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冕冠

鎖定
冕冠是漢服禮服中搭配冕服的冠式 [3]  ,也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冠式,也稱“旒冠”,俗稱“平天冠”。與冕服、赤舄佩綬玉圭等同時在祭祀等大典時穿用。相傳,冕制起源於黃帝,冕是黃帝的大臣胡曹製作的禮冠,之後在有虞氏時期稱為“皇”,夏代稱為“收”,商代稱為“冔”,周代再稱為“冕”。冕:《説文》有解:“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紞纊。”是帝王、王公、卿大夫在參加祭典等典禮活動時所戴的等級最高的禮冠。
冕冠主要由延、旒、帽卷、玉笄、武、纓、纊、紞等部分組成。周朝禮儀規定,戴冕冠者都要身着冕服,冕冠的基本樣式以及這套冕冠制度也一直被後代所沿用。唐代進行改制,使用二十四旒。 [1]  明滅以後,在清朝主導的剃髮易服下,冕冠也隨之消失,代之以朝冠 [2] 
中文名
冕冠
別    名
平天冠
冕旒
類    別
官場禮服禮服中搭配冕服的冠式
起    源
黃帝制冕
樣    式
大裘冕、袞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
組    成
冠圈、玉笄、冕綎、冕旒、充耳

冕冠組成

漢服分為禮服和常服,其中冕服是帝王和百官最為隆重正式的禮服,通常在祭祀時穿着。冕服包括冕冠、冕服、鞋子。冕冠,簡稱為冕,是指古代大夫以上的王侯所戴的禮帽。
冕冠主要由冠圈、玉笄、冕綎、冕旒、充耳等部分組成。
玉笄:紐中可插玉笄,以便將冠固定在髮髻上。
冕旒:綎的前後兩段垂旒,用五彩絲線穿五彩圓珠而成,象徵君王有所見有所不見。視佩戴者的身份,有三、五、七、九、十二之分,以十二旒最為尊貴,是帝王的專用。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於五色,根據後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為白玉串珠 [2] 
冕延:又寫作綖,最上面的木板,又稱冕板、延板,上黑下紅、前圓後方,象徵天圓地方之意。後比前應高出一寸,使呈向前傾斜之勢,即有前俯之狀,象徵君王關懷百姓,冕的名稱即由此而來。
帽卷:即帽身,圖中沒有標出。帽卷夏用玉草、冬用皮革作骨架,表裱玄色紗,裏裱硃色紗做成。
武:帽卷底部的帽圈,用金片鑲成。中古時期以前冠武正前方飾以玉蟬,意為受禪於天。
纓:冕板左右垂下的紅絲繩,在頷下繫結,用於固定。
纊:是系在冠圈上懸在耳孔外的兩塊黃玉,叫做瑱(tiàn),俗名充耳。因懸掛於兩耳邊,象徵君王有所聞有所不聞,不輕信讒言。
中國皇帝冕冠 中國皇帝冕冠
紞:是垂在延的兩側用以懸纊的彩絛
天河帶:冕板上垂下來的一條兩指寬的紅絲帶,長度可以垂到下身。天河帶至遲秦代就開始出現,其可考據樣式多出現在隋唐以後的畫中(比如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宋代開始有明確的定製。明代恢復冕冠時取消了天河帶。

冕冠樣式

冕冠主要有六種樣式:大裘冕、袞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合稱六冕。六種冕冠的功能、形制有別。
大裘冕:用於帝王祀天
袞冕:用於帝王祀祖
鷩冕:用於帝王和百官祭祀先王,行饗射典禮。
毳冕:用於帝王和百官祭祀山川。
希冕:用於帝王和百官祭祀社稷。
玄冕:用於帝王和百官參加小型的祭祀活動。 [2] 

冕冠形制

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鷩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天子祭羣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公之服只能低於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侯伯只能服鷩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區別,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沒有後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於規定的禮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於規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天子為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同時也是帝王的象徵。

冕冠歷史沿革

冠服制度至周代定製規範、完善,自漢代以來歷代沿襲,源遠流長,雖冕服的種類、使用的範圍、章紋的分佈等等屢有更定、演變,各朝不一,情況較為繁複,但冠服制度一直沿用到明,至清朝“剃髮易服”在中國亦隨之終結。

冕冠實物

能見到的冕冠實物均為明墓出土,如北京明定陵的兩頂十二旒冕冠、山東魯荒王朱檀墓、江西益宣王朱翊鈏、湖北梁莊王朱瞻垍墓等墓出土的明朝皇太子、親王等級的九旒冕冠(其中,魯荒王朱檀墓的保存較好、益宣王朱翊鈏墓的出土時已破碎、梁莊王朱瞻垍墓的出土時僅剩冠上構件)。
參考資料
  • 1.    高春明.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
  • 2.    戴欽祥.中國古代服飾[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0.
  • 3.    漢服中冕服的冠式  .中國文化網[引用日期202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