵西木偶雙眼能活動自如,能按照表情需要造出睜、暝、瞅、瞬等動作,得心應手,顧盼傳神;冀南的吳橋民間木偶頭則誇張簡練,獨具特色;有的接近唐仕女和敦煌彩塑;有的接近戲曲臉譜卻又能變通風趣,靈活運用。
另一方面,木偶戲亦是社會人生的寫照,不少帝王、文人均曾被觸動心絃,發出由衷的詠歎。如五代十國時,前蜀後主順正公王衍觀傀儡後感慨良多,嘗雲:
“切道斷人生幾何!有分者任作傀儡。”

民間藝術剪刻藝術

木刻 木刻
剪刻類是指以剪、刻、鑿等方法為主製作的民間藝術品類。其內容包括了剪紙、刻紙、皮影、剪貼畫刻葫蘆鐵畫石刻線畫、瓷刻畫等。民族服飾和布藝的製作中也使用了大量的剪裁工藝。這些藝術品的造型順序往往是由大及小,所使用的材質一般具有挺闊硬朗的質地,如紙、皮、竹木、石、陶瓷、象牙等。剪刻中常使用的工具有剪子、刀子、鑿子、鏨子和一些輔助性工具,剪刻作為造型手段,擅長表現作品的細節,體現精緻的技巧,如刻紙作品可以達到細如髮絲(浙江樂清細紋刻紙就是一例),木刻達到肌理畢現、入木三分的藝術效果(如質地細膩的黃楊木雕、象牙雕刻等)

民間藝術剪紙與刻紙

剪紙
剪紙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根據歷史的記載和出土的實物來看,剪紙至少有將近1500年的歷史了。剪紙的出現應該是在漢代造紙術發明之後的事情,造紙術的發明,為剪紙的出現提供了有利條件。到了唐代,剪紙藝術大大發展,以剪紙招魂是當時民間的重要習俗之一。在民間,剪紙圖案還被廣泛應用於木版雕刻、銅器飾紋、布匹印染等其他藝術領域。宋代的造紙業發展成熟,紙品種類的增多為剪紙的普及提供了條件,出現了諸如民間窗花燈綵茶盞上的裝飾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使民間剪紙的運用範圍比唐代更為擴大。南宋時期,就已出現了以剪紙為職業的藝人。明、清時期是剪紙藝術的鼎盛時期,剪紙成為重要的居家裝飾品,如門箋、窗花、櫃花、棚頂花等,剪紙也成為民俗活動必不可少的裝飾品。中國的剪紙起源於漢至南北朝時期,而真正繁盛卻是在清朝中期以後。古老的剪紙多在鄉間,以剪刀鉸出為主,趣味渾樸天然,均出自農家婦女之手;剪紙進入城市後,不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參入剪紙藝術,而千家萬户擁擠在一起,互傳成習,需要頗巨;剪紙藝人為了省工,一刀多張便改為刻刀雕刻為主,風格轉向精巧,藝人也就不止於婦女了。然而,時代更迭、生活改變和審美轉化,傳統民間藝術漸漸不能適應現實需要,所以現代新興剪紙藝術孕育而生。
刻紙
木雕 木雕
刻紙也是民間工藝的一種常見形式,剪紙和刻紙兩者雖然最終形式相同,但製作技法卻不同。剪紙是一種以紙為加工對象,以剪刀為工具進行創作的藝術。刻紙則需要用墊板、刻刀、尖錐子、釘子等工具,先將原有的樣子放在20張或者30張薄紙上,然後將它們放在墊板上並用釘子固定,用刻刀由裏到外一層層的刻,刻好花樣後,刻紙就完成了。一般來説,剪紙更注重原創性,不受刻刀和紙張的限制,造型更加自由和隨意。刻紙則更適合表現細膩的畫面效果,如浙江的細紋刻紙細如髮絲,令人驚歎。刻紙某種程度上彌補了剪紙的不足,但在創作上,受到了較多的限制。
各地風格
中國的剪紙藝術一般來説可分為北方風格和南方風格兩大類型,即使如此,每個地區的剪紙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特點。
陝西剪紙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北方剪紙藝術,廣泛用於春節窗花、結婚的喜花、喪葬中大量的紙活兒裝飾、社火表演中的道具、廟宇中宗教氣氛的營造等,各種民俗活動也離不開剪紙。此外,剪紙還用於刺繡等藝術品製作的底樣。剪紙形式上大多以單色為主,造型簡潔、灑脱、粗獷、注重誇張變形,內容上多以傳統的花草、動物、人物、戲出為主。
河北蔚縣染色刻紙是中國典型的刻紙藝術形式,相傳已有兩百年曆史,尤其以窗花見長。後來河北武強縣木版浮水印窗花傳入,刻紙工藝吸取其色彩特點,仿其透明效果,以刻代剪,形成蔚縣刻紙的獨特風格。蔚縣刻紙以“陰刻”和“色彩點染”為主,故有“三分工七分染”之説。題材多取自戲曲人物,也有花草魚蟲飛禽走獸等吉祥形象。
其餘還有山東剪紙、湖北剪紙、浙江浦江戲曲剪紙、浙江樂清細紋刻紙、廣州佛山剪紙等等。

