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汾州府文廟

鎖定
此建築始建於宋代,清代於原明藩慶成王府基礎上改建。現被列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主體建築,古色古香,雄風猶存。
還原
放大
縮小
中文名
汾州府文廟
地理位置
山西省汾陽市
所處時代
保護級別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汾陽是儒學文化的重要傳播地之一,文廟創建開三晉之先河。據《汾陽縣誌》載:“汾州儒學,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建”,金代大定四年(1164年)重修,元代以來歷經修葺,達到鼎盛。
明代永樂初,明藩宗室“慶成”“永和”二郡王被封於汾州。汾州文廟得到了較大的拓展,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汾州升格為汾州府,早年坐落在城區東南隅的汾州文廟同時升格為汾州府文廟,其規模和定製相應拓展。
明亡清興,建於汾陽城內東北隅,太和橋街北端的原明藩慶成王府遂成廢第。舊藩府佔地廣闊,建築雄偉,前明進士、翰林秘書院侍講朱之俊首議,將府文廟從城東南隅移此。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興工改建,四年後告竣。就規模而言,改建後的清代汾州府文廟,其祭祀場所及學宮佔地3.5萬平方米以上,比山東曲阜孔廟(3.27萬平方米)的地盤還大。清代汾州府文廟建成後,府城東南隅的原明代汾州府文廟降格為“汾陽縣文廟及學宮”。明萬曆間新建於小南關街縣學巷內的原汾陽縣文廟,也依序改稱為“文昌廟”,由此,清代汾州府(縣)城內儼然出現了三座古文廟輝煌並立的奇觀。
日寇入侵後,汾州府、縣文廟遭到了野蠻破壞,珍貴文物被日寇洗劫一空,古碑被砸碎砌作飲馬石槽,淪為日寇的傷兵醫院和屍體焚燒場,歷史悠久的聖哲之地,遭到了曠古未有的奇恥大辱。
新中國成立後,清代汾州府文廟被列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主體建築,古色古香,雄風猶存。中國科協黨組書記、汾人王文達曾賦詩云:“汾州府文廟,僅次曲阜城。木構明倫堂,全國獨一勝。”改革開放,百廢俱興。山西省汾陽安興煤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孔祥生毅然決定,投資重建汾州府文廟。振興汾州孔學文化,其意義深遠,其艱難也讓常人望而生畏。
2012年8月總投資2億元的呂梁市百項重點工程之一的汾陽文湖景區汾州府文廟順利竣工。新落成的汾州府文廟氣勢恢弘、建築精美,左擁千年文湖,右攬文峯古塔,三文交相輝映,成為文湖景區的重要人文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