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狍子

鎖定
狍子(學名:Capreolus pygargus):是鹿科狍屬動物的一種動物。體長約1.2米,重約30千克,有着細長頸部及大眼睛,大耳朵。無獠牙,後肢略長於前肢,短,雄狍有角,雌狍無角,雄性長角只分三個叉。狍身草黃色,尾根下有白毛,尾巴僅2-3釐米,狍愛成對活動,過冬雄狍與二、三隻雌狍及幼狍在一起。雄狍角冬天脱落,新角最遲3月開始生長,6、7月長成,此時進入發情期。雄狍用角剝開樹皮並留下前額臭腺的分泌物做為自己地盤的標誌。狍通常是雙胞胎。
棲息在不同類型的落葉林和混交林以及森林草原上,活躍在疏林帶,多在河谷及緩坡上活動。由母狍及其後代構成家族羣,通常3-5只,雄狍仲夏才入羣。晨昏活動,晚上最活躍。食草動物。分佈於中國、哈薩克斯坦、朝鮮、韓國、蒙古和俄羅斯。是中國東北地區常見的野生動物之一。狍子經濟價值較高,被列入中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中文名
狍子
拉丁學名
Capreolus pygargus
別    名
矮鹿
東方狍
西伯利亞狍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偶蹄目
亞    目
反芻亞目
鹿科
亞    科
空齒鹿亞科
狍族
狍屬
狍子
亞    種
3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Pallas, 1771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同義學名1
Capreolus bedfordi Thomas, 1908
同義學名2
Capreolus capreolus subspeciesochracea Barclay, 1935
同義學名3
Capreolus melanotis Miller, 1911
同義學名4
Capreolus pygargus varietycaucasica Dinnik, 1910
同義學名5
Capreolus pygargus variety ferganicus Rasewig, 1909
同義學名6
Capreolus tianschanicus Saturnin, 1906
同義學名7
Cervus pygargus Pallas, 1771

狍子動物學史

狍的種名為“Capreolus pygargus”。其中,種加詞pygargus的語源來自古希臘語的pygḗ(πυγή,臀部)和argós(ἀργός,白色)。這個名稱由德國博物學家彼得·西蒙·帕拉斯在1771年時命名,當時他在俄羅斯的領土中進行科學探勘,在烏拉山區記錄了這種鹿的存在。 [6] 
這個物種在1771年首次被記錄在科學文獻中,但生物學者曾經認為東方的狍與西方狍為同一個物種下的不同亞種。在20世紀後期,在俄羅斯學者的研究下,生物學界於2001年正式將東方狍與西方狍分列為兩個不同物種。 [7] 
中國學者過去多將中國的狍子歸入西方狍;後來的學者則通過線粒體DNA等手段,判定中國狍與歐洲狍為兩個物種,分歧時間約在200萬年前,與西伯利亞狍(C. p. pygargus)為同一東方的狍子的不同亞種,分歧時間約在80萬年前。 [7] 
狍子其下有六個亞種,如C. p. pygargusC. p. tianshanicus及C. p. bedfordi等。“C. p. pygargus”為狍子的指名亞種,在1771年確認,一般所説的西伯利亞狍是指這個亞種。C. p. tianshanicus,主要生活在天山地區。Capreolus pygargus mantschuricus生活在中國東北,而Capreolus pygargus ochraceus生活在朝鮮半島。 [6] 

狍子形態特徵

狍是一種中小型鹿類,體長0.95-1.35米,肩高0.67-0.78米,尾長僅2-3釐米,體重15-30千克;角短,長僅23釐米左右,角幹直,基部粗糙有皺紋,分枝不多於3杈; [2]  雄性略大。鼻吻裸出無毛,眼大,有眶下腺,耳短寬而圓,內外均被毛。頸和四肢都較長,後肢略長於前肢,蹄狹長,有敖腺,尾很短,隱於體毛內。雄性具角,角短,僅有三叉,無眉叉,主幹離基部約9釐米分出前後二枝,前枝尖向上,後枝再分歧成二小枝,其中一枝尖向上,一枝向後而偏內,角基部有一圈表面粗糙的節突,主幹上同樣有許多小節突。角在秋季或初冬時會脱落,之後再緩慢重生。
冬毛為均一的灰白色至淺棕色。夏毛紅赭色,耳朵黑色,腹毛白色;冬毛黃褐。腿茶色,喉、腹白色;臀有白斑塊;幼狍有3縱行白斑點,當體重達11公斤左右時即消失。吻部棕色,鼻端黑色,兩頰黃棕色,耳基黃棕色,耳背灰棕色,耳內淡黃而近於白色,耳尖黑色。額、頸和體背為暗棕而稍帶棕黃色,下頜淡黃,喉灰棕,腹部淡黃色。四肢外側沙黃色。內側較淡。尾淡黃色,臀部有明顯的白色塊斑。夏毛短而薄。從咀到尾以及四肢的背側都是純黃棕色,背中線附近較深,腹面從胸部、鼠蹊部以至四肢內側均為淡黃色。 [3] 
狍子