民間藝術皮影

中國皮影,北方以灤州皮影代表,影人結構分七大部分:頭、上身、上臂(兩件)及下臂(兩件)、手(兩件)、下身、腿(腳與腿相連,兩件),共11個組件。中心控制是脖條。以杆子操縱。生旦臉部鏤空,淨醜則塗色,臉形稜角分明,尖下巴,平額頭。形體較小,一般25.4釐米至30.4釐米左右,最高40.6釐米。多以驢皮雕鏤。以黃牛皮雕鏤的陜西皮影亦分11個組件。
南系以成都燈影戲為代表,影偶分大、中、小型,大燈影身高60-80釐米,個別高達1米,中燈影40-60釐米,小燈影24-30釐米。成都燈影全身共分14關節:
帽、頭、胸、腹、下肢二、上臂二、前臂二、手掌二。頭子可插進脖項上用細鐵絲纏繞的皮圈內。其餘關節用細麻繩連結。一個穿戴整齊的影人分三段:帽作一段,頭作一段,統稱“帽子”(北方稱“頭荏”),衣履共作一段,統稱“把子”(北方稱“戳子”)。
中國皮影關節靈活,在優秀藝人操縱下,行坐顧盼,端帶撩袍,舞刀揮劍,駕霧騰雲,打鬥馳馬,出神入化,令人叫絕,扮演種種傳奇故事,塑造了生、旦、淨、醜、神、佛、靈、怪、獸種種難以想像的影窗形象,成為馭物為靈的藝術。

民間藝術雕鐫藝術

雕與鐫都是指在竹木、玉石、金屬等介質上面進行的刻畫方式,雕鐫類指採用這種方式製作的作品,如我們常見的雕版雕漆、雕花、浮雕等,還有與塑形結合的雕塑藝術品等。雕和鐫往往都是在硬質界面和半乾狀態的固態界面上進行的,而塑需要在軟質材料上進行,這是雕鐫和塑作不同之處。我們熟悉的這類作品包括雕花的竹筆筒、玉石首飾和擺設、金屬首飾、蕪湖鐵畫、在磚上雕刻的磚雕、石雕作品等。雕鐫類作品創作中常使用刀子鑿子、鑽子及一些輔助性工具。

民間藝術玉雕

玉雕是中國傳統雕刻藝術形式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仰紹文化和龍山文化就有了玉雕的魚和龍。商代的殷墟文化中發現了綠松石和瑪瑙等飾品。可見中國的玉石文化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
編織物 編織物
玉因其原料珍貴,雕琢技術要求高而被視為具有重要的儀式功能的禮器。四川金沙遺址就出土了具有4000年曆史的精美絕倫的玉琮。商代至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用於祭祀神靈的各類玉質的禮器和飾品,皆造型生動,雕刻精美,玉質上乘。
漢唐時期,玉雕作為裝飾品成為民間和宮廷都喜愛的工藝品,西漢時期的金縷玉衣的出現就是例證 。宋元時期,玉雕工藝得到了重視和高速發展,宮廷中的玉院專門為雕琢玉器而設立。福建的壽山石雕在當時的創作量很大,其價值也被朝廷認識到。明清時期是玉雕發展的鼎盛階段,蘇州以玉雕雕刻精巧而聞名於世,宮廷大量使用玉器作為裝飾和使用器物及把玩的對象。雕刻工藝更加豐富,出現了圓雕等精緻的工藝品,有代表性“大禹治水圖玉山子”是世界上最大玉件之一。近代,也是玉雕的繁盛期,出現了潘秉衡等一批玉雕名家,在北京。中國玉雕的“四大國寶”——岱嶽奇觀羣芳攬勝、含香聚內與四海騰歡,就是例證。
隨着傳統技藝的消失,玉雕行業因工作辛苦和觀念落後而在雕琢工藝上出現了困難。這方面,我們應該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學習西方一些科學合理的記憶和技術,是目前玉雕行業翹首以盼的。

民間藝術木雕

木雕工藝品是指以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木為原材料、以雕刻的方法進行創作而成的各種觀賞品、富於形式美感的實用裝飾品。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木雕是出土於河姆渡遺址的一條木雕魚,製作時間距今已有6000-7000年之久。在戰國時代,木雕工藝已由商代用於製陶工藝中的簡單刻紋和雕花板的陰刻,發展到立體圓雕工藝。漢代的木雕水平比前代已有提高,在漢墓中出土的木雕動物,形象自然生動,刀法簡練果斷,顯示出當時木雕藝人的高超水平。自唐、宋開始,木雕藝術開始向寫實和精緻的方向方展,至明、清時期,小型觀賞性木雕、建築和民間實用器具上的裝飾性木雕水平都達到了鼎盛時期。20世紀初中國解放之後,木雕藝術為愈來愈多的人所認識和喜愛,成為觀賞與收藏熱品,也成為產業化的實用性裝飾藝術
中國的木雕種類繁多,遍佈於大江南北,最著名的是浙江東陽木雕廣東金漆木雕温州黃楊木雕、福建龍眼木雕,人稱“四大名雕”。其他種類如:曲阜楷木雕南京仿古木雕、蘇州紅木雕、劍川雲木雕、上海白木雕、永陵樺木雕、泉州彩木雕……這些木雕都是因產地、選材或工藝特色而得名,有的歷史悠久,具有較高的工藝水平和傳統特色,能工巧匠遍佈各地,後起之秀木雕技藝日趨精湛,造型也日臻完美,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木雕的雕刻技法有圓雕、浮雕、鏤雕等,一般在雕刻過程中,各種技法是混合使用的,由於木雕易腐易蛀,所以有的作品還要施彩、上漆。與所有的雕刻一樣,木雕的形式大致可分為二種,一種是“獨立式”,一種是“依附式”。前者是指可以用來自由放置,並且從任何方向任何角度都能看見的三維空間藝術的圓雕作品,通常是被用作室內的陳設品或案頭擺件;後者是指用於裝飾建築物室內牆面或門窗等固定空間的浮雕而言。最為著名的木雕產地有浙江東陽、浙江樂清、廣東潮州等地。

