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服飾史

(中國服飾文化)

鎖定
中國服飾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上溯至原始社會。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到近現代,都以鮮明特色為世界所矚目。
中文名
中國服飾史
外文名
Chinese costume history
起    源
原始社會

中國服飾史原始社會

中國服飾史 中國服飾史
(公元前21世紀之前)關於衣服的發明,戰國時人撰寫的《呂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黃帝胡曹伯余創造了衣裳。若從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飾史的源頭,可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
有巢氏教民衣皮 有巢氏教民衣皮
舊石器時代,採集和漁獵是人們的衣食之源。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距今1.9萬年左右)遺址中,發現1枚骨針和141件鑽孔的石、骨、貝、牙裝飾品(圖1)。骨針長約82mm,通體磨光,針孔窄小,針尖尖鋭,證實當時已能利用獸皮一類自然材料縫製簡單的衣服。明代羅頎《物原·衣原第十一》就有:“有巢始衣皮”的記載,説有巢氏 [1]  最早教民用動物毛皮做成衣服。中華服飾文化史可以看作由此發端。小石珠、穿孔獸牙等裝飾品上有長期佩帶的磨蝕痕跡。其中5件出土時呈半圓形排列,可能是成串的項飾。另有25件還用赤鐵礦粉塗染着色,聯繫山頂洞下室埋葬的屍骨上也散佈有赤鐵礦粉粒,或關係一種飾終儀式,還可能是在衣服上着色所用,反映出山頂洞人的某種審美感情。
為了捕獵野獸、對付戰爭,防避利爪、矢石的傷害,或出於偽裝與威懾,原始的獸頭帽、皮甲、射、脛衣之類的部件式衣着率先發明,並因此引導出一般衣服出現。
中國服飾史 中國服飾史
距今約1萬年,進入了新石器時代,紡織技術發明,服裝材料從此有了人工織造的布帛,因而服裝形式發生了變化,功能也得到改善。貫頭衣和披單服等披風式服裝已成為典型的衣着,飾物也日趨繁複,並對服飾制度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
貫頭衣大致用整幅織物拼合,不加裁剪而縫成,胴身無袖,貫頭而着,衣長及膝,是一種概括性或籠統化的整體服裝。
中國服飾史 中國服飾史
新石器時代除有籠統式服裝外,還從一些陶塑遺物發現有冠、靴、頭飾、佩飾,以及簪發椎髻用的骨、石、玉笄等。 原始社會的部落長和巫師、卜人,在某種情形下,為了象徵權威與特定身份,如同《易·繫辭》所説“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衣服式樣必不同於普通人,或已寬博拖沓,不大合乎日常生活需要。此外在軍事性活動(包括圍獵)和祭祀性活動中,主持人及參加者服飾也與常不同。這些,為服飾制度的發生發展奠定了基礎。

中國服飾史商周

(約公元前17世紀~前771年) 由商代到西周,是中國奴隸社會的興盛時期,也是區分等級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漢服制度逐步確立的時期。
中國服飾 中國服飾
商代服飾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絲、麻。由於紡織技術的進展,絲麻織物已佔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細織造極薄的綢子,提花幾何紋錦、綺,和絞織機的羅紗。奴隸主和貴族,平時已穿色彩華美的絲綢衣服。衣料用色厚重,除使用丹砂等礦物顏料外,許多野生植物花、梔子、櫟鬥和種植的藍草茜草紫草等也已用作染料,為服飾材料和紋飾提供了空前的物質條件。奴隸、平民一般穿本色麻、葛布衣或粗毛布衣。
從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發現的玉石人雕像得知,商代衣着通常為上衣下裳制,上穿交領窄袖式短衣,衣上織、繡種種花紋,領緣袖口用花邊裝飾,以寬帶束腰,腹前垂一獸頭紋樣的韋鞸,下着裙裳(圖2)。而四川廣漢三星堆發現的青銅人像,頭上着冠,窄袖長衣,外加短袖開衩齊膝衣。結合諸多文物看,商代人可能已穿褲。商代一般男子頭上戴短筒狀帽箍,並一直流行了近千年;奴隸主貴族戴彎曲高冠,上面還有許多珠玉裝飾,也有用許多小玉魚編成一組加在頂發上的。男子髮式,通常是編髮成辮,自右向左旋盤頂一週。女子則多把長髮上攏成髻,或捲髮齊肩。小孩頭髮梳作兩個杈狀丫角兒,叫作丱角。平民、奴隸,有裹發作羊角狀斜旋而上的,有自頂心向後垂一短辮的,也有剪髮齊頸的。種種樣式反映了商王朝不同階級階層的差異。
中國服飾史 中國服飾史
西周服飾  西周時,等級制度逐步確立,“非其人不得服其服”也就成為一種與之適應的冠服制度。周王朝並設“司服”、“內司服”官職,掌管王室服飾。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於夏商時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戰國之交被納入禮治。王室公卿為表示尊貴威嚴,在不同禮儀場合,頂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須採用不同形式、顏色和圖案。最著名的為《尚書·益稷》所載十二章服(圖3):“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繡,以五彩彰施於五色作服。”十二章紋遂成為歷代帝王上衣下裳的服章制度。
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衣裳”遂成為服裝的通稱。衣袖有大小,衣長出現長大寬博式樣,衣領多作矩式曲折直下,具有承上啓下的特色。腹前的斧形韋鞸,用皮革塗朱作成,另有一種用絲綢繪繡花紋的叫“紱”或“赤芾”,後世統稱之為“蔽膝”,成為特別身份的象徵。
服裝的發展沿革與社會制度密切相關,材料的講究、數量的增多、服用的普遍程度又與社會生產相適應。在商代能穿絲綢衣服的,可能還是少數。到西周,各地大小邦國封君的穿衣打扮都有了種種排場。一般平民只能穿本色麻、葛布衣或粗毛布衣,窮極的只好穿草編的“牛衣”(蓑衣)。

