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提線木偶戲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鎖定
提線木偶戲,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稱懸絲傀儡,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漢族戲劇形式。 [1] 
中文名
提線木偶戲
古    稱
懸絲傀儡
形    式
漢族戲劇形式 [1] 
流行地區
福建、廣東等地

提線木偶戲簡介

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上空提線操縱或藉縛在控制器上的細線而操縱的木偶形體。在簡單的提線木偶中,腿、手、肩和耳以及脊骨底部各縛繩一根。某些提線木偶幾乎能模仿人和動物的所有動作。該類型木偶直到19世紀中葉才得到充分發展,但用鐵棒替代細繩來操縱的原始活動木偶仍殘留在西西里島等處。根據著名作曲家的作品演出的提線木偶歌劇在18世紀極其風行。對觀賞者帶來極大吸引。
2012年,揭西提線木偶戲湛江木偶戲被列入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4] 
2015年,紫金提線木偶戲羅洞木偶戲被列入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5] 

提線木偶戲相關記載

提線木偶戲 提線木偶戲
福建地區至遲在南宋已有傀儡戲演出。《漳州府志》卷三十八記載,朱熹漳州知事時,曾禁止傀儡戲演出。他發佈的《諭俗文》稱:"約束城市、鄉村,不得以禳災祈福為名,裒斂財物,裝弄傀儡。"曼特剎《中華大帝國史》記載,西班牙奧斯定會土公使團,於明萬曆三年(1578),由菲律賓泉州,在官府宴會上就看到木偶戲的演出。明萬曆時,晉江人李九我,官至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民間尊稱"李相國",有許多與傀儡戲有關的軼聞趣事,傀儡戲棚上的對聯"頃刻驅馳千里外,古今事業一宵中",據傳是他書贈木偶藝人的。泉州市文管會所收藏的宋南外宗正司皇族《天源趙氏族譜》抄本,記載明成化十二年(1476)趙怔(號古愚)所撰《家範》共53條,其中有:"家庭中不得夜飲妝戲、提傀儡娛賓……"的禁律。20世紀50年代發現木偶戲"落籠簿"《盧俊義》(《水滸》前身)、《跳檀溪》(《三國》之一)等,註明是乾隆八年(1743)、四十一年(1776)或嘉慶年間的演出腳本。清代晉江人蔡鴻儒在他撰寫的《晉水常談錄》中稱:"泉人最攻此技(提線木偶)"。所有這些,足以證明至少自明及清數百年間,泉州傀儡藝術一直十分繁盛。

提線木偶戲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五華縣提線木偶傳習所獲得“五華提線木偶戲”保護單位資格。 [6-7]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泉州市提線木偶傳承保護中心泉州市木偶劇團)獲得“提線木偶戲”保護單位資格 [6] 

提線木偶戲歷史起源

傀儡受過漢高祖的御封,便提高了傀儡戲藝人的身份地位。過去,戲曲藝人被稱為“戲子”、“腳色”,屬於下九流,不登大雅之堂,不得科舉考試;惟獨傀儡藝人被尊為“先生”,而且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傀儡輕台搭為“八卦棚”,演師身穿長衫在圍屏內操縱木偶,不可拋頭露面,稱“內簾四美”,戲班則稱“四美班”。凡是官府要演傀儡戲,要稱“請戲”。若遇“人戲”與傀儡戲同時在一個地方演出,須讓傀儡戲起鼓先演,這叫“前棚嘉禮後棚戲”。
嘉禮戲分生、旦、北、雜四個行當,由四名演師分別表演。至清道光年間,為演出七天七夜的連台本戲《目連救母》,增加副旦一名,稱“五名家”。共有三十六尊木偶形象,可以演四十二部傳統劇目。一個不過 六平方米 的戲棚,傀儡一登場,可以馳騁千萬裏,呈現千百年來的歷史畫卷。明萬曆年間,禮部右侍郎、東閣大學士晉江人李九我為嘉禮戲撰書一聯:頃刻驅馳千里外,古今事業一宵中。這副對聯高度地概括了木偶藝術的特色,流傳至今成為木偶戲棚前的對聯。