民間藝術石雕

中國石雕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遺址出土的石雕人頭,是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品。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年)已出現了巨型石雕──石麒麟。河北石家莊西北郊發現的一對石人,考證認定為西漢文帝時代(公元前179-前157年)的石雕作品,氣魄深沉宏大,風格古樸渾厚。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國,中國在宗教石雕和陵墓石雕兩個方面發展較快。著名的雲岡和龍門等石窟的石雕就可説明六朝、唐、宋時代的石雕藝術水平。宋、元以後石雕藝術向世俗化、多樣化方面發展。明清時代,精巧玲瓏的工藝石雕和具有漢唐石雕氣質的鄉間拴馬樁、鎮莊獸等民間雕刻,成為明清石雕藝術的主體。 民間小型的工藝石雕,一般以石料產地或石料特點來命名的,從石料產地來看,有安徽徽州、浙江青田、河北曲陽;按石料命名來看,有福建的壽山石雕、湖南瀏陽菊花石雕、四川廣元的白花石雕。以石雕藝術品而聞名的地區包括甘肅隴東地區(鎮莊獸)、陝西渭北地區(拴馬樁)、陝北地區(拴娃石)、河南方城(石猴)、山東掖縣滑石猴)、山東嘉祥(石麒麟等)、廣東雷州(石狗)等地。
民間小型工藝石雕的製作十分注重石料的品種、色澤紋理的選擇,主張因材施藝,追求雕刻精工,運用浮雕、圓雕、鏤雕、線刻等多種技法來創作。石雕的製作工序大致相同,一般是:一、相石,根據石料的形狀和紋理、色彩確定要雕制的題材。二、用筆在石材上畫出雕刻的部位,然後鑿出粗坯,再刻大體。大局部位刻成後,修刻細部,最後琢磨、修光、上蠟完成作品。

民間藝術磚雕

磚雕出現於中國戰國時代,當時就已有花磚出現。漢代畫像磚已發展相當成熟,以墓室磚雕最為著名,但製作大都是模印而成的,唐代花磚採用模印後再經過雕刻加工,創造出富有立體感的裝飾浮雕作品。磚雕上的人物動物形象突出而且都以捲雲紋相襯托,結構充實,形態生動,呈現一種繁複富麗的藝術風格。宋、金時期,墓室磚雕流行,多以世俗生活為題材,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其中宋代磚雕中的形象比例勻稱,姿態生動,輪廓整齊清晰,刻畫衣紋,刀法利落,是一種清新樸實的藝術風格。到了金代,磚雕人物形體健壯,敦厚質樸,浮雕線條一般粗獷簡練,有趣味性。明清時代,磚雕主要用於裝飾住宅及寺觀廟宇,表現內容豐富,構圖複雜,製作除單層浮雕外,還有多層浮雕、堆磚等表現技法。花紋圖案具有完整的裝飾效果,作品畫面具有獨立的構圖形式。
明清時代開始,磚雕藝術逐漸從建築物的附屬裝飾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民間磚雕藝術品,磚雕製作的隊伍發展壯大,全國幾乎都有各自的磚雕產地,其中以徽州、天津、北京、山東濰縣、蘇州、廣東、甘肅、台灣等地最為著名。
明清時代的南北方磚雕藝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但民間磚雕製作的工藝還是大致相同的,一般來説分為六個步驟。(1)修磚(2)上樣(3)刻樣(4)打坯(5)出細(或叫刊光)(6)磨光。一般來説北方磚雕藝術風格比較渾厚,南方磚雕藝術偏於秀細,但都洋溢着中國各地民間的鄉土氣息。

民間藝術民間玩具

民間藝術節令玩具

山西歲時節令及傳統廟會中的民間玩具,常常使人陶醉於幼兒時期度年過節趣事的回憶之中。除夕夜、正月初一點“滴滴金”;元宵節扎燈籠,玩花燈;二月二,龍抬頭的古廟會上,布龍、面龍、竹蛇、紙蛇玩具,能動的構造給他們以誘惑力,逗引得兒童們喜笑逐鬧、爭相購買;三月三上巳節的泥哨哨,聲聲悦耳;清明前後放風箏;端午節戴香袋,玩艾葉虎。還有那小風車,七音哨、皮老虎草編螞蚱籠,足使兒童們興高采烈了。

民間藝術花燈玩具

兒童花燈玩具以手提式多見。一般都是篾扎紙糊,內裝小紅蠟燭。農村傳統的小花燈,用高粱稈扎架,麻紙糊面,用色彩畫人們喜愛的動物或神話故事,或印上木版年畫,或貼上民間剪紙,內裝小油燈。現今發展為竹架構造,彩紙或綢布糊面,內裝蠟燭。在製作技藝上雖然並不純熟,但粗獷有力,無矯揉造作之感。無論是造型、用料、色彩和製作風格都具有生動活潑的鄉土生活氣息和濃厚的地方特色。

民間藝術棉塑玩具

一個棉塑只需一把棉花,幾根剝了皮的高粱稈和少許的膠水。製作簡便,先把幾根高粱稈芯紮成骨架,將蓬起的棉花輕輕纏於骨架上,再用膠水粘塑定形,膠水塗多塗少,可塑出不同形狀。最後在形體表面均勻地塗一層膠水固定造型,然後用品色染色,一件棉塑動物或人物就做成了。把它插在預先備好的卟啷搖鼓上,就是一件既可擺設欣賞又可隨手玩耍的聲形並茂的玩具。棉塑玩具用料較少,成本低廉,又可就地取材,所以藝人們常常是現做現賣,邊表演邊出售。棉塑玩具中有雞、麻雀喜鵲、燕子、鶴等飛禽,長不過三五寸,高不過六七寸。人物主要有《西遊記》中精靈的孫猴子、憨厚的沙和尚,傻乎乎的豬八戒及慈善的唐僧,一個個栩栩如生,令人愛不釋手。