中國服飾史春秋戰國

中國服飾史 中國服飾史
(公元前770~前221)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五霸七雄等諸侯國各自為政,一方面競相發展生產,注重商品流通,一方面兼併弱小,掠奪土地和財富。特別是對大量技術工匠的擄掠佔有和鐵工具的推廣應用,促進了各種手工業的交流提高。各方面競爭的成就對紡織材料、服裝剪裁工藝和裝飾藝術,也無不發生重大影響,從而形成了百花齊放的服飾局面和推陳出新的深衣服式。 春秋戰國時期織繡工藝的巨大進步,使服飾材料日益精細,品種名目日見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錦,山東齊魯的冰紈、綺、縞、文繡,風行全國,比普通絹帛的價格超出20多倍。南方生產的細麻布,北方生產的毛布、氈裘,楚國的大花紋刺繡、通幅大花紋織錦,無不精美絕倫。同時,周代往日“珠玉錦繡不鬻於市”的法規已被突破,這就促進了工藝的傳播,使多樣、精美的衣着服飾脱穎而出。
春秋戰國時期,不僅王侯本人一身華服,即便從臣客卿也是足飾珠璣,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貴重。
古人佩玉,尊卑有度,並賦以人格象徵,所以“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影響所及,上層人士不論男女,都須佩帶幾件或成組列的美麗雕玉。劍,是當時的新兵器,貴族為示勇武兼用自衞,又必佩帶一把鑲金嵌玉的寶劍。腰間革帶還流行各種帶鈎,彼此爭巧,以至“賓客滿堂視鈎各異”。男女的帽,更引人注目,精緻的用薄如蟬翼的輕紗,貴重的用黃金珠玉;形狀有的如覆杯上聳,詩人屈原形容這種高冠“切雲之崔嵬”。鞋,多用小鹿皮製作,或用絲縷、細草編成;南方多雨,還有通體塗漆,再用錦、絛飾面,底部有防滑齒結的漆履。冬天皮衣極重白狐裘,價值千金。女子愛用毛皮鑲在袖口衣緣作出鋒,還有半截式露指的薄質錦繡手套,無不異常美觀。
春秋戰國學術界“百家爭鳴”的空氣對當時文化學術發展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也促進了精美服飾的流行。
中國服飾史 中國服飾史
春秋戰國時期的衣着,上層人物的寬博、下層社會的窄小,已趨迥然。深衣(圖4)有將身體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階層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於春秋戰國之交。其形制在《禮記·深衣》有詳盡的記載,後世注家學者也有較多的研究。從馬山楚墓出土實物觀察,深衣是把以前各自獨立的上衣、下裳合二為一,卻又保持一分為二的界線,故上下不通縫、不通幅。最智巧的設計,是在兩腋下腰縫與袖縫交界處各嵌入一片矩形面料,據研究可能就是《禮記》提到的“續衽鈎邊”的“衽”,其作用能使平面剪裁立體化,可以完美地表現人的體形,兩袖也獲得更大的展轉運肘功能。所以古人稱道深衣“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認為是一種完善服裝。
中國服飾史 中國服飾史
據記載,深衣有4種不同名稱:深衣、長衣、麻衣、中衣。從出土文物看,春秋戰國時衣裳連屬的服裝較多,用處也廣,有些可以看作深衣的變式。①河南信陽楚墓出土有木俑,袖口寬大下垂及膝,顯得莊重,可能屬於特定禮服類。②傳河南洛陽金村韓墓出土有二舞女玉佩(圖5),穿曲裾衣,揚起一袖,腰身極細,垂髮齊肩略上卷,大致是後來《史記》所説燕趙佳妙女子“揳鳴琴,躡利屣,遊媚公卿間”的典型裝束。③湖南長沙仰天湖楚墓出土有彩繪木俑,着交領斜襟(曲裾)長衣和直襟(直裾)齊足長衣,其剪裁縫紉技巧考究,凡關係到人體活動較大部位多斜向開料,既便於活動,又能顯示體態的美,是深衣在春秋戰國末期的一種變化形式,曾是婦女的時裝,對男裝也有相當影響。 至於湖北江陵馬山楚墓出土有直領對襟的短袖“?衣”,樣子和現代的女式短大衣差不多,到漢代也還流行。山西長子縣和河北易縣出土有木俑、青銅燭奴,着上下通裁通縫、兩側開衩很高的長衣,則與深衣剪裁製度全然不同,它自成體系,應是後世沿用數千年不廢“袍”服的前身。
春秋戰國時期的衣服款式空前豐富多樣。樂人有戴風兜帽的,舞人有長及數尺的袖子,獵人衣褲多扎得緊緊的,有人還常戴鴟角或鵲尾冠、穿小袖長裙衣和斜露襞褶的下裳。這些都與多彩的社會生活相關。

