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木偶戲

(世界非遺文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鎖定
木偶戲是用木偶來表演故事的戲劇。漢族傳統藝術之一,在中國古代又稱“傀儡戲”。 [1] 
中國木偶戲歷史悠久,普遍的觀點是:"源於漢,興於唐"。三國時已有偶人可進行雜技表演,隋代則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表演時,演員在幕後一邊操縱木偶,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根據木偶形體和操縱技術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線木偶、杖頭木偶、鐵線木偶等。 木偶戲是由演員在幕後操縱木製玩偶進行表演的戲劇形式。 [2] 
2006年5月20日,木偶戲(泉州提線木偶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92。 [8] 
2012年12月,泉州提線木偶戲在內的“福建木偶戲人才培養計劃”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 [8-9] 
中文名
木偶戲
批准時間
二00六年
非遺級別
世界非遺文化 [8-9] 
又    稱
傀儡戲
遺產類別
傳統戲劇
遺產編號
Ⅳ-92
申報地區
泉州市晉江市,漳州市等

木偶戲劇種簡史

漳州木偶 白蛇傳 漳州木偶 白蛇傳
木偶劇是由演員操縱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又名傀儡戲。

木偶戲由來

中國木偶藝術,是中國藝苑中一枝獨秀的奇葩。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品種繁多、技藝精巧。中國木偶真正成為藝術,還在它的戲劇特徵人以木偶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
木偶藝術是藉助木偶為表演媒介的。木偶是如何產生的,迄無定論。河南安陽殷墟出土了奴隸陶俑(商代,前16世紀初至前11世紀),春秋、 戰國(前770-前221)有了木俑(其中包括部分“樂俑”)。長沙馬王堆西漢墓發掘出的樂俑、歌舞俑,工藝、種類和造型水準較前朝又有很大進步。這便是最初的木偶,它經歷了一個由工藝到表演的變化過程:由祭儀而成了喜慶娛樂活動的一種方式。
1979年,山東萊西院裏鄉岱墅村發掘的一具高193釐米的大木偶,肢體由13段木條組成,關節可活動,坐、立、跪兼善。它的發現,一則體現了木偶自喪葬而娛人的過渡;再者表明,木偶製作已達到與真人無二、活動裕如的境地,這為木偶戲的萌芽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因而多數人認為,中國木偶藝術“源於俑”(服侍木俑、木樂俑、可活動的木歌舞俑)。
木偶藝術 木偶藝術
中國木偶真正成為藝術,還在它的戲劇特徵棗人以木偶為媒介。

木偶戲歷史觀點

普遍的觀點是:"源於漢,興於唐"。漢代(前206--220年),已有"作魁儡"(《後漢書·五行志》)的記載,三國(公元220--265年)時馬鈞的"水轉百戲"顯然是對漢代人戲的模仿;北齊(公元550--577年)時水動的"機關木人"製作,技藝高超,尤其出現了"傀儡子"演"郭禿"故事的木偶藝術,暗示了中國木偶戲的形成年代。只可惜少有文字記載。後世歷朝多有木偶戲演"郭禿"故事的記載,陝西合陽線戲今猶在的"來報子"(癩包子)角色,也有"郭禿"的影子。依史而斷,"至遲在公元550年至577年的北齊時代,中國已正式形成了由人直接操縱、木偶裝扮具體人物、當眾表演簡單故事的木偶戲"。隋朝(公元581--618年)“百戲”中多“水飾”,“機關木人”多搬演神話、傳説、三國故事,人物頗眾,對木偶戲的製作與表演有直接影響。唐(618--896)文化繁榮異常,歌舞戲、參軍戲爭奇鬥豔,機關木人可以飲酒唱歌吹笙,表演與製作已達統一。據敦煌莫高窟31窟所藏盛唐壁畫及詩詞歌賦推斷,提線、杖頭、布袋、“盤鈴傀儡”等木偶類型,此時皆有。
古代木偶戲場景 古代木偶戲場景
村頭齊觀耍傀儡,搬演故事又一回。載歌載舞賴提舉;博得歡笑落夕暉。
《東京夢華錄》中已載有『杖頭傀儡、懸絲傀儡、藥發傀儡』等名目。《夢粱錄》:『凡傀儡,敷演煙粉、靈怪、鐵騎、公案、史書歷代君臣將相故事話本,或講史,或作雜劇,或如崖詞。如懸線傀儡者,起於陳平六奇解圍故事也,今有金線盧大夫、陳中喜等,弄得如真無二,兼之走線者尤佳。更有杖頭傀儡,最是劉小僕射家數果奇,其水傀儡者,有姚遇仙、賽寶哥、王吉、金時好等,弄得百伶百悼。兼之水百戲,往來出入之勢,規模舞走,魚龍變化奪真,功藝如神。』

木偶戲造型藝術

四川大木偶表演 四川大木偶表演
木偶戲的“演員”是雙重的,真正當眾演出的是“木偶”,木偶造型既是由人雕繪成的戲劇角色,又是為人操縱的戲具。元、明、清以來,木偶戲由城入鄉,多種風格、流派形成木偶的造型藝術,也因地域不同,出現多種多樣的造型特色:福州串頭戲泉州嘉禮戲漳州布袋戲,廣東杖頭,潮州鐵枝,合陽線戲,吳橋扁擔戲四川大木偶,花樣翻新。或行當齊備(生、旦、淨、醜俱全),或工藝精良,或曠達寫意,風韻各異,出現了江加走、徐子清這樣聞名於世的雕刻大師。民國以後,尤其近幾十年,木偶戲由民間走向專業化,演出由露天走入劇場,木偶造型逐步現代化,雕繪工藝達到了相當高 度,就整體而言,當今中國木偶造型藝術的水平,是與時代同步的。 中國木偶造型藝術的軌跡,大體分三個階段:
⑴三雕七畫階段。由藝人先雕頭形,再畫臉譜,以區別人物,造型主要靠畫臉。
⑵雕繪結合階段。造型、雕刻、繪畫並重,講求創造性和技法性,出現了專業偶頭藝人和作坊。明清以前均屬這兩個階段
可塑性與隨意性階段。現、當代木偶造型藝術家,充分利用現代科技產品,根據戲劇內容的需要和時代審美趨向,設計、製作木偶,使之更富誇張性,更具木偶藝術特點,不僅擺脱了單純戲曲化的傳統,而且以各自不同的藝術追求,構成了絢爛多姿的木偶造型世界。這是中國木偶造型藝術前所未有的繁榮時代。
木偶戲“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決定了木偶舞台的功能:遮蔽操縱者,分隔觀、演區,突出木偶和吸引觀眾。
黑絲絨木偶 黑絲絨木偶
傳統傀儡戲舞台,很長時間承襲戲曲舞美特徵,甚至演出場所亦與戲曲合一。提線戲舞台,多數是露天舞台,背部設有遮擋操縱者的帷幕,以及“出將”、“入相”的木偶上下場門,演員持線板立於幕後操縱木偶表演,觀眾可從三面欣賞。布袋戲舞台具中國殿閣建築風格,木雕金飾,組合靈活,空間自由,典雅玲瓏,堪稱工藝絕品。近幾十年來,成為劇場藝術的木偶,承前啓後,借鑑現代戲劇藝術之長,採用新材料,聲、光、電一體化,營造氛圍,加設幕位、景別,強調舞台佈局的全方位效果,形成了框式結構的多功能木偶戲舞台,突出其藝術的綜合性。七、八十年代以來,木偶變革突飛猛進,突出“偶性”成為觀念更新和探索的焦點。強調動作的假定性,打破框式結構,撤去遮擋物,人偶同台甚至走出舞台,一個作品中同時出現提線、杖頭、布袋等幾個木偶品種,“黑絲絨木偶”的使用,多景區的空間調度,大舞台手段的運用,無一例外地深化着木偶藝術的獨立品格,同時也極大地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傳統戲《金鱗記》《大鬧天宮》《嫦娥奔月》,現代戲《英雄小八路》和兒童劇《馬蘭花》,均屬木偶舞美的上乘之作。