民間藝術繪畫之類

人類最早的繪畫是距今約萬年前的原始先民創作的巖畫,民間繪畫是相對於文人畫、宮廷畫、宗教畫和現代的學院派繪畫而言的。民間畫的源頭來自遠古的巖畫、彩陶裝飾畫等原始藝術。我們通常把古代石刻線畫、宗教版畫、水陸畫、影像畫、廟畫、年畫、燈屏畫、建築彩繪扇面畫、包括現代農民畫布貼畫等在內的一切民間繪畫形式都納入到民間繪畫之中。
民間繪畫不僅是獨立的觀賞性的藝術,還作為環境和器物等的裝飾,成為附屬性的裝飾繪畫,如皮影、木偶、臉譜、刺繡、剪紙、建築裝飾陶瓷裝飾等就大量採用民間繪畫的語言或圖案、對其進行裝飾。民間繪畫的特點是它有着強烈的地域色彩、民族色彩,與民間習俗相結合、有着很強的程式化色彩,造型古樸、誇張,色彩鮮明,既有工筆重彩之作,也有淡雅雋秀之作。

民間藝術彩畫

我們常能在各種實用性的器物和裝飾性的擺設、供奉陳列中發現優美的裝飾畫,那些造型優美的圖案和豐富的色彩,有的是直接取自年畫等民間繪畫,有的則是將傳統的民間繪畫中的局部圖案、傳統吉祥圖案運用在各種介質的裝飾上,更多的是民間藝術家富有靈性的創作和構思的體現。這類彩畫雖然依附於器物或其他媒介而存在,但又往往能為所裝飾的器物和媒介帶來更多的審美情趣,增加更多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大大提升了原有器物和媒介的藝術性和技藝高度,它不是簡單的“二次創作”和複製、轉移,而是根據器物和媒介的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選擇的結果。如建築彩繪,經常出現在長廊、房山牆、影壁、大門、房檐等處的建築裝飾畫,也是典型的裝飾性彩畫。它增加了建築的裝飾美感,提高了建築的工藝含金量。又如一個普通的陶罐,因為畫上了戲曲場面,那裏的人物造型隨着陶器的彎曲和弧形界面的展開,呈現出十足的動感和戲劇場景、人物,比起平面的戲出畫更加靈動,更加豐滿,於是,一個普通的陶罐就成了一個有觀賞價值、收藏價值的作品,而不再僅僅是一個盛放東西的對象了,民間彩畫的裝飾意義就在這裏。

民間藝術農民畫

農民畫是中國當代民間藝術中一個特有的術語,是中國特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它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末期,中國正值“大躍進”年月,在江蘇省邳縣、河北省束鹿縣、陝西户縣等地先後搞起了農民“詩畫滿牆”活動。由於它及時地配合着當時的政治運動,很快就傳遍全國許多鄉鎮。
初期的農民畫,大都是採用壁畫形式,這也是各地文化館站為配合運動、以宣傳為主要目的而開展的羣眾藝術活動。畫鍊鋼、畫生產、畫階級鬥爭、畫理想,是當時農民畫的主要表現題材,流露出民間藝術淳樸美的特質。60-70年代,農民畫創作進展緩慢,一度幾乎瀕於完全停滯狀態,直到改革開放之後,隨着農村經濟的復甦,沉寂多年的農民畫才又重新活躍起來。農民畫再度興起,面貌全然改變,農民畫家吸取了剪紙、皮影、刺繡、染織、年畫、陶瓷、雕刻等傳統民間美術的營養,把它們運用到表現新生活的繪畫創作中,創造出嶄新的藝術樣式,這就是由農民畫演變而來的“現代民間繪畫”。

民間藝術年畫

年畫是中國人春節期間用來裝飾生活環境和居住場所的一種裝飾畫。古代就有過年貼畫的風俗,只是不叫“年畫”。直到清代道光29年,李庭光在《鄉言解頤》一書中提到了“年畫”一詞,後來被廣泛採用。
年畫的題材和內容包羅萬象,有門神、神等各類神像;有節慶畫、吉祥畫;有故事、戲曲、小説內容的裝飾畫;也有保佑出行和牲畜用的神像(也叫紙馬),等等。可以説年畫是反映民俗生活和觀念的百科全書,而且年畫色彩鮮豔、構圖飽滿、造型生動,是獨特的藝術形式。

民間藝術編織之類

中國的竹、草、藤、柳、棕麻編織工藝品像其他工藝品一樣,有着悠久的歷史。考古發現證明,中國早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時期;四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二三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就已有葦、竹等類的編織物。1973年至1977年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發掘出以二經二緯法編織的葦蓆殘片。1934年在浙江餘杭縣吳興錢山漾良渚文化遺址發掘出二百多件竹器,上有一經一緯,二經二緯,多經多緯法編的人字及菱形花格等紋樣,尤其產生了梅花眼、辮子口等較複雜的編織技法。藤至少在氏族社會時已用於編織胄和盾牌。柳編則在新疆曾出土的唐代“線柳編長方盒”中,可以瞭解到柳編工藝在唐以前就已很發達。葵、棕、柳、麻編織也有悠久的歷史。
草編主要產地是浙江、河南、山東、湖南、廣東、廣西等地。浙江慈溪長河草編歷史悠久,有“草編之鄉”的美譽。湖南以動物草編、製造金絲草帽最著名。河南草編相傳由山東萊州傳入河南,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曆史。山東草編主要有草辮、日用品、雜品三大類。湖南臨武龍鬚草席,相傳在唐代即有侍臣向楊貴妃進獻龍鬚草蓆解熱消汗。
柳編以河南、江蘇、內蒙古、河北、陝北等地為主。
中國編織工藝品的歷史得益於物產豐富,千百年來,勤勞的勞動人民為了生存,就地取材,通過不斷的實踐,選擇利用自然界中生長的各種植物,編織出各種生活所需的器物。隨着社會的進步和對實踐認識的深化,勞動人民創造出許多編織技法和原材料加工技術,並使之在實踐中不斷髮展完善。在中國,從南方到北方,許多省、市、自治區都有自己特色的編織工藝品,各地的編織已由純手工製作轉向半手工、半機械化生產,新產品不斷湧現,表現了中國勞動人民高超的創造技能和聰明才智。

