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俗文化

(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

鎖定
民俗文化,又稱為傳統文化,是指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也泛指一個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是在普通人民羣眾(相對於官方)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質的東西,民俗及民眾的日常生活。
“民間文化”是相對於“精英和典籍文化”而言的,是人民大眾用心靈和雙手創造的文化,是人民大眾自發創造、滿足自己的一種生活文化 [4] 
中文名
民俗文化
外文名
Folk culture
類    別
文化現象
解    釋
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統稱
受眾範圍
普通人民羣眾
本    質
風俗生活習慣

民俗文化意識

民俗既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又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早在《漢書·王吉傳》一書中就有“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的記載。《禮記·王制》雲:“歲二月,東巡守。至於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覲諸侯,問百年者就見之。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這裏説的王者巡守之禮,就是國君深入民間,對鄉村社會的民情風俗進行一番調查研究。太師是掌管音樂及負責蒐集民間歌謠的官吏,他把民間傳承的民歌(國風)呈遞給國君。國君通過這些民歌,“觀風俗,知得失”,制定或調整國家的方針政策。我國古代詩歌總集詩經》中的《風》,就是古代民間流傳的民歌。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風俗習慣,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對研究我國古民俗具有重大價值。就比如《水滸傳》中的江湖文化、俠義文化都屬於民俗文化意識範疇。
研究民俗事象和理論的學科稱為民俗學。“民俗學”是社會科學中一門獨立的學科,“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民族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學科有着極其密切的親緣關係,如考古學要藉助民俗學揭開古代社會神秘的面紗,民俗學要藉助考古學提供古代傳承文化的實證。

民俗文化瑰寶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界定,是近幾年學術界頗有爭議的問題。以往這個問題似乎並沒有多少疑義,不是問題。因為在此之前,中國民俗學界或民間文化界一直在使用“民俗”、“民俗文化”、“民間文化”、“民族民間文化”等概念。突然出現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術名稱,而且這一名詞變得十分時髦,許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紛紛改名,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有的提出要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學科等。
走馬燈 走馬燈
其實在我看來,這是換湯不換藥,貼時髦的標籤。如同前些年,人類學熱起來,許多學科緊跟形勢,在學科前冠以人類學,如人類學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人類學民俗學等等。人們不禁要問,這些是什麼學科呢?究竟是社會學、民族學、還是民俗學,有必要加人類學壯其門面嗎。説到底我們從事這些學科研究的人有點心虛,缺乏自信,不敢承認民俗學或民間文化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其實,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指我們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間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俗”,“民間文化”的概念是可以互相置換的。

民俗文化發展現狀

儘管國內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護民俗文化,但仍主要集中於非物質文化保護國家制度的確立與學術界發起的“救亡圖存”式的田野調查工作,而對於民俗文化的產業化開發及其在整體文化產業結構中的轉化機制等方面的研究則明顯不足。老藝人人衰藝絕、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藝失傳摻假等現狀層出不窮,即便是倖存的年畫、皮影、剪紙等經典民間民俗文化藝術,也已日漸衰落。
我國所開發的文化產業,多是針對自然與歷史文化遺產傳媒文化、時尚文化而進行,以鄉土社會為主要陣地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夠重視。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俗文化產業在全國各地興起,早已超出傳統意義上的展演制銷模式以及“文藝搭台,經貿唱戲”的簡單框架,初步顯現出一定的規模化發展與自覺性追求。
由於總體戰略的不夠清晰、產業佈局的混亂、產業創意力量的薄弱分散,我國民俗文化產業化發展與可持續發展已遭遇瓶頸。

