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服飾

(中國曆代服飾)

鎖定
中國服飾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上溯至原始社會。《鑑略·三皇紀》:“襲葉為衣裳 [1]  ”,《物原·衣原第十一》:“有巢始衣皮”,記載有巢氏 [1]  最早教民用樹葉、毛皮做成衣服。中國服飾可以看作由此發端。
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清,到近現代,都以鮮明特色為世界所矚目,主要以漢服為主。
戰國時人撰寫的《呂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黃帝胡曹伯余創造了衣裳。從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飾史的源頭,可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
明代羅頎《物原·衣原第十一》就有:“有巢始衣皮”的記載,説有巢氏最早教民用動物毛皮做成衣服。
中文名
中國服飾
特    色
中國民族服飾
主要形式
漢服為主
考察依據
呂氏春秋》、《世本
發展歷程
原始社會、夏商周
源頭時期
舊石器時代晚期

中國服飾原始服飾

中國服飾追溯

戰國時人撰寫的《呂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黃帝胡曹伯余創造了衣裳。從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飾史的源頭,可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
原始社會的部落長和巫師、卜人在某種情況下,為了象徵權威與特定身份,如同《易·繫辭》説“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衣服式樣必不同於普通人。此外在軍事性活動(包括圍獵)和祭祀性活動中,主持人及參加者服飾也與常不同。這些,為服飾制度的發生發展奠定了基礎。
有巢氏教民衣皮 有巢氏教民衣皮
明代羅頎《物原·衣原第十一》就有:“有巢始衣皮”的記載,説有巢氏 [1]  最早教民用動物毛皮做成衣服。上古時常以獸皮製鞋,因此鞋的稱呼多以革字為邊旁。古代的鞋有許多名稱,如履、屐、靴、屣、屨等字均為鞋的別稱。最早的鞋子式樣是很簡陋的。人們推測古人將獸皮切割成大致的足形後,用細皮條將其連綴起來即成為最原始的鞋子。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紡織業的進步,布料、絲綢等物亦用來製作鞋子,並與皮革、麻草組合應用,出現大量的鞋製品。到了殷商時期,鞋的式樣、做工和裝飾已十分考究,用材、施色、圖案也根據服飾制度有了嚴格的制度。每個朝代鞋的造型、色彩都隨着制服形式而變化。

中國服飾山頂洞人

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距今1.9萬年左右)遺址中,發現有1枚骨針和141件鑽孔的石、骨、貝、牙裝飾品。證實當時已能利用獸皮一類自然材料縫製簡單的衣服。中華服飾文化史由此發端。山頂洞所見小石珠7件、穿孔獸牙125枚等裝飾品,上有長期佩帶的磨蝕痕跡。其中5件出土時呈半圓形排列,可能是成串的相飾。另有25件還用赤鐵礦粉塗染着色,聯繫山頂洞下室埋葬的屍骨上也散佈有赤鐵礦粉粒,可能是在衣服上着色所用,或係一種飾終儀式,反映出山頂洞人的某種審美感情。保護生命,掩形禦寒,裝飾自身,都在原始社會成為服裝主要作用。

中國服飾新石器時代

距今約1萬年,進入了新石器時代,紡輪普及,餘姚河姆渡遺址還出土了“踞織機”(腰機),有了筒形後綜,可以形成自然織口,還有了勝(卷經軸)。紡織技術發明,服裝材料從此有了人工織造的布帛,絲綢生產也於新石器時代發軔。服裝形式發生變化,功能也得到改善。貫頭衣和披單服等披風式服裝已成為典型的衣着,飾物也日趨繁複,並對服飾制度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在紡織品出現之後,貫頭衣已發展為一種定型服式,在相當長時期、極廣闊的地域和較多的民族中普遍應用,基本上替代了舊石器時代部件衣着,成為人類服裝的粗型。新石器時代除有籠統式服裝外,還從一些陶塑遺物發現有冠、靴、頭飾、佩飾。

中國服飾商周服飾

上古商周服飾 上古商周服飾
由商代到西周,是區分等級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確立的時期。

