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陽市屬温帶季風氣候區,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轄3個街道、11個鎮,市境總面積1179平方千米,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總人口407647人。
汾陽建置沿革
編輯汾陽,因位於汾河西北,按水之北曰陽而得名。據《明史·地理志》,汾陽縣,奉宋金元汾陽軍,汾陽軍取義則因地當汾河之陽。
汾陽,於《禹貢》九州,為冀州之域,於周《職方》,屬幷州。
唐肅宗上元元年,縣名改稱西河,歷五代、宋、金、元。明初省西河縣置汾州,兼領平遙、介休、孝義三縣。萬曆間升州為府,依郭設汾陽縣。清因之。
西晉易名隰城縣,改郡為西河國。永嘉末年陷廢。
北魏太延年間置什星軍,後廢。太和八年(484年)復置隰城縣及西河郡,隸汾州。孝昌年間汾州自今交口縣境徙此。
東魏天平二年(535年)於今市區南8千米東陽城村僑置靈州和真君郡。武定四年(546年)於今市區東南8千米團城村置武昌郡。
北齊改汾州為南朔州。
北周廢靈州,改南朔州為介州。
隋大業中年改介州為西河郡,郡治置隰城。。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西河郡為浩州,三年復為汾州。天寶元年(742年)改汾州為西河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汾州。上元元年(760年)改隰城縣為西河縣,屬汾州。
清康熙六年(1667年)冀南道廢,入冀寧道。
民國年間廢府、道,縣直屬省。民國29年(1940年),屬晉西北行署第八專區;民國32年(1943年),屬晉綏邊區行署第八專區;民國34年(1945年),屬晉綏邊區呂梁行署七專區;民國37年(1948年),縣劃屬華北地區晉中專區,同年7月,汾陽全境解放。
1958年10月榆次專區更名為晉中專區。
1970年屬晉中地區。
1971年5月劃歸新成立的呂梁地區。
1996年8月2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汾陽縣,設立縣級汾陽市。
2003年10月2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呂梁地區,設立地級呂梁市,縣級汾陽市改由山西省直轄、地級呂梁市代管。
[9]
汾陽行政區劃
編輯汾陽區劃沿革
1949年9月,汾陽縣設9個區,分轄187個行政村,包括356個自然村。
1950年後半年,六區、八區合併,七區、九區合併,成為7個區。
1956年,撤區設鄉,由原來的71個鄉合併為23個鄉。
1958年11月,撤銷鄉建制,建立城關鎮和12個人民公社。
1961年至1970年改為18個人民公社,轄312個生產大隊。
1971年至1976年縣轄23個人民公社。
1971年4月,汾陽縣蒼兒會公社二、三道川地區的蒼兒會等24個自然村和冀村公社的百金堡、東槽頭、西槽頭、裴會、王家莊、狄家莊、尹家莊、閻家社8個自然村劃歸文水縣管轄,平遙縣的寧固、香樂、淨化、西王智4個公社計47個自然村及介休縣的萬户堡公社及其所屬12個自然村劃歸汾陽管轄。
1977年10月,原屬平遙縣的寧固、香樂、淨化、西王智4個公社復歸平遙縣管轄,原屬介休縣的萬户堡復歸介休縣管轄。
1977年至1983年復原18個人民公社,增設城關鎮街道。
1984年6月22日,汾陽縣公社建制改為鄉鎮建制,生產大隊改建為村民委員會,共轄7個鎮、11個鄉,分別為:城關鎮、杏花村鎮、冀村鎮、演武鎮、三泉鎮、楊家莊鎮、峪道河鎮、賈家莊鄉、城子鄉、肖家莊鄉、見喜鄉、陽城鄉、石莊鄉、南偏城鄉、慄家莊鄉、張家堡鄉、宋家莊鄉、萬寶山鄉。
1995年5月28日,賈家莊鄉、石莊鄉、肖家莊鄉撤鄉設鎮。至2000年,汾陽市轄10個鎮、8個鄉,31個居委、318個行政村。
2001年,城子鄉併入冀村鎮,見喜鄉併入陽城鄉,南偏城鄉併入楊家莊鎮,張家堡鄉併入慄家莊鄉,宋家莊鄉、萬寶山鄉併入峪道河鎮,城關鎮分拆為文峯街道、太和橋街道、西河鄉。撤併後,汾陽市轄2個街道、9個鎮、3個鄉。此次調整中,城關鎮的東關村、南關村、東南村、洪南社村劃歸文峯街道,北關村、東北村劃歸太和橋街道,西關村、西門村、北門村、馮家莊村劃歸西河鄉,陽城鄉的建昌村、昌寧宮村劃歸文峯街道,賈家莊鎮的古莊村、曹興莊村、北關園村、籽城坊村劃歸太和橋街道,慄家莊鄉的大向善村、小向善村劃歸西河鄉。
2002年11月,撤併村組,撤併後共轄289個行政村、45個自然村。
2003年,市區31個居委整合為15個社區。
2012年5月,汾陽市政府公佈262個行政村和37個社區名單。名單顯示,市區西河鄉改設為西河街道,文峯街道、太和橋街道整合為文峯、太和橋、南薰、辰北4個街道,15個社區與18個行政村整合為28個社區;賈家莊鎮的北廓村、米家莊村、古賢村,肖家莊鎮的望春村,陽城鄉的趙家莊村、西路家莊村、峯南村、吳南社村,慄家莊鄉的石塔村等9個臨近市區的行政村分別劃入市區各街道,並改為社區。
[96]
2014年,文峯街道新設崇文社區。
2016年,西河街道(籌)恢復為西河鄉。
2020年5月,撤併行政村,撤併後行政村總數由262個減少為166個。
汾陽區劃詳情
街道 鎮 | 下轄社區、行政村 |
---|---|
汾陽地理環境
編輯汾陽位置境域
汾陽市位於山西省腹地,西依呂梁山,東瀕汾河,地跨東經111°26'~112°00'22"、北緯37°08'44"~37°29'10",距山西省會太原市108千米,東南與平遙縣、介休市相交,南以虢義河與孝義市交界,西依薛公嶺與中陽縣、離石區為鄰,北沿牆板山與文水縣毗鄰。全境東西長52千米,南北寬37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1179平方千米。
[1]
汾陽地形地貌
汾陽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逐漸傾斜,平均海拔1414米,自然地形可分為山地、丘陵、平原三部分,各佔1/3左右。西北部為山區,系呂梁山支脈,峯巒重迭,灌木叢生,並有部分森林,主要山峯有石華崖、董家梁、牆板山、元寶山、薛公嶺等,海拔均在1700米以上,其中石華崖2043米,是境內最高峯。中部和西南部為黃土丘陵區,溝壑縱橫,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海拔在1300米左右。東南部為平原,是太原盆地的組成部分,海拔最低處724米。
[15]
汾陽氣候
四季特徵
春季歷年平均68天(1956-1990年,下同),始期為3月13日,終期冷氣流襲擊,年均急劇降温5~7次。大風天氣較多,蒸發旺盛,降水稀少,旱象嚴重;夏季歷年平均90天,始期為5月20日,季內暖熱,氣温較高,日照時間長,輻射強度大,降水集中,間有暴雨、雷陣雨和降雹天氣;秋季歷年平均56天,始期為8月18日,和季雨量驟減,去量少,晴天居多,能見度好,降温迅速,日照時間縮短,輻射強度減弱,氣候涼爽;冬季歷年平均151天,始期為10月13日,寒冷乾燥,日照充足,降雨稀少,朔風多歷,間有寒潮。
[16]
日照
汾陽市日照比較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601.3小時(1956-1990年,下同),日照百分率59%,日照總輻射量130~134千卡/平方釐米,光合有效輻射66.7千卡/平方釐米。年內3-5月晴多陰少,平均日照7.6小時,輻射量41~42千卡/平方釐米;6-8月,晝長夜短,平均日照7.9小時,輻射量42~44千卡/平方釐米;9-11月,天高氣爽,平均日照6.7小時,輻射量26~28千卡/平方釐米;12-2月,天氣寒冷,日照時間短,平均日照6.1小時,輻射量20~21千卡/平方釐米。
[16]
氣温
