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潮州鐵枝木偶

鎖定
潮州木偶戲俗稱“紙影戲”,是中國木偶藝術的稀有品種,因採用三段鐵枝安在木偶人物背後和雙手的竹孔上進行動作操縱,後定名為“鐵枝木偶”。它歷史悠久,廣泛流傳於粵東以至閩南一帶,表演技藝精湛,頗具特色。長期以來與人扮演的戲劇相併行,一直為廣大人民羣眾所喜愛,是潮州民間戲劇藝術的一朵瑰麗之花。 [1] 
中文名
潮州鐵枝木偶
地理標誌
廣東省潮州市

目錄

潮州鐵枝木偶發源

鐵枝木偶戲是由皮影戲衍變而成,據木偶藝人世代相傳,皮影戲於宋代末年隨着移民由福建閩南傳入潮州。清代,隨着玻璃的廣泛使用,藝人們將紙幕改為玻璃屏幕,影像改為“捆草為身,扎紙為手,削木為足,塑泥為頭”,並穿上戲裝,由影現發展為形現,稱“圓身紙影”。此後又模仿潮州戲的舞台裝置與表演程式,將玻璃幕去掉,為“陽窗紙影”,並採用鐵枝進行操縱表演,仍保持皮影戲在背後操縱表演的特點。 [1] 

潮州鐵枝木偶特點介紹

鐵枝木偶戲具有三個特點:1.濃郁的鄉土氣息。木偶班多為半農半藝,活動多在農閒,因長期在農村活動,鄉土氣息濃郁;2.優美的唱腔音樂。木偶戲與潮州戲在劇目、唱腔音樂上基本一樣,尤以唱為其主要藝術特色;3.獨特的表演藝術。可以表演一些高難度的動作,如飛天、入地、點火、射箭以及戲曲的騎馬、張扇、划船等程式動作。 [1] 

潮州鐵枝木偶傳播

新中國成立後,鐵枝木偶戲得到傳承保護和發展,不僅在本地城鄉有廣泛的羣眾基礎和市場,而且在國內外的各項演出得到高度的評價,如1954年潮州楓溪源香紙影班赴北京參加全國有十三個省木偶團參加的木偶匯演,結束後作為五個木偶品種之一留京繼續演出。1957年該團又應邀赴廣州市文化公園作為期半年的演出。 [1] 
1993年金石龍閣木偶團應邀赴德國演出,先後在幾個大城市演出22場,在奧地利舉行的第十五屆國際木偶節,被譽為“中國鄉土藝術瑰寶”,也是國家首個出訪歐洲演出的農民業餘藝術團體。 [1] 
1996年,潮州市組團再次出訪德國,並應邀參加在荷蘭舉行的國際小型表演藝術節,在匈牙利首都舉行的世界第67屆國際木偶協會大會和第17屆國際木偶藝術節演出。同年又應邀赴泰國參加為慶祝泰皇登基50週年舉行的國際木偶節。 [1] 
2000年,潮州市組團應邀赴白俄羅斯和南斯拉夫參加分別在兩國舉行的戲劇節,獲白俄羅斯頒發的“最佳木偶劇團獎”和南斯拉夫頒發的“最佳傳統木偶劇團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