民間藝術竹編

竹編主要集中在浙江、四川、湖南、河南、貴州、廣西、安徽等地。顧名思義,編就是用竹子作為原材料,將竹筒破為竹篾,經過烤、泡、上色等工藝處理,編織成各種生活器皿和裝飾品。
浙江嵊縣竹編久負盛名,唐代已有。它以當地盛產的水竹為原料,主要有箕、盤、罐、盒、屏風、動物、人物、建築、傢俱、燈具、棕殼等12大類,三千多個花式。 浙江東陽竹編,早在南宋時已有竹編龍燈、花燈、馬燈出現。它以動物裝飾為主要特色。四川成都瓷胎竹編,以江西景德鎮瓷器為胎,用優質慈竹加工編織,四川崇慶竹編也很有名。
浙江嵊縣、東陽竹編以動物為主要內容,多取材於家養禽畜及珍奇禽獸,取材於民間神話的作品也很精緻。浙江新昌竹編,品種多,以瓶、罐為佳。杭州竹籃底口緊密,羅口細密,牢固耐用。四川成都瓷胎竹編工精藝高,竹絲細如毫髮,織時不露接頭,織成的作品薄如綢絹,色調和諧,色澤清雅,美觀大方。 [2] 
四川崇慶竹編除各種日常用的竹兜、籃、盤、碗、扇、燈籠、盆等,還有許多新穎,精巧的生活用品,形狀固定,牢固,彈性強,能經受一定的壓力,易於保護各種物品。湖南益陽水竹涼蓆質地纖細,編工細膩,平整滑爽,柔韌耐用,吸汗散熱,清涼爽快,久用則愈顯光亮平滑,最宜夏季消暑使用,以“薄如紙,明如玉,平如水,柔如帛”著稱。

民間藝術漆器

是取自漆樹的一種天然膠質,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珍貴材質,經過人工處理,提煉出漆泥,製成的各種器皿幹後極為牢固並輕盈不變形。漆器是在木、布、皮、金屬、竹、藤等材質製成的胎骨上經髹漆、打磨、裝飾等工藝加工所製成的器物。中國是最早認識漆並製作漆的國家,漆器的製造始自河姆渡時期,已有近8000年的歷史。商周時期的器型已較為豐富並有原始紋飾,出現了嵌螺鈿漆器。戰國時期漆器製造空前繁榮,並脱離了木器業成為獨立的手工業部門,以楚國漆器為代表,製作工藝和裝飾圖案多樣化,除木胎外,另有皮胎、竹胎、夾苧胎等。製作工藝有描漆、描金銀、金箔貼花、錯金銀扣、針刻等。秦代漆器造型嚴謹,紋飾精美,設色莊重富麗,以木胎為主,紋飾多采用寫實和誇張的手法,有動物、植物、自然景物幾何紋四大類。漢代漆器的發展達到鼎盛,形成了自己獨具魅力的特點,出現了鼎、壺、盤、鍾等新器型。 [3] 
漆器的裝飾工藝分為彩繪、刻畫、鑲嵌、金銀箔貼、戧金等,以彩繪最多,還創造出“堆漆法”。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青瓷的出現使得漆器在實際生活中的地位下降,因而漆器製造迅速衰落,器物品種減少,以日常生活用具為主。唐代則是繼戰國至漢代以來漆器製造的第二個高峯期,以金銀平脱最負盛名,雕漆數量最多。明隆慶年間,漆工黃成寫了中國現存唯一的古代漆工專着《髹飾錄》。清代漆器在明代基礎上繼續繁榮發展,製作精美,裝飾華麗,極富吉祥寓意。漆器的製作和使用涉及面廣,尤其是宮廷漆器,大至典章祭祀用品、陳設品,小到日常生活用品、文房用品和賞玩用品。此時的漆器藝術呈現出異彩紛呈的局面。乾隆時期,福建髹漆藝人沈紹安在幾千年來中國髹漆技藝的基礎上創新出脱胎漆器。清晚期漆器製作日趨衰落,到光緒時雕漆技法幾乎失傳,民國時期才逐漸恢復。
漆器的種類非常之多,中國漆器主要有脱胎漆器、雕漆、螺鈿推光、彩繪、雕填等類別,產地也不盡相同。脱胎漆器的主要產地為江西的宜春和鄱陽地區、福建的福州和泉州。雕漆歷史上以元代嘉興西塘的最為著名,現代主要產地有北京、揚州、甘肅天水武都一帶。螺鈿鑲嵌漆器以揚州為主;推光漆器則首推山西平遙。彩繪漆器較為普遍,基本上很多漆器產地都有彩繪這一品種。雕填漆器以成都最具代表性,另外還有一些獨特的漆器種類,如貴州大方和廣東陽江的皮胎漆器、廈門漆線雕裝飾器皿等都各具特色。
漆器製作的主要步驟是:制胎、塗漆、彩繪、打磨、拋光、温室烘乾等,主要裝飾方法有彩繪、堆漆、鑲嵌、雕漆、平脱、戧金等。
中國的漆器產地眾多,風格多樣,其中北京雕漆、福州脱胎漆、揚州點螺漆、平遙推光漆被譽為“四大名漆”。

民間藝術扎糊之類

扎糊,是指以竹、木、鐵絲等為骨架,以絲綢、紙等外面,通過紮結、扣榫、糊裱等方法制作工藝品的方法,也是民間藝術中紙紮(又稱扎作、糊紙、扎紙庫、扎罩子、彩糊等)、彩燈、風箏、扇子等一類以扎糊方法制作的藝術品的總稱。除了彩燈、風箏等自稱一體的藝術品類外,扎糊一般主要指的是紙紮類的作品。廣義的紙紮,包括彩門、靈棚、戲台、店鋪門面裝潢、匾額及人物、戲文、風箏、燈綵等項。狹義的紙紮,主要是用於祭祀及喪俗活動中的紙人、紙馬、搖錢樹、金山銀山、牌坊、門樓、宅院、家禽等可用來焚燒的紙製品。

