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補子

鎖定
補子,簡稱為“補”,亦可稱“胸背”或“官補”, 是明清時期在官服胸前或後背上織綴的一塊圓形或方形織物。根據官位不同,紋樣形式亦不同。文官的補子圖案用飛禽,武將的補子用猛獸。“補服”的得名也源於這塊補子。明代補子一般為40釐米左右的正方形,清代有所縮小,30釐米左右的正方形或圓形。
補子作為身份、等級的標誌,是封建禮教制度在服飾中最典型代表之一 [1] 
中文名
補子
別    名

胸背
別    名
官補
起源國家
中國
起源時間
唐朝

補子起源發展

明代補子
明代補子(5張)
據史料記載,官服補子的根源要追溯到唐代武則天統治時期,《舊唐書·輿服志》有武則天以袍紋定品級的記載:“延載元年(694年)五月,則天內出緋、紫單羅銘襟、背衫,賜文武三品以上:左右監門衞將軍等飾以對獅子,左右衞飾以對麒麟,左右武威衞飾以對虎,左右豹韜衞飾以對豹,左右鷹揚衞飾以對鷹,左右玉鈐衞飾以對鶻,左右金吾衞飾以對豸,諸王飾以盤石及鹿,宰相飾以鳳池,尚書飾以對雁。”唐太和六年(832年)又規定三品以上服鶻銜瑞草、雁銜綬帶及對孔雀綾襖。這些紋飾均以刺繡,按唐代服裝款式繡於胸背或肩袖部位 [2] 
元代時期,一些服飾的前胸後背處織有方形的裝飾圖案,其在服飾史上被稱之為“胸背”,這樣的服飾在考古中有發現,方形紋飾多作花卉狀,比如在山東鄒縣李裕庵墓中曾出土一件元代男夾袍,胸前背後織有一幅“喜上眉梢”圖,元代至順刻本的《事林廣記》插圖中也有着補子圖案的官員形象 [3]  。但還沒有資料顯示它們在當時與顯示官階相關。從文化及服飾具有的傳承性來看,武則天時期的以袍紋與品級相連,以及蒙元時期的服飾胸背裝飾,對於明代官服補子的產生毫無疑問是有一定影響的 [2] 
真正代表官位的補服定型於明代。明朝朱元璋時期,吸收唐代繡袍的內容和形式,並將繡袍上的圖案改為綴於袍服上的補子。為了加強鞏固其政治地位,在服制上有了更加明確的等級劃分,尤其以官服的等級表現最為突出,從頭到腳皆有所區別,特別是補子的圖案內容,對於區別品官的文武、官階等進行了符號化的概括。李氏朝鮮作為中國的屬國,官服制度一如明朝,但胸背制度建立較明為晚,於明景泰五年(1454年)正式採用。
清代官服仙鶴紋補子 清代官服仙鶴紋補子
到了清朝,改令易服,雖然強制推行滿族服飾,但仍保留了一部分漢族服飾的精華。雖仍承襲明朝服制的補子形式,但不再像明代將補子繡於常服之上,而是綴於補服之上,更加便於補服的製作更改。紋樣也更加規範化、系統化 [1] 

補子製作工藝

補子製作

明代的補子一般用刺繡和織造兩種方法制成,織造方法又分兩種:緙絲織金妝花。織金和妝花一般是將補子部分與地部同時織出。緙絲和刺繡一般是先緙或繡成補子形式,再縫綴於衣服上 [4] 

補子色彩

文官補子畫面以藍色為主要基底及填充顏色。補子內紋樣,色彩比重偏向冷色調,鮮有暖色。
武官紋樣暖色調佔畫面比例較大,冷暖比例適中,運用了大量紅棕和黃。武官朝服顏色種類與明度隨着官階上升逐漸豐富、加深,團雲、海波、祥紋多種顏色的交織和景色的增添 [5] 

補子分類

清代補子
清代補子(2張)
根據《明會典》、《明史·輿服志》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規定,官吏所着常服為盤領大袍,胸前、背後各綴一塊補子,一至九品所用禽獸尊卑不一,藉以辨別官品。補子圖案:公、侯、駙馬、伯:麒麟、白澤;文官繡禽,以示文明: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xī chì),八品黃鸝,九品鵪鶉;武官繡獸,以示威猛:一品、二品獅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羆(pí),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雜職:練鵲;風憲官:獬豸(xiè zhì)。除此之外,還有補子圖案為蟒、鬥牛等題材的,應歸屬於明代的“賜服”類 [3]  。這些不同的與官階相聯繫的禽獸圖案,均繡在方形框架之內,置於團領衫的前胸和後背處。明代《大學衍義補遺》卷九十八對此也有記載:“我朝定製,品官各有花樣。公、侯、駙馬、伯服繡麒麟白澤,不在文武之數;文武一品至九品,皆有應服花樣,文官用飛鳥,象其文采也,武官用走獸,象其猛鷙也。”並規定上可兼下,下不得僭上 [2] 
一些舞、樂、工、吏雜職人員也可用雜禽、雜花補子,如正月十五的"燈景"補子,五月的"五毒艾虎"補子等。明代逢上元燈節,內臣宮眷皆須穿戴燈景補子蟒衣,以應節令。
清代的補服是圓領對襟,因此前胸的補子為兩片對成,即袍服門襟左右各半塊,後背仍是一塊。清代的補子尺寸略小一些,一般為30釐米左右。各品級官服上的裝飾圖案也有所區別 [2]  ,文官補子沿用了明朝舊制以禽鳥為紋樣,分別是一品光祿大夫、榮祿大夫,授予紋仙鶴紋補子;二品資政大夫、通奉大夫,授予錦雞紋補子;三品通議大夫、中議大夫,授予孔雀紋補子;四品中憲大夫、朝議大夫,授予雲雁紋補子;五品奉正大夫、奉直大夫,授予白鷳紋補子;六品承德郎、儒林郎,授予鷺鷥紋補子;七品文林郎、徵仕郎,授予鸂鶒紋補子;八品修職郎、修職佐郎,授予鵪鶉紋補子;九品登佐郎,授予練雀紋補子;沒有品的授予黃鸝紋補子 [6]  。武官是一品麒麟,二品獅,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2] 
在明清兩代,受過誥封的命婦(一般為官吏的母親及妻子)也備有補服。她們所用的補子紋樣以其丈夫或兒子的官品為準。女補的尺寸比男補要小。凡武職官員的妻、母,則不用獸紋補,也和文官家屬一樣,用禽紋補 [3] 
補子 補子
補子 補子
明清官服補子對比圖 明清官服補子對比圖 [7]

