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剃髮易服

鎖定
剃髮易服指清軍入關前後清朝統治者令其統治下的全國各民族改留滿族髮型,改著滿族服飾的政策。
順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關後,以多爾袞為首的滿洲貴族為鞏固對全國的統治,頒佈“剃髮令”, [1]  因引起漢族的不滿和反抗,於是公開廢除此令。順治二年(1645年)清兵進軍江南後,多爾袞下令再次頒發剃髮令,規定:“全國官民,京城內外限十日,直隸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髮” [2]  。在發佈剃髮令的同時,還頒佈了“易服令”,順治二年(1645年) 7月9日,清廷頒佈“易服令”規定“官民既已剃髮,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漢族大部分都剃髮結辮,改穿滿族衣冠。剃髮易服對鞏固清政權、維護其對漢人長達二百多年的統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 
中文名
剃髮易服
外文名
Change Manchu hair style, change the Manchu clothing
時間範圍
1644年至1645年
主要人物
愛新覺羅·多爾袞

剃髮易服事件背景

剃髮易服滿漢衣冠

  • 漢族衣冠
明朝衣冠 明朝衣冠
漢族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衣冠服飾。《孝經》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漢人成年之後就不可剃髮,男女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頂。
  • 滿族服發
滿族的髮型與漢人迥異,男子把前顱頭髮剃光,後腦頭髮編成一條長辮垂下。漢人的服裝漢服以交領、右衽、無扣等為主要特色,滿裝的主要特點是立領、對襟、盤扣等。 [5] 
清代滿族成年男子把前顱頭髮全部剃去,只留顱頂後頭發,編結成辮,垂於腦後,主要是便於山林中騎射。滿族人認為髮辮是真魂棲息之所,視為生命之本,在戰場上陣亡的八旗將士,必將髮辮帶回故里,隆重埋葬,稱“捎小辮”或“金錢鼠尾”。關外滿族人服飾以長袍馬褂為主,滿服的特點是廠襟、馬蹄袖,前後開叉等。 [6] 

剃髮易服直接原因

  • 滿化漢族
崇德元年(1636年)十一月,皇太極召集滿洲貴族和重要官員時説:“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詳明,可垂久遠。至熙宗哈喇和完顏亮之世盡廢之,耽於酒色,盤樂無度,效漢人之陋習。世宗即位,奮圖法祖,勤求治理,唯恐子孫仍效漢俗,預為禁約,屢以無忘祖宗為訓,衣服語言悉遵舊制,時時練習騎射,以備武功。雖垂訓如此,後世之君,漸至懈廢,忘其騎射。至於哀宗,社稷傾危,國遂滅亡。”
在清朝統治者眼中,前代少數民族政權中,前期基本上都是抵制漢化,保持本民族風俗,所以強盛。但後繼者往往羨慕漢文化,而進行漢化改革或者自上而下提倡漢俗,導致數世而亡。乾隆帝曾説:“北魏、遼、金、元凡必漢衣冠者無不一再世而亡。後之子孫能以朕志為志者,必不惑於流言,於以綿國祚,承天佑,於萬斯年勿替引之。可不慎乎,可不戒乎。” [7]  為了保護滿族的統治地位,就必須在禁止本民族漢化的同時,通過強制手段要求漢民族移風易俗,剃髮易服,就是手段之一。
  • 民族習慣
滿族人在剛入關時只有十餘萬八旗軍,在遼東、遼西的滿族人遷入關內後,也只有五十多萬人口,並很快隨着戰爭和“圈地令”的下達而散往中原、南方各地,而各地的漢人(還有西南地區的苗人)人口在5000萬以上,這對實行“投充法”,“逃人法”等暴政的清朝政權來説,就產生了一個嚴重問題。“剃髮易服”就是一個極其有效的方法,強迫關內各族人民剃成滿洲髮式,使得人難以辨別之,達到其他民族不知道本地有多少通過“圈地”、“投充”的滿族人。
清朝統治者希望通過剃髮保持滿族的統治地位,保持滿族不被漢族同化之後,讓漢人習慣了滿族的髮式。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號召民眾剪去辮子時,仍然有許多人不願意剪,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剪去辮子後被官府殺頭,可見“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髮”政策對漢族影響極深。
  • 歸順標誌
宋代期間金朝人高壓強迫佔領區的漢人剃髮。1129年(宋建炎三年,金天會七年),當時的金太宗就下過這樣的強硬命令:“禁民漢服,及削髮不如式者,死!”
順治帝 順治帝
早前遼東漢民早已深受剃髮之荼,滿洲建國時期,滿洲統治者就強令投降的漢人效法滿洲人的髮式,把剃髮作為歸順的標誌。如天聰五年,清太宗在大淩河之役勝利時令“歸降將士等剃髮”,崇德三年又下令:“若有效他國衣帽及令婦人束髮裹足者,是身在本朝,而心在他國。自今以後,犯者俱加重罪。”清軍入關後繼續推行這個政策。要求“投誠官吏軍民皆着剃髮,衣冠悉遵本朝制度”。
但是這一政策遭到漢族人民的強烈反對,多爾袞見滿洲貴族的統治還不穩固,有些操之過急,被迫宣佈收回成命。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二十日諭旨,意思是允許百姓保留舊時髮型。
滿洲統治者認為天下大定之時,立刻以征服者的姿態,悍然下令全國男性官民一律剃髮。順治二年(1645年)六月初五日,在接到攻佔南京的捷報之時,多爾袞即遣使諭給在江南前線的總指揮豫親王多鐸命令“各處文武軍民盡令剃髮,倘有不從,以軍法從事”。 [8]  同年七月,又下令“官民既已剃髮,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剃髮令在清初各地引起的震動極為重大,它激起了漢族各階層人士的反對,反抗以至於大規模的武裝鬥爭幾乎遍及全國,導致了長期政局不穩。
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初三日,攝政王多爾袞在給故明內外官民的諭旨中下令:“凡投誠官吏軍民皆著剃髮”,是為剃髮令,強制漢人剃髮,改變民族習俗。

