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越南語:Cộng hòa Xã hội Chủ nghĩa Việt Nam,英語: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簡稱“越南”(Vietnam),是亞洲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南端,三面環海,地形狹長,略呈S型,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老撾、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中國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截至2020年底,越南全國人口9734萬人。
[4]
目錄
- 1 歷史沿革
- ▪ 史前時期
- ▪ 傳説時期
- ▪ 北屬時期
- ▪ 封建時期
- ▪ 殖民時期
- ▪ 二戰之後
- ▪ 侵柬與改革
- 2 行政區劃
- ▪ 政區
- ▪ 城市
- 3 自然環境
- ▪ 位置境域
- ▪ 地形地貌
- ▪ 氣候特徵
- 4 自然資源
- ▪ 礦產資源
- ▪ 生物資源
- 5 國家象徵
- ▪ 國名
- ▪ 國旗
- ▪ 國歌
- ▪ 國徽
- ▪ 國花
- 6 人口民族
- ▪ 人口
- ▪ 民族
- 7 政治
- ▪ 國體
- ▪ 政體
- ▪ 憲法
- ▪ 國會
- ▪ 政府
- ▪ 司法
- ▪ 政黨
- ▪ 機構
- ▪ 政要
- 8 經濟
- ▪ 綜述
- ▪ 工業
- ▪ 農業
越南歷史沿革
編輯主詞條:越南歷史
越南史前時期
越南境內在遠古時代已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在諒山的平嘉發現猿人牙齒、清化的度山發現舊石器時期的工具。到中石器時期及新石器時期,北部地區出現過數種文化遺址,如“和平文化”(在和平省)、“北山文化”(在諒山省北山)等,當時的先民利用石器、竹木器、陶器等物品,從事狩獵及採集,但因這些文化的相關文物出土量少,未能全面反映當時狀況。南部地區的東那江下游,曾於新石器時代後期與青銅器時代之間,出現聚落、作坊及墓葬遺址共80處,被命名為“新石器時代後文化”,年代約在前4500至2400年之間。該文化使用大量石器,主要是實用、裝飾性不高的器物。越南北部發現了以銅鼓為主要特徵的“東山文化”等前1000年到公元前後的史前文化。
[26]
“東山文化”的出土遺物數量多,種類繁富,有銅器、陶器、玉器、石器、水晶、鐵器、木器等。東山文化大量使用銅,例如製作銅鼓作為樂器,以及利用銅製農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東山文化也具有一定的航行技術,用划艇航行本土,並有較大型的船隻,輔以天文知識作遠航。考古發掘説明,進化到東山文化時期的紅河流域,社會已經組成了部族社會。
[25]
越南傳説時期
古代越南北部屬於百越中的雒越之地(又作駱越,是越南主體民族京族的祖先)。根據越南的神話傳説,越最早的王朝是鴻龐氏,鴻龐氏是中國神農氏的後代,獲封為“涇陽王”,治理南方,號“赤鬼國”。涇陽王娶洞庭君龍王之女,生下貉龍君(名崇纜)。
[36-37]
越南人稱貉龍君為“百越之祖”,而其長子則稱為“雄王”(又作駱王、雒王),繼承王位,建立“文郎國”,歷18代,共2000多年。
[28]
因此越南人自稱是“雄王子孫”或“仙龍後代”。
[24]
前257年,中國蜀國末代王子蜀泮率領其族民,滅文郎國,建立甌雒國,並自稱為安陽王。傳説中的文郎國和甌雒國是越南古代國家的雛形。
[24]
有學者認為神話傳説中的文郎國和甌雒國只是初具政權組織的部落聯盟,而非階級社會國家。
[24]
越南北屬時期
前111年,中國皇帝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設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後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裏,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國(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漢)的直屬領土,越南獨立後將這一時期稱為“北屬時期”或“郡縣時代”。
[26]
東漢末年(192年),今越南中部的佔族人區連刺死中國漢朝的日南郡象林縣令,佔據了原日南郡的部分地區,以婆羅門教為國教,建立林邑國(後稱佔婆國),與中國東漢以順化為界。隋朝時被中國皇帝隋煬帝派兵滅國,置三郡,唐朝時復國,與中國以橫山為界。1190年至1220年,佔婆被真臘佔領,後復國。
[1]
越南封建時期
10世紀,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中國四分五裂,越南(當時稱安南)脱離了中國的控制。
968年,丁部領(丁先皇)以武力征服境內的割據勢力,建立丁朝(968年-979年),定國號為“大瞿越”,這是越南歷史上第一個正式國號,中央集權國家開始建立。
[25]
970年又自稱皇帝,定都華閭(今寧平省寧平),後來接受中國皇帝宋太祖冊封為交趾郡王,宋朝皇帝承認越南是自治的藩屬國而不再是中國直接統轄的領土。但越南諸朝雖表面上對中國稱臣,對內則自稱皇帝,歷史上稱之為“外王內帝”。
[29]
1010年,李公藴建立李朝(1010年-1224年),1054年改國號為“大越”,其統治者在越南歷史上第一次取得了國王稱號,越南第一次以國相稱。
[23]
11世紀後期,宋朝與越南李朝爆發宋越熙寧戰爭。
1225年,陳朝(1225年-1399年)取代李朝,1258年遭到蒙古帝國入侵,被迫向蒙古稱臣,元朝建立後,越南又遭到元朝兩次入侵,均被陳朝擊敗。戰後,陳朝遣使向元朝朝貢修好,以示臣服。陳朝於1398年將都城由升龍遷至清化,並將占城納為藩屬,不斷遠征西部山區和老撾地區的牛吼
[21]
、哀牢,構建亞宗藩關係
[20]
。
[22]
統一的“越南文化”逐步形成。
[25]
15世紀明成祖永樂年間,越南陳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犛篡位,胡朝將疆域擴大到佔洞和古壘,即今廣南南部和廣義
[25]
,中國明朝應陳朝遺臣的請求推翻了胡氏政權(1400年-1407年)。中國軍隊順勢收復了越南,設郡縣、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再次進行了直接統治,即“安南屬明時期”。不過在明成祖死後數年,黎利打敗明軍、承諾維持與明朝的宗藩關係之後,恢復了獨立,建立了後黎朝(1428年-1789年)。
1471年,後黎朝滅佔婆國,疆土逐漸向南擴張。1527年,權臣莫登庸篡奪後黎朝,建立莫朝。1531年,後黎朝在鄭、阮兩大家族的支持下復辟(又稱黎朝中興),與莫朝對峙,越南開始進入了200多年的南北分裂時期。
[19]
1592年,後黎朝滅莫朝,名義上統一全國,但越南繼續分裂,北部由鄭氏家族控制,南部則由阮氏家族控制,兩大家族不斷髮生戰爭,史稱“鄭阮紛爭”。而名義上的共主—後黎朝皇帝則完全是傀儡,處於鄭氏控制之下。1698年,阮氏家族出兵吞併下高棉(今湄公河三角洲),將疆域突進到暹羅灣,奠定了當代越南的版圖。
[25]
1771年,爆發西山起義,阮文惠三兄弟先後滅阮、鄭,統一全國,建立西山朝。後黎朝末代君主黎維祁逃往中國,請求清軍援助其復國。西山軍在1789年擊退了清朝干涉軍,後黎朝徹底滅亡。1802年,原阮氏家族的後代阮福映在法國支持下滅西山朝,建立阮朝(1802年-1945年)。次年阮福映遣使宗主國中國,請求改國號為“南越”,最終嘉慶皇帝下賜國號“越南”,並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這就是越南國名的由來。
19世紀上半葉,越南與暹羅爭奪對柬埔寨、老撾的宗主權。1807年,柬埔寨國王安贊二世在無力抗拒的情勢下被迫向阮朝稱臣納貢。1813年,阮朝軍隊侵入柬埔寨,柬埔寨實際上淪為越南的“保護國”。1827年後,阮朝侵佔老撾大片領土,設州府管轄。此時版圖在南部擴展到湄公河三角洲地區,在西部伸展到湄公河畔,與暹羅隔江相望。
[26]
越南殖民時期
19世紀中葉以後,法國開始侵略蠶食越南。1858年,法國殖民者對越南發起武裝侵略,進攻峴港。到 1867 年,越南南圻六省完全淪為法國的殖民地。1874 年,法越簽訂 《第二次西貢條約》,越南開放紅河進入雲南的通道,開放歸仁、海防、河內為通商口岸,允許法國在通商口岸派駐領事,並由法國軍隊保護領事館的安全。
[27]
到 19 世紀 80 年代,法國加緊侵略北圻。1883 年,法越簽訂 《第一次順化條約》,越南承認法國統治越南全國。
[35]
中國清朝政府作為宗主國派兵抵抗,馮子材和劉永福所率黑旗軍等參戰。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中國清政府與法國簽訂《中法新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另一方面,越南則淪為法國殖民地,阮朝名存實亡,法國的印度支那聯邦總督則駐紮西貢(1902年後改河內,今胡志明市),對越南、老撾、柬埔寨進行殖民統治。
