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質孫服

鎖定
質孫服,又稱只孫、濟遜,漢語譯作一色衣、一色服,明朝稱曳撒、一撒。“質孫” 是蒙古語“華麗”的音譯。質孫服的形制是上衣連下裳,衣式較緊窄且下裳亦較短,在腰間作無數的襞積,並在其衣的肩背間貫以大珠 [1] 
質孫服原為軍服(戎服),便於騎射,後轉為元朝內廷大宴時的官服,勳戚大臣、近侍獲得賞賜即可穿着,樂工、衞士亦可穿着。天子質孫冬服十一等,夏服十五等,其他百官的質孫服則夏服有十四款定色、冬服分九等定色 [1]  。明朝時期,內臣、外廷都有穿着,並且和原本的漢服特點進行融合,開創其他形式,如:麒麟服飛魚服 [2] 
中文名
質孫服
別    名
只孫、濟遜、一色衣、一色服、曳撒、一撒
起源國家
中國
起源時間
元朝

質孫服起源發展

元·至順刊本《新編纂圖增新羣書類要事林廣記》中的辮線袍 元·至順刊本《新編纂圖增新羣書類要事林廣記》中的辮線袍
質孫服原為蒙古族軍服(戎服),便於乘騎等活動。成吉思汗時期,隨着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為大型的聚會、飲宴提供了物質條件,逐步形成了質孫宴的雛形。但當時參加宴會的人缺少統一的服飾。當物質條件進一步豐富之時,服飾便成為彰顯其地位、等級的重要手段。但因為“元初立國,庶事草創,冠服車輿,並從舊俗 [3]  。”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裏非常詳細地記述了忽必烈時期的質孫宴盛況,以及所穿質孫服之華麗、精美:“衣其最美之金錦衣。同日至少有男爵騎尉一萬二千人,衣同色之衣,與大汗同。所同者蓋為顏色,非言其所衣之金錦與大汗衣價相等也。各人並系一金帶,此種衣服皆出汗賜,上綴珍珠寶石甚多,價值金別桑確有萬數。此衣不止一襲,蓋大汗以上述之衣頒給其一萬二千男爵騎尉,每年有十三次也。每次大汗與彼等服同色之衣,每次各異其色,足見其事之盛,世界之君主殆無有能及之者也 [4]  。”
元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十二月中書省奉聖旨定服色等第:“比年以來,所在士民,靡麗相尚,尊卑混淆,僭禮費財,朕所不取。貴賤有章,益明國制,儉奢中節,可阜民財 [4]  。”
直到元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即位,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才建立元朝的輿服制度。“質孫,漢言一色服也,內廷大宴則服之。……,凡勳戚大臣近侍,賜則服之。”也就是説,只有受賜者才有質孫,而並不是百官上任即有。“下至於樂工衞士,皆有其服。精粗之制,上下有別,雖不同,總謂之質孫雲 [3]  。”樂工、衞士等在質孫宴時服用,目的是使這重大場合服裝整齊劃一。質孫宴時,雖然各級人士穿着的質孫色彩一致,但面料質地、裝飾以及款式上卻上下有別 [4]  。天子質孫冬服十一等,夏服十五等,其他百官的質孫服則夏服有十四款定色、冬服分九等定色 [1] 
明代統治者也看到質孫服的活動便捷、穿着舒適的優點,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將質孫全面繼承,制定其校尉服飾:“令校尉衣只孫,束帶,幞頭,靴鞋。只孫,一作質孫,本元制,蓋一色衣也。”這裏的質孫應是有細摺的辮線襖。明朝蔣一葵曾記:“在朝見下工部旨,造只遜八百副。皆不知只遜何物,後乃知為上直校鵞帽錦衣也。”明朝萬曆年間,許多人已不知只遜(質孫)這個詞了,但此時校尉衣仍沿用明初校尉質孫的款式。後來明代皇帝外出乘馬時所穿的“曳撒”,就是把辮線襖這種質孫服衣身放鬆加長改制的服裝 [4] 

質孫服製作工藝

質孫服形制

蒙元辮線袍 蒙元辮線袍
質孫服是蒙古族服裝的傳統形式。蒙元時期蒙古族袍服中交領形式是最典型的,因此,質孫服的領型為交領。由於受中原地區文化的影響,從蒙古後期開始流行的“右衽”直到元代成為制度加以確立,就成為蒙古袍服衣襟疊壓關係改變的關鍵,因此質孫服的領型是右衽交領形式。
在質孫宴上的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即為狩獵和競技比賽,因此不論從傳統還是質孫宴上的活動內容以及後來明代將其作為校尉服,質孫服袖的形制為傳統窄袖。當然,蒙古族傳統搭護(半袖)也是質孫中常見的式樣 [4] 
按照參加質孫宴的人的地位不同,質孫服的結構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帝王、大臣、貴族等上層社會的人士所穿的沒有“細摺”的腰線袍(款式為有腰線,但無細褶)以及直身放擺結構的直身袍;另一類就是在質孫宴上服務於這些上層人物的樂工、衞士等所穿着的辮線袍 [4] 
(右圖備註:1978年出土於內蒙古包頭達茂旗明水墓的蒙元辮線袍,內蒙古博物院館藏一級文物。)