民俗文化漢族風俗

漢族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下面列舉的這些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風俗裏,還可以清晰地看到漢族先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滲入到社會生活的過程。它和社會的發展一樣,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我國古代的這些節日,大多和天文、曆法、數學,以及後來劃分出的節氣有關,這從文獻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書》,到戰國時期,一年中劃分的二十四個節氣,已基本齊備,後來的傳統節日,全都和這些節氣密切相關。
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大部分節日在先秦時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風俗內容的豐富與流行,還需要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關;神話傳奇故事為節日平添了幾分浪漫色彩;還有宗教對節日的衝擊與影響;一些歷史人物被賦予永恆的紀念滲入節日,所有這些,都融合凝聚節日的內容裏,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
到漢代,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定型,人們常説這些節日起源於漢代,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學文化有了很大發展,這對節日的最後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從此,節日變得歡快喜慶,豐富多彩,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並很快成為一種時尚流行開來,這些風俗一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
春節:
一年之始,萬象更新,主要活動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飯、祭祀和守歲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這三天,一般除了做飯,不做任何工作,忌諱説不吉利的話,要拜訪至親和尊貴的親戚。春節從初一到十五,各地還舉行各種廟會、社火、鄉戲等活動,是傳統節日中最為熱鬧和奢侈的節日。
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元夕節、上元節、燈節。節日裏有吃元宵、觀花燈、耍社火猜燈謎等習俗。除吃元宵外,各地漢族民間還有許多不同的飲食習俗。陝西地區吃“元宵茶”,即在麪湯裏放進各種蔬菜和水果;河南洛陽靈寶一帶吃棗糕
二月二:
俗稱“龍抬頭”,也叫青龍節,是一年農業生產開始的標誌。活動有撒灰引龍燻蟲挑菜忌針線(以防“扎壞龍眼”)等。關於此節風俗的記載唐代就有。至於二月二這天的吃喝,一改春節期間大吃油膩之風,要動素食。
寒食節、清明節
祭掃祖墳、踏青遊春,忌動煙火。
四月八:
相傳是釋迦牟尼的誕辰日,多有廟會和朝山活動。
端午節
也叫端陽節,相傳是為紀念屈原而來。主要有吃粽子賽龍舟的活動,有的地方如青海還有系索(用五色絲線擰成的細繩,縛在手腳腕上)、插楊柳、戴香包等習俗,以用來驅蟲和祈求吉祥平安。
六月六:
亦稱“曬蟲節”,有“六月六,曬絲綢”的民諺。此日午間晾曬絲、綢、皮、毛等經常不穿的衣物,以防蟲蛀。還有“翻經會”“曬袍會”等,陝西還有放撈河燈和汲水造酒的活動,有的地區還舉行“六月場”活動,青年男女通過對歌、趕表,擲花包形式,尋求戀愛對象。六月六也是布依族瑤族的重大節日。
七巧節:
也叫乞巧節,傳説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民間一般在當晚擺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給予好的女工。也有青年男女談情説愛的,也稱為中國的愛情節
中秋節:
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團圓節,這一天全家團圓賞月、吃月餅,原來還有“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此節被海外遊子更為重視。
重陽節
九九重陽之意。主要活動為登高、賞菊、飲酒等,頗受老年人喜愛,所以也叫“老年節”。
世有重陽,乃因“九”在易經中為陽數,兩陽相重,故稱“重陽”,亦稱“重九”。同理,“元九”之“九”亦取“陽”意,象徵天乾。按照易經稱謂,“一”為“初”,正月初九應是“初九”,為免理解之誤,“一”取“元”意,乃成“元九”。元九登高節四川地區綿延上千年傳承下來的一項盛大的登高民俗活動。
十月一:
俗稱“鬼節”、“寒衣節”,也是祭祖節。俗語説“十月一,送寒衣”,這天黃昏,家家都要上墳祭祖。因故不能上墳或遠離家鄉的人,就在場心或十字路口劃個圓圈,焚化紙錢。
冬至節: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人們習慣上把農曆的十二月稱為臘月,把臘月的初八稱為臘日臘八,並將其當作一個傳統節日即臘八節來對待。許多與臘月或臘八有關的習俗也往往都被冠以“臘”字。
這天相傳是釋迦牟尼的成佛日,許多地方都吃臘八粥,臘八其實也是春節準備工作的開始。
除此之外,各地還有不同民俗的傳統節日。先民在幾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創立了許多民俗節慶,既包括生產方面的,也包括生活方面的,既有飲食文化,也有禮儀文化,還有樸素神奇的科學思想,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很值得我們去發揚和傳承。
寧波民俗 [1] 
年糕製作
慈城年糕歷史悠久,寓意吉祥
始於隋唐時期,鼎盛於清代中期,是一種漢族民間工藝與傢俱、建築相結合的裝飾形式,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是童鞋的一種,具有辟邪的作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是表演馬燈舞時演唱的一種特有的地方民間舞蹈小調。此曲調節奏歡快,高亢明亮,極具動感和氣勢,廣泛流傳於寧波一帶的城鄉之間。
澥浦船鼓始於1810年,是由當地漁民與外地遷居此處的漁民合力創作而成,具有鮮明的浙東漢族漁家民俗特色,極受人們喜愛。

民俗文化喪葬

漢族喪葬舊的傳統是講究重殮厚葬,並且夾雜着許多迷信的習俗。人死了,要先沐浴,然後入殮。“殮”的儀式分為小殮大殮。小殮是給屍體裹上衣衾,大殮是把屍體裝進棺材。棺材要儘量做得好,有的富貴人家是用珍貴的木料(如楠木)做棺材,還要油漆彩畫。辦喪事要隆重,舉行數日甚至十幾日的弔唁祭奠活動,還要請和尚道士唸經,為的是讓死者的靈魂早日升天。
喪事期間,死者親屬要穿孝服,在靈堂守靈。中國古代禮制,把孝服按與死者血緣關係的親疏分為五等,在現代漢語裏還有“五服”這個詞,表示血緣關係的遠近。孝服用白布做成,這與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禮服的習俗大不相同。清朝時有一英國人第一次到中國來,遇到出殯的隊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卻痛苦悲哀,覺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殯時有人唱輓歌,晉代大詩人陶淵明生前就為自己寫過《輓歌詩》三首。後世的輓聯挽幛就是從古代的輓歌演變而來的。
喪葬儀式規模大小與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關,在封建社會對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喪儀都有嚴格的規定。王公貴族、富豪之家常以規模宏大的喪儀來炫耀自己的權勢。《紅樓夢》裏寫寧國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價值數千兩銀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唸經,出殯時的隊伍“浩浩蕩蕩,壓地銀山一般”。而窮苦百姓連起碼的温飽尚且達不到,自然也就談不上“重殮厚葬”了。有時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屍體,草草埋掉。
尊長死後,子孫要在家守二十七個月,其間停止交際和娛樂,做官的也必須離職回家守孝,以表示對尊親的哀悼。

民俗文化婚姻

過去漢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辦,大都是父母從小就給訂了婚,有的還指腹為婚,即孩子還未出生,雙方父母就為他們確立婚姻關係
訂(定)婚前要請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訂婚時,由男方給女方一些財物作“訂禮”,結婚時女方也要帶給男家很多財物,叫“陪嫁”。
舉行婚禮那天,新郎要坐上禮車或花轎,到女家去"迎親",禮車或花轎前邊有樂隊。新娘被迎進男家後,要參拜天地和父母。禮畢,新婚夫妻入洞房。這時男家設宴款待前來賀喜的親朋。有的地方還有鬧洞房、聽壁腳的習慣。