中國服飾史秦漢

中國服飾 中國服飾
(公元前221~公元220) 秦統一中國後,進行了許多重大的改革。漢代政權鞏固,經濟發展,中國封建社會達到成熟期。出土文物反映,這一時期的衣料又較春秋戰國時期豐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展。特別在漢代,隨着輿服制度的建立,服飾的官階等級區別也更加嚴格。 錦繡衣料  秦漢服裝面料仍重錦繡。繡紋多有山雲鳥獸或藤蔓植物花樣,織錦有各種複雜的幾何菱紋,以及織有文字的“登高明望四海”、“延年益壽”等通幅花紋。此外,繪花和印花織物、硃砂着色織物、超級細薄織物,在河北滿城漢墓、長沙馬王堆漢墓、廣州南越王墓等處都有實物出土,不僅種類多、式樣齊,紡織技術也達到很高水平。漢代法律規定,農民只許穿本色麻布衣,西漢後期允許服用青、綠色。但由於商業發展,許多禁令早為商人打破,帝王穿用的精美錦繡,商人卻用來被飾牆壁。《漢書》提到,被買賣的奴婢也穿鑲花邊的絲履,滿頭金珠花釵,這與椎髻、穿短衣褲的農民,形成鮮明對照。
中國服飾 中國服飾
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張騫奉命兩次出使西域,開闢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陸路通道,成千上萬匹絲綢源源外運,歷魏晉隋唐,迄未中斷,史稱“絲綢之路”。於是,中華服飾文化傳往世界。
衣服制式  自秦而漢,深衣有了一些發展和變化。從東漢社會上層來看,通裁的袍服轉入制度化。
中國服飾史 中國服飾史
秦初曾“兼收六國車旗服御”,所以服制大致本於戰國。從陝西臨潼出土的兵馬俑銅車馬女坐俑等文物中,可以得出秦代服制的基本印象。軍服和勞動者衣裝形制與戰國時無大差別。男女服都是交領、右衽、衣袖窄小,衣緣及腰帶多為彩織裝飾,花紋精緻。兵士衣長齊膝,左右兩襟為對稱直裾式,皆可掩玉背側,兩襟下角如燕尾,保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與《禮記》敍述深衣的通用性相吻合;衣外着甲,下着褲,足穿麻履或革履(齊頭方口較多見);頭髻處理繁細複雜,束髻上聳而多偏右,亦有着冠子的,應為皮弁之制。軍裝衣甲有騎兵、步兵和車御服用等類型。
中國服飾史 中國服飾史
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不論單、綿,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縫連為一體,上下依舊不通縫、不通幅:外衣裏面都有中衣及內衣,其領袖緣一併顯露在外,成為定型化套裝。下着緊口大褲,保持“褒衣大袑”風格。足下為歧頭履。腰間束帶。西漢時典型的深衣有:①女衣,以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實物最為精美。有直裾(直襟)和曲裾(三角斜襟式)兩種(圖6),剪裁已不同於戰國深衣。曲裾式下裳部分面積加大,而且與領、袖、襟緣一同作斜幅縫紉。穿上身,靜立時衣面懸垂自然貼體,走動時則裙裳部分膨大如傘,不束縛腳步。這種斜領連襟合成鋭角的曲裾衣,即是揚雄《方言》所説“繞衿裙”,是戰國深衣的變例,成為當時婦女的一種時裝,流行很廣。②男衣,以湖北江陵鳳凰山西漢墓的出土實物及木俑衣着較為典型。外衣領口展寬至肩部,右衽直裾,前襟下垂及地,為便於活動,後襟自膝彎以下作梯形挖缺,使兩側襟成燕尾狀。 服飾等級  秦代服制,服色尚黑,囚徒穿赭色衣。漢代有了輿服制度。史書列有皇帝與羣臣的禮服、朝服、常服等20餘種;出土文物所反映的,則多是平時生活或一般人及奴僕的衣着情況。將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結合觀察,服飾上的等級差別已十分明顯。主要表現在:①冠服在因襲舊制的基礎上,發展成為區分等級的基本標識。如冕冠,是古來帝王臣僚的冕服長冠,以竹為胎骨,外用漆紗糊制,長7寸,寬3寸,形如鵲尾,故俗稱“鵲尾冠”,是楚國舊有形式,西漢時被定為公乘以上官員的祭服。漆紗冠,多為武士所戴,此後到南北朝流行600餘年,基本制度延續到明代不變。而一般男子則平時冠巾約發且不裹額,或只是束髮加笄。至東漢,情況略有變化,矮筒狀平巾幘,不分貴賤,一律使用;平巾幘上加梁(前高後低中空如橋)的梁冠,以及平巾幘上加漆紗冠,也成為定製(圖7)。② 佩綬制度確立為區分官階的標識。秦漢開始,春秋戰國時期的佩飾得到發展,產生佩掛組綬的禮俗。凡有官爵的人,還得把一條長度逾丈的經編帶狀織物摺疊起來掛在腰後,名之為“綬”。綬以顏色、長短和頭緒分等級,自東漢至明代因循相襲。