剃髮易服服發標準

  • 髮飾標準
外文文獻中的金錢鼠尾 外文文獻中的金錢鼠尾
秦世禎《撫浙檄草》:“小頂辮髮”每個炎黃子孫,都被迫把以前“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頭髮屈辱地剃去,只留下銅錢大一點,梳成一根小辮,叫“金錢鼠尾”式。將四周頭髮全部剃去,僅留頭頂中心的頭髮,其形狀一如金錢,而中心部分的頭髮,則被結辮下垂,形如鼠尾。
清稗類鈔》之“容止類”、“發作金錢式”條雲:“董志學為江西巡按,按部吉安,飭守令禮請縉紳子弟及舉貢監生飲宴。酒酣,起而言曰:‘當朝重剃髮,式當如金錢,請脱帽驗之。’因盡去其帽,則皆略去鬢髮,餘頂結如故,惟一人如式,得放出,餘悉系之於獄。” [9] 
《清稗類鈔》“三聖不剃髮”雲:“滿俗剃髮,自世祖入關定鼎,漢人亦遵行之,有不從者,輒置重典。然熱河行宮所藏世祖、聖祖、世宗三代御容皆不剃髮,誠可異矣。” [10] 
《榕城紀聞》雲:“剃髮,只留一頂如錢大,作辮,謂之金錢鼠尾。” [11]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建州紀程圖記》載:“女真習俗都剃髮,只留腦後少許,上下二條結辮以垂。除上唇鬍鬚只留左右十餘根外,其餘都鑷去”。海外散人著《榕城紀聞》:“剃髮,只留一頂如錢大,作辮,謂之金錢鼠尾”。 [12] 
清中葉後,出現了留髮越來越多的趨勢,如日本《清俗紀聞》一書,其中《冠禮》卷的繪畫中,一側背站立的教書先生頭頂蓄髮,編一長辮垂於後背,其長度已達腰部,辮尾有髮帶繫結,其中蓄髮部分從清初的一個銅錢大增加到了四五個銅錢大,但仍然遠少於清末及清裝劇留半頭的髮型。
根據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訪問中國的英國使團隨團畫師威廉-亞歷山大的寫實畫稿,可知遲至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時,清朝所留頭髮仍然極細極少,與現今清裝戲中的髮型不同。
  • 服飾標準
清廷在順治九年(1652年)確立官服的最終標準,見於《服色肩輿永例》。凡漢人官民男女,穿戴要全照滿洲式樣,男人不許穿大領大袖,女人不許梳頭纏足。
滿族服飾特點:滿族男女都穿直統式的寬襟大袖長袍。女性旗袍下襬至小腿,有繡花卉紋飾。男性旗袍下襬及踝,無紋飾。20世紀40年代後,受國內外新式服飾新潮的衝擊,滿族男性旗袍已廢棄,女性旗袍由寬袖變窄袖,直筒變緊身貼腰,臀部略大,下襬回收,長及踝。 [13] 

