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揭陽鐵枝木偶戲

鎖定
揭陽鐵枝木偶是廣東省揭陽市的傳統戲劇藝術。雖形似木偶,其淵源卻是民間的皮影戲。據蕭遙天在《潮州戲劇音樂志》(已收入重刊饒宗頤總纂《潮州志》)的考證,潮州皮影戲屬於南影的流派,在南宋接近滅亡時,由一班逃難的孤臣、義民將皮影戲帶到南方來。有清一代,潮州皮影戲最盛行,民間稱為“紙影戲”。因此,紙影戲在全國木偶戲中獨一無二。後來,並台前罩的玻璃窗也棄去,號“陽窗紙影”,以別於“竹窗紙影”,民間便簡稱“紙影”了。
中文名
揭陽鐵枝木偶戲
批准時間
2011年5月23日
批准文號
國發〔2011〕14號
文號名稱
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序    號
236 項目號:IV-92
申報地區
廣東省揭陽市

揭陽鐵枝木偶戲木偶戲簡介

(2圖片)揭陽鐵枝木偶戲 (2圖片)揭陽鐵枝木偶戲 [1]
2011年6月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序號:236 項目號:IV-92 申報地區或單位:廣東省揭陽市
鐵枝木偶又稱紙影戲,是中國傳統戲曲具有代表性的古老劇種之一,傳入粵東距今已有七百左右年曆史,紙影戲是潮汕地區戲劇藝術的奇葩。
晚清以前,紙影戲以影現,叫竹窗紙影,即以牛皮雕成各種人物開狀,彩色裝飾,表演時台內置一油燈,枱面裝一竹框,以透明白紙糊之,以為投影之所,故名竹窗紙影。但至清末一變,改影現為形現,即牛皮雕形而為木偶造型,背部及兩手穿鐵線三條作為操縱,台前改掛繡幕,這一改,本已不是影戲,而是木偶戲,但羣眾習慣原來叫法,仍稱紙影戲、皮猴戲或稱圓身戲。木偶戲從屬地方劇種,當地皆為潮音班,晚清至民國時期揭陽鐵枝木偶戲十分普及,在漁湖範圍內有近三十班,它也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高研究價值。 [2] 

揭陽鐵枝木偶戲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揭陽市羣眾藝術館獲得“揭陽鐵枝木偶戲”保護單位資格 [3] 

揭陽鐵枝木偶戲木偶戲淵源

揭陽鐵枝木偶戲
揭陽鐵枝木偶戲(2張)
揭陽鐵枝木偶俗稱“紙影戲”,是中國傳統木偶藝術的稀有品種,系由南宋時期隨中原移民傳入的皮影戲演變而來。清代以後,為滿足觀眾視覺欣賞需要,藝人們逐漸把舞台蒙上的白紙去掉,把偶像從平面改為圓身,於是“捆草為身、扎紙為手、削木為足、塑泥為頭”,在當時稱為“圓身紙影”。後經藝人不斷實踐,逐步形成偶像舞台表演。潮州鐵枝木偶偶像由連在後面的三枝鐵枝操縱,保留了皮影操縱特點;劇目、表演動作、音樂唱腔與潮劇相同;表演時後台由三至四人操縱木偶,盤腿而坐,每人操縱一至二尊,後面伴唱、伴樂者九至十二人;基本表演手法有:推、拉、提、撥、抖等,表演過程根據人物行當和劇情需要表演飛天入地、點火、射箭騎馬、張扇、划船、武打等動作,呈現獨特的操縱技藝。
隨着人們藝術欣賞時尚的改變,演出市場日益萎縮;木偶班大多為半農半藝,是鬆散形業餘藝術團體,對木偶戲的研究傳承具有一定難度,特別是一些高難表演技藝面臨失傳,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傳承。 [4] 

揭陽鐵枝木偶戲木偶接班人

創辦於1984年的潮州金石龍閣木偶劇團以其高超的技藝和純樸的作風聞名,曾應邀到德國、荷蘭、匈牙利、泰國等世界各地演出,獲廣泛好評。然而這樣有一定品牌的木偶戲團,也面臨着演出市場萎縮而缺少經費、缺少觀眾、缺少收入的窘境。
過去劇團一年演出100多場,一場就有上百名觀眾,一年也就演幾十場,而且觀眾越來越少,演一場戲大約只有近千元的收入。為了維持生計,他不得不和別人合夥做點木材生意補貼家用。
城區沒有木偶戲演出的土壤,鄉鎮的傳統節日成了木偶戲最後的舞台,有時候台下觀眾僅僅是幾位老人,有時去一個地方演出也只是持續兩、三天,市場之蕭條由此可見一斑。而他的劇團仍堅持真人演繹唱段,所以還要維持十幾個人的規模。一個人往往要扮演多個角色,像他自己,就要分別演老醜、老生、老旦等不同的角色,工作辛苦而收入卻很低,這使得部分藝人放棄從事這一行當。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