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巾子

鎖定
巾子是指用苧葛、藤草、篾竹或馬尾在桐木模具上編織的幞頭內襯,上漆後用來罩住髮髻。古人束髮後,先戴上巾子,再以幅巾裹頭,後面兩角朝前包抄繫結於額頂,前面兩角繞至腦後縛結下垂。 [1]  傳世文物有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實物。浙江慶元縣巾子峯,壯如巾子。台州古城裏有巾子山,相傳皇華真人得道昇天,墜下,遂有此山。 [2]  隋煬帝令女子戴幞頭巾子幗,後世有䯼髻(髟狄)。
中文名
巾子
外文名
Jinzi

巾子涵義

巾子使用方法
巾子使用方法(5張)
巾子是幞頭下的帽襯。
周武帝幅巾為四腳幞頭,武德以來,始加巾子。 [3] 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五“幞頭之下別施巾;象古冠下之幘也。巾子制頂皆方平,仗內即頭小而圓鋭,謂之內樣。”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一“巾子裹於幞頭之內。”《法門寺衣物帳》中有“花羅夾幞頭五十頂,巾子五十枚”。唐王梵志有詩云貧窮田舍漢“幞頭巾子露”,則是形容其幞頭破敗,露出內襯之巾子。
英王踣樣巾 英王踣樣巾
初唐幞頭巾子較低,頂部多呈平型,即為“平頭小樣”巾子。以後巾子漸漸增高,陸續出現“英王踣樣”巾子、“官樣”巾子、“開元內樣”巾子等。《舊唐書·輿服志》提到唐高祖武德時期流行的是“平頭小樣巾”,以後幞頭造型逐漸誇張,武則天賜給當朝貴臣的是“高頭巾子”,又稱為“武家諸王樣”。唐中宗賜給百官的“英王踣樣巾”就更誇張了,高踣而前傾,這種式樣與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所用巾子“魏王踣”相似。唐玄宗開元十九年賜供奉官及諸司長官的羅頭巾及官樣巾子,又稱“官樣圓頭巾子”。這些幞頭式樣,在出土唐代陶俑和人物畫中都可找到。如西安的李壽墓壁畫(貞觀四年)、咸陽出土的底張灣獨孤開遠墓陶俑的幞頭(貞觀十六年),頂部都較低矮,裏面襯的可能就是平頭小樣巾;禮泉馬寨村鄭仁泰墓(麟德元年),以及西安羊頭鎮李爽墓(總章元年)出土陶俑的幞頭頂部都增高,應該是襯了高頭巾子。 [4] 
浙江慶元巾子峯森林公園巾子祥雲 浙江慶元巾子峯森林公園巾子祥雲
福建武夷山——浙江雁蕩山兩大跨省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間核心地帶有省級森林公園巾子峯,內有麗水十大峽谷之一的“千崗峽”,有“濛洲八景”之一的“巾子祥雲”。 [5] 

巾子製作工藝

韓國平頭巾子編織 韓國平頭巾子編織
桄榔樹葉下有須如粗馬尾廣人採之以織巾子。其須尤宜鹹水浸漬,即粗脹而韌。 [6] 桐木為胎編織而成,內外皆漆。 [7]  可能是以絲葛、皮革等織成,再經特別的塗漆處理,滿布菱格,格眼方正。簪子可通過兩側特製的相對孔眼,把巾子固定在髮髻上。巾子為唐人貴賤通服。使用的方法是先把頭髮束至頂部成髻,將巾子罩在髮髻上,插,外裹幞頭。 吐魯番市阿斯塔那176號墓出土文物詳細數據: 高11釐米,寬12釐米。 [8] 

巾子發展歷史

歷史上的各色巾子
歷史上的各色巾子(12張)
漢以來盛行用幅巾裹發。隋文帝時文官已有平頭小樣巾;大業十年(614)丞相牛弘又上議請着巾子,以桐木為墊。唐武德初,亦有平頭小樣巾子;武后也常以絲葛巾子賞賜百官。參閲五代後蜀馬鑑《續事始·巾子(説郛)》、《新唐書·車服志》。
宋代巾子逐步被幞頭帽子取代,在幞頭底下或可不襯巾子。 [9]  《宋史·輿服志》説:“國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腳,乘輿或服折上焉。其初以藤織草巾子為裏,紗為表,而塗以漆。後唯以漆為堅,去其藤裏。前為一折。平施兩腳,以鐵為之。”又規定“幞頭巾子,自今高不過二寸五分。” [10] 
明黃一正《事物紺珠》説:“國朝堂帽象唐巾,制用硬盔,鐵線為硬展腳。列職朝堂之上乃敢用,俗直曰紗帽。”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三説:“今之紗帽……謂之堂帽,對私小而言,非唐帽也。”

巾子傳播

在唐朝,起源於我國隋唐的巾子,被傳播到了日本和朝鮮半島。巾子在兩地發生了一定的形制演變,成為了日本、朝鮮和韓國傳統服飾體系的一部分。
在朝鮮語中,巾子被稱為“唐巾”(탕건),意思是從唐國而來的巾。 [12]  在日語中,巾子被稱為“巾子”(こじ或こんじ)。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