[26]
法國殖民當局把越、柬、老三國組成“法屬印度支那聯邦”,在整個聯邦實行法國總督的全權統治。越南分為南圻(交趾支那)、中圻(安南)和北圻(東京)三個部分。交趾支那為直轄領地,東京為半保護地,安南為保護地,柬埔寨與老撾則是兩個“保護領”。
[26]
在中國辛亥革命和孫中山思想的影響下,1912年2月,潘佩珠召開越南革命者的會議,成立“越南光復會”。1930年2月3日,在胡志明的主持下,越南各地共產主義組織合併為統一的越南共產黨。10月,改名為印度支那共產黨。同年2月,越南國民黨發動了安沛起義,但僅一週即被法國殖民當局鎮壓。
[26]
越南二戰之後
1945 年 3 月,駐印支日軍發動政變推翻法國殖民統治,扶植保大帝為 “越南皇帝”。
[35]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軍隊受命赴越南接受侵越日軍投降。
[30]
越南於1945年8月“八月革命”取得勝利,日本被逐出越南,阮朝末代皇帝保大帝亦宣佈退位。9月2日,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即後來的越南共產黨)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宣佈獨立,胡志明發表《獨立宣言》,宣佈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即“北越”),控制大約佔全越領土五分之二的中圻和北圻地區,越南革命同盟會和越南國民黨控制滇越桂邊境的少數地區。
[31]
1945年9月23日,法國殖民軍捲土重來,侵佔西貢。9月26日,胡志明致函號召南方同胞奮起抗戰,號召全國支援南方。1946年1月1日,越南臨時政府聯合越南革命同盟、越南國民黨,改組成立聯合政府。
[31]
1949年,越南南方在法國的扶持下建立“越南國”,由保大帝出任國家元首。中越兩國於1950年1月18日建交,新中國開始向越南無償提供了累計達幾千億人民幣的資金和幾百萬噸的物資。
1954年3月13日下午,北越與法國之間的奠邊府戰役打響。5月7日,戰役以北越勝利結束。越南取得“奠邊府大捷”後,1954年7月21日,有關結束越南、老撾、柬埔寨戰爭的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協議》得以簽署。《日內瓦協議》規定,越南以北緯17度為界,南北分治,北方由胡志明領導,南方由保大帝領導。
[39]
1961年,越南戰爭爆發,美國與韓國、菲律賓、泰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組成聯軍,介入了這場戰爭。中國出動軍方和大量民力、物資援越抗美。1973年1月27日《巴黎協定》簽訂,美國承認越南民主共和國在國際上的法律地位,退出越南戰爭,同年3月從越南南方(越南共和國)撤出全部軍隊及其同盟者軍隊和軍事人員。
1975年5月,西貢被北越與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佔領,越南共和國滅亡。1976年7月,越南南北宣佈統一,國號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越南侵柬與改革
越南統一後,其軍隊歷經越戰錘鍊,接受了中國大量無償援助和一些蘇援助的裝備及繳獲的美製武器,在前蘇聯的強力支持下,越共的擴張思想一度膨脹。1979年,越南趁柬埔寨紅色高棉統治殘暴,柬國內民怨沸騰之機大舉入侵柬埔寨,將以波爾布特為首的紅色高棉趕出了城市,扶植韓桑林政權,並派兵控制老撾;在越南南方發動了大規模排華暴亂,大肆驅趕在越華僑並不斷侵佔中國邊境領土,還侵佔了中國南沙羣島的大部分島礁。最終中國於1979年進行了對越自衞反擊戰,中越關係一度惡化。
[32]
1986年越共領導人黎筍死後,長征、阮文靈先後繼任,實行革新開放,對外調整與中國及東盟鄰國的關係,對內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使越南走上正確的發展道路。1989年,越南軍隊撤離柬埔寨。1991年,中越實現關係正常化。1995年,越南與美國建交。
越南行政區劃
編輯越南政區
地區 | 面積 | 省、直轄市 |
---|---|---|
紅河平原地區(包括11個省、直轄市) | 1.49萬平方公里 | 河內市(HàNội) |
海防市(ThànhphốHảiPhòng) | ||
永福省(TỉnhVĩnhPhúc,省會永安市) | ||
河西省 | ||
海陽省(TỉnhHảiDương;省會海陽市) | ||
興安省(TỉnhHưngYên;省會興安市) | ||
河南省(TỉnhHàNam;省會府裏市) | ||
太平省(TỉnhTháiBình,省會太平市) | ||
寧平省(TỉnhNinhBình,省會寧平市) | ||
東北地區(包括11個省) | 6.4萬平方公里 | 河江省(TỉnhHàGiang;省會河江市) |
北幹省(TỉnhBắcKạn;省會北𣴓市) | ||
富壽省(TỉnhPhúThọ,省會越池市) | ||
太原省(TỉnhTháiNguyên,省會太原市) | ||
宣光省(TỉnhTuyênQuang,省會宣光市) | ||
安沛省(TỉnhYênBái,省會安沛市) | ||
西北地區(包括4個省) | 3.75萬平方公里 | 萊州省(TỉnhLaiChâu,省會萊州市) |
和平省(TỉnhHoàBình,省會和平市) | ||
山羅省(TỉnhSơnLa,省會山羅市) | ||
中部北區(包括6個省) | 5.16萬平方公里 | 清化省(TỉnhThanhHóa,省會清化市) |
乂安省(TỉnhNghệAn,省會榮市) | ||
河靜省(TỉnhHàTĩnh,省會河靜市) | ||
廣平省(TỉnhQuảngBình,省會洞海市) | ||
廣治省(TỉnhQuảngTrị,省會東河市) | ||
承天順化省(TỉnhThừaThiên-Huế,省會順化市) | ||
中部南沿海地區(包括6個省、直轄市) | 3.32萬平方公里 | 峴港市(ThànhphốĐàNẵng/城庯沱㶞) |
廣南省(TỉnhQuảngNam,省會三歧市) | ||
廣義省(TỉnhQuảngNgãi,省會茶榮市) | ||
富安省(TỉnhPhúYên,省會茶榮市) | ||
西原地區(包括5個省) | 5.47萬平方公里 | 昆嵩省(TỉnhKonTum,省會崑嵩市) |
得農省(TỉnhĐắkNông,省會嘉義市社) | ||
南部東區(包括8個省、直轄市) | 3.48萬公里 | 胡志明市(ThànhphốHồChíMinh/城鋪胡志明) |
寧順省(TỉnhNinhThuận,省會潘郎-塔佔市) | ||
平福省(TỉnhBìnhPhước,省會同帥市) | ||
西寧省(TỉnhTâyNinh,省會西寧市) | ||
湄公河(九龍江)平原地區(包括13個省、直轄市) | 4.06萬平方公里 | 隆安省(TỉnhLongAn,省會新安市) |
同塔省(TỉnhĐồngTháp,省會高嶺市) | ||
前江省(TỉnhTiềnGiang,省會美湫市) | ||
永隆省(TỉnhVĩnhLong,省會永隆市) | ||
檳椥省(TỉnhBếnTre,省會檳椥市) | ||
後江省(TỉnhHậuGiang,省會渭清市) | ||
芹苴市(ThànhphốCầnThơ/城庯芹苴) | ||
蓄臻省(TỉnhSócTrăng,省會朔莊市) | ||
茶榮省(TỉnhTràVinh,省會茶榮市) | ||
越南城市
越南共有729座城市,包括河內、胡志明市、海防、峴港和芹苴等5個直轄市。越南城市共分六類:河內和胡志明市為特別城市,此外,還有15個一類城市,16個二類城市,45個三類城市、66個四類城市,其餘為五類城市。
[4]
首都河內位於紅河三角洲平原中部,面積3344.7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底人口接近830萬人,是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全國面積最大和人口第二大城市。河內舊稱“升龍”,已有千年歷史。水陸交通便利,有鐵路、公路和航空線與全國主要省市相連。
[4]
胡志明市是越南最大的港口城市和經濟中心,人口居全國之首,由原西貢、堤岸、嘉定三市組成,位於湄公河三角洲東北,西貢河右岸,距出海口60公里。面積2090平方公里。據越官方統計,胡志明市有華人約50萬,市內第五郡(原堤岸市)是華人聚居的地區。市區著名歷史建築有統一宮(原南越總統府)、市政廳、郵局、歌劇院、天后廟、聖母大教堂等。胡志明市氣候終年炎熱,晝間温差不大。1月份氣温最低,月平均氣温25攝氏度;4月份最高,月平均氣温29攝氏度。
[4]
其他主要城市包括:海防、峴港、芹苴、下龍、太原、越池、南定、順化、頭頓、大叻、芽莊和河仙等。海防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和第三大城市;峴港是中部重要港口城市,旅遊資源豐富;下龍市是旅遊城市,下龍灣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
[4]
越南自然環境