狍子棲息環境

棲息在不同類型的落葉林和混交林以及森林草原上,在俄羅斯中部的森林草原帶最為常見,在高草草地和洪泛區,其種羣密度高達每10公頃12只。活躍在疏林帶,多在河谷及緩坡上活動,狍性情膽小,日間多棲於密林中,早晚時分才會在空曠的草場或灌木叢活動。生活在從海平面到海拔3,300米的高度。 [1] 

狍子生活習性

狍子在某些地區進行季節性運動。在夏季獨居(雌性與幼崽待在一起),但在冬季形成多達20-30只的混合羣體。在季節性流動期間,羣體規模增加到500只。在俄羅斯的阿穆爾省,該物種每年從冬季遷徙到夏季,最長可達200公里,始終沿着相同的路線遷移。 [1] 
一般由母狍及其後代構成家族羣,通常3-5只,雄狍仲夏才入羣。晨昏活動,晚上最活躍。喜食灌木的嫩枝、芽、樹葉和各種青草,小漿果、蘑菇等,以草、蕈、漿果為食,經常舔鹽。

狍子分佈範圍

原產地:中國、哈薩克斯坦、朝鮮、韓國、蒙古、俄羅斯。存在不確定:吉爾吉斯斯坦和緬甸。 [4] 
狍在古北界分佈非常廣泛。它廣泛分佈於亞洲大陸和東歐部分地區,從霍珀河和頓河彎道到烏拉爾山脈,橫跨西伯利亞南部。
分佈於蒙古北部(包括蒙古東部東南部的Navchvandan山、Hangai山脈、Hövsgöl山脈的Darkhad、Hentii山脈、Ikh Hyangan山脈和蒙古阿爾泰山脈東北部)向東到海岸線日本海和黃海,包括朝鮮半島。它們的地理範圍在西西伯利亞平原向南延伸到巴爾喀什湖,然後從那裏向東延伸到哈薩克斯坦,但沒有到達鹹海。此外,它從中國東北進入中國北部和中部,到長江左緣的西半部,進入藏區東部。從更南到緬甸東北部的記錄需要確認。以前延伸到烏克蘭西部和東部,在高加索山脈的北坡仍然有一個孤立的族羣。它們也生活在韓國的濟州島。 [1] 
狍子選擇了向南發展的路線。如今狍子是歐亞大陸分佈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中型鹿;得益於對山地環境的適應,它們顯示出了別具一格的生存適應性。在中國,狍子廣佈於中部、西南部、西北部和東北部。中國多山,狍子一路沿着山地繁衍生息,從東三省開始,沿着大小興安嶺它們一路向南,從北京的燕山進入太行,穿過河北和山西,到達中部的秦嶺-大巴山系,隨後在橫斷山系進入了毛冠鹿、水鹿等南方鹿種的範圍,最後它們從西藏東南部和雲南西部到達緬甸北部——這也是狍子分佈的最南端了。而在北部它們的分佈更為廣泛,它們沿着烏拉爾山脈跨越西伯利亞、蒙古和朝鮮,並在新疆地區進入中國,分佈於北疆區域。但狍子並沒有登上青藏高原,它們僅僅到達了高原的邊緣,在若爾蓋草原山地海拔約3000-4000米的地帶還能看到狍子的蹤跡。 [5] 
狍分佈圖 狍分佈圖 [1]

狍子繁殖方式

一雄一雌,7-8月交配。在繁殖期,雄狍追着雌狍轉圈跑,地面出現花環狀足跡。妊娠期8個月。臨產前,母狍驅散上年生的幼狍,進入密林分娩。幼狍3-6月出生,每胎1-2仔。若一胎產2仔,則出生地點相距10-20米,分別哺乳。出生10日後,母狍帶領初生幼狍歸羣,1.5-2年性成熟。狍受驚時吠叫。在野生環境中,壽命10-12年,最長可達17年。每年11-12月角脱落,2-3月生茸,4-5月角長成。 [3] 
狍子在繁殖上會延遲着牀4-5個月。等到合適的看氣候。狍子發情交配多在8-9月,如果冬季太冷,小狍子出生就得往後拖——母狍能夠控制這個時間,確保小狍子在6月出生,這個時候正是山區已經開始暖和起來,草長鶯飛食物豐沛,而且有充足的時間讓小狍子長大以面對寒冷的冬季。 [5] 