汾陽境內年平均氣温因受地形影響,差異較大,一般海拔每增高100米,年平均氣温降低0.5~0.6℃。平原地區年平均氣温9.7℃,丘陵地區8.5℃左右,山區6℃,頭道川河以北的高中山區僅4.9℃。氣温年內變化也比較大,1月份氣温最低,多年平均為-6.5℃,7月份最高,多年平均為23.8℃。歷年平均地温為12.6℃,平均最高地温30℃,平均最低地温1℃。
[16]
降水
汾陽境內冬季及初春降雪,春末及夏、秋季降雨,因受地形高低差異影響不等,降雪初、終日時限不一。平原區一般為11月下旬開始至次年3月下旬止,長達4個月,西北境中山、高中山區降雪期長達6個月。全市年平均降雪日10.3天,積雪日數18.6天。全市年平均降水467.2毫米。年際降水變化較大,各月的分配極不平衡。
年降水日數,平均77.8天,春季一般16.4天,夏季34.8天,秋季19.5天,冬季7.1天。境內暴雨多出現於7-8月份,山區及丘陵區多於平川區。受高差影響,境內降水量分佈不均,台塬、丘陵、山區的降水量多於平原區。全市降水分佈大致以三泉、慄家莊、田褚至龍灣一線為500毫米等降水線,其東南小於500毫米,西北大於500毫米。
濕度
汾陽境內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1%,夏秋季節盛行暖濕的東南風,陰雨天氣多,相對濕度大。冬春季節,受乾冷大陸氣團控制,陰雨天氣少,相對濕度小。相對濕度的日變化最大值在日出之前,最小值在15時左右。
[16]
風霜
汾陽市全年為雙主導風向,冬春季,西北風為烈,夏秋季以東南風為主。市境冬半年,被強大而隱定的蒙古冷高壓勢力控制,冷空氣頻繁南下,形成偏北風,有時又因市境處於繼續南下的華北高壓的後部,而形成偏南風。夏半年,由於太平洋副熱帶向西北伸發而形成陸熱低壓,東南季風橫掃全市。市境年平均風速2.3米每秒,8級以上大風日數18.6天,4月份風力最大達3.1米/秒,8月份風力最小為1.4米/秒。
霜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可見,歷年平均出現初霜日為10月6日。西北部及北部山區,初霜較早,多在9月中、下旬出現,丘陵區的初霜日介於平原與山區之間。一般在4月中、下旬霜期基本結束,年平均無霜凍期的終日為4月10日。山區終霜日一般出現於5月上旬,丘陵區旱于山區。汾陽市年平均無霜期179天。山區的無霜期歷年平均在130天左右,丘陵區無霜期介於平川與山區之間。
[16]
汾陽水文
汾陽自然資源
編輯汾陽水土資源
汾陽境內有土地資源1452489.5畝,林地193977.3畝,灌木林地201189.1畝,疏林地71756.6畝,未成林造林地21028.9畝,苗圃6100.5畝,佔土地總面積的27.9%。
[17]
水資源總量1.6億噸,地表水資源年徑流量8287萬立方米,文峪河年徑流量2100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10400萬立方米。
[17]
汾陽礦產資源
鋁土礦是汾陽市較有優勢的礦種之一,已查明的礦區面積達9.5平方千米,探明的地質儲量約6900萬噸。主要分佈在石莊鎮、楊家莊鎮轄區內。
白雲岩礦主要分佈在峪道河鎮、慄家莊鎮轄區範圍內,面積約4平方千米,地質儲量約1.2億噸,開發前景樂觀。
石英砂岩礦主要分佈在峪道河鎮、慄家莊鎮轄區範圍內,面積約4.5平方千米,地質儲量約一億噸。
石灰岩礦多應用於建築材料、燒製白灰粉,為中小型建築、路面不可缺少的建築材料,主要分佈在邊山丘陵區慄家莊鎮、峪道河鎮、楊家莊鎮、杏花村鎮、石莊鎮等轄區境內,礦區面積約30平方千米,地質儲量約15億噸,開發前景均較為樂觀。
鐵礦在汾陽市不屬有較大工業價值的礦種(均為山西式鐵礦),多為鄉鎮及個體零星開採,主要分佈在楊家莊鎮、石莊鎮轄區境內;石膏礦主要分佈在楊家莊鎮谷豐村一帶,含礦面積及地質儲量不詳,若干年前有過一段開採史,礦石質量較好。
[18]
汾陽生物資源
汾陽市農作物以小麥、高粱、玉米、穀子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油料、瓜菜等;有木材林、經濟林和天然牧坡4.5萬公頃,森林覆蓋面積達30萬畝,森林覆蓋率27.5%。其中有果木樹145萬株,以核桃樹居多。
[1]
汾陽市的家畜主要有馬、牛、驢、騾、豬、羊、梅花鹿、兔等。已發現的陸棲動物共140多種,其中鳥類100多種,有褐馬雞、野雞、啄木鳥、麻雀、石雞、雲雀、貓頭鷹等;哺乳類30多種,有金錢豹、狍子、野豬、獾子、石虎、麝、山貓、狐狸、野兔、巖松鼠、狼等。兩棲類動物有青蛙、蛇、蟒三種,爬行類有壁虎、蠍子、蚯蚓、蜈蚣等10種。
[19]
汾陽人口民族
編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以202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數據顯示:汾陽市常住人口為407647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16212人相比,十年間減少了8565人,減少了2.06%,年平均增長率-0.21%。共有家庭户142063户,集體户4598户,家庭户人口為381830人,集體户人口為25817人,平均每個家庭户的人口為2.69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205922人,佔50.51%;女性人口為201725人,佔49.49%。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2.08。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207473人,佔50.90%(2020年户籍人口城鎮化率為39.13%);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00174人,佔49.10%。
[87]
汾陽政治
編輯汾陽現任領導
汾陽歷任領導
時間 | 時任市委書記 | 時間 | 時任政府(代)市長 |
---|---|---|---|
1995.03—2001.01 | 1996.05—2001.02 | ||
2001.02—2010.07 | 2001.02—2006.05 | ||
2010.07—2013.07 | 2006.06—2008.10 | ||
2013.07—2016.07 | 2008.11—2009.08 | ||
2016.07—2019.01 | 2009.11—2011.06 | ||
2019.01—2022.03 | 2011.06—2012.12 | ||
2022.03— | 2012.12—2016.08 | ||
2016.09—2021.02 | |||
2021.02—2022.04 | |||
2022.04— | 賈永祥
[93]
|
汾陽友好城市
汾陽經濟發展
編輯汾陽綜述
汾陽財政收入1950年為99.9萬元,1979年為2166.55萬元,1987年為6173.3萬元。財政支出1950年5.124萬元,1979年2166.55萬元,1987年6173.3萬元。各項税收1950年99.1萬元,1979年1408.73萬元,1987年5484.4萬元。
[17]
2008年,汾陽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74.5億元,財政總收入20.18億元,一般預算收入5.12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9808萬美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9.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3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890元。
