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節氣歌

(中國古代按照節氣編寫的歌訣)

鎖定
節氣歌,是中國古代按照節氣編寫的歌訣。二十四節氣不僅是一種時間體系,更是一套具有豐富內涵的生活與民俗系統,圍繞二十四節氣產生了數量眾多的詩詞歌賦等。為了便於記憶,於是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 [14] 
《傳統廿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中文名
節氣歌
外文名
Song of Solar Terms
編成方法
以名稱規律編成
歌曲填詞
中國古代人民
歌曲語言
中文

節氣歌文化內涵

二十四節氣,是曆法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的特定節令。一歲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二十四節氣準確地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4] 
二十四節氣表達了人與自然宇宙之間獨特的時間觀念,藴含着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中國古代農業灌溉依託於天上降水與地上河流,農耕主要集中於降水充沛與江河水網發達的地區;這些地區的農民常按照節氣來從事農業生產。 [14] 
二十四節氣不僅是一種時間體系,更是一套具有豐富內涵的生活與民俗系統,圍繞二十四節氣產生了數量眾多的詩詞歌賦等。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 [14] 

節氣歌詩歌編成

此歌是為便於記憶以名稱規律編成,前四句是從每個節氣中各取一個字按次序組成的歌訣,是整個節氣歌的主體,後四句是二十四個節氣的時間規律。即上半年的節氣在每月的6日、21日前後,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
傳統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14] 
七言節氣歌:
地球繞着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表徵節氣歌:
立春陽氣轉, 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 春分地皮幹。
清明忙種麥, 穀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 小滿雀(音:qiǎo)來全。
芒種開了鏟, 夏至不納棉。
小暑不算熱, 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 處暑動刀鐮。
白露煙上架, 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 霜降變了天。
立冬交十月, 小雪地封嚴。
大雪河叉上, 冬至不行船。
小寒近臘月, 大寒整一年。
●數九節氣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插柳,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節氣歌節氣簡介

節氣歌節氣含義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自然節律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廿四節氣最初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環旋轉,斗柄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是依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15°為1等份,每1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 [15] 
一歲分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廿四節氣準確的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指導農耕生產的時節體系,更是包含有豐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統。 [14] 
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15] 
●立春
立春,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旦等,為二十四節氣之首,是干支歷歲始,乃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代表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當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是依據太陽黃經度數定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於每年公曆2月3-5日交節。干支紀元,以寅月為春正,立春為歲首。立春,大地回春,終而復始、萬象更新,在傳統觀念中,立春具有吉祥的涵義。
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依據斗轉星移定歲時。天維建元,從寅開始,如《淮南子·天文訓》收錄:“帝張四維,運之以鬥,月徙一辰,復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醜,一歲而匝,終而復始”。十二月運行,週而復始,歲末十二月指醜方,正月又復還寅位,“斗柄回寅”,春回大地,進入全新的循環,萬象更新,新歲開啓。建寅的正月,又叫做“元”月,立春為元月元日,立春是干支(歲、攝提)的曆元。《史記.天官書》將立春稱為“王者歲首”:“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日,四時之始也”。春季為四時之首,立春又是春季之始,立春既是“四時之始”,又是一歲之首。
立春是“四立”之一,反映着冬春季節的更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立春標誌着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立春,在自然界,最顯著的特點是萬物開始有復甦的跡象。時至立春,在中國,北迴歸線(黃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帶,可明顯感覺到早春的氣息撲面而來。而在以北大部分地區,只能是説進入春天的前奏,萬物尚未復甦,還處於萬物閉藏的的冬天。對於北迴歸線以北地區來説,距北迴歸線(黃赤交角)越遠,進入春天越遲。 [1] 