剃髮易服事件經過

剃髮易服關外時期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努爾哈赤攻陷遼陽,“驅遼民聚城北,奴家聚城南,譴三騎持赤幟,傳令自髡剃不殺。”。
天啓二年(1622年),後金攻下遼陽,“生擒御史張銓,其餘官民皆剃髮降”。不久遼東各地大小城池盡入金人手中,“官民皆剃髮降”。
崇禎二年(1629年),後金攻至漢兒莊城外,明副將標下官李豐“率城內民剃髮出降”。同年,金軍進攻遵化,明中軍臧調元被擒投降,“遂令剃髮”。
崇禎三年(1630年),後金軍降沙河驛,“招降城中人,皆令剃髮”。
崇禎九年(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並且繼續推行剃髮易服政策。“凡漢人官民男女,穿戴要全照滿洲式樣,男人不許穿大領大袖,女人不許梳頭纏足。”三年,(1638年);“有效他國(指明朝)衣冠,及令婦人束髮裹足者,俱加重罪。”
崇禎十七年(1644年)闖王李自成率領大順兵入北京,中國東北興起的清朝在明朝降將吳三桂協助下佔領地區,而後對其他民族強制實行剃髮措施,攝政王多爾袞鑑於全國局勢尚未明朗,暫緩漢人剃髮。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平定南京,清廷遂下定決心,相繼頒佈了“剃髮令”和“易服令”。 [14]  [15] 
順治二年(1645年)6月28日,清廷再次傳諭:“近者一月,遠者三月,各取剃髮歸順。”剃髮成了絕對命令。

剃髮易服上書剃髮

順治時,朝廷儀節尚未成規制。上朝時,滿族官員和漢族官員互不摻和,滿臣身着滿服,漢臣皆着明朝官服,彼此相安無事。孫之獬為討清廷歡心,有意打破這個“潛規則”。一日上朝時,眾人發現他剃髮留辮,改穿滿族官服,還上疏説:“臣妻放足獨先,閤家剃髮效滿制。”
隨後,他竟自然地退到滿族大臣的行列。滿族大臣眼高於天,哪能容忍既是下屬又是漢臣的孫之獬與他們同班?遂將他逐出。孫之獬自討沒趣,悻悻回撤漢班。漢臣恨他趨炎附勢,逢迎求寵,一個個緊挨着,毫不鬆動,不讓他入班。徘徊於兩班之間的孫之獬進退不得,狼狽不堪。
惱羞成怒的孫之獬在退朝後,回家又疾書奏摺説:“陛下平定中國,萬事鼎新。而衣冠束髮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 [52] 
多爾袞採納了這一提議,於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六月間,下令再次頒發“剃髮令”,規定:“全國官民,京城內外限十日,直隸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髮。” [16] 

