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木偶藝術

鎖定
木偶藝術是有演員操縱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戲劇
中文名
木偶藝術
外文名
Puppet Art

目錄

木偶藝術簡介

上年紀的中山人大概不會淡忘,直到二十世紀的60年代末,中山還有一個木偶劇團,在省內頗負盛名。
中山的木偶藝術,源出於三鄉鎮烏石村,而根子卻是粵西的雷州地區。相傳大約在公元1850年(清遭光三十),有一雷州男子名叫奎元,流落到三鄉謀生,此人擅刻木偶,又會演木偶戲。烏石村村民鄭金宵和兒子鄭惠迪對此發生興趣,花錢僱請奎元刻制木偶臉譜和教演木偶戲。由於本地人聽不懂奎元配唱的雷州曲調,便從廣州、佛山請來粵劇藝人教唱粵曲和演戲,這就創建了中山歷史上的第一個木偶粵劇團,並且此後一直由鄭氏家族世代相傳,到1918年鄭寧(當時年僅11歲)入行時,已是第四代的傳人了。

木偶藝術發展

中山木偶粵劇團所演出的流派屬於杖頭木偶(又稱手舞木偶),一般高約一米,如小孩子真人大小,各種角色臉譜齊全,刻劃細緻入微,栩栩如生。到1932年,鄭寧經過多年努力,自創了一套新的表演節目——《獅子採青》,由人操縱木偶,木偶舞動獅子,從台下望上去,維妙維肖。1938年美國三藩市的華人商會舉辦商業博覽會時,曾回國邀請文藝團體赴美演出助興,鄭寧的《獅子採青》就是最受歡迎的節目之一。解放後該節目赴廣州參加調演時,也榮獲優秀獎。
中山木偶粵劇團的傳統演技中還有一絕,這就是所謂“三上吊”,即將正在表演中的木偶高拋,讓它準確地落在懸空的鞦韆架橫槓上,相傳該絕招是五、六十年前,由三鄉烏石村藝人鄭壽全獨創的。
二十世紀的60年代,是中山木偶藝術的興盛年代。為了表現與敵人作鬥爭中英勇犧牲的模範少先隊員劉文學等現代人物,傳統的木雕臉譜已不適用,該團的美工人員大膽革新,先以石膏做模,再用舊模板加漿糊打成“模樸”,變木偶為紙偶,製成了劉文學等一批劇中人物的臉譜,成功地上演了《劉文學》一劇,在廣州、中山等地連演三百多場,大受觀眾特別是中小學生歡迎。
十年動亂期間,中山木偶粵劇團被加上“不適應潮流”的罪名,人馬星散,道具譭棄,中山的木偶藝術從此絕響,殊屬可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