木偶戲表演藝術

託棍木偶 託棍木偶
木偶藝術精美絕倫,令人歎為觀止。除了藝人的精彩表演外,偶人造型藝術和操作裝備也是吸引廣大觀眾的一個重要方面。造型藝術重在木偶的雕刻和設計,就一般情況而言,提線木偶造型較高,多在2.2尺左右。關鍵部位均綴以提線,最多可達三十多條,至少也有十餘條,如進行特技表演還須根據需要增加若干輔助提線。木偶人表演各種舞蹈身段及武打技藝的水準,完全取決於藝人的操作技巧,這是提線木偶表演藝術水平高低的關鍵。杖頭木偶高於提線木偶,一般偶高3尺左右,裝有三條操作線,兩條牽動雙手,一條支配頭部與身軀表演。布袋木偶造型最小,僅有7寸左右,靠藝人兩手託舉表演,操作技藝特別,不同於提線和杖頭木偶。根據木偶的結構和演員操縱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又可分為不同的種類。
託棍木偶又稱杖頭木偶,在木偶頭部及雙手部位各裝操縱桿,頭部為主杆,雙手為側杆,演員操縱時左手持主杆,右手持側杆,舉起木偶操縱其動作。手套木偶,又稱掌中木偶、布袋戲等,偶人身高0.27米或0.40米,頭部中空,頸下縫合布內袋連綴四肢,外着服裝,演員的手掌伸入布內袋作為偶人軀幹,五指分別撐起頭部及左右臂,相互協調操縱偶人作各種動作,偶人雙腳可用另一手撥動,或任其自然擺動。
杖頭木偶戲《野葡萄》 杖頭木偶戲《野葡萄》
杖頭木偶遍佈中國大地的南北東西。各地木偶高差很大,從8寸至人高不等。杖頭木偶由表演者操縱一根命杆(與頭相連)和兩根手杆(與手相連)進行表演,有的為三根杆或“託偶”,依手杆位置有內、外操縱之分。頭以木雕,內藏機關,使嘴、眼可動;命杆為木、竹製,各派長、短不同,手杆與手、肘相接。“內操縱”者多演傳統戲曲劇目,寬袍大袖,便於表演戲曲程式,動作靈活,栩栩如生。“外操縱”多彎把式命杆,負擔減輕,表現力增加;紙製偶頭轉向靈巧,便於控制,機關多樣,動作豐富;因手杆在外,身體塑形自由,整體感增強,突破了傳統造型的侷限,更合人物與時代需要;手的材料不斷更新(木-塑料-樹脂),手杆逐漸由鋼絲替代,“打腳”也出現了“橫飛燕”、“大跳”等舞蹈動作。這對劇目的開拓、表演的發展、觀眾的發掘,意義重大。時到今,杖頭木偶聲勢依然。
提線木偶又稱線偶或線戲,也叫懸絲木偶。古稱“懸絲傀儡”,由偶頭、籠腹、四肢、提線和勾牌組成,高約兩尺。偶頭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內設機關,五官表情豐富;竹製胸腹,手有文、武之分,舞槍弄棒,筆走龍蛇,把盞揮扇,妙趣橫生;腳分赤、靴、旦3種, 勾牌與關節間有長約3尺的提線。木偶舞台演出區域擴展, 泉州木偶劇團提線表演佔據整個舞台空間,提線可達6尺,難度大,但表現力大增。提線一般為16 條,據木偶動作需要取捨,合陽線戲基本提線5條,做特技時可增加到30餘條, 演來細膩傳神,技巧高超。自古及今,倍受稱讚。
鐵枝木偶流傳於粵東閩西,據説源自皮影戲,潮汕人稱“紙影戲”。偶高1到1.5尺,彩塑泥頭,桐木軀幹,紙手木足;操縱桿俗稱“鐵枝”,一主二側,鐵絲竹柄。表演者或坐或立,於偶後操縱,形象規整,結構獨特。幾年來,又加高了偶身,調整扦位,使其出現了新的轉機。
布袋木偶 布袋木偶
布袋木偶又稱“掌中木偶”,以福建漳州、泉州最盛。偶高尺餘,由頭、中肢和服裝組成。它以樟木雕頭,機關控制表情和肌肉運動;手分拳、掌,食指入頭頸,中指、拇指操縱雙手,動作敏捷,準確豐富,構成布袋木偶的主體;有時表演者以一小竹籤插入偶袖捻動,豐富了手臂動作,而且他們可以憑藉精巧技藝,做出開扇、換衣、舞劍、搏殺、躍窗等高難動作,令人叫絕。布袋木偶劇目豐富,傳統、現代、神話、童話,題材眾多,新型工藝結構,不勝枚舉。
除此之外,民間偶有“水傀儡”、“藥發傀儡”顯現,但流佈、影響甚微。“肉傀儡”雖流佈較廣,但已純屬民間表演藝術了。

木偶戲各地分佈

木偶戲高郵

高郵卸甲肩擔木偶戲高郵卸甲鎮地區著名的傳統民俗民間歌曲,源於清朝乾隆年間。
在2010年12月28日被入選第二批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6月卸甲肩擔木偶戲作為傳統戲劇項目被列入第三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1月17日被列為第一批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卸甲肩擔木偶戲表演劇目有《豬八戒招親》《楊宗寶招親》《轅門斬子》《穆桂英掛帥》《武松殺嫂》《水漫金山》等十多個劇目,《小二黑結婚》《新四軍打鬼子》等現代小劇目