剃髮易服強行推廣

清朝入關之前,為了易於辨識順逆,便已強迫異己剃髮易服。如1631年(明崇禎四年,後金天聰五年)皇太極在大淩河之役勝利時令“歸降將士等薙髮”;明天啓三年(後金天命八年,1623年),即規定了官民帽頂制度;崇禎五年(後金天聰六年,1632年),規定了服色制度;明崇禎九年(後金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明令:“凡漢人官民男女,穿戴要全照滿洲式樣……”。清朝入關前的剃髮政策,主要是指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統治時期的剃髮政策。
剃髮之後的王時敏 剃髮之後的王時敏
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清軍在一片石打敗李自成大順軍,進入山海關,即令城內軍民薙髮。即入關的第一天就下令剃頭。五月一日,攝政王多爾袞率兵過通州,知州投降,多爾袞“諭令薙髮”。五月初二,多爾袞進北京,要求“投誠官吏軍民皆着薙髮,衣冠悉遵本朝制度”,正式下達剃髮令易服令。此後數日又多次頒佈命令,要求華夏關內各民族薙髮易服作為效忠的標誌。此令引起漢人極大的反抗,如京東三河民眾就起事反對剃髮。多爾袞隨即在五月二十四日下令暫緩薙髮易服令。迫使清朝統治者暫緩剃髮衣服的主要原因是當時天下未定,抵抗者眾多,南明政權仍在,故而暫時妥協。 [14]  [17]  [18] 
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軍進軍江南,佔領弘光政權首都金陵,統治初步鞏固,多爾袞於五月二十九日重頒薙髮令。六月初五日,多爾袞給江南前線總指揮多鐸下達指令:“各處文武軍民,盡令剃髮,儻有不從,以軍法從事”。要求在江南推行剃髮令。六月十五日,通告全國軍民剃髮。下令各地限公文到達的十日內完成剃髮,違令者死。地方官員如果上奏反對,“殺無赦”。六月,多爾袞頒佈薙髮令時,對於人們的衣帽裝束,也要求更換,但未嚴令實施期限,“許從容更易”。然而沒過多久,在七月初九日時,又下諭“官民既已剃髮,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19-20] 
此外,關於剃髮令的推廣,還有以下文獻:
  • 《清世祖實錄》卷十七 (順治二年六月丙寅)中記載:“自今佈告之後,京城內外,直隸各省,限旬日盡行剃完。若規避惜發,巧詞爭辯,決不輕貸”。 [23] 
  • 《爝火錄》卷四:“所過州縣地方,有能削髮投順,開城納款,即與爵祿,世守富貴。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盡行屠戮。” [24] 
  • 《東華錄》卷五(順治元年):“不隨本朝制度剃髮易衣冠者,殺無赦。” [25] 
  • 順治二年江寧巡撫土國寶:“剃髮、改裝是新朝第一嚴令,通行天下,法在必行者,不論紳士軍民人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南山可移,此令不可動! ” [26] 
康熙六年(1667年)到北京的朝鮮使者回國之後,在其向朝鮮國王的報告中感嘆道“漢儀不復見,何日變中華?”他並且説,當時的北京居民,見到他的衣服,低頭哭泣,神情悲慘。“見臣等着冠耳,指示其兒曰,此乃明朝舊制,垂頭而泣,見來慘然矣。” [21] 

剃髮易服鎮壓事件

  • 江陰八十一日:1645年夏江陰人民為抵制剃髮令,在江陰典史等人領導下進行的鬥爭。因為前後長達81天之久(故被稱為“江陰八十一日”)。
  • 嘉定三屠:嘉定人民的抗清反剃髮鬥爭頗為激烈。分別於同年六月十三日、六月十四日、八月十六日三次遭屠城。史稱“嘉定三屠”。 [22] 

剃髮易服事件結果

漢族包括除滿族外其他民族為了文明和自由進行了此起彼伏的鬥爭。清朝對此進行了暴力鎮壓。1645年發生的嘉定三屠即與“剃髮易服”有關。“剃髮易服”是清初主要的社會矛盾之一。陳名夏曾説過:“留髮復衣冠,天下即可太平。”最後由於多個原因反而加速了滿人的漢化 [4]  [27] 

剃髮易服史料記載

《清史稿·太宗本紀二》:“往者巴克什·達海等屢勸朕易滿洲衣服以從漢制。朕惟寬衣博鮹,必廢騎射,當朕之身,豈有變更。恐後世子孫忘之,廢騎射而效漢人,滋足慮焉。爾等謹識之。” [28] 
清朝髮型 清朝髮型
《清史稿·太宗本紀二》:“昔金熙宗循漢俗,服漢衣冠,盡忘本國言語,(金)太祖、太宗之業遂衰。……諸王貝勒務轉相告誡,使後世無變祖宗之制。” [29] 
《清世祖實錄》卷十七、蔣良騏《東華錄》卷五:“若不畫一,終屬二心……自今佈告之後,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令剃髮。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規避惜發,巧辭爭辯,決不輕貸。該地方文武各官,皆當嚴行察驗,若有復為此事讀進章奏,欲將已定地方之民,仍存明制,不隨本朝制度者,殺無赦。” [30] 
《明清史料·丙編》第五本:“自今後不論新舊,一概剃頭,以遵國制。如有抗命不遵,即系二心,豈是本朝人民?此等頑鈍,許地方捉拿前來,以軍法重處,不論一省一城,(凡)不剃頭者,即開列冊藉,明白詳報,發兵進剿……” [31] 
將良騏《東華錄》卷五“於眾人未剃髮之前,即行剃髮,舉家男婦皆效滿裝。” [32] 
魯迅《吶喊》:清軍在街道、路口搭個棚子,旁邊豎一根旗杆,上面懸掛着‘薙髮令’聖旨,誰要敢不剃頭,割下頭顱掛在旗杆上;剃髮匠人被命令遊行於市,見蓄髮者,不問青紅皂白,按住腦袋就剃,稍有反抗,即殺之。” [33] 
魯迅《病後雜談之餘》:“這辮子,是砍了我們古人的許多頭,這才種定了的,到得我有知識的時候,大家早忘卻了血史,反以為全留乃是長毛,全剃好像和尚,必須剃一點,留一點,才可以算是一個正經人了。……住在偏僻之區還好,一到上海,可就不免有時會聽到一句洋話:pigtail——豬尾巴。” [34] 
陳確:“不剃髮者以違制論斬。令發後,吏詗不剃髮者至軍門,朝至朝斬,夕至夕斬。” [35] 
杜車別《明末清初清朝屠殺人口總數之初步考察》:整個明末清初(從萬曆四十六年到康熙二十年)死於清朝屠殺的總人數最保守的估計也在兩億以上。(明末人口總量在三億到四億) [36] 
張怡《搜聞續筆》:“清朝輕中國矣,前得高麗,亦欲剃髮,麗人以死爭之曰,我國衣冠相傳數千年,若欲去發寧去頭耳!清朝亦止。我堂堂天朝,不如屬國耶?我來遲,誤爾等矣。” [37] 
清初《榕城紀聞》:“剃髮,只留一頂如錢大,作辮,謂之金錢鼠尾。” [38] 
朝鮮李㴭《燕途紀行》:“市肆行人見使行服着,有感於漢朝(漢族朝代——引者注)衣冠,至有垂淚者,此必漢人,誠可慘憐”;“華人見東方衣冠,無不含淚,其情甚戚,相對慘憐”。 [39] 
朝鮮閔鎮遠《燕行錄》:“每念剃頭之痛,直欲無生雲矣!”“老爺們所着衣冠,不勝欽羨,吾之所着,即與牛馬何異?” [40] 
朝鮮李坤《燕行紀事》:頭髮盡剃,無梳櫛之勞,上下均服,無名分之別,制度簡易,執事服役無所相礙。” [41] 