中國服飾商代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絲、麻。由於紡織技術的進展,絲麻織物已佔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細織造極薄的綢子,提花幾何紋錦、綺,和絞織機的羅紗。衣料用色厚重。

中國服飾西周

西周時,等級制度逐步確立,周王朝設“司服”、“內司服”官職,掌管王室服飾。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於夏商時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戰國之交被納入禮治。王室公卿為表示尊貴威嚴,在不同禮儀場合,頂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須採用不同形式、顏色和圖案。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

中國服飾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織繡工藝的巨大進步,使服飾材料日益精細,品種名目日見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錦 ,山東齊魯的冰紈、綺、縞、文繡,風行全國。工藝的傳播,使多樣、精美的衣着服飾脱
漢服飾 漢服飾
穎而出。春秋戰國時期,不僅王侯本人一身華服,從臣客卿也是足飾珠璣,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貴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並賦以人格象徵。影響所及,上層人士不論男女,都須佩帶幾件或成組列的美麗雕玉。劍,是當時的新兵器,貴族為示勇武兼用自衞,又必佩帶一把鑲金嵌玉的寶劍。腰間革帶還流行各種帶鈎,彼此爭巧。男女的帽,更引人注目,精緻的用薄如蟬翼的輕紗,貴重的用黃金珠玉;形狀有的如覆杯上聳。鞋,多用小鹿皮製作,或用絲縷、細草編成;冬天皮衣極重白狐裘,價值千金。女子愛用毛皮鑲在袖口衣緣作出鋒,還有半截式露指的薄質錦繡手套,無不異常美觀。春秋戰國時期的衣着,上層人物的寬博、下層社會的窄小,已趨迥然。深衣有將身體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階層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

中國服飾秦漢服飾

秦漢服飾的特點 秦漢服飾的特點
這一時期的衣料較春秋戰國時期豐富,漢服的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展。特別在漢代,隨着輿服制度的建立,服飾的官階等級區別也更加嚴格。秦漢服裝面料仍重錦繡。繡紋多有山雲鳥獸或藤蔓植物花樣,織錦有各種複雜的幾何菱紋,以及織有文字的通幅花紋。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張騫奉命兩次出使西域 ,開闢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陸路通道,成千上萬匹絲綢源源外運,歷魏晉隋唐,迄未中斷,史稱絲綢之路。於是,中華服飾文化傳往世界。自秦而漢,深衣有了一些發展和變化。從東漢社會上層來看,通裁的袍服轉入制度化。秦代服制與戰國時無大差別,保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不論單、綿,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縫連為一體,上下依舊不通縫、不通幅;外衣裏面都有中衣及內衣,其領袖緣一併顯露在外,成為定型化套裝。下着緊口大褲,保持“褒衣大裙”風格。足下為歧頭履。腰間束帶。
中國服飾 中國服飾 [2]
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禮法的繼承,到了漢朝形成完善的衣冠體系並普及至民眾,還通過儒教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漢人、漢服、漢語、漢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鮮、越南均曾頒佈法律效仿漢衣冠制度。
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漢代有了輿服制度。史書列有皇帝與羣臣的禮服、朝服、常服等20餘種。服飾上的等級差別已十分明顯。主要表現在:①冠服在因襲舊制的基礎上,發展成為區分等級的基本標識;②佩綬制度確立為區分官階的標識。

中國服飾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服飾 魏晉南北朝服飾
魏晉和南北朝時期,等級服飾有所變革。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綸巾、白綸巾等巾帽

中國服飾魏晉時期

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緋綠三色為九品之別”。這一制度此後歷代相沿雜而用之,直到元明。晉代的首服除幅巾為社會沿用之外,有官職的男子還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紗帽的稱漆紗籠冠,本是兩漢武士之制,傳之又傳,不僅用於男官員,並流傳民間且男女通用。