2012年,汾陽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15.3億元,財政總收入33.57億元,一般預算收入7.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3.4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5.7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4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001元,進出口總額2452.89萬美元。
[99]
指標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
總量 | 增速 | 總量 | 增速 | 總量 | 增速 | 總量 | 增速 | |
地區生產總值(億元) | 243.21 | 16.8% | 175.65 | 0.5% | 204.79 | 19.9% | 159.78 | 13.3%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億元) | / | 31.5% | / | -2.2% | / | 27.8% | 96.11 | 14.6% |
固定資產投資(億元) | 52.41 | 5.5% | 49.67 | 8.2% | 45.92 | 19.9% | 38.31 | 93.9%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 | 74.13 | 15.3% | 64.28 | -2.0% | 75.22 | 7.6% | 69.9 | 8.3% |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億元) | 28.17 | 55.7% | 18.09 | 11.5% | 16.23 | 22.0% | 13.31 | 53.2% |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29338 | 8.5% | 27040 | 3.4% | 26151 | 7.8% | 24259 | 6.3% |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7820 | 9.5% | 16274 | 5.1% | 15484 | 9.1% | 14193 | 6.8% |
[數據來源] |
汾陽第一產業
汾陽農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佔主要地位。汾陽農業生產總值為1950年3222萬元,1979年6078.17萬元,1987年7920萬元。
汾陽林業生產發展較早,原山林茂密,蠶桑發達,因歷代破壞,到1930年僅有木材林2363畝,1987年,全縣造林42412畝(用材林8842畝,經濟林20104畝),年出材量1786立方米,水果939.9萬斤,花椒659萬斤。
禽畜生產以飼養豬、羊、雞、兔及牛、馬、驢、騾為主。1987年年末實有豬68055頭,牛3880頭,馬3379匹,驢2750頭,騾9924頭,羊55755只,家禽323620只。1987年,有農業機械總動力96279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機為12041千瓦/418台,小型拖拉機13639千瓦/1434台,農用汽車19894千瓦/284輛。
[17]
汾陽第二產業
汾陽第二產業以煤焦、釀造、農副產品加工和建築建材為主導產業,以冶煉、橡膠、化工、機械加工等為後續支柱產業,形成了呂梁三泉焦化工業園區和汾陽杏花村經濟技術開發區“黑白”兩大龍頭帶動格局。
汾陽市杏花村鎮是中國白酒發源地之一,截至2012年底,汾陽市共有酒類生產企業40家,白酒產量20萬千升,佔全國清香型白酒產量的20%多,產量穩居全國第一。汾陽杏花村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山西省被國務院列為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後的第一批標杆開發區之一,擁有清香型白酒生產技術、產業發展、品牌創建、園區集聚和政策扶持等優勢。
[25]
汾陽第三產業
汾陽社會商品零售額1950年987.51萬元,1979年4517.85萬元,1987年14292.57萬元。主要農副產品收購額1979年1951.76萬元,1987年4431.50萬元。社會主要商品銷售額1950年1026.94萬元,1979年4917.89萬元。1987年11729.95萬元。外貿商品主要有核桃仁、杏仁、杏幹、白瓜子、蜂蜜、家兔、山禽、蓖麻油、皮毛、飛燕牌捲尺、汾字牌閥門、晉汾牌台虎鉗。核桃仁出口已有百年曆史,民國年間每年出口30~50萬斤,1979年對外銷售額455萬元,1987年達到731萬元。
[17]
汾陽第三產業以商貿流通和旅遊開發為重點,依託連接中西部的地理優勢,建設晉陽農副產品批發等十大市場;依託歷史和人文優勢,開發杏花村、賈家莊、文湖、峪道河四大旅遊景區。
汾陽交通運輸
編輯汾陽公路
汾陽是呂梁市及山西中部地區交通運輸的重要樞紐,境內國家高速G20(青銀高速公路)、國家高速聯絡線G2516(東呂高速公路)、國道307線(黃山線)、省道222線(汾屯線)、223線(汾張線)、243線(汾介線)、340線(汾柳線)縱橫交錯,設有杏花、汾陽、汾陽西、汾孝、汾孝東等5個高速出入口。
[26]
截至2017年底,全市設有長途汽車站1個;市域內國道55.771千米,省道36.48千米,縣、鄉、村公路里程1100千米;境內高速公路50.539千米。實有公共汽車營運車輛110輛,公共汽車營運路線18條;實有出租車數500輛,全年公共客運總量583.6萬人次。
[21]
汾陽鐵路
汾陽公共交通
汾陽市區主要街道縱向由西到東依次為西北環路、西河路、狄青路、汾酒大道—學院路—英雄路、辰北路—鼓樓北路—鼓樓南路—南薰路—汾州大道、富民路、東湖路,橫向由北到南依次為濱河街、慶成大街、勝利街、金鼎大街—鼓樓西街—鼓樓東街、文峯街、永和大街。
[27]
線路名稱 | 始發終到 | 線路名稱 | 始發終到 |
---|---|---|---|
公交公司⇋平陶口 | 公交公司⇋高家莊、北偏城、南偏城 | ||
公交公司⇋冀村 | 公交公司⇋向陽 | ||
汾陽公交3路 | 公交公司⇋金莊 | 汾陽公交11路 | 禹門河幼兒園⇋石莊 |
文湖景區⇋演武鎮 | 汾陽公交12路 | 十六區⇋石塔 | |
公交公司⇋南莊村口 | 汾陽公交101路 | 西北環⇋昌寧宮 | |
汾陽醫院⇋孝義汽車站 | 賈壁專線 | 公交公司⇋賈壁 | |
慄家莊⇋五磷公司 | 火車站專線 | 景和府⇋汾陽火車站 | |
晉邁充電站⇋東大王村口 |
汾陽社會事業
編輯汾陽文化
20世紀中下葉,馬烽、西戎、孫謙等現代作家把汾陽作為重要的創作基地,在這裏拍攝了電影《撲不滅的火焰》、《我們村裏的年輕人》、《淚痕》等;90年代,中國第六代電影導演的領軍人物賈樟柯,在汾陽拍攝了《小武》、《站台》、《任逍遙》等影視作品;本世紀,中央電視台、山西影視集團又在這裏拍攝了《呂梁英雄傳》、《當家大掌櫃》、《幸福生活萬年長》、《喜耕田的故事》等傳世之作。
[101]
汾陽市先後主辦或承辦汾陽電影青年狂歡節
[102]
、第七屆世界核桃大會
[28]
、山西(汾陽·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覽會、全國第八屆烹飪技能競賽(山西賽區)
[29]
、呂梁文學季
[30]
、第二十屆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
[31]
等重大活動。
截至2020年末,汾陽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個,博物館1個(汾陽市博物館),公共圖書館1個(汾陽市圖書館,為國家一級圖書館
[32]