剃髮易服歷史影響

剃髮易服辛亥剪辮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1912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下剪辮子令。 [42]  許金城在《民國野史》“記述道無數的漢人都興高采烈地剪去這條奴隸標誌的辮子。 [43]  剪除辮子成為去舊圖新的標誌。 [42]  中國人恢復長衫、對襟褂子、大襟衫、旗袍等新式的中國服飾

剃髮易服遺留問題

盡“剃髮易服”政策早已退出歷史舞台,然而它的影響一直延續到現代。清代風格的服飾早已深入人心,旗袍唐裝等滿族或滿族元素甚至“走向世界”,被認為是中國服飾的象徵。 [4] 

剃髮易服爭議

剃髮易服髮型演變時間和特點

時間
髮型演變特點
清初
以剃髮為治國之策,自遼東地區廣大漢族民眾的反抗至清入關後的無數次反剃髮鬥爭,成千上萬的漢人為之付出了巨大犧牲。
中葉
經過清初大屠殺以後,髮式約自嘉慶初年起有所變化。頭頂蓄髮數量明顯增加。鬍鬚亦從只留上唇左右幾根變成包括下巴在內的全部。
後期
即嘉慶以後男子的髮式逐步演變為將頂發四周邊緣只剃去寸許,而中間保留長髮、分三綹編成辮子一條垂在腦後,名為辮子或稱髮辮。
清末
在覺悟了的知識青年和學生掀起的革命鬥爭中,把剪辮子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從清末開始,到清朝滅亡之時,剪辮子成了全國範圍從下到上又從上到下的革命運動。
髮飾爭論統治者在頒佈剃髮令所要求的剃髮標準,並非影視作品中的人們常常看到的剃半個頭,而是將頭顱四周的頭髮都剃掉,只留一頂如錢大,結辮下垂,俗稱金錢鼠尾