中國服飾史魏晉南北朝

(220~581)  魏晉南北朝時期,300餘年戰亂不息,社會動盪。由於政權更迭、民族交流等原因,服飾在改易中得到發展。
中國服飾 中國服飾
魏晉時期,這一時期的服飾特點主要是自然灑脱、清秀空疏。後來原有的深衣形制在民間日益消亡,用巾帛裹頭是這個時期的主要首服。較為流行的是一種在小冠上加籠巾的籠冠。漢族男子的服裝主要是袖口寬大,不受衣袪約束的衫。漢族婦女服裝初秦漢舊制,後有所變化;衣衫多為對襟,下着長裙,腰束帛帶,流行假髻
中國服飾史 中國服飾史
南北朝時,服飾也因而改易發展。袴褶的上衣短身大袖或小袖;下衣喇叭褲,有的在膝彎處用長帶系扎,名為縛袴。這種服裝源出軍中,服無定色,外面還可以服?襠衫(一種背心)。河南鄧縣學莊出土磚刻人物穿的,正是齊梁間有代表性的流行袴褶。②女子衣着“上儉下豐”。髦以假髮相襯,西晉作十字式大髻;東晉則做成兩鬢抱面遮蔽眉額形狀,緩鬢傾鬢以為盛飾;東晉末至齊、梁間改為束髮上聳成雙環。衣着為襦裙套裝,原始於漢代,晉代時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寬大的特色(圖8 )。③足穿笏頭履、高齒屐(一種漆畫木屐),流行一時。