狍子亞種分化

狍子(3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中國狍(狍中原亞種)
Capreolus pygargus bedfordi
Thomas, 1908
2
東北狍(狍東北亞種)
Capreolus pygargus mantschuricus
(Noack, 1889)
3
西藏狍(狍西藏亞種)
Capreolus pygargus melanotis
Miller, 1911
4
高麗狍(狍朝韓亞種)
Capreolus pygargus ochraceus
Barclay, 1935
5
西伯利亞狍(狍指名亞種)
Capreolus pygargus pygargus
Pallas, 1771
6
天山狍(狍天山亞種)
Capreolus pygargus tianschanicus
Satunin, 1906
[8] 

狍子保護現狀

狍子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5年 ver 3.1——無危(LC)。 [4] 
已被列入中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於2000年8月1日以國家林業局令第7號發佈實施。任何獵捕狍子的行為都是違法的,嚴禁獵捕、買賣、食用野生狍子。希望廣大網友認清中國當前生態形勢,手下留情,珍愛這些可愛的動物。

狍子種羣現狀

雖然人們普遍認為狍子很常見,但由於過度捕獵,許多地方的數量正在下降。1995年估計世界總數量為“約100萬隻”,儘管這代表着物種數量的大幅下降,因為在19世紀,俄羅斯每年有50萬隻被殺。然而,在20世紀90年代,狍子的健康族羣似乎在中國和俄羅斯很常見。1993年估計當時中國的總物種數量為“約50萬隻”。 [1] 