剃髮易服質疑觀點

網上傳聞清初剃髮有“金錢鼠尾”之説,當時的確這一詞“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政”,是袁彭年湖北公安縣人袁彭年(崇禎七年進士,歷仕崇禎、弘光、隆武三朝,降清後隨佟養甲李成棟入粵,任廣東學政署布政使)起草告示。 [44] 
金時女真人“婦人辮髮盤髻,男子辮髮垂後,耳垂金環,留腦後發以色絲系之,富者以珠玉為飾。” [45] 
大金國志》:“辮髮垂肩,與契丹異(契丹皆削頂重發),垂金環,留顱後發,系以色絲。” [46] 
2006年5月,在北京石景山玉泉路某施工現場意外挖掘出一具清代龍袍乾屍。棺頭上所載為:皇清誥授中憲大夫拙吾黃公之靈柩。乾屍的身份為清康熙時期的“中憲大夫黃拙吾”清代髮式為前面坤發,後面辮子,而乾屍的這種“髮髻”髮式與清規“剃髮令”不符,經過專家考證,黃拙吾死後其家人將其髮辮挽成髮髻,依然保持明朝髮式入葬,以示慰藉。 [47] 
  • 正方觀點
CCTV曾解釋(中憲大夫黃拙吾:乾屍是明朝遺民,還穿龍袍,本來就很蹊蹺。如果以這個乾屍來否認金錢鼠尾,豈不是還可以否認清朝的辮子嗎?因為這具乾屍是明朝漢人的束髮,不是辮子。
  • 海外觀點
1793年英國訪清使團隨團畫師威廉·亞歷山大William Alexander)的紀實畫稿證明,乾隆時期還是金錢鼠尾。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中譯本為《大清帝國城市印象》。
1644年日本商人竹內藤因海難在北京旅居一年,著成《韃靼漂流記》一書。書中這樣描寫清朝的髮式:“他們的人都剃頭,把頭頂上的頭髮留下來,分成三綹編成辮子。他們男子把唇上的鬍鬚留下來,把下面的剃掉。無論是大官、小官和老百姓都一樣。”對於滿洲“留頭不留髮”的標準髮式“金錢鼠尾”,當時人也都有描述。1648年七峯道人《七峯遺編》敍明末常熟福山陷落前後事,記載滿人髮式,是所謂“金錢小頂”。 [48] 