木偶戲莆田

莆仙木偶戲 莆仙木偶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福建省莆田市
1、簡要描述
莆仙木偶戲古稱興化傀儡戲,俗稱“柴頭仔戲”。它流行於莆田市各地及其興化方言區,是中國古老而珍貴的木偶戲劇種之一。
2、歷史
木偶戲藝術歷史悠久,千百年來,一直為莆仙人民所喜聞樂見。早在唐末中原戰亂,人民為了“避亂”謫遷入閩居莆的很多,移民中十有九家皆祖籍河南,他們當中有許多木偶藝術家,入莆後以供豪門貴族和普通百姓娛樂賣藝謀生,因而保留古代中原的音韻、遺風和風俗習慣。
十二世紀中葉,興化軍內百戲木偶戲、和南戲並盛,看戲熱潮高漲,宋代盛極一時。莆田詩詞家劉克莊有詩云:“非惟兒童竟嗤笑,更被傀儡旁椰榆。方坐皋比開講肆,忽看傀儡至優場。郭郎線斷事都休,卻了衣冠返沐猴。棚上偃師何處去,誤他棚下幾個愁。”,盛況觀一斑。
明清期間,莆田秀嶼、黃石、華亭和仙遊榜頭木偶戲班頗有盛名。五十年初,莆仙兩縣各有一個專業木偶戲劇團,民間也有40多班,莆田縣還參加晉江專區會演。1979年仙遊蓋尾前連木偶到福州演出近一個月。清末民初,莆仙木偶戲還遠渡重洋,赴新加坡東南亞國家演出,很受僑民歡迎和好評。
3、傳承價值
莆仙木偶戲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出現於舞台上時,就與民間宗教信仰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城鎮鄉村,寺、廟、宮、觀由信仰而引發了各種民俗活動和傳統節日,凡有祭祀、節慶和民俗活動都要請木偶戲演出,主要是人員少、花費廉、小型簡便,既熱鬧又實惠,娛神又娛人,深受羣眾歡迎,因而不斷髮展繁盛。因此木偶藝術流傳的歷史,無疑是比莆仙戲早,今還稱木偶戲為“戲兄”。
4、現狀
莆田木偶戲 莆田木偶戲
莆仙木偶戲班發展很快,並有女藝師登台掣線演出,還配有錄音、喇叭擴音器等。
莆仙木偶戲可分三大類:一是尊者戲,即《目連戲》,成為民間超度亡魂演出的劇目,往往與佛寺僧人的薦亡、拜懺法事儀式同時進行。二是《願戲》,這是莆仙民眾為酬神還願,演出的“謝恩”戲。《疒魯戲》是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出天花麻疹等災病演出驅逐瘟邪的木偶戲。戲中還極力讚揚民間神靈陳靖姑除妖驅魔,救渡眾生的事蹟。《北斗戲》是莆田民眾因小孩滿月或生病癒後,請木偶戲班演出酬神還願的戲。三是《散戲》,是除宗教法事劇之外的普通喜慶演出的戲。其主要還是為酬神還願和娛神娛人。這種戲劇宗教祭祀活動的出現,是中國木偶戲和人戲產生的最早例證。

木偶戲泉州

申報地區或單位:福建省泉州市
1、簡要描述
被讚譽為“讓木偶活起來”的泉州提線木偶戲,即“嘉禮”戲,又稱“加禮”戲,古稱“懸絲傀儡”,又名線戲。“嘉禮”、“加禮”,意即隆重的殯婚嘉會中的大禮。泉州地區每逢民間婚嫁、壽辰、嬰兒週歲、新建屋廈奠基上樑或落成、迎神賽會、謝天酬願,都必須演提線木偶戲以示大禮。因此,泉州自古以來便稱提線木偶戲為“嘉禮”戲、“加禮”戲。 [3] 
2、歷史
據傳,唐末王審知入閩稱王時,大建宮院,由中州聘請不少名士學子,並攜帶傀儡戲具,置於宮中以供娛樂,傀儡戲隨之傳入泉州,故“嘉禮戲”的道白中州音
到了宋代,“嘉禮戲”已在泉州民間廣為流傳。明代的泉州傀儡戲,進一步與民間儀式結合起來,得到較大發展。明代泉州李廷機曾為木偶戲撰聯:"頃刻驅馳千里外,古今事業一宵中。"可見當時木偶劇目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具備了表現縱橫千里、包容古今的功力。
到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泉州的“嘉禮”戲已經十分成熟,脱離了屬於片斷、雜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形成規範的劇本體系,能夠演規模宏大且細緻複雜的歷史戲了。雖然形象只有固定的36個,但行當已分生、旦、北、雜四大類,可演42部大戲,如傳統連台本《目連救母》可演七天七夜。
清末民初,泉州一帶有50多個木偶戲班遍佈城鄉。泉州東嶽廟關帝廟元妙觀城隍廟等"四大廟",均有固定戲班為祈天酬神專門演出。號稱"嘉禮才子"的林承池曾與文人楊秀眉創作了《説岳》《水滸》等連本戲,從而把木偶戲脱出僅服務於婚喪喜慶的圈子。林承池、連天章等人,還創造和改進了不少表演藝術技巧,如拔劍、插劍、弄蛇、傘舞、織布、弄鈸等,大大豐富了提線木偶戲的表演藝術
千年來,泉州傀儡不僅成為泉州乃至閩南語系地區民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且以其獨特技藝和精彩演出,成為一般民眾,乃至士大夫文人雅俗共賞、喜聞樂見的民間戲曲藝術。
歷經千年不間斷傳承與積累,泉州傀儡戲今保存七百餘出傳統劇目和由三百餘支曲牌唱腔構成的獨特劇種音樂“傀儡調”(包括“壓腳鼓”、“鉦鑼”等古樂器及相應的演奏技法),並且形成了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線功夫“傳統基本線規”和精美絕倫的偶頭雕刻、偶像造型藝術與製作工藝。
在泉州傀儡戲傳統劇目中,保存着大量古代泉州地區民間婚喪喜慶及民間信仰、習俗的內容。保存着“古河洛語”與閩南方言俚語的語詞、語彙、古讀音。並且也保存着許多宋元南戲的劇目、音樂、演劇方法、演出形態等珍貴資料。因而,對"閩南文化學"、"閩南方言學"與"宋元南戲學"等,具有多學科的研究價值,已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
4、傳承價值
由於泉州與台灣及東南亞地區特殊的地理、歷史、人文等關係,泉州傀儡戲於明末清初即開始向台灣及東南亞華僑聚居地流播,並在當地生根開花。為傳播閩南方言、文化,延續民族文化傳承,溝通海峽兩岸同胞及東南亞各國僑胞感情,增進民族文化認同發揮了重要的橋樑作用

木偶戲晉江

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福建省晉江市
1、簡要描述
晉江布袋木偶戲即南派布袋戲,指泉州地區掌中木偶戲,以泉腔演唱,有別於唱北調的漳州北派布袋戲
2、歷史
南派布袋戲流行於閩南地區,其源頭可追溯到晉代《拾遺記》及五代《化書》、南宋《巳末元日》中的史料記載。明中時至清末,是南派布袋戲興起與發展時期,民間傳説和《台灣通志》稱,布袋戲興起於明嘉靖間,創始人為後來被譽為“戲狀元”的梁炳麟。清中葉晉江等地的布袋戲演出興盛,並傳至台灣,同時出現了李克茶等著名藝人。清末民初,泉屬各縣一些著名的布袋戲班社紛紛興起,如清同治、光緒年間的閩南“五虎班”。民國時期,安溪惠安等地的布袋戲班幾乎遍及全縣。但至建國前夕,由於經濟衰退,泉屬諸縣的布袋戲班社處境維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派布袋戲獲得了新生。20世紀50年代,晉江等縣組織挖掘記錄了200多個布袋戲劇目和音樂曲牌。新時期以來,南派布袋戲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主要承載體為晉江市掌中木偶戲劇團。建團50多年來,多次進京演出。參加戲劇賽事和國際木偶節,並獲得省級、國家級的獎譽。劇目《白龍公主》《五里長虹》獲得文化部嘉獎和第九屆文華獎
3、現狀
南派布袋戲具有兼收幷蓄,博採眾長的特點,地域文化特徵明顯。其藝術風格獨特,行當腳色分工細緻,木偶頭雕刻形神兼備,表演細膩,動作傳神,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但由於受到當前商品經濟的影響,這一傳統的藝術形式遭到不斷衝擊,如不加以保護,將面臨消亡的危機。