民間藝術紙紮

歷史上,不同時期的紙紮稱謂及主要用途不盡相同。北宋稱紙紮行業為“裝鑾作”、“打紙作”、“冥器作”、“紙鋪”等。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每年七月十五中元節的前幾天,市井街坊裏開始賣冥器靴鞋、幞頭帽子、金犀緞帶、五彩衣服等,這些都是紮好架子糊上紙製成的。其中還記載:“以竹竿斫成三腳,高三五尺,上織燈窩之狀,謂之盂蘭盆,掛搭衣服冥錢在上焚之。”書中描述每年從九月下旬開始賣冥衣靴鞋、席帽衣緞,為的是在十月的朔日祭祀之用。
根據明人著《如夢錄》所述,專門從事紙紮製作的人稱為“扎彩匠”,其經營場所為“紙紮鋪”、“紙馬鋪”、“紙馬香鋪”等。另有用紙紮糊的供奉物品,僅是紙紮糊的房屋就有數十間;出殯的路上,還有專門在死者棺木旁歌舞的優童,一路上跳竿走馬,表演一些戲曲,幾乎家家要在夜晚祭奠,在家門前將寒衣焚燒掉,稱為“送寒衣”。各種文獻的記載説明,歷史上紙紮的樣式是多樣的。
從明清至近代的地方誌史料看,扎紙人紙馬祭神靈,是喪俗藝術中的一種主要而相當普遍的形式。因受地域文化的影響,中原及齊魯、江浙、西北、西南、閩南等地在祭祀形式,紙紮樣式等方面,有較大差異。湖北黃石西塞村每年端午都要舉行盛大的神舟會,神舟會的主體就是一條巨大的紙扎龍形舟船,船上的所有人物,道具也都由紙紮成,是典型的紙紮祭祀儀式和紙紮民俗藝術典型作品。
紙紮所選用的紙料,多以綿紙、宣紙、毛邊紙草紙為主,現代已用機器紙代替。色紙一般根據建築裝飾、服飾、器械、動物、器物來選擇相應的色彩,然後根據紙紮中所需尺寸形狀製造成建築裝飾的部件和人物的衣、裙、褲、冠、及佩飾等。服飾圖案和建築裝飾一般採用木刻彩印或彩繪形式。在工藝技法上有的略剪成形,有的則精雕細刻。紙人的頭部一般採用泥模翻制而成,彩繪時根據不同的人物、神位相貌、角色、性別、貴貧開臉,類似於臉譜繪製形式。紙紮的框架結構一般選擇蘆葦、竹竿和麥草等材料,其他輔助材料採用麻繩、絲線、竹釘、木棒等。紙紮骨架的扎制,根據扎制對象要合乎整體結構。糊制剪貼,是紙紮工藝的主要內容。它將不同的彩紙剪鏤,組成單元圖形或服飾、花飾建築構件,然後根據造型需要,糊制在綁紮好的框架上。在貼製圖形前,先滿糊素紙,將大形統一,以便於貼糊裝裱。摺疊工藝多用人物紙紮,特別是戲曲紙紮。彩繪主要用在服飾、臉譜、佈景、道具、建築附件和動物裝飾上,講究施彩的熟練和傳神。

民間藝術彩燈

彩燈也稱為花燈,是一種照明器具,又是傳統節日的應時之物。在中國民間,每逢節日或婚、壽喜慶之時,人們都要張燈結綵以示慶賀。正月十五和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賞燈節,民間燈綵最初是東漢時由皇宮燈彩發展而來的,宮燈起源於元宵節張燈習俗。宮燈盛行的同時,燈綵也開始傳入民間。燈綵在民間的廣泛流行大約是在隋、唐之際,至宋代達到了製作技藝的高峯。
宋代元宵燈節期間不僅宮廷和京師達官貴人玩燈,還鼓勵市民來觀燈,規定凡到御街觀燈者賜酒一杯,以致燈節時觀燈者人潮如流。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後,為慶賀元宵節,招徠天下富商,放燈十日。當時的金陵(今南京)城內盛搭綵樓,並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隻,一時蔚為壯觀。永樂年間,遷都北京,在東華門闢二里長的燈市,從正月初八起至十五達到高潮。明代杭州元宵節燈市出售的各色花燈,有老子、美人、鍾馗打鬼、劉海戲蟾等。到了清代,北京的燈節定為自正月十三至十七日,其中十五為正燈日,燈以東四牌樓、地安門為最盛。正陽門外、靈佑宮旁也是重要的賞燈之地。
一般地,扎制彩燈的骨架用竹木、鐵絲等,燈屏用印或繪有圖案的紙或絲料來製作,泉州的花燈多用剪紙圖案來裝飾燈瓶。在北方,專門有一種木版印製的類似木版年畫的燈屏畫,其題材尤其以羣眾喜愛的戲曲故事為多。

民間藝術風箏

風箏在全國各地隨處可見,在眾多的風箏種類裏,北京、天津、山東濰坊、江蘇南通等地的風箏相對較為知名,這四個地方被稱為中國四大風箏產地。而像河北、四川、遼寧、廣東、福建、江蘇、上海、西藏、台灣等地區,也都有地方特色濃郁的風箏品類。
風箏製作有“四藝”之説,這“四藝”是指風箏製作與放飛的流程,分別為:“扎制”、“裱糊”、“畫繪”和“放飛”。風箏樣式繁多,但製作上都是以“四藝”為基礎的。由於各地風俗民情及羣眾審美觀念不盡相同,各地的風箏在造型、扎制、裝飾及放飛技巧上,都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