,圖書總藏量193.25千冊),文化館1個(汾陽市人民文化館,為國家二級文化館
[103]
)。
[88]
汾陽教育
截至2022年6月底,汾陽市中小學校共105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公辦4所、民辦1所),在校生8241人(公辦8089人,民辦152人);職業高中2所,在校生2013人;初中22所(城區6所,其中公辦4所、民辦2所;農村16所),在校生13319人(城區10823人,其中公辦9512人、民辦1311人;農村2496人);小學及教學點76所(城區16所,其中公辦12所、民辦4所;農村60所,其中公辦59所、民辦1所),在校生29732人(城區21427人,其中公辦18917人、民辦2510人;農村8305人,其中公辦8040人、民辦265人);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在校生500人,其中初中段75人,小學段425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68人,其中初中段26人,小學段42人。全市各級各類幼兒園共141所,其中公辦園110所(包括教科局直屬公辦園3所,鄉鎮中心園12所,村辦園95所),民辦園31所(其中普惠性民辦園13所)。
[94]
高校 | 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山西傳媒學院山西電影學院(汾陽教學實訓基地) |
普通高中 | |
職業高中 | 汾陽市高級職業中學┃呂梁令才騰飛職業高級中學(民辦) |
十二年制學校 | 呂梁現代雙語學校(民辦) |
市區初中 | |
農村初中 | 賈家莊鎮初級中學┃賈家莊鎮羅城初級中學┃冀村鎮初級中學┃冀村鎮城子初級中學┃杏花村鎮初級中學┃峪道河鎮峪道河初級中學┃慄家莊鎮初級中學┃慄家莊鎮河堤初級中學┃楊家莊鎮楊家莊初級中學┃石莊鎮初級中學┃三泉鎮初級中學┃陽城鎮陽城初級中學┃陽城鎮田屯初級中學┃陽城鎮見喜初級中學┃肖家莊鎮初級中學┃肖家莊鎮義安初級中學┃演武鎮初級中學┃演武鎮西河堡初級中學 |
九年制學校 | |
市區小學 | |
市區幼兒園 | 愛丁堡幼兒園┃北關幼兒園┃昌迪幼兒園┃東方幼兒園┃府學東街幼兒園┃高護幼兒園┃黃河藝術幼兒園┃霖曼幼兒早教園┃南門幼兒園┃日昇輝幼兒園┃文昌幼兒園┃文峯幼兒園┃西關幼兒園┃西河雙語幼兒園┃小精靈幼兒園┃小精英幼兒園┃小天才幼兒園┃小雨點幼兒園┃新星幼兒園┃陽陽幼兒園┃英卓幼兒園┃禹門河幼兒園 |
汾陽衞生
截至2020年末,汾陽市境內共有醫療衞生機構459個,其中醫院16個,鄉鎮衞生院13個,社區衞生服務機構7個,門診部、診所65個,村衞生室354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衞生技術人員2969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203人,註冊護士1317人。醫療衞生機構牀位2411張。
[88]
公立醫院 | |
社區衞生 服務中心 | 文峯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太和橋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西河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南薰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辰北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汾酒集團社區衞生服務中心 |
鄉鎮 衞生院 | 杏花村鎮中心衞生院┃肖家莊鎮中心衞生院┃三泉鎮中心衞生院┃陽城鎮中心衞生院┃賈家莊鎮衞生院┃冀村鎮衞生院┃冀村鎮城子衞生院┃演武鎮衞生院┃石莊鎮衞生院┃楊家莊鎮衞生院┃峪道河鎮衞生院┃慄家莊鎮衞生院┃陽城鎮見喜衞生院 |
汾陽其他
商場 | 瑪玲商廈┃雍和商廈┃天愛商場┃恆利源購物廣場┃汾州商城┃凌峯商業廣場┃飛龍大市場 |
超市 | 永輝超市┃恆利源超市┃新貴超市 |
影院 | 中影星美汾陽新鑫國際影城┃保利萬和電影院線汾陽國際影城┃中影星空汾陽國際影城┃賈樟柯藝術中心種子影院 |
酒店 | |
商業 銀行 |
汾陽歷史人文
編輯汾陽王府文化
明慶成王朱濟炫,是明晉恭王朱棡的庶四子,明太祖朱元璋的嫡孫。濟炫降生後報到太祖處請封,太祖正在御慶成殿設宴,得太監稟報後龍顏大悦,遂以該殿名“慶成”賜之為號,所以眾多郡王中獨濟炫不以地名封。明永樂初(1403年)封潞州,後於永樂十年(1412年)以從徵有功住汾州(今汾陽)。
明永和王朱濟烺,是晉恭王朱棡的庶六子,明太祖朱元璋的嫡孫,明永樂九年(1411年)封永和,因地僻人稀,不願前往,遂託詞不能早晚孝母劉氏,奏請改封孝義,又請準建府於汾州(今汾陽)。因此,汾陽就有了兩座王府並存的特殊現象。世人則以東西府稱之,慶成王府在東,故人們稱其為東府;永和王府在西,故人們稱其為西府。
慶成、永和兩府給汾陽帶來了皇家風範以及京城文明,促進了皇家文化和民間文化的交流,奠定了汾陽數百年的文化底藴,發展了汾陽當地的經濟,極大地豐富了民俗生活內容,特別是當地的飲食文化,至今仍保留着十分講究的地方特色。
[33]
汾陽州府文化
汾陽有2600多年的置縣史,其中1600多年為州府郡治所。從明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汾州改州為府至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置,汾陽城區一直為晉中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今的汾陽市區便是由原來的汾州府城、汾陽縣城發展而來。
原汾州城是罕見的“五座連城”,由主城和東西南北四關城拱衞而成。四關城牆雖不及主城,但也高大厚實,甚至不少有包磚。這種獨特城垣的形成主要因其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的地位,使主城內王府、廟宇、寺壇等佔了大部分空間,越發增加的居民不得已在城外開闢生活區,久之形成了東南西北四個聚居區域。明清汾州府城的基礎,是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汾州知州朱贇修築的城垣,當時規模 “周九里十三步,崇三丈二尺”,即周長4522米,高10.7米,當時僅僅是土城垣,尚未包磚。城內原有西府街、府學街、太和橋街等9街和養濟巷、豆腐巷等18巷,有鐘樓、鼓樓、文廟、永和王府、慶成王府等古建。
汾州城歷來被稱作“四陽城”,因四面皆可有陽光得名。 與中國古代城池以正北正南為上不同,汾州古城的建制與子午線成約33°夾角,採光非常好,故汾州城又稱作“祝融城”,以火神祝融的名字稱之。所以汾陽市區大部分街道及房屋方向與地理方向有偏差。
汾州府城城門名稱及城樓匾額:
東門:景和門,城樓匾額:汾水環流
西門:靜寧門,城樓匾額:盤峯聳翠
北門:永泰門,城樓匾額:鎖鑰雄鎮
汾陽文物古蹟
汾陽是山西省歷史文化名城,是文物大市。截至2020年6月,汾陽市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處,其中杏花村汾酒老作坊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此外還有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個(杏花村鎮),省級歷史文化街區2處(武家巷、二府街)
[35]
,明清風貌善存。
[7]
類別 | 名稱(批次) |
---|---|
古遺址 | |
古墓葬 | |
古建築 | |
近現代史蹟 |