中國服飾隋唐服飾

隋唐服飾 隋唐服飾
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而統一,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彩錦,是五色俱備織成種種花紋的絲綢,常用作半臂和衣領邊緣服飾。特種宮錦,花紋有對雉、鬥羊、翔鳳、遊鱗之狀,章彩華麗。刺繡,有五色彩繡和金銀線繡等。印染花紋,分多色套染和單色染。隋唐時期男子冠服特點主要是上層人物穿長袍,官員戴幞頭,百姓着短衫。直到五代,變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顏色來區分等級,用花紋表示官階。隋唐女裝富有時裝性,往往由爭奇的宮廷婦女服裝發展到民間,被紛紛仿效。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着是齊胸襦裙高腰襦裙,即短上衣加長裙,裙腰以綢帶高系,幾乎及腋下。
隋唐服飾 隋唐服飾
隋唐女子好打扮。從宮廷傳開的“半臂”,歷久不衰,後來男子也有穿着的。當時還流行長巾子,系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名曰披帛。唐代婦女的髮飾多種多樣,各有專名。女鞋一般是花鞋,多用錦繡織物、彩帛、皮革做成。

中國服飾宋遼夏金元

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党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交流與融合。

中國服飾宋朝

宋制公服 宋制公服
宋代漢服大致有官服、便服、傳統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羅為主,政府因五代舊制,每年要贈送親貴大臣錦緞袍料,分七宋代靈鷲球紋錦袍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於晚唐的大袖長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烏紗帽,名直腳幞頭,君臣通服,成為定製。宋代官服又沿襲唐代章服的佩魚制度,有資格穿紫、緋色公服的官員都須在腰間佩掛“魚袋”,袋內裝有金、銀、銅製成的魚,以區別官品。“方心曲領”也是朝服的特徵,即朝服項間套上圓下方的飾物。宋代官員公服、制服之外的日常便服,主要是小袖圓領衫和帽帶下垂的軟翅幞頭,依然唐式,腳下卻改着更便於平時起居的便鞋。宋代遺老的代表性服飾為合領(交領)大袖的寬身袍衫、東坡。袍用深色材料緣邊,以存古風。東坡巾為方筒狀高巾子,相傳為大文學家蘇東坡創制,實為古代幅巾的復興,明代的老年士紳還常戴用。
宋代靈鷲球紋錦袍 宋代靈鷲球紋錦袍
宋代民間首服也有種種流行。男子流行幞頭、幅巾,女子則流行花冠和蓋頭。婦女髮式和花冠,是當時對美追求的重點,最能表現宋代裝束的變化。唐及五代的女子花冠已日趨危巧,宋代花冠再加發展變化,通常以花鳥狀簪釵梳篦插於髮髻之上,無奇不有。

中國服飾明代服飾

明制公服 明制公服
經過元代蒙古人統治之後,明代恢復漢族的傳統,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漢服服飾制度。明代皇帝戴烏紗折上巾(烏紗翼善冠),帽翅自後部向上豎起。明初要求衣冠恢復唐制,其法服的式樣與唐代相近,只是將進賢冠改為梁冠,又增加了忠靖冠等冠式。自唐宋以來,龍袍和黃色就為皇室所專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為正色,又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廢除不用。明代的公服亦用幞頭和圓領袍,但這時的幞頭外塗黑漆,腳短而闊,名烏紗帽,無官職的平民不得服用。公服除依品級規定服色外,最有特色的是用“補子”表示品級。 補子是一塊約40~50釐米見方的綢料,織繡上不同紋樣,再縫綴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補子用鳥,武官用走獸,各分九等。為褒獎官員的功勳,另特賜蟒袍飛魚服、鬥牛服等服飾。蟒是四爪之龍,飛魚為魚尾有鰭之蟒,鬥牛則在蟒頭上加彎曲的牛角。官至極品則用玉帶。所以“蟒袍玉帶”就成為這時大官僚之最顯赫的裝束。平常穿的圓領袍衫則憑衣服長短和袖子大小區分身份,長大者為尊。受到誥封的官員妻、母,也有以紋、飾區別等級的紅色大袖禮服和各式霞披。此外,上層婦女中已着用高跟鞋,並有裏高底、外高底之分。上下層社會的服飾均有明顯等級。
明代公服 明代公服
Q版《大明衣冠》 Q版《大明衣冠》
大明婚禮服飾 大明婚禮服飾
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襲了傳統,且品種十分豐富。服飾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綠、桃紅等色,以免與官服正色相混;勞動大眾只許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來舊樣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親自制訂兩種,頒行全國,士庶通用。一種是方桶狀黑漆紗帽,稱四方平定巾;一種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稱六合一統帽,取意四海昇平、天下歸一。後者留傳下來,俗稱瓜皮帽,系用黑色絨、緞等製成。