●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個節氣。鬥指壬;太陽到達黃經330°;每年公曆2月18-20日交節。雨水和穀雨、小滿、小雨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雨水節氣標示着降雨開始,俗話説“春雨貴如油”,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進入雨水節氣,中國北方陰寒未盡,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有春天氣息;南方大多數地方則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雨水節氣時段一般從公曆2月18日至20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雨水時節,天氣變化不定,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忽冷忽熱,乍暖還寒。時至雨水節氣,太陽直射點也由南半球逐漸向赤道靠近了,這時的北半球日照時數和強度都在增加,氣温回升較快,來自海洋的暖濕空氣開始活躍,並漸漸向北挺進與冷空氣相遇,形成降雨,但降雨量級多以小雨或毛毛細雨為主。 [2] 
●驚蟄
驚蟄,又名“啓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鬥指丁,太陽到達黃經345°,於公曆3月5-6日交節。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温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着相當重要的意義,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很重視驚蟄這個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自然節令的反映。
驚蟄,為干支歷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萬物出乎震,乃生髮之象。一歲十二個月建,每個月建對應一卦,卯月(含驚蟄和春分兩個節氣)對應的是雷天大壯一卦;大壯卦卦象就是天上開始打雷了,雷在天上響,非常形象。“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機;所以卯月(二月)也是能量迸發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開始了。
驚蟄時節,春氣萌動,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謂“春雷驚百蟲”,是指驚蟄時節,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越冬的蟄蟲。驚蟄節氣的標誌性特徵是春雷乍動、萬物生機盎然。從中國各地自然物候、氣候進程看,“驚蟄始雷”僅與中國南方部分地區的自然節律相吻合。
●春分
春分,是春季第四個節氣。鬥指壬,太陽黃經達0°,於每年公曆3月19~22日交節。春分在天文學上有重要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自這天以後太陽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晝開始長於黑夜。春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徵,這時節天氣暖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
春分節氣在時間段上是指太陽位於黃經0°和15°之間的位置,即從春分日起至清明日前的時段,公曆則大約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間。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升分”等。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春分正當春季(立春至立夏)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傳統四季劃分是以“四立”作為起始。在歷史發展中文化交流傳播,廿四節氣中反映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二分二至”四個節氣(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在先秦時期便在各地流傳。西方四季劃分是以“二分二至”作為四季的起始,即春分為春季的起始。“二分二至”中的春分還是烏茲別克斯坦土耳其阿富汗伊朗等國的新年,有着3000多年的歷史。 [13] 
●清明
清明,是春季的第5個節氣。鬥指乙;太陽黃經為15°;於公曆4月04-06日交節。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變化的節氣,這個時節陽光明媚、草木萌動、氣清景明、萬物皆顯,自然界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時至清明,在中國南方地區已氣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在北方地區也開始斷雪,漸漸進入陽光明媚的春天。
“清明”的含義是氣候暖和,處處給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榮的感覺。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
●穀雨
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鬥指辰;太陽黃經為30°;於每年公曆4月19日-21日交節。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此時降水明顯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正所謂“春雨貴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穀雨與雨水、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穀雨時節,在中國南方地區,往往開始明顯多雨,而特別是華南,一旦冷空氣與暖濕空氣交匯,往往形成較長時間的降雨天氣。
穀雨,是反映降水現象的一個節氣,穀雨時節往往開始明顯多雨。季風氣候是中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季風氣候是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的混合型。氣候是指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主要的氣候要素包括氣温、降水和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氣候重要的一個要素。中國的降水主要是由東南季風帶來的,因此中國的降水在地理空間上呈現“由東南沿海往西北內陸遞減”的特徵。
秦嶺-淮河”是中國南北方的地理氣候分界線。秦嶺是關係中國南北氣候的山,它是中國重要生態屏障,發揮着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等諸多功能。冬天,秦嶺夠阻擋寒潮南下進入南方地區;夏天,阻擋濕潤海風進入北方地區。秦嶺、淮河流域是南方春雨和北方春旱區之間的過渡地區,從秦嶺、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劇減少。