中國服飾史隋唐

中國服飾 中國服飾
(581~907)  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而統一,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漢服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
中國服飾 中國服飾
絲綢工藝  隋唐社會中上層和殷實之家做衣服多用絲綢,並經多種工藝處理。①彩錦,是五色俱備織成種種花紋的絲綢。最常見的是成都小團窠錦,常用作半臂和衣領邊緣服飾。②特種宮錦,花紋有對雉、鬥羊、翔鳳、遊鱗之狀,章彩華麗。有彩綾,或本色花或兩色花,用於官服,有鸞銜長綬、雁銜威儀、俊鶻銜花等名目;此外還有孔雀羅樗蒲綾、鏡花綾和織造精美的遼綾等。③刺繡,有五色彩繡和金銀線繡。另外還有堆綾、貼絹法,温庭筠詞“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即指此法。④泥金銀繪畫,即用金粉銀粉畫在衣裙材料上。舞女衣裙用繡畫加工較多。⑤印染花紋,分多色套染和單色染。簡單花紋有“魚子纈”,只作方框形小點子,或作梅花、柿蒂、方勝、網格花紋,多屬撮暈絞纈(扎染)類,相當費工。大花五彩多層蠟染、板印,色彩絢麗爛漫,亦稱夾纈或撮暈錦,多對薄質紗羅加工,爭奇鬥勝,使衣着、披帛式樣不斷翻新。相對貧困的平民百姓雖然也可以用普通的素色絲綢,但麻布類織物仍然是他們主要的衣服材料。
男子冠服  隋唐時期男子冠服特點主要是上層人物穿長袍,官員戴幞頭,百姓着短衫。直到五代,變化不大。
中國服飾 中國服飾
隨着國家的統一,隋唐朝廷都曾參照前朝舊制,改革輿服制度,規定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顏色來區分等級,用花紋表示官階。隋代朝服尚赤,戎服尚黃,常服雜色。唐代以柘黃色為最高貴,紅紫藍綠、黑褐等而下之,白色則沒有地位。男子官服,一般是頭戴烏紗幞頭;身穿圓領窄袖袍衫,衣長在膝下踝上,齊膝處設一道界線,稱為橫襴,略存深衣舊跡;腰繫紅鞓帶,足登烏皮六合靴。從皇帝到官吏,樣式幾乎相同,差別只在於材料、顏色和皮帶頭的裝飾。無官的地主階級隱士、野老,則喜穿高領寬緣直裰,表示承襲儒者寬袍大袖的深衣古制。普通百姓只能穿開衩到腰際的齊膝短衫和褲,不許用鮮明色彩。差役僕伕多帶尖錐帽,穿麻練鞋,做事行路還須把衣角撩起紮在腰間。腳上只限穿編結的線鞋或草鞋
幞頭之製出於北齊,隋唐之初逐步定型。這是一種用黑色紗羅做的軟胎帽(一度用木胎),裹在髮髻的後部,稍稍突起並微微前傾;帽帶兩條繫於帽頂前部,兩條垂於頸後,或長或短,式樣有三五種,初尚平頭小樣,而後漸高。唐開元年間玄宗賜臣下“內樣巾長腳羅幞頭”,可知長腳式先出宮中,後垂的兩條帶子或下垂或上舉,或斜聳一旁或交叉在後,帶形初如梭子,繼為腰圓式,中施絲絃為骨。到五代時這兩條帶子平直分向兩邊,“軟腳”變成了“硬翅”,終於形成宋代的展翅漆紗幞頭,俗稱烏紗帽。
女裝  隋唐女裝富有時裝性,往往由爭奇的宮廷婦女服裝發展到民間,被紛紛效尤。
中國服飾 中國服飾
隋唐時期最時興的漢服形制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長裙,裙腰以綢帶高系,幾乎及腋下。這種始於漢代的套裝,在魏晉時期裙腰日高,上衣日短,衣袖日窄;後來又走向另一極端,衣袖加闊到二三尺。隋統一後,上襦又時興小袖,影響所及,貴族婦女內穿大袖衣,外面再披一件小袖衣,名披襖子。講究的用金縷蹙繡,聽任小袖下垂以為美,竟成一時風尚。唐代長期穿用小袖短襦和曳地長裙,但盛唐以後,貴族婦女衣着又轉向闊大拖沓,衣袖竟大過4尺,長裙拖地4~5寸,不得不用法令加以限制。一般婦女穿青碧纈(印花或染花織物),着平頭小花草履。
隋唐女子好打扮。從宮廷傳開的“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因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半臂歷久不衰,後來男子也有穿着的。當時還流行長巾子,系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名曰披帛。
中國服飾 中國服飾
唐代漢族婦女的髮飾多種多樣,各有專名。早期高聳輕俊,後期流行用假髮做義髻,便顯得蓬鬆。女鞋一般是花鞋,有平頭、高頭之分,多用錦繡織物、彩帛、皮革做成。線鞋則用綵線或麻線編結而成。鞋的名目有彩帛縵成履、吳越高頭草履重台履、金薄重台履,官服中則有高牆履等。
唐初,婦女騎馬出行必用一種大紗帽隱蔽全身,叫作冪?,後來發展成帷帽,帽形如斗笠,周圍垂網簾至頸,或空出前部,靚妝露面(圖9)。中國南方農村婦女仍有類似的遮陽帽。盛唐以後,帷帽廢除,但都市婦女還有將部分紗羅貼在前額作為裝飾的,名為透額羅。