木偶戲漳州

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福建漳州
1、簡要描述
漳州布袋木偶戲又稱"景戲"、"指花戲"、"掌中戲",傀儡戲劇種之一。漳州布袋木偶戲是由木偶表演、劇目、音樂、木偶製作、服裝、道具、佈景等組合而成的一種綜合性藝術。
2、歷史
漳州布袋木偶戲已有一千多年曆史,是中國古老珍稀的優秀藝術,南宋時興盛於漳州,明末即流傳到廣東、台灣和東南亞一些地區。清中葉以來漳州各地大量出現專業布袋戲班社,形成若干不同的流派。其中主要有"福春"、"福興"、"牡丹亭"三派,各有特色。近二百年來,今已傳承八代。
3、藝術特色
漳州布袋木偶戲,其特點是用指掌直接操縱偶像進行戲劇性的表演,使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既能夠體現人戲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樂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戲難以體現的動作,具有技巧高超、造型精美等獨特風格。布袋木偶戲的操縱是用手由下而上,以手掌作為偶人軀幹,食指託頭,拇指和其他三指分別撐着左右兩臂。技藝高超的藝人雙手可以同時表演兩個性格、感情各異的偶人。布袋木偶戲尤為擅長武打場面和善於刻畫人物性格
4、傳承價值
從人文歷史考證,閩台文化原屬一體。其母體為閩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台灣的布袋戲是閩文化在台灣的移植和延伸,通過閩台文化交流,不僅促進了兩岸木偶藝術的發展,更加深了兩岸同為中華民族一家親的認同感。在促進祖國統一事業方面產生了良好的作用和影響。閩台布袋戲同根同源,這對漳州布袋戲藝術的發展衍變、歷史傳承與交流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和現代文化價值

木偶戲陝西木偶戲

概況
陝西木偶戲又叫小戲,或名“傀儡”戲,流行於關中西部,是一 種獨特古老、深受羣眾喜聞樂見的戲劇形式,誕生於距今3000餘年的西周時期。 木偶過去頭用木雕,大小若拳頭,臉譜程式化,戴上鬍子是須 生,卸下鬍子是小生。近年經過改進,頭用石膏翻模,紙殼脱胎,大 如拱學,輕巧結實。木偶頭根據人物性格精心設計,並用拉線、拔棍 等把眼、眉、口、舌、耳裝成活動的,加上搭腳、帶腿,把呆板無情的 木偶,變成了感情豐富的劇中人。 木偶的操縱手法大致可分為提線木偶布袋木偶杖頭木偶。 木偶戲的唱腔以秦腔為主,操縱人根據唱腔和道白,充分發揮木偶 輕便靈活的特點,在有限的空間裏,演出豐富多來的劇目。木偶由 一人或數人操縱省組者不登台,在幕後操縱和説唱。陝西省1960年成立了大偶劇團,鄉村木偶戲班子有500多個。陝西木偶劇團成立後,在木偶的藝術造型、設計、製作工藝和表演技巧上,一方面 繼承優秀傳統風格,吸收精華;一方面革舊創新,改進提高。
榮譽
1985年6月,更名為陝西省民間藝術劇院的陝西木偶劇團帶着《孫悟空三調芭蕉扇》等劇目,應邀參加柏林民間藝術節,訪問了瑞士荷蘭西德,以精彩的節目,高超的演技,轟動了歐洲,贏得了極高的評價,為國家爭得了榮譽。 [4] 

木偶戲遼西

名稱:
木偶戲·遼西木偶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遼寧省錦州市
1、藝術特色
遼西木偶造型藝術是雕塑、繪畫、結構裝置相結合,用物質來塑造人物形象的。它着重於人物形象本身的刻畫,表現人物本身的形貌特徵和思想品格,是被人操縱表演的戲具。遼西木偶的造型藝術和結構裝置經過久遠的進化過程,逐漸發展到提線木偶、杖頭木偶、布袋木偶、鐵枝木偶、杆式木偶、人偶一體、卡通人偶、熒光木偶等不同的種類。
2、表演特點
遼西木偶戲是通過演員操縱木偶表演人物,並賦予故事情節。木偶戲表現手段豐富。既是一種真實的模仿性藝術。又是一種虛構誇張性藝術。由於木偶戲具有"以物象人"的特殊形式,故需將操縱者遮擋起來,從而決定了木偶戲舞台當有特殊的結構。遼西杖頭木偶和布袋木偶是演員把木偶舉過頭頂表演,所以,舞台上要設一道帷幕遮擋演員,帷幕上邊表演木偶戲,帷幕的大小由木偶的大小決定。常規用的帷幕長6米至8米,高1.6米至1.7米。,舞台上的佈景安裝上1.65米的高腳,舞台燈光佈局設置需面光,側光頂光天幕光等以及其它效果流動光位。舞台設置邊幕、沿幕、天幕、帷幕等,景區設置網景、紗幕、推景、轉景、吊景等。舞台設施組成一種輕便靈活,具有框式結構的多功能木偶戲舞台,以適應多種表演形式的木偶戲,增強綜合藝術效果。遼西木偶戲多方借鑑國內外其它藝術之長,不斷改進和發展舞台美術的各種表現手段,使之成為綜合性的藝術。木偶戲舞台採用多種現代材料,同時借
3、代表人物
遼西木偶藝術設計、製作創始人蔡大田,(蔡萬榮)1899年(約)木偶劇《嫦娥奔月》雕刻的《蘇三起解》膾炙人口。由遼西黑山張仃(曾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設計、蔡大田親自雕刻的《望娘灘》即《無孽龍》《黑風洞》,得到了張仃的高度讚譽。前"青藝"美術家張光宇設計,蔡大田雕刻的《豬八戒背媳婦》《小放牛》等膾炙人口。遺憾的是這些珍貴的佳作都在"文革"期間付之一炬了。
遼西木偶藝術表演主要傳承人關劍青,出生於1926年,系民間班社懸絲木偶藝人,代表作《平頂山》(即《三打白骨精》)。遼西木偶六代相傳,承襲到今。1953年1月遼西木偶劇隊一行23名隊員奉中央文化部調令赴北京,從此成立了今中國木偶藝術劇團。不甘寂寞的遼西木偶人,在此後的幾個時期,迎着困難,幾經磨難,六起五落。他們的作品陶冶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兒童的情操,是東三省的稀有劇種,同時也填補了遼寧省木偶藝術的空白。
4、現狀
遼西木偶藝術又面臨着危機,老一輩藝人都已是七八十歲以上的人了,傳承已面臨斷檔邊緣。