●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交節時間在每年公曆5月05-07日。此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東南方,太陽黃經達45°。立夏,是標示萬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曆書:“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後,日照增加,逐漸升温,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
立夏表示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時至立夏,萬物繁茂。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節律不一。立夏時節,中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進入“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真正意義上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有春天的氣息。若按中國現代氣候學候平均氣温)的劃分標準,日平均氣温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
●小滿
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鬥指甲,太陽達黃經60°,於每年公曆5月20—22日交節。小滿節氣意味着進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開始增多,往往會出現持續大範圍的強降水。小滿和雨水、穀雨、小雪、大雪等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小滿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氣候特徵:“小滿小滿,江河漸滿”。另有解釋是指北方麥類等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只是小滿,還未完全飽滿。
南方地區:小滿節氣期間,中國南方地區一般會降雨多、雨量大。由於南方暖濕氣流活躍,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在黃赤交角處的華南一帶交匯,這時華南地區往往會出現持續大範圍的強降水,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正如民諺雲“小滿,江河漸滿”。江南地區往往也是江河湖滿,如果這個階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勢力較弱,位置偏南了,意味着到了黃梅時節。對於長江以南地區來説,小滿節氣期間江南地區往往也是江河湖滿。“滿”,是指雨水之盈,小滿時節雨量大,江河至此小得盈滿。
北方地區對於北方地區而言,小滿的降雨量很小或無雨,並不如温度的上升更令人印象深刻。小滿節氣,往往是北方地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日照時間最長的時期。加熱北方的幹空氣比加熱南方的濕空氣要容易得多,所以小滿時,北方一些地方的氣温很容易異軍突起,上升得很快,與南方的温差進一步縮小。北方地區是旱地農業糧食作物以種植小麥為主。在北方流傳這樣的説法,小滿名稱是因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所以叫做“小滿”。 [3] 
●芒種
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干支歷午月的起始。鬥指巳,太陽黃經達75°,於每年公曆6月5-7日交節。芒種,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這個時節氣温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適宜晚稻等穀類作物種植。農事耕種以“芒種”這節氣為界,過此之後種植成活率就越來越低。芒種節氣在農耕上有着相當重要的意義,它指導着農事耕種。農曆書説:“鬥指巳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谷,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也。”意思是講,芒種節氣適合種植有芒的穀類作物;其也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過此即失效。民諺“芒種不種,再種無用”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芒種節氣的氣候特點是氣温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中國的降水主要是由東南季風帶來的,東南季風為中國帶來海洋的水汽,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會最先得到東南季風帶來的水汽,形成豐富的降水,也就成為了中國年降水量最為豐富的地區。西南季風也為中國帶來降水,可影響到中國華南一帶;當西南季風發展強盛時,也可深入到長江流域。南方雨季為4-9月,多雨的月份與熱的月份同步。中國的南方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是典型的“雨熱同期”氣候特徵。芒種節氣,中國北方地區尚未進入雨季。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稱“七下八上”)是中國華北、東北等北方地區的雨季;而西北地區由於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成為中國年降水量最少的乾旱地區。
芒種時節氣温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適宜晚稻等穀類作物耕種。芒種節氣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由於天氣炎熱,已經進入典型的夏季,農事播種以這一時節為界,過了這一節氣,農作物的成活率就越來越低了。芒種是穀類作物耕種的節令,晚稻在這個時節該種了。在稻作地區的南方,“芒種”是插秧的忙碌時節。北方地區是旱地農業,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這個時節正是北方夏熟作物麥子收穫之時。
●夏至
夏至,是廿四節氣之第10個節氣。鬥指午;太陽黃經90°;於公曆6月21-22日交節。夏至是太陽北行的極致,這天太陽光直射北迴歸線,此後太陽直射點南移。夏至這天北半球北迴歸線以北各地的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夏至過後太陽高度逐日降低。但對於北半球北迴歸線以南各地來説,夏至過後,太陽光照仍在增強。
夏至期間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温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需水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夏至節氣期間正值中國南方雨季,南方地區降水充足。北方的雨季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夏秋之交,北方地區夏至期間降水較少。