太符觀:位於杏花村鎮上廟村西北部,觀坐北面南,現存為一進院,中軸線上由南至北現存山門、正殿,西側存偏門一座、舍窯五孔和五嶽殿,東側存后土聖母殿。現存正殿整體保持金代建築結構形制,為金代遺構;其餘建築均為明代遺存。各殿宇中彩塑、壁畫和懸塑保存較為完整,數量眾多、製作精美,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39-40]
汾陽五嶽廟:位於三泉鎮北榆苑村南部,現存五嶽殿、水仙殿為元代遺構,聖母殿及佛龕院為明代建築,其餘建築屬清代遺存。廟坐北朝南,廟院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存倒座南舍窯7孔、樂樓(已不完整)和五嶽殿;五嶽殿西側存聖母殿,東側存水仙殿和龍王殿。廟院內存石碑1通。佛龕院毗連於廟院西北角,一進院佈局,中軸線上存院門和正窯五孔,兩側存東西配窯各三孔。五嶽殿內保存有元代壁畫,水仙殿內保留有元代神壇及壁畫,均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41-42]
文峯塔:位於文峯街道建昌社區東,磚石結構,平面八角,十三層樓閣式塔。座底寬15.75米,通高84.93米,其高度位居全國古塔前列。從下至上由青石須彌座式塔座、塔身及寶頂構成;通體線條斜直向上,收分顯著,出檐甚短。一層南面設石券圓拱門;二層四面設窗,三層以上每面設窗1孔,全塔共設圓拱券塔窗92孔。塔檐為仿木磚雕結構,塔體內部為“雙層套筒式”結構,塔室及塔道頂部皆為磚券結構。塔室內設新塑觀音及十二生肖,每層1尊。
[43-44]
杏花村汾酒作坊:位於杏花村鎮東堡村盧家街西端,現存古井為元代遺存,建築為清代遺構。南院落羣統稱為“杏花名跡園”,現僅存北圍牆和杏花名跡園大門。北院落羣由並列的五個院落組成,由東向西依次為“杏花村”院、“晉裕公司造酒廠”院、“勤儉”院、“作坊院”、“寶泉”院。現除“作坊院”、“寶泉”院保留外,其餘院落僅存院牆及大門。“作坊院”內保存民國建築6棟,“寶泉”院內僅存古井亭一座,亭內有古井一眼。
[45-46]
東龍觀墓羣:位於陽城鎮東龍觀村西北約1千米處的趙家芋,為宋金時期的墓葬。共發掘出墓葬27座,其中,磚室墓16座,土洞墓11座。墓羣出土器物有陶器、瓷器、鐵器、錢幣等;器形有罐、碗、碟、盤、魂瓶、枕頭等。墓室內磚雕、彩繪、壁畫保存完好,做工精湛,內容豐富,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47-48]
柏草坡龍天土地廟:位於峪道河鎮柏草坡村中部,現存正殿主體為金元時期遺構,其餘屬清代建築。廟坐北朝南,一進院佈局,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存樂樓、獻殿和正殿,西側存大門和西配殿。獻殿兩山牆上嵌清代石碣3方。
[49-50]
峪口聖母廟:位於峪道河鎮峪口村中部,廟坐北朝南,二進院佈局(已不完整),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存山門、獻殿和正殿,軸線西側存西配殿、西朵殿,東側存東配殿、聖母殿,聖母殿前設有獻殿。另在山門頂部設洞賓祠一間。現存建築中,正殿及西朵殿為元代遺構,聖母殿及東西配殿為明代遺存,其餘屬清代建築。廟內存石幢1根、石碑2通,另有石碣1方、角獸1尊。
[51]
汾陽關帝廟:位於文峯街道鼓樓南社區廟前街4號,現存為明代遺構。廟坐北朝南,二進院佈局。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存山門、獻殿、正殿和後殿,兩側存前院東西垂花門、東西配殿、東西耳殿及後院東西耳房,後院東側存窯洞1座。廟內存明萬曆年間重修碑1通,明代琉璃獅一對。該廟正殿、後殿、獻殿殿頂脊飾、山花壁及栱眼壁大量採用琉璃裝飾,現存大部分琉璃為明代遺物,色彩純正、造型生動,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52]
汾陽后土聖母廟:位於慄家莊鎮田村村東,現存為明代遺構。廟坐北面南,一進院佈局,中軸線上現僅存正殿,東側存馬王殿。正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殿頂設琉璃脊飾、剪邊、方心。樑架為五檁前出廊。前檐柱頭設單昂三踩斗栱,平身科每間二攢。殿內後牆及兩山牆上保存有59.46平方米壁畫,後牆上所繪內容為 “聖母燕樂圖”,兩山牆為“聖母巡遊圖”,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廟內現存5通清代維修碑。
[53]
汾陽民間文藝
類別 | 名稱 |
---|---|
民間文學 | |
傳統音樂 | 汾陽圍鐃
[106]
|
傳統舞蹈 | 汾陽地秧歌(國家級)
[107]
|
傳統戲劇 | |
傳統技藝 | |
傳統醫藥 | |
民俗 |
杏花村汾酒釀製技藝: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範,堪稱中國白酒的始祖,中國許多名酒如茅台、瀘州大麴、西鳳、雙溝大麴等都曾借鑑過汾酒的釀造技術。汾酒的釀造技藝是一套將高粱、大麥、豌豆、水等原料在一定的生態條件下發酵釀造的完整技術體系,人的自覺和悟性在其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像制曲、發酵、蒸餾等就都是經驗性極強的技能。千百年來,這種技能以口傳心領、師徒相延的方式代代傳承,並不斷得到創新、發展,在當今汾酒釀造的流程中,它仍起着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55]
汾陽地秧歌:起源於唐朝宮廷藝術,分為以演唱為主的文場和以舞蹈為主的武場。武場地秧歌演員造型奇特,舞蹈形式系由武術動作和式法演變而來,表演套路豐富,變化多端。器樂表演動作妖嬈多姿、妙趣橫生、舒展大方,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鄉土風味,在黃河流域農耕文化和汾陽地區娛神崇祀習俗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56]
汾陽風景名勝
編輯汾陽市上林捨生態旅遊景區 位於慄家莊鎮上林舍村,是集綠色生態迴歸、遊園嬉戲、休閒度假等於一體的娛樂風景區。
[60]
2018年被評為呂梁市鄉村旅遊景區,2020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61]
主要景點有長約7000米,寬約100米的河溝林泉溝、依山而建的高空玻璃滑道漂流。 | |
文湖文化園景區 | |
峪道河古鎮龍泉山水源景區 |
汾陽地方特產
編輯汾陽土特產品
2013年被列入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
2013年被列入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
2018年被列入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汾陽特色美食
汾陽十大名吃:汾州綠豆糕、汾陽綠豆旋粉、汾陽烤肉餅子、葱花小烙餅、紅面搐疙瘩、汾州茄團、汾陽月餅、汾州賈街黃金窩頭、汾陽石頭餅、泡泡油糕。
[67-68]
綠豆糕
綠豆糕是用綠豆麪粉做成的糕點,翡翠般的顏色上面覆了一層晶瑩的白砂糖。綠豆糕一般被切成半寸左右的小方塊,口感酥軟卻不鬆散,細膩而不纏綿,涼絲絲、甜津津,是一種老幼皆宜的消暑食品。
[69]
旋粉
旋粉是流傳於汾陽市境內的一種傳統涼拌菜類特色食品,其外表呈淺黃色,晶瑩透亮,其質柔軟潤滑,食之清涼爽口,是汾陽人逢年過節或待客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
[69]
汾陽月餅
汾陽月餅,以和了油的發麪為皮,烤熟後皮質酥鬆,極易消化。餡料以益氣養血,健脾暖胃,驅風散寒的紅糖為主,配以當地產的汾州核桃仁、芝麻等輔料。汾陽月餅的重要價值在於它的特徵明顯區別於其他地區的月餅,而且尺寸上遠大於南方的月餅,這個原因在於汾陽是汾商和晉商的發源地,月餅還可以作為保存時間長的一種乾糧,大於其它月餅是在遠行的途中既可以補充營養又可以解決温飽,跟隨着汾商隊伍遠行,把香美的月餅帶到遠方,讓遠在它鄉的商人感到家鄉的温暖。
