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冬至日

(冬季第四個節氣)

鎖定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北極出現極夜現象。冬至日太陽光直射南迴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太陽高度角最小。冬至日是太陽直射點南返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迴歸線向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 [1] 
從節氣規律來説,立春是“陰陽”之氣中陽氣升發的始點,自立春起陰陽轉化,陽氣上升,立春標示新輪迴開啓、萬物更生;而冬至是太陽回返的始點,自冬至起太陽高度回升,冬至標示太陽光直射運動進入新的循環、白晝逐日增長,古人也把冬至看作“大吉之日”。 [5] 
中文名
冬至日
外文名
Winter Solstice
別    名
至節
節日時間
每年的12月21、22日或23日
節日類型
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
中國
節日起源
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冬季的第四個 [4] 
節日活動
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南瓜的習俗
節日飲食
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南瓜
節日意義
表明新的一個節氣年的開始
設定地點
中國
設定時間
春秋

冬至日天文現象

每年公曆12月21-23日,太陽直射點南行到極致,這天太陽光直射南迴歸線(23°26′S),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太陽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日也是太陽直射點北返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迴歸線向北移動,北半球(我國位於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
冬至日北半球的白晝雖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並不是最低;冬至之前不會很冷,因地表尚有"積熱",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後;由於我國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這天文氣象意義上的氣候特點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説,顯然偏遲。 [6] 

冬至日名稱釋義

冬至日 冬至日
冬至是反映太陽光直射點在地球表面迴歸運動的節氣。冬至這天太陽南行到極致,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黑夜時間最長的一天。自這天起太陽直射點往北返回,北半球各地(我國位於北半球)太陽光漸強,白晝逐日增長。冬至這天是"日行南至、往北復返"的轉折點,對於北半球各地來説,太陽高度自此回升,太陽光逐漸增強。冬至是太陽高度回升的起始,標示着太陽光直射運動進入新的循環。所以古人把這天看作“大吉之日”。 [2] 

冬至日其它相關

“冬至日”這天,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陽光最少,白天最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此後雖夜漸短而晝漸長,但地表熱量積蓄越來越少,一年中最冷的“數九寒天”到來,須經九九八十一天,方能春回大地。 [3] 
冬至是反映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節氣。坊間流傳有“冬至一陽生”的説法。其實嚴格來講,“陽”有陰陽概念的陽與太陽的陽。冬至後,太陽高度回升,而非“陰陽”概念中的陽氣回升。“冬至一陽生”中的陽屬太陽的陽,並非陰陽的陽,兩者是不同的概念。冬至節氣反映的是太陽光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的偏移規律,冬至節氣的到來標示着北半球各地這天太陽高度最小、白晝最短,並非是陰陽概念中的陰氣最盛的一天。“陰陽五行”屬於“干支”範疇,“陰陽”的消長,是以“干支”為推算依據,不是以太陽直射點偏移為推算依據。從節氣規律來説,立春是“陰陽”之氣中陽氣升發的始點,自立春起陰陽轉化,陽氣上升;而冬至是太陽回返的始點,自冬至起太陽北返,北半球各地的白晝逐日增長。冬至屬於反映太陽直射點運動規律的節氣,自冬至起太陽高度回升,太陽光漸強,白天越來越長。 [4] 
下表是我國一些城市冬至日的晝長及正午太陽高度。可供出差、旅行時用作參考。
城市
經緯度
日出時間
日落時間
晝長
正午太陽高度
北京
116°23′E,39°54′N
7:33
16:53
9h20m
26°42′
漠河
122°32′E,52°58′N
8:01
15:35
7h34m
13°40′
上海
121°38′E,31°14′N
6:49
16:56
10h07m
35°21′
台北
121°31′E,25°03′N
6:35
17:10
10h35m
41°32′
三亞
109°30′E,18°14′N
7:09
18:12
11h02m
48°20′
烏魯木齊
87°36′E,43°47′N
9:41
18:36
8h55m
22°49′
拉薩
91°08′E,29°39′N
8:47
19:01
10h15m
36°56′
曾母暗沙
112°17′E,2°33′N
6:30
18:29
11h59m
64°01′
寶雞
107°08′E,34°22′N
7:54
17:46
9h51m
32°1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