木偶戲邵陽

名稱
木偶戲·邵陽布袋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湖南邵陽縣
1、簡要描述
這也是中國現存惟一的原始布袋戲。邵陽人喜歡親暱地稱為被袋戲、被窩戲,是因為她一切的一切,統統囊括在被袋似的小小的舞台上。一個戲班,獨自一人包打包唱;一個劇團,就那麼一副挑擔,閃悠悠走村串户,幾多輕便。難怪人們又把她叫做扁擔戲哩。
一塊土色土香的藍色印花布,圍着一張普普通通的方桌撐起來就成了一個絕妙的舞台。從扎台到演出,總共不出一袋煙的功夫,這舞台可出現於堂前檐下,也可出現於渡口碼頭,甚至在不到三尺寬的渡船上,她也能奇蹟般地立起來,村民們湊上五元八元包一場戲,就可以盡情地享受一番。試問:普天之下,還有哪種戲能與觀眾如此親密無間呢?
布袋戲表演的大多是祁劇和邵陽花鼓的傳統劇目。不過民間藝人在唱腔、道白、情節方面,創造性地賦予了更多詼諧的情調。這本是與羣眾天生喜樂幽默的性格一脈相通的。繁重的勞作之餘,他們需要輕鬆,需要歡樂,布袋戲給了他們極大的滿足。
2、起源
邵陽布袋戲的發祥地白竹村燕窩嶺位於邵陽縣九公橋鎮。據劉氏家譜記載:元末明初,為避戰亂,劉姓祖宗勝公攜家眷肩挑布袋戲逃難至燕窩嶺定居,今已有六百餘年。布袋戲從勝公傳至"永"字輩,共18代。
3、表演特點
邵陽布袋戲系口傳心授。其表演方式和表演技巧為:一個藝人一副戲擔,不管大戲小戲、文戲武戲生旦淨末醜,吹打彈唱耍,全靠藝人一個人手、腳、口、舌並用,十指靈活調度。主要劇目有《封神榜》《三國演義》《西遊記》《楊孝打虎》等,以武打戲、鬼怪戲、滑稽戲居多。音樂以祁劇唱腔為主,風格清新、古樸、純真,自成流派。
4、傳承價值
邵陽布袋戲集木偶技巧、戲劇形式、表演技藝於一體,具有神秘、精緻、新奇、簡便等特徵。600餘年來,始終保持初創時期的表演技巧、演出風格和演出形式,獨具歷史文化底藴,有很高的審美情趣和價值取向。鼎盛時期,燕窩嶺有110多副戲擔子上雲貴、下湖廣、去浙江。1956年9月,藝人劉恆貴出訪捷克斯洛伐克表演布袋戲《三打白骨精》獲得巨大成功。自2002年經中央電視台等主流媒體宣傳後,引起海內外關注。特別是2005年8月,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播出了邵陽布袋戲專題節目,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更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重視和關注。

木偶戲吳川

一。概述
廣東湛江吳川木偶戲,又稱木頭戲、鬼仔戲、鬼兒戲。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而且各具特色,演技精巧,風格獨特,故吳川享有“木偶之鄉”的美譽。
二。歷史
廣東吳川木偶戲 廣東吳川木偶戲
木偶戲起源於漢代,至於木偶戲何時傳入吳川,眾説不同,據説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據説明萬曆年間(1570—1620)閩南商船到吳川沿海口岸經商,帶來布袋木偶(又稱指頭木偶),吳川説唱藝人仿製、效其操作,組班演出,此為木偶傳人之始。光緒吳川縣誌》載:“明萬曆年間、閩廣商船大集,因而附近黃坡、梅菉生意大盛、時逢元宵、中秋、重陽或各種神會,張燈結綵,送神演戲……”。傳説當時演的戲是指頭木偶戲。接着為適應觀眾喜歡長劇,便巧妙地在木偶身上安裝身竹、手竹、同場偶像插在演區木架上,這樣操作方便,表演靈活,便演變成小型單人木偶戲了。一擔箱子走遍四方,操作表演,配唱唸白,敲鑼打鼓,武打大開,一人完成,令人叫絕。
到了清代初,木偶藝人覺得小型木偶有侷限,便把頭像改大,操作也改由兩人表演,表演藝術也有所改進,很受羣眾歡迎。到清嘉、道年間,為適應羣眾的欣賞要求,進一步提高藝術水平,把木偶臉譜分行當,表演操作分角色,演員各有專長。並配以服飾、道具、佈景樂隊等。從此,大型木偶班出現了。同時,演出體制也逐趨健全,表演程式也發展到成熟時期。清末年間,木偶藝人苦心探索,把木偶製作成活眼、活口、活頸,還有的安裝成富有誇張性的流血、斷頭等等。演員操縱木偶身上主幹竹、手竹及活動機關,形態逼真,栩栩如生。當時便出現了一批木偶表演佼佼者。
三。榮譽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木偶藝術比較興旺,一是木偶戲收費低廉,適應農村的經濟狀況;二是木偶戲用本地話演唱、唸白,唱詞口語化,羣眾易聽懂,感到親切有味。建國後,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方針指引下,吳川木偶戲又獲得了新生,逐漸發展壯大起來。1951年成立手託劇協會;1953年組織木偶伯劇團參加廣東省第一屆民間藝術會演;1955年選派木偶藝人鄭壽山等參加北京木偶戲匯演。1960年選派鄭壽山等參加羅馬尼亞國際木偶傀儡戲聯歡節。
四。代表人物
早期的木偶戲藝人陳茂生、林茂奎等戲班都很有名氣。上世紀60年代後,龍興俊、李明興、李梅晏、李秋華、鄧華普、柯耀德、李剛等組建的木偶戲班很受羣眾歡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成立了吳川木偶藝人協會,發展了一批新會員,促進了木偶戲事業的發展。如今有民間職業木偶劇團90多個,其中小班24班,中班62班,大班6班。全市從事木偶戲的藝人有357人。他們多為半農半藝,黃坡圩有木偶劇團聯絡站,他們多在農村包場演出,上演劇目很多,有《八才子》《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徵西》《岳家將》《楊家將》《雙槍陸文龍》《劉備招親》《劉金殺四門》等等。小班木偶戲班,為單人木偶戲,一個人從頭到尾演出一台戲,唱、做、念、打一身當:裝備簡單,一擔可挑,一張方台,撐起支架,演員坐在台上操縱行當就可演出。中班木偶戲班,一般為兩至三人,其中一人掌板,敲打鑼鼓鈸兼演唱,兩人台前操縱木偶表演一樣可唱可道白。大班木偶戲班,約20人左右,為木偶粵劇班,唱、做、念、打及排場均按粵劇台本演出。舞者兼唱,也有專人配唱,造型逼真,表演生動,配上燈光、佈景及音樂伴奏,成了綜合藝術的統一。
五。特色
廣東吳川木偶戲 廣東吳川木偶戲
吳川木偶戲班分佈全市各鄉鎮,由於吳川方言各地不同較複雜,故各地小、中班木偶戲的演腔便有所不同。如吳陽、黃坡、中山、振文等地的方言為吳川正統方言,長岐一帶鄰近化州,説的話便近似化州方言,故演唱時近似化州腔,淺水、蘭石覃巴等鎮鄰近高州茂名,故那裏的木偶戲班的唱腔就近似高州茂名腔了。吳川木偶戲的唱詞,與當地民歌有關,它吸收民歌的精華,唱詞口語化,是一種通俗流暢而富有鮮明個性的文藝形式。唱詞多用七言句式,十分講究平仄,以四句為一唱段,第一句尾字為上平聲或仄聲,第二句尾字為平聲,第三句尾字為仄聲,第四句尾字為平聲。通常上句(一三句)尾字不拉腔,下句(二四句)尾字控腔。演唱中有時還穿插吟詩或道白。小班、中班木偶戲的唱腔都是用本地音清唱,沒有曲譜樂器伴奏,只有梆板、鑼鼓作打板和過序之用。通常都是在一個唱段,一個內容或一問一答,有時是四句,有時是八句,但大班木偶戲都是按粵劇台本去排場和演唱、道白,有器樂及鑼鼓作伴奏。