小暑,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是干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鬥指辛,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於每年公曆7月6—8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但緊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説。中國多地自小暑起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小暑開始進入伏天,天氣變化無常。所謂“熱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温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季風氣候是中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夏季受來自海洋暖濕氣流的影響,中國多地高温潮濕多雨。這個時節雖然陽光猛烈、高温潮濕多雨,但對於農作物來講,雨熱同期有利於成長。
農耕生產與氣候條件密切相關。光照充足、高温濕潤、降水豐沛的雨熱同期是中國非常優越的氣候資源,十分適宜農作物生長,是誕生農耕文明的重要條件。從降水的季節分佈狀況來看,中國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也就是東南季風盛行的時候。在高温季節,農作物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正是中國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節,高温期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的生長十分有利。由於中國的降水主要是由東南季風帶來海洋的水汽而形成,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中國的南方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是典型的雨熱同期;中國北方的華北、東北等地區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之交,雖雨季短、降雨量少,但也是表現為“雨熱同期”的氣候特徵,所以中國北方的華北、東北等地區氣候也是屬於“雨熱同期”。
●大暑
大暑,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鬥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公曆7月22—24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徵:高温酷熱,雷暴、颱風頻繁。
大暑這個時節陽光猛烈、高温潮濕多雨,雖不免有濕熱難熬之苦,卻十分有利於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季風氣候是中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中國南方多地高温潮濕多雨。每年7月下旬(約大暑節氣後),副熱帶季風雨帶移至中國北方的華北—東北,7月下旬至8月上旬(稱“七下八上”)是中國華北、東北等北方地區的雨季;而西北地區由於深居內陸,距海洋遙遠,是中國年降水量最少的乾旱地區。
●立秋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於每年公曆8月7-9日交節。此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陽到達黃經135°。廿四節氣反映了四時“氣”的變化,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節點。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濕度等,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
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立秋還在暑熱時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才出暑,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所謂“熱在三伏”,又有“秋後一伏”之説,立秋後還有至少“一伏”的酷熱天氣。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這天往往還處在中伏期間,也就是説,酷暑並沒有過完,真正略有涼意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酷熱與涼爽的分水嶺並不是在立秋節氣。
秋季是暑熱與涼寒交替的季節。《管子》曰:“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進入秋季後,由夏季的多雨濕熱過渡向秋季少雨乾燥氣候。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收、陰氣漸長,萬物隨陽氣下沉而逐漸蕭落。秋季最明顯的變化草木的葉子從繁茂的綠色到發黃,並開始落葉,莊稼則開始成熟。立秋是古時“四時八節”之一,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
●處暑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四個節氣。鬥指戊(西南方);太陽黃經達150°;於每年公曆8月22-24日交節。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時至處暑,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副熱帶高壓也向南撤退,氣温逐漸下降,暑氣漸消。 處暑意味着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這期間天氣雖仍熱,但已是呈下降趨勢。
處暑節氣處在短期回熱天氣(秋老虎)期內,“秋老虎”一般發生在公曆8月~9月之間,每年秋老虎的時間長短不一,總體來説持續半個月到二個月不等。處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義,就是提醒人們暑氣漸漸消退,天氣由炎熱向涼爽過渡,要注意預防“秋燥”。處暑的民俗活動很多,如吃鴨子、放河燈開漁節、煎藥茶、拜土地公等。
●白露
白露,是秋季第三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於公曆9月7—9日交節。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由於天氣逐漸轉涼,白晝有陽光尚熱,但太陽一落山氣温便很快下降,晝夜温差拉大。
時至白露,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加上太陽直射點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光照強度減弱,地面輻射散熱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白露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天氣漸漸轉涼,寒生露凝。白露時節,秋風在降温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乾了,這種乾燥的氣候特點稱為“秋燥”,白露的氣候特點就是乾燥。