民俗文化接財神

民俗文化民間傳説一

關於財神,漢族民間有諸多傳説:
説法一:
宋朝蔡京富有,民間傳説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於正月初五,所以民間把他當作財神來祭把。後蔡京被貶,民間另換財神,當時宋朝的國姓為趙,玄字為"嵐"字的一個組成部分,便給財神起了一個趙玄壇的名字加以敬拜。
説法二:
"財神"何許人也?根據《封神榜》所載,財神姓趙名公明。他原在峨眉山羅浮洞修道,因助紂攻打武王,死後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並統領"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個部下。他們的職責都與財有關。道教供奉的財神,也是趙公明。根據道教傳説,趙公明本為終南山人,自秦時就隱居深山,精修至道,功成之後,玉皇大帝封他為"正一玄壇元帥",簡稱"趙玄壇"。舊時財神廟和各家各户所供的財神,其尊容頗兇,烏面濃須,怒睜圓眼,頭戴鐵冠,一手執鋼鞭,一手捧元寶,身下還跨有黑虎,故又有"黑虎玄壇"之稱。傳説這位趙公元帥職掌除瘟翦虐,驅病禳災。凡有冤抑難伸,他會主持公道;人們買賣求財,他可以使之獲利。他原先的職分並不是專職的財神,但能使人獲利,別無他人可以代替,民間便把他看作財神了。過去,財神還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所司。崇文的人家供奉文財神,尚武的人家供奉武財神。文武之道雖不同,卻都各有財可發。
"武財神"關聖帝君即關羽關雲長。傳説關雲長管過兵馬站,長於算數,發明日清薄,而且講信用、重意氣.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信奉關帝聖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為關公供上牲醴,鳴放爆竹,燒金紙膜拜,求關聖帝君保佑一年財運亨通。

民俗文化民間傳説二

據説,財神爺是有錢人家供奉的,沒錢的人供奉是不會顯靈的。民間流傳有"財神菩薩休妻"的故事:從前,財神廟財神身邊總有一位端莊美麗的財神娘娘陪伴。後來這位善良的女菩薩突然不知去向,原來她被財神爺給休掉了。財神爺為什麼要休妻呢?這要從一個乞丐説起。有個討飯的叫化子窮得無路可走,討飯路過一座古廟。進廟後,他什麼菩薩都不拜,單摸到財神爺像前,倒頭便拜,口裏祈求財神爺賜財。趙公元帥見是一個叫花子,心想連香燭都捨不得點,還來求財?天下那麼多窮叫花子,我能接濟得過來嗎?可乞丐心中想的正相反,他認為財神總會救濟窮人的,富人不愁吃穿,求財何用?便不住地拜。這時,財神娘娘動了惻隱之心,想推醒打瞌睡的財神夫君,勸他發善心給這叫化子一點施捨。可財神爺不理睬,打了兩個哈欠又閉上了眼睛。雖然是財神娘娘,可財權在夫君手上,夫君不點頭,怎麼好將錢賜給叫化子呢?娘娘無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環,扔給了叫花子。乞丐突然感到神龕上擲下一物,一見是一副金耳環,知道是財神所賜,急忙磕頭,連呼"叩謝財神菩薩"。財神爺睜眼一看,發覺娘娘竟將自己當年送她的定情物送給了窮叫化子,氣得大發雷霆,將財神娘娘趕下了佛龕。自此以後,數百年來就再也沒有一個窮人是拜了財神而發財的。

民俗文化由來一

農曆正月初五"接財神"的習俗,盛行於明清民國,迄今猶流傳民間,唯"財神"即所謂趙公元帥,據説早在殷商時代已修道成仙。姜子牙輔佐周武王伐紂,他跑下終南山管閒事,站在商紂一邊對抗義師,不幸陣亡,一道遊魂被敕封為專管迎福納祥的真神,麾下有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員小神供其使喚調遣。沾光於這套招財進寶的班底,趙公元帥便成了盼望發財者崇仰祀奉的對象。或謂其性懶而散淡,一年中僅在正月初五那天走下龍虎玄壇一次,而且是隨意 ,不定去往哪一家,所以大家都在此日趕早鳴放鞭炮,焚香獻牲,抑在前頭迎接他。不過也有人打聽到這位尊神在生日是農曆七月二十二日,因此並不去軋初五的鬧猛,而是改在"財神誕日"悄悄備辦盛祭,指望他從後門溜進來享用。我們現在常能看到一些商家食肆在鋪面店堂裏置有或大或小的"財神龕",平日電子香燭火高低明滅,忽於此日悄悄地擺上了四菜一湯,便是已經掌握信息的明證了。

民俗文化由來二

五顯財神信仰流行於江西德興婪源一帶。兄弟五人封號首字皆為"顯",故稱"五顯財神"。生前劫富濟貧,死後仍懲惡揚善,保佑窮苦百姓。北京安定門外有五顯財神廟
"文財神"財帛星君,也稱"增福財神",他的繪像經常與"福"、"祿"、"壽"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來為福、祿、壽、財、喜。財帛星君臉白髮長,手捧一個寶盆,"招財進寶"四字由此而來。一般人家春節必懸掛此圖於正廳,祈求財運、福運。
財神是中國民間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懸掛財神像,希冀財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徵平安;利,象徵財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財,自然十分完美,這種真切的祈望成為人們的普遍心理。求財納福的心理與追求,充分反映在春節敬祀財神的一系列民俗活動中。

