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斗七星

(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因七星曲折如鬥得名)

鎖定
北斗七星,是夜空中的七顆亮星,它們組成的圖形像是古代舀酒的鬥,故命名為北斗七星。 [1-2]  [10-11] 
北斗七星從鬥身最前端開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順序依次命名為大熊座α、大熊座β、大熊座γ、大熊座δ、大熊座ε、大熊座ζ、大熊座η,古時漢族天文學家分別把它們稱作: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瑤光)。其中,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斗柄,古曰“ [16]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説中,北斗七星是天地秩序的制定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都是隨北斗指向而來臨的。 [10] 
中文名
北斗七星
外文名
The Big Dipper
分    類
星羣
發現時間
先秦
視星等
1.77-3.3
距地距離
78光年-124光年
最亮星
玉衡星
位    置
隨季節變化而變化

北斗七星星象簡介

北斗七星,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因七星曲折如鬥,故而得名。北斗七星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又稱作瑤光)七顆星組成,古代也分別稱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 [1]  中國古代把恆星天空劃分成三垣二十八宿,北斗七星是屬於紫微垣的一個星官。據《晉書·天文志》記載:“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玉衡為音,開陽為律,搖光為星。”
在現代天文學中,星等是衡量天體光度的量,星等值越小表示恆星發出的光越亮。在七顆星中,“玉衡”最亮,亮度為1.77等,“天權”最暗,亮度為3.31等。七星中的“開陽”看起來是一顆星,但在“開陽”附近還有一顆很小的伴星,稱為“輔”或“開陽增一”。 [3]  而在西方的星座劃分中,北斗七星則位於大熊座的尾部。目前西方天文學界採用拜耳命名法,每顆星星的名字由一個希臘字母加上該星座的名稱表示,且這個希臘字母在字母表中的順序代表了這顆星在該星座中的亮度排名。根據拜耳命名法,北斗七星分別稱為:大熊座η、大熊座ζ、大熊座ε、大熊座α、大熊座β、大熊座γ、大熊座δ,其中前三顆星組成北斗的斗柄,後四顆星組成北斗的鬥身。
北斗七星示意圖 北斗七星示意圖

北斗七星文獻記載

據中國現存最早的記錄農事的歷書《夏小正》記載:“正月……斗柄縣在下……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
戰國時期編成的《甘石星經》記載:“北斗星謂之七政,天之諸侯,亦為帝車。”君王坐着北斗七星視察四方,定四時,分寒暑。《鶡冠子》的表述更為清晰:“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西漢時期,正式以北斗七星為指示12個月的標準星,每個月北斗七星的斗柄在天球上移動30°。據《淮南子·天文訓》記載:“帝張四維,運之以鬥,月徙一辰,復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醜,一歲而匝,終而復始。”又有《史記·天官書》記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鬥。” 也就是説,中國古代將北斗作為定方向、定季節、定時辰的標尺。”《天象列星圖》也有與之類似的記載。

北斗七星星座方位

北斗七星屬於大熊座的一部分,位於大熊的尾部。將鬥口的兩顆星(天樞和天璇)連線並朝鬥口方向延長約5倍距離,就找到了北極星。認星歌有:“認星先從北斗來,由北往西再展開。”意思是説初學者在掌握北斗七星的位置後就可以以此為基礎依次確認其它星座的位置了。 [5]  古人對北斗七星的重視很大程度上在於北斗在辨別方向時的應用。根據北斗和北極星的相對位置,就可以找到位於正北方向的北極星,因此古語有云,“夜望北斗知北南”。 [3]  [6]  [17] 
此外,在北斗七星斗柄方向的延長線上,可以找到全天21顆最亮恆星之一的大角星,即牧夫座α星。

北斗七星星象成因

北斗七星三維圖像

北斗七星所組成的鬥形只是在地球觀測時看到的景象,從其它方向觀測這七顆星時,它們會組成完全不同的圖案。實際上,北斗七星只是銀河系中普通的七顆恆星,它們並沒有什麼特殊的關係,彼此之間的距離也十分遙遠。如天樞星距離地球約124光年,天璇星到地球的距離則有約79光年。因此,我們看到的北斗七星只是這七顆恆星組成的三維圖形在地球方向上的二維投影。想要更深入地認識北斗七星,建立一個三維的立體圖像模型是必不可少的。

