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鹿科

鎖定
鹿科屬於偶蹄目下的一科。鹿科物種共有的特徵有:毛被為灰色、棕褐色、棕紅色和黃色;吻端有一黑色裸區(馴鹿除外);多數物種的尾巴都比較短,麋鹿尾巴最長;眼睛下方有明顯黑色下凹的淚窩;每隻腳上具有4個蹄,蹄形狀細小;除少數種類外,多數物種的犬齒退化或消失;雄性個體有角、雌性個體不長角(馴鹿的雌性除外);雄性的鹿角每年在繁殖季節結束後開始脱落,同時開始長出新的茸角。進入繁殖期時,鹿角完全骨化。 [5] 
根據鹿科形態特徵分為四個亞科,其中美洲鹿亞科的物種分佈在美洲大陸,獐亞科、鹿亞科和麂亞科分佈在亞洲、歐洲及非洲局部區域。鹿科動物分佈在各類的草原、森林,甚至荒漠和凍原地帶。所有鹿科動物都以植物為食,其中個體體型較大的物種採食的植物種類比較多,草本植物的葉、莖、花、果,木本植物的嫩枝、樹葉甚至枝條和樹皮都在它的“菜譜”上。繁殖制度是一雄多雌,生活在温帶和寒温帶的物種有明顯的繁殖期,而分佈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物種全年都可以繁殖。 [5] 
分佈在中國的18種鹿科動物中有6種(梅花鹿、坡鹿、豚鹿、白唇鹿、麋鹿、黑麂)被列入中國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名單,豚鹿和坡鹿的種羣數量最少,屬極度瀕危;有4種(馬鹿、水鹿、駝鹿、獐)被列入中國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名單。 [5] 
中文名
鹿科
拉丁學名
Cervida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哺乳綱(Mammalia)
偶蹄目(Artiodactyla)
鹿科(Cervidae)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亞    目
反芻亞目
亞    綱
真獸亞綱(Eutheria)
亞    科
鹿亞科(真鹿亞科)、空齒鹿亞科、獐亞科、麂亞科
分佈區域
歐亞大陸、日本、菲律賓等

鹿科簡介

鹿科Cervidae有16屬約47種 [3] 
分為4亞科:鹿亞科Cervinae、獐亞科Hydropotinae、麂亞科Muntiacinae、空齒鹿亞科Odocoileinae。
鹿茸是名貴的中藥材,肉可食用,皮可製革。世界各地將鹿列為保護動物。馴鹿是鹿科唯一馴化的家畜 [1] 

鹿科形態特徵

眼窩凹陷,有顏面腺;有足腺;無膽囊。體長0.75~2.90米,體重9~800千克。胃4室,反芻。牙齒32~34枚。腿細長,善奔跑。多數種類具角,無角種類則具獠牙狀上犬齒。 [1] 
鹿科

鹿科棲息環境

棲息於苔原、林區、荒漠、灌叢和沼澤。

鹿科生活習性

典型的草食性動物,吃草、樹皮、嫩枝和幼樹苗。善游泳。

鹿科分佈範圍

分佈於歐亞、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南緯40°以北地區和非洲西南部。

鹿科生長繁殖

角是雄鹿的第二特徵(僅馴鹿Rangifer tarandus雌雄皆有角),同時是爭偶的武器,其生長與脱落受腦下垂體和睾丸激素的影響。北方的鹿過了繁殖季節,角便自下面毛口處脱落,第二年又從額骨上面的1對梗節上面的毛口處生出,初長出的角叫,外面包着皮膚,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隨着角的長大,供血即逐漸減少,外皮遂乾枯脱落。1~2歲生出的初角幾乎是直的,以後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後定型。有角種類的雌鹿如無角亦不具獠牙狀上犬齒。雄鹿大於雌鹿。毛色冬深夏淺,多數幼鹿有白色斑點,有的種類(如梅花鹿Cervus nippon豚鹿Axis porcinus)成體也有斑。足4趾,第三和第四趾發達,支撐身體重量,第二和五趾退化變小。雌鹿有2對乳頭。熱帶鹿沒有固定的繁殖季節,一年發情多次,角不脱落;温帶鹿晚秋至冬季交配,多數一雄多雌,每胎產1~2仔,多達3~4仔 [1] 
鹿科