民間藝術表演藝術

浙江民間藝術 浙江民間藝術
民間藝術中大量的內容都是通過人的舞動、戲耍、操作、歌唱等形式來完成的,與這種表現方式有關的藝術門類都可稱為表演類藝術。其特點是:以部分民間藝術品、器械、工具等為道具或裝飾手段,突出展現人的歌舞、演奏和絕技等天賦和表演技能。如皮影戲是通過鐵枝將皮影連接後,根據劇情需要,利用燈光的投射效果,舞動皮影,將影人的動態映射到銀幕上,形成了一出出劇情完整、有唱、有耍、有演奏的皮影戲。其他還有木偶戲、雜技、歌舞、民歌演唱、民間社火、各地小戲、秧歌、鑼鼓、旱船、競技等體育項目等,都屬於表演類藝術。

民間藝術川劇變臉

川劇變臉照片 川劇變臉照片
川劇變臉川劇表演的特技之一,用於揭示劇中人物的內心及思想感情的變化,即把不可見、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緒和心理狀態變成可見、可感的具體形象——臉譜。川劇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 [2] 
相傳“變臉”是古代人類在面對兇猛野獸的時候,為了生存把自己臉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畫出不同形態,以嚇跑入侵的野獸。川劇把“變臉”搬上舞台,用絕妙的技巧使它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 [2] 

民間藝術民間音樂

民間音樂指與專業音樂創作方式、創作手法、創作風格、創作特徵不同的, 並形成於民間、流傳於民間的民間歌曲、民間歌舞音樂、民間器樂、民間戲曲與説唱音樂等各種音樂體裁

民間藝術舞蹈

民間舞蹈是流傳於民間、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和民族風格舞蹈形式。它有別於宮廷舞蹈、專業舞蹈和宗教舞蹈,而具有原生態性狀,是原創性的民間藝術,是其他舞蹈創作的基礎和營養來源,具有民俗性、羣眾性、傳承性的特點,是人民羣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樣式。
民間舞蹈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直接反映民眾的生活和感情。民間舞蹈具有比單純的舞蹈形式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多樣化的功能。它與民間的吉祥慶典、紅白喜事和風俗儀式緊密結合,是民眾表達情感的最原始和基礎的形式。是人類的第二語言,“言之不足,舞之蹈之”,説的就是這個意思。
由於“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所以,民間舞蹈又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多樣性面貌。中國地域遼闊,民間舞蹈也極為豐富,有儀式化的湖北的跳喪舞;也有從打鬼儀式演化而來的儺舞;羣眾性的被譽為“東方芭蕾”的安徽“花鼓燈” 舞、民間年節行進表演中的龍舞、獅舞、秧歌、鼓舞、踩高蹺跑旱船、打花棍等等都是常見的民間舞蹈形式。
民間舞蹈是動態的、以言傳身教、口傳心授為傳承特點的民間藝術,它歷史悠久,又隨着時代的變遷而變化,是活態的文化遺產,也是我們要大力搶救和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

民間藝術戲曲

戲曲是中國人喜聞樂見的藝術,它的歷史源遠流長,經歷了孕育、形成、發展和興盛等各個時期。
早在中國遠古時代,戲曲的種子已經在歌舞中孕育了,進入階級社會後,這種歌舞藝術的傳統依然存留在廣大的農村中,並不斷的革新發展以適應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至漢代,民間出現了帶有故事性的歌舞表演,如百戲中的《東海黃公》等。隋唐時期,帶有喜劇性質的歌舞戲參軍戲相繼問世,它們業已具備戲曲的雛型。在宋代,隨着經濟的發展,城市中出現了新興的市民階層,反映他們生活和觀點的宋金雜劇院本應運而生,為其後元雜劇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宋代是一個文學藝術豐富多彩的朝代,在民間歌舞、民間説唱、雜劇藝術的共同培育下,南戲脱胎而出,它的誕生標誌着中國戲曲的正式形成。明代中期以後,南戲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傳奇時代。明清時期的傳奇演出佳作如林,風靡城鄉。到了清代中葉,傳奇演出日漸衰微,代之而起的是各地新生的地方戲及民間小,諸腔競奏,生機蓬勃。其後徽班進,稱雄劇壇,並在其基礎上發展出被譽為國劇的劇種──京劇
戲曲藝術貴在求新求變,在它的歷史長河中,有的劇種消亡,有的劇種新生,興衰交替,生生不息,戲曲的生命就延續在這此起彼伏之中。

民間藝術其他方面

民間藝術的種類繁多,從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分類,難以一一細説。除以上門類外,還有更多其他類別都值得一談,如果細心留意,你會發覺身邊到處是民間藝術的範疇,例如建築裝飾、臉譜、面具、民間玩具、陶瓷等,這裏且略説一二。

民間藝術建築裝飾

建築裝飾是為美化建築、增加建築及其結構的美感和裝飾性而對建築構件進行的裝飾和美化,是中國傳統建築最鮮明的特色之一,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建築都有不同風格的裝飾手段,漢族傳統建築主要是通過屋脊裝飾、斗拱結構、裝飾有石雕、木雕或彩繪的垂花門、房檐、門樓、大門、花窗、山牆、藻井影壁門墩石、門墩獅、門鼓、神龕等來表現的。
建築裝飾的主要題材是具有鎮宅、辟邪和迎吉納祥功能的吉祥動物、花卉,或在民間廣泛流行的傳統戲曲畫、歷史故事、吉祥畫等。建築裝飾的手法也是多種多樣,有的採取以結構營造美的空間的做法,如錯落的山牆和屋脊獸排列裝飾、院落的分割和房屋的分佈等;有的採取有巧奪天工的雕刻、繪畫來裝飾門窗、房檐、影壁等方式,形成了融結構和排列方式於一體、融雕刻和繪畫等多種藝術形式於一體的建築裝飾之美。