編輯越南位置境域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中越陸地邊界線長1347公里;西與老撾、柬埔寨交界;東和東南瀕臨南中國海。陸地面積32.9萬平方公里。越南屬東7時區。首都河內時間比北京時間晚1個小時。
[4]
越南地形地貌
越南地形狹長,略呈S形。南北最長處約164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600公里,最窄處僅50公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3/4為山地和高原。有紅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等兩大平原,面積分別為2萬平方公里和5萬平方公里,是主要農業產區。北部和西北部為高山和高原,中部長山山脈縱貫南北。
[4]
越南氣候特徵
越南地處北迴歸線以南,屬熱帶季風氣候區。北部四季分明,多數地區年平均氣温為23℃-25℃。南部分為旱季(10月至次年4月)和雨季(月至9月),多數地區年平均氣温為26℃-27℃。空氣濕潤,雨量充足,全國年平均降雨量1500-2000毫米。
[4]
越南整年雨量大、濕度高,北部受中國陸地氣候的影響因此或多或少帶有大陸性氣候。東海對陸地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具有巨大影響。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對越南領土有不同影響,因此越南不同地區有不同氣候特點。越南氣候隨着季節、南北、東西的不同而變化的。由於深受東北季風的影響,越南年均温度低於亞洲同緯度一帶各國的年均温度。
[41]
越南氣候可以分為兩大截然不同的氣候地區。
越南自然資源
編輯越南礦產資源
越南資源豐富,種類多樣,已發現的礦種超過120種。礦藏資源包括能源類、金屬類和非金屬類等50多種礦產資源。能源礦藏主要有煤、石油和天然氣;金屬礦藏主要有鐵、鉻、鋁、銅、鎳、鉛、鈦礦等;非金屬礦藏主有磷灰石、硫化礦、高嶺土等。
[4]
這些礦產資源的分佈不均勻,主要集中分佈於越南北部、中部地區,南部僅零星散佈,北方主要以黑色、有色、稀土金屬礦為主,而南方則主要以鋁土礦和金礦為主。越南礦產資源具有四大特點,即礦牀分佈面廣;礦帶集中,大中型礦牀比例大(佔一半以上);共生、伴生礦牀多,富礦和易選礦比例高;鄰近鐵路、海港。但是屬世界級的大型礦牀較少,大多數礦牀屬於中、小型。但其中有些礦產具有開發潛力,如油氣資源、鋁土礦等。
[33]
越南的鋁土礦資源比較豐富,在世界排名第四位。
[33]
此外,已探明鐵礦13億噸、鋁土礦54億噸、銅礦1000萬噸、稀土2200萬噸、鉻礦2000萬噸、鈦礦2000萬噸、鋯礦450萬噸、鎳礦152萬噸、高嶺土2000萬噸。
[4]
越南生物資源
越南生物資源(4張)
越南國家象徵
編輯越南國名
唐朝時,設立安南都護府,因此越南又被稱為“安南”。968年丁朝獨立,建國號“大瞿越”,這是越南歷史上第一個正式國號。1054年,李朝聖宗又改國號為“大越”。“大越”是越南歷史上使用最久的國號,其間雖有15世紀時胡朝改國號為“大虞”的短暫變更,但李朝、陳朝、後黎朝諸朝均以“大越”為號。不過宋朝以來中國曆代仍然以“安南國”稱之(北宋時則多稱為“交趾”)。1802年,阮福映統一大越,建立阮朝,欲改“大越”國號為“南越”,並請求宗主國中國清朝批准。清朝嘉慶帝認為歷史上的“南越”涵括了廣東、廣西,字面含義與阮氏政權統治交州故地的現實不符而予以否決,並將“南越”顛倒為“越南”。
[41]
1804年,清朝遣使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從此越南成為這個國家的新國號。1839年,阮朝明命帝改國號為“大南帝國”,此後同時採用“大南”和“大越南”的雙軌國號。
[2]
1945年,阮朝保大帝建立“越南帝國”,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1976年越南南北統一,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41]
越南國旗
主詞條:越南國旗
黃色的五角星位於背景顏色的中心,單個星點直接朝上。紅色是代表該國為爭取獨立和統一而進行的長期鬥爭中犧牲的血液。黃星代表了美國越戰結束後實現的團結。星星的每一點都認可社會的五個不同部分的統一性,其中包括定義統一越南社會主義政治議程實現的農民,士兵,工人,青年和知識分子。第一點代表知識分子。第二點代表農民。另一點是要代表工人。第四點代表商人,而軍事人員是這面國旗上象徵的最後一點。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只有兩種顏色。國旗帶有紅色區域,旨在象徵越南人民的民族起義。中心設有一顆五角金星,象徵着該國的主要社會階層。正是這些顏色賦予了旗幟的暱稱,在英文中將其翻譯為“帶有金色星星的紅色旗幟”。
[40]
越南國歌
越南的國歌是《進軍歌》。《進軍歌》1945年8月革命前產生於越北解放區。1946年召開的越南第一屆國會第二次會議正式確定《進軍歌》為國歌。1955年第一屆國會第五次會議根據政府建議對《進軍歌》的歌詞作了一些小修改。1976年7月2日,統一的越南國會通過決議,確定《進軍歌》為全國統一後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歌。
[15]
越南國徽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徽呈圓形。紅色的圓面上方鑲嵌着一顆金黃色的五角星;下端有一個金黃色的齒輪,象徵工業;圓面周圍對稱地環繞着兩捆由紅色飾帶束扎的稻穗,象徵農業;金色齒輪下方的飾帶上用越文寫着“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設計者為越南藝術家裴莊中(越南語:Bùi Trang Chước)。
[15]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徽前身是越南民主共和國於1955年11月30日啓用的國徽,齒輪下有越文“越南民主共和 ”。1976年越南統一,在原越南民主共和國國徽基礎上將黃色五角星和麥穗等形體和顏色進行部分修改,原國徽上的越南文“越南民主共和”被修改為“共和社會主義越南”。
[41]
越南國花
越南人口民族
編輯越南人口
截至2020年底,越南全國人口9734萬人,年增長率1.4%。其中,男性佔49.8%,女性佔50.2%。全國人口平均年齡為32歲,平均壽命73.7歲。2020年,越南15歲以上勞動力5460萬人,比2019年減少120萬人,其中具有初中及以上學歷的人佔24.1%,失業率為2.48%。越南人口總數居世界第15位,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90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紅河平原,每平方公里1060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西原地區,每平方公里107人;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是胡志明市,每平方公里4363人;人口密度最小的省份是北件省,每平方公里僅65人。
[4]
越南民族
主詞條:越南民族
越南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共有54個民族,京族(也稱越族)為主要民族。各民族人口的比例分別是:京族佔86.2%、岱依族佔1.9%、泰族佔1.7%、芒族佔1.5%、高棉族佔1.4%、華人佔1.1%、儂族佔1.1%、赫蒙族佔1%、其他民族佔4.1%。
[4]
類別 | 民族 |
---|---|
南亞語系 | 越族(京族)、芒族、土族、哲族、高棉族、巴拿族、色登族、格賀族、赫雷族、墨儂族、斯丁族、布魯-雲僑族、仡都族、葉堅族、麻族、克姆族、戈族、達渥族、遮羅族、康族、興門族、莽族、布勞族、俄都族、勒曼族、岱依族、傣族、儂族、山仔族、熱依族、佬族、盧族、布依族、赫蒙族(苗)、瑤族、巴天族、拉支族、拉哈族、仡佬族、布標族 |
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 | 嘉萊族、埃地族、佔族、拉格萊族、朱魯族 |
漢藏語系 |
越南政治
編輯主詞條:越南政治制度
越南國體
越南政體
一黨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41]
越南憲法
越南現行憲法是第五部憲法,於2013年11月28日在第十三屆國會第六次會議上通過,是對1946年、1959年、1980年、1992年憲法的繼承和發展,體現了越共“七大”提出的社會主義目標與國家全面革新路線。憲法規定: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家政權屬於人民,越南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和胡志明思想為指導思想。2001年第十屆國會第10次會議對憲法部分條款作出修改,確定越南要發展“社會主義定向”的市場經濟。
[4]
越南國會
越南政府
職務 | 名單 |
---|---|