狍子動物文化

狍子精彩博文

狍子的萌點有三條:
一、狍子受驚以後尾巴的白毛會炸開,變成白屁股,然後思考要不要逃。 [5] 
狍子其實一點也不“傻”,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非常強悍,狍子尾巴內側是白色,受驚後會翹起(炸開),看上去成為白屁股。這其實是很多種鹿科和牛科(羚羊類)的共同特徵。白屁股的作用究竟有哪些,還不十分清楚,至少這能在信號傳遞上起到幾種功能:
  1. 警示和迷惑作用。這在羚羊中體現得較為明顯,人們經常可以在電視裏看到,成羣活動的瞪羚在遭受到獵豹或者豹攻擊的時候,會跳躍着四散逃開,這時它們都會翹起尾巴露出白屁股,一種解釋説這有利於迷惑敵人的視線,使其眼花繚亂不知道追誰好。狍子雖然很少集成大羣,但也常以小羣體為單位活動,因此白屁股可能會起到同樣的作用。
  2. 視覺引導作用。在觀察小麂的時候,發現雌性小麂在帶着幼崽的時候,經常會翹起尾巴,讓幼崽跟着自己。小麂的尾巴內側也是大塊的白色,翹起時非常明顯。在森林環境中視野不佳,這樣的視覺信號就像一個信號燈一樣明顯。其實這種行為在更多的物種裏存在,大家還記得小兔子排隊跟着媽媽翹起的白尾巴走路的故事嗎。 [5] 
總之,炸尾巴不是狍子嚇傻了,而是受到威脅後的一種自然反應。狍子有時候不跑是因為它還沒有確認威脅是什麼,一旦確認了它會立刻逃跑。有一次我在北京的百花山上遇到了一個狍子,當時風很大,那隻漂亮的公狍子只顧在林子裏低頭吃草,完全沒有發現我們三個人正在靠近;而我們看到它的時候已經很近,估計距離也就50米以內,於是我們停下腳步,慢慢坐下,靜靜欣賞。狍子邊吃邊走,距離我們越來越近,直到被一聲快門聲所驚動。它抬頭看着我們這邊,由於我們都沒有動,因此它猶豫着(野生動物對聲音和移動的物體非常敏感),歪着頭看,又走近幾步;幾秒後它看清了我們,於是“嗷”地叫了一聲,然後閃電般地逃走了。 [5] 
還有一種情況,它不跑可能是為了護仔。2013年夏天我們在山西野外作業的時候,先是路遇了一隻小狍子,隨後又在不遠處看到一隻母狍子遠遠地看着我們,並不逃跑。於是我們明白了:它急着過來找它的孩子,並在用自己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後來它遠遠地繞過我們,找到了自己的孩子;而我們也趕緊走開,避免繼續打擾它們母子。 [5] 
二、會在馬路中間,藉着車燈跑在車的前頭,根本不知道會被撞死,只知道藉着亮光好趕路。 [5] 
也就是狍子會順着燈光跑,不知道會被撞死——這其實不是狍子傻,只能説動物們的進化趕不上人類科技發展速度快。動物們很難理解汽車這種東西,在夜間,動物們往往只能看到燈光而無法看清汽車的輪廓。在進化中大多數動物都懂得了人類的可怕,但汽車和燈光是怎麼回事,卻還有很多動物搞不明白。我們在電視上也可以看到,在非洲夜間觀察動物,可以直接拿着聚光燈照着,動物們並不會驚慌失措地逃跑,因為它們可能還沒學會把燈光和人類聯繫起來。在中國,每年被路殺的動物不計其數,從蛇、青蛙到獾子、豹貓、果子狸、野兔……涵蓋了各種被認為傻或者不傻的各種動物,其中狍子只佔到很少的一部分。一個新聞報道説每年美國會發生150萬起鹿車相撞的事故,而每年被車撞死的鹿(多為白尾鹿)超過10萬頭。當然這和美國的鹿比較多有關,但美國有句話:like a deer in the headlight,意思是鹿會傻乎乎的在車燈照射下呆住,這和中國的狍子如出一轍,所以,就算是笨蛋,狍子也不是鹿科家族裏唯一的笨蛋。 [5] 
三、被獵人追趕了會把頭埋到雪裏,以為這樣就不會被發現了。 [5] 
被追逐時會把頭埋進雪裏,以為不會被發現。這不是狍子傻,是獵人太殘忍,已經把狍子追得快累死了。可能我這麼説很多人不理解,人能把狍子累死。答案是肯定的。這一點來説狍子確實不如人類聰明(不過從這個角度來説,又有幾個動物比人類聰明呢)。我知道河北一些地方獵人如何在冬季追逐狍子:他們幾個人天一亮就上山,找到狍子後就一直跟着足跡包抄着追,由於冬季的積雪,追蹤變得非常容易。而也是由於積雪,狍子跑動的時候很是費力。這裏面還有一個原因也需要説一説:狍子在冬季往往在山的陽坡休息,但受到驚擾後就會跑到山的陰坡躲藏;而北方山地通常是陰坡森林繁茂、陽坡相對荒蕪,這是因為北方較乾旱,陽坡日曬時間長所以比較乾燥,大型喬木很難成長,而陰坡相對濕潤,所以高大的樹木往往生於陰坡,陰坡也更多地成為動物的庇護所。 [5] 
但這樣一來,狍子的逃竄就變得非常困難,一是陰坡雪厚;二是陰坡植物繁茂,林下非常難走,狍子跑起來也很費力。這時候獵人利用了狍子的另一個弱點:進食。有蹄類動物需要非常頻繁的進食,才能保證充足的熱量和體力,因為它們吃的是草;獵人只要保持跟蹤追逐,狍子就無法進食,只能一直逃跑,一天下來基本就會體力透支,而此時獵人卻可以補充隨身攜帶的食物。這並不是狍子可以應付得了的情況:通常狍子的天敵主要是豹、猞猁、虎等大中型貓科動物,這些天敵的捕獵是短時間的,一擊不成便會放棄,狍子可以有充足的時間休息恢復;但人類的這種追逐往往使得狍子筋疲力盡,最後一下子倒在雪地裏動彈不得——不是它傻,是人類太殘酷。 [5] 
在東北還有一種情況:冬季大雪後,獵人可以輕易地在林子裏“揀”到狍子。這也不是因為狍子太傻,而是惡劣天氣導致的災難:狍子找不到食物,其體型又不能很好地適應深雪,因此很快就會陷於困境。在這種情況下,體型更大的梅花鹿、馬鹿過得會比狍子輕鬆一些。河北小五台山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曾經告訴我,冬季如果發生雪災,對狍子的影響非常大,前些年有一次冬季下了罕見的大雪,那年大量狍子被凍餓而死,此後兩三年間山裏狍子的數量鋭減,幾乎很難看到,直到數年後才慢慢恢復。 [5] 
此外還有很多關於傻狍子的説法,比如它嚇跑後會回來看看發生了什麼然後被抓住之類。其實這些“傻”的背後都代表着狍子的一些生態特徵。就拿走回頭路這一條來説吧,狍子在山裏會有一些固定活動的場所,一段時間內它會在很小的一個區域活動,這裏面有覓食的場所、也有休息的場所。因此當它一般受到驚擾時,並不會逃得很遠,躲避到它認為安全的時候,它就會再次出來活動——通常都是進食。而人們往往看到它的時候一般都是在這種進食場所,因此它很快還會回來——於是落入獵人的羅網。 [5] 
每年被非法獵殺的狍子非常多,它是從東北到華北地區被獵殺最多的中型獸類之一(之二是野豬)。在這些地區的山上你如果看到高度在60-100釐米左右的粗鋼絲套子,那就多半是針對狍子的。狍子肉價格持續走高,而很多賣狍子肉的餐館在被盤問時往往會説是人工養殖的——其實哪有那麼多人工養殖的狍子,絕大多數狍子肉的來源都是野外捕捉,這也導致這種動物在很多傳統棲息地都已經銷聲匿跡。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句話用在狍子身上非常合適;在一次郊遊中管住自己的嘴,可能就會挽救當地的一隻狍子。 [5] 

狍子歇後俚語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裏。
草原上的狍子——三五成羣
傻狍子(罵人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