木偶戲高州

名稱
木偶戲·高州木偶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廣東省高州
1、簡要描述
高州木偶戲,也稱"傀戲"、"傀仔戲",是一種羣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戲曲藝術。高州木偶屬杖頭木偶,始於明朝萬曆年間,是在福建布袋木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幾百年來,高州木偶戲廣泛流傳於高州的村村寨寨,高州市28個鎮、街道辦中23個有傀戲班。
在很多中老年人的心目中,"鬼仔戲"是兒時久遠而温馨的記憶。在二三十年前,在逢年過節或婚娶喜慶的日子,村民們都會不惜耗資請一台木偶戲,往往一個藝人一擔籮筐一個布架子一個鑼鼓幾個木偶就成了一台木偶戲的全部"家當"。每當鑼鼓一響,便人頭擠擁,羣眾裏三層外三層地將小小的木偶戲台圍個水泄不通。那木偶戲藝人彷彿有三頭六臂般,這邊敲打鑼鈸,那邊手腳並用將木偶舞弄得令人眼花繚亂,同時還要嘴裏根據生、旦、淨、醜不同角色唱出、説出不同腔調。歌聲、笑聲此起彼伏,很是熱鬧,鑼鼓聲和木偶戲特有的音調在夜空中傳得很遠很遠。
2、藝術特色
高州木偶戲的原始形態為單人木偶戲,由一名藝人表演,集唱、做、吹、打於一身。木偶表演的全部道具,用一擔木偶箱則可全部裝下。逢年過節或農閒時,木偶藝人便肩挑着木偶箱,走村串巷,利用村中屋旁的空地或在屋廳中央,擺放一張方桌,則可以架設成為木偶表演舞台。高州木偶戲以杖頭木偶為主,附加布袋木偶。木偶造型十分精巧,它用堅韌的木料加工成型後,採用變形誇張的手法,進行彩繪、裝潢,使之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木偶藝人不僅能使木偶的頭部、手臂、肘、腕、指和腰腿伸曲靈活自如,還可令其眼、口張合生動逼真。表演時,可以令木偶開合扇子、穿衣、戴帽、斟酒、拿書、寫字、開弓射箭等動作,一舉一動,準確自然。而且,木偶的操作、唱腔對白、鑼鼓敲打等全套表演藝術,均由一個藝人完成。藝人熟練的操作技巧,明快的曲藝唱腔,激昂的鑼鼓點擊,令人讚歎不絕
清末發展了中班。高州木偶戲沒有固定的演出場地,只需一小塊空地就可以搭台演出;在時間上,一年四季都有演出,但以春季為最盛,元宵、年例和喜慶節日演出木偶戲娛神娛人。
3、表演特點
高州木偶戲以高州白話演出,唱詞為7字詩體句式,唱腔稱木偶腔,以高州山歌調為基礎,以敍事方式進行。木偶戲內容多取自歷史演義公案小説、民間傳奇、神話故事,傳統劇目不下數百種。所演人物忠奸、善惡分明,對羣眾有傳播歷史知識和傳統道德教化作用。高州木偶像頭雕刻精巧,表演技藝精巧,偶像可作眨眼、噴煙噴火、殺頭等高難度動作;木偶藝人集唱、做、念、打和奏樂於一身,是一門融會了雕刻、服裝、表演、劇本、音樂諸元素的民間戲曲藝術,是優秀的人類精神文化遺產,是中國民間藝術瑰寶。"先有傀戲,後有人戲"。高州木偶戲對研究中國戲劇發展史、民族民俗文化史、社區史和建設新文化都有重要意義。
4、現狀
高州木偶戲面臨生存危機和失傳的危險。社會轉型,強勢經濟衝擊,文化多元化,青年人娛樂取向轉變,觀眾劇減使高州木偶戲生存發生危機,木偶藝術後繼乏人,一些著名木偶藝人後代不願繼承衣缽,社會上也難找人傳承,高州木偶戲確實面臨着消亡的危險。

木偶戲潮州

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廣東省潮州市
1、簡要描述
潮州鐵枝木偶,俗稱紙影戲。是杖頭木偶的一種,體形較小,其主要特點是這種木偶靠三根鐵枝操縱表演,主竿置於偶人背部中間,側竿分置於左右兩臂,由藝人在幕後操縱。
2、歷史
潮州鐵枝木偶戲 潮州鐵枝木偶戲
潮州鐵枝木偶系由南宋時期隨中原移民傳入的皮影戲演變而來。其發展過程是由平面剪影逐步經歷"陽窗紙影"(平面)、"圓身紙影"(立體)而成為現的木偶,故操縱仍保持皮影戲的特點而稱為鐵枝木偶。
清代以後,為滿足觀眾視覺欣賞需要,藝人們逐漸把舞台蒙上的白紙去掉,把偶像從平面改為圓身,於是"捆草為身、扎紙為手、削木為足、塑泥為頭",在當時稱為"圓身紙影"。後經藝人不斷實踐,逐步形成偶像舞台表演。
3、製作工藝
鐵枝木偶的偶頭是用紅泥塑成。曬乾後烘烤定型。再塗上防水的顏料,按照不同的角色身份畫成各種人物的臉譜,演出時穿戴上不同的裝束,就成為一個個活靈活現的戲曲人物。
4、表演特點
潮州鐵枝木偶偶像由連在後面的三枝鐵枝操縱,保留了皮影操縱特點;劇目、表演動作、音樂唱腔與潮劇相同;戲班演出時要先搭建舞台,台上鋪着草蓆,操縱木偶的人盤膝而坐。坐在台上正中的人,一般是資歷較淺的人,叫中劇。左側的人叫副劇,是操縱偶人的第二把手。位於台上右側的叫作正劇,是戲班的核心人物,潮州一帶流行的方言中,還把持正劇的比作一個單位的負責人。傳統的鐵枝木偶戲班由9人組成,操縱、演唱、伴奏各3人,劇種角色多的時候,操縱和伴奏的人也要兼演唱。木偶戲班大多由家庭組成,大班多時有十幾個人,小班只有五六個人。基本表演手法有:推、拉、提、撥、抖等,表演過程根據人物行當和劇情需要表演飛天、入地、點火、射箭、騎馬、張扇、划船、武打等動作,呈現獨特的操縱技藝。
5、現狀
由於隨着人們藝術欣賞時尚的改變,演出市場日益萎縮;木偶班大多為半農半藝,是鬆散形業餘藝術團體,對木偶戲的研究傳承具有一定難度,特別是一些高難表演技藝面臨失傳,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傳承。