總理 | 範明政(Pham Minh Chinh) |
副總理 | 範平明(Pham Binh Minh)、黎明慨(Le Minh Khai)、武德儋(Vu Duc Dam)、黎文成(Le Van Thanh) |
國防部長 | 潘文江(Phan Van Giang) |
公安部長 | 蘇林(To Lam) |
外交部長 | 裴青山(Bui Thanh Son) |
內務部長 | 範氏清茶(Pham Thi Thanh Tra) |
司法部長 | 黎成龍(Le Thanh Long) |
計劃投資部長 | 阮志勇(Nguyen Chi Dung) |
財政部長 | 胡德福(Ho Duc Phoc) |
工貿部長 | 阮鴻延(Nguyen Hong Dien) |
農業與農村發展部長 | 黎明歡(Le Minh Hoan) |
交通運輸部長 | 阮文體(Nguyen Van The) |
建設部長 | 阮青毅(Nguyen Thanh Nghi) |
資源環境部長 | 陳紅河(Tran Hong Ha) |
通信傳媒部長 | 阮孟雄(Nguyen Manh Hung) |
勞動榮軍與社會部長 | 陶玉容(Dao Ngoc Dung) |
文化體育旅遊部長 | 阮文雄(Nguyen Van Hung) |
科技部長 | 黃成達(Huynh Thanh Dat) |
教育培訓部長 | 阮金山(Nguyen kim son) |
衞生部長 | 阮青龍(Nguyen Thanh Long) |
政府辦公廳主任 | 陳文山(Tran Van Son) |
民族委員會主任 | 侯阿令(Hau A lenh) |
國家銀行行長 | 阮氏紅(Nguyen Thi Hong) |
監察總署總監察長 |
越南司法
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及地方法院、地方檢察院和軍事法院組成。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阮和平(Nguyen Hoa Binh),2021年7月就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黎明志(Le Minh Tri),2021年7月就任。
[1]
越南政黨
越南共產黨是唯一政黨,1930年2月3日成立,同年10月改名為印度支那共產黨,1951年更名為越南勞動黨,1976年改用現名。現有黨員約540多萬人,基層組織近5.6萬個,同世界上180多個政黨建有黨際關係。
越南祖國陣線(Mat Tran To Quoc Viet Nam)是越南的統一戰線組織,成立於1955年9月,南北方統一後於1977年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和越南民族、民主及和平力量聯盟合併。第九屆祖國陣線中央委員會主席杜文戰,2021年4月當選。
[1]
越南機構
越南政府機構包括:國防部、公安部、外交部、內務部、司法部、計劃投資部、財政部、工貿部、農業與農村發展部、教育培訓部、交通運輸部、建設部、資源環境部、通訊傳媒部、勞動傷兵和社會部、文化體育和旅遊部、科技部、衞生部、國家銀行、民族委員會、政府監察總署和政府辦公廳等22個部委。
[4]
國防部既是越共中央軍事黨委的辦事機構,又是越軍的最高軍事行政機關,下轄總參謀部、總政治局、總後勤局、總技術局、國防工業總局和情報總局。六大總部(局)分別負責全軍的軍事指揮、政治思想教育、後勤供應、技術保障、軍工及生產經營、情報蒐集與服務。
[4]
越南政要
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2011年1月當選;
國家主席:阮春福,2021年3月當選;
國會主席:王庭惠,2021年3月當選;
總理:範明政,2021年4月當選。
越南經濟
編輯越南綜述
越南系發展中國家。1986年開始實行革新開放。1996年越共八大提出要大力推進國家工業化、現代化。2001年越共九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定向的市場經濟體制,並確定了三大經濟戰略重點,即以工業化和現代化為中心,發展多種經濟成分、發揮國有經濟主導地位,建立市場經濟的配套管理體制。2016年越共十二大通過了《2016~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提出2016~2020年經濟年均增速達到6.5%-7%,至2020年,人均GDP增至3200-3500美元。
[3]
年份 | GDP(億美元) | GDP增長率(%) | 人均GDP(美元) |
---|---|---|---|
2016 | 2046 | 6.21 | 2215 |
2017 | 2276 | 6.88 | 2431 |
2018 | 2476 | 7.08 | 2617 |
2019 | 2620 | 7.02 | 2786 |
2020 | 3430 | 2.91 |
越南工業
越南工業(9張)
- 汽車工業
截至2020年底,全國汽車相關生產企業有358家,其中汽車裝配企業50家,底盤、車身和行李箱生產企業45家,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214家,以及多家其他相關企業。越南汽車新增消費量每年不足30萬輛。越南汽車企業以進口部件組裝為主,國產化率較低,僅5%-10%。2018年,越南VINFAST公司推出首輛國產汽車。
[4]
- 電子工業
近年來,越南手機、計算機及零部件生產出口的主導作用逐漸凸顯。2020年,越南手機及零部件出口額509億美元,電子、電腦及零部件出口額447億美元,合計達960億美元左右,佔出口總額33.9%。三星、LG、微軟、富士康等大型企業均在越南投資設廠。其中,三星投資額近170億美元,2020年越南三星營收約670億美元,出口額570億美元,約佔越南對外出口總額的20%。
[4]
- 油氣工業
2020年,越南開採原油1147萬噸,開採天然氣91.6億立方米。越南首家煉油廠容桔煉油廠於2010年5月30日正式投產,投資總額超過30億美元,年加工原油650萬噸,能滿足越南成品油需求量的40%。
[4]
越南農業
越南盛產大米、橡膠、胡椒、椰子、火龍果、西瓜、芒果、腰果、茶葉、咖啡等農產品。2020年,越南在種植面積減少19.2萬公頃的情況下,生產水稻4269萬噸,同比減產近81萬噸。其他主要物產包括玉米459萬噸、甜薯137萬噸、甘蔗1188萬噸、木薯1049萬噸、花生42.55萬噸、大豆6.57萬噸、各種蔬菜1833萬噸。2020年越南出口大米約615萬噸,出口額30.7億美元;出口蔬果32.7億美元。
越南全國森林面積約1000萬公頃。2020年,新增造林面積26.05萬公頃,開採木材1690萬立方米。
越南漁業資源豐富,沿海有1200種魚、70種蝦,盛產紅魚、鮐魚、鰵魚等多種魚類。中部沿海、南部東區沿海和暹羅灣等海域,每年的海魚產量都可達到數十萬噸。2020年越南水產總量842.3萬噸,同比增長1.8%。
[4]
越南財政金融
越南金融業(1張)
越南本土商業銀行包括4家國有獨資或控股銀行、31家股份商業銀行、16家金融公司和10家融資租賃公司。根據越南央行公佈數據,截至2020年末,全國信貸增長12.13%。截至2020年10月末,越南銀行業資產規模達到13175萬億越盾(約合5705億美元),存款規模約合5231億美元,貸款規模8742萬億越盾(約合3789億美元)。2020年不良貸款率為2.1%。
[4]
越南有2個證券交易所3個市場,截至2021年9月,越南證券市場總規模逾8300萬億越盾(約合3608.6億美元),相當於GDP的133.8%,共有上市交易企業2133家。據越南證券託管中心(VSD)統計,越南證券市場帳户已從2000年3000個增加到逾386萬個,99%由越南國內投資者開立。
[4]
類別 | 銀行名稱 |
---|---|
中央銀行 | |
政策性銀行 | 越南社會政策銀行、越南發展銀行 |
國有獨資或控股銀行 |
越南對外貿易
越南已經簽署了15個區域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其中14個已經生效),並且正在就2個自由貿易協定進行談判。
2020年,越南進出口貿易總額為5439億美元,同比增長5.1%。其中,出口額為2815億美元,同比增長6.5%;進口額為2624億美元,同比增長3.6%;貿易順差為191億美元,同比增長達75.7%。
2020年,越南前五大出口目的地依次為美國(771億美元)、中國(489億美元)、歐盟(400億美元)、東盟(231億美元)、日本(193億美元)。越南前五大進口來源地依次為:中國(842億美元)、韓國(469億美元)、東盟(305億美元)、日本(203億美元)、歐盟(153億美元)。
越南主要出口產品包括:①手機及零部件,2020年(下同)出口額509億美元,佔出口總值的18.1%(外資企業佔97.8%),較上年下降1%;②電子、計算機及零配件,出口額447億美元(外資企業佔96.7%),增長24.4%;③紡織品服裝,出口額295億美元(外資企業佔59.6%),下降10.2%;④機械設備、工具及零配件,出口額270億美元(外資企業佔86.6%),增長47.8%;⑤製鞋業,出口額166億美元(外資企業佔78.8%),下降9.6%;⑥木材及木製品,出口額123億美元,增長15.7%。