●秋分
秋分,是秋季第四個節氣。鬥指己;太陽達黃經180°;於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交節。秋分,“分”即為“平分”、“半”的意思,秋分這天太陽光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秋分後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温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時至秋分,暑熱已消,天氣轉涼,暑涼相分。
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開始晝短夜長,即一天之內白晝開始短於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稱降分。而在南北兩極,秋分這一天,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上。此後,隨着太陽直射點的繼續南移,北極附近開始為期6個月的極夜,範圍逐漸擴大再縮小;南極附近開始為期6個月的極晝,範圍逐漸擴大再縮小。
●寒露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鬥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曆10月7日-9日交節。寒露,是深秋的節令,干支歷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進入寒露,時有冷空氣南下,晝夜温差較大,並且秋燥明顯。
寒露以後,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中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乾燥;北方的東北、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千里霜鋪、萬里雪飄,與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霜降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鬥指戌;太陽黃經為210°;每年公曆10月23—24日交節。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氣温驟降、晝夜温差大。霜降時節,萬物畢成,畢入於戌,陽下入地,陰氣始凝,天氣漸寒始於霜降。霜降節氣後,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就全國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晝夜温差最大的時節。霜降節氣特點是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晝夜温差大,秋燥明顯。 [4] 
霜降並不是表示進入這個節氣就會“降霜”,其實“霜”也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霜”是地面的水氣由於温差變化遇到寒冷空氣凝結成,“霜降”節氣與“降霜”無關,兩者不是同一概念。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氣温驟降、晝夜温差大。在氣象學上沒有“霜降”的概念,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稱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後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霜”通常出現在秋、冬、春這三個季節。
●立冬
立冬,是季節類節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陽黃經達225°,於每年公曆11月7—8日之間交節。立冬是季節類節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其氣候也由秋季少雨乾燥向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轉變。
立冬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冬季普通盛行東北風和北風,氣温逐漸下降,由於地表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時期還不是很冷;隨着時間推移,強冷空氣南下頻繁,並越過南嶺,天氣越來越冷。在北方地區,立冬前早就寒冷。
●小雪
小雪,是冬季第2個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曆11月22或23日,即太陽到達黃經240°時。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温的節氣,它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着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增。
“雪”是水汽遇冷的產物,代表寒冷與降水,這時節的氣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來比喻這時節的氣候特徵。“小雪”是個比喻,反映的是這個節氣期間寒流活躍、降水漸增,不是表示這個節氣下很小量的雪。小雪節氣,東亞地區已建立起比較穩定的經向環流西伯利亞地區常有低壓或低槽,東移時會有大規模的冷空氣南下,中國東南部會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温天氣。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大雪,鬥指癸,太陽到達黃經255度,交節時間為每年公曆12月6—8日。大雪節氣是干支歷子月的起始,標誌着仲冬時節正式開始。大雪節氣與小雪節氣一樣,是反映氣温與降雪變化趨勢的節氣,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氣候特徵的一個節氣,大雪節氣的特點是氣温顯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徵,即氣温與降水量。節氣大雪與天氣大雪意義不同。實際上,大雪節氣的雪卻往往不如小雪節氣來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節氣也不是在小雪、大雪節氣。譬如,在廿四節氣圭表測影地黃河中下游地區,全年下雪最大的節氣,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而是在春季“雨水”節氣。大雪節氣下雪量並不是最大。 [5] 