[69]
石頭餅
石頭餅是中國最古老的鐵板燒食品,又稱石予饃,唐代稱石傲餅。其特點是經久耐儲,攜帶方便,口感酥脆鹹香。
[70]
蝦醬豆腐
蝦醬豆腐是山西汾陽、交城一帶的經典名菜,一道製作精良的蝦醬豆腐,必須是每一片豆腐的表面都均勻的被蝦醬包裹,無論是在鍋裏還是裝在盤裏的豆腐表面都冒着大量的氣泡,類似蟹眼泡兒,因此,蝦醬豆腐在當地也稱“睜眼豆腐”。
[70]
汾州三八八席
汾州三八八席是汾陽傳統宴席三個等級中的最高等級,2018年被載入中國菜名錄。
[115]
汾州三八八席共有八碟八燴八大碗,也有外加鮮果四樣或八樣的。碟內的用品有乾果、鮮果、“冷葷”等;燴碗內的用品有魷魚片、桃仁燴口蘑、燴魷魚、燴鮑魚、熘雞片、熘魚片、燒海蔘、過油肉、櫻桃肉、熘蟹黃、熘雞絲、青椒肉、燴三鮮、熘蝦仁、蝦子燴麪筋、燴百合、葛仙醪糟、炒黃豆芽、韭菜、燴魚、燴腰花等;大碗內的用品有海蔘、海茄子、洋粉、魚翅、清蒸雞、紅燜雞、芙蓉雞、塊頭魚、紅燒魚、糖醋魚、燒肉、酥肉、驢卜肉、清蒸羊肉、紅燜羊肉、釀山藥、釀葫蘆、雜燴丸子、糖江米、八寶粥、東坡肉、白煉肉、糖醋肘子、糊肘子、雞蛋湯、黃菜豆腐湯、三鮮湯、雜拌湯、雞魚豆腐湯、蝦米白菜湯等。
[71]
汾陽著名人物
編輯姓名 | 簡介 |
---|---|
北宋名將,被稱為“面涅將軍”,主要戰績是大破西夏、夜襲崑崙關和平定儂智高之亂。 | |
明代數學家,著有中國古典數學鉅著《算學寶鑑》。 | |
明末清初旅俄商人,為發展中俄、中蒙貿易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 |
曹樹谷 | |
中國現代油畫的先驅者之一,曾創建北京師範大學美術工藝系。 | |
樊世榮 | 愛國民族資本家,被稱為“顏料大王”,抗美援朝時獨自為志願軍捐款37億元(舊幣)購置飛機一架。 |
蔣三 | 抗日民族英雄,有“神槍手蔣三”之稱。 |
中國近代教育家,曾於1909年與原留日速成班的11位同學共同創辦了山西公立中學,並於1913年當選為山西省議會議員。 | |
王富厚 | 山西省核桃栽培專家,被譽為“核桃王”。 |
法學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著有《倫理學》、《法學通論》、《法律哲理》、《中外條約述要》等多部著作,翻譯作品有《羅斯福總統言論集》。 | |
經濟學家、國際活動家和開展民間外交工作的傑出領導人,被譽為“中國最幹練的經濟學家”。 | |
外交家,被譽為“中國紅牆第一翻譯”,曾於1991-1996年任聯合國副秘書長。 | |
曾任山西省審計廳黨組書記、廳長。 | |
山西省陽泉市政府副市長。 |
汾陽榮譽稱號
編輯榮譽名稱 | 獲得時間 | 授予單位 |
---|---|---|
山西省雙擁模範城 | 1991年 |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軍區
[73]
|
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市) | 2001年 |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
[74]
|
全國文化先進縣(市) | 2005年10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
[75-76]
|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地秧歌) | 2008年11月 | |
2010年12月 | ||
2014年1月 | ||
2014年6月 | ||
2014年9月 | ||
山西廚師之鄉 | 2017年12月 | 山西省烹飪餐飲飯店行業協會
[78]
|
(中餐)廚師之鄉 | 2019年3月 | 中國烹飪協會
[79]
|
世界美酒特色產區 | 2019年10月 | 中國酒業協會
[80]
|
山西省2018、2019年度省級平安縣(市、區) | 2020年7月 |
- 參考資料
-
- 1. 自然概況 .汾陽市人民政府.2018-07-26[引用日期2018-07-26]
- 2. 杏花村獲授“中華名酒第一村”品牌 .新浪.2008-04-27[引用日期2014-02-25]
- 3. 汾陽市榮獲“全國文化先進市”稱號 .新浪.2005-11-05[引用日期2013-09-29]
- 4. 汾陽被授予“省級衞生城市” 向國家級目標邁進 .搜狐.2010-12-21[引用日期2013-09-29]
- 5. 汾陽被命名為“山西省園林城市” .汾陽市圖書館.2014-01-24[引用日期2014-02-25]
- 6. 汾陽喜獲“省級文明城市”稱號 .汾陽市圖書館.2014-09-09[引用日期2015-02-27]
- 7. 汾陽獲批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汾陽市圖書館.2014-07-07[引用日期2016-03-30]
- 8. 汾陽市2019年經濟運行情況 .汾陽市人民政府.2020-04-07[引用日期2020-04-18]
- 9. 呂梁獲准撤地設市 .中國法院網.2003-12-05[引用日期2013-09-28]
- 10. 王愷仁,劉瑞祥.汾州滄桑·第一卷.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1998:89
- 11. 劉錫仁,王希良.汾陽縣誌.北京:海潮出版社,1998.12:7-16
- 12. 2020年文峯街道辦事處部門預算編制説明 .汾陽市人民政府.2020-05-27[引用日期2020-06-25]
- 13. 2020年汾陽市太和橋街道辦事處部門預算編制説明 .汾陽市人民政府.2020-05-27[引用日期2020-06-25]
- 14. 行政區劃 .汾陽市人民政府.2021-07-29[引用日期2021-11-09]
- 15. 汾陽市 .太原道[引用日期2013-09-29]
- 16. 汾陽氣候 .汾陽市人民政府.2019-07-14[引用日期2021-11-09]
- 17. 汾陽縣誌 .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引用日期2013-11-30]
- 18. 礦產資源 .汾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11-09]
- 19. 動物資源 .汾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11-09]
- 20. 民族宗教 .汾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11-09]
- 21. 2017年汾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汾陽市人民政府.2018-04-10[引用日期2018-05-17]
- 22. 茌平年鑑:1997-2009 .聊城市茌平區人民政府.2016-05-18[引用日期2021-11-09]
- 23. 山西省呂梁汾陽市和匈牙利佩斯州道包什市及伊爾納奇市結為友好城市 .新華絲路.2018-08-29[引用日期2018-09-09]
- 24. 2018年汾陽市經濟運行持續向好 .汾陽市人民政府.2019-03-07[引用日期2019-05-11]
- 25. 汾陽市杏花村獲准籌建“全國知名名牌創建示範區” .中國質量網.2013-02-21[引用日期2014-03-01]
- 26. 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上吳曉東向全球推介汾陽白酒產業 .黃河新聞網.2018-11-19[引用日期2018-11-29]
