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雞

鎖定
石雞是雞形目雉科鶉石雞屬鳥類, [6-7]  又稱朵拉雞、嘎嘎雞、紅腿雞。 [6]  體型中等。整體呈灰色;眼黑色,眼周紅色;頭頸部有一黑色帶,自眼先起,過眼至眼後,下延至頸側,在胸前與另一側黑帶閉合;兩脅白色,具有黑色和慄褐色並列的長橫斑;腹部淺棕黃色;嘴和腳紅色; [8]  羽毛豔麗。 [9]  因多住在亂石堆或巖洞中而得名。 [10] 
石雞分佈於歐洲、小亞細亞、中亞、印度和中國西北、華北至東北地區。 [11]  常棲息於低山丘陵地帶的岩石坡和沙石坡上。 [9]  日行性,喜集羣活動,晨昏時雄雞會立於高處發出“嘎嘎嘎”的啼鳴聲。以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芽、嫩葉、漿果、種子、苔蘚、地衣和昆蟲為食。繁殖期在4—6月。窩卵數7—17枚,卵呈棕白色,具褐斑。 [11] 
石雞是一種玩賞鳥, [12]  被巴基斯坦奉為國鳥。 [7]  中國養殖場有大量飼養繁殖,也可以作為寵物飼養。中國各大動物園和鳥園都有展出。 [12]  被中國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8] 
中文名
石雞
拉丁學名
Alectoris chukar
別    名
朵拉雞
紅腿雞
嘎嘎雞
美國鷓鴣
外文名
Chuckar
Chukar
Chukar Partridg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雞形目
雉科
石雞屬
石雞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鶉族
亞    種
14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Gray, 1830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1] 
地    位
巴基斯坦的國鳥

石雞形態特徵

石雞
石雞(53張)
石雞頭頂至後頸紅褐色,額部較灰,頭頂兩側亦沾淺灰色,眼上眉紋白色沾棕。有一寬的黑帶從額基開始經過眼到後枕,然後沿頸側而下,橫跨下喉,形成一個圍繞喉部的完整黑圈;眼先、兩頰和喉皮黃白色、黃棕色至深棕色,隨亞種而不同;耳羽慄褐色,後頸兩側灰橄欖色,上背紫棕褐色或棕紅色,並延至內側肩羽和胸側;外側肩羽肉桂色,羽片中央藍灰色;下背、腰、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灰橄欖色;外側尾羽慄棕色,翅上羽和內側飛羽與上背相似,初級飛羽淺黑褐色,羽軸淺棕色,外翈近末端處有棕色條紋或皮黃白色羽緣;外側次級飛羽外翈近末端處亦有一淺棕色寬緣;三級飛羽外翈略帶肉桂色。頦黑色,下頜後端兩側各具一簇黑羽;上胸灰色,微沾棕褐色;下胸深棕色,腹淺棕色;尾下覆羽亦為深棕色;兩脅淺棕色或皮黃色,具10多條黑色和栗色並列的橫斑。
虹膜慄褐色,嘴和眼周裸出部以及腳、趾均為珊瑚紅色、爪烏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450-580克,♀440克;體長♂292-370毫米,♀270-362毫米;嘴峯♂18-23毫米,♀17-22毫米;翅♂140-168毫米,♀141-153毫米;尾♂83-110毫米,♀82-108毫米;跗蹠♂37-47毫米,♀37-43毫米。(注:♂雄性;♀雌性) [2] 

石雞棲息環境

棲息於低山丘陵地帶的岩石坡和沙石坡上,很少見於空曠的原野,更不見於森林地帶。 [2]  該物種棲息於荒蕪乾旱和半乾旱的山坡上,植被覆蓋率低,偶爾有樹木和很矮的灌木叢。 在較低的海拔高度,它可以在岩石山坡上找到適合乾燥條件的灌木和灌木叢,在葡萄園,橄欖樹林和農田中。 [1] 

石雞生活習性

留鳥。白天活動,性喜集羣,有時白天成羣竄到靠近山坡的農田地中覓食,遇驚後徑直地朝山上迅速奔跑。緊急情況下亦飛翔,飛翔能力強且迅速,但飛不多遠即落入草叢或灌叢中。清晨和黃昏時,雄雞常站在光裸的岩石上或高處引頸高聲鳴叫,似“嘎嘎嘎……”或“嘎拉,嘎拉”聲,故當地羣眾稱之為“嘎嘎雞”。開始鳴叫時比較緩慢,以後逐漸加快,並重復多次。
主要以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芽、嫩葉、漿果、種子、苔蘚、地衣和昆蟲為食,也常到附近農地取食穀物。 [2] 