民間藝術門窗藝術

門窗在中國建築裝飾文化史上也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意味。在古人眼裏,門窗有如天人之際的一道帷幕。中國古代尤其是明(1368-1644)清(1644-1911)時期的花窗花板,集富貴之相,儒雅之風於一身,既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又雕工精美,給人以很高的視覺享受,還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和高度的裝飾實用性,時下正日益成為現代家居最時尚的裝飾材料之一。中國古代門窗的發展源遠流長,其文化內涵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古人將更多的感情傾瀉在門窗上,使門窗在居住環境乃至建築藝術中佔據極為重要的地位。
中國建築史的角度看,建築藝術發展的核心就是木構件的比例、曲率、組合方式等藝術的演變。結構藝術的成熟,使中國古代工匠最具空間表現力地完成了門窗的結構和組合方式。中國古代門窗的文化內涵是由門窗紋飾與圖案表現的,門窗的裝飾也體現了房屋主人--官員、商人與文人--迥異的審美情趣、身份地位和財富象徵。

民間藝術臉譜

臉譜可以上溯到遠古時期原始人黥面紋身的習俗,直接源頭則是古代倡優女樂的脂粉裝和俳優滑稽的粉墨裝,是中國古老的化妝藝術,其淵源始於先秦時期,漢代已十分盛行。脂粉裝側重美化人面,對臉譜藝術產生過一定影響。唐五代時期,在樂舞、戲劇中盛行以粉墨塗面的粉墨裝,更側重“扮飾”角色,已藴含了臉譜藝術的因子。宋金元三代,隨着雜劇的興起和繁榮,塗面化妝獲得了進一步發展,形成了“素面”和“花面”兩種基本的化妝形式,已具備臉譜的基本特徵。明中葉至清中葉,由於此時劇本創作的繁榮和角色行當的劃分更加完備,戲劇臉譜進入基本成熟的時期。在眾多的角色行當中,與臉譜有直接關係的是淨和醜,這兩個角色分工的日益細密,促使臉譜藝術達到了新的高度。清中期以後,形成了一批以京劇為代表的地方劇種,這些新興劇種的臉譜向着多樣化、精緻化、定型化的方向發展,推動了中國臉譜藝術日臻完善,成為一種具有高度象徵性和典型化的舞台化妝藝術。而在清末民初,民間有位後來被稱作“花臉桂子”的京劇票友,將淨角臉譜勾畫在臉形泥胚上,製成一種觀賞藝術品,從而創造了工藝泥塑臉譜。
臉譜主要分為戲劇臉譜和社火臉譜兩大類,工藝臉譜的創作也主要集中在這兩方面。戲劇臉譜中以京劇臉譜最為普及和最具代表性,因此,北京既是工藝泥塑臉譜的發源地,又成為其主要流佈地區。

民間藝術面具

中國的面具歷史悠久,品類豐富,最早廣泛運用於原始初民的狩獵活動、圖騰崇拜、部落戰爭和巫術儀式。
商周時期,青銅製造工藝的高度發達和重祭祀、信鬼神的社會思潮使得面具發展從幼稚向成熟過渡,這是面具藝術發展的高峯期,此時的面具更多地用於宗教祭祀當中,風格威嚴莊重,但由於多為青銅製造,因而形制比較單調雷同,缺乏自由度和隨意性,此時期還出現了在中國傳承時間最久、輻射地域最廣的面具——方相氏面具。秦漢時期的面具上承商周,下啓隋唐,使用面具最多的領域是儺祭和百戲,其次是喪葬和狩獵,風格開始變得浪漫詭異,充滿生機,面具的宗教色彩減弱,娛樂色彩逐漸增強。
隋唐時期是面具發展的第二個高峯,面具在樂舞中廣泛使用,出現了另一個重要的面具——蘭陵王面具,面具的審美功能開始佔據主位,實用功能逐漸退居次位;宋元時期是中國面具發展的第三座高峯,宮廷儺戲和民間儺戲都大為發展,這是面具功能具有歷史意義的轉變時期。出現了專門以製作面具為業的藝人,面具成為商品公開銷售。
中的大頭舞面具以及流傳於全國各地的鎮宅吞口等。這些樂舞、民俗面具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的面具文化。

民間藝術瓷器

中國瓷器成熟於距今1800餘年前的東漢時期,千百餘年來在中國古代手工業製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瓷器是用瓷石高嶺土做胎,在1200℃左右的高温中燒成,胎體較陶器堅固,且經久耐用。瓷器表面施有一層高温釉,不僅使器物具有美觀效果,而且便於清洗。
瓷器的胎體可塑性極強,可以製作成各種形狀的器物,便於滿足人們各方面的需要。由於制瓷原料成本低,可以大量生產瓷器,與金、銀、銅等金屬器相比,既經濟又實用,所以一經問世,就深受世人喜愛。
瓷器不僅是可供使用的物質器皿,而且在造型、色澤和裝飾工藝等方面,具有極高的藝術性、美學鑑賞性和收藏價值,堪稱實用與觀賞相結合、技術與藝術相交融的產物。
浙江濃郁的鄉土風情孕育了絢麗多姿的民間藝術。龍舞獅舞竹馬高蹺、燈會遍及城鄉,山歌、田歌、漁歌、民間器樂種類繁多。“三雕一塑”——東陽木雕、青田石雕温州黃楊木雕和“鷗塑”蜚聲中外。剪紙、刺繡、染織、編織和燈綵豐富多彩。以嘉興秀洲、寧波慈溪舟山為代表的農民畫漁民畫充滿了生活勞作氣息。浙江民間的舞蹈、音樂、器樂、戲曲、曲藝獨具特色,羣眾文化的眾多領域在全國頗有影響。全省湧現了一批“中國民間繪畫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