補子文化特徵

文官
清代官服補子 清代官服補子
文官多是嫺靜儒雅的,文官的官服將禽鳥作為補子的圖案紋樣,用來彰顯文官的賢德。一品:仙鶴。高雅聖潔且長壽,可達六七十歲,在古代成為仙風道骨和長壽的象徵。二品:錦雞,是吉祥的象徵。三品:孔雀。孔雀不僅羽毛美麗,而且有品性。在古人看來,孔雀是一種大德大賢、具有文明品質的“文禽”,是吉祥、文明、富貴的象徵;四品:雲雁。雁羣飛行時,常排成“一”字或“人”字形,故云。大雁還有一種吉祥的意義。五品:白鷳。自古以來一直被視為吉祥物。白鷳鳥展翅,象徵拋棄塵穢,迎新納福。六品:鷺鷥。白鷺是吉祥之鳥。另,因鷺飛有序,以喻百官班次。七品:鴛鴦。據説鴛鴦成對,鴛鳴鴦和,左雄右雌,雙雙飛翔,夜晚雌雄羽翼掩合交頸而眠。若其偶失,從不再配。體現了古代“五倫”中夫妻美好的關係,是一種吉祥的瑞鳥。八品:鵪鶉。在古代“鵪”和“鶉”本是兩種鳥。鵪鶉之“安”是安全之“安”的諧音,因此又具有“事事平安”和“安居樂業”的象徵意義。也用百官代表皇帝的形象,體現皇帝的規矩和威儀。九品:練雀。亦稱練鵲、綬帶鳥 [4] 
武官
武官多是勇武剽悍的,因此武官的官服是以猛獸作為補子圖案的,以此彰顯武官的威儀。一品:麒麟。是古代傳説中的神獸。以麒麟為一品武官的官階形象,既象徵皇帝仁厚祥瑞,又象徵皇帝“武備而不為害”的王道人君形象。二品:狻猊。是像獅子的一種神獸,狻猊是龍子之一,取其勇猛之意。三品:豹。武官補子排序,豹在狻猊之下,在虎之上,可見古代豹的神獸地位高於老虎而低於狻猊,亦是取其勇猛;四品:虎。老虎為百獸之王,有王者的智慧,具有“仁、智、信”之範。因此,人們視之為吉祥的神獸。能守誠信,驅邪氣,納祥瑞。五品:熊。體形大而且勇猛。作為武官官階的形象,取其陽剛之意。六品:彪。彪最獷惡,能食虎子也。彪與仁德智慧的虎不同,是一種兇悍殘暴的動物。作為武官官階形象,是取其對敵兇狠殘暴之意。七品、八品:犀牛。犀牛的皮可以做鎧甲,用犀牛做武官官階的形象,是取其皮可制甲,角可制矛,兵器犀利之意。九品:海馬。此處的海馬,並不是大海的海洋動物,而是和陸地吃草的馬模樣相同、背上長出兩隻翅膀的神話中的海獸。既能在天空飛翔,也能在洶湧的波濤中穿行,喻水陸皆可攻殺固守 [4] 

補子歷史價值

明清時期的補子折射出的封建等級制度關係,是在“禮”的束縛下的規範化。在封建社會中,服飾是表達禮儀的重要形式,在服飾中有着嚴格的等級劃分,而在服飾中,越是近於朝廷,禮儀越嚴格。補子則是這種禮儀最為典型的呈現方式 [1] 
中國古代服飾一直帶有明顯的等級色彩,紋樣更是象徵身份的符號。補子的出現是幾千年來服飾發展的凝練,是在時代背景下的產物。紋樣本身只是一種裝飾性的圖案,當在人們心理作用外化出神靈崇拜、政治思想、倫理觀念後,具有了等級區別、文化內涵和世俗觀念。具有了政治功能的紋樣將一切的大小尊卑概括成符號化來表現,成為了封建社會統治者的工具,也體現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1] 
參考資料
  • 1.    徐心竹. 明清官服補子紋樣符號化表現[J]. 人間, 2016, 第228卷(33):181.
  • 2.    劉靜軒. 符號學與明清補服研究[J]. 美與時代(上), 2012, (10):105-106.
  • 3.    中國紡織擷英廳——官服補子  .南通織造博物館[引用日期2020-04-11]
  • 4.    劉威婷. 明清官服補子中圖騰符號的設計應用研究[J]. 中國民族博覽, 2018, (10):184-185.
  • 5.    張月. 明朝官服禽獸紋樣的形式語言[J]. 西部皮革, 2019, 第41卷(21):133-134.
  • 6.    葉志榮. 清朝文官補子賞析[J]. 環球市場, 2018, (16):171-173.
  • 7.    楊正文, 李建峯. 承傳與變革:明清兩朝官服及宮廷服飾的比較[J]. 民族學刊, 2019, (6):32-38,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