中國服飾清代服飾

清代蟒袍 清代蟒袍
清王朝時,以暴力手段推行剃髮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髮挽髻,着寬鬆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剃髮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
清代女裝,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着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滿族婦女着“旗裝”,梳旗髻(俗稱兩把頭),穿“花盆底”旗鞋。至於後世流傳的所謂旗裝,長期主要用於宮廷和王室。
清朝官服 清朝官服
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官帽與前朝截然不同 ,凡軍士、差役以上軍政人員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緯帽,按冬夏季節有暖帽、涼帽之分,還視品級高低安上不同顏色、質料的“頂子”,帽後拖一束孔雀翎。翎稱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圓斑),並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眼多者為貴,只有親王或功勳卓著的大臣才被賞戴。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影響所及,其他顏色的馬褂遂在官員士紳中逐漸流行,成為一般的禮服。四、五品以上官員還項掛朝珠,用各種貴重珠寶、香木製成,構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絲紡繡染及各種手工專業的進步,為清代服飾品種的豐富創造了條件。
皇后服飾 皇后服飾

中國服飾現代服飾

(1912年以來)
辛亥革命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中華民族的服飾進入了新時代。
在此之前,改良主義者康有為於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於宣統初年,曾上書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國留學生也改穿西裝。隨着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沖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①男裝。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着自家縫納的布鞋。②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樸實用。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其中長期代表中國傳統服飾且的漢服大放異彩。
現代服飾 現代服飾

中國服飾對西方影響

中國服飾歷史描述

然而,儘管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沒有或者很少突出對人體美的直接讚賞,但在一些古典文學作品裏不乏對人體美的描寫。從《詩經》,騷賦到明清的小説和傳奇,其中都有這類描寫,譬如“肌如白雪,腰如束素”。“膚如凝脂”、“虎背熊腰”,而且更多的是人與服飾共同構成的美的形象;“著我繡莢裙,事事四五通,足上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鐺,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賞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頭上何所有?翠微訇葉垂鬢唇。背後何所見?珠壓腰 穩稱身。”(《麗人行》)

中國服飾傳統觀念

如果説西方服飾文化刻意追求表現人體美,而完全忽視了服飾倫理,那麼,中國服飾文化由於受到傳統的倫理價值觀念的影響還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體統。譬如《禮記·王制》説:“作淫聲異服。奇球奇器以疑眾,殺!”(易·繫辭》認為:‘始容誨淫”。《左傳》稱“貪色為淫”。《繫辭》是秦、汗間的儒生所作,其後,趙飛燕、梁冀及其妻子等在服飾上的追求奇異和生活的淫亂,更説明了“冶容誨淫”。