剃髮易服評價

1647年清軍攻佔廣州剃髮易服令:“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 [44] 
福州遺民所撰《思文大紀》寫道:“時剃頭令下,閭左無一免者。金錢鼠尾,幾成遍地腥羶。”
顧炎武《斷髮》詩:“一旦持剪刀,剪我半頭禿,華人髡為夷,苟活不如死!”。 [49] 
當時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之諺,此舉是所以摧挫中國民族氣節,其用意極為深刻酷毒。緣中國地大而人總,政治上統治寬鬆,人民和當地的政府關係已淺,和中央政府則幾乎毫無直接關係,所以朝代的移易,往往刺激不動人民的感情。 [50] 
至於漢家衣冠,看似無關緊要,然而民族相沿就是一種文化的表徵,用兵力侵略的異族,強使故有的民族放棄其民族的服飾而仿效自己,就不啻摧毀其文化,而且強替加上一種屈服的標識。 [51] 
參考資料
  • 1.    《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卷17,順治二年六月丙寅條》:“自今佈告之後,京師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行剃髮。若規避惜發,巧辭予辯,嚴懲不貸。”。
  • 2.    《滿清稗史》:越一年,南方大定,乃下發之令,其略曰:‘向來剃髮之令不急,姑聽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事,朕已籌之熟矣,……自今佈告之後,京城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行剃髮,若規避惜發,巧辭爭辯,決不輕貸。’聞是時檄下各縣,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之語,令發匠負擔遊行於市,見蓄髮者執而剃之,稍一抵抗,即殺而懸其頭於擔之竿上,以示眾。”
  • 3.    範梅莉 .清帝推行剃髮改裝的重要性[J]:蘭台世界,2010
  • 4.    魏千志.從清初五大弊政看當時的社會矛盾[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04)
  • 5.    《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 6.    清代滿族髮式  .網易新聞.2004-11-03[引用日期2015-09-21]
  • 7.    《六經堪叢書·國朝宮史 9》
  • 8.    《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
  • 9.    《清稗類鈔》:‘當朝重剃髮,式當如金錢,請脱帽驗之。’因盡去其帽,則皆略去鬢髮,餘頂結如故,惟一人如式,得放出,餘悉系之於獄。”
  • 10.    《清稗類鈔》“三聖不剃髮”雲:“滿俗剃髮,自世祖入關定鼎,漢人亦遵行之,有不從者,輒置重典。然熱河行宮所藏世祖、聖祖、世宗三代御容皆不剃髮,誠可異矣。”
  • 11.    《榕城紀聞》雲:“剃髮,只留一頂如錢大,作辮,謂之金錢鼠尾。”
  • 12.    《建州紀程圖記》載:“女真習俗都剃髮,只留腦後少許,上下二條結辮以垂。除上唇鬍鬚只留左右十餘根外,其餘都鑷去”。海外散人著《榕城紀聞》:“剃髮,只留一頂如錢大,作辮,謂之金錢鼠尾”。
  • 13.    族傳統服飾——旗袍  .中國網.2008-12-25[引用日期2015-09-21]
  • 14.    《清世祖實錄·卷五 ·順治元年五月庚寅》“投誠官吏軍民皆着剃髮,衣冠悉遵本朝制度”。
  • 15.    《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卷6,順治元年七月己亥條:“山東巡按朱朗鑅啓言:‘中外臣工,皆以衣冠禮樂,覃敷文教。頃聞東省新補監司三人,俱關東舊臣,若不加冠服以臨民,恐人心驚駭,誤以文德興教之官疑為統兵征戰之將,乞諭三臣各制本品紗帽、圓領,臨民理事。’攝政和碩睿親王諭:‘目下急剿逆賊,兵務方殷,衣冠禮樂,未遑制定。近簡用各官,姑依明式。’”
  • 16.    王家楨《研堂見聞雜記》::“我朝之初入中國也,衣冠一仍漢制。……有山東進士孫之獬陰為計,首剃髮迎降,以冀獨得歡心。乃歸滿班,則滿人以其為漢人也,不受;歸漢班,則漢以其為滿飾也,不容。於是羞憤上疏,大略謂:‘陛下平定中國,萬里鼎新,而衣冠束髮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於是削髮令下。而中原之民無不人人思挺螳臂,拒蛙鬥,處處蜂起,江南百萬生靈,盡膏野草,皆之獬一言激之也。原其心,止起於貪慕富貴,一念無恥,遂釀荼毒無窮之禍。”
  • 17.    《清世祖實錄·卷五》順治元年五月辛亥:“予前因歸順之民無所分別,故令其剃髮以別順逆。今聞甚拂民願,反非予以文教定民心之本心矣。自茲以後,天下臣民照舊束髮,悉從其便。”
  • 18.    《搜聞續筆》“清人輕中國矣,前得高麗,亦欲剃髮,麗人以死爭之曰,我國衣冠相傳數千年,若欲去發寧去頭耳!清人亦止。我堂堂天朝,不如屬國耶?我來遲,誤爾等矣。”
  • 19.    《清世祖實錄·卷十七》,多爾袞即遣使諭令多鐸“各處文武軍民盡令剃髮,倘有不從,以軍法從事”。
  • 20.    《清世祖實錄·卷十七》,十五日諭禮部道:“向來剃髮之制,不即令畫一,姑令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猶父也,民猶子也;父子一體,豈可違異?若不畫一,終屬二心……自今佈告之後,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令剃髮。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規避惜發,巧辭爭辯,決不輕貸。