●冬至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拜冬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太陽直射點南行的極致,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迴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太陽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陽直射點北返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迴歸線(23°26′S)向北移動,北半球(中國位於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
冬至是反映太陽光直射運動的節氣。冬至是"日行南至、往北復返"的轉折點,對於北半球各地來説,太陽高度自此回升,太陽光逐漸增強。從節氣規律來説,立春是“陰陽”之氣中陽氣升發的始點,自立春起陰陽轉化,陽氣上升,立春標示着萬物更生、新輪迴開啓。而冬至則是太陽回返的始點,自冬至起太陽高度回升、白晝逐日增長,冬至標示着太陽新生、太陽往返運動進入新的循環。所以古人也把冬至看作“大吉之日”。在時年八節當中,冬至的重要程度不亞於立春歲節 [11] 
●小寒
小寒,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干支歷子月的結束與丑月的起始。鬥指子;太陽黃經為285°;於每年公曆1月5—7日交節。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温冷暖變化的節氣。小寒節氣的特點就是寒冷,但是卻還沒有冷到極致。冬至之後,冷空氣頻繁南下,氣温持續降低,温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際降到最低。民諺:“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這説明了小寒節氣的寒冷程度。
小寒時節,太陽直射點還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熱量還處於散失的狀態,白天吸收的熱量還是少於夜晚釋放的熱量,因此北半球的氣温還在持續降低。根據中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在北方地區小寒節氣比大寒節氣更冷,在北方有“小寒勝大寒”一説;但對於南方沿海大部地區,全年最低氣温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 [6] 
●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鬥指醜;太陽黃經達300°;於每年公曆1月20—21日交節。大寒同小寒一樣,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根據中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在北方地區大寒節氣是沒有小寒冷的;但對於南方大部地區來説,最冷是在大寒節氣。 [12] 

節氣歌節氣劃分

●斗轉星移(秦漢前)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與天干地支以及八卦等是聯繫在一起的,有着久遠的歷史源頭。中國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會出現於北半球天空不同的方位,它是古人定方向、季節節氣的標尺北極星位於地球地軸的北端,在北斗七星中的天璇天樞連線的五倍延長線上。由於地球的自轉,而北極星正好處在天球轉動的軸上,所以相對不動,而在軸邊上的北斗星看起來就像圍繞着北極星轉一樣,這就產生了“斗轉星移”。斗柄旋轉一圈謂之一歲,“歲”又名為“攝提”、“太歲”,是上古時代的紀元星名,古人以“歲”來表示寒暑交替,《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古人認為十二月為宇宙運轉的規律法則,如《文子·自然》:“十二月運行,週而復始。” 意思是天地轉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環。斗柄指向法”確立的節氣,以斗柄指寅為起點,“鬥指寅為立春,鬥指壬為雨水,鬥指丁為驚蟄,……鬥指醜為大寒。”始於立春、終於大寒。二十四節氣歷雖然是古人根據北斗星斗轉星移制定的,其實造成斗轉星移的原因則是地球繞太陽公轉,因此斗柄指向法節氣與現行的太陽黃經節氣交節時間基本相一致。 [9-10] 
●圭表測影(漢至清初)
圭表測影法(平均時間法)測定的節氣,與“斗轉星移”制定的“二十四節氣”只分享同一個名字,確定方法和起始時間完全不同。西漢漢武帝時期,採用立杆測影(圭表)在黃河流域測出日影最長、白晝最短(日短至)這天作為冬至日,以冬至日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將冬至與下一個冬至之間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稱為“中氣”,再把相鄰“中氣”之間的時間等分,稱為“節氣”。平均每月有一個“中氣”與一個“節氣”,統稱為“二十四節氣”,這種確定方法被稱為平均時間法(又稱“平氣法”),每“節氣”之間的時間相等。“平均時間法”將歷年平均分為24段(每段15日),每兩個節氣之間的天數平均。先測出冬至日因為冬至時影子最長,其相鄰幾天的影長變化最為明顯,更利於觀測記錄。平均時間法劃分的節氣,每個節氣間隔時間15天,由於不考慮太陽在黃道上運動快慢不勻,與實際天象不符。因在冬至前後,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運行的速度稍快,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陽直射南半球的時間比直射北半球的時間約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平均時間法”劃分的節氣,將冬至排在“二十四節氣”首位,始於冬至,終於大雪。 [7-8] 
●太陽黃經(現行)
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於三百多年前訂立的根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來確定節氣的方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而從定《時憲曆》之後直至今的“農曆”,“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來定的,即在一個為360度圓周的“黃道”(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路徑)上,劃分為24等份,每15°一等份,以春分點為0度起點(排序仍把立春列為首位),按黃經度數編排。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為一個“節氣”,每“節氣”之間度數均等(時間不均等),又稱為“定氣法”。廿四節氣,“二分二至”時太陽直射點的活動規律為:春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0°,此後北移;夏至,太陽直射點在北迴歸線(23°26’N)上,此後南移;秋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0°,此後繼續南移;冬至,太陽直射點在南迴歸線(23°26’S)上,在此之後向北移動。廿四個節氣是24個時間點,“點”具體落在哪天,是天體運動的自然結果。現行按黃經度數劃分的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 [7]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