北斗七星恆星自行

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樣子是不斷變化的,這是恆星自行所導致的結果。
實際上,恆星在宇宙空間中也是在不斷運動的,但由於恆星在一年中移動的路程與恆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相比顯得極為微小,因此整體看上去彷彿“恆定不動”一般,所謂“恆星”便是由此而來。但詳細來説,恆星的運動由恆星沿着視線方向的運動和恆星垂直於視線方向的運動組成,後者稱為恆星自行。恆星的自行在天文觀測中的表現是:恆星間的相對位置會產生微小的變化,但這種變化相對於地球與恆星間的距離過於微小,因此幾乎不會被察覺到。
北斗七星的自行情況各不相同,這導致它們始終在進行緩慢的相對運動。其中五顆星以大致相同的速度向同一個方向運動,而“天樞”(鬥口處起第一顆星)和“搖光”(鬥口處起第七顆星)則向相反的方向運動。由於恆星自行的存在,北斗的形狀會在漫長的宇宙變遷中發生較大的變化。在約10萬年後,現在這種柄杓的形狀將不復存在。
北斗七星的自行和北斗形狀的變化 北斗七星的自行和北斗形狀的變化

北斗七星季節指示

鶡冠子》記載道:“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意思是説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午夜,北斗七星的斗柄會分別指向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這個現象就是地球公轉所導致的。 [13] 
對於這個現象,可以簡單理解為:地球的公轉導致在不同季節時,太陽相對地球的方向是不同的,因此人們在不同季節的夜晚所面對星空的方向以及位置也是不同的,從而看到北斗的指向也不同。也就是説,北斗指向的變化可以作為地球公轉的一個表徵,而地球公轉是四季變化的成因,故可以將北斗的指向變化作為季節變化的參考。
這個現象還可以通過太陽在天球上的運動解釋。天球是一個假想的球,以觀測者為中心,以無窮遠為半徑。將所有的天體投影到這個球面上,就形成了一個便於研究天體運動的“天球”。由於恆星自行的幅度很小,看上去幾乎不動,因此可以認為恆星是“鑲嵌”在天球上的。天軸是地球自轉軸的延伸,地球赤道的延伸與天球相交的大圓圈稱為天赤道。地球自西向東自轉,而當我們以自身為參考系觀察天上的恆星時,看到的則是恆星自東向西的運動。我們不妨認為這是天球在繞天軸進行自西向東的轉動,而鑲嵌在天球上的恆星也隨之運動,這種運動被稱為週日視運動。由於太陽離我們很近,它並不能被視為“鑲嵌”在天球上不動的。隨着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它在進行週日視運動的同時還會進行週年視運動。週年視運動即是太陽在恆星組成的星空背景上向後運動,每年運行一圈。在天球中,每天夜晚的同一時刻都要求太陽相對觀察者位於同樣的位置,而太陽本身相對天球上羣星背景的位置又在進行着週年變化,因此在首先確定太陽的位置後,不同季節中恆星在夜晚同一時間的位置其實並不相同,北斗七星的指向也會隨着地球公轉進行週期為一年的旋轉。
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天文數據

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北斗一:天樞

北斗一:天樞
星座
大熊座α(天樞,貪狼星)
赤經(epoch J2000.0)
11h 03m 40.67s
西名
Dubhe( alpha Ursae Majoris)
赤緯(epoch J2000.0)
+61° 45' 03.72"
視星等
1.79等
距離
123.6±2.2 光年
絕對星等
-1.10等
光度
165.1±8.3 x 太陽的光度

北斗七星北斗二:天璇

北斗二:天璇
星座
大熊座β(天璇,巨門星)
赤經(epoch J2000.0)
11h 01m 50.48s
西名
Merak (beta Ursae Majoris)
赤緯(epoch J2000.0)
+56° 22' 56.73"
視星等
2.37等
距離
79.7±0.3 光年
絕對星等
0.61等
光度
63.0±1.3 x 太陽的光度

北斗七星北斗三:天璣

北斗三:天璣
星座
大熊座γ(天璣,祿存星)
赤經(epoch J2000.0)
11h 53m 49.85s
西名
Phecda (gamma Ursae Majoris)
赤緯(epoch J2000.0)
+53° 41' 41.14"
視星等
2.44等
距離
83.2±0.8 光年
絕對星等
0.40等
光度
65.255 x 太陽的光度

北斗七星北斗四:天權

北斗四:天權
星座
大熊座δ(天權,文曲星)
赤經(epoch J2000.0)
12h 15m 25.56s
西名
Megrez (delta Ursae Majoris)
赤緯(epoch J2000.0)
+57° 01' 57.42"
視星等
3.31等
距離
80.5±0.3光年
絕對星等
1.39等
光度
14x 太陽的光度