提線木偶戲演出體制

提線木偶戲 提線木偶戲
提線木偶戲班只有四名演員,表演生、旦、北(淨)、雜四種行當,故稱"四美班"。"四美班"共36尊木偶形象,能演42部"落籠簿"(傳統劇目)。清道光年間,出現編演七天七夜的連台本戲《目連救母》,增加了副旦(貼)一種行當,稱為"五名家"。此後,提線木偶戲即有"四美班"與"五名家"並存的兩種演出體制。一般前者演出的是古老的傳統劇目"落籠薄",後者演出的是後來陸續新編的連台本戲(散簿,也稱籠外簿),木偶形象也由36尊增至75尊。
清末,晉江龍湖錫坑的提線木偶戲,為演武戲,增加了老生、副淨,成為六種行當。

提線木偶戲劇目

提線木偶戲形成以來,積累了大批傳統劇目。其題材主要沿襲宋代傀儡表演"歷代君臣將相"故事的路子。絕大多數側重於表現歷史人物的風雲際會。除元、清兩朝外,對各朝代的歷史生活幾乎都有所反映。
"四美班"時期所保存的、經釐定的古老傳統劇目稱"落籠簿",而"五名家"時期,所產生的傳統劇目,則稱為"籠外簿"或"新簿"。另外,還有一些已經失傳或散俠而僅存戲目的,稱為"散簿"。
"落籠簿"是"四美班"時期,作為"行頭"入籠的意思,是各個"四美班"必備的戲文抄本,共42本,凡400餘節:《武王伐紂》、《臨潼鬥寶》、《楚昭復國》、《七國爭雄》、《楚漢爭鋒》、《呂后斬韓》、《光武中興》、《三國》(包括:《桃園結義》、《轅門射戟》、《五關斬將》、《越跳檀溪》、《三請諸葛》、《火燒赤壁》、《智取南郡》、《進取四郡》、《入吳進贅》、《子龍巡江》、《五馬破曹》、《取東西川》、《水淹七軍》、《五路報仇》、《七擒孟獲》、《三出祁山》、《六出祁山》、《三國歸晉》)、《禎祥》(全名劉禎、劉祥,又名《父子國王》)、《四將歸唐》、《仁貴徵東》、《竇滔》(又名《織錦回文》、《父子狀元》)、《湘子成道》、《黃巢試劍》、《收河東》、《五台進香》、《破天門陣》、《包拯》、《搶盧俊義》、《嶽侯徵金》、《洪武開天》、《四海賀壽》、《觀音修行》、《十朋猜》。每本大多是10節。
"籠外簿"是"五名家"時代在"落籠簿"《四海賀壽》基礎上增編的包括《李世民遊地府》、《三藏取經》在內的大型宗教民俗戲文《目連救母》,以及清末民初相繼產生的,分別在"落籠簿"《嶽侯徵金》和《搶盧俊義》基礎上增編而成的大型連台本戲《説岳》和《水滸》。按照舊例,"場户"凡欲搬演"籠外簿"戲文,必須事先提出要求;而搬演"落籠簿"戲文,則可任僱主隨意摘演。
解放後創作的劇目
《解放一江山》(現代劇),編導尤智生,1959年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觀摩演出。
水漫金山》(神話劇),編劇張秀寅、王冬青,導演許炳基,1959年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觀摩演出;1960年參加第二屆國際木偶聯歡節比賽,獲集體二等獎;1979年參加建國三十週年獻禮演出。
《慶豐收》(現代劇),編劇江文,1960年參加第二屆國際木偶聯歡節比賽,獲集體二等獎;1979年參加建國三十週年獻禮演出。
《東海哨兵》(現代劇),編導呂文俊,1965年參加福建省木偶戲會演。
《千桃巖》(童話劇),編導呂文俊,1965年參加福建省木偶戲會演。
《放羊歌》(現代劇),黃錫鈞根據呂文俊編導的《張高謙》改編,1976年參加全國戲劇調演。
《鬥塢山》、《打虎上山》(現代劇),1976年參加全國戲劇調演。
火焰山》,編劇黃錫鈞,導演黃少龍,藝術指導黃奕缺許炳基,1979年參加建國三十週年獻禮演出,獲演出一等獎。1987年7月5日,泉州人民政府頒發嘉獎令,表彰《火焰山》上演二千場。該劇多次參加出國訪問演出。
《讒貓》(童話劇),編劇黃錫鈎,導演黃少龍,1981年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觀摩演出,獲優秀劇目獎。
《太極圖》(神話劇),編導黃少龍,1987年參加福建省第十七屆戲劇會演,獲木偶創新獎,並被選送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演出。
劈山救母》(神話劇),編導黃錫鈞,1992年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觀摩演出,獲劇目獎。
《馴猴兒》《鍾馗醉酒》、《金童戲雙獅》(木偶小品),1992年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觀摩演出,獲優秀劇目獎。
創作的劇目還有:
《除五毒》(寓言劇);《賣糧儲蓄》(兒童劇);《孤島歸帆》、《倆兄弟》、《鋼鐵小英雄》、《八女跨海》、《張高謙》、《夜航》(現代劇)、《拔蘿蔔》、《懶貓的教訓》、《聰明的猴子》(童話劇);《鄭成功》、《陸文龍回祖國》、《大名府》(歷史故事劇);《三打白骨精》、《火雲洞》、《張生煮海》、《收豬八戒》、《收赤面鬼》(神話劇);《青春夢》、《小沙彌下山》(木偶小品)等。