中國服飾史宋元

中國服飾 中國服飾
宋代政權建立,宋朝是中國歷史商品經濟文化教育、文學、科學創新極其高度繁榮的時代,鹹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
博士聶崇義於建隆二年(961)上《三禮圖》(圖10 ),奏請重新制訂了服制。此後100多年間,又幾度加以完善,且對民間多有禁例,“衣服遞有等級,不敢略相陵躐”。然而由於宋代政治、經濟等因素影響,“衣服之章,上下混淆”,南宋時已不可遏制。社會上層衣服算是符合常規的,大致有官服、便服、遺老服等三式。
中國服飾 中國服飾
宋初統一南方過程中,從長江流域後蜀南唐、吳越得到錦繡彩帛達幾百萬匹。為示威天下,趙匡胤把2萬多人的儀仗隊用織繡印染的各種絲綢裝扮起來,名作“繡衣鹵簿”,還繪有圖卷,保留下許多宋代官服制度的重要資料。宋代官服面料以羅為主,江浙地區每年上貢花、素羅即達數十萬匹;高級絲織物還有緊絲、透背、隔織、綾、錦、綺、縠、纈、絹等。政府又因五代舊制,每年照例要贈送親貴大臣錦緞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於晚唐的大袖長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烏紗帽,名直腳幞頭,君臣通服,成為定製。差吏男僕則按規定戴兩翅向後上方彎曲的曲翅幞頭。宋代官服又沿襲唐代章服的佩魚制度,有資格穿紫、緋色公服的官員都須在腰間佩掛“魚袋”,袋內裝有金、銀、銅製成的魚,以區別官品。“方心曲領”也是朝服的特徵,即朝服項間套上圓下方的飾物。
宋代官員公服、制服之外的日常便服,主要是小袖圓領衫和帽帶下垂的軟翅幞頭,依然唐式,腳下卻改着更平時起居的便鞋
宋代遺老的代表性服飾為合領(交領)大袖的寬身袍衫、東坡巾。袍用深色材料緣邊,以存古風。東坡巾為方筒狀高巾子,相傳為大文學家蘇東坡創制,實為古代幅巾的復興;明代的老年士紳還常戴用。
勞動人民的衣着變得更短,原因是生產雖有發展,生活卻益加貧困。農民和漁夫因而開始被稱作"短衣漢子"。
中國服飾 中國服飾
宋代服制的興廢,多與時裝的流行有關。從《清明上河圖》看,上層人物多穿齊整的袍衫,長可掩足;平民大眾則捋袖敞襟、以便活動。許多服飾在款式,色彩及圖案上反映着宋人的崇尚。女裝不同於唐風而講究瘦長,以顯苗條;新式的旋襖胡服等,新穎、大方、素雅。除官員的公服以外,民間一般服裝更多地使用複雜而調和的色彩。一般貴族和官僚婦女,衣着雖不及唐時華麗,卻配色大膽,已打破唐代以青、碧、紅、藍為主色的習慣;由於清明掃墓必穿白色衣裙,又流行“孝裝”,以一身縞素為美。當時衣帽材料始用纈帛(印花絲綢)、銷金(加入金線編織的絲織品),花紋突破了唐代對稱圖案,生色折枝花尤為時尚。這些服飾新風格,常常一面被百官服、命婦服引用,又一面對庶人服、商賈服禁用。南宋末年,表明社會進步的時裝被稱為“奇巾異服”,卻又不斷鬥美夸麗。
中國服飾 中國服飾
宋時裝大體有兩類:①傳統服裝的繼承和發展。以旋襖最有代表性,流行也最廣泛。其款式與唐代齊膝短大衣式相近。其特色:一是直領,鑲一道花邊叫“領抹”,多用捻金線彩繡四季翻新花樣,謂之“一年景”,繡作者皆出諸寺師姑之手,且設有專市佔定東京大相國寺兩廊交易;二是對襟,無紐常敞(故又稱不對襟),任其露出腰腹圍(尚鵝黃色,稱腰上黃);三是小袖,袖口及腕縮緊,不同於背子(背心)或半臂(半袖)。
