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幞頭

(包裹頭部的紗羅軟巾)

鎖定
幞(fú)頭,又名折上巾、軟裹,是一種包裹頭部的紗羅軟巾,起始於漢代。因幞頭所用紗羅通常為青黑色,也稱“烏紗”,俗稱為“烏紗帽 [1] 
幞頭因穿着便利富有變化而深受宮廷內外、社會各階層歡迎,成為百官士庶的常服。其形制變化與發展體現了官員服飾等級性和實用性博弈交融的特性,同時反映了民族融合、文明交匯的歷史現實。幞頭脱戴方便,華貴中顯得活潑,是漢民族服飾的一顆璀璨明珠,沿襲的時間長達一千餘年,雖然已經退出歷史舞台,但睹物懷古,幞頭仍能喚起人們內心深處依依不捨的歷史情結 [1] 
中文名
幞頭
別    名
烏紗
俗    稱
烏紗帽
起源時期
漢代
起源國家
中國

幞頭起源發展

幞頭起始於漢代,當時叫幅巾,還不叫幞頭。最初為一塊方形的頭巾,長寬與布幅相等。漢民族有蓄髮的習慣,古代漢族男子為了方便勞作,常用一塊布帛從前向後裹住頭髮,並在腦後打結固定。幅巾產生之後最先在平民階層盛行,東漢起幞頭逐漸成為各階層通用的服飾品。
隋初幞頭多為軟裹軟腳,以一塊全幅黑色羅帕向後包裹髮髻,形象上較矮平,形制簡單。幞頭的“腳”即指繫於腦後兩根帶子的剩餘部分。軟裹與軟腳指幞頭主體和幞頭腳內無硬質支撐物,即為織物包裹髮髻後的自然狀態;與之相對的硬裹與硬腳為幞頭主體和幞頭腳內增加了竹、木、金屬等硬質材料,使幞頭外形更加硬挺。在隋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幞頭內增加了桐木骨架,作為幞頭下的襯墊之物罩在髮髻上,使其頂部高起,外形更加挺拔,當時稱這種幞頭的內架為“巾子”,也稱為“山子”。隋末至初唐是幞頭走向流行的重要時期。唐初多沿襲前朝舊制,李世民採納了大臣馬周的建議,令幞頭在全國範圍內通行。當時很盛行軟裹軟腳幞頭。幞頭頂部突起不明顯,但較北周、隋代的幞頭,初唐時期更具幞頭之形。初唐時期,幞頭腳均以輕薄柔軟的紗羅製成,故統稱軟腳幞頭。初唐至中唐的幞頭種類多樣且形態各異,幞頭頂部和兩腳的變化豐富,但大多為軟裹軟腳。初唐後垂於腦後的兩腳逐漸加長,稱為長腳羅幞頭。長腳樣式原出自宮廷,多為皇帝賞賜。中唐時兩腳漸短,有的還將兩腳反曲朝上,稱為翹腳幞頭或朝天腳幞頭;也有的將幞頭腳插入腦後的結內,從側面露出兩角,用以裝飾。隨着幞頭的廣泛流行,唐初內襯的硬質巾子大興,材質以桐木和藤草為主,表面裹以紗羅。中唐時期,裹在硬質巾子上的布帛沒有固定,每次穿戴時需重新裹系。中唐時期還出現了一種硬裹硬腳幞頭,不用裹系,穿脱方便,與同期軟裹幞頭的形制相似,頂部呈圓形,腦後兩腳呈“一”字或“八”字型展開,相比之後五代和宋代盛行的幞頭而言略小,屬於承前啓後的樣式。晚唐及其之後的硬裹硬腳幞頭晚唐時期,盛行硬裹硬腳幞頭,即將布帛等織物固定在巾子上,並在幞頭腳中加入了鐵絲、銅絲、竹絲作為骨架,使兩腳上翹猶如一對硬翅,也稱“翹腳幞頭”。相比軟腳幞頭,硬腳幞頭更加挺拔有型,為使幞頭的表面更美觀,人們還在巾子外的織物上塗漆,使其更為堅硬。後來內襯的巾子逐漸消失,僅剩外部漆殼,幞頭額前打結的兩腳多用於裝飾或棄之不用。這種變革使幞頭的結構發生了巨大改變,也使其穿脱更加方便,此類幞頭的形制也在宋代得以延續和發展。硬裹硬腳幞頭的出現使幞頭結構更加傾向於冠類首服,幞頭的兩腳開始從最初的實用功能向裝飾功能轉變,並對幞頭的穿戴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
五代時期,幞頭的樣式多為直腳、交腳、曲腳、翹腳、朝天腳等。直腳又名平腳或展腳,即幞頭的兩腳平直向外伸展。五代時,君臣就開始戴直腳幞頭,翹腳與垂腳形式的幞頭在晚唐和五代時期同時存在。宋代幞頭花樣繁多,如交腳幞頭、曲腳幞頭、高腳幞頭、宮花幞頭、牛耳幞頭、玉梅雪柳鬧鵝幞頭、銀葉弓腳幞頭、曲腳向後指天幞頭等。材質上內襯木骨,表面為紗質,外面塗漆,為前低後高的台階狀。宋代幞頭的兩腳平直向兩側伸展,並用鐵絲襯在幞頭腳內將之撐開並加長,目的是防止百官上朝時交頭接耳談私事,遂變化幞頭腳的長度使彼此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宋代幞頭色彩不再侷限於黑色,在宴會等喜慶場合產生了色彩鮮豔的幞頭。
宋代之後,幞頭又被元、明等朝代沿用,其形制的變遷更多是為了滿足統治階級的需要,如明代的烏紗帽,已演變為官僚與仕途的符號。幞頭在中國歷史上通行了千餘年,直至清初冠帽被滿式冠帽所取代並逐漸退出服飾舞台 [2] 