民俗文化風俗

財神只有一個,加上四員下屬也只湊成了一個巴掌之數,想發財的人卻有那麼多,供不應求是明擺的,於是便有人主動出頭,平衡供需矛盾,由此導致出一幅新的風俗畫--"送財神"每逢初五之日,貧民乞丐三五結夥,戴起面具,扮成財神班底,號稱"送財神",也叫"跳財神"。主人例須當場送上錢幣酬謝,否則便在你家門口或店鋪前鬧個不停,徒惹圍觀者哂笑,倒不如破費一點,快把這班"活財神"送走完事。窮光蛋扮活財神,搶財神變送財神,這出充滿諷刺意味的街頭鬧劇,倒也稀裏糊塗的迎財神習俗增添了不少額外的情趣。近年來結夥跳躍的"送財神"景象已經不見,起而代之的是單獨行動--不聲不響走到門前,拿張背面有不乾膠的紅紙財神像往門板上一貼,隨即伸手討錢,正見得時進俗易、推陳出新哩。

民俗文化五路神含義

民間還傳説,財神即為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説:"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時東西南北中耳。"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行神。

民俗文化財神生日

民間傳説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一一一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 關於財神,民間有諸多傳説。

民俗文化各類財神的起源

財神的起源頗為難考,所祭祀的神明也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財神,一般認為有所謂“正財神”趙公明,“文財神”范蠡,“武財神”關羽,“偏財神”五路神、利市仙官,“準財神”劉海蟾。這些財神,又可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兩大類,最為人們熟知的財神,則是“正財神”趙公明。
1、趙公明——專司人間財富之神
世人奉祀的財神,影響最大的當推趙公明。據《三教搜神大全》載,趙公明神異多能,變化無窮,能夠驅雷役電,喚雨呼風,降瘟剪瘧,保命解災。故人稱“元帥之功莫大焉”。反買賣求財,只要對趙公明祈禱,便無不稱心如意,故而民間奉其為財神。舊時年畫中,趙公明的形象多為頭戴鐵冠,手持寶鞭,黑麪濃須,身跨黑虎,面目猙獰,因此人們又稱其為武財神。
民間關於趙公明的傳説,由來已久。早在晉代年間,幹寶搜神記》中,趙公明為專取人性命的冥神之一。東晉時期,陶弘景《真誥》中記述,趙公明為致人疾病的瘟神。隋唐時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載,隋文帝開皇十一年六月,有五力士在空中出現,分別身披青、紅、白、黑、黃五色袍,各手執一物:一人執杓子和罐子、一人執皮袋和劍、一人執錘、一人執扇、一人執火壺。文帝問太史居仁:“他們是何方神聖?主管哪些災福?”張居仁奏曰:“他們乃五方力士,在天上作為五鬼,在人間為五位瘟神: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鍾士貴、總管中瘟史文業,主管世間瘟疫。此乃天地運行時所產生的疾病。”文帝問:“怎麼才能制止而使世人免受瘟疫呢?”張居仁答曰:“瘟疫是上天降臨的疾病,無法制止”。於是那年許多百姓死於瘟疫。是時,文帝下令立祠,於六月二十七日詔封五方力士為將軍。
趙公明的瘟鬼性格到了《列仙全傳》中就更為具體了,只是他又從五方瘟鬼之一變成了八部鬼帥之一:元明時有八部鬼帥,各領鬼兵億萬數,周行於人間。劉元達領鬼兵施雜病,張伯元領鬼行瘟疫,趙公明領鬼施人間以痢疾,鍾子季(鍾士貴)施人間以瘡腫,史文業行寒疾,範巨卿行酸瘠,姚公行五毒,李公仲行狂魅赤眼,給人間降下許多災禍疾病,奪走了萬民性命,枉夭無數。
直到《封神演義》問世,趙公明才不再像昔日那樣渾身充滿邪氣、鬼氣和瘟氣。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按玉符金冊封神,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職責是專司金銀財寶,迎祥納福。從此,趙公明開始掌管天下財富,做了財神爺。趙公明司財,能使人宜利和合,發家致富,這正符合世人求財的願望,所以民間廣泛敬祀趙公明,而他原來作為冥神、瘟神、鬼帥的面目被日漸淡忘了。民間所供財神趙公明皆頂盔披甲,着戰袍,執鞭,黑麪濃須,形象威猛。周圍常附之聚寶盆、大元寶、寶珠、珊瑚之類,更加強了財源茂盛的效果。
2、范蠡——生財有道的陶朱公
范蠡也是一位文財神。他是春秋戰國之際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謀略家,同時也是一位生財有道的大商家
范蠡,字少伯,天資聰穎,少年時便有獨慮之明。後被越王勾踐拜為士大夫。越國兵敗於吳國,范蠡與越王一同去屈事吳王夫差。回國後又輔佐越王富國強兵,終於打敗了吳國。滅吳之後,越國君臣設宴慶功,羣臣皆樂,唯獨勾踐面無喜色。范蠡察此微末,立識大端:越王為爭國土,不惜羣臣之死,而今如願以償,便不想歸功於臣下。於是,范蠡毅然向越王辭官隱退,帶領家屬隨從,架扁舟,泛東海,來到齊國。
范蠡父子在齊國海邊耕種土地,勤奮治產不久,就積累家產數十萬金。齊人聞其賢,請為其相。范蠡嘆息:“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它歸還了相印,將錢財盡分給了朋友和鄉鄰,只帶上最貴重的物品,暗自離開齊都,悄悄來到陶地。范蠡認為,陶地處天下之中,為交易的必通要道,由此可以致富,以為後半生的保證,自此居住下來自稱陶朱公。(“陶”,指陶地,或説隱語“逃”;“朱”,一説為富翁的象徵,或説寓己曾做高官;“公”,一説是對尊長,平輩的敬稱,或説寓己曾做為公爵)。范蠡父子靠種地、養牲畜,做生意又積累了數萬家財,成為陶地的大富翁,後又兩家分財於百姓,天下人都讚美陶朱公,拜其為財神。
陶朱公的經營智慧歷來為民間所敬仰,於是有許多經營致富術託與陶朱公名下。如《經商十八忌》:生意要勤快,切忌懶惰;價格要訂明,切忌含糊;用度要節儉,切忌奢華;賒賬要認人,切忌濫出;貨物要面驗,切忌濫入;出入要謹慎,切忌潦草;用人要方正,切忌歪邪;優劣要細分,切忌混淆;貨物要修整,切忌散漫;期限要約定,切忌馬虎;買賣要適時,切忌拖誤;錢財要明慎,切忌糊塗;臨事要盡責,切忌妄託;賬目要稽查,切忌懶怠;接納要謙和,切忌暴躁;立心要安靜,切忌粗糙;説話要規矩,切忌浮躁……十八忌多是為商家經驗之談,託名陶朱公,由此可見,他作為財神在民間商人心目中的智慧形象。范蠡一生艱苦創業,積金數萬;善於經營,善於理財,又能廣散錢財,故稱其為文財神也..就理所當然了。
3、關羽——忠誠信義為本的關公
關公即關羽,在中國是一個家喻户曉、婦孺皆知的人物。近代以來,越來越多的人把關公作為全能保護神、行業神和財神,《民間新年神像圖畫展覽會》的作者説:“關公被人視為武神、財神及保護商賈之神。人遇有爭執時,求彼之明見決斷。旱時人們又向彼求雨,又可求病人藥方,被人視為驅逐惡鬼凶神之最有力者”。