木偶戲臨高

名稱
木偶戲·臨高人偶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海南臨高縣
1、簡要描述
臨高人偶戲是全國惟海南獨有、世界少見的稀有劇種。主要流行於海南島西北部的臨高縣及周邊的海口市澄邁縣儋州市等市縣中操臨高話的鄉鎮,是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
2、起源
據老藝人相傳,臨高人偶戲源於南宋末期。臨高先民求神拜佛逐鬼驅邪時,皆用人型杖頭木偶。據光緒十七年續修的《臨高縣誌》雲:"臨俗多信奉神道,不信藥醫。每於節例,端木塑於肩膀,男女巫唱答為戲。"後經過藝人改造,搬上舞台,至遲在清康熙年間已形成。臨高縣八旬老藝人陳和成先後於1979年獻出七代珍藏的10個老木偶,其中4個頭部刻有"康熙"年號的標誌。康熙年間就有吳四龍、曹大鑼、王香發、劉綵鳳等30棚人偶班社。
3、表演特點
臨高人偶戲是當地羣眾喜聞樂見的重要文化載體,具有獨特的表演藝術,主要特點是,舞台不設布幛,演員手擎木偶化裝登台,人與偶在台上同扮一個角色,以人的表演彌補木偶感情之不足。一般的人偶劇在表演時,舞台四周圍着圍布,觀眾只看到木偶而看不到演員。而臨高人偶戲則人偶共同扮演一個角色,舞台不設帷布,演員以自己的喜怒哀樂等來補充木偶表情的不足。人偶交叉表演,自古到今,自成一派,成為中國木偶藝術園地稀有的劇種。
以來自本地民歌調"阿羅哈"和來自道士調的"朗嘆"作為主要唱腔,優美動聽,地方特色濃郁。戲劇大師田漢1962年到臨高縣視察工作,觀看人偶戲的演出後,稱讚人偶戲為"稀有品種,不同凡響,表演靈動,唱腔動聽",並賦詩云:"椰子林邊幾曲歌,文蘭江水嫋新波,此間亦有劉三妹,唱得臨高生產多。"人偶戲古老的傳統劇目甚多,解放後也演創作的歷史劇現代戲
4、傳承價值
1981年至1993年臨高人偶戲曾先後2次進京演出,均獲得到好評,榮獲優秀表演獎和優秀音樂獎。其中《花仙子》被中央電視台錄製播放,《人民日報》《民族畫報》《中國木偶報》等多家媒體專題評介。人偶戲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價值,有深厚的羣眾基礎和世代傳承的特點。但受時尚的流行歌舞衝擊和娛樂多元化的影響,人偶戲已陷入後繼乏人的瀕危困境,急需搶救保護。

木偶戲川北

名稱
(九)木偶戲·川北大木偶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四川
川北大木偶為世界稀有的木偶劇種。其偶身高大,酷似真人,五官靈動,四肢靈活,能基本完成人所能完成的一切動作,還能完成人所不能完成的一些其他動作。被蘇聯世界著名木偶藝術家奧布拉茲佐夫譽為世界上罕見的木偶藝術"中華民族藝術的冠冕"。(見《木偶論》)
名稱
木偶戲·石阡木偶戲
1、歷史
石阡木偶戲可追溯到漢魏以遠的"刻木人像"的"傀儡",為宋元時期杖頭傀儡的遺存。據口傳資料,大約在200年以前,自湖南辰溪傳入,今已有7代傳人。至20世紀四五十年代發展為鼎盛時期,石阡有泰洪、太平、興隆等五支很有名氣的木偶戲班,常年在縣文化館售票演出或下鄉巡迴展演,深受羣眾喜愛。每班至少六七人,多則十餘人。
文革期間,木偶戲被打成"四舊",木偶道具也大部分被燒燬。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石阡積極搶救民間藝術,1979年撥專款由縣文化館會同泰洪班老藝人傅正榮到湖南辰溪縣重製木偶頭面24個,到貴陽等地製作木偶戲裝、道具若干,以花橋鎮泰洪班、湯山鎮興隆班的藝人為主,恢復了木偶戲演出。
2、藝術特色
木偶戲的衣甲、冠戴、武器、道具都是特製的,極為精緻考究。特別是衣冠整齊、服飾鮮豔的木偶戲班備受喜歡。而戲中又尤以武將、武旦光彩照人。或明盔亮甲,長髯掛麪,背插"飛虎旗",氣度不凡;或鳳冠霞帔,雉尾高翹,花枝招展。加之木偶動作瀟灑利落,格鬥動作精巧,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杖頭木偶擅長表演歷史鬧劇、武打戲。
3、表演特點
石阡木偶戲屬於湘劇劇種,唱腔屬於湘劇"辰河腔"。表演劇目以唱腔劃分為"高腔"和"平彈"兩部分。"高腔"以嗩吶伴奏,曲牌有"大漢"、"小漢"、"山坡羊"、"紅納襖"、"駐雲飛"等十幾個,適宜演出"武劇";"高腔戲"劇目有《過五關》《古城會》《九龍山》等近30種。戲班主要分佈在花橋、北塔、萬安、晏明、甘溪等鄉村,每個戲班少則七八人,多則十餘人,表演者全為男性,成員多系班主的徒弟與子侄。班主備有全套"行頭"。其中包括木偶頭面、衣裝、道具、樂器、篷帳等。
4、現狀
石阡木偶戲失去了原有的觀眾羣體。老藝人相繼辭世,只剩下3個耄耋老人,後繼無人,石阡木偶戲所依託的人力資源即將消亡。伴奏樂器、頭子、戲裝的損壞,劇目、唱腔、表演得不到及時整理以至於迅速失傳,都是石阡木偶面臨的重要問題。

木偶戲合陽

名稱
木偶戲· 合陽提線木偶
申報地區或單位:陝西省合陽縣
1、簡要描述
合陽提線木偶戲(又稱"合陽線胡") 合陽,隸屬於陝西渭南地區,與山西臨猗、萬榮隔河相望。合陽線戲,民間俗稱"線戲""線猴""線胡"或"小戲",是中國提線木偶戲劇種中的活化石。明末清初,"關中八高士"之一的合陽舉人李灌(向若)對線戲的唱腔、音樂、劇目及木偶製作等方面作了較大改革,使其更趨於完整化、戲曲化。
2、起源
線戲淵源,十分久遠,一般認為"起於漢而興於唐,盛於明清"。唐代段安節所撰《樂府雜錄·傀儡子》載:“自昔傳雲:'起於漢祖在平城為冒頓所圍,其城一面,即冒頓妻閼氏,兵強於三面。壘中絕食,陳平訪知閼氏妒忌,即造木偶人,運於機關,舞於郫間。閼氏望,謂是生人,慮其城下,冒頓必納妓女,遂退軍。'……
3、代表人物
合陽線戲班社屬於半農半藝的演出團體,藝人們農忙種地,農閒演戲。線戲在發展過程中,馳名藝人輩出。僅以近現代為例,坐鼓板懷説戲的有王武漢(藝名"六八兒")、杜進虎、顏喜牢(紅眼娃)、王玉潤、雷振南、馬東訓(一窩鱉)、王孝前(十三娃)、李銀選(狼咬兒)、王華楠等。他們注情於聲,聲情並茂,每個人都能説五六十本戲,最多的可以説到一百多本:雖然已去世多年,仍為羣眾所津津樂道。