越南主要進口商品包括:①計算機、電子產品及零配件,2020年(下同)進口額640億美元(佔進口總額的24.4%),比上年增長24.6%;②機械設備、工具及零配件,進口額374億美元,增長1.7%;③手機及零配件,進口額166億美元,增長13.3%;④紡織面料,進口額118億美元,下降11.1%;⑤塑料,進口額83億美元,下降7.7%;⑥鋼鐵,進口額81億美元,下降15.2%;⑦塑料製品,進口額72億美元,增長10.6%;⑧汽車,進口3額63億美元,下降14.3%。
[4]
越南外國資本
2020年,越南吸收外國直接投資流量為158億美元,同比下降1.9%;截至2020年底,越南吸收外資存量為1769.1億美元。
據越南統計總局數據,截至2020年12月20日,越南新增吸收外資達285億美元,同比下降25%,2020年外資實際到位資金約200億美元,同比下降2%。其中,新批項目2523個,同比下降35%,協議金額約146億美元,同比下降12.5%;1140個項目增資,約64億美元,同比增長10.6%;注資和購股6141宗次,金額約75億美元,同比下降51.7%。
[4]
越南設立若干經濟開發區,包括工業區(含出口加工區)和沿海經濟區,實行各種不同的鼓勵發展政策。截至2021年5月,全國已建成工業園區394個,其中351個位於經濟區外,35個位於沿海經濟區內,8個位於口岸經濟區內,佔地總面積約12.19萬公頃。
[4]
越南外國援助
越南同28個國家(地區)和23個多邊組織建立“發展夥伴關係”(即“援助方與受援方”關係)。自1992年起向越南提供援助,累計承諾向越南提供援助逾956億美元,年均援助金額34億美元。日本、歐盟、韓國等國家和地區,以及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是向越南提供官方發展援助(ODA)的主要援助方。
日本一直將越南視為其優先援助對象,也是向越南提供ODA最多的國家。日本向越南援助主要通過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實施。自1992年11月以來,日本累計承諾向越南提供援助(含無償援助和ODA貸款)金額約300億美元,其中無償援助16億美元。此外,韓國平均每年向越南提供約3000萬美元無償援助和3億美元ODA貸款。歐盟承諾2014年至2020年期間,向越南提供4億美元無償援助。
越南貨幣
主詞條:越南盾
越南貨幣為越南盾,不可自由兑換。越南實行外匯管制,2016年年初,越南引入新的匯率管理機制,以越南央行每日公佈“中心匯率”取代長期實行的固定匯率機制,商業銀行在中心匯率基準上下浮動3%確定各自的匯率價格。
2018年8月,越南央行決定自2018年10月12日起,可在越中邊境地區使用人民幣結算,相關貨物或服務結算可採用越盾或人民幣進行支付,支付方式可為現金或者銀行轉賬。越南境內人民幣和越南盾互換結算只在諒山、廣寧、河江、萊州、老街、高平和奠邊等與中國接壤的7省內適用。
[4]
越南文化
編輯越南語言
主詞條:越南語
越南有110種語言,其中109種語言在使用,1種已經消失。在使用的語言中,93種為土著語,16種為非土著語。
[17]
屬於南亞語系的越南語被採用為全國性官方語言,用於教育體制及大眾媒體。約90%的少數民族人口均可使用不同程度的越南語。
[41]
越南語因為過去曾用漢字且有許多漢越詞,於20世紀初曾被誤會為漢藏語系的成員。後來經過深入研究,才發現越南語應該分類在南亞語系底下較適當。越南語大約可分為北中南三大方言羣,除了少數腔調及詞彙的差異外,基本上方言之間可以互相溝通理解。建國後越南是以位於北方的首都河內腔為標準。
[41]
越南文字
1282 年,阮詮做《祭鱷魚文》可以視作喃字基本成型。獨尊漢字的狀態一直延續到 13 世紀。此間的胡朝(1400年~1407年)和西山阮朝(1788年~1802年)的統治者曾經重視喃字並且將其提升到官方文字的地位。這期間,漢字居於主導地位,是官方正統文字,繼續在詔書、錢幣、文告、科舉、法律等領域使用,喃字則在文學、宗教、民俗等領域擠壓漢字的使用空間。
[34]
1651 年,法國傳教士羅德編寫的《越葡拉丁詞典》正式出版,標誌着國語字已成體系。1884 年,越南全面淪為法國殖民地,殖民政府強制推行法文和國語字。1945 年,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胡志明簽署關於“平民學務”的重要法令,成立平民教育署,廢除漢字,規定國語字為法定文字,宣佈只有會使用國語字的公民,才有資格擁有被選舉權。
[34]
越南節日
越南法定節假日包括:元旦(1月1日)、春節(農曆正月初一)、雄王節(農曆3月10日)、越南南方解放日(4月30日)、勞動節(5月1日)、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國慶節(9月2日)。每週六、週日為公休日。
[4]
越南宗教
佛教占主導地位,信徒人數近1100萬人,天主教信徒約620萬人,高台教信徒超過440萬人,140萬人信仰基督新教,130萬人信仰和好教,穆斯林7.5萬人,巴哈伊信徒7000人,印度教信徒1500人。傳統儒家思想和東方價值觀在越南社會意識形態中佔據主導地位。
[4]
- 佛教
越南最大的宗教。越南佛教最原始是從印度傳入,大約在第一世紀初,印度商人已經經由海路進入越南了,其中有許多佛教徒的商人。因此,佛教開始傳入了越南。東漢末年,大乘佛教從中國傳入越南,越南人稱為“北宗”。十世紀後,被尊為國教。小乘佛教從泰國和柬埔寨傳入,稱之為“南宗”。其中又以信大乘佛教者居多。
[41]
- 天主教
1533年羅馬傳教士曾到越南傳教,但未成功。16世紀末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傳教士再次來傳教,並通過賄賂統治階級的政策最終將天主教傳入越南,爾後發展迅速。法國統治時期取得合法地位。有信徒約300多萬,南方的同奈省是越南天主教友最多的地區,教堂林立。位於胡志明市中心的哥特式聖母大教堂是該市的重要旅遊景點,教堂前的“巴黎公社廣場”上豎立手捧地球的巨大聖母像。海濱度假城市頭頓的耶穌山上,矗立着32米高的巨型耶穌像(建於1974年)。前阮朝的南芳皇后和南越總統吳廷琰都篤信天主教。越南使用的拼音文字,是一位法國耶穌會傳教士羅德(AlexandredeRhodes)所發明。
[41]
- 基督新教
- 高台教
是1926年吳文昭、黎文忠揉和佛教、基督教、道教、儒教創立的本土宗教。全稱為「大道三期普渡高台教」。信奉孔子(人道)、姜太公(神道)、耶穌(聖道)、老子(仙道)、釋跡(佛道)。越南南部的西寧、迪石等地的京族農民大部分信仰高台教,每日6點、12點、18點、24點要焚香誦經。
[41]
- 和好教
- 伊斯蘭教
越南信仰伊斯蘭的伊斯蘭教主要是佔族。但是,大約有三分之一的越南穆斯林是其他族羣。傳説中伊斯蘭教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本·阿凡,已有阿拉伯人來到占城。但他們主要是商人,最早在11世紀佔族才有人信仰伊斯蘭教。在1471年佔婆因被後黎朝打敗,佔族受馬六甲蘇丹國影向較多人接受,直到17世紀中葉才全民接受伊斯蘭教。
[41]
越南武術
越南武術自古受中國武術影響較大,同時來自東南亞各國的拳術也滲透入越南武術。然而,在吸收鄰國武術精華的同時,越南武術也保留了大量自身的特點。越南武術的武服多采用類似柔道、跆拳道式樣的武服,並採用不同顏色的腰帶以區分習武者的級別。最具影響的越南武術是越武道。越武道是越南武術之道,受中國南少林和泰拳的影響,自立流派發展起來的。1988年,亞奧理事會正式通過將武術列為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41]
越南軍事
編輯越南綜述
主詞條:越南人民軍
越南人民軍(7張)
軍事領導體制:越南憲法規定,國家主席統帥各人民武裝力量,併兼任國防與安寧會議主席。但實際上越南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是最高軍事決策機構,越共中央總書記兼任軍委書記,通過國防部對全國武裝力量實行統一領導和指揮。國防部既是越共中央軍委的辦事機構,又是越軍的最高軍事行政機關,下轄總參謀部、總政治局、總後勤局、總技術局、國防工業總局和情報局。6大總部(局)分別負責全軍的軍事指揮、政治思想教育、後勤供應、技術保障、軍工及生產經營、情報蒐集與服務。
軍事指揮體制:國防部下屬總參謀部負責全軍軍事指揮。
兵役制度:義務兵役制,服役年限2至4年不等。
越南組織機構
越南人民軍包括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各軍區、軍種、邊防部隊、集團軍、兵種,後勤、技術保障單位以及各院校、研究院和經濟—國防單位。
越南人民軍陸軍包括7個軍區(1、2、3、4、5、7、9)、河內首都司令部、4個集團軍(1、2、3、4)和特工、炮兵、坦克裝甲兵、工兵、通信聯絡兵和化學兵6個兵種。
越南人民軍防空-空軍裝備有Su-30MK2、Su-27、Su-22飛機,C-295中型運輸機和MiG-21輕型殲擊機,S-300MPU1遠程導彈和“蜘蛛”導彈組合,36D6M1-2遠程雷達,各類高射炮等。
越南人民軍海軍設有1、2、3、4、5海區司令部,含有5個軍種,即水面艦艇、潛艇,海軍航空兵,海岸炮兵—導彈,海軍陸戰隊和海軍特工兵;此外還有通信、雷達、電子作戰、工兵、化學等保障服務單位。上述力量編有“基洛”636潛艇、“獵豹”3.9導彈護衞艦、12418型導彈艇、TT-400TP炮艇、10412型巡邏艇,“堡壘”海岸導彈,EC-225、DHC-6飛機和Score-3000預警雷達。