據徐道《歷代神仙通鑑》記載的一種傳説:關公的前生本是“解梁老龍”,漢桓帝時,河東連年大旱,老龍憐眾心切,是夜遂興雲霧,汲黃河水施降。玉帝見老龍有違天命,擅取封水,令天曹以法劍斬之,擲頭於地。解縣僧普靜,在溪邊發現龍首,即提到廬中置合缸內,為誦經咒九日,聞缸中有聲,啓視空無一物,而溪東梁平村寶池裏關毅家已有嬰兒落地,乳名壽,幼從師學,取名長生,後自名羽,字雲長。據《三國演義》載,關羽因原籍惡豪倚勢凌人,遂殺惡豪後奔走江湖。東漢末年,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誓共生死,同起義兵,爭雄天下。建安五年,曹操出兵大敗劉備。劉備投靠袁紹。曹操擒住了關羽,看中關羽為人忠義,拜為偏將軍。後曹操察覺關羽心神無久留之意,便用大量金銀珠寶、高官、美女來收買,但關羽絲毫不為錢財名利所動。當關羽得知劉備在袁紹處,立即封金掛印,過五關斬六將去尋劉備。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封關羽為五虎大將之首將。曹操得知大怒,與司馬懿設計,聯合孫權共取荊州。劉備拜關羽為“前將軍”,都督荊襄郡事,令取樊城。關羽分荊州之兵攻取樊城,不幸中呂蒙計,痛失荊州,夜走麥城,兵敗被擒,不屈而亡。《三國演義》後又記載:關羽遇難後,陰魂不散,盪盪悠悠,直到荊州當陽玉泉山上空大呼:“還我頭來!”山上老僧普靜聞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論……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顏梁、文丑(皆被關羽所殺)等眾人之頭,又向誰索?”關羽恍然大悟,遂皈依佛門
關羽一生忠義勇武,堅貞不二,為佛、道、儒三門崇信。明清時代,關羽極顯,有“武王”、“武聖人”之尊,由此關羽被世人附會成具有司命祿,估科舉,治病除災,驅邪避惡等“全能”法力,民間各行各業對“萬能之神”關帝頂禮膜拜。人們之所以奉關公為財神,是大概是因為關羽不為金銀財寶所動,與一些世間貪利妄義之徒
形成鮮明的對比。世人尤其是商賈們都敬佩關公的忠誠和信義,希望關公作為他們發財致富的守護神,另外,人們希望商賈堅守誠信進行交易,把關公奉為公正人,來維護傳統的道德秩序。
4、五路神及利市仙官——招財進寶的偏財神
文武財神是民間所謂的正財神,在正財神之外,還有偏財神,這是就財神所在的神像位置而言的。民間的偏財神經常是指被稱為“五路神”的財神。在《封神演義》中,五路財神指的是趙公元帥、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五路神”又指路頭、行神。清人姚富君説:“五路神俗稱財神,其實即五祀門行中之神,出門五路皆得財也。”其中的五路是指東西南北中五方,意為出門有五路神保佑可以得好運,發大財。五路財神都是吉祥神,也是民間吉慶年畫中常見的形象,他們深受人們的愛戴和崇拜。每年正月初五是五路財神的生日。這天天剛放亮,城鄉各位都可聽到一陣陣鞭炮聲。為了搶先接到財神,商家多是初四晚舉行迎神儀式,準備好果品、糕點及豬頭等祭祀用品,請財神喝酒。屆時,主人手持香燭,分別到東南西北中五方財神堂接財神,五位財神接齊後,掛起財神紙馬,點燃香燭,眾人頂禮膜拜,拜罷,將財神紙馬焚化。
到了初五凌晨,人們搶先打開大門,敲鑼打鼓,燃放鞭炮,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聚在一起吃路頭酒,直吃到天亮開門營業,據説可保一年“生意興隆,財源茂盛”。清代蔡雲《吳覦》中有生動描述: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搶路頭。所謂“搶路頭”即搶接五路財神,人們個個爭早放頭通鞭炮,以此祈盼發家致富。
在民間所供財神中,不管是趙公元帥,還是賜福天官,身邊總要配以利市仙官(五路神之一),因此,利市仙官可説是地地道道的偏財神。有關利市仙官的來歷,在《封神演義》中有記載:利市仙官本名姚少司,是大財神趙公明的徒弟,後被姜子牙封為迎祥納福之神。所謂“利市”包含三重含義:一是指做買賣時得到的利潤;二是指吉利和運氣;三是指喜慶或節日的喜錢如壓歲錢等。人們信奉他,是希望得利市財神保佑生活幸福美滿,萬事如意。到了近代,一到新年,有的人特別是商人,還把利市仙官圖貼到門上,並配以招財童子,對聯寫道:“招財童子至”與“利市仙官來”,隱喻財源廣進、吉祥如意。
5、劉海蟾——撒錢濟貧的準財神
中國民間信仰的眾多財神中,有一類只能算作是準財神,意為未得財神封號,但由於此神能為人們帶來一定的財運,承擔了一部分財神的職責,於是人們就將其作為財神看待。劉海蟾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位準財神。
劉海蟾,原名劉海,五代時人,籍燕山(今北京),曾為遼朝進士,後為丞相輔佐燕主劉宗光。此人素習“黃老之學”。
《歷代神仙通鑑》中有云:一日,有自稱正陽子(呂洞賓)的道士來見,劉海以禮相待,道士為其演習“清淨無為之示,金液還丹之要”!索雞蛋十枚,金錢十枚,以一錢間隔一蛋,高高疊起成塔狀。劉海驚道:“太險!”道士答道:“居榮祿,履憂患,丞相之危更甚於此!”劉海頓悟。後解去相印,改名劉玄英,道號“海蟾子”,拜呂洞賓為師,得到成仙,雲遊於終南山、太華山之間。元世祖忽必烈封其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武宗皇帝加封“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
以此看來,劉海是個悟後棄富的道士,本與財神無緣,劉海成為財神也許是源於他的道號——海蟾子。蟾,即蟾蜍,因此物相貌醜陋,分泌物有劇毒,對人體有害,被列為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蟾蜍)之一。又因蟾蜍的分泌物蟾酥有強心、鎮痛、止血等作用,又受人們所崇拜。《太平御覽》引《玄中記》雲:“蟾蜍頭生角,得而食之,壽千歲,又能食山精。”當時人們把蟾蜍當成了避五病、鎮兇邪、助長生、主富貴的吉祥物,是有靈氣的神物。劉海是以“蟾”為道號而聞名,又以“劉海戲金蟾”的傳説被抬上了財神的寶座。
劉海戲金蟾出現在大量的民間年畫和剪紙中,歷代畫家也有不少這一題材的佳作傳世。在這些作品中,劉海皆是手舞足蹈、喜笑顏開的頑童形象,其頭髮蓬鬆,額前垂髮,手舞錢串,一隻三足大金蟾叼着錢串的另一端,作跳躍狀,充滿了喜慶、吉祥的財氣。劉海所戲金蟾並非一般蟾蜍,而是三足大金蟾,舉世罕見。金蟾被看作是一種靈物,古人認為得之可以致富。這是劉海被塑造成財神的主要根據。據説,劉海用計收服了修行多年的金蟾,得道成仙。劉海戲金蟾,金蟾吐金錢。他走到哪裏,就把錢撒到哪裏,救濟了不少窮人,人們尊敬他,感激他,稱他為“活神仙”。為此,還修建了劉海廟,把他的故事編成戲劇,到處吟唱。