宋代民間首服也有種種流行。男子流行幞頭、幅巾,女子則流行花冠和蓋頭。婦女髮式和花冠,是當時對美追求的重點,最能表現宋代裝束的變化。唐及五代的女子花冠已日趨危巧,宋代花冠再加發展變化,通常以花鳥狀簪釵梳篦插於髮髻之上,無奇不有。簡單的,頭髮做成玉蘭花苞式;複雜的,有飛鬟危巧的尖新式、如鳥張翼式,甚至重疊堆砌如一花塔。後一種大概是仿照當時特種牡丹花“重樓子”,用羅帛製作加於高髻之上,後來竟高過3尺,所用角梳也大過1尺2寸。高髻險裝風氣日盛,不得不用法律限制尺寸,但上行下效,禁令也無濟於事,必待新花樣出現成風,才能轉移先前的愛好。至於后妃公主的鳳冠,講究用金翠珠玉作種種花樣,有的用掐絲法表現一大羣仙女隨西王母蟠桃宴故事,名“王母隊”,等於把一台樂舞模型安放在頭頂,後面還附有兩個翹膀,下垂肩際,這種帽子叫等肩冠。還有蓋頭,是士大夫女眷出門必帶之物,以巾蒙首,稱冪首巾,南宋尤盛,因朱熹提倡,後人稱“文公兜”;婚禮用銷金蓋頭。
元代服飾  元代於延祐元年(1314)參酌古今蒙漢服制,對上下官民服色等作了統一規定。漢官服式仍多為唐式圓領衣和幞頭。蒙古族官員則穿合領衣,戴四方瓦楞帽;中下層為便於馬上馳騁,最時興腰間多褶的辮線襖子(圓領緊袖袍,寬下襬、折褶、有辮線圍腰)、戴笠子帽。
元代長衣通名為袍,其式樣在北方男女區別並不大,但材料精粗貴賤,卻差別懸殊。高級大官服多采用鮮明紅彩織金錦,且沿襲金制從花朵大小定品級高低,下級辦事人只許用檀褐色羅絹。平民一般禁止用龍鳳紋樣和金、彩,只許用暗色紵絲。至元二十二年還令“凡樂人、娼妓、賣酒的、當差的,不許穿好顏色衣”。由於禁令限制,反而促使勞動人民因地取材創造了種種不同的褐色,多達四五十種名目,後來還影響到帝王衣着破例採用褐色。
髮式,漢族男性變化不多,北方的漢族女性較前簡化。蒙古族男性則把頂發從額前垂下一小綹或留作桃形,餘發編成大環或麻花狀,垂在耳邊,帝王也不例外;女性多挽髮髻,貴族加戴姑姑冠(罟罟冠),高到二三尺(圖11)。帝王尤喜愛各式帽,俱用精美珍貴材料做成,綴珠玉以示尊貴。
中國服飾 中國服飾
元代紡織物納石矢金錦、渾金搭子、金段子、兜羅錦、三稜羅、大綾、小綾、南絹、北絹、木錦布、番錦布……種種名目。元代每年舉行10餘次大朝會,屆時萬千官員穿同一顏色、式樣並加飾納石矢金錦珠寶的高級禮服,稱作質孫服,糜費為歷朝少有。這種服式到明代卻被用作差役服裝。前一代的華服變成後一代的賤服,歷史上並不罕見,是改朝換代影響服飾變化的一種必然現象。元代的服裝制度與遼金相似。
元代是由蒙古人統治,所以元代的服飾也比較特別。蒙古人多把額上的頭髮弄成一小綹,像個桃子,其他的就編成兩條辮子,再繞成兩個大環垂在耳朵後面,頭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質孫服」是較短的長袍,比較緊、比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這種衣服很方便上馬下馬。
元代的貴族婦女,常戴着一頂高高長長,看起來很奇怪的帽子,這種帽子叫做「罟罟冠」。她們穿的袍子,寬大而且長,走起路來很不方便,常常要兩個婢女在後面幫她們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婦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2] 