幞頭製作工藝

各式幞頭
各式幞頭(5張)
幞頭根據樣式可分為以下幾類:
平式幞頭
平式幞頭是一種軟裹巾式,頂上的巾子較低而平,亦稱“平頭小樣”,為一般士庶與官吏宴居(閒居)時戴用。
結式幞頭
結式幞頭也是一種軟裹巾式,在幞頭之上加一巾子,將其兩腳繫結在頭前,呈同心結狀,將另兩腳反結在腦後,為將尉、壯士所好戴用。
軟腳幞頭
軟腳幞頭是在幞頭之下襯以“巾子”(即假髮),或“木圍頭”使幞巾的外型平整固定,幞巾的兩腳加厚並塗漆,成為軟腳,使其平展下垂,行動時則飄動爾雅,為文官與學士所愛戴用。
女巾幞頭
女帥幞頭在唐代很流行,唐代盛行女扮男裝,宮內侍官、侍女及貴族女流多戴女巾幞頭,其形制是幞巾較小,巾頂加高,用漆紗為之,兩腳較長,反結於腦後,並使其自然垂下,並在幞巾上箐花或綴於玉勝以作裝飾。
圓頂直腳幞頭
一種硬裹幞頭,用“木圍頭”襯在額前,再用幞巾裹之,也可用藤草作成內型,外糊皂紗,塗漆而成,其兩直腳用鐵絲織成,外罩漆紗,使其向左右平伸,為朝臣與地方官吏所用,唐、宋、明歷代皆有采用。
方頂硬殼幞頭
一種硬裹的巾帽,用鐵絲或藤草編成內型的硬殼,再糊絹或羅,並塗於黑漆,外型方而隆起,左右兩腳用鐵絲製成,並糊漆紗,向兩側平伸或上翹,為宋代官員所好戴,宋代帝王也常戴用,但其兩腳平直而長,向左右平伸,長至二尺 [3] 