  • 21.    《李朝實錄》顯宗八年正月
  • 22.    滿清入關後的兩大暴行:揚州十日與嘉定三屠  .鳳凰網.2009-05-01[引用日期2015-09-21]
  • 23.    《清世祖實錄》卷十七:“自今佈告之後,京城內外,直隸各省,限旬日盡行剃完。若規避惜發,巧詞爭辯,決不輕貸”。
  • 24.    《爝火錄》卷四:“所過州縣地方,有能削髮投順,開城納款,即與爵祿,世守富貴。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盡行屠戮。”
  • 25.    《東華錄》卷五:“不隨本朝制度剃髮易衣冠者,殺無赦。”
  • 26.    順治二年江寧巡撫土國寶:“剃髮、改裝是新朝第一嚴令,通行天下,法在必行者,不論紳士軍民人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南山可移,此令不可動! ”
  • 27.    陳名夏:“留髮復衣冠,天下即可太平。”
  • 28.    《清史稿·太宗本紀二》:“往者巴克什·達海等屢勸朕易滿洲衣服以從漢制。朕惟寬衣博鮹,必廢騎射,當朕之身,豈有變更。恐後世子孫忘之,廢騎射而效漢人,滋足慮焉。爾等謹識之。”
  • 29.    《清史稿·太宗本紀二》:“昔金熙宗循漢俗,服漢衣冠,盡忘本國言語,(金)太祖、太宗之業遂衰。……諸王貝勒務轉相告誡,使後世無變祖宗之制。”
  • 30.    《清世祖實錄》卷十七、蔣良騏《東華錄》卷五:“若不畫一,終屬二心……自今佈告之後,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令剃髮。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規避惜發,巧辭爭辯,決不輕貸。該地方文武各官,皆當嚴行察驗,若有復為此事讀進章奏,欲將已定地方之民,仍存明制,不隨本朝制度者,殺無赦。”
  • 31.    《明清史料·丙編》第五本:“自今後不論新舊,一概剃頭,以遵國制。如有抗命不遵,即系二心,豈是本朝人民?此等頑鈍,許地方捉拿前來,以軍法重處,不論一省一城,(凡)不剃頭者,即開列冊藉,明白詳報,發兵進剿……”
  • 32.    將良騏《東華錄》卷五“於眾人未剃髮之前,即行剃髮,舉家男婦皆效滿裝。”
  • 33.    魯迅《吶喊》:清軍在街道、路口搭個棚子,旁邊豎一根旗杆,上面懸掛着‘薙髮令’聖旨,誰要敢不剃頭,割下頭顱掛在旗杆上;剃髮匠人被命令遊行於市,見蓄髮者,不問青紅皂白,按住腦袋就剃,稍有反抗,即殺之。”
  • 34.    魯迅《病後雜談之餘》:“這辮子,是砍了我們古人的許多頭,這才種定了的,到得我有知識的時候,大家早忘卻了血史,反以為全留乃是長毛,全剃好像和尚,必須剃一點,留一點,才可以算是一個正經人了。……住在偏僻之區還好,一到上海,可就不免有時會聽到一句洋話:pigtail——豬尾巴。”
  • 35.    陳確:“不剃髮者以違制論斬。令發後,吏詗不剃髮者至軍門,朝至朝斬,夕至夕斬。”
  • 36.    杜車別《明末清初滿清屠殺人口總數之初步考察》:整個明末清初,死於滿清屠殺的總人數最保守的估計也在兩億以上。
  • 37.    張怡《搜聞續筆》:“清人輕中國矣,前得高麗,亦欲剃髮,麗人以死爭之曰,我國衣冠相傳數千年,若欲去發寧去頭耳!清人亦止。我堂堂天朝,不如屬國耶?我來遲,誤爾等矣。”
  • 38.    清初《榕城紀聞》:“剃髮,只留一頂如錢大,作辮,謂之金錢鼠尾。”
  • 39.    朝鮮李㴭《燕途紀行》:“市肆行人見使行服着,有感於漢朝(漢族朝代——引者注)衣冠,至有垂淚者,此必漢人,誠可慘憐”;“華人見東方衣冠,無不含淚,其情甚戚,相對慘憐”。
  • 40.    朝鮮閔鎮遠《燕行錄》:“每念剃頭之痛,直欲無生雲矣!”“老爺們所着衣冠,不勝欽羨,吾之所着,即與牛馬何異?”
  • 41.    朝鮮李坤《燕行紀事》:頭髮盡剃,無梳櫛之勞,上下均服,無名分之別,制度簡易,執事服役無所相礙。”
  • 42.    孫中山:“滿虜竊國,易吾冠裳,強行編髮之制,悉從腥羶之俗……今者清廷已覆,民國成功,凡我同胞,允宜除舊染之污,作新國之民,凡未去辮者,於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淨盡,有不尊者,以違法論”
  • 43.    《民國野史》:“無數的漢人都興高采烈地剪去這條奴隸標誌的辮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選擇吉日,拜祭祖先,然後莊重地剪除,把辮子燒了。更有聯合多人同日剪辮,並燃放爆竹,舉行公宴慶祝。”
  • 44.    何是非《風倒梧桐記》卷一
  • 45.    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三:“婦人辮髮盤髻,男子辮髮垂後,耳垂金環,留腦後發以色絲系之,富者以珠玉為飾
  • 46.    《大金國志》:“辮髮垂肩,與契丹異,垂金環,留顱後發,系以色絲。”
  • 47.    清代龍袍乾屍真容復原  .新浪新聞.2009-12-10[引用日期2015-09-21]
  • 48.    《韃靼漂流記》:“他們的人都剃頭,把頭頂上的頭髮留下來,分成三綹編成辮子。他們男子把唇上的鬍鬚留下來,把下面的剃掉。無論是大官、小官和老百姓都一樣。”
  • 49.    《思文大紀》憤怒寫道:“時剃頭令下,閭左無一免者。金錢鼠尾,幾成遍地腥羶。”
  • 50.    秦海,《辮子是過去北京人的標誌嗎》,《法制博覽》, 2006(07X):48-48。
  • 51.    唐寶民,《剃髮令·剪辮令·奴才心態》,《政府法制》, 2015(7):60-60。
  • 52.    孫之獬:忠奸搖擺的一粒棋子  .大眾網[引用日期2021-05-2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