民俗文化彩燈文化

中國的元宵節是漢民族的一個重要節日,由元霄而孕萌的元霄燈節和燈會是中國遍及漢民族居住地的重大年節活動。燈會和燈節既是中國燈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年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 
自貢燈會以元宵節燈會最為著名,場面宏大,燈綵豐富異常。若按類型分,自貢元宵燈綵主要包括工藝燈、座燈、組燈等幾種。其中以組燈最具特色,它多表現優秀民間傳統、古典名著、神話故事等題材內容,具有大型、羣體、聯動的特點,這也讓自貢燈會成為中華民族彩燈文化中的一顆明珠。 [3] 

民俗文化香港年俗

農曆新年是我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一箇中國人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曆年,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
近年來,已經很少香港人在農曆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裏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獅、舞龍燈等也會在一些新鄉村、圍村中出現,在新年的市區街頭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於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曆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香港被稱為“美食天堂”,春節有關吃的習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期間吃“團年飯”,一般是在家裏設宴,於除夕全家上上下下、裏裏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飯。而飯後的一大節目,首選就是逛花市了,農曆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於晚飯後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歡度佳節。
在香港過農曆新年,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利市”的小孩子了,在春節拜年時,到處可以聽到討“利市”的歡笑聲。“利市”就是紅包原為“利事”,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時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