提線木偶戲種類

提線木偶戲五華提線木偶戲

提線木偶戲 提線木偶戲
廣東五華提線木偶戲源遠流長,明朝初年由福建傳入,流行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悠久歷史。民國19年(1930)後,五華縣提線木偶班便遠涉重洋,到達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等有客家籍華僑華人居住的地區演出。明清時期,五華提線木偶戲已經興盛,至二十世紀初,五華全縣擁有20多個木偶戲班,演出十分活躍,並且技巧高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成立了五華縣木偶劇團,並以其為龍頭,形成了本縣南片、中片、北片為中心的分佈網絡,五華提線木偶戲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8] 
五華提線木偶造型精細,形體高大(高度約為90釐米),操縱木偶的線14至20條。演唱以漢調為主,間唱客家山歌、民歌、採茶小調,對白用客家話。表演藝術獨特,達到“擬形入神”的效果。傳統劇目43個,內容非常豐富。主要價值包括:藝術特點別具一格,自成體系,藝術生命力很強;木偶道具製作精巧,木偶戲藝人傳承難度大、時間長,藝術價值極為寶貴;經過歷代藝人的苦練精傳,藝術感染力很強;由於其隊伍小,舞台小,劇具少,便於深入山區演出,有着廣闊的市場空間五華提線木偶戲在歷史、宣傳、教育、觀賞、聯誼、研究等方面均具有寶貴价值。 [8] 
五華提線木偶戲,貼近生活,貼近羣眾,喜聞樂見,演出足跡遍及五華鄉村和省內外以及海外地區,深受山區、城鎮、社區、學校等各界羣眾和海外華僑的歡迎。
2008年6月,五華提線木偶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9] 