木偶戲泰順

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浙江泰順縣
1、簡要描述
"泰順藥發木偶"是將煙花與木偶相結合的木偶戲。藝人將戲曲人物、神話人物等木偶造型混於煙花之中燃放,在煙花的帶動下,焰光中木偶凌空飛舞、五彩紛呈、栩栩如生。它往往在廟會、祭祀、民間節日等活動中表演。據調查考證,泰順藥發木偶在泰順興起迄今已有300多年曆史。
泰順位於浙南邊陲,被譽為"木偶之鄉"。泰順藥發木偶手工藝者主要分佈在泰順縣的大安鄉雅陽鎮等地,表演地以大安鄉、雅陽鎮、三魁鎮等為主。
泰順藥發木偶是寶貴的民間文化遺產,其價值主要體現於學術價值和欣賞價值兩方面。藥發木偶和水木偶曾一度被認為在國內早已失傳,但據泰順有關部門研究人員考證後認為,長期以來存在於泰順民間的"瓊花木偶"即為藥發木偶。它已承傳不斷幾百年,為中國木偶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證。
2、藝術特色
經過長期發展,藥發木偶具有如下基本特徵:一是將木偶與火藥結合制成藥發木偶,是一種具有獨特觀賞價值的民間技藝;二是藥發木偶主要在民間各大節日或其他民俗活動中演出,所以對其他民俗活動具有依存性;三是泰順的藥發木偶藝人今還用傳統的方法提煉藥發木偶的必備材料--硝;四是演出內容既有《西遊記》等中國各地人民羣眾耳熟能詳的劇目,也有流傳於本地的一些劇目。
3、現狀
但由於許多民俗的淡化、娛樂形式的改變和公共安全的考慮,藥發木偶賴以生存的空間逐步縮小,加之其工藝複雜、精細,現階段已少有新人傳承。藥發木偶製作藝人都年事已高,這一寶貴的傳統戲曲形式已到了瀕臨消亡的境地,亟待保護。

木偶戲北京木偶戲

木偶戲是老天橋的一種演出形式,早年在老天橋演木偶戲的很多。木偶戲約有三種:一種是大木偶,木偶人約有二尺來高,搭有專門的台。這種木偶幕後有樂器伴奏,有説有唱,當時也叫官本大戲。
木偶戲 木偶戲

木偶戲南辛莊

又名“推戲”、“肘戲”,是河北的一個稀有劇種。明朝萬曆二十九年(1601)由河間西九吉鄉郭村傳入南辛莊。
木偶戲,從開台到收場,傢伙點(司琴、鼓)和梆子戲一樣,用頭板、二板、三板、跺板。木偶戲是小人、小馬、小刀槍,真人唱,假人行,真人支配假人,但唱腔又必須符合木偶的表演和喜、怒、哀、樂的性格,讓假人在台上表達出真人的感情來。再者,“台步”要求和真人上場一樣,架人子的幕後演員要具備一定的功夫,達到以假亂真、真殺實砍的藝術效果。
南辛莊木偶戲共有15出傳統劇目,包括8出梆子、7出絲絃。8出梆子是《鐵幡杆》《潼關》《金球》《王三姐借糧》《遊山》《北遊》《美鳳樓》《混江河》;7出絲絃是《西遊記》《鸞鳳鞋》《回龍閣》《蘆花記》《界牌關》等。文武場,生、旦、淨、醜有30多個不同形象的道具人子(一尺多高)。刀、槍、劍、戟、斧、鉞、鈎、叉,龍衣、蟒袍鳳冠霞帔,一應俱全。
1949年後,南辛莊木偶戲在民間藝人金涵熙、王光亮帶動下,得以再興。1956年進京演出,效果頗佳。

木偶戲泰興

概述
泰興木偶戲由安徽流傳而來,已有180多年曆史。據史載,木偶又稱傀儡,木偶戲亦稱傀儡戲。春秋戰國時代稱木偶為俑,從俑發展到傀儡戲稱經歷了漫長的階段,到了明清時代,出現了提線木偶、杖頭木偶、布袋木偶等表演形式。民國時期,泰興的木偶戲班多時達117家,活躍於市井等鄉間。1959年,眾多的木偶戲班合併為3個木偶劇團,演出範圍北到瀋陽,南到湖南,在上海大世界遊樂場演出長達數月,頗受觀眾的歡迎。1968年調整合併為泰興縣木偶劇團,1971年曾在蘇北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訪華作來場演出。1973年被揚州地區接收,改名為揚州地區木偶劇團,其後,仍有業餘木偶劇團活躍在泰興農村,今尚存黃橋鎮太平村張介城木偶戲班及南沙鎮邵垈林張玉寶木偶戲班,該兩個戲班為祖傳。
細節介紹
唱腔
泰興木偶戲初從安徽傳入時,唱腔為徽腔,後改為京劇,並逐步發展,形成了平穩剛勁、細膩傳神的藝術風格。
劇本
泰興木偶戲的劇本均為口頭傳承,保留了民間鮮活的語言,在文學性基礎上,兼具民間性。泰興木偶戲劇目豐富,在保留劇目(含摺子戲)中,既有京劇傳統劇目,神話劇目,也有現代戲。
服裝
木偶服裝均由藝人自行設計,鄉間裁縫縫製,這樣能節約成本。
樂器
所用樂器有京胡、二胡、鼓、鑼、拔子等,主要是祖傳得來的,也有部分是購買的。
傳承
泰興杖頭木偶均系祖傳,最真實地保留了杖頭木偶這一融雕刻藝術和操縱藝術於一體的綜合藝術的“文物道具”。
代表劇目
泰興木偶戲初從安徽傳來時,唱腔為徽詞,後改為京劇,並逐步發展,形成了平穩剛勁細膩,傳神的藝術風格,在保衞劇團中,頗有京劇傳統劇目,《穆桂英掛帥》《楊六郎建兵》《劉備招親》《郭子儀上壽》、還有神話劇《姜太公釣魚》等。
2005年8月,經國家正式批准,泰興市木偶戲已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表演程序
在傳統節日中,如春節、元宵節等人們都會請來戲班熱鬧一下。或者家中有大事,如生子、進宅、祝壽、孩子考取大學等,還有為生病痊癒或是為其他事酬神還願的也要請來戲班祝賀,另外喪事出殯也有請戲班子的,以酬謝賓客。全村莊的男女老少,以及外村莊的都可以前去觀看。
劇團一般把枱面做成樓台式小舞台,二米多高,三米多寬,搭在村頭的空地和打麥場上,也可在鄉村集市的綠樹叢中。到要開演時,“主家”即邀請者,便燃放起“天地響”和“長鞭”,告知鄉親們,戲班演出即將開始了。有的人家還在村口遠遠地插上彩旗,一路上一直插到演出場所,把賓客引到戲台前。戲班正式開演時,民眾常常會要求加演“跳加官”和“跳財神”等喜慶摺子戲。隨後便由“主家”點戲,劇目多為傳統戲劇中的武戲。如《穆桂英大破天門陣》《黃忠刀劈夏侯淵》《水漫金山》《豬八戒招親》等。有時,觀眾的興趣很高,戲班能一出接着一出地演,從傍晚一直演到深夜。

木偶戲傳承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木偶戲的表演更加豐富多彩。除了演出傳統的戲曲節目外,還表演話劇、歌舞劇、連續劇,甚至出演廣告等。與此同時,木偶戲也面臨着與其他藝術形式的激烈競爭。傳統的木偶戲藴藏着各地、各民族人民的思想、道德和審美意識,應加以扶持和保護。 [5] 

木偶戲傳承保護

2006年5月20日,木偶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22年2月,木偶戲(成都木偶戲)被列入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6] 
2022年4月29日,木偶戲(大朗杖頭木偶戲)被列入“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項目編號IV-8。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