民俗文化澳門年俗

澳門年俗,別有風情。 "謝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給灶神按中國傳統也用灶糖,説是用糖糊住灶神之嘴,免得灶神到玉帝面前説壞話。我在澳門花街的一澳門人家的灶頭見過一張聖誕老人像,奇怪的是,聖誕老人像邊貼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聯兒。
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臘月二十八日在粵語中諧言"易發",商家老闆大都在這歲晚之時請員工吃"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澳門的年味,從臘月二十八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歲和逛花市是澳門人辭舊迎新的兩件大事。守歲是打麻將,看電視,敍舊聊天,共享天倫之樂;大概受西方聖誕節和情人節的影響,年宵澳門人還爭相購買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現今已成了一個澳門年俗。澳門在年宵興辦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開富貴,竹報平安,鮮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門的花市辦三天,這三天給奔波一年的澳門人無窮的慰藉。
春節這天,澳門人講究"利市","利市"就是紅包,這天老闆見到員工,長輩見到晚輩,甚至已婚人見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純粹是以示吉利。 澳門人把大年初二叫作"開年"。習俗是要吃"開年"飯,這餐飯必備髮菜生菜魚,意在取其生財利路。從"開年"這天起,三天內澳門政府允許公務員"博彩"(賭博)。 "開年"過後,澳門又完全回到中國傳統春節習俗中,直至元宵佳節,也是煙節爆竹,玩龍舞獅,歡天喜地。

民俗文化台灣春節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最悠久、最為隆重的民間傳統佳節。在與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灣,其歷史文化、風士人情、生活習俗、親緣血統等等均與祖國大陸,尤其是福建閩南地區一脈相承,因而島內民眾的春節習俗自然與祖國大陸民間大同小異。
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台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那裏的春節習俗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每到農曆臘月二十三"祭灶"日這天,台灣同胞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豬、羊、雞、鴨、魚之類禽畜海鮮,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燒香放鞭炮,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而從這天起,"過年"也就開始了。
除夕之前,台灣同胞也都要進行全面大掃除和整理庭院居室,紛紛備辦年貨,忙得不亦樂乎。
到了除夕這天每家每户往往先將象徵新春祥瑞、萬事如意、招財進寶等內容的春聯,貼在自家的門窗、糧囤、豬圈、井台等處,爾後在堂屋供桌上擺設供品、香燭,以祭拜祖先並迎接他們"回家過年"。從這時開始,燃放煙花、爆竹之聲此伏彼起,熱鬧非凡,而且一直延續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除夕之夜,島內全家人都要歡聚在一起"圍爐",即一家男女老少團團圍坐在火爐或火鍋旁吃年夜飯(或叫"團圓飯")。這一餐當然要格外豐盛。
年夜飯中,除要吃象徵全家團圓的魚丸肉丸和寓有"食雞起家"之意的雞肉,以及表示"年壽長久"的韭菜,還有各種極富地方風味的油炸食品、湯圓、年糕,特別是吃"烏龜豆沙年糕"(一種用刻有烏龜形狀的木模壓制而成、內包豆沙餡子的年糕),則有益壽延年之意。此外,還有一種鹹味蘿蔔年糕,食用時需經火烤熱後再用紫菜包起來吃。它除了具有解葷腥、調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來年"好彩頭"之祝願(台灣地區稱蘿蔔為菜頭,與"彩頭"諧音)。
年夜飯吃過之後,便是長輩們給子孫贈送"壓歲錢"的給法也頗具特色:年齡大的孩子,其"壓歲錢"是用紅紙預先包好遞到他們手裏的;而年幼孩子的"壓歲錢",則是大人們事先用紅線繩纏好並系成一個小套環,套在他們頸項上的。
正月初一這天,人們都會早早起牀,梳妝打扮和洗漱停當之後,便開始了極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請安、祝福,以及走親訪友或遊覽公園等等,迎來送往,熱鬧而愜意。人們普遍沉浸在歡樂、慶賀、幸福、美滿的節日氛圍之中。
大年初二,是新女婿帶着妻子去丈人家拜日子。女婿登門,女兒回到孃家,自然更有一番情趣。
初三這天,被台灣同胞視為不吉利之日。人們多不出門,晚上也早吃早睡,這也是鬧中取靜的休息良機。
初四,是迎接"灶神"下凡的日子,自然又得熱鬧一場。
大年初五日開始,許多人便開業的開業,上班的上班了。
初九這天,相傳是"天公"的生日,家家户户都需備下最好的美酒佳餚並燒香祭拜、演戲誦經,為這位"天公"祝壽。此乃一年一度新春佳節的最後的一天。
此後,接踵而來的"元宵節",乃是整個春節的最後一幕。這天,每個家庭都要按傳統習慣吃湯圓、賞花燈。在圓月之下,各式彩燈競放光明,並有舞獅子、耍龍燈、迎"鼓仔"等活動,豐富多彩,令人炫目耀眼。特別是那些充滿童趣的孩子們,紛紛手提花燈、口誦歌謠地過街串巷,如同魚遊海底,為熱鬧紛呈的元宵之夜更錦上添花!
台灣民間的春節,起源於祖國大陸,尤其是講閩南話的台灣人,過年方式與閩南地區更為相近。
台灣人過年活動從農曆12月16日的"尾牙"開始。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拜土地公,特別是生意人,為祈求新年發財,輒以牲體、金紙祭祀,並以祭品分享同仁犒賞員工,此叫"食尾牙"。"食尾牙"時,將要解聘的員工,僱主以雞頭相向,表示明年請另謀高就。因此,台灣有諺語:"吃尾牙面憂憂,吃頭牙撫嘴須"。意為尾牙餐事關工作去留。
農曆24日是老百姓送神昇天的日子,與閩南的臘月23日送灶神一樣。祭品中必須有"甜圓仔"(湯圓),粘在灶口,讓灶神"好話傳上天,壞話去一邊"。這一天,還要大掃除,將家中一切"晦氣"掃除掉,好迎新年。
除夕,台灣叫作"二九暝"、"三十暝",依農曆十二月的大小而別。"暝"即歲暮之意。天色未晚之前,家家準備供品,像甜桔、甜米果(年糕)、"春飯"、"壓歲錢"等。"春飯"就是在盛得尖尖的米飯上插上剪紙的春字。因為閩南話"春"與"剩"諧音,意為"歲歲有餘糧,年年食不盡"。此外,還在大門後面,豎放兩根連須帶葉的甘蔗,叫"長年蔗",取又長又甜,以"堅定家運吉利"之意。
吃年夜飯"圍爐"時,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爐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爐上貼有紅紙書寫的"春"和"福"字。圍爐時要説吉利話,如"吃紅,年年好!"、"吃年飯,年年賺!"等,桌上一定要有芥菜,叫"長年菜",象徵命長。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諧音,象徵長壽。蘿蔔也不可少,閩南話叫它"菜頭",表示"好彩頭"(吉兆)。還要有雞肉,雞的諧音"家","食雞起家",可大振家聲。"圍爐"時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淨後連根煮熟,吃時也不咬斷,而是從頭到尾,慢慢地吃進肚裏,以祝父母長壽。
年夜飯過後便是守歲。在台灣,"守歲"也叫"長壽夜",象徵晚輩祝願父母長壽。"交時"(半夜12點)一過,進入初一,人們就集合老少,用紅白米糕來敬祀神明,祭拜公媽(即祖公祖婆),然後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台灣人過年,還要製作紅龜米果、發米果、菜頭米果為年糕。紅龜米果以形體像一隻龜,外染紅色,上打龜甲印,用來象徵人們益壽延齡。家家都用這種糕來敬奉撫育萬物的天公。倘若客人上門拜年要請吃糖果和甜仁,並按男女老少説不同的吉祥話。如孩子對老人可以説:"吃個甜,祝你長壽萬年!"同輩之間可以説:"吃個甜,祝你賺大錢!"