石雞分佈範圍

原產地:阿富汗、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保加利亞、中國、塞浦路斯、埃及、格魯吉亞、希臘、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約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黎巴嫩、蒙古、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俄羅斯聯邦、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敍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烏茲別克斯坦。 [1] 
引進:巴林、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馬其頓、新西蘭、挪威、葡萄牙、聖赫勒拿島、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羣島、南非、西班牙、美國(夏威夷)。 [1] 
石雞分佈圖 石雞分佈圖

石雞繁殖方式

繁殖期4月末至6月中旬。4月中下旬即開始發情,期間天剛亮即開始鳴叫,偶爾亦出現雄雞間的爭偶鬥爭。通常營巢於石堆處或山坡灌叢與草叢中,也有營巢於懸巖基部、山邊石板下或山和溝谷間的灌叢與草叢中。巢極簡陋,也甚隱蔽,主要為地面的凹坑,內墊以枯草即成。每窩產卵7-17枚,偶爾有多至20枚的。5月初開始產卵,1天1枚,雌鳥產完卵後,常不聲不響地從山溝飛出,轉到雄鳥近旁,然後與雄雞相對“嘎嘎”地叫個不停。卵棕白色或皮黃色、具暗紅色大小不等的斑點,卵的大小為38.6-42.5毫米×28.3-31毫米,平均39.5毫米×30.6毫米,重19-20克。雛鳥早成性,孵出後不久即能跟隨親鳥活動。 [2] 

石雞亞種分化

石雞(14個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Alectoris chukar chukar
J. E. Gray, 1830
2
Alectoris chukar cypriotes
Hartert, 1917
3
Alectoris chukar dzungarica
Sushkin, 1927
4
Alectoris chukar falki
Hartert, 1917
5
Alectoris chukar kurdestanica
Meinertzhagen, 1923
6
Alectoris chukar magna
Hartert, 1925
7
Alectoris chukar pallescens
Hume, 1873
8
Alectoris chukar pallida
Hume, 1873
9
Alectoris chukar potanini
Sushkin, 1927
10
Alectoris chukar pubescens
Swinhoe, 1871
11
Alectoris chukar ordoscensis
Zarudny, 1914
12
Alectoris chukar sinaica
Bonaparte, 1858
13
Alectoris chukar subpallida
Zarudny, 1914
14
Alectoris chukar werae
Zarudny & Loudon, 1904
[3] 

石雞保護現狀

石雞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1] 
2020年9月30日,國家林草局在其官網發佈《關於規範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的通知》,對於石雞等45種野生動物,《通知》明確要求要積極引導有關養殖户在2020年12月底前停止養殖活動,並按有關規定完成處置工作。確需適量保留種源用於科學研究等非食用性目的的,要充分論證工作方案的可行性,並嚴格履行相關手續。 [4-5] 

石雞種羣現狀

2004年估計全球物種數量為2,000,000只。 在歐洲,繁殖種羣估計為488,000-1,680,000對,相當於975,000-3,370,000個成熟個體(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歐洲佔全球範圍的10%,因此修訂後的全球物種規模估計為平均9,000,000-34,000,000只成熟個體,但需要進一步驗證此估計值。中國的數量估計為10,000-100,000對(2009年)。 [1] 
趨勢理由:在歐洲,物種數量估計在11.7年(三代)中接近30%的速度下降(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在黎巴嫩,物種被視為當地數量在減少。在其他地方,數量被懷疑是穩定的或在當地增加(McGowan和Kirwan 2016)。 [1] 
參考資料
  • 1.    Alectoris chukar  .The IUCN Red List[引用日期2019-07-13]
  • 2.    趙正階.《中國鳥類志》上卷 (非雀形目):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6月:200-201
  • 3.    Chukar (Alectoris chukar)   .IBC Bird Collection[引用日期2013-03-18]
  • 4.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規範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的通知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引用日期2020-10-09]
  • 5.    國家林草局:竹鼠果子狸等45種野生動物今年年底前停止養殖  .澎湃[引用日期2020-10-09]
  • 6.    餘殿,尤萬學,何興東主編,寧夏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監測手冊 動物圖冊,南開大學出版社,2016.05,第70頁
  • 7.    印度XACT公司著;張聖奇譯,鳥類大觀,天地出版社,2019.02,第44頁
  • 8.    申衞星,任月恆,賈春燕編著,中華泰山文庫?著述書系?泰山鳥類圖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8.09,第4頁
  • 9.    中國地理百科叢書編委會,黃河中游峽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7.11,第79頁
  • 10.    讀秀:宋長青主編,兒童動物畫典 下,希望出版社,2014.03,第51頁
  • 11.    趙欣如,趙碧清主編;央美陽光繪,鳥類圖鑑,青島出版社,2019.03,第95頁
  • 12.    張斌著,玩賞鳥圖鑑 權威典藏版,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07,第178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