鹿科代表物種

鹿科梅花鹿

Cervus nipp Temminck
別名:花鹿、鹿、哈,班龍(古稱)。
分佈:為亞洲東部特產種類。國內分佈於東北、華北、華東、華南,目前野生較少,大部分為家養。國外分佈於俄羅斯東部、日本、朝鮮等地。
瀕危情況:IUCN(2009):無危(LC)。《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I級。 [2] 

鹿科馬鹿

Cervus elaphus Linnaeus
別名赤鹿、八叉鹿、黃臀赤鹿、白臀鹿紅鹿
分佈:分佈較廣。國內分佈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呼和浩特、寧夏賀蘭山、青海、甘肅等地。國外分佈於歐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的俄羅斯東部、蒙古、朝鮮、韓國等。
瀕危情況:IUCN(2009):無危(LC)。《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Ⅱ級。 [2] 

鹿科歐亞駝鹿

Alces alces(Linnaeus)
別名、罕達犴、堪達罕。
分佈:為環北極型動物,廣泛分佈於歐亞和北美大陸的北部。中國為歐亞駝鹿分佈區的南緣,歷史上分佈較廣,數量亦較多。現主要分佈於東北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北部和烏蘇里江流域,以及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區。
瀕危情況:《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Ⅱ級。 [2] 

鹿科

Capreolus capreolus(Linnaeus)
別名:歐洲狍、狍子、瘴狍、野羊、狍鹿、咖夏。
分佈:分佈於東北、內蒙古、青海、河北、河南、山西、新疆、甘肅、寧夏、湖北、陝西等地。
瀕危情況:IUCN(2009):無危(LC)。 [2] 

鹿科馴鹿

Rangifer tarandus(Linnacus)
別名:角鹿、四不像。
分佈:是環北極分佈動物,廣泛分佈於歐亞和北美大陸北部及一些大型島嶼,已人工引進到南喬治亞島上,生有狀況良好。據考證,中國馴鹿與貝加爾湖東北部尼布楚河上游温多苔原高地的馴鹿有淵源關係(馬逸清,1992)目前,國內馴鹿只見於大興安嶺東北部林區。
瀕危情況:中國馴鹿都是半家養種羣。由於長期近親繁殖,遺傳衰退嚴重,加之疾病、天敵為害,生死數量大致相抵。 [2] 

鹿科物種分類

鹿科鹿亞科 Cervinae

鹿亞科(真鹿亞科)
多為大型鹿類。雄性有分叉的角;雌性無角;幼鹿身上多有花斑,有些種類花斑在成年後消失,有些種類則終生保留。有4屬。
鹿屬Cervus
  • 阿氏鹿(菲律賓梅花鹿)Cervus alfredi
  • 菲律賓黑麂Cervus mariannus
  • 鬣鹿(爪哇鹿)Cervus timorensis
  • 沼鹿Cervus duvaucelii
麋鹿屬 Elaphurus

鹿科麂亞科 Muntiacinae

體型較小,具短小的角,上犬齒髮達。有2屬
毛冠鹿屬 Elaphodus
麂屬 Muntiacus

鹿科獐亞科 Cervinae

體型較小,無角,上犬齒髮達。僅1屬。有時置於空齒鹿亞科
獐屬 Hydropotes
  • (河麂)Hydropotes inermis

鹿科空齒鹿亞科 Odocoileinae

空齒鹿亞科(美洲鹿亞科)
形態差異較大,分佈廣泛。有9屬,分為4個族。
馴鹿屬Rangifer
狍屬 Capreolus
空齒鹿屬 Odocoileus
  • 黑尾鹿Odocoileus hemionus
南美澤鹿屬 Blastocerus
草原鹿屬Ozotoceros
馬駝鹿屬 Hippocamelus
  • 小灰短角鹿(布氏鹿)Mazama bricenii
  • 小短角鹿(矮墨西哥鹿)Mazama chunyi
  • 小紅短角鹿(小墨西哥鹿)Mazama rufina

鹿科保護級別

梅花鹿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鹿科衍生價值

鹿科經濟價值

鹿科藥用價值

鹿的全身均可入藥,鹿茸鹿胎鹿鞭鹿筋等無一不是珍貴的藥材。

鹿科相關報道

2022年11月,加拿大科學家在魁北克南部三隻鹿的鼻拭子樣本內發現了新冠病毒遺傳物質,並從兩隻鹿的樣本中分離出活病毒——一種新的新冠病毒變種,這是首個新冠病毒鹿傳人的證據。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