質孫服面料

質孫服的面料主要是元代最具特色的納石失(織金錦。在天子、百官質孫中有七款都是由織金錦作為主要面料,所配套的服飾品更多使用加金織物。除此而外,還有怯綿裏(剪絨)、粉皮、銀鼠、速夫以及各種高檔絲綢織品等 [4] 
元朝雲肩織金錦辮線袍(及局部)——中國民族博物館藏

質孫服文化特徵

質孫服涵義

按元制,民間不允許製作質孫服,而官府所制質孫服也非買賣品,不得流入民間。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4年),中書省宣徽院曾奏“議得控鶴除輪番上都當役外,據大都落後並還家人等,元關只孫襖子裹肚帽帶,不得將行貨賣。並織造只孫人匠,除正額織造外,無得附餘夾帶織造,暗遞發賣。如有違犯之人,嚴行治罪。及不繫控鶴人等,若有穿繫裹肚束帶,各處官司盡數拘收。若有詐贓控鶴騷擾官府百姓之人,許諸人捉拿到官,嚴行懲戒。行下拱衞司依上拘收禁約。”對私織質孫服的人,“奉聖旨:私織的人根底和造假鈔一般有,教刑部家好生的問者 [4]  。”
於是,質孫服這個特定場合穿着的特殊服飾就成為蒙元時期宮廷服飾的代表,它具備以下主要特徵:大汗御臨的內廷大宴上才能穿着;大宴上每日一換;必御賜(早期可能有些不是御賜);必須按定製由工匠專制 [4] 

質孫服配飾

在天子和百官的質孫服中,寫明裝飾的有加寶裏(膝襴或袖襴),綴大、小珠等裝飾形式,龍紋及其他裝飾紋樣都是質孫服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謂“只孫官樣青紅錦,裹肚圓文寶相珠”。

質孫服冠帽

對於質孫服中配套的冠帽,在《元史》中非常詳細地列出,有暖帽、重頂冠、鈸笠、捲雲冠、寶貝帽、頂笠、漆紗冠、後檐帽等,當與不同面料袍服配套時,其面料和裝飾各有不同 [4] 

質孫服輿制

元代天子的質孫,冬服有十一等,如穿金錦剪茸則戴金錦暖帽;穿大紅、桃紅、紫、藍、綠的寶裏(服下有襴者)則戴七寶重頂冠;穿紅、黃粉皮服則戴紅金答子暖帽(金答子即帔,為暖帽後有帔者的一種帽式),穿白粉皮服則戴白金答子暖帽。
夏之服飾有十五等。穿答納都納石矢(織金錦)並綴大珠於金錦則戴寶頂金鳳鈸笠,服速不都納石矢綴小珠於金錦則戴珠子捲雲冠;穿大紅珠寶裏紅毛子答納則冠珠緣邊拔笠,穿白毛子金絲寶裏(加襴的袍)則戴白藤寶貝帽,穿大紅、綠、藍、銀褐、棗揭金繡龍五色羅則戴金鳳頂笠。戴笠的色澤,各隨所服的色澤。穿金龍青羅則戴金鳳漆紗冠,穿珠子褐七寶珠龍答子則戴黃牙忽寶貝珠子的帶有後檐的帽子,穿青速夫金絲闌子則戴七寶漆紗的帶有後檐的帽子 [1] 

質孫服歷史價值

質孫服是蒙元時期非常重要的宮廷禮儀服飾,它對後來蒙古族袍服的發展影響至深。元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變革的年代,物質生活習俗方面元代雖然多承襲了固有傳統,但有些方面也呈現出一些時代特色。首先在服飾習俗方面,元代各民族人民的密切來往,使他們服飾文化的交流具有非常典型的時代性,質孫服作為這個時期的最具代表性的服飾為後人留下許多思考的空間 [4] 
1368年蒙古貴族退居漠北草原以後,質孫宴隨之消亡,真正意義上的質孫服也不復存在。但質孫服中的斷腰袍卻被明代統治者直接利用,並且賦予了新的名稱。在明帝王的推崇下,地位逐步提高,成為內使太監、校尉、百官、貴胄甚至帝王騎乘、宴飲、遊樂、禮樂等場合穿着的服裝,並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蒙古族服飾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種 [5] 
參考資料
  • 1.    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M]: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354-355
  • 2.    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M]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1:381
  • 3.    宋濂.《元史》[M]:中華書局,1973:卷78:志第28:輿服一
  • 4.    李莉莎. 質孫服考略[J]. 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 40(2):26-31.
  • 5.    李莉莎. “質孫”對明代服飾的影響[J]. 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