北斗七星北斗五:玉衡

北斗五:玉衡
星座
大熊座ε(玉衡,廉貞)
赤經(epoch J2000.0)
12h 54m 01.75s
西名
Alioth (epsilon Ursae Majoris)
赤緯(epoch J2000.0)
+55° 57' 35.36"
視星等
1.77等
距離
82.6±0.4 光年
絕對星等
-0.20等
光度
102x 太陽的光度

北斗七星北斗六:開陽

北斗六:開陽
星座
大熊座ζ(開陽,武曲星)
赤經(epoch J2000.0)
13h 23m 55.54s
西名
Mizar (zeta Ursae Majoris)
赤緯(epoch J2000.0)
+54° 55' 31.27"
視星等
2.04等
距離
82.9±0.6 光年
絕對星等
0.32等
光度
33.3±2.1 x 太陽的光度

北斗七星開陽增一輔星

開陽增一輔星
星座
大熊座80(輔,開陽增一)
赤經(epoch J2000.0)
13h 25 m13.54s
西名
Alcor (Ursae Majoris 80)
赤緯(epoch J2000.0)
+54° 59' 16.65"
視星等
3.99等
距離
81.7±0.3光年
絕對星等
2.00等
光度
14.0 x 太陽的光度

北斗七星北斗七:搖光(瑤光)

北斗七:搖光(瑤光)
星座
大熊座η(搖光,破軍)
赤經(epoch J2000.0)
13h 47m 32.44s
西名
Alkaid/Benetnasch
赤緯(epoch J2000.0)
+49° 18' 47.76"
視星等
1.86等
距離
103.9±0.8 光年
絕對星等
-0.67等
光度
594±31 x 太陽的光度

北斗七星星象應用

北斗七星季節劃分

在中國傳統神話中,北斗七星是天地秩序的制定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都是隨北斗斗柄的指向而來臨。 [10] 
《鶡冠子》記載:“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由於前文所述星空週年視運動的存在,在不同季節的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會指向不同的方向,所以古人們根據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的指向,就可以判斷節氣,從而指導農業生產不誤時節。 [3] 

北斗七星紀曆

北斗七星指示十二個月份,以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為確定月份的標準,稱為鬥建,也就是曆法中的“月建”。斗柄循環旋轉,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即一年。《淮南子·天文訓》記載道:“帝張四維,運之以鬥,月徙一辰,復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醜,一歲而匝,終而復始。”這裏的“鬥”就是指北斗七星的斗柄。《漢書·律曆志》則記載道:“日至其初為節,至其中鬥建下為十二辰,視其建而知其次。” [15] 
定歲時
古代中國的勞動人民很早就開始通過觀察星象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北斗七星是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轉星移對應着北半球相應地域的自然節律變化,因此成為上古人們判斷時節變化的依據。二十四節氣原是依據北斗七星斗柄旋轉指向(斗轉星移)制定,是中國古代觀星文化在農業上的一項重要的應用。 [7-8] 
北斗的旋轉可以作為劃分地球上的天和年的依據。以北天極為中樞劃分出子、醜、寅、卯等12宮的空間區位,北斗七星繞北天極旋轉,其每月、每日、每時所指向的空間區位在週日視運動和週年視運動的作用下不斷變化,如同時鐘之時針、分針、秒針按照各自的規律移轉。可見太陽每日、每年週期性變化的天象也有鐘錶曆法的作用。古人通過對日月時、北斗星等天象的運行規律性及循環週期進行觀測與總結,抽象出十二地支來紀曆。
北斗星分別按年按日遍歷十二宮,所歷一年之春、夏、秋、冬四季,與一日之晨、午、昏、夜,行度相符,即在一天與一年之間,北斗七星斗柄會繞北極旋轉一週,遍歷由鬥建所得的十二宮。春行寅、卯、辰宮,夏行巳、午、未宮,秋行申、酉、戌宮,冬行亥、子、醜宮;一日則晨行寅、卯、辰宮,午行巳、午、未宮,昏行申、酉、戌宮,夜行亥、子、醜宮。是以對照行度,春比之日東昇,夏比之日中天,秋比之日沉落,冬比之日反背。如此,北斗七星的變化就可以表明一年中氣候與一日中温度之變化,同時又可以將寒暖燥濕的大小循環於藴含其中,還可以明確地理方位。 [9] 
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試驗星