民俗文化民俗學

民俗文化文化介紹

民俗文化學 民俗文化學
民俗學是專門研究民間風俗習慣的一門科學。包含歷史民俗學理論民俗學應用民俗學三個大的學科分支。其主要任務,是以科學的態度,對歷史與當代的民俗事象,進行調查、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論證,探求它的本質結構、特點與社會功能,揭示其發生、發展、傳承、演變、消亡的規律,為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服務。民俗學是一門幫助人們認識歷史與文化、改造現實社會生活人文科學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民俗學Folklore)是一門針對信仰、風俗、口傳文學傳統文化及思考模式進行研究,來闡明這些民俗現象在時空中流變意義的學科。民俗學與發生在我們周圍的各種生活現象息息相關。儘管人們不一定能意識到自己的生活對整個社會具有多大的意義,他們在日常交流中所展現的一切,對文化的傳播和保存起了什麼樣的意義和作用。但是,有關人類活動的一切細節,都可以作為民俗學者的研究對象。而且其中還包含和傳達着重要的文化信息。

民俗文化學術定義

關於學術概念的界定,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民俗學學科的發展有120多年的歷史。關於“民俗”的定義不下幾十種,至今還在爭論不休,我們遵存哪一種?概念界定是必要的,但研究不能單純從概念出發,要從實際出發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習慣、情感與信仰而產生的文化。由於民俗文化的集體性,説到底,民俗培育了社會的一致性。民俗文化增強了民族的認同,強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體遵從,反覆演示,不斷實行,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
民俗涉及的內容很多,直至今日它所研究的疆域仍在不斷的拓展,就今日民俗學界公認的範疇而言,民俗包含以下幾大部分:
日常生活民俗
歲時節日民俗
宗教及巫術
婚喪嫁娶

民俗文化學術爭鳴

有人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比“民俗”、“民間文化”的概念包含的內容要豐富,要寬泛。我認為並非如此。相反“民俗”和“民間文化”的研究對象比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廣。一個簡單的道理是,民俗學研究的不止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它還包括了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民俗、社會民俗、精神民俗都是民俗學研究的對象。這樣的看法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文化多樣性宣言》的精神並不矛盾。
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召開的第25屆總會上通過的《關於保護傳統文化與民間創作的建議》所指的是“傳統文化與民間創作”。在《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宣言》中採用了“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產(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這一表述方式,和“民間創作”、“傳統的民間文化”本質上有什麼區別嗎,可以説內容是完全一致的。這樣看來“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中國傳統的“民俗”概念是完全可以互相置換的。如果我們再來看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對象,更能説明這一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宣言》提及口頭及非物質遺產的定義:“口頭及非物質遺產是指來自某一文化社區的全部創作,這些創作以傳統為依據、由某一羣體或一些個體所表達並被認為是符合社區期望的,作為其文化和社會認同感的表達形式,其準則和價值通過模仿或其它方式口頭相傳。它的形式包括:語言、文學、音樂、舞蹈、遊戲、神話、禮儀、習慣、手工藝、建築藝術及其它藝術。除此之外,還包括傳統形式的聯絡和信息”。很明顯這一定義包含了民間傳承的物質的和非物質的一切民間文化或民俗文化,不同的是這種文化的創造者,也就是説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作主體上,比我們以往所説的“民”(主要指農民、市民)要廣泛的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