越南武裝力量
越南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地方部隊和民兵組成。正規軍又稱主力部隊,分陸、海、空軍3個軍種。
越南陸軍,是越南人民軍的陸上戰鬥部隊,不設軍種領帥機關,由越南國防部與越南人民軍總參謀部直接領導、指揮。越南陸軍設8個軍區:第1軍區,負責越南東北大區,駐太原市;第2軍區,負責越南西北大區,駐富壽省越池市;第3軍區,負責紅河三角洲地區,駐海防;第4軍區,負責越南中北部,駐義安省榮市;第5軍區,負責越南中南部,駐峴港;第7軍區,負責越南南東部,駐胡志明市;第9軍區,負責湄公河三角洲,駐芹苴市;以及首都河內高級指揮部,負責河內市的衞戍。另外,越南陸軍編制4個陸軍軍,直屬於總部,作為全國戰略機動野戰部隊。分別為越南人民軍第1軍、第2軍、第3軍、第4軍。此外,越南的省設有“軍事部”,指揮的地方部隊稱為“省隊”,由一個步兵團或多個步兵團組成。越南的縣設有“軍事部”,指揮的地方部隊為“縣隊”,由一個步兵營或多個步兵營組成。
越南海軍,海軍機關包括海軍司令部、海軍政治局、海軍後勤局、海軍技術局、海軍院校訓練局。在胡志明市設有海軍前指。海區是越南海軍的戰區劃分,包括了艦船、海軍航空兵、陸戰隊、守島部隊、岸防部隊以及雷達、通信、後勤等保障部隊。每個海區一般轄有1—2個艦艇支隊、1—2個守備團、1個雷達營。越南劃分為5個海區:第1海區,負責東京灣沿海,從廣寧省北侖河口到和靜市吊昂山海區,包括東京灣中的島礁,指揮部設在海防市;第3海區,負責中部沿海,從廣平省吊昂山海區到平定省歸仁海區,包括昏果島、李山島等,以及越南聲稱擁有“主權”的西沙羣島,指揮部設在峴港;第4海區:負責中南部沿海,從富安省歸仁海區到平順省,包括富貴島,以及越南實際控制的南沙羣島一多半島礁,指揮部設在金蘭灣;第2海區,負責南部沿海,從平順省到薄遼市崑崙海區,南方大陸架,包括關鍵海洋經濟區DK1,DK2,指揮部設在同奈省仁澤縣,第2海區已經撤併入第4海區;第5海區,負責在泰國灣的西南部沿海,從金甌市崑崙海區到堅江省,指揮部設在富國島。
越南空軍,編有1個空軍司令部,4個航空師,總計12個飛行團,其中戰鬥機團5個,運輸機團3個,教練機團3個,強擊機團1個。另外,越南還有6個高炮旅,6個雷達旅,100個防空分隊。
總兵力:總兵力約為45萬,其中陸軍26萬,海軍3.5萬,空軍4.5萬。
越南交通
編輯- 公路
越南全國公路總里程66.8萬公里,85.8%為農村交通道。國道里程約2.46萬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約1800公里,其中已建成通車1163公里。截至2020年底,公路貨運量佔越國內貨物運輸總量的65%以上。越南公路可與中國、老撾和柬埔寨聯通。
[4]
中越陸地邊界線長達1450公里,越南北部七省與中國廣西、雲南兩省接壤,兩國共設有28對不同等級的陸上口岸,大部分口岸可通過大小公路連接,較大的公路連接口岸有東興—芒街、友誼關—友誼、河口—老街等。
[4]
- 鐵路
主詞條:越南鐵路
越南第一條鐵路的西貢-堤岸電車於1881年建成通車。越南鐵路基礎設施總體較落後,全國僅34個省、直轄市有鐵路經過,7條主線12條支線總里程3143公里。85%的路段為舊式米軌,標準軌僅佔6%,其餘9%為套軌。平均時速在60公里以下,鐵路貨運量僅佔全國貨運總量的0.6%。越南鐵路客運量佔全國旅客交通運輸量的比重不足1%,旅客把乘坐火車作為最後的選擇。
[4]
根據《至2020年鐵路發展規劃》,2018年4月越南交通運輸部組織召開專家研究會,研究建設海防—河內—老街391公里標準軌電氣化鐵路線,該線客車設計運行時速將達到160公里/小時。在調整後的鐵路發展規劃中,越南將在2050年之前分期分段建設連接河內市和胡志明市的南北高速鐵路,跨越20個省市,全線總里程1559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運行時速320公里。中越兩國鐵路僅在廣西憑祥和雲南河口兩處相連。河內市和胡志明市正在建設都市鐵路系統,首條都市鐵路—河內輕軌二號線已經建成並於2021年11月6日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4]
- 空運
越南共有22個航空港正在運營,其中國際航空港10個。總運營能力為9500萬人次/年。河內內排機場和胡志明市新山一機場是兩個最大的樞紐航空港,均達到4E標準(ICAO)。
河內內排機場共有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68家海外航空公司以及越航等6家本土航空公司從事經營國內及國際航空市場。越南民航主要機型為空客(320型、321型、330型、350型)和波音(737型、767型、777型、787型)。民用客機數量190-210架。除越南6家本土航空公司外,有25個國家的68家外國航空公司經營越南國際航線。
[4]
胡志明新山國際機場 | |
峴港國際機場 | 芽莊金蘭國際機場 |
順化富牌國際機場 | |
大叻蓮姜國際機場 | 崑崙國際機場
[12]
|
- 水運
越南港口運輸(3張)
越南海洋運輸有海港49個,其中一類港口17個,二類港口23個,三類港口9個。全國海港系統共有286個碼頭,其中海防港最多有50個,其次是巴地—頭頓45個,胡志明市第三43個。2020年越南港口貨物吞吐量為6.92億噸,佔越南港口運輸總量的78.7%,吞吐量主要集中在北部港口羣和南部港口羣,約佔總吞吐量的80%。全國尚無國際中轉港,進出口貨物均需經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地中轉。
[4]
廣寧省至寧平省的北部港口羣 | 清化省至河靜省的北中部港口羣 |
廣平省至廣義省的中部港口羣 | 平定省至平順省的南中部港口羣 |
南部港口羣 |
越南社會
編輯越南科技
越南科技部是越南科技的總體管理部門,截至2020年2月,越南共有1629家公立科研機構,從業人員共14.1萬人,民辦科研機構共有1961家,從業人員共2.3萬人,國內研發總支出佔GDP的0.5%。
[11]
越南民生
2020年,越南適齡勞動人口失業率為2.26%,其中,城市失業率為3.61%,農村失業率為1.59%。15-24歲青年失業率為7.1%,城市地區10.63%,農村5.45%。2020年,越南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上漲3.23%。
[4]
越南教育
越南有較完善的教育體系,主要分為學前教育、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個階段,其中學前教育為6歲以下,基礎教育分為小學5級學制、初中4級學制、高中3級學制,高等教育分為大學專科或本科4至6級學制、碩士2年學制、博士4年學制。著名高等院校有河內國家大學、百科大學和胡志明市國家大學等。
[4]
越南的學歷文憑系統分為小學畢業證、初中畢業證(中專畢業證)、高中畢業證、大學畢業證、碩士和博士畢業證。學位系統包括秀才(高中畢業)、舉人(學士)、碩士、進士(博士)四個等級,本科、碩士、博士生通過由國家學位委員會確認的學位授予單位組織的論文答辯後,獲得由其頒發的學位證書。2000年,越南宣佈完成掃盲和普及小學義務教育。2001年開始普及9年義務教育。
[4]
2020學年,越南有500萬學齡前兒童、1700萬中小學生(其中870萬小學生、570萬初中生、260萬高中生)、150萬大專院校學生。全國有1913所職業教育學校,包括402所大學、472所專科學校和1039個繼續教育中心。
[4]
河內國家大學 | 孫德勝大學 |
河內理工大學 | Phenikaa大學 |
維新大學 | 國民經濟大學 |
越南醫療
越南於1947年開始實行社會保障制度,並於1961年、1981年、1985年和1995年陸續進行修改和補充。社會保障制度規定勞動者享有病假、產假和工傷假,可享受退休金、傷殘補貼和遺屬津貼等。政府為全體國民承擔部分檢查和治療費用。自2010年2月1日起,越南6歲以下兒童強制加入醫療保險。據統計,2020年越南全國醫療衞生保險覆蓋率達90%。全國參加社會、醫療、失業等保險人數為1.14億人,達計劃的100.54%。其中,強制性社會保險參保人數為1518.5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為1334.3萬人;自交社保人數55.1萬人和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8539萬人。
2020年,越南人口平均壽命為73.7歲。2020年越南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8人、醫院牀位27張。在越南常見的疾病有登革熱、傷寒、副傷寒、小兒麻痹、手足口病、甲肝及寄生蟲感染、艾滋病等疾病。2020年,越南全國感染登革熱病例128970例(死亡23例);手足口病78063例(死亡1例);病毒性腦膜炎622例(死亡11例);白喉242例(5例死亡)。截至2020年12月18日,越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總數為211013人;全國死於艾滋病的人數為99113人。