中國服飾與西方服飾

或許有人會以現代女性服裝中的旗袍為例,來證明中國女裝也着重表現人體的自然美,其實,這種旗袍是在本世紀上半葉受西方服飾審美趣味影響的結果,直至光緒年間,旗袍還不是目前的式樣。傳統旗袍在肩、胸、腰、臂、臀等部位的表現與突出人體美的西方女性服裝完全不一樣。和西方服飾藝術不同的是:中國服飾藝術不是突出人體美,而是充分調動藝術造型等手段追求一種裝飾美,即一種超越形體的精神空間。從中國清朝以前的服裝款式來看,遮蔽人體的寬袍大袖是中國傳統服飾的主流。即使某些人的形體很美,這種服裝也不去展現這個美的形體。《資治通鑑》引蕭何的話説:“天子以四海為家,不壯不麗無以重威,”從這層意義上去看寬袍大袖的中國古代皇帝禮服,我們應會明白它們為什麼不去表現皇帝的形體美,而是着重寫意傳神,突出他們端莊威嚴的精神力量。屈原在《涉江》中言:“餘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他以穿戴富有自己個性的服飾來表現自己憤世嫉俗,不趨炎附勢的氣度和情懷。西方服飾人體直觀美和中國服飾人體裝飾美的區別反映了兩種文化形態價值取向的不同。林語堂就曾經指出:“大約中西服裝哲學上不同之點,在於西裝意在表現人身形體,而中裝意在遮蓋它。”(《生活的藝術》)萊辛説:“我承認衣服也有一種美,但是比起人體美來,衣服美算得上什麼呢?”(轉引自《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而林語堂則持相反觀點:“只有在沒有美感的社會,才可以容得住西裝……西裝的式樣是這樣的,使街上的行人都會知道你的腰身是三十二寸或三十八寸……一般痴肥的四十歲婦女,穿起祖胸露背的晚服來赴歌劇的初夜公演,這也是西洋發明的刺目事物之一。(《生活的藝術》)