開陽是著名的雙星。在“開陽”附近有一顆很小的伴星,中國古代專名“輔”(即大熊座80),亮度3.99等。 [12] 
《史記·天官書》中記載:“輔星明近,輔臣親強;斥小,疏弱。” [4]  《晉書·天文志》中有云:“輔星傅乎開陽,所以佐鬥成功,丞相之象也。七政星明,其國昌,輔星明,則臣強。”宋代何薳的《春渚紀聞·歙山斗星硯》也有提到:“色正天碧,細羅文中涵金星七,佈列如鬥宿狀,輔星在焉。因目之為鬥星硯。”明朝何景明的《大復集》中寫到:“又使北斗以振紀兮,命輔星以佐之。”
據説,古時候中國和外國的軍隊都曾經使用這對雙星測試士兵的視力,把它當做測驗士兵視力的“試驗星”。如果能分辨出這顆輔星,視力就達到了現代標準下的5.1了。

北斗七星北斗神話

北斗七星君是道教崇奉的七位星神,即“北斗七星”。實際上,中國傳統文化對包括北斗七星在內的星辰的崇拜信仰由來已久,遠在道教形成之前。儒教禮制也強調對漫天星辰的祭祀。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對北斗七星的觀察早有記錄,但對七星之名最完整的記載始見於漢代緯書。最初有兩種名稱,其中一種為《春秋運鬥樞》所記:“第一天樞,第二旋,第三璣,第四權,第五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標,合而為鬥。”另外,歷代學子崇拜的魁星即北斗七星的第一星(或前四星),也有人認為魁星即七星中的文曲星。
民間占星文化流行“北斗主死,南鬥主生”的説法。道教的《北斗經》也有類似的説法,根據人的出生時辰,人們的生命被分屬於七個星君所掌管:“北斗第一陽明貪狼太星君,子生人屬之;北斗第二陰精巨門元星君,醜亥生人屬之;北斗第三真人祿存真星君,寅戌生人屬之;北斗第四玄冥文曲紐星君,卯酉生人屬之;北斗第五丹元廉貞綱星君,辰申生人屬之;北斗第六北極武曲紀星君,巳未生人屬之;北斗第七天關破軍關星君,午生人屬之。”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生辰找到自己的主命星。

北斗七星相關星象

北斗七星小北斗

小北斗是小熊座中七顆較亮的星的總稱 ,與位於大熊座的北斗七星類似,它們也排成了鬥形,但由於亮度不高,遠不及北斗七星醒目,故稱為小北斗。勾陳一,也就是其中最亮的一顆星,便是我們所説的北極星。在天璇、天樞連線的五倍延長線上,便可以找到它。

北斗七星北斗九星

古籍中也有許多關於北斗九星的記載,但關於多出來的具體是哪兩顆也存在爭議。
宋代道教天書《雲笈七籤》第二十四卷“日月星辰部”曾提及北斗七星還有輔星、弼星的存在,時稱北斗九星。後來兩顆漸漸隱失,成為“七現二隱”,故今有北斗九星之説。傳説能看見這兩顆隱星的人可以得到長壽。《宋史·天文志》記載:“第八曰弼星,在第七星右,不見,《漢志》主幽州。第九曰輔星,在第六星左,常見,《漢志》主幷州。”在第六顆星(開陽)左邊的輔星應該是指開陽增一,而弼星則是顆隱而不見的星星,這似乎與“七現二隱”的説法相矛盾。書下批註:“北斗與輔星為八,而《漢志》雲九星,武密及楊維德皆採用之。《史記索隱》雲:‘北斗星間相去各九千里。其二陰星不見者,相去八千里。’而丹元子《步天歌》亦云九星,《漢書》必有所本矣。”説明作者也不清楚多出來的具體是哪兩顆星。 [14] 
這九星在《雲笈七籤》中的別名分別是:第一陽明星、第二陰精星、第三真人星、第四玄冥星、第五丹元星、第六北極星、第七天關星、第八洞明星(輔星)、第九隱元星(弼星),由九位大帝各主其星,攝理二十八個星宿。(《雲笈七籤》載:“《黃老經》曰:‘北斗第一天樞星,則陽明星之魂神也。第二天璇星,則陰精星之魂神也。第三天機星,則真人星之魄精也。第四天權星,則玄冥星之魄精也。第五玉衡星,則丹元星之魄靈也。第六闓陽星,則北極星之魄靈也。第七搖光星,則天關星之魂大明也。第八洞明星,則輔星之魂精陽明也。第九隱元星,則弼星之魂明空靈也。’”)
還有一種説法認為“北斗第八星曰招搖,第九星曰玄戈”,把北斗七星的斗柄繼續延伸,能看到兩顆暗星在其後方,一顆名曰“玄戈”,一顆曰“招搖”,即牧夫座λ和牧夫座γ二星。算上這兩者,北斗七星就延長成了北斗九星。當然,後加的這兩顆星的亮度也遠不如前七顆星。但是在實際應用時,北斗九星的斗柄指向心宿,同樣可以以此定方位和確定季節。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