越南體育
越南的傳統體育項目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流傳較廣的主要有武術、象棋、藤球和賽牛等,深受越南人民的喜愛。從1991年開始,越南將每年的3月27日定為“越南體育日”。
越南1952年開始參加奧運會,獲1枚金牌,即2016年裏約熱內盧奧運會男子10米氣手槍(黃春榮);3枚銀牌,即2000年悉尼奧運會女子57公斤級跆拳道,2008年北京奧運會男子56公斤級舉重,2016年裏約熱內盧奧運會男子50米手槍。
[41]
越南媒體
- 通訊社
主詞條:越南通訊社
- 報刊媒體
越南新聞出版法規定報刊由國家控制。中央及地方新聞單位共450家。主要出版社有政治出版社、文化出版社、文學出版社、科技出版社、教育出版社和世界出版社等。目前,全國報社約150家,主要報刊包括:《人民報》,為越共中央機關報,1951年創刊,在國外設有3個分支機構,1998年5月開設電子版;《人民軍隊報》,為越南人民軍總政治局機關報;《大團結報》,為祖國陣線中央機關報;《西貢解放報》(越文和中文版),為越共胡志明市委機關報;《經濟時報》《投資報》《財政報》和《工貿報》為主要經濟報刊;《共產主義》月刊,為越共中央政治理論刊物,1956年創刊,2001年設電子版;《全民國防》月刊;《越南人民軍理論月刊》等。
[4]
- 電視媒體
主詞條:越南電視台
- 廣播媒體
越南最主要的廣播媒體為越南之聲廣播電台(VOV)。成立於1954年,有8套對內節目,用越南語及數種少數民族語言播音,每天廣播約200小時;對外廣播用中國普通話、廣東話、俄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日語、泰語、老撾語、柬埔寨語、印尼語、馬來語等。每日播音時數為26小時。
[4]
越南通信
截至2021年5月,越南有7家企業提供移動通信業務,其中5家提供4G業務。63家企業提供互聯網業務。全國移動用户達1.2億多户,平均每人擁有1部以上移動電話。移動寬帶用户達6820萬,固定寬帶互聯網用户為1795萬。國際互聯網接入總帶寬11.6Tbps,國內互聯網接入總帶寬4.1Tbps。
[4]
越南電力
越南政府電力主管部門為工貿部,國有的越南電力集團(EVN)是集全國電力生產、供應和分配調度於一體的電力中樞企業。
截至2020年底,越南電力總裝機容量69300兆瓦,居東盟第2位(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在世界排名第23位。2020年越南電力集團(EVN)生產、購買電力約2470.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越南全國高壓電網2.4萬多公里,其中500千伏電網全長7800公里,220千伏電網全長17000公里以上,110千伏電網全長19500公里。2020年從中國電力進口約21億千瓦時。
[4]
越南外交
編輯越南外交政策
越南對外關係奉行全方位、多樣化的獨立自主外交政策,重視發展同周邊國家和大國的關係,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其對外工作重點是“融入國際社會、搞好周邊關係、妥善處理大國關係”。2006年積極開展對外交往,地區和國際地位日益提高。越成功舉辦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被世貿組織接納為第150個成員,被亞洲國家推舉為2008—2009年任期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亞洲唯一候選國。2021年,越南與189個國家建交,並同20個國際組織及480多個非政府組織建立合作關係。
[1]
越南越中關係
1991年11月,越共中央總書記杜梅、部長會議主席武文傑率團訪華,雙方宣佈結束過去,開闢未來,兩黨兩國關係實現正常化。1999年3月,江澤民總書記和越共總書記黎可漂在北京確定了兩國“長期穩定、面向未來、睦鄰友好、全面合作”這一發展兩黨兩國關係的16字方針,進入新世紀以來,在16字方針指導和“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夥伴”四好精神的指引下,中越傳統友誼更加深入人心。兩國彼此信賴、相互支持、全面合作、互利雙贏、共謀發展,已成為新世紀新型中越關係的重要特徵,推動兩黨兩國關係進入全面發展的新時期。
[15]
2009年11月18日,中越陸地邊界勘界文件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中越陸地邊界經過雙方歷時10年的共同努力已全線勘定。簽署的文件包括《中越陸地邊界勘界議定書》及其附圖、《中越陸地邊界管理制度協定》和《中越陸地邊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協定》。2010年7月,中越陸地邊界勘界議定書等法律文件生效。
[15]
越南越美關係
1995年7月建立外交關係。1997年5月雙方首任大使抵任。2006年越美關係得到重要發展。5月,越美就越加入WTO達成協議,結束雙邊市場準入談判。11月,美國不再把越南列入“宗教特別關注國家”。12月,美國國會表決通過法案,給予越南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待遇。
[45]
越南越俄關係
越同前蘇聯於1950年1月建交。在1979年的中越戰爭中,蘇聯支持越南,要求中國從越南撤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越外交關係。1994年兩國簽署《友好關係基本原則條約》。2006年,越俄戰略伙伴關係進一步深化。2012年,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
[46]
越南越日關係
1973年9月越同日本建交。2002年,時任越共總書記農德孟訪日,雙方確立了“長期穩定的信任夥伴”關係;四年後,越南總理阮晉勇訪日,雙方一致同意致力於建設戰略伙伴關係;2009年,農德孟再次訪日,雙邊確立為“致力於亞洲和平與繁榮的戰略伙伴”關係;2014年3月,阮晉勇再次訪日,越日關係提升至“致力於亞洲和平與繁榮的廣泛戰略伙伴關係”水平。
越南越老關係
越南越柬關係
1967年6月24日,越南民主共和國與柬埔寨王國建交。1979年越南佔領了柬埔寨,後於1989年撤離並與柬埔寨實現和解。
越南與東盟關係
1995年7月,越南加入東盟。越同東盟關係日益密切。
越南與歐盟關係
2006年越與歐盟關係繼續發展。雙邊經貿、金融、文化、教育、科技合作關係不斷髮展。歐盟是越重要貿易伙伴,越主要向歐盟出口皮鞋、紡織品等。2006年歐盟正式取消越南紡織品出口配額限制。
越南旅遊
編輯越南綜述
越南景點
- 巴亭廣場
巴亭廣場位於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首都河內市市中心,是越南舉行集會和節日活動的重要場所。廣場周圍有政府辦公機關和外國大使館。
廣場西側為胡志明主席陵,東靠巴亭會堂,廣場有數條輻射狀的林蔭大道與河內市區其它部分相聯。長320米,寬100米,共有210塊草坪,中間是1.4米寬的人行道。巴亭廣場西側高聳着胡志明陵墓。墓西北是胡志明在河內的舊居,西南面有胡志明博物館。博物館前為獨柱寺。
[42]
- 下龍灣
下龍灣,位於北部灣西部,離越南首都河內150公里。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下龍灣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下龍灣分東西海域,西部是下龍灣,東部叫拜子龍灣,這兩個海灣合成一個整體,包括數以千計奇形怪狀宏偉壯觀的大小島嶼,總稱為下龍灣。灣內被劃為嚴格保護圈的面積有434平方公里,島嶼788座,已命名的460座,尚有328座沒有命名。
[43]
- 河內升龍皇城
升龍皇城位於越南首都河內市,建於11世紀越南李王朝時期,是“大越”獨立的標誌,直至13世紀,這裏一直是區域政治權力中心。
河內分為內城(市區)和外城(郊區)兩部分。內城又分禁城、皇城和京城三部分。國王、后妃及其子孫、侍從居住的地方稱禁城;環繞禁城的是皇城,是朝臣的辦事機構所在地;皇城之外的街坊、集市、居民區是京城。術、建設技術、城市規劃和造景藝術等價值的交匯之地。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44]
越南世界遺產
至2021年止,越南共有8處世界遺產,其中5處是文化遺產、2處是自然遺產、1處是雙重遺產。
[7]
名稱 | 類型 | 所在地 |
---|---|---|
自然遺產 | ||
文化遺產 | ||
文化遺產 | ||
文化遺產 | 廣南省 | |
文化遺產 | 河內市 | |
文化遺產 | 清化省 | |
自然遺產、文化遺產 |
- 參考資料
-
- 1. 越南國家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引用日期2022-05-05]
- 2. 《大南實錄》正編第二紀,《聖祖仁皇帝紀》卷190,明命十九年春三月甲戌條。
- 3. 林寶. 越南:山與海的合唱. 廣西南寧: 廣西民族出版社. 2006. ISBN 7536352018.