中國服飾服飾分類

商周時代的服飾: [3] 
商周時代的服飾,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領開向右邊;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着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韍」,用來遮蔽膝蓋,所以又叫做「蔽膝」。
春秋戰國的衣服,是直筒式的長衫,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這種衣服叫「深衣」。還有一種「單衣」,是沒有裏子的寬大衣服。他們頭上還戴「幘」;幘是用來包住頭髮的頭巾,不讓它們披散下來。
男服服飾:
冕服:禮服中最專貴的一種,冕服均在祭典中穿着,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要件所組成。冕服的主體是玄衣、衣裳上面繪繡有章紋,而在最隆重的典禮時,穿九章紋冕服。衣裳之下,襯以白紗中單,即白色的襯衣,古代襯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為硃色,諸侯為黃硃色。鞋是雙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禮時穿赤色的。
弁服:其隆重性僅次於冕服,衣裳的形式與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為爵弁,韋弁、冠弁等幾種,它們主要的區別在於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顏色。
玄端:為天子的常服,諸侯及其臣的朝服。
深衣:古代凡是服禮都是上衣下裳不相連,惟此種衣裳是上下相連,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所以稱為「深衣」。
女服服飾:
禕衣:為王后從王祭先王的俸祭服。
褕翟:為王后從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助君祭服。是青色衣,畫褕翟紋十二章紋,褕翟羽色亦為五采。
闕翟:為王后助天子祭羣小神和子男夫人從君祭宗廟祭服。是赤色衣,刻赤色繒的翟紋。
鞠衣:為王后率領命婦祭蠶神告桑的禮服,亦為諸侯之妻從夫助君祭宗廟的祭服。
展衣:又稱襢衣為王后禮見王及宴賓客的禮服,亦是卿大夫之妻從夫助君祭宗廟的祭服。
祿衣:為王后燕居時的常服,亦為士之妻從夫助祭的祭服。
純衣:為貴族之女的嫁衣。
秦漢時代,在中國服色是一個重要階段,也就是將陰陽五行思想滲進服色思想中,秦朝國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規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應是沿襲戰國時代的習慣。
男服服飾秦始皇規定的大禮服是上衣下裳同為黑色祭服並規定衣色以黑為最上,又規定,三品以上的官員着綠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女服服飾秦始皇喜歡宮中的嬪妃穿着漂亮的及以華麗為上。由於他減去禮學,對於嬪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個人喜好為主。不過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漢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漢代因為織繡工業很發達,所以有錢人家就可以穿綾羅綢緞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的婦女穿着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男服服飾:
禮服:漢朝的祭祀禮服,承襲了秦代的廢除「六冕」,以一種冕服為祭天地明堂之禮服的辦法。
冕冠服:為最尊貴的祭祀禮服,是天子及三公諸侯、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時穿着。
長冠服:為夫子和執事百官,用在祭宗廟及各種小祀,如五嶽、四瀆、山川、社稷等典禮穿者。
委貌冠服:相當於周代的冠弁服。為公卿諸侯大夫行大射禮於辟雍的時候穿着。
皮弁冠服:此種冠服為大射禮時,執事者穿着,衣裳為緇麻衣,皂領袖、素裳。
朝服:自秦開始以袍作為朝服,漢代從皇帝至賤更小吏亦以袍作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過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稱。漢代的朝服,服色是隨着五時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襯以告緣領袖的中衣。
女服服飾:
廟服:相當於周代的禕衣,是女子禮服中,地位最尊貴的一種。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入廟服,皇后之謁廟服,其服色是皂下。
蠶服:相當於周代約鞠衣。每年三月,皇后帥領公卿諸侯夫人親蠶禮時穿着。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蠶衣為朝服。
魏晉南北朝
男服服飾:
禮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禮服祭服,仍只有一種,與漢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異。
平冕服:各級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紋,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諸侯用山龍等九章,九卿以下用華蟲等七章,天子用刺繡文,公卿用織成文。