幞頭文化特徵

在晚唐以前,儘管巾子樣式有所不同,但幞頭的裹法基本一致都是將巾帕裁出四腳,蒙覆於首,二腳折上,繫結頭頂,二腳繞後,縛結下垂。這種幞頭俗謂“軟裏”。有人嫌這種裹法不夠服帖,在繫裹前特地將巾帕放在水中浸濕一下,乘濕包裹在頭上,幹後就顯得非常精神,據説創造出這種裹法的是唐代兵部尚書嚴武。《封氏見聞記》卷五記載:兵部尚書嚴武裹頭至緊,將裹,先以幞頭曳於盤水之上,然後裹之,名為水裹,撅兩翅多有摺數,流俗多效焉。晚唐以後,又出現了“硬裹”之制。所謂硬裹,就是用木料做成個頭箍,然後將巾帕包裹在頭箍上,使用時只要往頭上一套,不需要再臨時繫裹 [1]  [4] 

幞頭歷史價值

幞頭政治文化

幞頭作為唐代盛行的冠帽首服,是當時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開明自由的體現,其形制自由多樣,受服飾等級制度的制約較小,是唐代人繼承傳統並在服飾創新和實用領域積極拓展的產物。幞頭在唐代官服體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為統治階級的核心,皇帝的意念往往就是社會的主導思想,其喜好、習俗與觀點影響着身邊官吏及整個社會的審美與風氣,並依託巨大的政治力量向外擴散。因此,皇帝作為一國之首,其強大的話語權以及對服飾流行的巨大號召力深刻影響着幞頭的形制變化及發展方向;官員對於皇帝穿着方式的追捧與效仿,使幞頭成為了一種皇帝鞏固皇權統治、大臣官員表現擁護和忠誠的政治符號。皇帝通過賞賜幞頭,加強對眾臣的管理與統治;大臣通過佩戴帝王喜愛的幞頭展示其對上的忠心和對下的威嚴,同時也無形中體現了自己對官僚羣體文化和身份的認同。可見,在幞頭融入唐代官服體系後,除了滿足最基本的穿戴功能外,又逐漸增加了政治功能。從唐代對各式幞頭的命名中也可窺見政治的影子。太宗年間,魏王李泰以親王謀求嫡位,自創改良版幞頭,名為“魏王踣樣”,以“爵位”命名當時的流行頭飾。到武則天時,幞頭內襯巾子被逐漸加高,稱為“武家諸王樣”。這種以“魏王”“諸王”“武家”等命名的幞頭,帶有明顯的政治意味。到了宋代,幞頭被納入嚴格的等級制度之中;至明代烏紗帽的出現,幞頭開始與官員權勢有了內在聯繫,成為統治者區分貴賤等級、顯示皇權威望的政治工具 [2] 

幞頭性別文化

“丈夫袖衫”是唐代普遍的服飾現象,即指女子着男裝。這一風氣在開元、天寶年間(約公元713—756年)極為盛行,首先流行於宮中,尊貴官吏之婦和侍女皆可着男裝,後逐漸影響到民間,成為普通婦女的一種服飾選擇。唐代女性在婚姻、社會交往、接受教育等方面享有的權利較前朝大幅提升,雖然現實中仍存在着男尊女卑以及女性受壓迫受歧視的事實,但女性羣體在社會上的地位明顯提高。唐代流行一種女巾幞頭,在宮內女官、侍女和貴族女性中使用較多。該現象雖然一定程度上是對男性氣質的渴求,但整體上對女性性別角色持認可態度 [2] 