- 27. 市區概況 .汾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06]
- 28. 第七屆世界核桃大會在山西汾陽舉辦 .鳳凰網.2013-07-23[引用日期2014-04-20]
- 29. 全國第八屆烹飪技能競賽(山西賽區)山西省第七屆烹飪服務技能競賽在汾陽鳴鑼開賽 .黃河新聞網.2019-04-23[引用日期2019-05-11]
- 30. 首屆呂梁文學季隆重開幕 .呂梁新聞網.2019-05-10[引用日期2019-05-11]
- 31. 2019(山西·杏花村)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在山西汾陽舉行 .中國質量新聞網.2019-09-05[引用日期2020-07-10]
- 32.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公佈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上等級圖書館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18-08-28[引用日期2020-12-24]
- 33. 汾州古蹟———慶成王府 .汾陽市圖書館.2016-12-19[引用日期2020-07-06]
- 34. 人文歷史 .汾陽市人民政府.2018-07-27[引用日期2020-07-06]
- 35. 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公佈山西省歷史文化街區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2020-05-23[引用日期2020-06-24]
- 36. 山西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山西省文物局.2017-05-19[引用日期2020-07-12]
- 37. 山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山西省文物局.2017-03-23[引用日期2020-07-12]
- 38. 山西省第六批“省保”正式公佈(附名單) .山西省文物局.2021-08-06[引用日期2021-11-09]
- 39. 太符觀 .汾陽市人民政府.2018-01-09[引用日期2020-07-11]
- 40. 太符觀(第五批國保) .山西省文物局.2014-09-22[引用日期2020-07-12]
- 41. 汾陽五嶽廟 .汾陽市人民政府.2018-01-09[引用日期2020-07-11]
- 42. 汾陽五嶽廟(第六批國保) .山西省文物局.2014-09-29[引用日期2020-07-12]
- 43. 文峯塔 .汾陽市人民政府.2018-01-09[引用日期2020-07-11]
- 44. 文峯塔(第六批國保) .山西省文物局.2014-10-13[引用日期2020-07-12]
- 45. 杏花村汾酒作坊 .汾陽市人民政府.2018-01-09[引用日期2020-07-11]
- 46. 杏花村汾酒作坊(第六批國保) .山西省文物局.2014-10-27[引用日期2020-07-12]
- 47. 東龍觀墓羣 .汾陽市人民政府.2018-01-09[引用日期2020-07-11]
- 48. 東龍觀墓羣(第七批國保) .山西省文物局.2018-07-04[引用日期2020-07-12]
- 49. 柏草坡龍天土地廟 .汾陽市人民政府.2018-01-09[引用日期2020-07-11]
- 50. 柏草坡龍天土地廟(第七批國保) .山西省文物局.2018-07-16[引用日期2020-07-12]
- 51. 峪道河景區 .汾陽市人民政府.2014-11-05[引用日期2020-07-06]
- 52. 南門關帝廟 .汾陽市人民政府.2018-01-09[引用日期2020-07-11]
- 53. 后土聖母廟 .汾陽市人民政府.2018-01-09[引用日期2020-07-11]
- 54. 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公佈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2017-10-09[引用日期2020-07-06]
- 55. 杏花村汾酒釀製技藝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引用日期2020-07-06]
- 56. 秧歌(汾陽地秧歌)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引用日期2020-07-06]
- 57. 汾酒文化旅遊景區 .汾陽市人民政府.2014-11-05[引用日期2020-07-06]
- 58.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賈家莊生態園 .汾陽市人民政府.2018-01-22[引用日期2020-07-06]
- 59. 賈家莊三晉民俗文化體驗地賈(gǔ)街 .汾陽市人民政府.2016-08-18[引用日期2020-07-06]
- 60. 汾陽市慄家莊上林捨生態旅遊度假區 .黃河新聞網.2020-09-02[引用日期2020-12-24]
- 61. 呂梁7家旅遊景區被評定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黃河新聞網.2020-12-24[引用日期2020-12-24]
- 62. 文湖文化園 .汾陽市人民政府.2014-11-05[引用日期2020-07-06]
- 63. 汾陽峪道河 .汾陽市人民政府.2018-01-09[引用日期2020-07-06]
- 64. 冀村長山藥 .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查詢系統[引用日期2020-07-06]
- 65. 汾陽釀酒高粱 .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查詢系統[引用日期2020-07-06]
- 66. 汾州小米 .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查詢系統[引用日期2020-07-06]
- 67. 汾陽市評選名菜名吃帶動餐飲業發展 .山西新聞網.2019-08-24[引用日期2020-07-10]
- 68. 中國廚師之鄉·汾陽十大名菜、十大名吃暨汾陽市餐飲旅遊飯店行業協會團體標準發佈會隆重召開 .呂梁新聞網.2019-09-12[引用日期2020-07-10]
- 69. 特色美食-小吃 .汾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06]
- 70. 特色美食-家常 .汾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06]
- 71. 特色美食-盛宴 .汾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06]
- 72. 鄭振濤、薛曉峯當選廣東省政協副主席(圖|簡歷) .中國經濟網.2020-01-15[引用日期2021-11-09]
- 73. 繼承光榮傳統 掀起創建熱潮——汾陽市全力推動雙擁工作上台階 .黃河新聞網.2020-04-02[引用日期2020-07-10]
- 74. 狠抓機遇 乘勢而上 全力推動食品工業又好又快發展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2013-05-08[引用日期2020-07-10]