北周冕服:北周武帝漢化政策相成功,大力推行中國古代的周禮之制,因此北周的服色制度多根據周禮而定。
委貌冠服:為公卿行卿射禮之禮服。衣黑而裳素,中衣以皂緣為領袖。
朝服:同於漢代,天子與百官之朝服以所戴之冠來區別,亦都有五色朝服,不過漢代平時常朝以皂朝服、絳服為多,而魏晉南北朝則以絳朝服為主。
通天冠服:魏晉南北朝,各王朝均以此服為天子的朝服,也是次等的禮服。着絳紗袍,皂緣中衣,黑鞋。
遠遊冠服:為皇太子及諸王所服,着朱衣,絳紗袍,皂緣白紗中衣,白曲領。
百官冠服:以絳紗為主。但陳制較複雜,百官位高者以朱衣為朝服,位卑者,則以皂衣為朝服,皂白紗緣中單。
品色衣:天台近侍及宿衞之官,皆着五色衣,以錦綺饋繡,名曰品色衣。
常衣:主要是褲褶服,用途非常廣,可以做朝服、軍服、便服、從貴族到庶民均用到它。
女服服飾:
皇后謁廟服:是女性官服中,最隆重的禮服,也是皇后的嫁服。
入廟佐祭服:為妃、嬪、命婦之祭服。在晉及南朝宋、陳均為皂上皂下。
親蠶服:為皇后行親蠶禮之禮服,均為青上縹下。
助蠶服:為妃、嬪、命婦助皇后行親蠶禮之禮服,在晉及南朝陳為縹上縹下。南朝宋為青上青下。
朝服:以上三朝均以為女性之朝服。
比周禮服:女性官服與男性官服同樣,非常複雜,用色亦多,與前述朝代大不相同。
隋唐時,一般人是穿白色圓領的長衫,低下階層穿的是用麻、毛織成的「粗褐」。隋代女子穿窄合身的圓領或交領短衣,高腰拖地的長裙,腰上還繫着兩條飄帶。唐代的女裝主要是衫、裙和帔;帔就是披在肩上的長圍巾。還有特別的短袖半臂衫,是套穿在長衫外面。唐代初期的婦女還喜歡穿徂領的小袖衣、條紋褲、繡鞋等服裝,她們的頭上還戴着「冪離」、「帷帽」。隋唐的女裝,以紅、紫、黃、綠四種顏色最受歡迎。
男服服飾:
冕服:祭服,最隆典禮禮服。自天子至百官均服之。
朝服:為次於冕服的第二等禮服。
通天冠服:天子之最隆重朝服。
遠遊冠服:為皇太子及親王的最隆重之朝服。
具服:亦稱朝服。
公服:為次於冕服、朝服的第三等禮服。
弁服:天子在朔日受朝時服之,皇太子在朔望視事時服之。
公服:皇太子在五月常朝、元日冬至受朝時服之。
平巾幘服:戎裝的公服。
烏紗帽服:為天子及皇太子視朝、聽訟和宴見賓客的服裝,以烏紗做帽。
黑介幘服:沒有公職的士人,在朝見受詔時穿着。
常服:為使用最多的一種服裝。
黃袍:天子開始常穿黃色袍。
品服:以不同服色來分別品官之職位高低的傳統。
女服服飾:
大禮服:
褘衣:最隆重的大禮服。
褕翟:皇太子妃最降重的大禮服。
常禮服:
青衣:皇后禮見皇帝時穿着的。
朱衣:皇后宴見賓客時穿着的。
鈿釵禮衣花釵禮衣:歸嫁禮服。
宋代的服裝,其服色、服式多承襲唐代,只是與傳統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給人的感覺是恢復中國的風格。
宋朝時侯的服飾宋朝的男裝大體上沿襲唐代樣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領或圓領的長袍,做事的時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帶上,衣服是黑白兩種顏色。
當時退休的官員、士大夫多穿一種叫做「直掇」的對襟長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領口、衫角都鑲有黑邊,頭上再戴一頂方桶形的帽子,叫做「東坡巾」。
宋代的女裝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長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對襟的長袖小褙子,很像背心,褙子的領口和前襟,都繡上漂亮的花邊。
男服服飾:
冕服:宋朝開始減少冕服的種類,大典禮穿非冕服的情形,就經常出現。
朝服:宋代在勁下加上特別的裝飾謂之「方心曲領」。
公服:宋代以常服為公服。
女服服飾:
禮服:其服色大致與唐代相同。
常服:均以大袖上衣,長裙、霞帔為常服。
元代是由蒙古人統治,所以元代的服飾也比較特別。蒙古人多把額上的頭髮弄成一小綹,像個桃子,其他的就編成兩條辮子,再繞成兩個大環垂在耳朵後面,頭上戴笠子帽。
元代的貴族婦女,常戴着一頂高高長長,看起來很奇怪的帽子,這種帽子叫做「罟罟冠」。她們穿的袍子,寬大而且長,走起路來很不方便,常常要兩個婢女在後面幫她們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婦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男服服飾:
冕服:
天子袞冕服。
皇太子袞冕服。
公服:行禮時百官所穿的。
常服:元代上層主要服裝。
明代的貴婦多是穿紅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婦女只能穿桃紅、紫綠及一些淺淡的顏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長裙,腰上繫着綢帶,裙子寬大,樣式很多,像百褶裙、鳳尾裙、月華裙等。
男服服飾:
冕服:從宋代起皇帝幾乎只穿一種冕服。
朝服:有通天冠服、皮弁服、朝服等。
公服:百官的正式辦公服。均用到它。
常服:恢復唐宋時代的常服糸統。
女服服飾:
禮服:
褘衣:為皇后受刪、謁廟、朝會時穿着。
翟衣:為皇后的第二禮服。
禮服:品官命婦的大禮服。
清代的衣服長袍馬褂,早先是富貴人家才穿的服飾,到後來普遍了,變成全國的一般服飾,平日所戴的便帽就是瓜皮小帽,顏色是外面黑,裏面紅。滿族婦女穿的旗袍,早期是寬寬大大的,後來才變成了有腰身,在旗袍外面再加上一件「坎肩」(背心)。她們的鞋子也很特別,是一種花盆式的高底鞋。漢族婦女的服飾,則和明代差不多。
男服服飾:
禮服外褂:因紋飾不同而分別官階
袞服:為皇帝穿着。
龍褂:為皇子所照。
補服:依紋飾不同而分別官階。
朝服:最隆重的大禮服。
吉服:清代的禮服,次於朝服是為吉服,用於吉慶典禮時穿着。
常服:清代之服裝制度,唯對常服,規定甚小。
女服服飾:
朝服:皇后的朝服則是朝裙、朝袍、朝褂,三件方為一整體。
吉服:由外褂與袍組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