-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越南指南2021年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引用日期2022-05-05]
- 5. 越南7所大學躋身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 .越通社 VietnamPlus[引用日期2022-05-05]
- 6. 頗受國內外遊客青睞的越南八處世界遺產 .越通社 VietnamPlus[引用日期2022-05-05]
- 7. 越南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8處景觀(組圖) .越通社 VietnamPlus[引用日期2022-05-05]
- 8. 吳春歷, 清風. 《2019年越南國防》白皮書[J]. 南洋資料譯叢, 2020(1):38.
- 9. 越南生物圈保護區管理和保護方向 .越通社 VietnamPlus[引用日期2022-05-05]
- 10. 越南批准《2021-203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和2050年願景》的規劃方案 .越通社 VietnamPlus[引用日期2022-05-05]
- 11. 楊鋒昌、温國泉、呂榮華、張小川、韋冪、申垚陽. 越南科技發展現狀與趨勢[J]. 中國經貿導刊(中), 2020, No.986(11):33-36.
- 12. 國別信息 | 越南 .中國民用航空局國際合作服務中心[引用日期2022-05-07]
- 13. ]楊娟, 李慶雷. 越南旅遊資源空間分佈與區劃研究[J].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1(5):85-92.
- 14. 鄭軍健.《2014中國-東盟商務年鑑》.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14.09:第25頁
- 15. 越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引用日期2022-05-07]
- 16. 越南人民軍概況 - 中國軍網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22-05-07]
- 17. 周建新. 東南亞各國的民族劃分及相關問題思考[J]. 貴州民族研究, 2018, 039(002):1-7.
- 18. 張笑梅,郭振鐸.越南丁氏王朝統治時期的幾個歷史問題[J]:東南亞,1998
- 19. 徐芳亞. 17-19世紀越南阮主時期對華關係研究[J]. 江漢論壇, 2010(6):5.
- 20. (越)吳士連:《大越史記全書· 本紀實錄》卷之一, 《黎紀· 黎太祖紀》:“惟我大越之國, 實為文獻之邦 , 山川之封域既殊, 南北之風俗亦異。自趙 、丁 、李 、陳之肇造我國 , 與 漢、唐、宋、元而各帝一方”.
- 21. (越)潘清簡等《欽定越史通鑑綱目· 正編》 卷三:“牛吼,蠻名。黃仲政《興化風土記》, 牛吼言語文字與哀牢同, 今 (1066年)入版圖 , 興化安州是其地也”.
- 22. 王繼東, 郭聲波. 李陳朝時期越南與周邊國家的"亞宗藩關係"[J]. 東南亞研究, 2007(4):5.
- 23. 王繼東. 越南李、陳朝時期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識[J]. 東南亞, 2006.
- 24. 左榮全. 越南史學界對文郎國與安陽王的認知悖論[J]. 東南亞南亞研究, 2015(3):6.
- 25. 左榮全. 越南古代史的分期問題新論[J]. 東南亞南亞研究, 2016(2):7.
- 26. 梁志明, 劉志強. 關於越南歷史發展軌跡與特徵的幾點思考[J]. 東南亞研究, 2016(5):12.
- 27. 章揚定, 倪臘松. "越南問題"與19世紀中後期清廷的處變策略[J]. 廣東社會科學, 2016(4):12.
- 28. 馬達. 越南開國傳説與中國歷史文化淵源[J]. 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3):3.
- 29. 張笑梅, 郭振鐸. 越南丁氏王朝統治時期的幾個歷史問題[J]. 東南亞, 1998(01):51-54.
- 30. 孟端星. 中國軍隊入越接收對二戰後初期越南北方政局的影響分析[J]. 東南亞縱橫, 2018(3):9.
- 31. 羅敏. 中國與"二戰"後亞洲秩序的重建——以"二戰"後越南問題為中心的討論[J].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 39(10):10.
- 32. 徐秦法, 鄭玉琳. 越南共產黨90年的歷史進程,主要成就和基本經驗[J]. 科學社會主義, 2020(2):9.
- 33. 馬茁卉, 朱欣然, 馮丹丹. 越南礦產資源狀況及合作前景分析[J].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 2012(5):40-42.
- 34. 蘭強. 從獨尊到廢除:漢字在越南的命運考[J]. 外語學刊, 2021.
- 35. 畢世鴻, 張瓊. 殖民時期越南構建民族獨立國家的理論探索與實踐[J]. 東南亞研究, 2018(5):16.
- 36. 黎崱:《安南志略》卷1,第29頁:昔未有郡縣時,雒田隨潮水上下,墾其田者為雒民,統其民者為雒王,副王者為雒將,皆銅印青綬。蜀王嘗遣子,將兵三萬降諸雒,因據其地,自稱安陽王,而王趙佗舉兵襲之。有 神人名皋通,下為安陽王輔佐,治神弩,一發殺萬人。趙佗知不可敵,因住武寧縣,遣太子始詐降,以圖之。後通去,語王曰: “能持予弩則興,否則亡”。安陽王有女名媚珠,見太子始,悦之,遂與相通。媚珠取弩視之,陰易弩機。趙佗進兵,安陽王敗,持避水犀入海,趙佗奄有其地。
- 37. 吳士連、範公著、黎僖等: 《大越史記全書( 上) 》卷首,第84頁:粵自鴻龐氏涇陽王繼神農之後,娶洞庭君女……貉龍君繼鴻龐之世,娶甌貉氏女,而生有百男之祥……雄王嗣貉龍之統……繼世子孫,並以雄王為號,祚十八世,歲經兩千餘年……安陽王西徙巴蜀,南滅雄王,都於螺城,保有甌貉。得龜爪之弩,卻秦人之兵,狃於戰勝,安樂而驕,趙兵來攻,而邊疆失守。
- 38. 愛沙尼亞等5國當選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5-07]
- 39. 賀新城.越南抗法戰爭與奠邊府戰役:戰爭史研究,2004(3):第35頁
- 40. 越南紅旗與黃星——活力的象徵 .越南之聲[引用日期2022-05-07]
- 41.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老撾研究中心 .樂山師範學院老撾研究中心[引用日期2022-05-07]
- 42. 巴亭廣場——喚起民族情感和自豪感的地方 .越通社 VietnamPlus[引用日期2022-05-07]
- 43. 下龍灣 | 中國國家地理網 .中國國家地理網[引用日期2022-05-07]
- 44. 河內升龍皇城|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引用日期2022-05-07]
- 45. 美越建交25週年:越美雙邊關係的“粘合劑” .越南人民軍隊報網[引用日期2022-05-07]
- 46. 越俄關係65年曆程 .越通社 VietnamPlus[引用日期2022-05-07]
- 47. 越南視野下的日本及越日關係-中國南海研究院 .中國南海研究院[引用日期2022-05-07]
- 48. 越老特殊關係成為國際關係典範 .越南人民軍隊報網[引用日期2022-05-07]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