- 75. 2005年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2005-11-01[引用日期2020-07-10]
- 76. 關於對全國文化先進單位(文化先進縣、市、區)評選和複查結果進行公示的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2014-11-27[引用日期2020-07-10]
- 77. 文化部關於命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2008-11-03[引用日期2020-07-10]
- 78. 汾陽市喜獲“山西廚師之鄉”稱號系我省首家 .山西經濟日報.2017-12-19[引用日期2019-05-11]
- 79. 喜訊!汾陽市成為我國第五個廚師之鄉 .百家號-山西日報.2019-03-20[引用日期2019-05-11]
- 80. 汾陽市喜迎“世界美酒特色產區”榮譽稱號 .中國青年網.2019-10-28[引用日期2020-07-10]
- 81. 山西命名49個省級平安縣(市、區) .澎湃網[引用日期2020-07-27]
- 82. 以後汾陽就沒有陽城鄉、慄家莊鄉和西河鄉了 .網易.2021-02-20[引用日期2021-03-08]
- 83. 汾陽市2020年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汾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4-12]
- 84. 政協第七屆汾陽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舉行選舉 .汾陽市人民政府.2021-04-16[引用日期2021-04-17]
- 85. 市七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 .汾陽市人民政府.2021-04-16[引用日期2021-04-17]
- 86. 領導之窗 .汾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4-01]
- 87. 汾陽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 .汾陽市人民政府.2021-06-28[引用日期2021-06-28]
- 88. 2020年城市年報綜述 .汾陽市人民政府.2021-07-17[引用日期2021-07-31]
- 89. 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佈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國發〔2019〕22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19-10-16[引用日期2021-11-09]
- 90. 第十三屆遵義文旅大會友好城市暨招商引資簽約活動舉行 .遵義市投資促進局.2021-10-18[引用日期2021-11-09]
- 91. 張太原、羅紅江當選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圖|簡歷) .中國經濟網.2021-01-29[引用日期2021-11-09]
- 92. 2021年1-12月經濟運行分析 .汾陽市人民政府.2022-03-03[引用日期2022-03-26]
- 93. 賈永祥任汾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代市長 .黃河新聞網.2022-04-19[引用日期2022-05-13]
- 94. 教育科技局概況信息 .汾陽市人民政府.2022-09-15[引用日期2022-09-16]
- 95. 2014縣域經濟發展報告(全文) .中國縣域經濟網.2014-11-01[引用日期2014-11-02]
- 96. 強化社區建設譜新篇 .中國汾陽政府門户網站.2011-09-07[引用日期2013-09-28]
- 97. 汾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於公佈市直機關辦公地址的公告 .中國汾陽政府門户網站.2012-11-15[引用日期2013-09-28]
- 98. 我市與江蘇省邳州市締結友好城市 .中國汾陽政府門户網站.2011-07-27[引用日期2016-03-29]
- 99. 關於汾陽市城市區劃調整工作的彙報 .汾陽市陽光農廉網.2013-08-27[引用日期2014-02-25]
- 100. 汾陽至孝義城際公交順利開通 .山西省交通運輸廳.2017-12-15[引用日期2020-07-11]
- 101. 汾陽曆史文化綜述 .汾陽新聞網.2009-12-16[引用日期2014-04-20]
- 102. 汾陽:從文化之鄉到文化強市 .汾陽新聞網.2010-02-20[引用日期2014-04-20]
- 103. 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上等級館總名單 .鄂爾多斯智庫.2021-11-24[引用日期2022-06-18]
- 104. 峪道河馬跑神泉傳説(汾陽)(民間文學)(0002)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11]
- 105. 汾州民間傳説(汾陽)(民間文學)(0004)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11]
- 106. 汾陽圍鐃(汾陽)(傳統音樂)(0004)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11]
- 107. 汾陽地秧歌(汾陽)(傳統舞蹈)(0101)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11]
- 108. 汾孝秧歌(汾陽、孝義)(傳統戲劇)(0002)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11]
- 109. 杏花村汾酒釀製技藝(汾陽)(傳統技藝)(0101)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11]
- 110. 汾陽王酒傳統釀造工藝(汾陽)(傳統技藝)(0101)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11]
- 111. 汾州八大碗製作技藝(汾陽)(傳統技藝)(0002)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11]
- 112. 德義園府醬製作技藝(汾陽)(傳統技藝)(0003)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11]
- 113. 山西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黃河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7-06]
- 114. 竹葉青酒泡製技藝(汾陽)(傳統醫藥)(0002)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11]
- 115. 中烹協專家組蒞臨我市對申報“中國廚師之鄉”進行驗收 .汾陽市公眾信息網.2019-01-17[引用日期2020-07-06]
- 116. 訃告|沉痛悼念趙國藩院士 .大連理工大學[引用日期2017-02-14]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