幞頭等級文化

縱觀中國的服飾等級制度,在整體上反映出的是一種階級倫理,統治者依託服飾這一外化載體樹立威信,彰顯身份地位,體現貴賤有別。而對於服飾之首的“冠”“冕”或“帽”而言,則更有嚴苛的禮制規定,如君王和大臣冠帽的形制、顏色、材質、紋樣等多以法律形式嚴格推行,其地位神聖不可侵犯,下層民眾不可逾越。但在唐代,幞頭的使用人羣相對自由,除皇帝外,王公大臣、文人士大夫、普通百姓,甚至地位底下的僕人、雜役等也都頭戴幞頭。唐代遺留下的卷軸畫、壁畫、陶俑等文物中,幞頭的穿戴人羣遍及社會各階層,包括士兵、侍從、樂工、馬伕、商人、相撲手、強盜,以及一些專供達官顯貴嘲弄取樂的侏儒等,這時的幞頭不再是區分等級的工具。幞頭以服飾為載體,以唐代自由、開放的社會風氣為依託,逐漸成為唐代各階級通用的服飾品。幞頭在唐前後的發展實際上是社會各階層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不同階層和羣體之間思想觀念、審美趣味互動與交融的結果。儘管統治階層也經常推出某一款式的幞頭,但並沒有將其制度化、法令化,幞頭因此得以在相對自由的環境下發展,社會各階級羣體都從自身的生活實踐出發,不斷為幞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從早期勞動人民束髮的幅巾逐漸傳入宮廷成為官服的一部分,到皇室貴族對幞頭的改進逐漸對下層民眾幞頭樣式產生影響,幞頭的變化發展體現了服飾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發展的雙重軌跡。它不再為某一階級所專有,是各階級之間對服飾形制改造積極互動的結果 [2] 

幞頭相關爭議

幞頭的起源,史書中記載頗多,且各相異,史學界也眾説紛紜。沈從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提到“‘幞頭’,一名折上巾,起自北周”,《廣韻》説:“幞頭,周武帝所制,戴幅巾出四角以幞頭,及名焉,亦曰頭巾。”宋代俞琰(公元1253—1314年)《席上腐談》捲上記:“幞頭起於周武帝,以幅巾裹首,故曰幞頭。幞字音伏,與幞被之幞同,今訛為僕”。還有一説是從漢代的幘發展而來,《中國古代服飾簡史》中説,古代有冠無幘,戰國時的幘只起使鬢髮不垂落的作用,類似手帕;漢代時,身份低微的人只許戴幘,不許戴冠,這時的幘更為複雜,且實用性加強,有“平上幘”“介幘”等;王莽時,相傳為了遮蓋他禿頭的弱點而先戴幘、後加冠,後來這種戴法得以普及並流傳至東漢。漢人留長髮,為了生活和工作便利,用一塊幞頭裹住頭,不讓頭髮露在外面,上下階層通行。另一種説法則認為幞頭是受鮮卑族服飾因素的影響,《宋代服飾制度研究》中提到,有人認為幞頭由鮮卑帽演變而得,隨後,作者對此説法進行了批判,並斷定幞頭源於中國古代漢族服飾中傳統的首服——巾。由於自唐以來,幞頭就和折腳(角)巾、折上巾、四角之名混雜使用,以致後世考察幞頭演變時也陷入混亂。對於此分歧,只是幞頭是由幘衍生還是周武帝始創的問題,是周武帝在創造幞頭時是否參考了幘的問題。但無論持哪種觀點,確信無疑的一點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繼承、延續性和民族的交融共同促成了中國古代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 [5] 
參考資料
  • 1.    壁畫中的幞頭:古代男裝重要標誌 民族融合歷史見證  .洛陽網[引用日期2020-03-21]
  • 2.    李冬蕾,梁惠娥.唐代幞頭形制變遷及其文化內涵[J].服裝學報,2019,(第5期):447-451
  • 3.    黃輝著.中國古代人物服式與畫法: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02:第13-14頁
  • 4.    王俊著.中國傳統民俗文化 中國古代鞋帽:中國商業出版社,2017.09:第203頁
  • 5.    張亞星.宋朝男子的首服——幞頭[J].北方文學,2016,(第3期):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