中國服飾史明清

中國服飾 中國服飾
(1368~1911)  明清兩代的服飾面貌有較大差異。明代以漢族傳統服裝為主體,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大流。而兩代上下層社會的服飾均有明顯等級。
明代服飾  明代政權建立後,曾力圖消除元代蒙古族服制對漢族的影響,“悉命復衣冠如唐制”明太祖朱元璋根據漢族的傳統,“上承周漢,下取唐宋”,重新制定了服飾制度。洪武二十六年(1393)才確定了許多主要服飾。由於明代政府非常重視農業,推廣植棉,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的衣着也得到了改善。
漢服襖裙 漢服襖裙
中後期更出現了前代未見的形制款式如立領,以及於一件衣服的顯眼處大量使用鈕釦。至清朝期間逐漸被禁止,但仍有少數款式和特徵流傳至今。
上層社會官服是權力的象徵,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自唐宋以降,龍袍和黃色就為王室所專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為正色,又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廢除不用;樣式近似唐代圓領服而尺寸寬大,盤領右衽,兩側各多出一塊,稱“襬”(擺);衣料多用紵絲或紗、羅、絹,但顏色、花紋有別。最有特色的是用“補子”表示品級。補子是一塊約40~50cm見方的綢料,織繡上不同紋樣,再縫綴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補子用鳥,武官用走獸,各分九等(圖12)。平常穿的圓領袍衫則憑衣服長短和袖子大小區分身份,長大者為尊。
中國服飾 中國服飾
明代官員的主要首服沿襲宋元幞頭而稍有不同。皇帝戴烏紗折上巾帽翅自後部向上豎起。官員朝服戴展翅漆紗幞頭,帽翅長達1尺2寸;常服烏紗帽。入冬以後,皇帝還賜給百官毛皮暖耳,很象後世的耳套,平民不準使用;同時有披肩、圍脖等禦寒用品。受到誥封的官員妻、母,也有以紋、飾區別等級的紅色大袖禮服和各式霞帔。此外,上層婦女中已着用高跟鞋,並有裏高底、外高底之分。
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襲了舊傳統,且品種十分豐富。當時出現一種長身背心,狀似士兵的罩甲,故名馬甲,在青年婦女中尤為流行(圖13)。服飾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綠、桃紅等色,不得用大紅、鴉青、黃等色,以免與官服正色相混;勞動大眾只許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來舊樣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親自制訂兩種,頒行全國,士庶通用。一種是方桶狀黑漆紗帽,稱四方平定巾;一種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稱六合一統帽,取意四海昇平、天下歸一。後者留傳下來,俗稱瓜皮帽,系用黑色絨、緞等製成。
清代服飾  清取代明朝,即以暴力手段推行剃髮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髮挽髻,着寬鬆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剃髮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
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馬褂為加於袍的外褂,因起源於騎馬短衣而得名,特點是前後開衩、當胸釘石青補子一方(親王、郡王用圓補)。補子的鳥獸紋樣和等級順序與明朝大同小異。清代官帽與前朝絕然不同,凡軍士、差役以上軍政人員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緯帽,按冬夏季節有暖帽涼帽之分,還視品級高低安上不同顏色、質料的“頂子”,帽後拖一束孔雀翎。翎稱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圓斑),並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眼多者為貴,只有親王或功勳卓著的大臣才被賞戴。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影響所及,其他顏色的馬褂遂在官員士紳中逐漸流行,成為一般的禮服(圖14)。四、五品以上官員還項掛朝珠,用各種貴重珠寶、香木製成,構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
絲紡繡染及各種手工專業的進步,為清代服飾品種的豐富創造了條件,形成了炫耀財勢的繁瑣裝飾重於藝術表現的特點。按規定,綾羅綢緞此時已不再是官僚富户的專用品。
清代一般男子服飾有所謂京樣高領長衫,腰身、袖管窄小,外套短褂、坎肩(背心),頭戴瓜皮小帽,手持“京八寸”小煙管,腰帶上掛滿刺繡精美的荷包、扇袋、香囊等飾物,可算是時髦打扮,北京一帶尤盛。很多地主、商人就如此裝束。
清代女裝,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1662~1735)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或達1尺多,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着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多至十幾道,有“七姐妹”、“十三太保”、“十八鑲緄”諸名,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滿族婦女着“旗裝”(圖15),梳旗髻(俗稱兩把頭),穿“花盆底”旗鞋。至於後世流傳的所謂旗袍,長期主要用於宮廷和王室。

中國服飾史近現代

(1912年以來) 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中華民族的服飾進入了新時代。
在此之前,改良主義者康有為於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宣統初年,曾上書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國留學生也剪去辮子,改穿西裝。1912年,民國政府首先頒行《剪辮通令》,隨後參照西洋諸國服飾制度發佈《服制條例》;20年代末,政府又頒《服制條例》,主要規定男女禮服和公務人員制服。隨着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沖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①男裝: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頭戴氈帽斗笠,腳着自家縫納的布鞋。②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百廢待舉,人民致力國家建設,服飾崇向簡樸實用。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