提線木偶戲梅縣提線木偶戲

梅縣提線木偶戲古稱“傀儡戲”,客家人稱“吊線戲”,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相傳,梅縣提線木偶戲是明朝萬曆年間,由江浙地區經福建閩西上杭傳入,已有400多年曆史,是中國稀有提線木偶藝術之一。
梅縣提線木偶的造形精巧、生動迫真、形體高大,單個木偶高約為70釐米,其臉譜、服式等與漢劇、京劇人物造型基本相同。傳統的提線木偶,一個木偶僅有3至5根線操作,經過後世不斷改良和發展,現在每個木偶基本需要12根線控制,特殊的木偶更達20餘根之多,且有硬線、軟線之分。表演時,木偶的動作全憑演員在高台通過手指連線操縱完成,有時一個指頭要操縱3根以上的線路,並通過由軟及硬、由硬至軟的不斷切換變化。
梅縣提線木偶戲角色分為生、旦、醜、公、婆、淨6大行當,表演程式包括唱、做、念、打4大類。其唱詞、唸白等主要採用中州官話和客家方言;唱腔以漢劇中的“二黃”、“西皮”板腔為主,並在延續傳統的基礎上,吸收本地區戲曲、民間山歌等的音樂的技巧進行行腔、變腔,其獨特唱腔“傀儡腔”正是在吸收客家民間小調的基礎上衍生出的新腔唱法。伴奏音樂以漢樂音樂為主,並根據劇情需要靈活採用客家山歌、民間小調等民間藝術形式,其演奏樂器有頭弦、洋琴、二胡、中胡椰胡、三絃、嗩吶笛子、提胡、大提琴大鼓銅鑼、小釵、大撥、銅鐘、板眼、小鼓等數十種。
梅縣提線木偶戲的劇目分為傳統戲醜行戲兩大類。傳統戲主要以民間故事、民間傳説和歷史人物等為題材,有較為規範的劇本,代表作《化子進城》、《鳳嶺緣》等;醜行戲則以客家方言為主,吸收相聲的説唱、道白、對白、搶白等表演藝術,通過插科打諢、互相嘲弄、一問一答等羣眾喜聞樂見形式進行表現,代表作有《魂老婆》等。
梅縣提線木偶戲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與粵東客家地區民間藝術相互融合、借鑑,集傳統的漢劇、漢樂和客家山歌、民間小調等於一體,更將現代音樂歌舞等元素融入表演之中,形成了風格獨特的木偶表演藝術,具有廣泛的文學、音樂、表演、舞美、造型等多元藝術風格,堪稱客家文化藝術的“活化石”。 [10] 
2009年10月16日,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 

提線木偶戲紫金提線木偶戲

廣東省紫金縣的木偶戲屬於提線木偶,1885年由龍窩鎮寶洞村鄧木村等人從福建引入,併成立榮華堂戲班。至清末民初,當地有榮華堂、崇華堂、新豔華等8個木偶戲班,活躍在紫金縣鄉村,以及周邊的五華、惠陽陸豐等客家地區。 [11] 
龍窩提線木偶造型精細,高度約60-70釐米,所用木偶的頭、手、腳皆以樟木雕刻而成,中間身子是用竹(竹皮)做成,再把頭、手、腳裝上去,經粉漆、彩繪、穿戴戲服而裝扮成各種人物角色。人物角色生、旦、公、婆、淨、醜六大行當齊全。其傳統劇目多數取材於民間傳説、民間故事和歷史人物,有《白蛇傳》《薜仁貴徵東》《化子進城》等,表現有文官武將、才佳人、草莽英雄、村夫、農婦以及神話人物等,宣揚忠貞愛國、懲惡揚善和嚮往美好愛情的積極主題,歌頌英雄人物人民羣眾的創造精神。新中國成立後,新創了《黨的號召》《有了土地多生產》《銀山笛聲》等現代劇目。表演時,佈置一個小舞台,只見木偶不見人,提線表演者站在帷幕後高處,一邊操縱木偶,一邊念唱。 [11] 
紫金提線木偶戲用客家方言演唱,唱腔音樂由粵劇花朝戲唱腔、民間小調、山歌曲調衍生而來,有20多種曲牌,自成一格。唱詞、道白自然。舞台語言典型化,通俗易懂,大量運用客家的俚語、歇後語雙關語,並通過插科打渾、一問一答、一唱一和以達到特有的藝術效果。伴奏由管絃樂打擊樂組成,指揮由司鼓擔任,管絃樂部分由嗩吶領奏,二胡、高胡揚琴伴奏,打擊樂部分由鼓、木魚領奏,鬥鑼小鑼大鈸小鈸等伴奏。 [11] 
紫金提線木偶戲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民俗風情,在傳統戲劇、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紫金提線木偶戲的劇本唱詞中,反映了地方社會文化的變遷,為研究客家地區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作證材料。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